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高峰期跑长短途谁cf比抽奖更划算的团购

双12滴滴快的烧钱火并 的哥狂欢_新浪中山
双12滴滴快的烧钱火并 的哥狂欢
金羊网-新快报评论
  短途免费 的哥狂欢
  有的哥日获奖金近200元,光忙着抢单懒理扬手客
双12滴滴快的烧钱火并
  (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黄琼 陈庆麟 摄影 祝贺)双十二来了,在街头打车,可谓剁手又跺脚!继今年初烧钱大战后,两大打车软件“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昨日再次火并——以致的哥们忙着用手机抢单,无暇理会路边扬手客。“我今天光奖励都赚了快200元了!”的哥杨师傅大笑着告诉记者。
  乘客:每单享10元左右优惠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可谓“冤家路窄”。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首先是“快的打车”宣布双十二请全国人民打车,只要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就可以免起步价,而且每人有两次机会;“滴滴打车”随后宣布叫车后1分钟内打不到车就送至少8元的打车券。
  “快的打车”迅速再出招升级优惠,除了减免起步价外,再加送10元支付宝打车红包;而“滴滴打车”也迅速调整战略,提前往客户端用户的账户送上了双十二专享的打车券。
  如此一来,二者几乎平分秋色,乘客都能获得10元左右的优惠。
  的哥:白班12单 奖励200元
  相较之下,的哥获得的优惠幅度就更大了。记者了解到,以“滴滴打车”来说,单单有奖,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高峰期更有20元左右的奖励。使用“滴滴打车”的杨师傅告诉记者,他昨天开白班,从早上到下午4点多交班,共接了12单生意,光奖金就赚了差不多200元。
  杨师傅给记者算了笔账,最少的一笔奖金是7元,最多的一笔是40元。他告诉记者,“滴滴打车”打车软件会在下单的时候就公布奖励金额,奖金多的很快就会被抢走。奖金的不同主要是根据路况和交通状况,由“滴滴打车”的后台来决定的。
  “荔湾那边很多小路,不好走,很多30元的奖金。”以杨师傅抢到的那单40元奖金来说,当时是从逢源路到中山八路,打车费才12元,因为路况不好,又比较窄,奖金比较高。
  这还不算最高的,杨师傅告诉记者,下午他还听到有一单奖励100元,从站南路到站西路,打车费不到10元,“可能他叫了好几次都没叫到车,奖金特别高,可惜我没抢到。”杨师傅很是遗憾。
  相比之下,“快的打车”的优惠幅度似乎就相对有限。有师傅告诉记者,“快的打车”的奖励是随机的,有的是几元,有时候就没有。
  不过,还是有不少师傅会坚持使用自己常用的软件,“有积分啊”。
  短途免单更受的哥欢迎
  白领小黄昨天幸运地享受到打车免起步价的好处,家住赤岗的他到位于广州大道中的单位每次打车18元左右,以前舍不得打车的他都靠坐地铁。“昨天免了起步价补贴10元,我也刚好有8元的打车券,所以就不用花钱。”
  昨天的打车软件大战的确让不少短途客人享受到打车不用钱的优惠。一位的哥告诉记者,昨天他在天河一带接了不少短途客人,占了三成都是起步价左右的。他说平时都没有这么多短途客的,多出来的短途客人都是用软件享受起步价优惠的。
  这要是在平时,短途客尤其是这种起步价左右的客人,可是要被的哥们嫌弃的。不过,在昨天他们可受欢迎了。
  “每单都有奖,接得越多奖得越多,近的地方你好我也好!”的哥杨师傅言简意赅。
  1 的哥忙抢单 懒理路边客
  相较今年年初,对于的哥来说,昨天优惠力度似乎更为疯狂:之前每天有接单奖励的次数限制,而昨日则是无上限。因此,大部分的哥都选择了全天接单,对路边扬手的乘客“视而不见”。
  记者昨日就多次目睹,多辆的士在快停车时就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等客人下车后立即离开。但没走两步马上又载上了“接应”的客人,让一直扬手打车的乘客直瞪眼。
  都是奖金惹的祸。记者从几位的哥口中得知,要想多拿打车软件奖励,窍门在于一单接一单,因为滴滴打车会根据乘客打车的等待时间来决定奖励。但一旦有拦车客人上车了就不能继续接单了。所以有部分的哥会在上一单快完成时就接下一单,而为了不让扬手拦车的客人上来,就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
  2 拼奖金的“大头虾”司机
  在珠江新城上班的白领蔡小姐虽然打到车,但她也觉得并不划算。几乎每天都打车的她抱怨道,昨天打车明显比以往都难,等了十来分钟,直到滴滴打车软件有奖励才打到车,“我从市二宫到珠江新城某写字楼,那个司机明明不会去,但看到滴滴打车奖励10元就抢了单,最后是各种走错路,兜多了起码10元钱。”
  而在南洲路住的吴先生可就没这么好彩了。“平时小区门口起码有三四辆的士在等客,昨天竟然一辆也没有!”吴先生说,他在手机软件上看到,软件通知了三百多辆的士都没一辆肯来。”最后,为了不耽误上班,吴先生赶紧跑去坐公交车了。
  3 司机开车忙听奖励信息
  白领肖先生说,除了各种打车难,在奖励面前,司机们昨天也不淡定了,为了抢到更多有奖励的单,距离下车还有十分钟左右,就又开启接单了,又抢单又打电话,安全问题谁来保证?
  对此,白领周小姐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从太古汇上车要到海珠区万国广场,才刚刚上车,司机还一直播放着打车软件的信息,奖励15元,奖励20元……让她担心司机都无法集中精力开车了。“当时那个司机说双十二奖励多,他想听听还有没有可以拼车的。我当时就吓到了,他都没问过我是不是愿意拼车。要是拼车遇上不怀好意的人可怎么办啊?”
  打车软件 重返补贴之路
  各自融资超10亿,今年还有土豪请咱打车!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起于今年1月初,2月进入白热化阶段,最高补贴优惠达到20元,但从3月初开始,“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就先后多次调低打车补贴,优惠金额也调整到3元,补贴单数从最初的每天3次调整为2次;司机端的补贴也一再下调。5月16日,滴滴和快的双双宣布取消乘客端补贴。自那之后,打车软件开始远离公众视野。
  “‘4个小伙伴,3个用滴滴!红包召唤新伙伴归队!’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滴滴打车‘红包’最近又频繁出现在我的朋友圈了。”在天河上班的白领陆小姐表示,昨天的打车软件重新推出优惠活动后,上班下班都用打车代步。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快的打车”以53.57%的比例占据国内打车APP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紧随其后。分析认为,如果“滴滴打车”的此轮融资到账,新一轮的竞争又将在两家(滴滴、快的)公司之间展开。届时,加入战局的可能还会包括易到用车、Uber等其他租车平台。市场现在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两家公司实力不相上下,补贴的形式短期还不会结束,甚至会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快的和滴滴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为未来的烧钱大战提供充足弹药。今年早些时候,“快的打车”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今年10月,“快的打车”宣布已完成C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B轮。12月9日,“滴滴打车”宣布公司获得新一轮超过7亿美元融资(由投资机构淡马锡、投资集团DST和腾讯主导投资)。
  “目前打车市场竞争激烈,事实上‘红包’一直都是常态。”“滴滴打车”有关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未来如果遇到像双十二这类全民节日,不排除继续展开促销的可能。从经济角度分析,在北京「买车」和「地铁(高峰期)+ app 预订出行」哪个更划算靠谱?
如果“出行”是生活内容当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而且经济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那么租车和买车,哪种方式能够带来更好的便利性
按投票排序
从回答问题严谨的角度来看,我的答案并非从经济角度;但是看到其他答友也不认同经济原因是唯一或者主要的原因,我也就分享下我在帝都买车用车的经历。2009年,我正式在帝都工作,当时住昌平,在西二旗上班。需要早上到龙泽坐地铁。当时正好是北京的夏天,公交车上热到什么程度,我上去基本上洗一个澡。到龙泽地铁,早上进站排长队,你好不容易进站了,看到月台上又是长队。一般来说,队尾的人需要等三辆车。但是由于我身高体壮(?),每次都能够在人缝里挤出缝来,所以都是一趟车走。十三号线用车是很噁心的,虽然有空调,但是空调集中在车厢中段。车厢两头的出风口非常反人类,基本吹不到。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刚刚在20路上洗个澡下来,到地铁上,与众多穿衬衫的朋友们,再贴身肉搏的感觉。不说身上脖子上头发里的汗,就说手掌上的汗,握把手都握不住。所以,在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他娘的再也不挤地铁了,我一定要买车。2011年终于搞到钱买车了,当时已经限购,所以用的外地车牌。买了车以后,才发现,周边配置更噁心。首先是停车问题,当时租的房子周围没有停车场。后来换了个有小区的,小区内抢车位,互相划车玩儿。再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基本上一直有车位的小区,高层坠物受不了,玻璃,饭盒,各种乱七八糟,把车都给你砸了。公司停车也很噁心,基本上是越来越紧张。以前的公司好歹还给员工免费的停车位,但是免费停车位越来越不足,只能去收费的。收费的也只是在路边而已。如果停在三不管的地方,会被贴条。但是成本核算下来,被贴条居然比停车费便宜,因为不是天天贴……然后,是在帝都开车的这个路况问题。打车,坐公交,你是体验不到的。首先是,不认识路,必须靠导航。可是导航压根不知道这帮修路的孙子怎么搞。今天这里挖个坑,明天那里封闭了。北京的路,经常是环一圈儿,就俩出口那种,堵住一个,你就得绕上一大圈去找另一个。现在的导航都很先进很人性化了,11年我买那玩意儿,5环出口我都找不到,高速上经常错过。通州快速路那边的出口画出来可以仿冒某植物的根系,我压根数不明白我该从哪个出口出。哪怕路你都认识了,堵车也堵到你蛋疼。G6高速就是个笑话。每天早上所有的车都在那排队过高速。每个路口都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过去。夜里10点,一点儿不堵的话,我只要5分钟即可开到;可是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仍然有可能迟到。更别提路上的刮蹭,乱跑的行人,神出鬼没的小摩托,狂飙的三轮车,乱窜的出租,横冲直撞的公交,以及龟速腾挪的新手实习们。到了晚上,各种拉着集装箱的大车集体出动,没牌子,闯红灯,都是常事儿。所以,帝都开车,你说能省钱,那是胡说八道。在帝都我相信没有人会以想节省出行成本而买车的。买一辆车,油费,养车的成本,足够你天天打车了。买车的人想要的是舒适,面子,以及方便快捷。真到大雨天,你想打个车,在路边淋到雨停了,都没一辆车。所以如果你有车,你想走就走,如果你没有车,你的出行很受限制。后来我实在觉得噁心,就把车给我老妈了。她在老家开,那边没限号限牌,路也没这么堵。我会最终放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打车软件,我打车方便多了。虽然不能说走就走,但是与在帝都养车的痛苦相比,我现在的心理压力轻多了。买车的时候,憧憬的是自由,例如每个周末可以去京郊呼吸新鲜空气;现在放弃车,希望安逸简单,因为发现他么一年都没两次去的机会,大多数时间,不过就是蹲在家里,偶尔去个饭店。至于09年的那个决心,我现在是通过直接在公司旁边租房子解决的。养车一年两万多,而从房租便宜的地方到公司旁边的差价,也不过是一个月几百块而已。
反对第一名的答案,易到跟便宜没半毛钱关系。我曾经在朋友的招待下坐过一次易到的车,当时感觉虽然体验很好,但是价格不便宜。那是我风尘朴朴地携带着两个30寸的大箱子回到阔别5000多小时的祖国。一个好友来接我,怕出租车麻烦而自己的车刚好又坏了,于是叫了易到。准时倒是挺准时的,刚出拿好行李出来,朋友就和司机在出口等着我了,司机还很nice的帮我提行李之类的。第一眼还以为我那朋友发达了,还有专车司机了哈哈。下车库,直接上车,朋友叫的车不错,虽然不是奔驰这样级别的豪车,但也甩出普通出租车几条街了,干净整洁,而且正好选了一个后备箱大的车型,能让我的两个30寸的箱子放进去。一路上挺顺利的,司机师傅也素质挺高挺能说的,我经历了一段还算愉快的旅程……但是!!直到下车之后,我才知道,朋友为了定这趟车花了150多(易到不光每公里要收费,每半小时租车也会产生一定费用,还好他们不算司机在机场等候我的时间,否则更贵)!要知道我平时从机场打车回去最多100,虽然体验比出租车好很多,但我觉得不值得为此多花50多。哈哈,不过我这朋友也太够意思了,这次很愉快的一次接机经历。 回到正题【一】买车不现实基于现实情况,对于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来说,买车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非常不现实的:1、车辆购置成本很高。北京万年摇不到号;上海一车牌就8、9万了,你还舍得买十几万的车吗?这样的花费对很多人来说特别高。2、出行费用。平时开车出行的成本,我计算了一下,大概是低于出租车单价,远高于公共交通地铁费用。而对于城市中心开车来说,特别是上海,停车位难找不说,停车费算上的话有时候还不如打的便宜。3、开车不爽。上下班开车吧,我每次都堵在路上想骂人,发誓下次再也不开车来,但下次每次都为了省那几步路走到地铁站,还是选择开车上班。上海的早高峰是非常吓人的,北京没试过,想必更甚。不过很巧的是,这两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很方便;比如不管是我北京的家还是上海的家,出门3分钟以内都可以到地铁站。4、以及还有各种维修、保养费用,也是要考虑在内的,撞车了要花时间去修之类的。【二】买车的必要性但有时候,1、出门办事,特别是短途办事,比如出去邮局几个东西,办个手续,顺便买个菜,这种在半径2~3公里的短途距离,打车不划算,走路又远,有一辆车方便自己真是很爽。2、接人。有朋自远方来,能亲自去机场接一下,实在是很好,打车去接或者接过来坐地铁,有时候对于带着大包小包的朋友总归不是特别妥当。这也可以归结于面子价值3、自驾游。去周边玩自驾游,必须要有车。所以呢,我觉得,比较现实的方案是,平时公交,偶尔打车,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来的时候或资产千万以上,可以租一辆易到的车……
这个问题不严谨。这么说吧,在北京限牌的情况下,买车成为了异常不靠谱的事情,特别对于外地人,五年连续纳税证明断一个月都不行,这非常痛苦(我差了一个月,唉)。当然,纯从经济角度(不是经济学角度)出发的话:**时间方面,地铁是最靠谱的,没有等红灯和交通堵塞的时间,最大程度地节省了“无谓时间损耗”。就算是高峰期也同样如此。地铁是目前北京交通当中最相对最“准时”的选择,唯一的缺点在于不是全天候。这一点比不过买车,也比不过APP预订出行。我有前同事因为凌晨去接机,用了租车服务,感觉还是不错。司机没有因为凌晨时段而怠慢了送车。打车消耗的无谓时间损耗,主要在等待的随机性上,就算现在用打车APP,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打到车。如果用APP预订出行,高峰时段也是堪忧的。**交通支出方面,地铁最划算,但地铁不是哪里都能到,所以地铁在支出这块暂时不考虑。刨掉拥堵因素,打车比买车划算。买车要考虑停车成本,打车不需要。打车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随机因素太大、地点限制太多、还要看司机的心情……这样我的心情又怎么好得起来?APP预订租车方面,目前来说计划好的专门出行是最合适的,基本不用考虑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费用是最大的问题,比较适合商务人士、亲朋接送和家庭的“城市中远程出行”。前提是临时车主要会开车。总体来说,目前北京最适合的交通方式,还是地铁+打车,这是日常交通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果要把计划内出行算上的话,必须单独拿出来说。我个人不是商务人士,一般对于时间成本损耗并不计较,但如果让我选择地面交通,在没有人力难以解决的客观限制时,我宁可买车。原因很简单,心理成本超出了经济因素,在这方面无法用钱衡量。而且自有车可以消弭很多意外因素,比如前两天北京的“妖风”,我在星巴克躲雨,的确看到路上有被虐哭的女孩子。说到APP预订出行,目前不成熟的地方在于服务定制化方面,预订出行的租赁方很多情况下对于自己的限制很大,所以要规划得异常清楚。如果租车自驾,需要用多大的车、什么档次、坐多少人,去哪里,有否停车位,都必须考虑在内。双方沟通的过程,也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心理愉悦度的降低。如果租车有司机代驾,那么可以不考虑停车位,不过时间规划、出行人数、舒适程度、身体情况都要仔细考量。在租赁关系发生之后,双方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在无形中会增加租赁方的一些心理负担。所以个人意见,纯从经济角度讲,APP预订出行就算加上了高峰时段可以坐地铁,现阶段也很难拼得过买车。买车虽然会有停车和保养成本的大支出,但拥有的不仅仅是用车的自由度。
咦,这个问题难道是对立的么?正如 这个题下面大家所答的,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便携行李箱,高性能睡袋,情趣节目舞台,高级宠物,还代表了一定层面的精神自由……恩。如何实现这一切呢……钱。……哦题主显然是没站在钱的角度看问题,可是多少理论都不如谈钱来得实际啊……除去金钱问题考虑,题主归根结底是在问开不开,而不是买不买。我的确见过开惯了车的人忘记世界上存在别的出行选择而被限号啊拥堵啊找不到停车位啊整的焦虑非常。。。何必呢,并不是人为车子服务,而是车子为人服务呀。无论开车还是打车、租车、地铁,目的难道不都是为了更方便嘛_(:з」∠)_好吧不(wo)开(hen)车(qiong)的日常选择。大多数时候我的首选是地铁:1.家在地铁口,非常方便;2.地铁准时,赶火车我绝对不敢从地面上去车站;3.便宜(……)凉快(不适用于夏天)可以观察好多人(个人爱好)。出租:对任何地铁不能到达的地方(比如出口后还要走1KM,出口后要再坐X站公交),我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打车……但,出租车司机!永远臭脾气。极其爱抱怨。各个都愤青。往往不认路。(虽然偶尔有段子手级别的老师傅,但多数时候负能量,有次司机在车上和情人电话聊天,把我恶心到下车就吐了。。是真的吐了。。)并且!他们太喜欢拒载了!!!嗷!我还是喜欢黑车!曾经有一次,荒郊野外没有出租,黑车把我带上了一个之前没走过的小路……一路都没人还路过垃圾场坑坑洼洼黑灯瞎火我激动的快哭了,结果真的一拐弯就来到了目的地!比正常距离近很多啊超神奇!曾经有一次!清晨从车站出来上了黑车回家,路上司机说马上自己总是开夜车好累等下就回家睡了,不过回家前要先去给老婆买早餐,到家她大概刚醒之类的。嗷!感动的多给了他十块钱_(:з」∠)_就在上周!半夜被无数个出租拒载之后!一个可爱的小黑车理了我!司机特有意思,赌我钱包里有没有零钱,如果没有就不找我钱(因为他没有),结果我有!哈哈哈哈哈!(普遍比出租师傅好玩一点。但,必须要表现出足够智慧,不然一定会被黑!)千万不要坐蹦蹦!特别可怕我只坐过一次快吓死了。。。无视交通规则见缝就插风风火火的车主们。。。今年看315直播讲到蹦蹦了,还有各种惨状合集啊记忆颇深。。。希望爽一点的服务,首选易到!同样是上周!和易到租到的一个帅大叔(……)闲扯,了解到易到的司机都是受过……长达一天的培训的~~由于是挑选制(车系/车型、预约/日租/随叫随到/接送机),他们非常在意服务评价,所以多少有些顾客至上主义。如果被投诉的话惩罚非常严格,一次停一天,两次停一周,三次就不用干了……反正个人经验是高峰期根本拦不到车,嘀嘀经常没人理,比较而言易到的预约机制太合理了(第二合理的是按小时收费选项),帅帅的大叔上门服务好贴心简直喜欢死了!略微比出租贵些(经济型的话其实差不了多少)总之从不多的几次易到叫车而言,体验一流。这个太软广了,建议易到给我打钱。
真正买得起车的人是不会考虑划算不划算这个问题的。希望你努力赚钱,早日到达这个地步。共勉。
只要能摇到牌照我特么买车租车无所谓……(其实牌照也能租不过终归那啥)
有没人考虑过自行车呢,我认为在超大型城市里面,单程15公里以内,自行车是最经济便利的交通工具
这事我试图算过:魔都,我自己的话,每日上下班往返30公里,假设每周全家出行两次合80公里。那每周就是需要30*5+80=230公里,每年12400公里左右。假设每年还有出行共八次,一共5000公里左右。打车:使用高大上的Uber(全家出行)+发红包的滴滴(上下班),按1:3的比例的话,合每公里大概4*0.75+8*0.25=5元/公里。那一年的费用就是:62000元。结果是,全家出行坐奔驰/宝马,平时上班坐出租,高峰期坐地铁。近郊的话,只好租车,每三个月出去两趟?一趟租车2000?全年再加16000。及油钱3750。所以全年一共81000左右。好像有点巨大...优势:不用自己停车,不用跑去年检,不用发愁保险。而且,实际上你不会抵死不做地铁的...整体费用会稍微低一点点。问题:叫车要等,下雨要久等。买车:假设,八年后沪牌价格持平,那牌照价格就不算进来了。30万落地买辆车,不贷款。开...8年?,残值能剩5万?那么平摊到每年就是3万左右。停车:租小区车位,每月300,一年3600;开车上班,公司车位免费。其他地方,比如商场,假设,每周6个小时,每年大概3200。保险:4000每年。油费:假设,每升7.5,每年是9300。保养:5000。那么每年一共:55000。如果开6年,残值高一点,差不多每年也这个水平。优势:说走就走了,不需要预约、等车、被放鸽子。紧急事件下,灵活度高。问题:堵在路上很累、找不到车位难受、蹭了车耽误时间、做保养可能被坑。这么比的话,是自己买车省。但是,我比较虚荣,我希望有25%时间坐ABB。我懒,不爱在高架上憋屈的踩油门。我不想面对很多衙门。我对30万以下代步车的“驾乘乐趣”兴趣不高。(实际上前面这些都是没钱的掩饰说法啦)那么我可能会持续拖着不买车。或者,我喜欢开车,那就不需要继续讨论了。你觉得呢?
作为曾经在帝都求拼车、求租车,求牌照,求黑车的苦命人,我来现身说法。先说题主的问题,经济角度是狭义的经济,还是广义的经济?个人效用,时间成本这些考虑在内否?如果仅从狭义的经济角度,没什么太多值得论证的。对多数人(通勤距离不离谱、停车有成本)而言,公共交通出行最经济,其次是部分公共交通+部分打的,再次是全部打的,最后是纯私家车出行。若从广义的经济性来说,出行成本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其中显性成本如上所述,隐性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成本(帝都出行高峰期啥APP打车也不靠谱),个人效用【舒适程度(在38度高温没空调的公交车里与各种体味大叔玩贴面的感受比炒股亏掉1000块还难过),心理影响(说走就走和看人脸色之间能差出多少毛爷爷得看场景),身体损害(如果孕妇因挤公交导致流产这种成本怎么算)】。以上广义上的成本算明白了之后,那不同人群,所谓靠谱的选择自然也不一样了。下面简单谈一下前阵子的苦哈哈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因老婆身体原因,上下班通勤选择公共交通不太方便。本人又三年未中车牌,因此考察了打车、租车、租车牌、找黑车等不同出行方式。因为:1、早晚高峰打车严重不靠谱,尤其在市里核心地段;2、租车费用也很贵,我在网上找了大小数家租车行(或个人闲置),最便宜的QQ一个月租金+保险也要2000+,1500+的车型主要用来宣传,基本租不到;3、租车牌,这个有朋友介绍可以搞到公司用的车牌,大概是5万保证用3年(5年?记不太清了);4、黑车,上下班单程通勤距离在4公里左右(早晚高峰在20分钟—40分钟),单程50元,一天100元。5、帝都基本养车成本太高,小区停车一月300,公司停车一月500,油费及保险等另算;所以:无奈选了黑车,不是最便宜,但是最省心。最后,如果现在能摇中号,我肯定会甩了黑车,买车自己开。但可能过了老婆亟待用车强需求时期之后,更多时间我会把车停在小区车库,选择“公共交通+打车”出行的方式。最最后,求天上掉下个车牌!以上行为不鼓励守法知友效仿,请大家轻拍。
我觉得车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有一句话说得好,也是在知乎看到的:有车没车,两种生活;好车破车,一样生活。
买车确实很痛苦,你先要像抽奖一样去抽个号回来,自己出油费,停车先不算停车费能花多少,你先得找到一个停车位,每周还得因为限号不能开车,对了,堵车,我大帝都不管是什么车,上下班高峰绝对在地上是交通瘫痪得节奏,但是…没错我得说但是,当你女朋友被大雨困在哪里怎么叫出租都没人应,你又不可能马上去先神x租车租来一辆车得时候,当你女朋友因为个子小挤地铁各种被欺负得时候,你明显也不能每次都神x租车或者天天打车,当你累了好几天还得拿着一大堆东西跑半个北京的时候,你还是会觉得,自己有车真爽啊!!!而且油费成本租车还是得自己承担。好吧我跑题了,北京租车成本其实不低,如果在不养司机得前提下,还是自己买车比较划算,我假设你买得车是要开很久,至少5年以上,而且每天使用率都不低,明显买得划算,如果你只是有那么几天用车,一年算起来还不到10天,明显租得划算,乱答一气外加发牢骚一堆,请题住见谅
你摇到号啦?羡慕嫉妒恨——————买车买车。最近上路的感觉是,外地车少多了,拥堵似有好转。最近打车的感觉是,高峰时段嘀嘀也帮不上忙。最近停车的感觉是,熟练掌握停车技能+找车位技能+停车费砍价技能以后舒心很多。个人感觉自驾灵活机动,值得拥有。当然要配合一个灵活的路况导航和一个为了错峰出行而能早起的灵魂。把各种倒车挤车浪费掉的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多好呢。——————没摇到号?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
从经济角度来说,肯定是公共交通最划算。我每个月车买来不开都要花1000左右的税费保险折旧停车费。北京的地铁2块坐到high,公交车4毛起。就算涨价成本也远远小于自己养车。但是,北京721大雨那天我去看萧敬藤演唱会,回来的路上所有公共交通出租车全都不见踪迹,从五棵松走出来很久很久以后,才碰到了肯拉我回家但是要价500的蹦蹦车。那个时候,我心里想的是,还好我有车,不过我很懊悔那天为啥没开车?
从经济角度,这个问题是显然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跑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