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什么时候可以开门洞江烟台体育公园游泳馆那的

新丰江幼儿园附近有没有什么租房?就是新丰江公园那
新丰江幼儿园附近有没有什么租房?就是新丰江公园那
就在新丰江实验幼儿园附近,一个月只有两三百的租金,大家帮帮忙,看下有没有什么房子租的。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都快过年了,还租房干嘛?
为过年后工作打算!
等过年后才租我出钱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购房置业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查看: 518|回复: 58
王者之轴——北京中轴线探路记现在郊外的山花都还没开吧?貌似今年开得比以前晚?王者
初衷:我爱北京!我爱这个古老的城市!从小每逢寒暑假就会骑舅舅的穿行于四九城的大街小巷,逛公园,逛博物馆,逛胡同。长大后,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每天的两点一线,每日的地铁公交,让我渐渐的模糊了北京印象。去年买了,有空进城骑一骑,不经意间总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让我心头一动。很想好好看看北京,看看那些我们经常路过却未曾留意的地方。在朋友的启发下,决定好好走一遍北京线,走一遍北京城的龙脉,北京城的脊梁,四九城的魂。同时在论坛上提了个意向,建议增加个线的勋章,也想让更多的人好好看看北京,大家很支持,也给了很好的建议,于是便有了5月14日大红星北京线探路记。
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线骑行有帮助,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题外话:本次探路,很坎坷,人品很爆发!本来直线距离约24公里的路,最后让我骑出了60多公里,历时10个小时,骑行时间6个小时。扎胎一次,补胎后又漏气一次,报废内胎一条,相机电池报废一块,带了两块电池均告没电,拍了100多张照片废了95%。同行朋友撞车一次。第二天人品延续爆发,又扎胎一次。
探其究竟,总结为:早上没洗脸,穿了大裤衩,没看黄历,其他我实在想不起有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强烈建议今后有意向走线这么神圣,这么龙脉,气场这么强的路线的朋友,早上一定要洗脸,能穿裤子千万别穿大裤衩,出门一定要看黄历。
唠叨半天了,现在进入正题。本次探路,路线是由北向南再折返的走法,从奥林匹克公园开始,沿线向南骑,先走西线,到永定门燕墩后折返,再走东线,最终到达钟鼓楼。
沿途标志景点依次为: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中华民族园、奥体中心、熊猫环岛、中国科技馆(老馆)、黄寺、钟鼓楼、火神庙、后门桥、恭俭冰窖、大高玄殿、北海、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图老馆)、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静默寺、西华门、午门、中山公园、国家大剧院、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及箭楼、前门大街、八大胡同、北京基 督 教教会珠市口堂、天桥、先农坛、永定门、燕墩、天坛公园(西门)、自然博物馆、会馆、鲜鱼口、东交民巷、菖蒲河公园、皇史宬、普度寺、东华门、凝和庙、宣仁庙、北大红楼、故宫东北角楼、景山、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吉安所。
北京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线。北京的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现线北沿至奥林匹克公园,直线距离长约15.5公里。)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建立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对了,咱们的线可不是正南正北哦,从永定门开始的线到了钟楼,就已经偏离子午线达300米了。其中原委,大家自己去挖寻吧。
0.jpg (652.24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下面按骑行线路依次介绍沿途景点
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位于北京北线端点,占地面积315公顷,是城市传统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亚洲最长的地下交通环郎。
1.jpg (146.32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2.jpg (146.88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由于于独特造型又俗称“鸟巢”。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设有10万个座位,承办该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以及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目。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日开工,在日竣工。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3.jpg (135.29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4.jpg (115.17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1.html
鸟巢水立方中间不让穿行,要绕道北辰西路,上北辰桥西的立交桥过四环,上奥运景观大道。
中华民族园
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亚运村西南,占地约40余公顷,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
北京奥体中心是一座多功能的体育场。有观众席5748座,总建筑面积25300平方米,体育场的平面形状为六边形。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主会场,奥运会期间,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现代五项的跑步和马术比赛。
中华民族园
0.jpg (234.83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中华民族园
1.jpg (152.43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2.jpg (139.19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中国科技馆搬到了奥林匹克公园东边,可从小就梦想当科学家的我还是对老馆有感情,当年我还带妞儿来这参观,结果妞儿跑了,出国了,看来想当科学家十分不靠谱啊。
去黄寺是件相对危险的事,天朝军方两大部门都在此,脖子上挂着相机在这溜达,总提心吊胆,怕被误认为间谍偷拍,万一赶上个愣头青的站岗,给一梭子,就亏大发了。
中国科学技术馆(老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一期工程于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日建成开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治佛脑木汗所
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达 赖 喇嘛五世在当年12月来京时住此。顺治十年(1653),达 赖 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
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 达 赖曾经住过的西黄寺作为他的安禅之所。
西黄寺寺门南向,进门有殿3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5间,殿前有东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铸佛
像宝塔送寺供奉。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黄寺殿后中轴线上,建清净化城,内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禅始
末记,西黄寺又称达 赖庙,清净化城为班禅塔。班禅塔周围环绕石栏,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饰以金顶。塔
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
熊猫环岛,盼盼没了,竖俩大蜡烛
3.jpg (129.63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中国科技馆
4.jpg (156.77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5.jpg (180.85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进城啦,走过了中轴线北沿线,就进入了传统的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其结构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房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承天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早晚根据承天门的钟鼓声开启各坊门及宫门。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内,也于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
  北京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建在高砖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台基高达4米,台上有5间重檐的木构殿楼,楼高46米多。红墙朱栏、雕梁画栋,非常雄伟壮丽。北京城内的钟楼和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北部终点的,由于其类似城楼的建筑形式,飞檐翼角的独特形态,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而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清代原规定钟楼昼夜报时,乾隆后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钟鼓楼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进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敲钟,表示该起床了。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
如今的钟鼓楼虽已失去司时的作用,但每到年节,依然能听到宏厚有力的钟鼓声,成为京城著名的一景。
6.jpg (174.78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7.jpg (225.99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8.jpg (158.63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9.jpg (205.36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后门桥是我的大爱,镇水石兽是我的爱中之爱。
火神庙,即“敕建火德真君庙”,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什刹海旁。该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年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又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
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的位置。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也叫后门桥。后门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桥跨什刹海入玉河处。始建于元代。初名万宁桥,木结构,后改为石筑,俗称海子桥。又因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亦称后门,故称后门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北京漕运的标志。
0.jpg (156.35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1.jpg (192.54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2.jpg (185.2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3.jpg (149.88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过了地安门,进入皇城,开始走西线,西线会一直走到珠市口。 咱们先说西线,说完西线再说返回的东线。恭俭冰窖是我第一次听说,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大高玄殿被军事单位占用,至于是哪家单位占用,我不敢说,你懂的。
位于恭俭五巷5号。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为其中一处。冰窖坐西朝东,屋面为双勾连搭合瓦顶,半地下建筑,由城砖砌筑,墙厚一米左右,内部为砖拱结构。
大高玄殿是明朝嘉靖皇帝修建的斋宫,建于1542年。清朝时期,大高玄殿继续被用做皇家道观。1949年后大高玄殿被军事单位占用。大高玄殿为明清规格最高的皇家道教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6年)
4.jpg (187.64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大高玄殿,禁止参观
5.jpg (200.02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大高玄殿对面的牌楼,应该是这几年新修的,老的早没了,其间消失过一段时间
6.jpg (199.1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景山西街右转走景山前街,上文津街,过金鳌玉栋桥到国图老馆,也到了中南海后门。这个地方要注意,拍照要对着北方,不要对着南边,偷窥天朝机密可是罪过不小的,会有武 警上来制止,有防暴的那种大套圈,也有枪!
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辛亥 革 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她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7.jpg (157.01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8.jpg (170.65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9.jpg (199.93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我们都知道承德有外八庙,可有多少人知道故宫还有外八庙?!清雍正年间在故宫附近修建了宣仁庙、昭显庙、凝和庙、福佑寺,分别祭祀云雨风雷四神。此4座庙宇和真武庙、万寿兴隆寺、普度寺、静默寺统称故宫外八庙。其建筑均有严格的规制,皇帝每年定期祭祀,企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万民安居、励精图治、百战功成。
故宫的外八庙,我只转了七个,真武庙实在是找不到,据说在西华门附近。
福佑寺位于北京北长街北口路东。建于清顺治年间,为清圣祖玄烨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拟分给宝亲王(乾隆帝)弘历作为私第。弘历未迁入,登基后改为喇 嘛庙,名福佑寺。后代曾数次重修。寺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全寺共为三进。山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民 国16年(1927)改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1980年后作过班禅驻京办事处。
万寿兴隆寺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兴隆寺位于北长街39号。原为明代兵仗局佛堂,清康熙年间经两次重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敕改万寿兴隆寺。寺坐西朝东,规模较大,西至中南海,北至庆丰司,南邻后宅胡同。有房200多间,内有东向殿二进,南向殿四进,各殿均有配殿。山门3间东向,雕龙石额书&万寿兴隆寺&;前殿3间,外额书&显灵尘世&,殿中额书&摩利支天&。后殿3间,额书&兴隆寺&,皆为康熙御书,现已不存。南向一层殿3间,二层殿3间,三层殿5间,四层殿5间,各殿均为硬山筒瓦顶。寺内原有米汉雯题写的重修碑记、康熙三十三年兴隆寺碑、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万寿兴隆寺养老义会碑、乾隆三十二年献花会题名碑、乾隆四十八年养老义会题名碑及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碑多方,现多已被毁。1949年后曾为老年太监的集中住所,现为民居。有文物建筑85间,建筑面积1944.7平方米。
昭显庙在西城区北长街71号。俗称雷神庙。故宫外八庙之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北长街。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以祀雷神。庙坐北朝南,外垣门东向。中轴线上有影壁,长22米,高约3.5米,绿琉璃瓦硬山调大脊。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山门三间,券门石额书“敕建昭显庙”,两旁有八字墙;门内有钟鼓楼;前殿三间,绿琉璃瓦歇山大脊顶;中殿三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前有踏步带御路5级,上雕饰二龙戏珠;后殿五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有配殿。原建筑仅存影壁和后殿。民 国时期曾在此建立北京教育会。1925年曾在此联合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后由北长街小学使用。1984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包括北长街小学的使用范围,东至规划红线,南、西、北至学校围墙。
静默寺在北长街81号,昭显庙南。静默寺明时为关帝庙,有载其为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募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原址重建为寺。庙内法物有泥像两尊,木像七尊,铜钟两口,皮鼓两面,木五供四堂,木鱼一个,铁磬一个,藏经残部七百余套,另有石碑两座,梧桐树两株。”今该寺山门为北长街居民委员会,后皆成为民居。传大殿内曾供有关公的青龙偃月刀,门前的石狮现埋在地下。
0.jpg (259.94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万寿兴隆寺
1.jpg (201.73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2.jpg (147.64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静默寺??没找到牌匾或铭牌
3.jpg (204.88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小时候舅舅经常带我去筒子河边,记得那时候河边长椅上全是搞对象,亲 嘴的,少儿不宜啊,当时觉得很刺激,哈哈,可这次居然没见到。
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西华门西向,与东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门楼用于安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西面檐下“西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 命后只余铜质汉字。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
4.jpg (235.25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故宫西南角楼
5.jpg (229.14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6.jpg (189.82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7.jpg (149.9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国家大剧院,中轴线最不和 谐的建筑物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
8.jpg (164.29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9.jpg (248.13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10.jpg (110.67 KB, 下载次数: 0)
20:42 上传
总觉得3月下旬了,差不多要开了吧?
那山花浪漫的骑行!
怎么也要4月了。。。盼望
感觉好久没有出过城了……
今年必须要参加8哥8嫂的禅房推车团
开春禅房必须要去的
怎么也要4月了
0.jpg (1.43 MB, 下载次数: 0)
20:43 上传
山花烂漫的禅房小径~
禅房必须的啊
周六骑了一趟慈悲峪,还是光秃秃的。
往年HHC最早都要到3月底才能开化,今年冬天厂,估计得要到4月中旬吧
恩,现在市内的花也一点影子也没有。。。通常市内要早一点吧?
走完故宫西线,进入天安门广场及前门西线。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Zheng.Zhi.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Zheng.Zhi.、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Zheng.Zhi.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 产 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人民英雄纪念碑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日,中国人民Zheng.Zhi.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Zheng.Zhi.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1961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毛主席纪念堂以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G M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日按照中国共 产 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举行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华国锋主席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日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
0.jpg (118.3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jpg (157.07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2.jpg (109.15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3.jpg (136.14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过了前门就出了内城,内城外城,截然不同啊。因为前门大街成了步行街,在此向南行要走西边的煤市街,返回要走新开辟的前门东路。两条路均为单行线。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
4.jpg (135.75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5.jpg (163.1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大栅栏西口
6.jpg (182.2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下面,来到了令老少爷们莫名兴奋的地区,八大胡同,哈哈。八大胡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我们转悠了半天只找到了百顺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其他的还需要骑友们发掘啊!
在陕西巷遇到个骑三轮的老头,见我们拍照,告诉我们,“上墙的”不要拍,脏!在过去妓 院、当铺都没有挂起来的牌匾,都是嵌在墙上的,这样的地方都不干净,据说前门的箭楼也是嵌在墙上的,因为过去那地方是杀人的地方,也不干净。
每一个逛八大胡同的男人都是快乐的!哈哈,本来不想出现正脸,但为了突出快乐的主题,特请男模一位,哈哈。
7.jpg (181.66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8.jpg (179.64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9.jpg (201.58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0.jpg (197.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骑三轮的老头边骑车边给游客讲赛金花和小凤仙的故事。
这个客栈进去参观要5块钱。
0.jpg (209.35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jpg (169.2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2.jpg (179.2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3.jpg (170.96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煤市街出来走珠市口西大街,在珠市口向南继续踏上中轴线
北京基&&督&&教 教会珠市口堂,
位于广安大街和前门外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接合处,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卫理公会开设的八座教堂的第一座。与其他教堂不同的是,珠市口堂从建堂一开始就有中国牧师主持。1921年该堂进行了扩建,基本形成了今天珠市口教堂三层的建筑格局。
北京平民游艺场所聚集地和商品市场,内有众多曲艺演出场所。位于前门外南纬路以北、永安路与曙光路西端以南、东经路以东、天坛西坛根以西广大地区。元、明两代及清前叶,为一片水乡、沼泽,中有一建于元代的汉白玉单孔桥(位于今天桥南大街北口十字路口处),是明清帝王祭天时的必经之路,故名“天桥”,附近地区亦因此得名
4.jpg (122.33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5.jpg (115.08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6.jpg (85.06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南望永定门
7.jpg (143.87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先农坛在我印象中最突出的是北京国安曾经的主场,去先农坛要在天桥商场路口右转走南纬路,见东经路左转即到。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 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北京市宣武区东经路21号。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1、庆成宫;2、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3、神厨(包括宰牲亭);4、神仓;5、俱服殿。另有坛台四座: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另外,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
先农坛北门
8.jpg (160.8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9.jpg (200.45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0.jpg (132.57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1.jpg (189.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到了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复建的永定门,建了拆,拆了建的永定门,据说地安门也要复建了,当年天朝攻打北平城,说是为了不让古都毁于战火,敦促傅作义投降,结果傅作义投降了,北平和平解放。但过了没10年,古都就被拆的差不多了,傅作义如果料到这一步,还会投降吗?在书上见四九城的城门楼子的老照片,觉得很可惜啊,那么漂亮的建筑!永定门复建了,地安门也要复建,干脆四九城的城门都复建得了,总比蛋蛋那样的建筑要漂亮,也比什么东方广场,什么SOHO要好!!!
永定门是当年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据有关史料记载,永定门是逐步建成的,跨越了明、清两代。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嘉靖四十三年补建了瓮城。直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又增建了箭楼,并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门工程才算全部完成。乾隆三十一年,永定门城楼又重修过一次,并提高了其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并装饰了琉璃瓦脊兽。以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直到1957年被拆除。2004年重建。北京人都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原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但是自从*不雅词汇屏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
0.jpg (97.6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jpg (127.3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永定门北望前门
2.jpg (149.1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永定门外的燕墩,当年总路过,可从未注意过。
位于崇文区永定门外。建于元代。原为土台,为报警烽火台。后立碑,砖包四周。墩台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元代始建。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台底边长约15米,台顶长约14米,台高约9米。墩面正中是四方形土坛,正南有石阶。土坛正中竖立乾隆帝御制碑1通,碑身长方形,承以白石束腰须弥座,座宽及高各为1.9米。
3.jpg (111.68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4.jpg (179.6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5.jpg (175.08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从奥林匹克公园开始一路向南,到了永定门到了燕墩,这条中轴线就算走了一遍,可我们走的是西线,东线还有不少东西等着我们去看,于是从永定门折返,走东线回钟鼓楼。首先到了天坛西门和自然博物馆。天坛西门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可自然博物馆门前的大树全没了,好怀念20年前舅舅带我在自然博物馆门口吃的烤羊肉串。
北京自然博物馆
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在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路东。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6.jpg (191.4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7.jpg (140.48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8.jpg (185.8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返回珠市口右转,走珠市口东大街,东行200米见前门东路左转,进入前门东路,同样是单行线。沿途会见到刘老根大舞台,整修过的台湾会馆,和刚刚开街的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天兴居的炒肝又回来了。鲜鱼口的美食街也是步行街,禁止自行车进入。
“台湾会馆”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距离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主持建立,1896年搬至大江胡同114号。在民 国时期出租给商户,其收入作为“台湾旅平同乡会”的活动资金。1949年后变成民居。1993恢复台湾会馆,做为纪念场所。
鲜鱼口,是北京一条很有名的胡同,有众多老字号,大众戏院、正明斋饽饽铺和长春堂药店、天兴居、兴华池、便宜坊、天成斋鞋店,联友照相馆、黑猴百货店和马聚源帽店。
日,与北京前门大街相连的鲜鱼口街正式开街。修缮后重张开业的北京鲜鱼口街,以“鱼”为元素的各色装饰、设施尤其生动抢眼。鲜鱼口街东口立起一座“鱼形”花门,两条硕大的“鲤鱼”,红体金麟,高高跃起。街西口“鲜鱼口”铁艺牌楼上悬挂黑底金字匾额,上书:“老字号美食街”,高高悬挂大红灯笼。在鲜鱼口与布巷子胡同交汇口,搭建了一座“鱼跃龙门”造型,色调红黄搭配。街区内的各色砖雕、井盖、城市家具、路灯均以“鱼”为主题。路面铺装全部采用黄金麻荔枝面石材,作水波“鱼鳞”状铺装。街区内老字号餐馆挂上了各式招幌,颜色鲜亮,迎风招展。古香古色的字号牌匾、抱柱楹联和景泰蓝材质的文化志牌,装点整条街区愈发古朴雅致,突显出民族风格、历史文化、北京特色。
0.jpg (114.5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1.jpg (149.49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是鲜鱼口,不是咸鱼口,哈哈,口味不要太重哦
2.jpg (190.94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过了前门东大街返回天安门广场区,在曾经的历史博物馆和*不雅词汇屏蔽*博物馆,现在称为的国家博物馆的南边路口右转,进入东交民巷。很喜欢东交民巷,安静,洋味十足,我们到那里是傍晚了,那光线感觉特别好。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G M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访华的那个时期。当时,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元大都,就在这里卸放,这条小巷就被称为江米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东交民巷在旧中国时为使馆区。
3.jpg (120.87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4.jpg (175.32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5.jpg (158.43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过了长安街进南池子大街,进来即是菖蒲河公园,再往北是皇史宬,因为不熟悉只在皇史宬门口拍了照片,回来查资料发现里面的大殿也很漂亮,争取下次补上大殿的照片。
皇史宬(cheng)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始建于明朝嘉靖13年(1534年)7月,建成于明嘉靖15年7月。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
菖蒲河公园
菖蒲河,又名外金水河,因河中生长菖蒲而得名。北京菖蒲河公园位于天安门东侧,开放于2002年9月。菖蒲河系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东段(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河由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汇入御河,全长510米。菖蒲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
6.jpg (151.74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菖蒲河公园
7.jpg (175.76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8.jpg (99.51 KB, 下载次数: 0)
20:44 上传
普度寺三大悲催人物:朱祁镇、朱祁钰哥俩,多尔衮。不多说了,反正我觉得此地不吉!可这周边居然N多豪宅,据说都是天朝大员的。
位于南池子大街东侧,普渡寺前巷35号。其址原为明代东苑(又称南城、小南城)中之重华宫,南界在今缎库胡同。明末被毁,清顺治初年改建为摄政王多尔衮之睿亲王府。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于喀噶城。二月后追夺王爵,王府上缴。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缩小规模,将南部改建为缎匹库,北部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供奉护 法 神大黑天。乾隆四十年(1755年)赐名“普度寺”,正殿名“慈济殿”,在正殿、山门两侧保留或兴建了行宫院、方丈院、小佛殿及僧寮等。
普度寺大殿
0.jpg (129.41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普度寺远望夕阳下的故宫东南角楼
1.jpg (127.17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东华门是个好地方,故事要比西华门多的多,东华门的门钉之谜,明嘉靖年的林清之变,待我们去细细评说啊。
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G M后只余铜质汉字。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宫皆由东华门出,民间俗称“鬼门”、“阴 门”。紫禁城的四个城门中,午门、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均为纵九横九,只有东边的东华门门钉为纵九横八,内含阴数,相传也与此有关。
宣仁庙位于东城北池子大街2、4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风神庙。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以祀风神。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其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赐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庙内有清世宗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前殿祀风伯,后殿祀八风神。它与位于其南、并排而坐的凝和庙(俗称云神庙),与位于紫禁城西侧、北长街大街路西的昭显庙(俗称雷神庙),与位于中南海紫光阁北面的时应宫(现已无存,宫内供奉龙神),合并为清代皇城祈雨庙。
凝和庙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6号。俗称云神庙。故宫外八庙之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祀云神。庙以云雾可凝结为水而得名。雍正题有“兴泽昭彩”额。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
2.jpg (192.17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3.jpg (187.86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4.jpg (131.52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到了故宫东北角,进五四大街,来到沙滩的北大红楼,说句实话,我对此楼并无好感。折返回到故宫东北角楼,这才是我爱的地方。此角楼我就不说什么了,每天被无数的人拍。
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1918年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李大钊、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
紫禁城角楼
在紫禁城中,共有四城门,南面的午门,还有东华门,西华门和北面的神武门,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周围环绕着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 珑奇巧的角楼.这些玲珑多姿,绚丽多彩的角楼,为明代建筑,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角楼的平面布局为两个”十”字相叠的曲尺形,四周环绕白玉石柱杆基座.重檐为面体型多角交错,上层檐由四角攒尖顶和歇山顶组成.四面亮山,正脊纵横十字交叉,中安铜鎏宝顶.角楼设计比例和谐,处理得非常巧妙,大小结构复杂精密,别出心裁,充分显示了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5.jpg (116.98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6.jpg (150.19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紫禁城东北角楼
7.jpg (125.64 KB, 下载次数: 0)
20:45 上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北体育公园游泳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