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历史“明天”在哪里?

中国足球将来在哪里
非常遗憾,我真的感到非常的失望,中国队在两个主场当中没有取得一分,中国足球已经彻底无缘2010年世界杯了,我现在的心情和你们一样充满了悲伤。
在天津这个漂亮的体育场里,丝毫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气氛。我本想着中国队会取得一场胜利,哪怕是把悬念保留到最后一轮,这或许也是对中国球迷的一种尊敬。但是,今晚是让人遗憾的,中国队没能将笑容留到最后一刻。
事实上,当客场战平卡塔尔的时候,中国队的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然而,主场负卡塔尔就已经基本宣判出局了。我不知道球队在这两个主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一直没见到队员在7年前的那种笑容,那时的球队充满了快乐,那时的中国队是一支团结的球队。
有个细节我注意到了,中国队上场的队员表情都很麻木,这似乎反映出了队员的心理状态。队员丝毫没有大战来临前的那种精神状态。反观伊拉克队队员整场比赛都表现的很放松,尽管尤尼斯开场不久就离场了,但是他们更像一个整体在作战。&&
或许是这种形态的影响,那两次射门得分也显得很轻松。本场比赛在技战术层面上并没有太多的值得探讨的,中国队也创造出了很多机会,但是并没有把握住,这也让球迷感到更加的遗憾。
有球迷问我中国足球的将来在哪里,我认为在国家队的层面上只要按照规律办事就可以了。不用提过多的目标,也不用过多的考虑年轻球员的培养。当然,我是指在国家队这个层面上。就像这次我之前讲过的那样,中国队的精力应该更多的集中在国家队中,毕竟在世界足坛上世界杯才是最重要的。
博拉希望能把乐观的心态传递给中国的朋友们,希望中国队吸取教训把握好下一次机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最新播报:
一少儿足球工作者的迷茫与期盼:中国足球明天在哪里
  新华网济南11月18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滕军伟)“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水平也退步了,谁来撑起中国足球的明天?”看着空荡荡的操场,烟台市少儿足球俱乐部主任秦涛担忧地说。
  18日,烟台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寒风刺骨。从事了17年少儿足球工作的秦涛也已失去了昔日的激情,坦然面对如今的一切。“足球班停课了!不是教练不想教,是没有孩子来,都怕冷。”
  秦涛的足球俱乐部以小学生为主,每星期两节课,每个月学费150元,价格不能算贵。“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周末还要上钢琴、英语等补习班。即便有时间,家长也喜欢室内的、冻不到、摔不着的活动。”秦涛很理解家长和孩子的难处,但在内心深处,他仍难掩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担忧。
  地处山东半岛的烟台市,市区人口近200万人,经济发展位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和“篮球之乡”。烟台市少儿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6年,2000年左右达到顶峰,当时有六七百名孩子,36个学员基地,“孩子水平高,家长认可,社会赞助也多,曾获得全国业余俱乐部前三名,”秦涛仍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然而,俱乐部从2005年开始走下坡路,目前只剩下200多个孩子和12个学员基地。由于没有场地和经费,俱乐部每年都要亏损5万元左右,靠从秦涛的体育公司中拿出一部分补窟窿。
  最让秦涛痛心的是,由于缺乏系统训练,孩子们的足球水平明显下降。前几天,市里组织文艺表演,让他从俱乐部里挑几个孩子表演颠球,但秦涛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连续颠球10个以上的孩子。“有时候我都不敢看他们训练,心里难受。”
  秦涛认为,职业联赛一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家长由最初职业联赛开始时的狂热,转而为孩子从事足球运动的前途担忧,减少了对足球的热情,从而导致可供选择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少。俱乐部成立之初,有多个苗子入选中国国少队,2009年以后则再无人入选。
  从2011年开始,烟台市连续举办了3届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在没有赞助商、缺乏场地、没有观众的情况下,秦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儿足球俱乐部在夹缝中求生存,也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
  “看不到希望,没有人关注少儿足球,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改行了。”秦涛说,“我也经常困惑,我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足球的出路在哪里?”
  恒大队夺得2013年亚冠联赛冠军,让秦涛看到了一丝曙光。但他认为,一两支球队的胜利,一两个足球学校的成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他坚持,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孩子参与足球,少一点功利性,多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意志力和团队精神都不如以前了,就算为了孩子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更多人关注少儿足球,给他们更多的运动空间。”秦涛说。
[责任编辑:股票/基金&
中国足球未来不会来?
作者:陈宏
国少队在亚青会上的糟糕战绩又让人们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捏把汗。新华社 图  南京亚青会小组赛中,国少队连续输给东帝汶队和队,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小组赛遭淘汰出局,让足球界一片悲声:中国足球真连未来也没有了?同一时间,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市,老克勒明星足球队和老男孩足球队,为当地的青少年足球踢了一场慈善赛筹款,范志毅、前国少教练曹限东两位前国脚碰了面,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们语出惊人:“裤衩都输没了!”“烂到底,其实也好。”  青年报记者 陈宏  “老克勒”干着急  范志毅:足球断层触目惊心  “连续暴露出国青、国少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的底子不行,”范志毅说,“但现实就是,我们从85-86年龄段之后,就没出过多少人,断层状况很严重。”  在范志毅踢球的年代,中国足球走体工队路线,宝塔形选拔苗子。从1967年开始到1985年,梯队选拔一直正常进行,但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开始后,宝塔形选材被彻底废除。“这对吗?也对的。不能抹杀改革的东西。但在职业化的整个推进过程中,出了纰漏,职能部门也没意识到,被某些成绩掩盖掉了。”  范志毅扳着指头给记者数:“你看啊,87-88这个年龄段,没人;89-90年龄段,出了个别人,就是徐根宝指导的这批;91-92年龄段,武磊、王佳玉好点;93-94年龄段,又是断层的。”  他甚至说,外界要做好“中国足球会出现更低谷”的思想准备:“上次潍坊杯,95-96年龄段已经输给缅甸了。回顾我们中国足球成功的时候,队里一定是老中青三代齐备的,当时队里年轻的有邵佳一他们,中层的是、孙继海、徐云龙,我们老的,区楚良、江津、我。但是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层次,断层太严重。”  “老男孩”愤愤不平  曹限东:足协目光太短浅  曾经带过国少队的曹限东,对目前足球的青少年培养,看得也很透。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如果说国家队是西服,国少队是里面的裤衩,我们现在西装只是破了点,但是裤衩都没有了,因为你青少年足球就没有―中国足球差,差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大人身上!”  和范志毅的观点相同的是,他也认为从1994年职业化开始以来,在青少年培养方面,中国足球就已落后:“原来只是落后日韩,从前几年开始,已经落后于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了,包括是否尊重足球规律、基层教练水平、硬件设施……”  他批评中国足协,领导们四年一届,考虑问题“目光太短浅”:“对青少年足球培养,至少要有10年计划,而20-50年的计划都有,我们什么都没有,只做表面文章。”  [旁观者清]  选才机制要改变  本报讯 记者 陈宏  作为亲自带过93-94年龄段的范志毅,既是劝外界,更像是劝自己说:“烂到底,其实也好。输了之后,就是个起点,逼着大家反思,不要急功近利。”  范志毅说:“不要去怪别人,首先要怪我们踢球的人,怪队员,教练能让你这么踢吗?”他话锋一转,“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一些别的?东帝汶队,集训两年了,人家还在训练,你们才50天!泰国队复苏,人家为何好了?因为他们抛弃了很多不好的东西。”  他给足协建议:“12岁到16岁这个年龄段,足协能否改改传统的培养模式,从两年一个年龄段标准,改成一年一个?这些小孩,发育得晚点,可能就影响到他的身体机能,但他意识和技术不错,晚一点就可能出来。如果谁敢不要成绩,抓住底子的东西,12岁自己比赛,13岁自己比赛,哪怕全国就几百个人,那就几百个人比嘛。”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国脚二代:我们是中国足球未来-凤凰新闻
国脚二代:我们是中国足球未来
昨晚,秦皇岛四国赛最后一轮结束,中国国青队0比2不敌韩国国青队,以1胜1平1负的战绩位列第三。不过,国青主帅黎兵认为第三名的成绩,并不足以体现此次邀请赛的巨大收获。 10月8日,国青将在嘉兴迎来亚青赛预赛,此次四国赛核心目的是锻炼队伍,考察队员。与对阵克罗地亚、墨西哥队的首发阵容相比,昨天面对韩国队,黎兵仅仅更换了2名首发队员。对此黎兵表示:“国青队首次聚齐队员,主力阵容比赛磨合机会太少,希望尽早确定10月份亚预赛的主力阵容。”邓涵文、韦世豪是经过考验的队员,此役并未首发。
或许是同一套阵容5天3战过于疲劳的原因,国青队前场进攻的流畅性不如前两场,虽然创造了几次破门机会,但未能把握住。反倒是韩国队在上半场补时阶段以及下半场第70分钟通过快速反击两度敲开中国队大门。
最终,墨西哥队3战2胜1平夺得四国赛冠军,中国队同韩国队战绩相同,但因胜负关系屈居韩国队之后位列第三位。1胜1平1负三种战况,也可以看做对中国队在亚预赛中可能遭遇的领先、落后等多种情况进行了预演。
我们要加强对球的控制
赛后,黎兵对比赛结果并无太多不满,他更多的是强调球队在面对高强度逼抢和对抗时,对球的控制并不好。
韩国队主教练金相镐在赛后发布会上首度露出笑容,“前两场比赛没有赢球,我们为这场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经过与墨西哥与克罗地亚队的比赛,我们的状态越来越好,发挥也越来越好,战胜中国队也是情理之中。”
再次输给亚洲宿敌韩国队,出现在发布会的黎兵没有责怪队员,他表示只是有遗憾:“队员们确实尽力了,从这点上看值得肯定。三场比赛为了磨合阵容,多数队员是连着踢了3个90分钟的,比赛中能看出来,队员还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在身体上明显跟不上对方了。”黎兵认为,与韩国队的比赛非常激烈,对抗强度高,“中国队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是如何能够将全部水平在高强度对抗中发挥出来,如何能够经得起逼抢,进而加强对球的控制,这方面今后要提高。”
或许是输给韩国队之后情绪不高,发布会现场的氛围有些沉闷,黎兵在进入发布会简短总结后,就匆匆离开。
想让国人看到希望
1998年,著名国脚高仲勋的绝望呼号“中国足球没戏了”,道尽那一代球员的诸多无奈。十几年后,高仲勋的两个儿子高准翼(上图)、高铭翼却走上足球路。高准翼已成长为国青队主力,四国赛三战首发攻入1球,12岁的高铭翼在上海接受培训。面对记者,高准翼描绘足球梦,“希望我们这一代能让国人看到中国足球的一些希望”。
自主选择走上足球路
京华时报:你父亲说过中国足球没希望了,你怎么又选择踢球了?
高准翼:我之前不知道我爸说过这话,后来特意问他,才知道我爸一直对那场比赛(1998年前卫寰岛2比1逆转延边敖东)耿耿于怀。我10岁的时候,我爸在昆明带队,我暑假过去玩,踢着踢着喜欢上了足球。我爸说要是玩玩的话,就别练了,我当时说我就以这个为职业,我爸就同意我踢了。
京华时报:你父亲是知名国脚,你在培训时有没有受到特殊照顾?
高准翼:我确实得到了众多教练的悉心指点,但没有特殊的照顾。我之前一直是替补,到今年才打上主力。刚开始踢边前卫,但身体发育比较慢,没优势,改打边后卫。这两年,队里中后卫缺人,我正好身体也长起来了,就改踢中后卫了。
京华时报:带着“国脚二代”的光环,你是否会有压力?
高准翼:我爸跟我说过,“你是你,我是我,不要按我的路走,要自己去闯一条路”。我也始终记着这句话。
棍子巴掌仍要说感谢
京华时报:打克罗地亚进球后,你是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高准翼:进完球后都进入忘我境界了,谁都不认识了。我是感觉爸妈培养我这么多年,不容易,这个球对我来讲有一种走上大路的感觉。
京华时报:你父亲给了你哪些帮助?
高准翼:我爸把我领上路后给了我很多建议,譬如刚打中卫时不会踢,我爸就给我讲得特别细。技术方面,肯定是我爸技术好。我爸以前也没少打我,但主要是文化课方面。当时比较淘气,没写作业说写完了,老师给我爸打电话,我爸就怒了,用棍子打得特别狠,有时候生气了手也就上来了。
京华时报:说说你弟弟吧。高准翼:他现在12周岁了,叫高铭翼,比我淘气,特喜欢玩游戏,我爸现在把打人的力气都用在我弟弟身上了。他的速度、力量、技术要比我好,我希望他继续踢前卫,将来有一天能同场竞技,我防他。
京华时报:有没有想跟爸爸说的话?
高准翼:感谢我爸这些年对我的付出,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踢好球。
最好能一辈子干足球
京华时报:听说你在队里人缘不错,是大家的开心果?
高准翼:我比较随和,大家也都爱闹,爱拿我寻开心,都叫我“棒子”,因为我是朝鲜族嘛,有时候还拿韩剧开我玩笑说我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京华时报:有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高准翼:想好好踢球,不希望家里付出这么多,而自己却成为这一行不成才的“垃圾”。现在就想努力踢好,能在年轻时把钱赚够,让下半生过得舒服点。退役之后也要学习,最好能当教练,一辈子干足球。
成年后想去海外踢球
京华时报:今年18岁了,想到哪踢球?
高准翼:还是想出国踢球,在亚洲方面,我希望去日本踢,毕竟日本足球在亚洲是第一位的,我爸也在帮我联系去日本踢。不过如果能去欧洲踢,我更乐意。
京华时报:你希望成为什么类型球员?
高准翼:我的偶像是普约尔,不是说他能力有多么强,他的精神强大,具有领袖风范。
京华时报:你的足球梦是怎样的?
高准翼: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来改变一些东西,就算很小的改变也行,让国人看到一些希望。
正在载入...国脚二代:我们是中国足球未来
来源:京华时报日 07:29
  京华时报:你父亲给了你哪些帮助?  高准翼:我爸把我领上路后给了我很多建议,譬如刚打中卫时不会踢,我爸就给我讲得特别细。技术方面,肯定是我爸技术好。我爸以前也没少打我,但主要是文化课方面。当时比较淘气,没写作业说写完了,老师给我爸打电话,我爸就怒了,用棍子打得特别狠,有时候生气了手也就上来了。  京华时报:说说你弟弟吧。高准翼:他现在12周岁了,叫高铭翼,比我淘气,特喜欢玩游戏,我爸现在把打人的力气都用在我弟弟身上了。他的速度、力量、技术要比我好,我希望他继续踢前卫,将来有一天能同场竞技,我防他。  京华时报:有没有想跟爸爸说的话?  高准翼:感谢我爸这些年对我的付出,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踢好球。  &&谈人生  最好能一辈子干足球  京华时报:听说你在队里人缘不错,是大家的开心果?  高准翼:我比较随和,大家也都爱闹,爱拿我寻开心,都叫我“棒子”,因为我是朝鲜族嘛,有时候还拿韩剧开我玩笑说我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京华时报:有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高准翼:想好好踢球,不希望家里付出这么多,而自己却成为这一行不成才的“垃圾”。现在就想努力踢好,能在年轻时把钱赚够,让下半生过得舒服点。退役之后也要学习,最好能当教练,一辈子干足球。  &&谈未来  成年后想去海外踢球  京华时报:今年18岁了,想到哪踢球?  高准翼:还是想出国踢球,在亚洲方面,我希望去日本踢,毕竟日本足球在亚洲是第一位的,我爸也在帮我联系去日本踢。不过如果能去欧洲踢,我更乐意。  京华时报:你希望成为什么类型球员?  高准翼:我的偶像是普约尔,不是说他能力有多么强,他的精神强大,具有领袖风范。  京华时报:你的足球梦是怎样的?  高准翼: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来改变一些东西,就算很小的改变也行,让国人看到一些希望。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管明天你会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