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开盘价是多少跌倒多少是底线

大众不召回底线被攻破 缺陷车或涉百万-中国汽车图书资料网-汽车图书,汽车标准,汽车信息
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汽车图书资料网.汽车行业信息资料核心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大众不召回底线被攻破 缺陷车或涉百万
发表时间: 信息来源:中国汽车图书资料网
“发酵”一年多的大众汽车DSG变速箱故障事件,终于在今年“3?15”期间有了实质性进展。
3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联合发表声明称,将实施主动召回以解决DSG问题。
业内人士封士明估算,一共约有105万辆7速干式DSG车型,故障率约为5%。他认为,目前看除了更换变速器总成,未发现更有效解决方案,“但是零部件供应商产能是否跟得上,是个现实问题。”
记者从大众方面求证召回数量时,对方未就此做出回应。
大众方面一直坚持延长质保而不予以召回的“底线”之所以被“攻破”,很大程度上缘于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几日的态度。
3月15日,在央视晚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明确表示:“针对央视曝光的大众DSG问题,我们过去一直关注,今后我们还会持续关注。”
当晚,大众中国立即发出官方声音,称“将以最快速度联系消费者予以解决”。
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通知大众公司就DSG变速器动力中断故障问题实施召回。“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质检总局将责令召回。”李元平称。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大众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回应道:“大众汽车一直并将继续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大众汽车将实施主动召回以解决DSG问题。有关召回具体细节,将于近期公布。”
本报从大众汽车(中国)了解到,大众汽车方面之所以能够快速作出回应,确实是希望第一时间将负面影响最小化。业内人士也认为,对于机构臃杂、决策效率较低的大众汽车来说,这么快的反应速度的确不多见。
此前,大众汽车就此问题与国家质检总局一直处于“拉锯战”状态。为了平复消费者的不满,去年,大众方面两次提出用软件升级以及延长质保来代替召回的解决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该部门重点对动力中断问题开展了缺陷调查,先后征集故障信息1万余条,回访用户3000多名,开展现场调查12次,并对掌握的DSG故障件进行缺陷工程分析,组织专家论证7次,基本认定DSG变速器存在缺陷,导致动力中断,会产生安全隐患。
DSG变速器技术由德国大众公司在2002年推出,目前,大众旗下很多在华销售的车型都使用了这种7挡DSG变速器,其中包括一汽-大众的迈腾、速腾、高尔夫,上海大众的途安、朗逸,上海大众斯柯达的昊锐、明锐等多个品牌。
一位高尔夫车主昨日告诉本报记者,他已经到4S店做过软件升级,但作用并不大,有时仍然会“旧病复发”,“召回之后怎么修,是关键。如果大众拿不出解决中国产品问题的方案,召回也是徒劳。”该车主对召回效果仍有疑虑。
市场影响暂有限
记者昨日走访一汽-大众、上海大众4S店发现,技术层面的舆论漩涡,似乎并未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带入市场深渊。
北京一家上海大众4S店销售人员表示,周末的到店率并没有降低,有消费者会询问DSG的问题,但并没有出现撤单的情况。
依靠多年来形成的品牌口碑,即便在DSG风波不断升腾的去年,大众在华两家合资公司仍然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纪录――一汽-大众去年销量超过130万辆、上海大众128万辆,分列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排行榜第二、第三位。
大众汽车集团总部近日发布的2012年度财报中,一组盈利数据同样表明,去年大众汽车在华业绩出现大幅提升。
该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销量为2812051辆,同比提升24.5%,占全球总销量的比重从27.3%扩大为30.3%。
2012年,大众汽车集团和其合资企业在中国实现营业利润84.2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7.3%,远高于大众汽车集团整体2%的水平。(注:大众汽车集团未实现对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绝对控股,因而通常不将该部分利润计入大众汽车财务报表。)
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汽车发展的重心之一。大众汽车CEO马丁?文德恩在年报发布大会上称,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将是大众扩张的重点,大众目前在中国设有12座工厂,未来数年内大众将在全球兴建至少10座新工厂,中国将占据其中7座。
目前,大众在华产销量可达300万辆/年。根据大众汽车现有在华建厂规划,到年可进一步提高到340万辆/年以上。
业内人士称,召回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对大众汽车在华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大众的未来目标很有可能打折扣。
附表 大众汽车DSG变速箱事件回顾
日 大众汽车(中国)表示,为旗下50余万辆配备7速双离合变速箱(DSG)的车辆进行软件升级服务。
日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约谈了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代表,要求企业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大众DSG变速器故障问题。
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在日之前生产的DQ200(七速)和DQ250(六速)双离合变速箱的质量担保期延长至10年或者1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日 大众在台湾地区宣布召回部分DSG故障车型。
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再次发出官方声明,称对2013年生产并销售的所有车辆所配备的DSG(DQ200/DQ250)变速箱,大众汽车在施行4年质保政策的基础上,同时再提供6年延长客户担保或累计16万公里(自购车之日起,以先到者为准)的质量担保。
版权所有:Copyright&
联系电话:010-
京ICP证041639号公车改革的底线是省钱-中国青年报
02版:青年话题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公车改革的底线是省钱
中国青年报
&&&&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近日回应“某县公车取消减千万支出需发四千万车补”的报道。该负责人称,这一报道对车改政策理解有明显错误。各地确定补贴标准的前提是:改革后的公务交通支出必须低于改革前支出的总额,这也是车改的政策底线,根本不可能发生车改后花钱更多的情况。(《人民日报》10月20日)&&&&车改省千万,车补四千万——若按中央标准简单套算,在某些现有公车较少的贫困县乡,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其实很高。“对车改政策理解有明显错误”,恐怕不局限于该报道以及其中的县财政局局长。因此,中央车改办对“改革后的公务交通支出必须低于改革前支出总额”的车改政策底线进行专门明确,无疑非常必要。换言之,各地不能套用一个死的补贴标准乱补一气,而是必须在公务交通支出不增加的大前提下,根据地方实情合理确定补偿标准。&&&&车改是为了节约公共财政支出,这是一个常识。如果车改不能替纳税人省钱,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现在的问题是,车改目的的常识以及实施的底线,能否得到有效遵循?要知道,利用改革契机谋部门与个人私利的现象,在过去并不鲜见。车改补贴可是真金白银发到个人钱包的,越车改花钱越多的现象是否真的“根本不可能发生”?&&&&以“车改省千万,车补四千万”来解读车改政策,当然不对。好在爆出这一新闻的是个“穷县”,他们拿不出这笔钱来发放。但是,如果这个思路放在有足够财政实力的富裕地区,是否有必要担心“车改省千万,车补四千万”的现象真实发生?车改如果成为一些地区公务员“闷声发财”的新路子,那样的车改就很难谈得上成功了。&&&&三公支出公开已经有些年头,但是具体到基层,车改前的公务交通支出情况,公众基本是不知情的;同样,车改后的公车补贴发放情况,要做到彻底的信息公开,恐怕也不容易。那么,我们将如何比较公务交通支出在改革前与改革后孰高孰低?缺少公众有效监督,车改必须省钱的底线,能否得到自觉地遵守?以发放补贴的方式落实车改政策,好处是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但是挑战也在于容易蒙混过关——只要发放到个人身上的补贴“不超标”,公众就挑不出刺儿。这成为变相增加福利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车改不仅关系到政府行政效率,也游走在公务员私利的边缘。在“不超标”的前提下,地方官员争取最大利益,很可能会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要守住车改必须省钱的政策底线,应要求地方详细公开最近几年的公务交通支出数据,并且对照车改后的补贴发放实际情况,让是否省钱一目了然。如果不能省钱,这样的基层车改方案,就不应该被通过。反过来,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通过车改尽量节省开支,也是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应被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不能省钱的公车改革是伪改革,减少公车开支的多寡,正是评价车改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车改必须省钱的政策底线,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热门城市:
您现在的位置: &#62;
中级车10万元底线将突破
&&&& &继一汽马自达和海南马自达之后,国内又一车企加入价格战。昨日,北京现代宣布旗下伊兰特、索纳塔和御翔三款车降价元,以阻击福美来、马自达6的降价,以及凯美瑞的出世。业内预计,车市降价骨牌可能已经推倒,中级车10万元的价格底线可能就此将突破。&&  据悉,这是北京现代从200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行动。其中前5月中级车的销售冠军———伊兰特的价格区间由先前11.28万~15.18万元,降为目前的10.48万~14.18万元。
  业内认为,北京现代此举意在回应福美来近期降价近万的行动,并阻击东南蓝瑟低价上市,以确保稳居冠军宝座。目前,福美来的厂家指导价最低虽然仍为10.86万元,但随着蓝瑟10.28万元杀入,福美来在经销商处的实际售价已经跌至9.96万元左右。业内预计,伊兰特在经销商处的售价也可能会跌破10万元。因此,如果其他竞争对手跟进降价,中级车10万元的底线可能彻底失守。
  降价后,北京现代去年新上市的中高级车御翔价格区间从先前的19.58万~23.98万元,下降到18.28万~22.38万元,最高降幅高达1.9万元。索纳塔从14.98万~19.28万元下降到13.98万~17.78万元,最高降价1.5万元。北京现代称,&#8220;与同级别的雅阁和凯美瑞相比,调整后NF御翔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拉大,达到2万~3.5万元。&#8221;北京现代成为第二个叫板广州丰田的车企。上周,一汽马自达已经在广州宣布狂降2万元以挑战凯美瑞。
  据了解,凯美瑞将在本月中旬才正式上市。但在目前,消费者对凯美瑞引发中高级轿车降价潮,寄予相当高的预期。不少消费者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持币待购。这已经导致上月中高级车市销量大幅度下滑。
  5月份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雅阁、领驭、锐志等主流中高级车型上月销量,比4月均下降了30%左右。虽然考虑到5月有长假的因素,但30%的降幅难掩中高级车的销售放缓趋势。统计显示,5月份御翔的销量仅为700多辆。而索纳塔也仅销售了2700多辆。业内预计,下一个公开降价的中高级车型有可能在凯美瑞正式上市前后跳将出来,彻底推倒中高级轿车降价的多米诺骨牌。据悉,目前除一汽马自达、北京现代公开降价之外,雅阁、蒙迪欧、天籁等都已在经销商处出现万元以上的优惠幅度。
  而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5月份中高级车销量大量下滑,凯美瑞的冲击对丰田系自身的冲击更大,力度达40%,对其他车型的冲击力度占60%。统计显示,一汽丰田中高级车锐志上月只销售了3579辆,比4月份销量下降34%。业内认为,凯美瑞也可能引发丰田系在中国市场的&#8220;内战&#8221;。
  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有关分析师昨日也向记者表示,由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使得降价和持币待购的博弈将长期持续,未来的趋势是中高级车价格进一步下跌。
使用账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老外公交车上撒尿 究竟是有病还是无道德底线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放弃“底线”也等于放弃了中国汽车的未来
放弃“底线”也等于放弃了中国汽车的未来
█假语&村言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底线。古人杀人越货不能朝女人、小孩和僧侣下手,官方也表示“刑不上大夫”——大夫以上的官员不上刑,即使是坑蒙拐骗也不会取人性命,和上司玩暧昧也不会故意拆散对方家庭……
这些都是所谓的“底线”——底线是个好东西,它能够给我们稍稍越轨(注意:不是出轨,当然出轨也不犯法,咱也管不着)的行为来一个合情合法的遮羞布,让我们偶尔犯了错不至于良心受到过大的谴责,毕竟没破底线嘛,当事双方都能接受,何苦穷追不舍呢?“底线”也能保证大家按照游戏规则了玩,不至于当事双方肆无忌惮。很多时候,暧昧是要的,但千万别过底线。
汽车圈当然也有自己的底线。之前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都有一个合资底线,股份不能超过5050。不过,这个底线有可能被打破。
近日,国务院专家在公开场合表态,支持整车企业合资股比破50%。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底线放开”问题再掀波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前不久召开的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此话一出,引发各方热议。就像如果官员阶层如果最近表示:从此以后,做官的生活作风问题、子女后代问题不再属于纪检部门的管理内容一样,估计到时很多的官二代、管二奶们都会堂而皇之的在报纸、电视或者微博上叫嚣“我爸爸是李刚”的话了。
不信吗?汽车合资“底线放开”的话题刚抛出,与会的标致雪铁龙亚洲区总裁奥利弗就当场表示赞同。
为什么呢?如果我是外资企业,看着早已被自己打的落花流水的中国车企萎靡不振、技术尽失,缺乏核心实力,现在只要轻轻一击,就可以打破中国车企脆弱的命脉,从此掌控中国汽车市场。
之前我国由于保护国内产业及历史问题,整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中,外资资本不能超过50%。延续了16年之久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有余这个5050的比例,保护了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尽管“市场换技术”已经使得传统汽车制造成为外国汽车公司的附庸,但正是由于这个比例,才使得中国车企没有全部沦陷,毕竟拿到了一些细枝末节的技术。这也是现在政府大力发展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的出发点——大家同一起跑线起步,分庭抗礼,外资企业你别给我玩市场换技术了!
  不过,外资显然有外资的说辞。它们指责这项政策的理由是,这是继《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之后,中国贸易保护的又一明证。此前,就曾有外方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对50%的合资股比提出质疑,认为50%对50%的股比降低了合资企业的投资效率,繁复的决策程序延误了企业抢占市场的良机。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外方高层希望放开这个比例,只是想更多的抢占市场。但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则显然不愿意打破这个底线。它们一直持强硬态度,称如不坚持50%的合资底线,外资将可以更有效掌控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将遭重创。
就笔者个人而言,这个“底线”不能放开。中国车企尤其是国有大型汽车集团,虽然合资做得风生水起、赚钱也是盆满钵满,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限,因为都被外资掌握了大部分技术,中方学到的只是皮毛,怎么能应对放开后外资的侵袭?而中国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们,虽然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相比外方依然不够成熟,它们艰难生存,不仅要面对外国汽车巨头的打压,还要应对国有大型车企的挤压,市场空间很有限。
  当然,毕竟,大势所趋。专家们说了,不管此次新版汽车产业政策是否对合资股比的底线有所松动,但从长远来看,放开的趋势势不可挡。而对中国车企来说,自主创新才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真正挑战。所以,中国车企们争分夺秒吧,估计最近三五年内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底线”还是会坚守的,希望中国的自主力量们见缝扎针、日行千里地补足自己的短板,迎头赶上。毕竟,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舍掉性命坚守“底线”肯定是愚昧的表现,不如在不得不放弃“底线”之前改变游戏规则!
&&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
我的更多文章:
( 20:35:37)( 01:44:36)( 22:02:56)( 21:21:38)( 21:26:30)( 21:20:22)( 18:35:36)( 20:23:45)( 23:27:42)( 22:39: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车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