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注册码输gta5进去后停止工作中途退出怎么办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名词解释_好词好句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是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系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 负责收集、处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教育管理的信息,为教育部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服务。为教育部机关各司局业务管理活动提供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环境和服务。组织、协调和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逐步建立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全国教育信息网络。负责制定国家教育信息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开展教育信息战略研究,与国内外相关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流合作。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领导班子由五人组成,其中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总工程师一名,主任助理一名。内设8个处(室),分别是:办公室、数据处、信息技术开发处、网络运行处、教育预测与评价处、处、外国教育信息研究室、综合处。另外,设有《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负责编辑出版国家级学术类期刊《中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类期刊《》、《》。
主 任:展涛负责信息中心全面工作。副主任:罗方述分管数据处、综合处、情报室、信息系统规划处。副主任:曾德华分管办公室、网络运行处、网络信息处、信息技术开发处、教育预测与评价处。主任助理:刘学民协助罗方述副主任分管数据处、综合处、情报室、信息系统规划处。
主 任:欧阳航[处室职能]1. 负责信息中心人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2. 负责信息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3. 负责信息中心的后勤管理工作。办公地址:教育部业务楼523室通讯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邮政编码:100816
刊物介绍《基础教育参考》《基础教育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是专门服务于基础教育各级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骨干教师和关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各界人士的一份国家级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4889/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邮发代号82-127,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力求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和优质发展服务,是各位教育工作者望世界的窗口、教育科研的资源、决策管理的参谋、借鉴参考的平台,具有资料保存价值。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总 顾 问 柳 斌 顾明远 杨培青 陶西平顾 问 王本中 史宁中 仲哲明 张民生 张伯海 张健如 何克抗 吴昌顺 林崇德 贺乐凡 赵光华 郭永福 袁振国 徐敦潢 董 奇 裴娣娜编委会主任 咸立亭编委会副主任 罗方述编委会委员 马建华 石中英 史德志 刘 沪 刘 畅 刘彭芝 肖 川 陈玉琨 陈海东 李 奕 李 烈 李永生 李希贵 李家永 李锦韬 季 苹 林福智 袁爱俊 梅汝莉 褚宏启社长兼总编 咸立亭常务副社长 刘学民副总编兼主编 陈海东副 总 编 潘静波编辑部主任 王永丽责任编辑 王永康 田欣欣美 术 编 辑石兴虎版 面 设 计张 娜理事会负责人于 勤(顾问、编委名单均按姓氏笔画排序)本刊特色:以刊登国外基础教育信息为特色,国内外信息并重,突出可借鉴性,力求为我所用,具有前瞻性,内容上分层次,能适合管理者、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同口味,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办学经验的权威刊物。本刊大力推介国内外办学经验和教改动向,直面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让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有所借鉴,成为他们获得权威、鲜活、前卫、及时和可借鉴的国内外教育最新动态的独特窗口,同时为中外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的平台。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高层人士的专访。专题研究:按专题选定的一组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海外传真:真实反映国外(地区)基础教育方针政策及举措。借鉴园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所启示、可供借鉴、鲜活前卫的研究成果。管理研究:中小学校治校方略;校长或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线动态:针对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或教研人员,推出在基础教育改革一线的行政领导、科研人员或校长中涌现出的新秀;反映基础教育改革的典型经验等。教师天地:针对一线教学人员,尤其是教师读者群。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课堂案例分析以及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好词好句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关于报送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关于报送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信推办[201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近日,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教技〔2012〕13号,以下简称《通知》),就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现将各地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方案编制要求(见附件)印发你单位,请组织编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通知》、推进今明两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工作方案,号前函报我办备案,并抓紧推进各项工作,明年上半年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督查。
联系人及电话:冯吉兵,010-。
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邮编:100816。
附件:各地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方案编制要求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附件:
  XXX(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方案
  一级目录:一、“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二、各项工作已有基础和推进安排。
  “二、各项工作已有基础和推进安排”下一级目录:
   (一)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
   (三)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
   (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五)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六)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七)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上述 (一)-
(七)各部分下一级目录:1.工作基础;2.目标任务;3.组织管理;4.推进措施;5.进度安排;6.投资估算和经费来源。
   (一)“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
  概述“十二五”期间本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目标、举措等规划内容。
   (二)各项工作已有基础和推进安排
  1.“工作基础”内容要求
  详述本地开展工作的已有基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本地教学点数量、地理分布,各教学点教师数、学生数、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使用的教材版本、未开设课程情况)、现有信息化装备情况、数字教育资源拥有和使用数量(如:资源的种类、媒体形式等)、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情况等。
  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本地农村中小学数量、地理分布,各中小学教师数、学生数、网络接入带宽情况、网络使用费用及列支情况、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情况,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以来,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农村中小学校数和教室数,现有信息化装备及利用装备与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等情况。
  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本地各级各类学校资源建设和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利用资源进行教学学时占当地总学时数的比例等),并分析制约资源普遍深入应用的因素。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本地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地区,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校数、教师数、学生数,开通了什么样的网络学习空间,空间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空间使用费用及列支情况,学校利用空间开展的教学活动等。
  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本地资源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心和平台的服务能力、覆盖范围、服务内容、注册学校数、注册教师数、注册学生数、资源量、与国家中心和平台的对接情况、对外合作的情况等。
  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本地教育数据中心基本情况,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情况,地方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系统应用和数据采集、数据更新保障体系情况等。
  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本地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师培训情况,包括:各级各类教师总数,近5年来参加信息技术通用培训的人数和规定学时(培训课程以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操作、上网操作和Office使用为主),2005年以来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人数和规定学时(培训课程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资源开发与编辑、专用软件如FLASH、几何画板等使用为主,含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微软创新教师培训等),骨干培训者队伍建设情况,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培训资源和课程建设情况等。
  2.“目标任务”内容要求
  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至少在以下方面提出落实《通知》要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可考核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提出拟为各教学点配备的硬件设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和配送安排,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等。
  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提出拟接入宽带网络的学校名单、学校数,各校拟实现的接入带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数、电子备课室数、软件资源配备套数,参加培训的学校校长和教师数。“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要力争使网络接入带宽达到10M以上;“农村中小学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要为纳入建设的学校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备课室要按任课教师人数的一定比例配备计算机并接入互联网。
  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提出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特别是一些师资短缺的学校,有效提升上述学校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组织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村地区师资水平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组织名校开办网络课堂、广泛共享名校优质数字资源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以及探索其他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的工作计划等。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提出本地空间建设数量、中小学教师利用空间开展教研活动的人数和比例(应有一定比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教师利用空间开展教学应用的人数和比例,高校加大空间建设和应用力度的工作计划等。
  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出结合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推进本地规模化应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包括:利用国家平台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哪些模式的资源应用,应用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长等。
  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结合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编制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包括:配合教育部今明两年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重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上述系统本地区部署和省、地、县、学校四级应用,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数据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以及建立数据采集、数据更新及系统应用支持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省级数据中心要具备为地市、区县和学校提供信息系统、数据库存储和服务的能力。
  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落实“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以及案例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同步实施教师培训,使硬件建设与使用能力同步”的总体要求,提出配合本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作安排,开展教学点教师全员培训的内容、时长等;配合本地“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和“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工作安排,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时长等;以及其它必要的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和任务。
  3.“组织管理”内容要求
  因地制宜,制订本地为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顺利推进工作而建立的组织管理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总体管理架构和任务分解,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本地教育、发改、财政、工信、广电等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沟通协调机制等。
  “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要参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
  “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要将培训总体规划、培训学员组织管理、培训内容或课程建设、培训平台开发维护、辅导老师组织管理、培训督导与评估等工作任务分解到位。
  4.“推进措施”内容要求
  详述本地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顺利实现工作目标而拟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如:拟出台的重要文件和相关政策,经费投入渠道,拟召开的重要会议,拟组织的沟通交流、监督检查活动等。
  “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要按照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机制的总体要求,针对建设中存在的学校没有支付网络通信费能力、网络通信费较高、网络条件下教学环境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主要困难,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按照“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原则和探索“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的建设运营机制的总体要求,提出具体推进措施。
  “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按照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方式,支撑各级各类学校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支持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运营。
  “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要提出有效措施,切实落实“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以及案例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同步实施教师培训,使硬件建设与使用能力同步”的总体要求;并针对目前培训中存在的教师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陈旧落后、与教育教学结合不紧密、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
  5.“进度安排”内容要求
  明确每项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工作进度细化到月,并提出各季度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
  6.“投资估算和经费来源”内容要求
  估算工作推进所需经费,说明投资来源和资金安排计划,确保经费能够落实,并为相关责任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
  设备采购要结合近几年相近设备的招标价格,估算所需投资总额及各分项投资数额,并标明参考价格来源。
  教师培训可参照“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经费标准,估算所需投资总额及分项投资数额。
最新同类法规
(尚未生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地区:北京 - 朝阳区
执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东座F4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501号
地址:大兴区团河团桂路3号
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645号
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甲3号6月27日至28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13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惠菁近日表示,教育部已经将发展在线教育作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等重大举措……
就在一年间,MOOC热遍全球,其发展让大学充满激情却又面临挑战。高校须重新思考定位:大学究竟是什么?……
全球开放课程与在线教育
全球MOOC发展与在线教育的挑战
移动学习模式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
开放资源建设的进展及未来发展
开放大学的建设及趋势
云服务与智慧校园
规划和建立大规模校园网
校园云架构的规划与模式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探讨
高效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等
SDN与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平台与环境建设
校园数据共享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
电子校务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模式创新
网上科研协作支撑的环境建设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
北京赛尔时代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CERNET华南地区网络中心
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
大会联系方式
北京中关村东路1号清华大学信息科技
大楼(FIT)4-206
联 系 人:杨珊 张庆华
话:010-603896
件:huodong_
未来大学发展论坛时间:6月27日上午
地点:励吾科技大楼国际会议中心
主要活动内容或主要议题
嘉宾、代表签到万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
开幕式致辞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高峰论坛:未来大学发展论坛
MOOC的全球风潮及现代高等教育的挑战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万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陆昉复旦大学副校长
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模式探讨 孙茂松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
智慧校园建设与学习方法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
金智教育在MOOC上的探索与实践
金智教育副总经理
嘉宾代表签到
高校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趋势与发展策略黄慕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从OCW到MOOCs谈中国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江志斌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兼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
做好CERNET服务,迎接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挑战付晓东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为新网络而协作创新谭俊 瞻博网络大中国区 市场总监
移动学习的典型范式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用安全的网络承载未来严雷
网康科技高级市场经理
专家论坛:高校信息化如何迎接全球在线教育的挑战
  o 全球MOOC发展与在线教育的挑战
  o 移动学习模式发展趋势
  o 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
  o 开放资源建设的进展及未来发展参与嘉宾: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
姜昌金 东南大学电教中心主任
赵鑫 清华大学信息办副主任
于俊清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黄慕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大学校长暨CIO论坛时间:6月27日下午 地点:励吾科技大楼11楼中心会议室
致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E-learning的发展趋势及香港科技大学与MOOC平台的合作模式庞鼎全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彭说龙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主题:在线教育的挑战与高等教育改革  重点讨论:
  1、 如何应对全球在线教育的发展潮流
  2、 如何运用新技术推动教学改革
  3、 如何创新信息化体制以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4、 大学CIO体制
  5、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6、 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参与嘉宾: (排名不分先后)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陆昉 复旦大学副校长
彭说龙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邱清生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姚郁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建华 云南大学副校长
胡钦太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小林 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
刘德富 湖北工业大学校长
闻德亮 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
孟凡丽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焦富民 南京财经大学 副校长
王秀山 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
胡翔勇 三峡大学副校长
王维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邓昌亮 烟台大学副校长
钱素平 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
胡刚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四平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王志伟 暨南大学校长助理
曾渝 海南医学院副院长
王宇川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竺宏 瞻博网络公司大中国区副总裁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晚
间主要活动内容或主要议题主讲嘉宾单位/职务(出席人员)主持人
中国科技大学移动平台——掌上科大
李京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曾艳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副处长
互动教学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
构建S.U.P.E.R Campus Network智勇(Ethan Zhi)瞻博网络大中国区资深系统工程师
“移动校园门户”与数字校园大平台发展模式探讨锁志海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数字化浪潮下,高校中小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陈克政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高级技术经理
中山大学移动门户建设与发展思路
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自由论坛:校园移动平台——未来的主角
  ·大学移动应用之路
  ·校园移动门户建设与管理
  ·移动应用的开发模式及应用创新
  ·移动教学平台与多媒体资源建设
  ·移动服务模式创新
参与嘉宾:
宓詠 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李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
何海涛 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锁志海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SDN与未来网络发展趋势论坛时间:6月28日上午
地点:励吾科技大楼11楼中心会议室
间主要活动内容或主要议题主讲嘉宾单位/职务(出席人员)主持人
嘉宾、代表签到于俊清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计算机中心
致辞万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
SDN,让我们再出发
华为企业业务BG 企业网络产品线
可编程虚拟路由器查找方法及实现谢高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未来网络体系结构与SDN
毕军清华大学网络体系结构和IPv6研究室主任SDN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陈鸣解放军理工大学军用网络技术实验室主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SDN的产品化实践-----华为SDN解决方案
马云华为企业业务BG 企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
 专题研讨(以下为专家的方向)
·开放网络与SDN
·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
·SDN与虚拟化技术
·控制器的发展与未来走向
·未来网络体系架构的变化
参与嘉宾毕军
清华大学网络体系结构和IPv6研究室主任陈鸣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用网络技术实验室主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
于俊清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计算机中心
刘少伟 华为企业业务BG 企业网络产品线 总裁
马云 华为企业业务BG 企业网络产品线 副总裁
14:00-16:00
从华南理工大学出发,抵达深圳总部
16:00-17:00
华为公司参观
18:00-20:00
20:00-21:40
区域高校数字校园创新论坛时间:6月28日下午
地点:励吾科技大楼11楼中心会议室时
间主要活动内容或主要议题主讲嘉宾单位/职务主持人
嘉宾、代表签到房雨林广东省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陆以勤CERNET华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区域云的资源调度技术及实践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
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刘家宁海南师范大学
信息化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唐连章 广州大学
多校区医学视频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广东医学院
自由论坛:区域信息化发展研讨参与嘉宾
(1)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与采纳、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保障体系建立与执行等方面研讨;
汪琼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宓詠 复旦大学信息办主任
 (2)介绍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数据(3)交流若干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典型案例,重点推荐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值得借鉴及参照的成功案例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河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市 北京市 海淀区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发布人:|刚刚发布人:|刚刚发布人:|1小时前 18:35发布人:|1小时前 18:32发布人:|1小时前 18:31发布人:|2小时前 17:39发布人:|2小时前 17:36发布人:|2小时前 17:35发布人:|2小时前 17:32发布人:|2小时前 17:32
213201181176165163159157
2005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服务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进去后黑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