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让盖房子怎么办往上面报告的地少了八亩怎么办?

  楼主起码是走了些地方,真的去看了。  我是河南的,一直在外,但家里情况都了解。也挺忧心。  计划生育问题,河南绝对是全国执行相当不力的。做为80后,出来后发现很多地方的同龄人居然都是独生子女。而我们那里基本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落实计划生育。  说实话,我始终不认可计划生育。虽然生孩子要量力而为,生多了不好。但作为人,绝对有繁衍后代这一天赋人权。应该加以劝导、引导,而不是极其不人道的强制手术,我感觉那太侮辱人了。  单我家那个地方来说,人们普遍生两个。大部分已经不介意男女了,只剩下极个别的还会一门心思要男孩。  通常是第一个孩子6-8岁左右生第二个,希望一男一女。我姐姐一直想要女孩,结果生俩男孩,就认了不再生了。  毕竟,有各种途径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家的认知水平都在飞速发展,思想也在变化。  另外种地是真的赔钱!!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了。  国家也确实想在三农上做文章,但是农村各种硬件的亏空实在太大了。目前也就修路、通信基本到位了,其他的各种设施都很欠缺。  一直都是很表面化的一些工作,拨点东西、调点款,都被截走了,能到农民手里的十分之一都难以达到。  有时候想着世界发展成这样了,身边好多人都是飞机飞来飞去,小车开着,花钱健身,花钱搞户外等等,可农村呢,80年代到90年代有一个飞速的发展,就是大部分地区彻底解决了温饱。再往后,就一直那样了,发展极其缓慢。  想改善,只能去外地打工。        
  这报告太缩水了
  楼主体验这么深啊,长见识了
  》》》》》》》》》》》》》    天涯需要楼主这样的贴  
  大量的河南老人在外乞讨,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圈
  那个认为河南不是汉文化,四周都是汉文化的山东叫驴好笑的可以。文明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中国历史上数次民族大迁徙在那个山东叫驴看来只存在于河南,周围的什么高贵的西周陕西人,山西人,孔子山东人,从来都只在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挖坑拉屎,却把那些古代关外蛮族的迁徙路线忘的一干二净,就像外星人直接空投了野蛮人在河南似的。那个山东叫驴祖上说不定是新罗棒子几百年前横渡黄海遇上当地名产东阿驴产下的。顺便说一句,古代的民族融合都是空投到河南进行的哦,就像现在的美国也是各国移民空投来的哦~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真心不明白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干嘛
  ajskfjv
  反应事实就是好贴
  @为围观注册  18:23:27    我是冀南的。具我了解,楼主说的基本属实。在我老家种地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八零后连农活都不会了,基本都是打工。农民对土地也没什么感情了,收多少无所谓,多收个三五斗不如多打一天工。  -----------------------------  农民收入是低,我们家十来亩地,种大田收入也就不到两万,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而且现在都机械化了,我虽然生活在城市,而且也在这边定居,但是还是想有钱了回老家生活,比较惬意,只少空气都好。80后我们那里已经很多独生子女了,不过大部分还是2-3,85后貌似独生的占多数了。
  有时候真的很迷惑,到底是我们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你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之外,这些存在了千百年的事情,还要考察嘛,不过还是有点感谢楼主,毕竟比那部分动不动就想搞点地域歧视的人多了份公正之心
  @outannshin  09:27:46    那个认为河南不是汉文化,四周都是汉文化的山东叫驴好笑的可以。文明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中国历史上数次民族大迁徙在那个山东叫驴看来只存在于河南,周围的什么高贵的西周陕西人,山西人,孔子山东人,从来都只在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挖坑拉屎,却把那些古代关外蛮族的迁徙路线忘的一干二净,就像外星人直接空投了野蛮人在河南似的。那个山东叫驴祖上说不定是新罗棒子几百年前横渡黄海遇上当地名产东阿驴产下的。顺便说一句.....  -----------------------------  其实真正把中国古代汉文化传承下来的应该是客家人
  愚蠢至极,作者完全不了解经济,不理解人口在经济中的作用,脑子完全被教条化了
  太无语了,我都懒的反驳你。我想象楼主的形象:在北京做一个小小的官,大概是党务方面的吧,没啥实权,有点书呆子气,大腹便便,自以为是,带个大黑框眼镜,秃顶,50岁左右,说话一板一眼,但是听听全是强词夺理。  
不知道和LZ是不是有几分相像?
  河南是个好地方。
  本人只看帖一般不回帖,这次实在受不了,一吐为快。  首先,肯定楼主实事求是的精神,里面反映的情况与我见到的大体一致,虽有部分数据可能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略有出入,但我相信这是楼主经过自己调研看到的事实。支持楼主。  其次,网络是个公开交流的平台,作为有素质的国人应相互尊重,对那些出言不逊的网友其观点不值得反驳,当他骂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骂自己。  第三,对于河南人的评价我只想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河南人的各种扭曲评价是由现在经济基础决定的。河南在中国的地位,其实就是以前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的写照。国人嘲笑河南人就如同西方发达国家瞧不起中国人一样。
  河南人很能吃苦的
  太走马观花了。    不过能走出来就不容易,支持下。  
  回复第48楼(作者:@gnalre 于
21:50:50.0)      我老家就是鲁西的 离河南和河北都很近       玉米正常的产量在1200斤左右
好的年景可以到13……    ==========    豫北,秋收前下了半个多月的雨,影响不小。  
  @小猫咪1-10-13 12:40:55    我是河南洛阳边上一个县城的,洛阳在河南应该算是比较富裕的,毕竟有很多大型工业都在洛阳,我们那边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农村就算是生活水平没有城市高,但至少也都是吃饱穿暖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县城买房子。当然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收入很低,有疾病,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我们那里可以申请低保户拿低保金,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总归有一点是一点!那里大部分的人民真的是最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拿着最少的钱,做着最.....  -----------------------------  你说的很对 洛阳在河南算是好的
  @ct2ct3  12:49:19    @ct2ct3  12:03:16    “河南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向四周呈递减趋势”?    ————————————————————————————————————————————    放你玛德狗臭屁!中华汉文明的雏形和骨架,乃西周所定,成于战国,壮大于汉唐。而周秦汉唐之中心,俱在关中,儒家文化之发端,乃在山东。商夷一朝,早就被汉文明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  -----------------------------  我觉得骂河南人就跟骂自己祖宗一样忘本
  @ct2ct3  13:21:44        河南人请把曹操墓说清楚。说清楚墓中怎么会有一颗价值千万的翡翠?        翡翠是啥时候进入中国的?    ......  -----------------------------  河南是有很多缺点 但你在这里跟个泼妇一样骂街 连最缺德的河南人都不如
  @jerryhance  11:45:41    本人只看帖一般不回帖,这次实在受不了,一吐为快。    首先,肯定楼主实事求是的精神,里面反映的情况与我见到的大体一致,虽有部分数据可能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略有出入,但我相信这是楼主经过自己调研看到的事实。支持楼主。    其次,网络是个公开交流的平台,作为有素质的国人应相互尊重,对那些出言不逊的网友其观点不值得反驳,当他骂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骂自己。    第三,对于河南人的评价我只想说:经济基.....  -----------------------------  有道理 我也是这么想的
  再说一点,其实我觉得楼主说的不是很全面,我们老家那里收割的时候好像很少请人的,本来地就少,收粮食买的钱说不定还不够雇人的。我们那边好像是邻居亲友相互帮忙,今天我去帮你家,明天你来帮我家。我们老家又有1亩地吧,每年回去耕种的时候邻居家都是抢着去帮忙,玉米什么的弄回来晒干,我妈他们经常邻居一群人没事剥一点,没几天就弄完了,反正没事也是打牌。呵呵  
洛阳郑州经济相对好一点,其他地方我不是很了解,前一段时间电视上说要发展河南了,很高兴,这么多年终于想起来我们了,其实我们那里条件不错,人力资源、地理资源、、、、如果能好好开发的话,一定不会比沿海差的,在这里只能深深祝福家乡越来越好!
  在下在山东,因工作关系经常上农村,农村情况是:  大路小路生青草,  落叶满地无人扫。  老人倚杖门前望,  西风萧萧过树梢。
  楼主所说的收入情况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我老家是河南农村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今年秋收的行情是这样的,收玉米雇人,大概是一百三一亩地,玉米亩产最少九百斤以上,一个农民工在村子附近建筑工地打工,普通行情是80块一天,熟练的泥水匠大概一天至少一百五(他们工资计算方法是这样:垒一块砖一毛五左右,一个熟练工一天一千块到一千五百块),由于年轻人吃不了苦,在建筑工地的确很少又年轻人愿意去干。做装修的施工队,一天至少一百块钱,中午管饭。到外地施工,更高一些,大概要二百一天。  
我家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怀疑者,可考察,可人肉。
  基本上就是这样
  @五散人-13 21:16:48    @月亮湾东炮台  19:44:39      忍不住了,上来说两句,楼主,你知道玉米现在亩产是多少斤啊?七八百斤?你是六十年代穿越来的吧?单产不上千斤你种的哪门子玉米。再说,为什么要种玉米?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啊,收了小麦种玉米,收了玉米再种小麦。我还看有个大侠说,种一季玉米休地!休你妹的地啊!地里不用化肥啊!你就照一家一户两三亩地来算,中国十三亿人都给你饿死了。河南种大田作物.....  -----------------------------  玉米亩产八百斤,你可以去申请吉尼斯记录了,你老人家用的什么肥啊,不要问我种没种过地.光用点有机肥也不指这个产量,要不要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有机无机,什么是有机肥,什么是复合肥?!我虽然在河南呆的时间不长,也就一两年吧,但河南的农村也转了不少,职业关系,对大田作物的产量还是有一手数据的,要不要钉是钉,铆是铆的求证一下!
    @ct2ct3 回复日期: 13:54:34  回复
        放你玛德狗臭屁!中华汉文明的雏形和骨架,乃西周所定,成于战国,壮大于汉唐。而周秦汉唐之中心,俱在关中,儒家文化之发端,乃在山东。商夷一朝,早就被汉文明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恰恰相反,如今的河南,是汉文明最衰败之地,中华最...........    -----------------------------    @fsrs  13:34:17    那你说说现在的中国什么地方是汉文明最发达的地方?为啥起源于关东的西周文化是汉文明,而在中原的殷商文化就不是呢?须知文明都是存在继承和发展关系的。    -----------------------------    除了河南,中国大地都有汉文明的存在,唯独河南,坑蒙拐骗偷。        你这个关东的“关”,指的是嘉峪关?还关东。。。        古人的关中河内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搞清楚?关指的是那个关,河指的是那条河?知道不?        最后,西周文明与殷商文明有交集,但是本质完全不同,在葬制信仰文化工艺等很多方面都不同,根本就是两种文明,虽然两种文明有过部分相互影响。西周文明的显著特点是更发达的小麦种植技术,有明显的西亚两河流域的影子。在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中,发现了鹿纹的形象,而鹿纹是两河流域和中亚青铜文明的典型特点,其起源早于中原青铜文明。但是在河南殷商的所有商代的青铜考古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鹿纹的形象。。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有拥有战车最早的地区。西周拥有战车,很明显相似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战车形制,其间有非常清楚地继承关系。就是依靠战车这种在当时威力极大的武备,西周一举击溃殷商,把其种族彻底边缘化了。关于战车,中国史学界一直刻意回避中国出土的战车为何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战车如此相似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甚至于只字不提。很可笑。        夷商一脉,早已灭绝,不可否认。  ====================  真几把牵强
  中部地区的农村也差不多如楼主一样。。。现在是所有的优质资源全部都集中在城市里。。。。
  一家养育2-3个孩子是最正常也最合适的,到了中国成超生了。
  感觉现代的农民从生存压力上,幸福满足度上,都比城市中低群体强,他们家里有地有房,机械化耕种,中老年留守人员足够照应,年轻人出来打工,政策上给予照顾,很少有人敢拖欠工资.我认为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还是在城市大批量朝不保夕,无产无业的群体中.
  何止 河南这样
负责人的说 全国这样的情况 占大多数
  @禁止发言的帅哥  00:59:40    在央视报导了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蔓延到五十多个大城市之后评论说,西方制度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和挑战,并具体分析说,一是政党政治形成了少数政客的暗箱操作,人民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可言,二是市场经济造成少数金融寡头对广大民众的无情盘剥,两极分化日趋恶化。  ----------------看了这条新闻,我产生了一个疑团。为什么央视对国庆期间在京城上访办门口的群众集会却避而不谈?难道央视的工作人员真的全部.....  -----------------------------  这央视分析的 真他妈 不要脸
  帖子不错
  都是人多惹的祸!总是听砖家们在讨论“说要不要开放二胎”其实还用的着讨论?我们这的农村哪个家里没有3—4个孩子,计划生育也就是针对我们这些国家工作人员。
  处庙堂之高的人为啥视而不见?
  这个贴子得顶!
  路过。
  @ct2ct3  12:03:16  “河南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向四周呈递减趋势”?  ————————————————————————————————————————————  放你玛德狗臭屁!中华汉文明的雏形和骨架,乃西周所定,成于战国,壮大于汉唐。而周秦汉唐之中心,俱在关中,儒家文化之发端,乃在山东。商夷一朝,早就被汉文明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恰恰相反,如今的河南,是汉文明最衰败之地,中华最...........  -----------------------------  @小猫咪1-10-13 12:16:00  ct2ct3  像你这种泼皮无赖,说别人的时候没看看自己什么德行!河南怎么了!!!!河南本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有黄帝陵,有少林寺,有龙门石窟等等等等,不知道你们山东有什么!另外,河南大部分的人民都是朴实善良的!请你们在批判河南怎样怎样不好的时候,先睁眼看看你的家乡是不是就是完美的,没有犯罪、偷盗、拐骗的!如果你的家乡也有犯罪,那你就没资格评价河南!!!!  -----------------------------  你这个叫无理取闹 明白  你不会生蛋 就不能评价鸡蛋的大小?
  为什么总把人当负担呢 把人教育好了 那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吗?!
  写得好。真实。农民是在用脚投票。种田不赚钱,就去打工。人多地少,该想法改变目前的种田模式了。只有专业大规模种田才有钱赚。
  @Candy_777  15:21:12    我觉得骂河南人就跟骂自己祖宗一样忘本    =============================================  对河南人没啥意见,但看到现在某些河南人总爱以人祖宗自居就火大。sb,你是谁祖宗。就像一个祖先生了很多孩子,很多后代搬到其他地方去了,你们这些后代凑巧还留在这快地方而已,怎么就以别人祖宗自居了?简直莫名其妙。
      农村呆了若干年。楼主的调查95%正确。。。非常细心,佩服!  希望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
  今天,除非是大农场主,否则小农民只是靠土地是没办法生存的,但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每个人所拥有的耕地肯定不会多。
  顶下,好贴
  中国的农村差不多 我们老家那边 检查站什么的乱收费 还是不多,,不过道路很差,,,农民收入不行··
  赞成这样的调查,本来是各人大代表的职责,现在的人大代表也只知道喝酒,忘记其职责,我是湖南农村的回家几趟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家畜会被年轻的游民偷,农产品价格极低(个人认为是乡、县一级政府无作为,不能形成农民协会式的组织与已经形成联盟的商贩抗衡),野山椒才1.2元
还要是红的,一天也就能摘个50元吧
还有其他成本加起来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哎……
  在国家级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此次升格的战略机遇色彩较以往有所淡化,更多被看成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甚至有观点指为,此次升格仅是给予河南的“安慰奖”、最后一个“农转非”。中部崛起中的其他五省已于一年前先后获批国家级区域规划或示范区。河南,爹不疼,娘不爱,很尴尬!
  新闻联播都报道了,东北农民轻轻松松两三个月就可以赚二三十万,党一年白给好几万,再看看这里的农民过的是啥日子啊?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啊?请央视告诉我们吧!!
  楼主说的很贴切,我22也是其中一员,老家里店做很小的生意,为了照顾老妈放弃了很多。我想我是带着梦想一天天在家的,我也希望农村可以摆脱贫困的面貌,在农村不到20结婚的也很多,所以有很多问题要改变的,只有时间来改变一切
  楼主对河南说的很透彻,在家 天天送人情礼(结婚 生小孩 ==( 送礼都送不起,基本天天送。。。。很难 。不过依然坚持心中的梦想。在外面混的在好,都想着衣锦还乡
  楼主说的 在家留守的中年人农闲的话都是坐建筑工,像你说的秋忙的话做秋工 一天50元。跟我们这里的价格一样,我邓县的 邓州你说的不是我们这里吧
  @ct2ct3  13:32:34  大明一朝很多黄帝都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进行国家祭祀。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御制祭文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御制祭文  ·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御制祭文......  -----------------------------      一般祭奠墓地,不祭奠出生地!中国文化!
  看来,中国的农民数千年来,“在好的年景收入50-60袋面”的(我早期的研究)观察,到现在也仍然没有改变,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并未比宋朝的农民有实质性的改变。  =社会主主新农村?
  河南 山东 山西等农村    80后(指1980年出生到1990)的,一般兄弟姐妹为3.为1的为4的很少。    但是80后的孩子们(之80后结婚生的孩子,城里人嘛,结婚晚,乡下人早都结婚了),基本都一男一女了      让多生也不多生了!没钱啊!            
  @ct2ct3  13:21:44        河南人请把曹操墓说清楚。说清楚墓中怎么会有一颗价值千万的翡翠?        翡翠是啥时候进入中国的?    ......  -----------------------------    别给四川人丢人了,太扯了吧!郑州的自来水不是黄河水!是西流湖的水!黄河水只有上游(甘肃那边)可以喝,下游基本都没水。你妈还流着眼泪!  好喝不好喝,和超市的纯净水了一比不就知道了    成都的水也喝过,郑州的也喝过!都一个熊样!郑州那边没有盐碱地的!  我在郑州喝的还地下水呢!很好了!
  佩服楼主,实地调查,说实话
  楼主所说的是10年前的事吧。  河南自从1995年之后,生三胎的都极少了,大部分是要两个孩子。    另外,一亩地收入几百元的说法也不正确。    据我所知,一年可以种两季农作物,也就是可以一块地可以挣两次钱。    河南许昌、漯河一些地方中辣椒,每亩至少有两三千元收入,再加上另外一季的小麦收入,意味着每亩地有三、四千元收入。若一家有八亩地,则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许昌、漯河部分地区的网友可以确认一下是否属实。
  @wgnngw  11:45:09    谁能告诉我。今年河南种的玉米是不是美国先玉335-转基因玉米?  请河南的朋友知道实情的回答,谢谢  谁能告诉我。今年河南种的玉米是不是美国先玉335-转基因玉米?  请河南的朋友知道实情的回答,谢谢谁能告诉我。  今年河南种的玉米是不是美国先玉335-转基因玉米?......  -----------------------------  我是河南的
现在在广州读书 家在农村 挨着黄泛区农场 据我所知 河南大部份农作物 不仅仅是玉米 包括辣椒 棉花 大豆等大多是用的美国公司的转基因种子 当然 直接销售者是他们所控股的中国公司 或者就是他们的子公司 小麦的情况要好一些 有时也会用中国种子企业的产品 是不是转基因的就不知道了 你说的先玉玉米种子听着很耳熟 不过这几年都没在家种秋了 不太关心这个
  本来好好的帖子,总有几个人在讨论历史,你们新开帖讨论。。。。。  难道你们哪里农村就比很那好很多,如果是的,我承认你们那里都富裕,可现实是只有沿海地区才是富裕的地区,为啥你哪里不被承认呢。。。。
  @youneverbeatme  22:37:08    楼主所说的是10年前的事吧。  河南自从1995年之后,生三胎的都极少了,大部分是要两个孩子。  另外,一亩地收入几百元的说法也不正确。  据我所知,一年可以种两季农作物,也就是可以一块地可以挣两次钱。  河南许昌、漯河一些地方中辣椒,每亩至少有两三千元收入,再加上另外一季的小麦收入,意味着每亩地有三、四千元收入。若一家有八亩地,则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  我是漯河边上的 家里也种辣椒 前几年辣椒价格高 一斤买到十多块过 这两年不行了 基本上是五块多一斤
每年每亩地超不过四千
除去成本 大多不到三千 今年家里种了六亩辣椒 加上麦子 正好够我和妹子的学费(我和妹妹都在读大学) 昨天往家打电话 老妈说一直下雨 辣椒割了都堆在地里收不回来 哎 心酸
  楼主的报告也算比较务实,值得肯定。  嗯,我是豫西人,我就河南发表点我自己的愚见吧。    1、关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超生问题。  
河南发展非常不均衡,而且国家政策从来也没怎么偏袒河南,而且还被有些主流媒体妖魔化。所以,河南人的生存问题现在尤为艰难。城市,一般还都是独生子女多。那我就主要说下农村的情况。  
养儿能防老,古人的话想必是有几分道理的。河南的土地并非肥沃,但是国家还是把河南作为粮食基地,故而每一届河南领导班子都把粮食问题放在首位,毕竟第一产业嘛。粮食问题关注多了,经济相对就关注的少了,毕竟人力、物力、才力在相对一段时间是不会变化太大的。  
没有养老保险(哦,今年好像听说过了多少岁可以领五十多元),而且人们对于敬老院也没有多大兴趣,也不怎么接受。所以,超生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一些山区、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再加上这些地方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老百姓普遍都没有多少存款,所以一户人家三个孩子都是最少的了,五个是正常。这些地区很多家庭种植经济作物,如烟叶。但是,像烟叶这类经济作物,虽然能卖个好价钱,却非常耗费劳动力。用早出晚归这个词形容,一点都不为分。  
关于劳动力价格问题,我就不说了,影响因素很多,好像也没几个国家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    2、关于农作物收购价问题。  
中国的粮食收购价跟油价很相似,呵呵。口口说是第一产业,却不拿出勇气来扶持农业、帮助农民。是,每年不用交租了,但是耕种的成本却大大提高了,这是变相收租吗?我不知道。油价张,农机费就涨,再加上种子价格涨,农药价格涨,化肥价格涨,水浇地灌溉费,试问再肥沃的土地能打多少粮食?粮食的收购价格提高了多少?或许有人说价格提高不少啊,是,是提高了,但是通胀了,购买力大大下降了。  
河南人有很深的归属感,无论官位再高、财富再多,一般他的老家还有一个老宅。远的不说,近百年来,河南人民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黄河决堤导致大面积的逃荒,妻离子散、背井离乡、贱卖子女,数不胜数。至今西安仍有很多河南人。正因为受了大灾大难,老人们更加重视农业,生怕饿肚子、没饭吃。我记得小时候我爷爷就常常跟我说,要是有一天吃不饱、穿不暖了,你可要记住得多种红薯。  
相对来说,豫西外出打工的较少,豫南、豫东的外出务工人员多些。比如信阳等地区还比较突出一点,留守儿童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3、关于农村公共服务问题  
这个问题全国应该都差不多。不要跟我说法律、法规,老百姓无权、无势、无钱,即便走到北,京照样给你遣返。不多解释。顺便一句,农村修路为何要老百姓出劳动力?城市我好像也没见此般现象吧。    4、民风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了。跑短途公交的,其实也都不是很赚钱,内行的人一般或许都清楚跑长途才挣钱。油价上涨、上下打点等,加上民众的承受能力有限,超载也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记得以前汽运站要求买保险,但没有实名,呵呵,用一句流行语,那不都是坑爹的嘛。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你投诉又奈他何?越级?呵呵。。。    ………………………………………………………………  上面仅仅是片面之语,荒唐之言。  本人不对其真实性做任何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封面上的娃娃长得好乖哦
  @今生无缘上帝  23:58:09    中国农村的都是这样了,没法改变,俺是广西的,家里每种玉米,种甘蔗,收入好像比楼主说的河南要高些。甘蔗目前价格是500左右一吨,亩产正常是在5吨左右,主要是劳动力成本高,化肥投入也高,一亩的纯收入出去人工肥料什么的之外,大概也就能赚之间  -----------------------------  我同学广西崇左那边的,据他讲,没有那么大的产值,一亩5吨,一车13吨算两亩多,装车工每车220,请11个人工以上花1天才一车,每天每人80,算880,(11个工算中等),请人拉车将甘蔗地拉到大路旁才能装上大卡车,两个工,两天才能拉完,每人1天100,共计400,化肥现在氯化钾每包已经涨到了170左右一包,每亩算200块的肥料,共计500(2亩半一车嘛,估计都不止,肥料坐飞机,),糖厂司机拉甘蔗现在给20块作为一个快餐(管列,实际都不止),农药算80吧,(包含除草剂),每亩剩下500块算不错了,家里两个自己劳动力不算在甘蔗地劳动都没有算。所以500算蛮高了。  如果按照劳动力算,家里两口去帮别人干活,每天80做一个月2个人,月收入4800,(砍甘蔗一个月),刨去每天10块买菜钱米饭算10块共计20(两口人比较省)还可以攒下3600块,左右相当农民自家种7亩甘蔗地,当然他自己种干的活肯定不止1个月,至少3个月吧。所以实际比不打工的攒下钱。我老家隔壁邻居两夫妇在外面打工,辛苦是辛苦但是每月两口共计有4000多(包吃住),小孩在老家给老人带,可以送县城幼儿园(每学期1750,全托,家里才五亩地),如果在家做农活,养不起啊。
  @老鹰ABCDEF  11:56:20    杀光计划生育干部为中华民族后代的自由人社会铺路  -----------------------------  有点法制意识行不行?难道A叫B杀你,你就一辈子和B结仇,对A不闻不问?
  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是比例不同,越闭塞的地区民风越淳朴...
  @ct2ct3  12:03:16        “河南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向四周呈递减趋势”?    ————————————————————————————————————————————        放你玛德狗臭屁!中华汉文明的雏形和骨架,乃西周所定,成于战国,壮大于汉唐。而周秦汉唐之中心,俱在关中,儒家文化之发端,乃在山东。商夷一朝,早就被汉文明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恰恰相反,如今的河南,是汉文明最衰败之地,中华最...........  -----------------------------  这不扯淡吗,孔子是商人之后,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是武王封给微子的,也就是孔子的祖先的
  @自由林海  12:48:11    我家是黑龙江垦区的,我们那玉米现在的收购价格是0.75 每斤,亩产1000斤!   -----------------------------  黑土地好,东北的作物密集程度要高过内地。亩产也高
  农民真苦 农业真不挣钱 真危险
  各地朋友不要互相攻击,大家都一样是奴隶  
  @Aleekaa  16:05:07    去过河南新乡一次,农村二层小楼很多,路修到门口了,也没那么多骗子小偷什么的,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  是的,我就是新乡的。我们这确实这样
  农村是玉米挣钱小麦不挣钱,为啥还种小麦,就怕没地方去买,河北石家庄农村见闻。一般那两年计划生育紧的时候生一个小孩,现在一般生两个。受益于房地产的大繁荣,农民工建筑工工资比城市白领还高,每天至少150,当然很累,一般干不了满月,冬天活相对少些,夏收秋收除去,200天左右,一个劳动力毛收入3万块。但外出建筑工要刨去生活费用,大概5000左右,纯收入2万5左右。外面工资的高涨,刺激了本地农村盖房的高涨。农村盖房现在大概需要12万左右,也就是干5年就可以盖个漂亮房子,对农民还是有吸引力的。另外也拉动了本地消费。  另外较靠近石家庄,距市中心15千米左右,距二环大概10千米,距3环6千米左右,房地产下乡盖别墅,强占土地,农民一次性收入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也刺激了住房和消费。  但也有隐患,目前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房地产建筑有关,一旦房地产投资下行,将不可持续。二是征用农民土地根本没考虑到通胀影响,征用标准调整太慢也严重不合理,虽然一次性看似不少,但隐患无穷,就像5年前10万块还是个钱,到现在连当时的5万都不如。  中央的农村政策是以补贴为主,即通过补贴让农民留在农村。但我觉得不太可行,工农业城乡差距是客观的,些许补贴根本扭转不了这种差距,农民一有机会还是往城市里跑。或者补贴力度太大,农民进城没有吸引力,出现逆城市化,即一般城市中下阶层想回到农村,比如新毕业大学生,想回农村而不得,给城市和农村造成新的压力,出现新的困难阶层。所以补贴不是个办法,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减少农业人口,使得农村农业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才是王道。一这需要抑制房价,房价太高,农民实现城市化就是扯淡。二平衡大小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医疗等资源,大部分人拼命往大城市跑就是看重的其医疗和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在这点上我们政府还是以补贴为主,即补贴农村教育,我觉得还是不顾市场规律采取的措施,农村教育基本就是一烂摊子,再呼吁优秀教师下乡也是白扯,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水平确实不咋样,凭啥比城市挣的高,城市优秀教师下乡,农村太大太多,人数不够用。所以还不如让城市重点学校去农村开分店,农民比较信任,编制算城市的,老师也不会吃多大亏。三,大力发展房地产以外的产业,房地产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培育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才是王道。  总体而言,国家这几年确实想照顾农村,但政策措施似乎过于简单,就是加大补贴力度,效果一般,而且致使农村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国家应该在尊重城乡差别的基础上,建立城乡互动机制,而不是简单的补贴农村,才能使得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lueying-16 09:07:57    @自由林海  12:48:11      我家是黑龙江垦区的,我们那玉米现在的收购价格是0.75 每斤,亩产1000斤!    -----------------------------    黑土地好,东北的作物密集程度要高过内地。亩产也高  -----------------------------    今年是受灾了点,否则亩产都在1200斤以上!但是好像收购价没有中原地区高呢!
  @11-10-08 20:11:09    不知道楼主想反应什么?     1。80后的有2兄弟的家庭有点不正常,3兄弟以上的家庭很正常!除非是领国家工资的人,要不然独生子女的家庭人家都不太鸟你,如果是独生女的家庭,就算你有1WWW亿的家产,也没有人看得起你!楼主不是农村人,你不了解农村的情况,你就是走遍中国所有的农村都是这种情况!  -----------------------------      你如果没有走遍中国所有农村,就不要信口雌黄。
  @自由林海  10:26:00    @lueying-16 09:07:57      @自由林海  12:48:11        我家是黑龙江垦区的,我们那玉米现在的收购价格是0.75 每斤,亩产1000斤!      -----------------------------      黑土地好,东北的作物密集程度要高过内地。亩产也高......  -----------------------------  我想可能与垦区直接收购有关,内地都是小贩收购。
  第3条,印象深刻啊,我老家,已经没人敢养牛、羊、猪了,甚至鸡鸭都不敢养,养都给你偷跑!      南阳地区,黄牛主产地,老百姓竟然都吃不起牛肉了,为什么养牛被偷,农场养的垄断!  都一样
  我是江苏南通农村的,说说这里的情况。  1、计划生育:从60年代末开始,一直比较紧,一般家庭独生子,男女都一样,少有歧视,两孩子的有,三孩子的非常少。  2、治安:南通号称全国治安最好的区域之一,很少发生案件,杀人越货的十几年能听到一起。不过尽两年大不如过去了,时有偷盗现象。  3、收入:一般伍口之家,小孩读书,老人在家,有时打零工,种些经济作物,卖卖,照顾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一般75岁前是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壮年100%的在附近工厂打工,月工资2000左右。一般家庭有2-3人打工或做生意。  4、农田主要是家里缺什么种什么,每人进6分地左右。都是机械化,如果有多余的粮食,在地头就有人收走,价格1.1元左右。  5、关公服务:农民多有农保,大概从10多年前开始了,50%报销。社区医疗服务,也很方便,头疼脑热的可以上门服务。  6、交通,一般不出3公里就有公路,有公路就有公交,30%的家庭有汽车,货车或轿车。摩托车或电动车几乎每人一辆。  7、住房:70%是别墅形式的楼房,不少在城里还有商品房。  8、民风醇厚,长寿之乡。百岁老人有,90-100岁的不少,75岁还是较好的劳动力。    我现在就很羡慕这里的农民。这里最难的是上农村户口。大学生出去一般不愿意转户口。我回不来了,上不了农村户口,分不到地了。    声明:不要拍砖,的确如此,不信,请楼主来考察。
  豫北的,80后那代,一般家里2个孩子,现在种地也比以前省事多了,很早就机械化了,大概90年代初就开始了,所以年轻人出去的比较多,在家种地被认为不务正业,没出息。  
治安还是可以的,但是没以前好,晚上盗窃的比较多,其他的很少。  
还有我认为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地区的规划,国家政策的不合理,乱批地现象严重,耕地都快被占完了,地越来越少,十年后能有十年前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听说有些乡下农村集中盖小区,把现在房子全拆了,问题太多了,完全胡闹
  回复楼主,@老代A      河南、河北某些地方秋收及交易情况的考察报告            我利用长假,深入河南、河北某些农村,通过走访田间、地头农民,深入农户做客等形式,粗浅形成如下印象和报告,供大家探讨。            一、 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较差,人口超生严重。      河南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向四周呈递减趋势,我发现,在河南农村的80后青年人中,常见2-3个兄弟姐妹的现象,而独生子女和4个子女的现象则少见,而在河北农村的80后群体中,则较常见1-2个兄弟姐妹的现象,3个子女现象则少见。以上现象是通过询问大量青年人获知的。      这一现象恰恰说明,“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河北人要弱于河南人。河南农村的属地政府,在这种强大文化影响压力之下,对待超生的农民,也不得不做出罚款了事的妥协。            劳动力的价格,是抑制人口的决定因素,也是中国进步的决定因素,数千年来,中国就是因为人口过剩,使人的价值...  -----------------------------    不错!有老毛的风范,继续加油  
  回复第485楼,@恒信贵金属2012      恒信贵金属真的是骗子公司,黑平台,希望各位不要去那个公司了,信贵金属 联系方式     电话: 5311    
8888    大陆地区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400-    是钓鱼平台,/cn/
此网站是钓鱼网站,大家千万要小心。    --------------------------      
  回复第486楼,@maoweihuawisco      我是江苏南通农村的,说说这里的情况。    1、计划生育:从60年代末开始,一直比较紧,一般家庭独生子,男女都一样,少有歧视,两孩子的有,三孩子的非常少。    2、治安:南通号称全国治安最好的区域之一,很少发生案件,杀人越货的十几年能听到一起。不过尽两年大不如过去了,时有偷盗现象。    3、收入:一般伍口之家,小孩读书,老人在家,有时打零工,种些经济作物,卖卖,照顾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一般75岁前是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壮年100%的在附近工厂打工,月工资2000左右。一般家庭有2-3人打工或做生意。    4、农田主要是家里缺什么种什么,每人进6分地左右。都是机械化,如果有多余的粮食,在地头就有人收走,价格1.1元左右。    5、关公服务:农民多有农保,大概从10多年前开始了,50%报销。社区医疗服务,也很方便,头疼脑热的可以上门服务。    6、交通,一般不出3公里就有公路,有公路就有公交,...  --------------------------    这才叫新农村  
  经济收入很差的地都差不多,不止河南如此。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务栏到了上面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