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政府网的灾害是如何被扑灭的灭的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
民防苑杂志
地震的次生火灾
白& 水&&&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一种大规模自然灾害。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有震感的约5万次,然而,有破坏性的地震大约只有18次。强烈地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财产,一旦发生,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甚至倾刻之间夷为平地。3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夺去了24.2万人民的生命,令人至今记忆犹新痛心不已。值此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怀念在那场灾害中蒙难的人民群众,并普及地震灾害的防范知识。&&& 地震次生灾害&&& 大地震的危害不仅是因为其强烈的地震波导致大地震动、地裂、地陷,直接造成建筑物坍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引发各种次生灾害,使得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倍加严重。所谓次生灾害是在原生的重大灾害发生后,伴随其同时发生或由其引发的其他灾害,它们可以是一连串的连琐反应,例如:&&& 地震作为一种重大灾害会伴发和引发各种次生灾害。当地震发生以后,山崩地裂、地动山摇,伴随着它而来的可能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火山爆发;它还可能引发水库大坝、河堤溃塌,从而引起洪水泛滥,冲毁村庄农田;洪涝灾害中又酝酿出瘟疫流传等等。假如原生的地震灾害发生在城市,那么首先会引起建筑物倒塌、电线短路、煤气管断裂,火灾随之而起。&&& 有时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可以远远超过原生灾害所造成的直接危害,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灾难。日上午8时,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8.9级强烈地震。它作为原生灾害并没有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多大的损害,可是由地震波引发的次生灾害――印度洋大海啸却酿成了一场祸及东南亚、南亚8国的大灾难。那里的海滨村镇、集市、宾馆、别墅、农田、渔村……一瞬间在呼啸着席卷而来的排山倒海的惊涛骇浪中荡然无存。旅游胜地、田园风光眨眼间变成了人间地狱,25万余人在这场浩劫中罹难。&&& 地震可以次生出各种各样灾害,由于地震发生的地点不同,次生灾害的种类也不同。城市地震除摧毁建筑物外,还可次生的灾害有:有毒物质泄漏污染、火灾、爆炸、河堤溃绝……以及触电、车祸等事故,其次生灾害的危害往往更大些。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的次生火灾在城区50多处同时发生,由于消防站多数被地震所毁、警报通讯系统失灵,加上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堵塞了交通,震断、震毁的水管、水厂又使供水中断,结果火灾无法及时扑灭,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损失极其惨重。&&& 我国的史载地震次生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多震国家之一,有史料记载的地震次生灾害很多,其中不乏造成严重灾难的典型案例。主要的地震次生灾害是火灾和水灾,其中最惨烈的次生火灾发生在清乾隆四年:日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的8级地震(亦称银川8级地震)。据史料所载,地震发生时“因天时寒冷,房屋中俱放烤火之具,房屋一倒,顷刻四处火起,不惟扑救无人,抑且周围俱火无从扑救,直至五昼之后烟焰方熄”。大火一直烧到无物可烧才自然熄灭,结果是“一应资财、衣帽、家具、什物俱已焚烧,兵民商客压死、焚死者甚众”。“火烧尸骸已成灰烬无从刨挖”。由记载可知,即使有人能从这次地震灾难中逃生,然而次生火灾的肆虐让他们一无所有,一时间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条件。虽劫后余生,但终因无衣、无食、无家可归而死于饥寒交迫。&&& 这场次生火灾延烧时间还不算最长的。据史料记载,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上午10时许,四川巴塘发生地震,伴生山崩。此时民居中多在生火做饭,房屋倒塌使“四处火光倏起,加以疾风,烟焰飞腾,延烧甚猛”。“连日地震人难驻,兼之河水暴竭,直至十七日始得将火救熄。被压之衙署、仓库、卷宗及军民房屋多成灰烬”。可见地震次生火灾虽经扑救,仍然延烧了整整6个昼夜。&&& 我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地震次生灾害并非只有火灾,水灾也是较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例如,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大规模山崩、滑坡,巨大的下滑山体和大量滚落的岩石泥土壅塞大渡河,造成断流10天。大渡河上游河道漫溢,水位被高高抬起。6月11日阻断大渡河的岩土堆积物突然溃决,高数丈的水刹那间汹涌而下,奔腾咆哮,使下游形成洪水泛滥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变成一片泽国,洪水冲毁民居、淹死人畜无数。当地10万余居民除了死亡,几乎全部被迫远走他乡逃荒,洪灾区也就再也见不到人烟了。&&& 我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最大的地震次生水灾是日四川叠溪7.5级大地震次生的大水灾。这次地震造成了大范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量崩落岩石土方阻塞了岷江,于是在岷江上游形成了4个地震堰塞湖。震后45天,湖水堵体突然溃决,在大定以上河谷中,水头高达20丈,其余几处水高数丈至10丈,洪水泛滥长达1000余里,淹死人员2万余,冲毁农田5万余亩、民居无数。&&& 城市地震的次生火灾&&& 城市发生地震灾害,除了地震波的直接破坏外,还将引起一系列其他次生灾害。例如,建筑物、工程设施被破坏而引发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物质泄漏,细菌、放射性物质扩散等灾祸。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各种建筑物稠密、地下管网和空中电缆、电线错综复杂,致使地震次生灾害的危害相当突出,其中又以次生火灾的危害为最常见、最严重。&&& 日中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引发的东京城次生火灾,可谓20世纪全球最大的地震火灾。这是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3级强烈地震,震灾祸及位于东京和横滨两大城市为中心的广大都市区。由于地震时值中午用火做饭的高峰时间,人们因惊惶失措地逃生,炉灶多没有及时熄灭,致使整个地震灾区到处发生了次生火灾。次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要比地震波直接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大得多。那次地震中死亡的10万人中,有9万多人是被大火烧死的,被倒塌的建筑物压死的只有几千人;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有近50万栋毁于次生火灾。&&&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主要是,东京居民对于次生火灾的防范知识匮乏,没有及时熄灭炉火,也没在失火的早期扑灭火灾;再加上当时风大,火仗风势蔓延,使东京城内不断出现次生小范围火灾。资料显示,当年酿成小范围火灾共85处,其中东京市内就有71处,由于努力扑救,其中27处被早期扑灭未造成更大损失。由于风势助长火苗飞散,引发了二次火灾,东京城内共再生出45处二次火灾,除4次二次火灾及时扑灭外,东京城内的次生火灾和二次火灾共79处,越烧越旺,不断扩散蔓延。很快这些小范围局部火灾在不断延烧中,逐渐与邻近的火灾联接,火灾范围不断扩展,完全失去了控制。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在火灾中推波助澜,使火灾越演越烈,最终整个东京城内形成了一片火海,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东京地震次生火灾使这个多震国家的民众深刻领悟到防范次生火灾的重要性。日本人接收了血的教训,此后普及了震时逃生必须熄火等防御次生灾害的知识,同时加强了震后消防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日本栗岛附近发生7.5级地震时,地震波造成50公里外的新市4千余栋房屋倒塌,然而引起失火的仅8处,其中7处又很快被扑灭。&&& 然而,新市唯有一处小范围次生火灾无法及时扑灭,那是昭和石油公司。该公司的储油罐着了火,3000万公升的原油形成了熊熊大火,5小时后大火延烧到相邻的工厂,进而蔓延到了整个油罐区,接着是邻近的住宅区。这场次生火灾共烧毁储油罐84座,民房290户,造成多名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灾后总结教训,这是由于需重点防范的单位在震前防御工作不力,防火与应急扑救措施未落实,结果导致安装在储油罐上的化学灭火装置因地震时剧烈震动而操作失灵,化学消防失效。强大的地震波仅冲击了短短的十几秒,而次生火灾却足足肆虐了360小时。&&& 如何防范次生火灾&&& 从以上两个日本的灾例中,我们看到了对市民普及防御地震次生灾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看到对一些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需重点防范单位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次生火灾设防措施的重要性。否则次生火灾将会在地震时成为原生自然灾害的帮凶,为虎作伥、助桀为虐,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地震次生火灾对于城市而言是危害最严重的次生灾害。地震造成了交通、建筑、生产和生活设施、消防设备的损坏,特别是输电线路和油、气、水等管道的破坏,既为各类次生火灾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为这些次生火灾的扑救增加了困难。因此,防范地震次生火灾的危害,必须要政府部门认真管理,真抓实干;同时还要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平时,政府首先要加强对存有易燃易爆化学品的需重点防范单位的防火管理和检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对易于发生地震次生火灾的位置、所属单位、可能产生次生火灾的原因、规模及火源等的现状登记造册。有些可绘制成分布图,并评估万一地震发生,次生火灾突发和蔓延的危险性。对于这些可能次生火灾源,有关地方政府应该认真负责,责令可能火灾源所在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及防次生火灾的应急预案,落实震时安全应急措施。特别要针对银行、粮库、党政机关、医院、学校、档案馆、博物馆、物资库等重要部门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要针对易发次生火灾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旧民居,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实施,逐步进行改造;对于极易发生次生火灾的地区,在接到地震预报时就应做好熄火处理,并组织那里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让群众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灭火,尽量减少次生火灾造成的损失。应该告诉群众,大地震时,消防车常可能无法及时赶来灭火,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担负起防火灭火责任。逃生前先熄火、震后及时灭火具有能否将地震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意义。为了不让小火酿成大灾难,同时也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左邻右舍之间相互帮助,力争早期灭火是极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防止次生火灾发生的机会有三次,务必抓住。第一次机会:地震引起房屋大晃动来临之前,往往有小晃动。当感觉到小晃动时应立即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热水器、煤气灶,并在第一时间提醒邻居熄灭明火。第二次机会:在大晃动暂停时立即去熄火。在大晃动时不宜去熄火,一方面行走困难,另一方面煤气炉、取暖炉上的水壶等易滑落而发生烫伤事故。此时更应大声告知邻居熄火。第三次机会:万一着火后及时扑灭火苗。在刚失火一二分钟时间内,火苗是比较容易扑灭的,应该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不让次生火灾发生。为了能够迅速灭火,应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在可能发生次生火灾之处的附近,特别是震前接到预报时,更应认真检查一下自家的消防灭火器具是否完好,是否放在便于使用的地方。
&&更多信息中国消防在线
您的位置: >
浅议如何搞好灭火救灾中的自我防护
| 文章来源: 重庆江北消防支队 | 作者: 樊向阳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日益剧增,各类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工作日新月异,搞好灭火救援中的自我防护及其重要,本文充分结合实际,全面分析了灭火救灾中“自我防护”的要性、“自我防护”薄弱环节、导致消防员伤亡的常见情况、加强灭火抢险救援中“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及在加强自我防护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灭火救灾 自我防护 探讨
近年来,消防部队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成本是昂贵的,有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为了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尽可能地避免无谓牺牲,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以实际行动告慰亡灵、寄托哀思。笔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就如何在灭火抢险救灾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1 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1.1 从面临任务的危险程度看
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火灾不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种多发性灾害,同时也对消防指战员的自身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主要原因:一是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火灾事故发生的形式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二是现代火灾的燃烧立体性、蔓延迅猛性、烟气毒害性、燃烧爆炸混合性,极易导致参与灭火救援任务的消防指战员在瞬间发生意外事故;三是在处置突发性、复杂性、毒害性、危险性大的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等社会救灾和处置恐怖突发事件的任务中,参战消防指战员如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自我保护意识、相应的防护装具和认知的局限性。尤其是如对一些危险情况(如爆炸、倒塌、毒气)突然出现,感知不到,判断不清,从而导致消防指战员伤亡的机率会越来越大。
1.2 从伤亡人数的上升情况看
近年来,由于我国恶性火灾不断增加,火灾形势仍然严峻,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抢险救灾任务日趋繁重,世界范围内恐怖破坏活动愈演愈烈,其中,不仅灭火抢险救灾难度和危险程度越来越大,而且消防指战员参加灭火抢险救援中,因烧、摔、砸、炸、中毒、窒息和车祸等原因而牺牲、受伤的人数也在呈上升趋势。
1.3 从灭火救援的行动要求看
消防指战员面临种种危险,如不冒着危险就不能履行其遂行职责,没有勇敢献身精神就不可能完成救灾任务,但我们在救灾过程中也要尽力避免和和减少无谓的牺牲,千方百计地把这种牺牲降低到最小限度,这是现代文明事业的需要。如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自身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重勇敢献身精神而轻理智行动,就会导致消防指战员伤亡事故频率和人数呈几何级上升。这不仅会影响灭火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给消防队、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出,“自我防护”已是摆在当前各级指挥员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所以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2 要认真分析研究灭火救灾中“自我防护”之薄弱环节
2.1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从战士入伍、院校培训和战斗行动中,消防部队一直注重爱国奉献、牺牲精神、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教育,缺乏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去营救更多人的生命、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去履行神圣职责的教育。另外,在日常管理上对指战员在灭火救灾中的自我保护也无科学的评判标准和严密的作战要求。可以说,对消防队员在灭火救灾中的自我防护工作,目前还未引起我国消防界的普遍重视。具体表现:一是有的人把个人防护装备的养护看成一件小事,有的为了穿着或训练方便,随意取下头盔面罩、披肩、截短战斗服的衣袖等;二是有的消防员在训练间隙常把头盔当座凳,致使头盔顶部磨损而失去应有的抗击强度;三是使用防毒面具的程序不对,有的进入危险区域才穿戴;有的感觉不适后才使用;有的感觉不适后又拉掉面罩;有的在还未离开有毒气体区域就把面罩拉掉;有的在进入建筑物中扑救火灾,烟雾很大,但为了图一时方便而不去使用这些笨重的防毒面具;四是有的行车途中只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而盲目开快车,结果往往事与原违,造成车毁人亡;五是有的战斗行为受外界因素干扰而任意改变或放弃原来的战斗部署;六是有的在战略战术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只强调和突出“进攻”和“防御”战术,而缺乏如何加强自我防护和“撤退”战略的科学运用。
2.2 防护装具质差量少
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装具,不仅是为了适应消防战术、技术训练,顺利完成灭火救灾工作的保证,同时也是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灾过程中自我防护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全国许多消防指战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的不仅数量达不到要求,而且质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客观条件和装具的制约,许多消防中队很少开展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方法的业务训练,即使开展也往往是走过场,而且针对性缺乏。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有些防护装备价格偏高,导致数量上难到位,即使到位了,又因零配件补给困难,平时就很少用于训练;二是在灭火救灾过程中,由于点多面广,通讯不畅,指挥员的撤出命令无法准确传达到每位参战官兵,而直接影响到进入险区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部分地区消防指战员使用的战斗服质量跟不上,特别是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擦和抗冲击的战斗服更是严重缺乏。四是防毒面具笨重,对战斗人员体力消耗大,行动不方便,一次性使用时间短,换气困难。
2.3 战例分析缺乏深度
回顾分析近年来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灾中因自我防护不到位而导致伤亡案例,不难发现,要提高指战员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使其不因陌生或心中无底产生慌乱、恐惧、失误,不仅与掌握过硬的灭火战术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学习和掌握处置各种险情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关。但是在我们平时业务训练中,严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偏重技术训练的现象,这与在战术研究中缺乏科学态度,忽略战例分析是紧密相关的。就是进行战例分析,也严重存在着只重视成攻经验的总结,而忽视错误和失败教训的分析,有的即使谈教训也只是轻描淡写。尤其是如果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灾中有伤亡,总结中总是过份宣染舍生忘死精神;有的甚至为了请功受奖或保牢单位荣誉,出现了反面文章正面做的不正常现象。在如此氛围的影响下,现在常见的战例分析总是总结成绩的多,分析研究问题的少;碰上特殊战例总结,虚假现象更加严重。长此以往,不仅问题暴露不到位,而且教训也不能及时吸取,直至隐患无穷,事故攀升。
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出在基层,但也存在各级指挥员在灭火救灾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还不到位。
3 灭火救灾中导致消防员伤亡的常见情况
3.1 车辆出动事故多
驾驶员负有特殊使命,但在救灾往返途中,由于车辆带病出动、车速过快、精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行车路况不熟或开特权车、英雄车、道路夹窄、路面冻滑、超速、方向失灵等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且造成非战斗减员现象较多。
3.2 浓烟热气流危害大
浓烟和热气流是火场是最常见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美观程度也愈来愈高,木材、塑料、墙壁纸、地毯等被广泛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甚至有的家具也用塑料制作。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气,如果排烟条件不好,有毒气体和烟气充满整个空间,造成缺氧或中毒。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指战员在无防毒防烟设备的情况下,进入充满浓烟的场所作业,容易中毒窒息或留下后遗症;二是消防指战员进入烟雾弥漫的楼层搜索时容易受阻或陷入困境;三是消防员进入楼层后,一旦时间过长,佩带隔绝式防毒面具内的空气就会消耗殆尽,而在大面积的空间里又容易迷失方向,导致不能出来而窒息死亡。可以说100%的战斗人员都受过浓烟热气流的侵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是当场受伤,有的是留下后遗症。因此,防浓烟热气流已日益成为消防人员自我防护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3 建筑物中陷井多
主要陷井是钢结构建筑易坍塌、泥墙易倒塌、空中掉落物多、消防电梯出现故障、室内竖井易导致人员误入。其中,一是火场上常有房屋倒塌,是造成救火人员受伤的重要因素。在火灾条件下,建筑物随着燃烧猛烈,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燃烧与破坏,建筑物随之失去强度,就出现局部或整体的房屋倒塌。如:钢结构屋架受到火焰高温作用下极易失去承载能力;木结构表面炭化断面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倒塌;建筑物承重结构受内部爆炸的冲击,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遇热会失去应的强度,从而导致建筑物坍塌;当上部结构坍塌落在楼板上或灭火积水不能排除,楼板上的物资大量吸水都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的倒塌,甚至引起整体建筑的坍塌。如果在建筑火灾中因为事先对建筑结构、耐火等级、耐火极限等知识掌握不深,估计不足,盲目射水、进攻位置选择不当,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在场人员不能及时撤离,就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二是高空掉落物造成的伤亡事故也较为常见。三是有的大楼内虽有二路供电设施,但燃烧的火可以使电梯运行到出乎意料的地点,造成灾难性的结果。
3.4 爆炸泄漏事故多
化学危险品爆炸和泄漏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大敌”。爆炸发生之前,如果扑救人员不能撤离现场,就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一是当压力容器内压力聚然增高导致爆炸时;二是因可燃气体泄漏扩散,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后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化学危险品燃烧后受热分解,放出毒气,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渗透引起消防人员中毒伤亡;四是液态化学危险品在变气态时,吸收大量热能,使温度骤然降低时会造成人员冻伤。
3.5 油罐爆炸或沸溢伤害大
油罐发生火灾不仅速度快,燃烧猛,扑救难度大。期间,一是着火罐容易变形坍塌,邻近罐在高温辐射热作用下容易发生再次爆炸,液体流淌火如果处置方法不到位,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在扑救一些重油罐火灾过程中,它可能因为在大量灭火用水喷射或油罐底层水在高温作用下,达到沸腾程度转化为气体时,能突然发生外溢与喷溅而导致人员伤亡。
3.6 防护装具故障多
消防指战员配备必须的防护装具是确保自身安全和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但往往由于平时对防护装具疏于保养,加上技术训练不扎实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同样会导致消防人员伤亡。特别是防毒防烟和登高器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
3.7 火场“爆燃”危险大
爆燃,当一个房间内充满着可燃气体或处于阴燃状态,在打开门窗的瞬间进入大量的空气,遇火源而发生爆燃,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甚至造成伤亡。
3.8 电器设施隐患多
在火场上应该考虑所有的电线和生活用的电气设备都是危险的。因为,电通过人体能使心脏肌肉强烈萎缩,中止呼吸,电流能使人身的器官被烧毁。许多场合消防队用梯子或高空作业时,在电器设备火灾或电气设备附近灭火,由于接触电流而死伤。
上述所举8种影响灭火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情况,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不容回避的主观因素。就其客观因素而言,因为现场的情况变化引起“突变”,这是非抢险救灾人员主观意志能够控制和改变的,这就要求每个指战员在主观上,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能在战略战术运用上应变自如,防患于未燃。
4 加强在灭火抢险救援中“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
4.1 应加强驾驶员队伍建设
针对驾驶员在灭火抢险救援往返途中发生车祸频率偏高,伤亡人数多和导致事故的原因,为了防止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各级领导一要加强驾驶员的选拔和使用,凡性情粗暴、缺乏冷静者,均不适宜驾驶;天生笨拙者,虽通过技术考试合格,也不适用。二应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并做到在出动途中、车辆的乘坐人数、行车速度乃至超车或方向变换等,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开“特权”车、“英雄”车。三在行驶过程中,旁边乘座人员不得任意干扰。四应督促驾驶员平时加强维护保养,认真落实安全活动日,认真组织道路水源和灭火作战计划的实地勘察和学习。
4.2 应加强处置预案的制定和熟悉
制定和熟悉各类应急处置预案,这是处置行动能否成攻的关键。因为,消防部队流动性大,有部分指挥员调任新岗位后,对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置和火灾扑救的对象、场所和处置预案不熟悉、不了解。特别是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险情认识不足,意识不强,缺乏防范,措施不力,有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会有大的问题”的侥幸思想;有的没有经验而缺乏思想准备,有的甚至作出错误决策而导致人员中毒、伤亡。而各类应急事故的处置又都十万火急,临场没有时间让你多了解、多考虑、多研究,更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所以,这就要求消防部队的各级指挥员、尤其是特勤队伍要经常深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企业,了解各类化学危险品的存量、特性、处置方法,对重点企业要制定预案,特别是对发生泄漏、火灾爆炸后涉及面广、危害大、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点单位,更要详细制定处置预案,适时开展演练。同时还应建立化学危险品查询系统,并和处置预案一起输入计算机,实施科学附助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
4.3 应加强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的侦察
灾害事故现场是危险的,特别是爆炸、有毒气体、建筑物倒塌和石油火灾发生沸溢喷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现场侦察,切实了解事故现场情况,掌握现场“突变”的症兆,才能形成准确的判断,以便果断采取相应的战术和防护措施。在处置灾害事故中,出现伤亡是难避免的,但如果由于现场指挥员未进行周密侦察或侦察不够细致,盲目采取行动导致人员伤亡,就是不必要的伤亡。为了及时抢救人命,保护和疏散物资,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为了正确部署战斗力量,迅速选择既能充分发挥战斗威力、又能确保消防员的自身安全,这就要求各级指挥员在每次灭火抢险救援中务必重视和加强现场情况的侦察工作,因为,这是打近战、打有把握之仗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4.4 应科学运用“撤退”战略
在灭火救灾中,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地实施战略“撤退”,有利于事后的战术进攻。指挥员在组织指挥灭火救灾中必须审时度势,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适时运用“撤退”战略。这与“怕死”或“逃兵”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撤退”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战术,而类似这样的主动撤退,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举不胜举的。所以,“撤退”不仅使得勇敢者得以保存,而且能使勇敢者在组织“反攻”打歼灭战时更加勇敢!否则,就是失职、犯罪。那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如何通过“撤退”战略来达到预想的效果:
4.4.1 指挥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火场撤退意识观念,而且还需有丰富的经验、智慧、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并在参战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该撤退时,下达“撤退”命令就应果断。
4.4.2 一旦迫不得已撤退时,必须坚决服从命令,行动要快速有序,并做到撤而不慌、退而不乱。同时避免撤不出来或撤得过于分散,互相联系不上,以防导致不能及时组织反攻等现象的发生。
4.4.3 撤退后的消防指战员,要树立“反攻”意识。消防员从火场第一线撤退下来,切勿掉以轻心。如:爆炸、喷溅后可能造成更大面积的燃烧,这就要求消防指战员要有“反攻”打恶战的意识,不但要教育战士树立有一次“反攻”打恶战的准备,还要有“二次、三次反攻”打恶战的心理承受力。
4.4.4 在以下情况出现时,应及时下令撤退:一是建筑物出现变形、开裂增大,局部坍塌,发出断裂声和发现灰浆墙塌下来的征兆时;二是在石油及其产品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火灾扑救中,风向突变,直接威胁到邻近贮罐、设备,必须调整部署时;三是石油及其产品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燃烧过程中出面火焰突然变白,增亮,罐体发生颤动,并发出“嘶嘶”呼叫声等爆炸前兆时;四是沸喷性油品浓烟变淡,发出“嘶嘶”的噪声等沸溢、喷溅前兆时;五是在化学事故处置中,新的、更大的泄漏发生,必须调整部署时;六是在灭水抢险战斗中,供水突然中断,并不能立即恢复正常供水,即将发生重大险情时;七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具发生故障,又不能马上排除时。
4.5 应加强灭火抢险救援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研讨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要想战时少流血,就得平时多出汗。这就是消防指战员必须重视、加强灭火救灾业务学习和探讨的重要性、必要性。因为,一方面,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情况急、任务重、要求高、危险性大和情况突变快;另一方面,消防抢险救援工作是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边缘学科。这就要求在处置过程中不仅要身体好、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和基本功扎实,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处置能力和应变水平,如:处置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中,首先必须学习了解化学危险物品和有毒物体及抢险救援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处置程序和战术原则。不断探讨和掌握疑难事故的共性、特性和个性,及科学的处置程序和战略战术。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所以,消防指战员在平时必须加强涉及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中需要的方方面面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增强处置才干和应变能力。
4.6 应加强灭火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建设
防护装具是消防队员用于保护自己、抢险救援的重要武器。为了提高防护能力,不仅要在训练中熟练掌握现有防护装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平时还应根据辖区参与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动脑子、想办法、找机遇,争取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重视、支持和解决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套工作。特别是消防战训部门、装备部门和科研部门,对消防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的自我防护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个人防护装具和消防通讯设备上,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良、功能改进,以方便操作使用。同时要加快研究开发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抢险救援中的推广使用,以减轻消防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危险程度和工作强度。
以上措施,每一环节都很重要,而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把火场施救工作的各个细节解剖开,把与整个施救工作不符的环节调整完善,使每个细节都与施救目的保持一致,必将有助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火情变化作出反应,并随着战斗进展和火情的变化发展,作出快速判断和主动决策。
5 在加强自我防护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正确把握几种情况下的规律与特征
5.1.1 储压容器爆炸的规律及特征。
储压容器在火灾时,安全阀易失灵,且不易被发现,一定要认真观察。当发现储压容器中燃烧的火焰少由红变得发白,罐壁或容器壁震荡,并发出“嘶嘶”的响场时,即刻就有爆炸的可能。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受热的情况,如果钢瓶局部受热,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变形,出现“鼓包”,压力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受热部分被炸出裂缝;如果钢瓶处于火陷包围之中,瓶体全部受热,易出现“胖瓶”,继续熏烤,就会爆炸,而且易出现粉碎性爆炸。钢瓶爆炸之前同样有明显的特征,火焰由橙黄色变得略微发白,并可听到“嘶嘶”的响声。
5.1.2 火场上建筑物将要倒坍时的几种规律与特征。
一是墙面外鼓,因为不垂直的墙支撑力很弱,因此从建筑物的侧面发现了墙面外鼓,该墙极可能顷刻塌下;二是墙面裂缝,烟和水渗出外墙,表明墙上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开口处。当然,出现裂缝并不一定说明建筑物将倒坍。但要注意的是,不断延长的裂缝是建筑物的动向和最终坍塌的主要标志;三是烟雾渗透 ,因为烟雾浓重可以说明内部建筑构件受着压力,墙缝中渗出烟,是砂浆裂开或墙体疏松的前奏。在任何火场,必须注意这种现象;四是声音异常,无论是在建筑物内还是在建筑物外,听到异常的声音应立即警觉起来,尤其是听到建筑物叽叽嘎嘎和嘎吱嘎吱的声音特别要警惕;五是门窗变形,变形是一种外部迹象,它表明建筑物已失去原有的强度。对门窗的观察能了解到变形的程度:窗是否下沉,门挺是否已变形把门卡住;六是楼板下沉,楼板下沉是行将倒坍的重要迹象。楼面里积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在一个大面积的区域内(楼板或天花板)水就积在中央部位,那坍塌的可能性就极大;七是在长时间扑救过程中,当发现建筑物内墙体上有大片炭火掉下来,这表明建筑或建筑构件已出现险情。
5.1.3 火场上导致建筑物倒坍的规律与特征。
一是与建筑构件的材料有关,如钢结构屋架局部被火烧后,很快出现塑性变形,在火烧15-20分钟后,就会失去荷载能力。局部遭到破坏后,会引起整体结构失去稳定而破坏。而木屋架是不耐火的,但表面炭化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只有当承载断面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塌落。木结构屋顶整体坍塌的少,往往易出现局部破坏;二是与建筑结构有关,如非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是靠墙壁支撑楼板和屋顶的重量,任何一座墙失去支撑能力都会引起严重的坍塌。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靠钢筋混凝土骨架支撑着,墙不承受水平楼板的重量,相反,它依附在建筑骨架上,这种建筑经得起大火的考验,不会轻易坍塌。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框架结构建筑如果发生倒坍,也只会是局部的,而不会象非框架结构建筑那样大面积的倒坍。但木框结构具有轻型框架结构的特点,一般不会倒坍于消防员在此类建筑物内灭火之时。而当这种建筑最终倒坍时,火势己相当猛烈,消防员早已无法实施内攻。然而,必须记住的是,如果这类建筑第-次倒坍得不完全,必定还会有第二次倒坍,所以消防员在经过猛烈燃烧阶段的木框结构内扑灭残火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建筑物的倒坍;三是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关,特别是木结构的房屋,因为木材只有在保持着自然适度的湿度时才具有最强的受力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木材也变得干燥,强度减弱。之后,又经雨淋或接触潮湿空气,木材一再吸水、干燥、再吸水,就会腐烂。此时,不仅建筑构件本身受力强度已弱,再如在大火作用下就有可能加速倒塌;四是与建筑物改变用途有关,如由于种种原因,一幢原来按照服装厂的要求设计的建筑物而被用来作服装仓库,就会增加各建筑构件承受的负荷,甚至超过建筑原设计的承受能力。因此,从这个方面也能得到建筑物倒坍的线索;五是与着火时间长短有关,因为着火时间与房屋倒坍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六是与楼层内的燃烧物品有关,因为可燃物质性质不同而燃烧强度就不同,可燃物质数量不同而燃烧时间也就不同,可燃物质的吸水强度不同而对增加建筑物内的活负荷就不同;七是与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和长时间、大流量的灭火用水有关,因为在一幢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建筑物内扑救火灾,再加上室内排水不畅,内存物品多而吸水性强,如果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大大增加建筑物内的活负荷,那建筑物倒坍的可能性就更大。
5.2 使用防护装具时应注意的的问题
目前,全国消防部队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具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消防员个人呼吸保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移动供气源、综合过滤罐等;一类为消防员个人防护服装,防护服装又分为灭火和防化两大块。灭火分避火服、隔热服、普通战斗服;防化又分为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封闭式防化服、简易防化服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5.2.1 正确合理使用各类防护装具是确保消防员自身安全的前提。如地下抢险作业使用时间比较长的尽量使用氧气呼吸器,综合过滤罐可以防止包括军事毒剂在内的各类毒气,但禁止在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7%的空间中使用;二是各类防护服装的穿戴必须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求,如人员要穿过火区作业必须穿避火服,进入内部关阀堵漏必须穿内置式重型防化服,进入染毒区域人员必须穿封闭式防化服。
5.2.2 呼吸器具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气瓶外观有无损坏、裂纹,仪器报警是否正常,面罩气密性是否良好,综合性过滤罐的真空包装是否破损。防护服装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完整好用,尤其是防化服的气密性是否完整。
5.2.3 呼吸器具使用必须认真履行登记手续。把气瓶的压力、进入时间、进入人数、作业时间进行认真规范的登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空气呼吸器使用登记牌,使指挥员及时掌握和了解战斗员气瓶使用情况,以便及时下达指令,撤离险区。
5.2.4 佩戴防护装具内攻人员在可见度较差的情况下,不能单独行动,以防中毒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科学编组,轮换作业,并与外界保持通信联系。除了内攻小组外,指挥部应考虑接应小组戴好防护装具,以备紧急情况下接应内攻小组抢险。
5.2.5 在进入浓烟有毒场合前,要及时佩戴防护装具,不要等浓度高了再佩戴,尤其是在危险区域,绝对不能图一时的方便、舒适而随意取下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时要注意观察其功能和呼吸是否正常。使用中要应防止碰撞磨损和挤压而造成面罩漏气,如发现残压警报已作用,应迅速撤离灾区。
5.2.6 个人防护器具在使用后,都要认真检查、清洗保养。定期对气瓶进行水压等有关数据的测试和面罩气密性的检查,并标明测试合格时的日期。防护服装应及时清洗,并在烘干架上凉干,禁止在太阳下曝晒。
5.3 处置化学危险物品时应注意的问题
5.3.1 处置化学灾害事故一定要加强统一指挥,尤其是对工艺特殊、大面积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和有随时发生险情的复杂场所,更要讲究科学,周密计划,严密组织,冷静分析,听取专家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并要合理布置救灾力量。进入一线危险区域内的侦察和施救人员应尽量精简,内外均不得穿普通化纤制品,严防盲目采取大兵团进入近距离作战,以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凡进入燃烧、爆炸区域侦察排险时,要用二支以上的水枪作掩护,并从不同分水器上接出,防止因供水中断而发生伤害事故。警戒区内禁止一切火源,如现场电器设施、汽车尾气、手持电台、扬声器、普通照相器材、摄像机、移动电话、BP机等。
5.3.2 到场救援车辆应选择安全位置停车,车头要向着便于撤退的方向,不得停在地沟上和架空管下,而要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前沿阵地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实施战斗展开。同时,在处置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事故现场要慎防“回火”和“复燃”造成人员伤亡。
5.3.3 扑救有毒区域的火灾时,消防队员进入危险区必须根据所需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毒衣、防化服或隔热服等。在切断气源的同时,利用门窗洞口,破拆结构或利用通风设备排除有毒气体,也可用喷雾水流驱散有毒气体,以防中毒。对于流散在地面的有毒液体,可采取筑堤导流的方法,防止流散。对有毒和可燃气体的侦检工作要及时,警戒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凡处理有毒、有腐、磷类化学危险品时,要防止溅在人体上造成毒害、腐蚀和灼伤。
5.3.4 扑救气体或燃液体蒸汽火灾时,扑救人员要站在上风或侧风方法,并居高处或低洼处,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时,要站在高处,比空气轻的气体扩散时,要站在低洼处,采取卧射、跪射或匍匐前进等。要设法驱散气云,防止发生爆炸燃烧。进入气体区域时要佩戴氧气呼吸器,扎紧裤腿和袖口,要防止鞋钉和破拆产生的火花。扑救压力气瓶火灾,应站在气瓶的两侧,以避免或减轻爆炸时的伤害程度。对可燃气体火灾,除了冷却保护需要用水外,在没有做好充分堵漏的前提下,不要盲目出水灭火,以防灾害的扩大化。
5.3.5 堵漏工具的选用要正确合理,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碳钢板手、榔头,应使用铜铍合金等无火花工具,并要强化安全措施。搬移爆炸物品要轻拿轻放,并防止撞击、震动而引起爆炸;
5.3.6 扑救易燃液体贮罐、容器、反应器等设备火灾时,要时刻注意观察火陷和声音的变化,发现火陷光发白,罐壁或容器壁震荡,并发出“嘶嘶”的响场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来不及撤离时,迅速卧倒,同时还应注意防止连续爆炸、系统爆炸、油品沸溢喷溅等事故。对流散液体截流时,一定要彻底,防止流散扩散伤人。扑救卧式贮罐火灾时,不要站在贮制度的两端,以防爆炸伤人。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应及时要求事故单位的技术人员到场协助。开关阀门尽量由事故单位技术人员操作,消防员注意做好协助掩护。
5.3.7 扑救爆炸物品的火灾时,要选择低洼处,采取卧姿或和用附近坚固物体掩体。扑救粉尘或有粉尘场所的火灾时,要防止粉尘飞扬引起爆炸,尤其是扑救铝粉火灾,不能随意打开门窗,以免形成过堂风使铝粉飞扬,造成爆炸伤人,更不能使用二氧化碳、干粉、1211等压力灭火器灭火,以防粉尘飞扬发生爆炸。
5.3.8 对受污染的人员、车辆和器材装备,要进行清洗消毒,严防发生二次污染。
5.4 建筑物火灾扑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4.1 扑救建筑物火灾时,应根据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构件受火或高温作用的持续时间,并通过火场侦察判断结构及构件的变化和有关情况是否有倒塌的危险。其次在组织内攻时,要先用水枪对进攻通道上下左右进行喷射,观察有无异常。若在不能防止建筑倒塌时,就要应立即撤离火场。
5.4.2 水枪阵地要注意选择视线良好、便于操作、进退自如和回旋余地大的位置,应以坚固结构为依托或屏障,如门窗、外侧楼梯口上面等。消防车、分水器和水枪出水或关水,压力增减动作要缓慢,以防水垂作用造成水带破裂或水枪手翻倒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但在建筑物楼层不能长时间过多打水,以防造成大量积水,增加荷重而加速房屋坍塌。
5.4.3 在屋顶、起火楼层或进入闷顶的灭火人员不要集中,走动要稳,行进时采用“前虚后实,探步前进”,以避免踏空,掉下伤人。在陡坡的屋顶上灭火时,脚要踏在屋脊等承重构件上,并弯腰借助腰斧来探路、支撑或采用坐骑的方法进行。当你在燃烧的或其以上的楼层之间上下楼梯时,要保持紧靠和面对墙壁的姿势,因为烟、热和火焰是沿着楼梯井垂直上升的,而靠墙壁就可以减轻对你的损伤。如果你进入着火部位以上充满烟和热的房间、门厅或其它位置,要估计你的后面会出现跳火现象,要找到一个窗子作为你逃走的第二出口,或者在进入这一地区前带上轻便的梯子或安全绳以备逃逸。
5.4.4 火势控制后,还需扑灭残火及进一步搜索有无被困人员时,消防员必须要有组织地深入,搜索人员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进入经长时间猛烈燃烧的建筑物内部处置残火和搜索人员时,首先要了解、观察和预见建筑物内部结构是否有坍塌前兆,同时要考虑万一险情发生时的撤退路线和逃生方法。尤其是在确定遇难者已死亡,又因受客观条件限制,进入险区难保自身安全时,切忌冒险进入险区自找麻烦。
5.5 特殊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5.1 扑救船舶和地下空间火灾时,不准使用综合过滤罐,必须使用空气或氧气呼吸器具,随带救生照明线和导向绳,并在转弯较多时,增设保护点,防止绳子卡住,但不能单独行动,以免迷失方向发生意外。特别是现场侦察后应作好记号,并牢记已侦察范围的主要特征,防止重复侦察。在有浓烟等视线不清环境中侦察要匍匐行进,行进中要前虚后实或探步行走,并要右进左出或左进右出。在开启门、窗时,应先探测门窗背面温度,并且缓慢开启,防止“轰燃”现象发生和高温灼伤。同时要防止进入后门锁自闭。必要时可用水枪射水保护接近火点进行侦察。当发现有爆炸危险时,应迅速冷却。储存易燃易物品的地下建筑,明火扑灭后,要继续冷却一段时间,以免由于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扩散。
5.5.2 扑救电器火灾或在有电器设施场所灭火过程中,要防止触电或跨步电压。严禁用直流水枪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打击裸露的电器设备和高压电线。登高车辆操作和人员在登高作业时,要防止架空高压线或室外裸露电线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在破拆时应注意电线安全,必要情况下要事先在下方划出安全警戒线、设置安全警戒岗,对所破拆之物品,应注意投掷,防止伤及他人。特别是在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一般应首先切断电源,不要带电灭火,如必须带电灭火时,要使用喷雾水流。如果使用直流水流,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射水时要根据电压的高低,保护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
5.5.3 在处置交通工具事故中,要注意对油箱的冷却保护,遏制爆炸,尤其在破拆抢救人命时,尽量使用防爆破拆工具,或使用雾状水实施掩护,防止因破拆而引发油箱爆炸燃烧。
5.5.4 爆炸后的厂房其建筑强度大大下降,攀登时一定要严加注意。进入倒塌房屋内搜寻遇难人员时,应有专人监视险情,严密组织,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快速撤离。在房屋倒塌灾害事故现场抢救人员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易跌落的构件进行加固,防止发生第二次倒塌和引发次生灾害的发生。
5.6 扑救山林火灾时应注意的问题
5.6.1 在灌木林中进行灭火时,必须佩带防护面罩的头盔,必要时应拿起工具或举起手臂挡住你的脸部,这样在向前方移动中可防止锐利的尖状物、尖树叶或蔓藤的磨擦而伤及面部。
5.6.2 前面带队的消防队员与后面的人要有一定的间距,以防转弯或碰到树木时前后发生撞击。同时必须保持前后方的通讯联络。
5.6.3 尽量不要进入超过你头部的灌木林或香蒲属植物林中,这会减低你的视线,如果风向改变,你就有被淹没在灌木林中的危险。
5.6.4 在扑救丛林火灾过程中,遇有风向发生频繁的改变时,最安全的地点是曾被扑灭而被烧光而变成黑色的地块。如果所处位置即将被大火包围而又无法撤离时,可在附近选择烧出一块空地,然后趴在烧出的空地上,等待火势过后撤离。
5.6.5 消防队员扑救丛林火灾应从燃烧的侧面进行攻击,也就是从燃烧的前部与后部之间的侧面进行扑救。以防发生在小的丛林火灾中而被部分大火封住了出路。因为,那些被烧死的人往往是自己试图比燃烧的火跑的更快,结果被火追上。或者是突然发生丛林火灾包围了他们,因措手不及而湮没在火海中。
5.7 现场群众气氛紧张时应注意的的问题
5.7.1 在灭火抢险救援中,消防指战员遇有无理闹事,扰乱秩序,围攻、打骂工作人员时,首先要举止文明,说话注意分寸,既要严肃,又要冷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及时劝阻,指出其错误,视情节给予教育。但不要在现场长时间纠缠,以防事态扩大。当影响秩序又劝阻无效时,应及时通知治安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5.7.2 在消防人员一时无法进攻的特殊现场,有些围观人员不理解火场指挥员所运用的灭火战术,搞不清楚火场水源状况、燃烧物质性能等利弊,而一味地强求“扑火”。但实际火场上,有时因综合因素的影响,少数火灾一时难以扑灭;每当这时,就会有一些围观者冷言碎语、指手划脚,起哄、挖苦、讽刺,甚至谩骂消防指战员。在现场群众一时不能理解行动方案而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消防人员一方面不能冷言冷语,训斥挖苦,而要耐心说明,文明用语;另一方面要沉着冷静,不能被围观人群中的不良言行所左右,更不能情绪跟着激动而盲目蛮干,以防战斗行动中导致损兵折将。
总之,从事灭火救灾工作既光荣又神圣,但在实战过程中消防指战员却往往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如贸然行事,必将后果无穷。这就要求指战员在处置不同类型的灾害事故中,需采取不同的、相应的技战措施和良好的安全防护。因为良好的防护能力是快速、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基本前提,是顺利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成败的标准之一。所以,加强消防指战员的自我防护工作,避免和减少指战员在火场上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应当成为各级消防指战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一切悲剧在发生前,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种种迹象,只要我们平时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引起高度重视,把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有些伤亡事故是可以等到有效遏制和避免的。
作者简介:樊向阳、男、大学本科、武警重庆市江北区消防支队参谋长。
参考文献:
伍和员.灭火战术与训练改革——新世纪消防战训工作探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公安部消防局.国外灭火救援技术译文集.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美国消防协会危险品事件处置标准汇编.2003
伍和员.现代火灾与扑救.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1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联系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工业园港城西路119号 邮政编码:400026
Analyse how to pretect yourself well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ing
fanxiangyang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Public Security Detachment Fire,chongqing 40002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fire forces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increasingly is increasing,various types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ing is changing day by day. Doing a good job in fire-fighting and rescuing of self-pro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 the full light of reality,to analyse comprehensely the importance of fire disaster in "Self-protection," weak links,firemen casualties led to a common situation,to strengthen fire-fighting rescue in "self-protection," and the basic 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the self-protection work in a few noteworthy issues.
Keywords: Fire disaster, Self-protection, Expl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尔到庆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