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议论文好的科研课题论文

提高科研课题论文写作的6大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提高科研课题论文写作的6大技巧
提​高​科​研​课​题​论​文​写​作​的大​技​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论文教程-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论文教程-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
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教​程​ ​经​典​论​文​教​程​ ​文​章​ ​免​费​教​程​ ​写​论​文​ ​考​试​ ​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教​程​ ​经​典​论​文​教​程​ ​文​章​ ​免​费​教​程​ ​写​论​文​ ​考​试​ ​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教​程​ ​经​典​论​文​教​程​ ​文​章​ ​免​费​教​程​ ​写​论​文​ ​考​试​ ​怎​样​写​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教​程​ ​经​典​论​文​教​程​ ​文​章​ ​免​费​教​程​ ​写​论​文​ ​考​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研究微型课题
写好教育论文--《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23期
研究微型课题
写好教育论文
【摘要】:正微型课题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普适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和载体。笔者对微型课题研究亲力亲为,并在南通市范围内发起、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型课题研究"运动"。(有关情况可参见2008年第2期《天津教育》载《冯卫东谈微型课题》一文,或2008年第5期《人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5.1【正文快照】:
微型课题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普适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和载体。笔者对微型课题研究亲力亲为,并在南通市范围内发起、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型课题研究“运动”。(有关情况可参见2008年第2期《天津教育》载《冯卫东谈微型课题》一文,或2008年第5期《人民教育》载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卫东;;[J];人民教育;2008年06期
崔登乾;;[J];学校管理;2010年04期
杨泽国;程利玲;;[J];四川教育;2006年10期
;[J];四川教育;2006年10期
解腊梅;王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刘先捍;;[J];教师;2008年12期
刘金明;;[J];天津教育;2006年06期
黄佑生;[J];湖南教育;2005年19期
毛佩清;;[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年05期
刘莉;;[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陕西省汉中市北大街小学课题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胥兴春;张大均;;[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欣;;[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A];营养与食品——健康中国高级论坛Ⅱ论文集[C];2008年
赵玉萍;华正武;;[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杨剑;陈开梅;;[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曾洁珍;张卫;李董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姚计海;申继亮;;[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慧斌;[N];辽宁日报;2001年
仝静海 董立龙;[N];河北日报;2009年
张建 陈瑞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赵秋丽 通讯员
吕善锟;[N];光明日报;2009年
鸣琦;[N];陕西日报;2009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记者李炜玢;[N];昌吉日报;2009年
赖志凯;[N];工人日报;2009年
员娟绸;[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邓港 齐雷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韶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力娟;[D];西南大学;2008年
刘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杨新国;[D];西南大学;2008年
张乃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高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吴明霞;[D];西南大学;2006年
黄迪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王大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照;[D];西南大学;2010年
吴梅宝;[D];西南大学;2010年
高志强;[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王兆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艳霞;[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李伟;[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刘琳琳;[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宫秀丽;[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石新茂;[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硕;[D];西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关注  粉丝
总访问量:6108
今日访问:2
最后登录: 11:35:32
广西田阳县
山西繁峙县
河南汝南县
黑龙江富锦市
辽宁庄河市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安徽无为县
宁夏青铜峡市
安徽无为县
黑龙江北林区
安徽定远县
(最近更新:2350)
(最近更新:15)
(最近更新:256)
(最近更新:116)
(最近提问:56)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如何开发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提倡教师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学校、老师、学生自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库,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资源体系。.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使教师真正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料的设计者与开发者。三、课题研究的内容㈠课题界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其它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涉及教材资源和现实生活资源,但它更指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它的来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它可以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可以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本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名人的生活事迹,以及能够反映本土特点的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广泛的社会资源、物产资源,甚至可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资源。㈡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互补性原则在开发校本语文课程资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思想内容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力求避免出现置教材于不顾,随意去开发课程的极端行为。.儿童化原则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关注儿童的身心特点,否则,再好的课程设计都难以落实。.适应性原则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殊学生的个别具体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特定教育对象的现有知识技能、素质背景,以此来选取材料、组织材料、使用材料。.和谐性原则各种语文课程资源之间配合要得当、匀称,学科之间的沟通相融应当是有机的,而不是人为勉强的拼装组合。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与调配,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使语文课程资源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健全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㈢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课程资源结构的重心发生变化时,本课题立足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实验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生活中构建校本语文资源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教学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四、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以师生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形式,搜集、挖掘农村生产生活、乡土文化中可利用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2)实验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课题组教师选择语文教学中一个领域,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开展实验研究,及时总结反思。(3)文献研究法:认真钻研新课改文集,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课程理论和自主学习等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4)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各总结阶段对实践中搜集的各种资料、积累的经验反思等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归纳、提炼、论证,以期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有价值的结论。五、课题研究的措施:、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领导制度。成立课程资源开发领导机构、专家顾问小组、配备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开发队伍,制定相关措施,保证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原则落实和目标的达成。(2)评价机制。肯定和鼓励教师个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所作尝试。()扶持机制。经验相对丰富的老教师扶持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完善教师培训的方式。()采取集中地方式,聘请专家就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培训。()观摩教师上课,听上课教师作情况介绍,专家点评。()培养骨干教师,通过选拔部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外出考察等形式的培训后,发挥由点到面的辐射作用。、加强活动与研究方式的指导。教师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学生指导,要坚持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的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在方式上注重时效性、针对性的指导。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年月——年月)成立课题组,确定小组成员,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对方案进行论证。(2)研究阶段(年月——年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课题组人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深入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实验研究,积极研讨交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3)总结阶段(年月——年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结题报告。、教案集、教学案例集、课件库、光盘、教材及其他。、论文集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福建省永定县陈东武警希望小学卢旺祥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农村中小学语文课改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想改变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靠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开发和利用,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会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正文:“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农村语文课改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窠臼,它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社会,由教材内延伸到了教材外,由教师延伸到学生。产生了多维立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同时又将相关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极大地拓宽了原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使理论知识一下子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随着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也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弊端。为学生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从而促进学生的时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开发、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参、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等课程资源,一般农村学校都有,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些资源,努力做到:.以教材为蓝本,开发课程资源。以往,一些老师常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认为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学习语文,使语文与生活脱节。本次课改,虽然还把教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仍要利用,但不唯一,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蓝本,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语文向课外拓展延伸。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语一年级下册是围绕专题组织内容。课文的第一组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该组把各项内容完整地组合成一个有机体。学习了这组课文之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能仅局限在课本里,而要作课外延伸。语文教师可让孩子们去寻找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如诗词、歌曲、图片、文章。学习语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沟通。当学生走进生活查找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举行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我会讲春天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寻找春天:“春天来了,我要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春耕的?”“春天来了,我们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唱、跳、背、画、讲、看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是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以活动为载体,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又一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好胜心切的心理特点,适时组织竞赛活动。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驱力正体现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上。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要限一定的量,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可让学生一天记住一个成语或格言警句,平时也可以举行“讲故事比赛”什么的。这样,日积月累,积累的成语就多了。.以教师的多角色为导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在农村,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实行包班制(一个年级或者两、三个年级的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来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多种角色的组合,即多元角色,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方面都得到提升。三、开发和利用家庭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资源作用体现不仅在课内,还应在课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里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要让学生感到:家庭有语文,语文在家庭。.在交谈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小学生放学后回到家里,总会与家长有一些对话交流,如:“你今天学了什么?”“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吗?”“你能不能把今天学过的课文背一背?”等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口语交际训练,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能否“完整讲述”,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礼貌”,表达是否有“自信心”,这些都要提醒家长注意,如有不当,家长要立即给孩子指出来,这样,就可利用家庭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收集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城里的孩子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报刊等,而农村的孩子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学生可通过收集种子袋认识“种子”“小麦”“玉米”“高粱”等等。学生的识字欲望增加了,看到实物“玉米”就问“玉米”该怎么写?看到实物“扁担”就要想“扁担”二字是什么样子?.在关爱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关注学生,重视对学生状况的研究,从学生身上找资源。例如“留守孩子”现象,通过召开座谈会,谈谈自己是怎么做个好孩子、乖宝宝的。又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是围绕“温馨的家庭”这一主题,用三字经形式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家爱我我爱爱”教师可将传统的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尊敬长辈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了语文实践活动。四、开发利用村镇的课程资源农村虽然没有健全的文化设施,但有丰富的乡土资源。.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语文知识。从《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认识了许多书本上没学的东西;从对联中不仅认识了许多字,而且积累了许多成语,“吉祥如意”、“万象更新”……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热点在我们农村问题上的反映。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农村“破坏耕地、滥采矿石资源”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还存在的哪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等。.参加社会活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各种节日、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人情风貌、文化习俗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语文素养。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到广圣殿给烈士扫墓,到中学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烈士生平事迹展,瞻仰烈士遗物。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激发孩子们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参加“四月八”民俗风情节,使学生在热闹的活动气氛中感受农村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农村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生活经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出发,联系身边人、事、景、物写读后感,观后感,现实性观察日记,与调查笔记,写游记,写乡村的变化,写畅想乡村的未来等。总之,农村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引导孩子们去开发和利用,并积极实现各学科甚至是各学校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如此学语文、用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参考:《语文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运用》研究报告王跃平一、课题的提出(一)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过去,我们把课程(其实那时我们所理解的还只是教材而已)看作了“整个世界”,所以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完成教材任务是很多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唯一目的。现在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的疏通,引流。在这种形势下,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给了广大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利和责任,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资源开发的行列中去,通过开发资源,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二)适应新的教与学的需要新的课程资源的出现,往往带来新的课程实施方式,带来新的学习和教学取向。这种要求对以往的课堂教学将课程资源限制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思维观念定势和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开发语文资源可以让课堂鲜活起来。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赞可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古人朱熹也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要做源头活水的开掘者。我们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各种资源,让语文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延伸,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使他们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心中语文课才是富有活力而备受欢迎的。二、课题的界定和主要研究内容语文课程资源:就是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教学资源。它包括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的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课外的语文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短信、流行歌曲、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二是动态的语文资源,如学情、教师发展等。开发、整合及运用:“开发”即关注、发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及运用”就是把发现的语文资源进行甄别、分类、筛选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服务,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与运用为突破口,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索开发整合运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使课程资源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其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我校的特色,为我校从热门学校向品牌化学校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努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学的素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开发整合运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的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掌握更多资源。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有:我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方面的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及运用的实践与反思;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及运用的案例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理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课程资源,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语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和阶段研究思考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运用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力争使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准备阶段:年月—年月年月:成立《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运用》课题组;开始对我校如何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究方案。(负责人:王跃平)年月开始到年,我校教师陆续开设了将近节的市级公开课,主要有《说话要讲究方式》、《走进仿句苑》、《透过名字看语文》、《标语》、《歌词的魅力》、《传递拇指的祝福》、《开场白的拟写》、《公益广告》、《锦心觅佳句绣口出妙联》、、《图文徽标》等,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得到了市教研员乃至省教研员的高度肯定,不少老师也受此影响和启发,掀起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热潮。我校语文教师很受鼓舞,我们决定把它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进一步寻找规律和有效的途径,要让语文课堂在稳健扎实的基础上走向鲜活灵动,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感悟语文的魅力。年,正值“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开篇之年,我们于月成立可课题组,主持人是当时的语文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王跃平老师,主要成员是我校的位语文教师,开始对我校如何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究方案。年月到月:制定课题研究的活动计划,课题组开会学习讨论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召开了几次专题研讨会,交流学习了有关文献资料,充分讨论当前情况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情况,达成以下的共识: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这导致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及其相应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得大量的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末被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各种校内外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因此我们提出这个研究课题,希望做一些探索。提出了课题的主要观点:语文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仅局限于教材,仅局限于学校。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发现更多的、更贴近生活的学习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使得课程呈现鲜活状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让语文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延伸,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使他们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心中语文课才是富有活力而备受欢迎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的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有着丰富、鲜活资源的语文课,学生定会感到很亲切,参与的热情会非常高,课堂也会因此而充满活力。同时,试图从三个方面力求创新: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②充分关注课内外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语文课程资源有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我们要充分关注和挖掘。有了前面的教学实践,再加上课题组成员的充分研讨,我们于年月撰写了课题申报书,提出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设想。年月,课题被立项为南京市规划课题。这对我校语文教师来说,是欢欣鼓舞的事情,因为这是我校第一个立项的市级规划课题。(二)实施研究阶段:年月—年月、充分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我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方面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负责人:肖莉萍)。报告中归纳出我校教师在开发运用课程资源方面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就整个教学活动来说,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部分。就初中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音像资料,图片,文学社,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①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浓厚学习氛围。教师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校园广播、文学社、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文学社、自办小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从而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通过这些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提高。②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我们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晨间活动时间可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广播站播放一些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这些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丰富了词汇和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城市图书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教师根据情况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我们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班级图书角,互相交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如我们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期间学校举行系列活动:“美文大家读”读书朗诵比赛、“我与书的故事”读书征文、“读书交流会”主题班、队会、“书香班级”和班级“读书明星”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广泛阅读行动,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城市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在语文教学中,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将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和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感受语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待开发。①开发利用城市丰富的学习素材城市的语文学习素材是相当丰富的,在教学中要重视结合现实背景开展语文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要求学生调查研究并写一篇字的介绍桥的文字。而城市的孩子外出游玩的机会很多,经常看见各式各样的桥梁,我们南京的大桥、二桥、三桥,还有城市立交等。学生对桥的了解的很多,所以介绍起来不难。我们要求学生对大桥的外形和结构进行实地的观察外,还引导学生从桥头的石碑以及周边居民那里了解搜集有关大桥的建筑材料及修建过程的资料。这样,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大桥的一手资料。在上交的作文中,发现多数学生都能用超过字的篇幅详尽地介绍了这座大桥。同时,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②开发利用我们当地的物质资源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性。城市学校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时,我发现学生家乡的特产非常感兴趣,比如我们的“南京桂花鸭”、“南京板鸭”、“绿豆糕”等。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组织学去学校附近的工厂参观。让他们从直观上认识桂花鸭的加工过程,让学生亲身体生产的甘苦。课后,我又让学生对我们板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学生居然能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极大的启示,对我如何搞好特色经济积极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挖掘了当地的课程资源,所以教材内容在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被师生共同作了很自然的延伸。开发当地特有的物质资源,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③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旅游、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标语、广告、图标、徽标、地名、路名、巷名、小区名等,还有景区的碑文、楹联等都蕴含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现代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①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上网,可以制作网页,查询、下载相关音频、视频备课资料,实现远程教学等;通过上网,可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达到资源交换、资源共享的境界,使语文学习彰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以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所营造的氛围中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且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激励学生思索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它的这些优点,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重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并从中选出部分向全市展示;课题组成员几乎每人上一节资源开发的公开课,有的是旧课重上,有的是新课展示,有的是借案上课,在原来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因为学生不同了,资源也可以不断更新,这样就选择更为精当的语文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除了两位快退休的老教师张丽芹和李菊珍外,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都上了公开课,具体如下:时间姓名课 题备 注年月王跃平《感动中国》借助网络图片进行作文指导年月桑青《成功人生的个故事》借助网上资料进行作文审题指导年月刘必冲《阅读生活,学会感动》借助图文资料进行写作指导年月肖莉萍《力练整句,打造美文》借助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题词进行作文语言锤炼年月张婷《歌词的魅力》原来是肖莉萍老师上过的课,张老师进行修改年月朱媛《透过名字看语文》原来是肖莉萍上过的课,朱老师做了修改,只讲人的名字与语文的关系年月奚琦《对联》原来的课进行修改、补充年月葛莎《开场白的拟写》原来是张婷老师课年月郭淑芹《春晚对联》后加入课题组年月王跃平《标语》原是桑青老师的课做了修改送教盐城、利用好校本课程主阵地我们语文组老师还利用校本课程这个阵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尝试和实践,让学生获益不少,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我校的校本课程一览表:南京市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校本课程活动—学年度第一学期一、 活动目的和要求活动目的: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备课,提前到场,学生准时到场,保证秩序。二、组织形式、 负责人:王跃平 方红梅 赵晓燕、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三、活动内容及场地少 科 院序号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人数地点备注数字部落—信息技术的应用严晓珍闾 勇三楼电脑房防空知识及日常自救杨一戎北生物实验室医务防护知识及实践张 耘一()班红十字会员生活中的数学李光蕾一()班数学万花筒叶芸芸一()班畅游中国帅 兵一()班畅游世界陈 澄一()班文 学 院序号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人数活动地点备注语文新视角郭淑芹一()班语文综合大舞台张 婷一()班英语沙龙吕绍平一()班英语视听吧李海生一()班历史小故事杨 燕一()班心 之 桥仇 资南生物实验室艺 术 院序号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人数活动地点备注书画社傅 静美术教室老四挑合唱团戴轶斐音乐教室小制作杨京京劳技教室健 身 院序号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人数地点备注乒 乓 球虞正崎风雨操场校园集体舞薛建梅操场篮 球张长斌小操场从上面这个校本课程安排表可以看出,不仅语文组的教师利用这块阵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其他组的老师也有了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摄制优秀实验课例录像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负责人:桑青)我校语文教师的有关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公开课的课件和教案都已经收集整理,其中王跃平的送教到盐城的上课录像挂在江苏省师培中心的培训网上,供参加网络培训的教师学习研讨。(三)中期评估及深入研究阶段:年月—年月课题组中期评估:分析第一阶段的材料与数据,写出中期实验报告与研究论文;进行中期评估、交流、研讨等活动。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该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操作措施。、制定了研究原则()目的性原则。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运用,其目的是为了使语文教学在稳健扎实的基础上能够鲜活灵动,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方向。课题最终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体性原则。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性,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在学习中感悟、积累、发展。()教师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原则。在开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意义。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语文资源,指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组织讨论、交流,并在讨论中协调,整合各个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交流、资源共享与协作原则。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安排交流和学习讨论,交流是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使学生组合在一起,就开发资源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交流,切磋,寻求帮助。他们可以互相使用搜集到的学习资源,进行讨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共同协作提出解决方案。()重视评价和反思的原则。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的,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任务制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标准,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的原则进行。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评,学生可以评,学生之间也可以评。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语文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否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源于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我写了一篇论文《找准解读点,追求文本教学的深度》,对部分教师一味地开发语文资源,片面地追求语文教学的宽度而忽略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深度和本色,文中指出:“如果无视教材,淡化教材,不经过筛选和处理,盲目收集课外资料,远离教材目标,这样的行为是很危险的。因为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科,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的花架子和假把式,不仅有碍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精髓和魅力,还会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孕育,独立思考的形成,思维的空间和走向,认识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选准语文教学点,追求文本教学的深度,这样的课堂才有语文味,才能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提炼了有效的策略在我校各个年级展开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和研究,积累课堂教学中活用课程资源的课例,开展常规教研活动,进而形成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形成教学亮点。()由偏重关注课外语文资源转为更加关注课内资源在课题开始阶段,老师们往往眼睛盯着课外资源,广收博览,追求资源的新鲜感和陌生感,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关注语文课堂的兴趣,短时间内效果不错。但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不少老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新鲜,而忽略了教材这个高质量的资源,舍本求末,对教材的处理蜻蜓点水,浮而不实,甚至曲解,误解。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了对文本开发不适度的情况,如对文本的解读过浅,或者为了深度而肆意拓展,或偏离了文本的核心价值,或对文本进行标签式的解读。年月,我们思考让语文教学回家,要用心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对语文资源进行遴选,特别是要注重对教科书这个资源的关注和开发。进行开发教材中的语文资源有效提高阅读水平的研究,对编者精心选择的文本进行深度研读,追求语文味,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关注教材多方面资源,提高多种语文能力有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的语文资源是多方面的,如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奚琦老师教授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就注意了文本中的写作因素。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写鸭蛋只用了两节文字,其余的篇幅写什么?”学生回答说“还写了有关端午的好多民俗”,老师又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呢?作者为什么不把笔墨局限于家乡端午的鸭蛋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原来,鸭蛋只是个引子,代表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象征着童年的美好生活。我们写作时也应该选准着眼点,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聚焦在可感的形象上。这些对学生写作中如何寻找写作点,如何构思文章有帮助。毛韵华老师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一文二用,花了两节课。一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阅读理解的材料,扣住“巨人”一词深入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让学生感悟贝多芬巨人般的人格魅力。第二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写作指导的材料,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作者何为是我国当代作家,他与贝多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相隔深远,那本文是如何写出来的呢?原来,何为写作这篇文章是建立在他阅读了很多有关贝多芬的文章的基础上的。这节课毛老师从写作如何选材和组材的角度对学生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习作指导课。写作的材料哪里来?除了来自生活,还可以来自广泛的阅读。这节课引发我的思考:是啊,以前只把课文当阅读的素材,怎么就不能当作指导学生写作的素材呢?如果教师能活用教材中丰富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指导,可以一箭双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上思考的基础上,年月,我申报了南京市个人课题并顺利立项,课题题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的实践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在教学中,不再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课文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课文侧重于写作能力的训练,就算是开设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也一定先从课文入手,经典引路。再如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般让他们先读一两遍文章,然后问自己四个问题:①本文写了什么?②为什么要写?③本文的标题是什么意思?④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经过这样的有序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很快,写作水平也悄然提升。在第一阶段研究探索的基础,吸取经验教训,进行理性的思考,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并写出了《建立动态的“时尚语文”的学习体系》《活用语文资源,教实口语训练》《挖掘语文资源,激活课堂教学》等论文或案例,对该课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收集有关研究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负责人:郭淑芹)(四)结题阶段:年月—年月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整理有关材料,编辑课题《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探索》的研究专辑;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做好了结题工作。(负责人:王跃平)五、课题研究形成的主要成果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把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课本上。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传统的静态教学资源,也包括动态教学资源。新课程观下的语文教学须用全新视角审视语文资源,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因为这样可以使语文课更加活泼灵动,更加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提炼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一般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感兴趣的语文资源()筛选海量的网络资源。自从有了网,这个世界就丰富多彩了。网络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这种方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多维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今优美歌曲音乐声充满课堂。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看各种电影,喜欢看电视。因此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这当中开发语文课程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和音乐同为艺术,二者自然有相通之处。许多朗诵者总喜欢配上与其文章感情基调相吻合的曲调,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我们所学的很多诗词,都被谱上了曲,成了一首首传唱的歌曲,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剪梅》《虞美人》等。我们可以搜集古诗谱写的歌曲制作一个课件《唱古诗》,让他们听听、唱唱这些歌,学生不仅非常有兴趣,同时也会加深了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印象也更深刻。有些改编后的歌曲并非都能很好的体现出原诗的意境或情感,如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鉴别,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电影电视等进入课堂。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可抓住这一点让电影电视为语文课堂所用。如学习《沁园春·雪》后,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看电影《诗人毛泽东》,学生积极性高涨,对毛泽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可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像电视散文、各类辩论赛等;或建议学生关注一些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上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不妨在开头用电影《五朵金花》的片断导入,并让学生思考:这个片断与文中那些段落相合?这样课文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其他。广告、路牌、物品名称、公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校园内外植物、商店名称、银行标识、会徽、甚至纸币、硬币等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如《语文报》《读者》等,一些新生事物如短信、伊妹儿、博客等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关注身边的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面多侧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是座百花园,语文教学则是开启这座大门的钥匙,只要走进去,就会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关键要看你如何使用这把钥匙,只要引导得法,自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编的语文教材大多是短小精悍的名家名篇,时文美文,体裁题材,风格多样,文质兼美,富有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如果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发现很多宝贵的资源,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领会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所以,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能直接学生的写作文的水平,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在作文实践中对于内容、结构、感情的理解和运用,也会提升对课文的更为感性的认识,使课文的学习更得心应手,促进语文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使语文的课堂灵动鲜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冷落、淡化教材的做法,或不经过筛选和处理、盲目收集课外资料、远离教材目标行为,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深度,抓住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使语文课堂稳健扎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教材”,而应该转变教材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用足教材,用好教材,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拓者、创造者,教师应该真正走进教材,立足文本,挖掘教材,感悟教材之魅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方能走进教材,从而走出教材,放飞想象,超越课本,点燃智慧。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对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那是非常危险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危害越大。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合理地使用教材,既不可以将教材神秘化、神圣化,又不可以冷落、淡化教材,远离教材目标。教材是编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潜心编制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负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它的教学价值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教材,正确把握编者的编写思想。而文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只有吃透文本,才能真正地用足教材、用好教材。、关注“学情”,巧妙挖掘课堂动态资源“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观念是“教”控制“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只把课本看成教学资源,忙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自己的教案而滔滔不绝,或只醉心于讲解系统的知识,而对学生的学情置若罔闻,这种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忘记了学生的教师,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大力开拓课堂资源以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在这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情状,无疑应当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开发这一资源,让“学情”复苏成了时代的呼唤。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一个开放场,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一些预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常常会出其不意地闯入到课堂中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属性。特别是有些偶发事件,很可能还蕴涵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正待利用与开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应当也是指导我们挖掘学情这一宝贵教学资源的至理名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今天,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老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用心去倾听、去洞悉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机应变、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宝贵的动态教学资源加以挖掘,从而达到驾驭课堂、开发课堂的目的。、重教师自身的发展,努力开发课堂动态资源教师作为资源开发的主体,他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迎向开阔的语文天空!“与学生一起发展”,每位教师应该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钻研。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开发自身的动态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形成成果集并在一定范围推广我们形成的研究成果集主要有:调查报告《我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现状的调查及分析》;研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运用》;研究论文《挖掘语文资源,激活课堂教学》、《建立动态的“时尚语文”的学习体系》等;研究案例《活用语文资源,教实口语训练》、《小小标语亦语文》等;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三)成果推广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校际和社会影响年始,我校的语文组教师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运用,在南京市引起不小的反响,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芒芒老师和段承校老师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有效实践对南京其他兄弟学校也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大家提到科利华分校,就会想起我校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我校语文组也因此被评为第五届和第六届南京市优秀教研组。年月,课题组王老师不远千里,奔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进行为期天的支教活动,先后到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鄂伦春、莫里达瓦五个市(旗),行程多公里。王老师每到一处,上午为当地的教师开设讲座,介绍我校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下午为他们开设活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示范课,进行教学展示,为他们带去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受到了当地老师的一致好评。年月日到日,课题组王老师受江苏省师培中心委托,参与“送教到县”支教活动,她为盐城市的盐都、建湖、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六县的初中语文老师开设题为《小小标语亦语文》的观摩课,引起轰动,当地很多老师给王老师打电话或发邮件,表达感激和敬佩之情,如盐城市楼王中学陶老师邮件中说:“王老师您好!很有幸聆听了您一节语文课,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讲演,入情入理的分析,经典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你来自省城专家的宽阔胸怀,更令我感动!能有幸分享你的教学成果更使我激动不已。能否请王老师将那个课件以及您的资源方面的资料发给我?不胜感激!”盐都县语文教研员杨老师在总结时这样说:“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背景中学习语文,创生语文教学的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学生学有所悟,更学有所得。天道酬勤,我们可以看得出,王老师是个有心人,她热爱生活,坚持用语文教师的慧眼去发现生活,摄录生活,为我们语文老师开发课程资源放了个好的样子。优秀的老师,总是能将知识教活,将书本教活,更能将一个个的人(学生)教活!”六、课题研究的反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语文资源,要注意认真遴选整合资源,不能“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要有一双慧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开发语文资源,不仅是要有一定的量,更主要的是看语文资源的质,看这个资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开发语文资源,老师要努力寻找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的结合点,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地域特点。、今后的设想“五严”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新思考。年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颁发“五严禁令”,课堂教学时间较以前减少了,这种背景下,还要不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如何处理课外资源和课内资源的关系?所以下阶段准备研究“‘五严’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及策略”。
阅读(12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的课题来源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