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乌龙派出所 百度网盘盘柱!

修行者之功法编&妙航著
太平天师寺法师本来妙航法师创编这套功法,是提供修行者高层次修练的,原本不打算传出,但看到芸芸众生,一批又一批卷进宗教热和气功热潮之中,对大多人的热忱表示理解,但其中的盲目性、迷惑性,确实又令人不安。投入热潮的人多,而有成者少;世间所传功法虽多,但大多徒有虚名而无实果,更不是出三界的了脱之法。在这种背景下,把隐于天地大卦中的这套绝世神功显解出来,传之于世。自九五年由妙航法师传世之后,极受广大修行修炼者欢迎,&在九八年元月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鉴定为国家级当家功法。而是属于性命双修实修实证的智识法门!
&&&&&神功再现
&&&&&相传在第一次天地大战之时,天上的神为抢夺这两本真经,需动用为数不少的战团,在欧亚大陆间,驰骋沙场。结果为玄龙大帝所得。第二次天地大战时,天上的神,以西方的阿西娜和阿波罗为主的战团,再次为九阳和九阴这两本真经,挥动大军,直指东方玄龙大帝的大本营,
&&&&&第二次天地大战时,天上的神,以西方的阿西娜和阿波罗为主的战团,再次为九阳和九阴这两本真经,挥动大军,直指东方玄龙大帝的大本营,结果死伤枕籍,事为玉皇大帝知悉,而收回真经,如是真经沉寂了数千年之久......
&&&&&到了黄帝时代,真经再度出现,因而引起西洋八一战团总指挥蚩尤的抢夺,爆发了无数次的大小战役,黄帝「且战且学仙」的情形下,得到了九天玄女的帮助,在涿鹿这个地方,以后退决战的方式,运用口袋战术,将蚩尤降服,黄帝也在鼎湖御龙飞升。如是又经过了千年之久......
&&&&&在宋、元之间,真经再度出现,于是有张三丰、全真教、龙门派的兴起,此时又与道家炼丹术结合,而有七真的出现。由于九阳和九阴两部真经,使宋、元、明三代之得导者屡见不鲜,诸如陈、邵康节、八仙吕洞宾……等,随后又沉寂了......
&&&&&又是千年......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再度出现,如今的真经是要造就你,还是要造就我?就看您的决定了!&
&&&&修行心法
&&&&&&经妙航法师译解的《心经》,乃是一部修行者的修行大法。《心经》之心,可称为心灵、大灵、人的生命能量本质、生命光音色能量体、性光、灵光等等,灵光等等,《心经》之经乃径、灵光大道,此径即是中脉,上通天下入海,即上通中脉七轮之天轮,下达中脉七轮之海底轮。《心经》的全称其意为大灵回归宙心的途径。《心经》修持的步骤,概括为五步行,即:1。穷究见闻(先把理论弄明白)2。先取见性(把摩尼珠练出来)3。次第入顿(打坐入静入定)4。后无凝滞(中脉通顺,能量蓄足)5。始到牢关(说走则随时可走了)
&&&&&&九阴九阳神功心法
&&&&&&神功的功效:主要反映为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神功的作用:是大幅度地快速提高人的生命本质能量。
简单易学的九阴九阳神功:
&&&&&九阴九阳神功属中国当家功法《昆仑瑜伽》系列主要功法,功理博大精深,功法严谨科学,功效超常卓著,为修炼者提供了一个专门改善人体体质的有效方法&。并能开发潜能,贡献社会。同时又为进一步探究人体生命乃至宇宙奥秘,开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基础功法的主要特点:
(一)简单明了,易学易练
(二)安全可靠,加持力强
(三)见效迅速,效果显著
(四)全面运动,以动求静
(五)缓急结合,文武相辅
(六)智信双修、阴阳相交
(七)包容一切,行功无忌
哈欠连天生理康复命体强化 
性体显现昆仑相应天人双修色空同观神光阵法(大虚无法)人法俱空(蕴空大法、菩提萨陲、大涅磐法)九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关于生命能量等级的论述是指引修行者修炼的路标。宇宙多层次的生命能量划分为25个等级,即正负各12个等级。对宇宙多层次不同能量的生命现象的称谓,当中沿用了神学常用的术语。七级以下,即-12~6.5级,称之为三界内,七级以上,即7~12级,称之为三界外。三界内外的等级是:6.5~7级。这个临界点,就是宇宙框架结构中的A点(漏点),如生命获得6.5级以上的能量,就可以飘冲过漏点,至B点,再逐步回到生命之源宙心。如生命体的能量不足6.5级,即下沉在三界内,按不同的能量等级,呈不同的生命现象。人的能量等级在-1~7级之间,共九个档次,其中患重病者的能量在-1~0级之间,一般人的能量等级在0~1级之间,修行人的能量等级在1~2级之间,较高层次的修炼者(包括气功大师)的能量等级在2~4级之间,极少数修炼有成者的能量等级在4~7级之间。七级以上的生命体,按佛学名称曰:罗汉位7级,菩萨位8级,佛位9~12级。极大多数不修炼的人,其生命能量级很低,按佛学名称,死后沦为鬼,鬼魂-1~-3级,狱鬼-3~-12级。上述各种名称,实际上只是不同生命能量等级的代称,只是名之曰鬼神。天堂、地狱之说,也在在是高、低生命体存在界区的一种比喻。目前,中国人的人均能量为0.2级,若能真修炼九阴九阳神功六个月左右,就可上升到2~3级,但是,3.5级以上的修炼比较困难。越往上修越难,故,人们如欲获得高能量,必须正确修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级者。行功反应为哈欠连天,流泪,妇女有干呕现象。&&&&&&&&套,配合大、小九拜、天地大拜。这是迅速上能量、通灵、出光爆的必修内容。当练功者进入第三层次时,练功时会出现光爆,身体容易产生晃动、震动。九阴功的简式是针对少数修炼者,其生命能量可修达&&&&&套,配合大、小九拜、天地大拜和静功神龙飘飘、魂飘西洋等。其作用主要是通灵,打掉不良信息体。其间可能光爆频频,光亮片片,振动阵阵,潮音隆隆,心态上有个恐惧关要过。九阴功通灵型是为生命能量&&&&&~&&&&&&&&&&&&&&&&&&&&&&&&、哈欠连天,、泪流满面,、妇女干呕,、补肾壮阳,、身体发冷。、西天秋月,、摩尼明珠,、光爆、光的海洋,、冲击波及海潮音,、大虚无、假死,、全身如充气的轮胎,、彩色图像及天耳通,、身体震动及抛出几米之外,多层次宇宙生命现象及交流,、役使鬼神,、另一世界生灵是如何生存,、他们为什么要与人类交流。
72661-3传授方式:面授之后,根据教材自修,或相互交流,同学同修。
导师介绍:明慧居士
女,今年62岁,因习练神功令其美丽神采让人不敢相信她的年龄,修佛多年于98年有缘遇到此功法,随缘度了身边的一些有缘人,出了无数奇迹,对此功法的神效坚信不移,无论是强身健体祛病长功和美容美体,其效果都是立竿见影!所以将弘扬此功法当成自己的使命来做,广度有缘!
修炼坊目标:强身健体祛病长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大幅度地快速提高人的生命本质能量!
修炼课程模式介绍:
系统理论与现场实修相结合,重点是功境功理和功法!招式简单易学,心法却至关重要,老师的心法指点是让大家安全修炼并迅速提升的保证!
学习方式:
一、小班制:为了修炼效果,仅限10人以内!(以交款顺序为准)
二、全身心学习,高参与度,高体验性。
三、课后长期指导在家的修炼,想再次重复学习者优先!
四、全日制封闭式学习,包食宿,每日三餐素食!
注意事项:
1.九阴九阳神功由初级到高级为很多版本,有强身健体型有提高功力型和高级进修型,报名前请将自己的身体素质修炼基础和修行目的说清楚,老师好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宜安排不同教学方式!
2.修炼九阴九阳神功必先修心,要求修炼者学习前要好好熟悉《心经》提高自己的悟性!!
&疑问释答:&
&&&&&一、修行九阴九阳神功为什么功力上升极快?
1.这是中脉的功夫,气入中脉,凝则聚成精化则为神为光,而九阳功不仅是采天地灵气入中脉聚精化光,而且可以把体内精气直接化光;2.行九阴功本身是就是与天相应,故易得九宫的加持。
二.什么叫性命双修?
&&&&中性与命,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生命体而言。当生命体与人身结合后、其能量转化为精、气、神、光四种能量形式,其中精是生命体能量的低级形式,气是中级形式,而神与光是高级层次。性是指生命体所体现的神与光,命是指精与气。各宗门派中,称性为神,称命为气,在丹田上下功夫谓之修命,命功,故亦称为气功。双目之间为玄关,在玄关上下功夫,谓之性,性功。
&&&&&所谓性命双修,并不是口头上的一种说说而已,性命双修要有前提,必须在命功有了基础再修性功,谓之性命双修,或是在性功上有了基础,转而修命功,也谓之性命双修,一上来就性命双修,仅仅是说说而已,实际是不可能的!
三,九阴九阳神功与一般修炼的气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叫神功?
&&&&&目前社会上所流传的气功功法,大多是在练气这个层次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是气功界公认的几个层次。但是从目前传出的气功功法看,大都还没有超过炼精化气的层次。究其根本原因,究其根本原因,是不通中脉,,恢复青春,增强活力,对抗衰老,延年益寿。
&&&&&命功的目的在于丹田成丹,世上各门派的气功大多如此,性功的目的在于玄关成珠,天目前出光团,故而称性功为神功!此套功法来自于神话故事,原本就是训练天神的;修此套功法随着能量的迅速提升,功到自然成时就极易出现特异功能通灵和神通,出三界成仙神。
&&:昆仑瑜伽九阳基础训练
&第一套----神龙出山作者:福慧佳伶
  昆仑瑜伽功系列功法,是以中脉七轮为运行点的瑜伽相应功法。中脉七轮是指脊柱下方附近的海底轮(会阴穴),膀胱附近的水轮,肚脐附近的日轮,心窝附近的火轮,咽喉处的风轮,眉心处的月轮
以及头顶部位的梵天轮。
九阳基础训练是为全面调整、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而设计的。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使年轻人精力更加充沛,中年人恢复体力和精力,老年人健康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生活与工作质量。
九阳基础训练第一套“神龙出山”共九式。下面逐式介绍。
  第一式 &摇首红尘
  一、预备式: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松肩塌腰,自然呼吸。
二、仰头吸气:要领仰头用鼻吸气时,边吸气边二肩上提后夹,手腕提至腋下,手掌呈龙爪状。同时收腹提肛,臀部后撅,胸椎后弯,整条脊柱呈绷紧状。意在打通夹脊关,通胸椎。这一吸气法可比常态呼吸时多吸进几十倍空气量。
三、屏气下按:气吸足后,气不出不进,两龙掌(爪)用内劲、暗劲沿腋下至两侧臀后下按,从头顶到脚趾全身呈绷紧状态。屏气时间量力而行,戓仅作为过渡性动作即可。
四、头正沉气:恢复头中正位,同时沉气,气沉丹田,气沉海底的过程。在这一行功过程中,二肩、臂、手,上提向前下放松同时进行,自上而下松肩塌腰,呈全身松弛状。要领是口鼻不漏气,掌握“松”是关键,自上而下缓慢放松的过程,即为沉气下行的过程。肺泡渐进性全被打开充足了空气,横隔肌下移,整个胸腹部呈紧绷状,下腹部前凸,躯体会有轻度晃动感。
五、适度屏气:气沉丹田后,呈闭息屏气状,此系产生功效最关键一招。屏气时间因人而异,诸如年龄、性别、体质、疾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原则短时间屏息开始,随适应、功夫、体质增进而逐步延长,绝对不可超越自身能力屏息,避免产生眼前发黑、头晕、甚戓站立不稳、跌倒等不良后果。
六、缓慢吐气:适度屏气后,用口缓缓吐气,将气吐尽,恢复平和自然呼吸状态。
提示:上述“二、三、四、五、六”行气过程亦即“王氏昆仑五步呼吸法。”如插招单练“五步呼吸法”,可随时随地视具体情况练5--30分钟不等,均可取得良好功效。“五步呼吸法”系修炼“昆仑瑜伽”系列功法之入门功和精髓之一,应十分重视它!如练“神龙出山”全套路功法时,“五步呼吸法”重复9次,呈预备式。
七:转头屏息:以颈为轴,将头缓缓向左戓右转,身体不转。同时吸气,吸足气,边吸气边二肩上提后夹,手腕提至腋下,手掌呈龙爪状,同时收腹提肛,臀部后撅,胸椎后弯,整条脊柱呈绷紧状。将头旋到左或右后方不能再旋时,两龙掌(爪)用内劲、暗劲沿腋下至两侧臀后下按,从头顶到脚趾全身呈绷紧状态。适度屏气,闭目,用双眉之间天目穴静观:茫茫一片的大荒大漠,或无边无际的森林群山,或与蓝天共一色的汪洋大海。在此功境下,你整个身心就会与宇宙相融、相合。
八、回首沉气、屏气、吐气:缓缓将头转向前方,同时沉气,继则屏气,再吐气,整个过程同前“四、五、六。”
提示:上述“七、八”之转头屏息、回首沉气、屏气、吐气,先左后右交替重复各三次后,呈预备式。
九、左、右歪头:头先歪向左肩,再歪向右肩,每一歪肩都为3次深呼深吸,头在呼气时会自然下沉紧贴肩膀,吸气时会自然上抬些。交替重复歪头3次后,呈预备式。
十、摇首红尘:先低头右旋9次,再低头左旋9次。头低到下巴能碰到胸部后向右或左旋转。头像一个实心球,轻柔缓慢地绕着颈椎在肩膀上滚动转圈。由前往后旋时吸气,肩胛骨随之向后,收腹提肛,臀部后撅,整条脊柱呈的绷紧状。由后往前转呼气时,呈松肩塌腰状。先吸后呼,转速不要过快,转的幅度尽量大一点,借助头部的重量,自然地带动整条脊柱、两肩臂扭动。重复做完“摇首红尘”设定次数后,呈预备式。
十一、本式要点:1、此式活动的重点部位是颈、胸、腰椎,对椎体部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带动的是打通人体中脉的整条脊柱,也就抓住了修炼昆仑瑜伽功法的关键。2、要十分重视“五步呼吸法”武火呼吸之诀窍配合行功,但年老体弱或患有严重心血管病者,武火呼吸可改为自然呼吸,或仰头吸气、沉气、屏气时意思一下即可。
  &第二式
  一、龙爪点肩:两肘向前,双手五指尖靠拢,形成空心的龙爪状,轻轻点触在两肩峰或锁骨上,两肘在胸前尽量靠拢;
二、后前摇旋:摇旋时,龙爪不离肩或锁骨,两肘向上、向前、向后过程中,要展胸、松颈、松肩、松胸、松腰、松胯,并自然地牵动脊柱轻柔地前弯和后弯,胸部自然开合,自由呼吸,展开时吸气,合时呼气。先向后再向前各摇旋12次后,将两肘摇至胸前停住,松肩垂臂,平缓呼吸,呈预备式。
本式要点:1、在向后摇旋时也需收腹、提肛、撅臀,向前摇旋时松肩塌腰。2、此式对于治疗肩周炎和背痛均有显著效果。3、对整条脊柱的锻炼、通中脉作用也很大。
  一、左右拧腰:两脚摆开,以肩同宽,腰向左拧时,用右手掌轻按左肩,左手在身后用手背靠右胯,轻轻用力,平和呼吸。头向左后方看时,面带微笑,左肩稍向后沉,随着胸椎的向后转动,自然地带动脊柱像扭麻花似的向后扭动。转腰右拧时,头向后看,两手交错,右肩后沉,轻轻用力,面带微笑……左右交错拧腰重复各3至6次后连贯续下式:
二、双手飘飘:两手放开,下垂至腰际上下,随腰的左右拧动,双手在体前体后围绕身体飘动,左右轻轻拧腰,拧来拧去,面带微笑。向左右交替重复各3至6次后,呈预备式。
三、本式要点:1、做此式时,要在腰椎左右拧动的过程中,利用肩部带动上身向后微倾并带动整条脊柱向左或向右扭动。2、做双手飘飘时,是由腰部脊柱发力,带动两臂飘动,要细细体会“飘”的感觉。3、向后飘时“头向后看”,即用眉心的天目去观,而不是睁开眼睛看。
第四式 &神龙冲天
  一、下按上窜:两手似龙爪状,先上提至腋下,上提时,头向前倾,呼气。在呼气和龙爪上提时,脊柱自然地向后凸起。然后两手用暗劲、內劲用力往下按,手掌平行于地面,手指向前,边按边仰头挺胸吸气,身体则往上窜,脊柱又自然地反向前凸,好似神龙往上冲,直冲霄汉!按上述要领重复动作,脊柱随和,前弯后弯,意念下按36次,实际做时不需计数。重复多次后连贯续下式:  
二、上下飘落:先两臂下飘至身后,两手在身后相交而不相触,呈松肩塌腰状,旋即两臂从两侧飘向头顶,两手背指尖相触,与躯体纵轴成一直线过程中,同时仰头吸气、收腹提肛,将整条脊柱的各个关节全部拉开,使之形成一张向前凸起的满弓。即时又从两侧飘落身后时,同时呼气,又呈松肩塌腰状。练具有飘浮感的上下飘落,神龙飞天,重复9次后,两臂飘到腹前,呼气,展臂吸气,摆平时再下飘呼气,具有飘浮感的上下飘落,一吸一呼,神龙飞天,重复9次后连贯续下式:
三、内收外推:两掌收至两肩,立掌,掌心向外,内劲、暗劲横向推出,推至略呈前狐形,不要推成一横直线。往两肩外横推时,同时仰头吸气,收腹提肛,向前挺胸。当两手加暗劲推平时,马上轻轻收回,手指虚握成空心龙爪,掌心向下,脊柱自然向前弯,呼气,将虚握的龙爪收至两腋下。一推一收,如神龙冲天。重复动作9次后,呈预备式。
四、本式要点:1、此式双手用力下按,和两掌自两肩横向推出,身体上窜时,均要用内力,不要用蛮劲,仰头挺胸吸气,积蓄力量勇敢地上冲过程中,把整条脊柱的各个关节全部拉开,使之形成一张向前凸起的满弓。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呼气和龙爪上提时,这张满弓就松弛下来,并从向前凸起变成向后凸起了。脊柱前弯后弯的过程又是非常随和的。冲天的神龙,就是指存在于脊柱内生命体的能量上冲,头上会出现肉眼看不见的生命之光,前弯呼气时,这股能量又收回来了。2、上下飘落,特别是下飘呼气时,动作一定要轻,要有飘浮感。3、行功过程中的站立时,要注意松肩塌腰的全身直立姿态,脊柱和中脉才是正顺和通畅的,有利于生命能量的运行,平时坐、立、走路也养成松肩塌腰的习惯,会体验到练功生活化,常态化的良好健身、养生效果。
第五式 &乌龙盘柱
一、先右后左旋胯:两手轻按胯部,拇指向前,余四指向后,将臀部围绕人体直立时的中轴线旋转成圈,先右后左旋胯。旋胯时脊柱随之扭动,一旋一旋,不要太快,膝关节以下和胸部以上基本不动。乌龙盘柱各9次后,两手松开,自然垂下,呈预备式。
二、先右后左旋胸椎:胸椎以上部位绕胸椎旋转,似漏斗状,漏斗的尖顶在胸椎(位于心窝后面),旋转时必然会自然牵动整条脊柱。但在胸椎以上的乌龙盘柱动作幅度大,胸部以下基本不动。向后旋时吸气,向前旋时呼气。反复进行,乌龙盘柱,轻轻慢旋。重复各9次后,呈预备式。  
三、先右后左旋腰椎:把旋转的力点部位向下移至腰椎,以头划圆,轻轻慢旋,腰部以下基本不动。先右后左,重复进行。各9次后,呈预备式。
四:本式要点:1、行功时可以设想人体站立时的中轴线是一根立柱,乌龙(即人体脊柱的生命能量)绕此中轴右旋和左旋。2、此式中乌龙先后以胯部、胸椎和腰椎作为盘旋的重点部位,重点部位的旋转,把整条脊柱都带动起来了,把脊柱及其内部的中脉活动开之后,生命能量即可在中脉内畅通无阻地运行。3、此式对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病、胸椎病和颈椎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第六式 &神龙拜师
  一、正前拜师:身体直立放松,两手放于身后,手指交叉,先做仰头吸气,手臂从身后向上抬,成圆环状,头、胸向后仰,呈反弓形。然后,头正直身、前弯腰,呼气,两臂在身后尽力上抬,上体向腿部下沉,下颌微抬,深呼深吸3次,上体会随着深呼气自然下沉,深吸气时自然微抬。再仰头吸气直身至中正位,过渡性平缓呼吸后,重复上述动作3次;
二、左前拜师:左腿向前,迈出半步,仰头吸气,胸向后仰,呈反弓形。然后,头正直身、向左腿前弯腰,呼气,两臂在身后尽力上抬,上体下沉贴近左腿,下颌微抬,深呼深吸3次,上体会随着深呼气自然下沉,深吸气时自然微抬。然后,仰头吸气,直身,收回左腿,平缓呼吸;
三、右前拜师:右腿向前,迈出半步,仰头吸气,胸向后仰,呈反弓形。然后,头正直身、向左腿前弯腰,呼气,两臂在身后尽力上抬,上体下沉贴近右腿,下颌微抬,深呼深吸3次,上体会随着深呼气自然下沉,深吸气时自然微抬。然后,仰头吸气,直身,收回右腿,平缓呼吸,呈预备式。
四、本式要点:1、向下弯腰和下沉时,借助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向下弯腰,脊柱自下而上一节一节逐渐往下沉,腰能弯到什么程度要视各人的身体条件而定,有的人腰部柔软,弯腰后往下沉时,头能碰到膝盖,甚至胯下,上身与腿可折叠在一起,有的人则腰部较僵硬,腹部较大,很难弯下去和沉下去,要量力而行,能弯多少就弯多少,不要硬弯,以免造成拉伤。2、身体下弯和下沉时十指交叉的双臂在身后不断用内力往上抬,根据自身能力,抬得越高越好,有利于把身上的肌肉、韧带和筋骨同时向不同的方向拉抻开,使之变得通畅和柔软。3、身体下沉时,先仰头吸气,深呼气时,头再沉下去,下颌微抬,注意放松,利用头部和上体的重量向下垂。上体下垂后,随着深呼深吸,躯体振动。直腰时先把沉下的头抬起来,再将脊柱一节一节向上抬起,直身。3、此式意在活动腰部,并在脊柱前弯后弯中牵拉两腿韧带,同时促进和改善大脑供血供氧的功能。
第七式 &低位求仙
  一、半蹲旋转:两脚并立,半蹲,两手按住两膝,带动踝关节和膝一起先向右后向左旋转。往前旋时,双膝下弯,往后旋时,双膝逐渐向上提。全身动作协调,保持稳定,反复旋转,低位求仙各18次,站好,直身,呈预备式。
  二、本式要点:1、此式名为“低位求仙”,除了行功时两腿半蹲,身体重心降至低位外,还指以谦虚和虔敬的心态去学习、练功;“满招损,谦受益”,在《易经》中谦卦是最吉祥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则在《道德经》中指出“洼则盈”,低洼之处反能充盈;他还说:“以其终不为自大,故能成其大”;学功之人像小学生那样虚心求教,会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生命能量,达到高层次和高境界;只有破除我执、我慢,才能做到低位求仙。2、此式对于治疗膝关节、踝关节和坐骨神经等部位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在双手按膝右旋和左旋的过程中,使膝关节充分活动开,带动了踝关节
(脚腕部位)、臀部的胯关节以及脊柱下部的运动。
第八式 &舵工摆船
  一、向下摆动:两腿摆开,男左脚向左跨出一大步(女右脚向右跨出一大步),两腿大约相距二尺。先两臂上抬,手掌朝前上,扩胸,头向后仰;即时两臂、手,在体前成圆弧状下落,腰部放松,头朝下摆动,两手靠近,从两腿间通过,掌心向上,向后兜起,连续如此上下摆动。舵工摆船30次后,抬头直腰直身,自然呼吸,站好,两脚并拢,龙爪抱月。    
二、本式要点:1、两臂上抬后的扩胸仰头动作,有利于放松和打开夹脊关。2、此式的动作幅度大,行功节奏的快慢要量力而行,自行掌握,火候控制也是一样。3、放松腰部,使腰部似活动自如的铰链,利于摆动时上下开合。此式意在活动腰部肌肉和筋骨,使脊柱前后活动,同时改善头部的供血供氧能力,增强大脑功能。
第九式,昆仑贯顶。
一、预备姿势:双足并立,龙爪抱月,两手呈龙爪,使暗劲、内劲,拇指对准脐,余四指对准耻骨联合,似抱球、龙爪抱月,两腋窝呈虚空状。
二、昆仑贯顶:先翻掌分手,即手心向下向外分手向体两侧展臂,当双臂暗劲上行,手心向外,呈略带前弧形水平时,轻摇脊柱带动肩、臂,旋掌吸气,变手心朝上,继续上行的双臂合于头上方,掌心相对,上合九天。然后两手中指对准头中部微点一下,头稍后仰,两手横向,指尖相对,沿体前中脉下落,外导内引,落掌沉气,气沉丹田,吐气分掌前摆,意想浊气、病气直灌涌泉排出。旋即后摆吸气、旋掌前推、托掌吸气,掌至头顶,旋即扣掌下按,中指微微向下一点,头稍后仰,两手掌心向下,手指略向身体一侧内弯,沿体前中脉下落,气贯中脉,直下丹田、海底,行昆仑贯顶,下落到小腹前的双手一撂,呈龙爪抱月。适度屏息,缓缓吐气,将气吐尽,平缓呼吸。如是3至6次“昆仑贯顶”后,握瑜伽拳,即拇指尖点按掌心,余四指紧握大拇指,准备收功。
三、天封地固:紧握瑜伽拳,拳心紧贴脐二侧,二脚并紧,十趾抓地,咬紧牙齿,收腹提肛,意想往丹田处深深吸气、聚气、屏气、全身绷紧。如是提肛缩肾吸气,用体呼吸,意念封固中脉两端的天轮和海底轮。吸足气,气沉丹田,再呼气,天封地固。尔后,平和呼吸。如是重复3至9次后开始收功。
四、收功:
1、把手掌和手背擦热。2、用双掌靠近鼻两侧,从中间向外轻柔擦脸,清理面目9次。3、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双耳廓,上下按摩4个9次,耳上有许多与人体各部位相应的穴位。4、两手掌指各搓颈椎9次。5、两手指从下颌部开始,由下向上向后适度敲击头部9个来回。6、双手掌心按腰部两肾区,向内捂肾后,上下擦4个9次,再用掌背上下擦4个9次。尔后,平心静气收动,睁开双眼。
本式要点:1、本式包含有完整的“五步呼吸法”和巧妙结合的姿式行功,对全身心的修炼有巨大功效,防治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良好疗效,尤其对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高血压病更有独特疗效;故亦可随时随地作为独立套路来练5至30分钟。2、练功末,天封地固不可缺,可使练功获取的生命能量不丢失,封固于体内。3、练功不收功等于白练功,故最后一定要做好搓手浴面等系列收功动作,特殊情况下可少做些程序,但不可不做。
  一、九阳基训第一套的九式,不仅把人体的主干道中脉所在的脊柱全部活动开了,而且从人体的头部、颈部、肩部、胸背部、腰腹部、臀部、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四肢的肌肉和筋骨全都活动到了。静极生动、动静结合、快慢相宜、刚柔相济、火候运用得当,是此套功法产生神奇功效的主要原因。
二、九式可以全练,也可以选练其中的一式或几式,亦即拆招单练,尤其是第一、九式,随时随地可作为独立套路去练,功效都出奇的好。
三、昆仑瑜伽治病采用主动进攻以求根治的激发法,刚开始练时也许会把你这些部位已有的病变或隐含的病灶激发得更加明显,甚至痛处会更加疼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反复行功过程中,一旦将不通的关键部位开通,气血通畅了,疼痛自然就解除了!若能把脊柱内的所有部位都练畅通了,则全身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就能全部畅通!
四、要用心去体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外在形式的动,是静极生动。动静结合、阴阳交合是实现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基本途径。
五、修炼者每次从练功开始一直到收功完毕,应在轻松平静中行功,都要无牵无挂,轻松洒脱,似练非练,若有若无,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平静本身就是无上瑜伽,是修炼的最佳心态。若能在收功之后和日常生活中,仍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身动而心不动,则是不练自练,行无为而无不为之法。心海湖平,月光自明,若能逐渐修炼至五蕴皆空,人空法空,则进入了《心经》所讲的高层次——菩提萨埵。
六、修学者若能有示教光盘戓通过面授修学熟练后,采用两眼微闭,静听背景音乐和导引词下“贵在坚持”地练功;需观景时系双眉之间天目去观,不要太在意观到与观不到,可获难以想象之功效、疗效。
七、要十分重视选择周围环境安静、安全处练功,自始至终将安全放首位。
&&昆仑瑜伽九阳基础训练
&第二套——飞龙在天
九阳基础训练第二套《飞龙在天》是由摇首红尘、神龙探爪、上天入地、神龙拜佛、下拜观音、九拜九宫、凤摆青莲、龙掌行风和昆仑贯顶九式组成。这里对第二套的介绍,主要叙述各式的动作要领,有关修炼的其他问题则不再多说。
一、预备式: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松肩塌腰,自然呼吸。
二、摇首红尘:先低头右旋18次,再低头左旋18次。头低到下巴能碰到胸部后向右或左旋转。头像一个实心球,轻柔缓慢地绕着颈椎在肩膀上滚动转圈。由前往后旋时吸气,肩胛骨随之向后,收腹提肛,臀部后撅,整条脊柱呈绷紧状。由后往前转呼气时,呈松肩塌腰状。先吸后呼,转速不要过快,转的幅度尽量大一点,借助头部的重量,自然地带动整条脊柱、两肩臂伴随其扭动。重复做完“摇首红尘”设定次数后,呈预备式。
三、要点提示:1、低头程度量力而行,不要勉强,渐进性地会自然低至胸部位。2、此式活动的重点部位是颈椎,对颈椎病有上佳的治疗效果,而且带动打通人体中脉的整条脊柱。
一、平行站立:摆开双腿(男向左跨一步,女向右跨一步),约与肩同宽。
二、双臂前举:双臂前举至与肩平处,闭眼用两眉之间的天目意观远方的汪洋大海。
三、慢慢右旋:先是身体慢慢右旋,体会下肢不动,用脊柱带动上体和两臂慢慢向右旋转,两手掌心向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划弧。右臂旋至右后方,手臂伸直舒展,左臂随之向右旋至体前时,左肘弯曲,手靠近右胸。
四、慢慢左旋:然后两臂反向左旋,方式、方法、幅度与右旋同。此时左臂平直位于左后方,右臂弯曲在胸前。
五、左臂盘旋:再是微抖胸椎,顺势用胸椎的弹抖带动左臂向右划弧盘回胸前,曲肘。与此同时,右臂向右旋出后迅速收回,右手置于左手下方。此时,两臂均在胸前曲肘,左上右下成合抱状。
六、神龙探爪:右臂划向右横平,旋即将左臂与右臂胸前快速交叉向左方挥出探爪。与此同时,右臂保持曲肘状向右后方一振,配合挥出去的左臂做一次扩胸运动。两手的手指微向下弯,完成神龙探爪。向右方神龙探爪时,动作要领与上述相同,方向则相反。先是左、右盘旋后连续探爪重复6次;后是单纯左、右盘旋后重复连续探爪各6次后,呈预备式。
七、要点提示:1、做“左臂盘旋”或“右臂盘旋”的动作时,其要领可概括为一句话:“旋转后,伸直的手臂,旋回胸前后,再挥出去,原先在胸前曲肘的手臂,同时反向挥出后,迅速回到胸前,并配合再次挥出去的手臂,做扩胸运动。”2、此式呼吸,要求自然呼吸。3、此式意在拧脊柱,抖胸椎,活动腰、胯、胸和肩部。反复向后扩胸,有利于放松和打通脊柱。
一、两臂高举:两脚并列,举臂上扬,塌腰扬头,深深吸气,龙行天上。
二、两手触地:弯腰呼气,两手触地。如是“上天入地”重复9次,呈预备式。
三、要点提示:1、此式是在深吸深呼火候配合下的腹背动作,身体好的人则在扬头吸气时,把气吸足,而且在两臂高举时,脊柱尽量后弯,腰部柔软者,尽量做到“双掌触地或落地;”做不到者则应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在腰上使蛮劲;体弱多病的人,不要深吸气;向前弯腰时用上半身的重量,头在下颌微抬前提下,边呼气边往下沉;在做“两手触地”过程中,脊柱尽量下弯,并在活动腰部的同时,牵拉腿部韧带。2、此式亦有利于促进和改善脑部供血和供氧。
一、举臂扬头:摆开双腿,左脚横立,身后两手,十指相扣,举臂扬头,深深吸气,边吸气边扬头。
二、举臂弯腰:先在下颌微抬前提下呼气下沉,边呼气边身体下沉,后深呼深吸,呼时身体下沉,深吸气至丹田时,身体会自然有所上抬。深呼深吸,身体下沉,神龙拜佛,一拜三沉后,慢慢吸气直身,平缓呼吸。如是重复三次后,左脚摆正,右脚横立,如上法重复三次后,呈预备式。
三、要点提示:1、“神龙拜佛”这一式的动作要领和功理,与九阳基训第一套第六式“神龙拜师”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此式的准备动作,先是“摆开双腿,左脚横立”,后是“左脚摆正,右脚横立”。取这两种站立姿势做“神龙拜佛”,除了能活动脊柱,腰部和背部外,还能牵拉腿部两侧韧带。2、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和年老体弱者,不要用力吸气,注意安全放首位。3、身体呼气下沉时下颌微抬是为已有颈椎病者行功安全。
一、十指相扣:
男左(女右)脚向左(右)跨出一步,两脚约与肩同宽分立;以两脚的脚后跟为轴心,分别向左、右两侧外旋,使两脚横向成一条直线;两手十指相扣置于腹前。此时要体会如何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以保持平衡。
二、下拜观音:慢慢下蹲,站稳脚跟;同时相扣的十指展开成双手合十状,掌根带动十指向前向上旋转至胸前,小臂端平;两肘抵住两大腿内侧,以助开胯和拉韧带。同时深呼深吸,下拜观音。如果身体条件能做到的话,则应尽量使展开的两膝与身体在一个平面上。身体随呼气时慢慢下沉,吸气时微微上抬,身体尽量保持中正;然后慢慢站起,平缓呼吸。如上做3次“下拜观音”后,呈预备式。
三、要点提示:1、此式是在两脚摆平的条件下做身体下蹲和站起的动作,有助于开胯和牵拉腿部韧带;2、有的人在两脚横向时站不稳,可使两脚向外张开的角度小一些,为了保持平衡,站立时身体不要后倾,呼吸也要轻缓一些,3、下蹲和站起的动作宜缓慢,不宜过快过猛;4、向下蹲时身体可略向前倾,但要使上身尽量保持相对挺直。
一、基本动作:吸气耸肩,缩脖闭眼;用劲噘嘴,挤鼻挤眼;放松呼气,用力沉肩;
向上挺抜,使劲瞪眼;松肩塌腰,平缓呼吸。重复9次,呈预备式
二、要点提示:
1、重复9次即九拜九宫。2、边吸气边耸肩和缩脖闭眼应缓慢协调进。
3、使劲噘嘴、挤鼻、挤眼也应同时进行;放松呼气,用力沉肩,是在保持耸肩状态下放松呼气,然后用力沉肩垂臂。4、向上挺脖时下巴内收,整条脊柱尽最大力量向上挺拔前提下,使最大内劲两眼一瞪,你可以体会一下此时全身的感觉。5、此式能使你平时得不到充分运动的脸部肌肉和器官得到收缩和放松运动;意在活动肩、颈和面部,功在美容和天目出光。
一、基本动作:双脚摆开,横向扭腰,左右轻飘,春风得意,凤摆青莲。重复动作九次后呈预备式。
二、要点提示:1、此式意在放松,全身放松,2、横向扭腰时,以两脚前掌涌泉处发力,身体和两手亦像柳枝和青莲,在春风中向身体两侧摆动,轻松自如,洋洋得意!如向左摆时,右脚涌泉一点地,脊柱向左摆动,左胯向左顶住,使腰椎向右弯,脊柱呈S型。右摆同理。
一、基本动作:马步蹲裆,体侧端拳,拳心向上,向前冲拳,收回双臂,重复9次;然后开云——出掌,重复9次后,两脚并立,松肩塌腰,平缓呼吸,呈预备式。
二、要点提示:
1、此式的预备姿势是“马步蹲裆,体侧端拳”,马步蹲裆时,两脚约与肩同宽,两膝向前弯曲,最好不超过两脚尖,上体正直,略向前倾;两手握拳时,大拇指点劳宫穴处,余四指内扣,拳背在下,拳心向上,将其置于两侧腰间,两肘在身后,胸部舒展,拳不过腹前;身体好者取马步蹲裆的低姿势,体弱多病者则取高姿势。2、两拳自腰间向前冲时不把拳冲到尽头处;在双臂快要伸直而又尚未伸直之时,将原来向上的拳心向里急旋至拳心向下,又立旋回拳心向上(此旋力的杀伤力强)。3、“收回双臂”时,将旋至拳心向上的双拳,用内力慢慢收回至两腰间,两肘用内劲向后一振,挺胸塌腰,恢复为预备式姿势。4、在向前冲拳和收回双拳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呼吸,身体好的人,也可以冲拳前和冲拳过程中猛呼气,收回双臂时则慢慢吸气。5、上述动作重复6--9次。6、“开云——”时,两拳松开成立掌,两臂向前推出,转横立掌,指尖相对,两臂向两侧展开,两手外旋至身后尽处时,再向身体内侧勾,顺势带动脊柱作轻微旋抖,然后,划弧回到腋下呈虚空掌。7、“出掌”时,两手向前时立掌,在两臂尚未伸直时,用内劲猛然推出而又尚未推直之时,重复上述开云和出掌动作6—9次。8、行功时可以自然呼吸,也可依自身情况适当运用火候,开云时深吸气,出掌时呼气。做完后,两脚并立,松肩塌腰,平缓呼吸,呈预备姿式。
一、预备姿势:双足并立,龙爪抱月,两手呈龙爪,使暗劲、内劲,拇指对准脐,余四指对准耻骨联合,似抱球、龙爪抱月,两腋窝呈虚空状。
二、昆仑贯顶:先翻掌分手,即手心向下向外分手向体两侧展臂,当双臂暗劲上行,手心向外,呈略带前弧形水平时,轻摇脊柱带动肩、臂,旋掌吸气,变手心朝上,继续上行的双臂合于头上方,掌心相对,上合九天。然后两手中指对准头中部微点一下,头稍后仰,两手横向,指尖相对,沿体前中脉下落,外导内引,落掌沉气,气沉丹田,吐气分掌前摆,意想浊气、病气直灌涌泉排出。旋即后摆吸气、旋掌前推、托掌吸气,掌至头顶,旋即扣掌下按,中指微微向下一点,头稍后仰,两手掌心向下,手指略向身体一侧内弯,沿体前中脉下落,气贯中脉,直下丹田、海底,行昆仑贯顶,下落到小腹前的双手一撂,呈龙爪抱月。适度屏息,缓缓吐气,将气吐尽,平缓呼吸。如是3至6次“昆仑贯顶”后,握瑜伽拳,即拇指尖点按掌心,余四指紧握大拇指,准备收功。
三、天封地固:紧握瑜伽拳,拳心紧贴脐二侧,二脚并紧,十趾抓地,咬紧牙齿,收腹提肛,意想往丹田处深深吸气、聚气、屏气、全身绷紧。如是提肛缩肾吸气,用体呼吸,意念封固中脉两端的天轮和海底轮。吸足气,气沉丹田,再呼气,天封地固。尔后,平和呼吸。如是重复3至9次后开始收功。
四、收功:
1、把手掌和手背擦热。2、用双掌靠近鼻两侧,从中间向外轻柔擦脸,清理面目9次。3、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双耳廓,上下按摩4个9次,耳上有许多与人体各部位相应的穴位。4、两手掌指各搓颈椎9次。5、两手指从下颌部开始,由下向上向后适度敲击头部9个来回。6、双手掌心按腰部两肾区,向内捂肾后,上下擦4个9次,再用掌背上下擦4个9次。尔后,平心静气收动,睁开双眼。
五、要点提示:1、本式包含有完整的“五步呼吸法”和巧妙结合的姿式行功,对全身心的修炼有巨大功效,防治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良好疗效,尤其对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高血压病更有独特疗效;故亦可随时随地作为独立套路来练5至30分钟。2、练功末,天封地固不可缺,可使练功获取的生命能量不丢失,封固于体内。3、练功不收功等于白练功,故最后一定要做好搓手浴面等系列收功动作,特殊情况下可少做些程序,但不可不做。
1.行动导引
请站好,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松肩塌腰,垂帘合目,静听宇宙音流,“唵”音吸气,“啊”音沉气,“吽”音吐气。“唵”……,“啊”……“吽”(重复三次),神女手印。
第一式:神女传书。“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却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天玄地黄,大日茫茫,一代天尊,九宫在上”。“凌云虹光,天地无双,威振大河,万古流芳。”
&&&第二式:凤摆青莲。展臂挥大虚无掌三次,成瑜伽山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次)“巍巍昆仑神山,高高耸入云端,山上千年古莲,蓄芳含苞待放,山摇地动凤摆莲,凤摆莲花山地动,待到莲花盛开时,横空出世莽昆仑。”
&&&第三式:潜龙开山。沉肘拜天尊,分掌摆玉莲。“旋掌勾涌泉,再旋通海轮,中脉通七轮,神龙飞上天。翻掌龙瓜扣,劈开天门山,合掌吐云雾。二开天门山,合气沉海底,吐雾轻呼吸,三开天门山,金光劈下来,沉气落双臂,龙爪抱月式,吐雾轻呼吸。”(“……”重复九次)
&&&第四式:三渡玄关。翻腕外旋掌,勾通扣日轮。金莲一盛开,金光射进来,合掌沉住气,吐雾莫慌急。……二度开→九度开……。白娘翻天,一翻→九翻,上扣心轮。心莲一盛开,红光射进来,合掌沉住气,吐雾莫慌急……二度开→九度开……。白娘翻天,一翻→九翻。上扣月轮,月莲一盛开,青兰紫光来,合掌沉住气,吐雾莫慌急……二度开→九度开……,。白娘翻天,一翻→九翻,九上扣天轮,天莲一度开,神光射下来,合掌吐云雾,天莲滴甘露。……二度开→三度开,山崩地裂开,沉气落双臂,龙爪抱月式,吐雾轻呼吸,龙爪抱月式,吐雾轻呼吸。松肩塌腰,龙爪抱月,大日当空,静观天心。吐雾吞云,神龙出山,横空出世,气冲霄汉,养精蓄锐,龙跃于渊,傲然挺立,顶天立地,天地悠悠,地久天长,天地悠悠,地久天长,吐雾吞云,吞云吐雾……。
&&&第五式:龙跃于渊。龙爪抱月,静听琵琶。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琵琶一曲奏九天,十万罗汉战犹酣,凌云打破虹光痕,霄魂冲破万重天。“扣腕分掌,后摆吸气,旋掌前推,龙跃于渊,腾空而起,飞龙在天,吐雾吞云,腾云驾雾,飘游东海,浪平风静。旋掌吸气,龙卷风波,旋掌吸气,龙卷风波,大旋一搂,巨浪滔天,抓、翻、推、抛。雨洒江天,(三次),沉肘落臂,龙爪抱月,平缓呼吸”。(“……”重复九次)
&&&第六式:彩云追月。儿女无非天性,英雄更是情长,虽怜儿女又英雄,方是人中之龙凤。“翻掌外旋,云升海底,彩云追月,月在天心。推云开雾,日月相映,转身合臂,抱日归山,日沉西山,余辉闪闪,日出东海,碧霞拥日,日月合明,日月归山。”(“……”重复三遍)。龙爪抱月。
&&&第七式:海底捞月。左弓步,龙爪抱月,“俯身入海,月藏海底,海底捞月,月在天心。”(“……”重复三次)遮不得。开云抱月(重复三次),左臂神弓箭。开弓射箭,(重复三次)右弓步,龙抓抱月,“俯身入海,月藏海底,海底捞月,月在天心”。(“……”重复三次)遮不得,开云抱月(三次)转身神弓箭。开弓射箭(三次)。左弓步……(同上)。收回两腿,龙爪抱月。两腿并立,龙爪抱月。
&&&第八式:三度还魂。翻掌外旋,勾系涌泉,托魂上升。抓、翻、推、抛。魂飞九天,沉肘下蹲,一度还魂,藏身海底,深呼深吸(三次),抬头扣掌,旋掌吸气,海底探花。旋掌吸气,海底探花。大旋大搂。直身上抓。抓、翻、推、抛。魂飞九天,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沉肘下蹲,二度还魂……(同上)……三度还魂……(同上)。直身沉肘,龙爪抱月。平缓呼吸。
&&&第九式:昆仑贯顶。“翻掌外分,旋掌吸气,上合九天,落掌沉气,直贯涌泉,吐气分掌,后摆吸气,旋掌前推,托掌吸气,扣掌下按,昆仑贯顶,龙爪抱月,吐雾吞云。”(“……”重复三次)。握瑜伽拳,天封地固,平缓呼吸,天封地固,亢龙无悔,天封地固,亢龙无悔。天封地固,平和呼吸。准备收功,收功准备,收功擦掌,清理眉目,指点江山,改头换面,轻搓双耳,双掌过山,摩擦颈部,不要语言,平心静气,静气平心。收功。
2、行动要领
&&&全身放松,两脚并立,脚尖不要分开,两臂下垂,松肩塌腰。垂帘合目,仰头吸气,吸气时要收腹,胸式呼吸,心中默念唵音,把气吸足,同时胸椎后弯,双肩轻轻向后一夹。吸足气后,慢慢把头、胸回正,心中默念啊音,不要呼气,把气下沉海底。然后,心中默念“吽”音,用咀吐气,把气吐尽。待呼吸平稳后,再如是重复三遍。此即为净身咒。唵是宇宙的心声,是行功者对宇宙的呼叫,使心心相印。
&&&第一式:神女传书。轻轻一扭腰,将左手甩至胸前,成立掌,掌心向外,右手至腹前,掌心向上,左手腕正对右掌心,此为神女手印。这是礼神、敬神的神门大礼。第一式的关键是虔敬、虔诚,心态平和、宁静。然后,静听录音,心里同步默念神咒、颂歌。行第一式时,全身要自然、放松,不要有任何僵劲,身体可微微摇晃。
&&&第二式:凤摆金莲。两手由体前轻轻放下,掌心向上,至下腹部时向两侧平展,手背向外,手指向下。两臂展平时,轻扭脊柱,旋掌吸气,掌心向上,两手上行,高高举到头顶上方合十。然后合十掌从体前正中降下,同时沉气,两手至下腹部时,呼气分掌,掌心向下,再向两侧平展,上举至头顶合十,如是者三。当第三次在头顶合十后,呈瑜伽山式,静静站立,自然呼吸,双手尽量上拔,双臂与两耳垂线平行,心中默念神咒。行第二式,要身如一柱香,又如一条通天天线,意在接受宇宙能量加持。
&&&第三式:潜龙开山。合十双手,从体前降下,至腹部时分掌,掌心向下,分至体侧,同时摆开双腿,与肩同宽。双掌一按,轻轻一旋,同时无名指与小指轻轻一勾,意在勾起涌泉。再次旋掌时,中指一点,四个手指依次勾转,意在勾通海底。随即两手手背相对不相触,在体前沿中脉向上通,直透天轮,直通九天。双手高高举在头侧上方,掌心相对。然后翻掌,掌心向下,十指呈爪型,指对天门,意在插入天门。再轻摇脊柱,中指一点,用龙爪将天门扒开、合拢三次。当第三次扒开至两臂展平时,翻掌,掌心向下,两臂从两侧轻轻放下。至腹前龙爪抱月,然后依次再旋掌、勾指、通中脉、开天门共九次。第九次开天门后,两臂从体侧飘落至腹前成龙爪抱月。行功时呼吸要与动作同步。开天门时吸气,合天门时呼气,龙爪抱月时,平缓呼吸。行第三式,意在把人体沿中脉劈开,使宇宙金光充满人体。
&&&第四式:三渡玄关。双手在腹前成龙爪抱月,翻腕旋掌,掌心向下,旋掌后,转掌心向内,龙爪罩扣日轮,然后中指微向上挑,向两侧扒开,同时仰头吸气,收腹塌腰,再收臂合掌成龙爪于腹前,再依次沉气、吐气,共开合九次。再行白娘翻天:两手中指、食指、拇指各自轻触,拇指正对日轮,双手前翻,扭转一周,同时脊柱随之蛹动,翻天复地,勾通天地,将宇宙生命光子,兜到体内大循环,白娘翻天九次。第九次做完后,双手上移至心轮,指对心轮,扒开心轮,如上述动作重复九次。再上至月轮再行九次。最后双手升到头顶,扒开天轮三次,再从体侧飘落至腹前成龙爪抱月式。行第四式,意在打开三丹田(下、中、上),拓展心径(中脉)。使中脉通达无阻。
&&&第五式:龙跃于渊。两手成龙爪抱月,两脚分立,比肩略宽。扣腕,掌心向下,向两侧分开,于体侧转掌,掌心向后,仰头吸气。手臂后摆至最高点时,旋掌,掌心向前,双掌向前推出,同时弯腰下蹲。呼气,两腿成立蹲式。两掌推至膝侧时。翻掌,掌心向内,掌在膝前,两臂在体前上举,掌心向下,同时直身,仰头吸足气,双手高举头侧上方,手掌快速翻转,掌心向上,飞龙在天。稍停,吐气,直身缓缓下蹲,两臂随之在体前缓缓下落,手掌向前,再转向下,犹如腾云驾雾,平缓呼吸。双手落至膝前时,腿呈立蹲式。双手下按,掌心向下,旋掌吸气,意在海面形成巨大的龙卷风波,直贯掌心。缓缓吐气。再旋掌吸气,重复动作,第三次旋掌时,两臂向外平展,挥臂大旋,大搂一把,意在搂起大海,同时要猛吸气,吸足气,屏气直身,搂到胸肩部时,抓掌成空拳、翻腕、如举重上推,至双臂接近伸直时,双手一抖,松掌一震,两臂高高伸向天空,手指朝上,掌心相对,微微仰头,吐气,平缓呼吸。稍停,两臂从耳侧,体侧缓缓飘落,至腹前成龙爪抱月,如是者九。两臂飘落时,目前天星乱舞,天花乱坠,全身沐浴在天光之中,那是求之不得的生命之光。第五式是九阴功的重心所在,功中之魂,要打出龙的野性,上天入海,横冲直撞,动作刚劲而不僵硬,轻柔有力。行第五式是出光的关键。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宜做,年老体弱者只要意到心到即可,不要全力以赴。
&&&第六式:彩云追月。两腿分立,龙爪抱月。两手翻掌,掌心向下,向外旋掌,掌心向上,轻轻一托,在体前托月上升,如彩云追月。托到月轮,将月留在天目,小指轻轻一勾,翻腕,掌心向前,两手拇指、食指指尖相接,呈现园月形。再双掌向前推出,身体微微后坐,推云开雾,开云见日,让日月相照。然后两臂向两侧平展,掌心向前,直身,向左转身,左脚跟着地,左脚掌随身外摆,重心落于右脚,两臂前合,抱日归山,将日合于天目,手指轻勾,双手按下,日落西山,两臂垂下,轻轻悠动,随即向前抬起,掌心向下,如日出东海,此时重心在左脚,右脚跟略微抬起,再收回双臂,掌心向下,双手回至天目前,手指向上,轻轻翻勾,拥日于月,再转正身体,双脚踏实,双手下按,至日轮龙爪抱月,日月合明。上述动作先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左右各三次。行第六式是将行第五式获得的高能量均匀分布,也是舒理筋脉。行功动作要十分轻柔,合情脉脉。
&&&第七式:海底捞月。两脚分立,龙爪抱月。身体微微下蹲,斜退右腿,成左弓步,俯身吐气,海底捞月三次。第一次,双手手背向下从腹前沿左腿下沉左脚前,翻掌下捞,手掌沿左腿返回,提气直身,两手至月轮时,手指轻轻一勾,将月置于天心。翻掌,掌心斜向外,从额前向两侧外展,吸气,展平时,翻掌,掌心向下,再俯身吐气下捞,托月上升,月在天心。第三次捞月后,双手立掌,在额头两侧,掌心相对。月在天心。遮不得,然后左转体,夹裆,再转回身体,重复三次,同时双掌配合转体,开合三次,开时,右臂不动左臂后拉,左掌小指轻勾外拉,呼吸与开合同步,呼吸三次。然后右转体,把体转正,腿成马步,向左开弓射箭三次,目视箭头,同时,同步呼吸三次。然后,收回右腿,直身,双手在腹前成龙爪抱月。接着,微蹲,退左腿成右弓步,以下动作同上所述。再成左弓步,重复上述动作。最后,身体转正,两脚并立,双手于腹前成龙爪抱月。行第七式,在功法上,重在排浊气,同时,调整第五式获得的能量分布,利于天目见光。
&&&第八式:三度还魂。两脚并立,成龙爪抱月。翻腕、勾指、外旋掌,掌心向下转为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吸足气,双手上托至胸肩时,抓掌、翻腕、呈空拳,向上展臂至头上方时,转腕一抖、松掌、推抛、呼气。两臂高高举在头上,掌心相对,手指朝天,接取天光,使天、人溶合。稍停,缓缓沉肘,至两掌与两耳平时,曲膝下蹲,两手下落,神门穴对足三里穴,低头、并膝,脚掌踏实,把身体卷缩至最小体形,深呼吸三次。然后抬头、扣掌、掌心向下,外旋掌三次,配合呼吸三次,采集海底花精(海心丹),第三次旋掌时,双臂外展,大旋一搂,把气吸足,捞起海心丹,直身,双手托丹,沿体上升,至胸肩时,抓掌,翻腕、向
上推抛,两手一抖,将海心丹抛洒九天。双下高高举在头上,稍停,体验自天而下的天光之回报,注意天目可能出现的各种景像。待天光静下之后,再沉时下蹲,二度下魂……三度还魂,动作同上。最后两脚并立,手置腹前,成龙爪抱月。行第八式,三度还魂之典意,为小月潜入海底,遍采海心丹,抛上九天以换取天心丹。行此式,往往天目出光。要控制光爆,注意安全。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要行此式。
&&&第九式:昆仑贯顶。两脚并立,龙爪抱月。翻掌,掌心向下,两臂向两侧展开,至展平时,轻扭脊柱,带动肩臂,旋掌吸气,掌心向上,双臂上举,上合九天,至头顶上方,立掌相对,再翻掌下落,掌心向下,沉气直贯涌泉。双掌自头顶,额前,体前下落,昆仑贯顶,至腹部时,呼气,双臂外展,掌心向下,至体侧后摆,掌心向后,仰头吸气,双臂后摆至最高点时,旋掌,掌心向前,双臂前摆呼气,正头,两臂上摆,掌心向上,吸气,两臂上摆,高高举至头上,扣掌,掌心向下,中指轻勾,双掌下按,昆仑贯顶,两掌缓缓下落,至腹前时,吐气,龙爪抱月。如此重复三次。行第九式是相应于天以获取加持收功的一种形式,意在天人合一。如单行此式,对祛病,对高血压、心脏病,亦有良好的作用。
&&&以上九式的关键,简言之,第一式为虔诚,第二式为放松,第三式为缓慢,第四式为豁达,第五式为野蛮,第六式为轻平,第七式为威武,第八式为服小,第九式为无悔。
&&&最后收功,两脚并立,两手置于肚脐两侧,拇指贴掌心,其它四指环握,成瑜迦拳,提肛夹腿,天封地固,静静呼吸,然后擦掌、抚目,擦面,抚头,搓颈,收功。
&&&九阴功简式:应在标准型的基础上(连续习练49天以上)才可习练。简式的动作套路与标准型基本相同,略有调整。简式与标准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呼吸的应用。简式较多地应用武火呼吸,引发光爆,提高生命能量,上层次。行功时须按录音导引的火候练习。有心脏病、高血压、年老体弱者,不宜习练,待身体素质恢复后,方可试练,以免意外。
&&&九阴功通灵型:应在简式的基础上习练,(连续行简式49日以后),通灵型的重点在于相应通灵,行功时要一心不乱。通灵型的动作套路也和标准型基本相同,但某些式子,如通灵神咒等,其行功时间幅度相对延长了。其呼吸方式,大多应用文火,行功动作主要是轻柔缓慢,不要生硬。
&&&九阴功大虚无型:是行功者在进入第五层次神修法训练时供通灵者使用的。行功时,没有如标准型似的规范招式,要紧随录音导引辞和乐曲声的引导,随心而发,但其动作大多出自九阴功或九阳功基础训练。行九阴功大虚无型,要求有更高的相应度。如相应不好,就成了自发动功了。为确保安全,初行大虚无型时,要坐着当静功练,静静聆听录音,即使如此,实练中仍不免有人不由自主地就地舞蹈。故,如欲进行站练,须侍有了一定坐练基础,且要有合适的场地和有人护持。无此条件者,切勿轻试…
运火点药——光爆呼吸提要
呼吸方法为运火,入体的能量为药,武火加足才能点燃,或爆或化顺其自然,猛抽猛吸,吸、屏、沉、呼、仰头直头与动作巧妙配合后,光爆是不成问题的。
心平气和配合体感,毛孔开合的呼吸法,适应于行观图像时应用,行观时,双目微垂,观定眉心,平和呼吸,观定图像或光子流在天目前凝合、转化、极化。
做功时,动功令词中的呼吸是三次,你可以六次九次或更多次地运用武火、文火。
武火呼吸:
全身放松,收腹扩胸,猛吸猛抽,最大时间的吸、抽。抽中意领旋转提升,头正,百会穴微微上顶,待长吸至气满时,后摆甩头,从胸椎就象鞭子一样把头劲后甩。最大程度的后仰。然后屏气直头,闭气下沉,缓缓下沉,下沉时气旋超速,把身体各部屏闭下沉,沉至会阴海底或涌泉时,口鼻同时呼气,使其从全身毛孔直冲出体,或从涌泉贯注而冲入地下,然后平缓呼吸,回收地下反弹的明亮之光,气回流,吸时默念ONG音,沉时默念啊音,呼时HONG音迸发而出。
文火呼吸:
垂帘合目,轻呼轻吸,细匀慢长,吸气微收腹扩胸,打坐虚空,身肢放长增大,呼时身肢复原,且观内视外,觅光子流以各种图形入体,吸气入体,入体后意领旋转,呼气易变为运转的动力,吸时转动,呼时加快速度,再吸时添加能量,再呼时速度递增,一呼一吸,细匀慢长,天目观顾,调整位置。
自然呼吸:
顺其自然,轻呼轻吸,此时可着重与动作和意念的配合以及图像的观看。在呼吸方法的运用中要充分体会抽、甩、松、振几个字的作用。
抽:抽时不单用鼻口,而是把自己的身肢当成一个桶子去抽,从脚心、胸腹、脊柱、中脉各个部位都可当成抽能量的管子工具。象一条长龙,鼻子抽吸气时尾部就可以象抽水机一样抽提能量。
甩:抽吸到最大量时,猛甩头胸,屏气直头,使正在上抽的能量来个大翻转,在翻转的同时形成反冲力。屏的气下沉,由下上升的气还在上升,上下交汇,阴阳交变碰撞,产生光爆光化现象。
松:松字要时刻体现。天光回流时,全身各部放松,回收天光加持,空松至极点时,飘飘然,舒舒服服,空空荡荡,此时为光能量生化的最佳状态,呼气时喷出身体之外和喷到体边沿也要巧妙地运用好。有病可排泄,要喷出身外,也可灌入地下,静待地下反弹上来的能量。
振:在喷气时要体会振颤的感应,做好后全身每一个细胞都会发麻,都会受到光子流冲击,打出去时冲击,抽吸回来也会遇到冲击,这个冲击造成了光子流对机体细胞的振动和撞击,再配合动作的振动,就更全面加强了清升浊降,新陈代谢功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龙派出所 百度网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