英美联军暗黑破坏神3视频园明圆的视频

蛮怕诈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N个细节_文化读书频道_新浪网
蛮怕诈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N个细节
  文章摘自  作者:
& 出版社:
  本书简介:《大话花边历史》力图从历史课本的历史常识中走出,用不一样的思维和更加丰富的史料来看待历史上的旧人旧事,穿越历史的夹缝,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古代的很多事,看上去很玄,甚至玄之又玄,但只要你站在科学的角……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N个细节
  法国著名作家维埃尔?雨果有一封很著名的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感动了很多的中国人,并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信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指的正是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数代人,是整个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但不幸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点燃了整个大清帝国的裙裾。一个积累了成千上万工匠劳动,一个庞大帝国几乎倾全力打造的顶级艺术园林在顷刻间化为灰烬。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
  龚橙有人说这都因为那个不怎么出名的“汉奸”龚橙。连政府都惹不起的洋人原本是不打算去圆明园的,只是由于时任英法联军翻译官的龚橙极力推荐,洋人才“勉强”一路开进,来到了那个后来令他们目瞪口呆的万园之园。
  龚橙何许人也?暂且卖个关子,我们先来说说其父,提起乃父,大家一定会有如雷贯耳之感。其父名自珍,写过《病梅馆记》,也写过“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林则徐、魏源等人是好友。在近代史上也算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但就是这么一个大知识分子却偏偏有些不入流的毛病――“喜欢跟女人往来”,而且是走到哪祸害到哪。在他任职宗人府主事时,他就祸害了一把自己顶头上司满洲亲贵明善(贝勒爷奕绘)的小老婆顾太清。
  后院起火是天下男人的大忌,又不是绣球,任谁都不愿往自己身上揽那些花花绿绿的帽子,于是明善一剂毒药,龚自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
  有道是父仇不共戴天。龚橙是龚自珍的独苗,这为父报仇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史书记载,龚橙虽然名气学问不如其父,但行为风范却颇有乃父之风。据说,龚自珍在世时,教子极严,龚橙每有小错,即遭责打。待龚自珍死后,龚橙为乃父整理遗著时,常常立一木主(象征其父)于书桌上,每当读到他认为不正确的地方,便用戒尺击打木主,嘴里道,“爹,您又错了!”
  1860年,日夜寻思着为父报仇的龚橙眼见着机会来了。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里影射龚橙的话说就是:“庚申之变,我辅佐威妥玛,原想推翻满清,手刃明善的儿孙,虽然不能全达目的,烧了圆明园也算尽了我做儿的一点责任。”
  不过《孽海花》终究是小说,其可信成分有多少,没人敢打包票。于是有人站出来替龚橙做了辩护,近人孙静庵就说:“人传孝拱(龚橙)于英焚烧圆明园事,为之谋主,海内群指为汉奸。岂知当时英人欲径攻京城,孝拱力止之,言圆明园珍物山积,中国精华之所萃,毁此亦可以偿所忿矣。是保全都城,孝拱与有功焉。”(《栖霞阁野乘》)按这个说法,龚橙非但无过反倒是有功了,孰真孰假,难以分辨。
  烧园之后除此之外,就连洋人的表现也有不同记载。近人王湘绮在他的《圆明园宫词》小注中有这么一段话:“京师即陷,文宗(咸丰)北狩,于是园中大乱,始则小民与官宦争夺之,其后英法大掠之。有谓,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勿入,云,恐以失物索价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以夷民,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黄浚在他的名作《花随人圣庵摭忆》中也说:“是焚圆明园之祸首,非为英法联军,乃谓海淀一带之穷旗人。”王湘绮、黄浚都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文人,颇精于晚清掌故,应该说他们的话不一定就是向壁虚构,空穴来风。
  《花随人圣庵摭忆》还说,在圆明园被掠期间,“贝子绵勋带兵一千名赴圆明园弹压,愿往者不过二百余名,土匪闻知即勾结夷人带队来扑,绵勋众寡不敌,几为所获”。照这个逻辑,英法联军即使铁定了是烧园的罪魁,那么那些参与打劫的国人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帮凶的嫌疑。火烧圆明园,英法是大恶,参与抢劫的旗人、土匪,甚至农户难道就一定是小善?
  不过烧归烧,当时圆明园剩下的也并非就是大水法的那几根石柱,至少在1895年,康有为游园时还是有相当一些遗迹存在的。“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寿山福海,尚有无数亭殿……竟日仅能游其一角。”(《法兰西游记》)但1900年,随着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蜂拥而入,“园内的官员、太监和驻军乘机勾结了园外的流氓痞棍,又对圆明园进行了最后的洗劫,及至清王朝覆灭之时,当年花遮柳护的琼楼玉宇已化作一片荒凉的残垣断壁。”(《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序&》)紧接着风雨飘摇了几十年的清政府垮台,北洋当政,军阀混战,主要领导人走马灯似地换了一拨又一拨。政局的持续动荡,没有人有心思来多关心关心那一堆残垣断壁。园中曾经花了大价钱移植的名贵古木被烧成了取暖的木炭,雕梁画栋的石头被当成了现成的建筑材料。徐世昌拆走了鸣春园和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来晚了,就把安佑宫的大墙以及西洋楼的石料运了几大车。等到抗日战争,北平沦陷期间,由于缺粮,大批饥民开始陆续跑到园中围湖造田。曾经风光无限的顶级园林居然一下子变得十里飘香,面目全非了。
  烧园之前
  圆明园被烧,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英法联军这自不用说,但是一味的责怪洋人而忽视自己的毛病却也算不上是多么正常的心态。英法联军放火烧园,还劫走了我们祖先营造的财富,虏我妻儿,杀我同胞,这都是不容置喙的事实。但是在收获愤懑之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心平气和地静下心来想想,想想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究竟有没有过失?
  让我们把目光向前,众所周知,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源于英法的换约要求,在他们是扩大利益,在顽固的大清国,这是耻辱!
  抱着这样的心态是没法真正谈判的,事实确实如此。通州谈判中,那个一度令国人十分自豪的僧格林沁就蛮横地扣押了参与谈判的英方代表20余人,而且据说其中19人后来更是被中方凌辱至死。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这实在是有违国际公约,令人大跌眼镜。于是,“英法联军借口战俘被虐待,要求赔偿抚恤金五十万两,若不允,则放火烧园”。经过紧急磋商,“恭亲王回复照会,允其所请,但被传送回复的守备私下毁弃,该守备另外捏造了一洋文收条回营交差,致使联军空自等候了三天,其首领大怒之下,遂下令纵火烧园”。(《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如果这是事实,那个抱着一腔爱国热忱私毁回复的守备究竟是英雄还是罪人呢?
  不容否认,《帝国的回忆》是一本站在洋人立场上写就的史书,其中有很多有悖于我们惯常思维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面观察自己的镜子。
  在《帝国的回忆》中处处可见参加烧园的英法士兵对自己心情的描述:“对圆明园内部彻底的破坏,只不过是对大清国皇帝桀骜不恭以及清国人对待战俘方式的一个小小的惩罚”,“由于战俘们受到了清国人残暴的对待,我们对清国人的憎恶之情真是太强烈了”。很难说这样的心情完全是出于虚构,当然也不排除英法联军为鼓舞士气,为了让自己放火烧园能稍微名正言顺一点而故意做的宣传。但无论如何,僧格林沁扣押对方谈判人员却是正史记载的事实。
  晚清著名外交家,像龚橙一样曾经被称作“汉奸”的郭嵩焘在论述近代中国的外交时有一段很精辟的话:“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流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奈何。”
  近代中国留存在国人大脑里的通常只是苦难和屈辱,我们的教科书涂满了血泪,我们常常由衷地痛恨那些侵略者。诚然敌人是有过错的,但我们在诅咒他们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做好扪心自问的工作。责任从来都是双方的,这世上永远没有一厢情愿的事。历史悠悠千古,当圆明园的大火熄灭一个多世纪以后,当我们静下心来,愤懑之外,似乎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总结。
(责编:采O)
& 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模糊作者书名出版社究竟是谁烧毁了圆明园:英军纵火 法军旁观 ?| 凤凰副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国,曾经有不少的作家、编剧,犯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滑稽笔误。所幸我国毕竟是有历史学者,力挽狂澜,以正视听,捍卫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可是,在笔者看来,即便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这种说法,仍然是有欠精准的……是谁放火烧毁了圆明园?一百多年以来,稍有近代史常识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说法,在原则上,似乎没有什么大错。只是,如果深入到史料当中并从细节入手,则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仍然有过于笼统的嫌疑。我从各方史料里面读出来的事实却是——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侵华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在那把持续了两天的熊熊烈火当中,侵华法军,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并未扮演什么实质性的角色。首先,我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杀入北京的时候,联军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事实上咸丰皇帝那时正在热河承德避难)。这是英法联军杀向圆明园的最初动机——想活捉大清国的皇帝。在向圆明园进军的过程中,侵华法军率先抵达了圆明园并开始抢劫园内的财物,而侵华英军的部队则在此期间迷了路并因而晚到了一天。在晚清长期当官的美国人马士认为,是侵华法军带头劫掠了圆明园,而此后,是侵华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而侵华法军实际上并未参与放火。马士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说法,是这样的:“……最后,(英国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希望破坏圆明园宫殿的建筑,把它视为有些俘虏曾被虐待的地方,并作为计划损伤(大清国)皇帝个人尊严的一种办法……而(法军方面的)葛历劳士男爵则以为:这不过是对没有抵抗的乡村地点和别墅的一种破坏而已,他宁愿破坏北京城内的皇宫,因为那是最高权威的所在……(法军)孟德邦将军亲眼看到圆明园被他自己的军队所劫掠过,认为破坏圆明园是一种破坏文化的暴行,并不能产生所期望的结果,他拒绝协同去执行这种破坏,(英军)格兰特将军则反对去破坏皇宫,认为那是一种背信行为……因而,他(格兰特)着手去执行(英国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的命令来破坏这个避暑行宫(指圆明园)。这个命令发布了,在10月18日……二百多所建筑物,被(英军)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军队,付之一炬……法国人劫掠了这个宫殿,而英国人又毁坏了它……”马士的说法,总结起来,是以下的几点意思:1.法军洗劫了圆明园的财物,而英军则提议烧毁圆明园。2.法军不同意烧圆明园,法军说:要烧就烧紫禁城。3.英军坚持要烧毁圆明园,法军反对,并拒绝参与。4.英军一意孤行,下令自己的部队,独自烧毁了圆明园。我们再来听听瑞士学者林瑞谷(Erik Ringmar)的说法:“……Finally,on 18th October,the British commander,James Bruce,the eighth earl of Elgin–the son of the seventh earl,the notorious collector of Greek marbles–ordered the Yuan ming yuan to be burnt to the ground.During the subsequent two days,groups of soldiers were dispatched around the grounds to set fire to the various palaces and the other buildings……”林瑞谷(Erik Ringmar)的这段叙述,翻译成中文,是以下的意思:“……终于,在(1860年)10月18日,英军统帅额尔金(勋号略去)下令烧毁圆明园,在接下来的两天之内,成群结队的士兵们,被分派到园中的各处,放火烧毁了各种各样的宫殿、塔、亭以及其他的建筑物……”这位瑞士学者Erik Ringmar的说法,出自他所著《Liberal Barbarism and the Oriental Sublime:The European Destruction of the Emperor's Summer Palace》,可译作《自由派的野蛮和东方人的庄重:欧洲人捣毁圆明园始末》。可见,瑞士学者林瑞谷(ErikRingmar)的说法,也是很清楚的:是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法军并没有参与其中。此外,我们民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也认为是侵华英军烧毁了圆明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可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208762
播放数:1659372
播放数:230804
播放数:579955视频:3D还原八国联军入侵前圆明园全貌
圆明园要不要整修、如何整修,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利用数字技术“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已在学者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日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次发布一项名为“再现圆明园”项目的最新成果——圆明园22景的3D复原效果图,公众可在相关网站上一睹圆明园昔日盛景。
复制链接分享到空间 RSS)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英法联军怎样抢劫圆明园_百度知道
英法联军怎样抢劫圆明园
提问者采纳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改建其他建筑。10月6日,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同治年间(),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将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这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大火。1900年,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第二天开始,占领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政客。清朝覆灭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一些军阀,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官僚,纵火焚烧,被迫停止。之后,供慈禧太后居住,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咸丰十年(1860)8月
就是说怎么把园内的东西抢劫,比如:他们把墙上的金子用小刀刮下来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书上最后一自然段有,实在运不走的那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国联军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