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把调查的数字分组资料进行分组.其主要任务有哪些

格式:ppt&&&
贡献者:Jbogard
上传时间: 14:37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暂无相关文档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社会调查方法(叶金国)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620KB
所需积分:& 10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把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分组.其主要任务有哪些_百度知道
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把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分组.其主要任务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
一、 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 社会调查的主体是指社会调查行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1897年发表的《自杀论》,是西方社会研究进入______阶段的标志。
3、首次提出了“平均人”的概念和变量分析思想的是______。
4、 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特征用一组符号或数字来表示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
5、 问卷的类型主要有自填问卷和____________两种。
6、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封闭式两类。
7、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统计量称为____________统计量。
8、问卷设计一般包括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调查内容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只有在总体单位数较多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资料中才能计算众数。
12. 一组数据资料的标准差越小,平均成绩对其的代表性就越_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空2 分)
1、制定调查总体方案的原则有(
A.完整、周密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完备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E.时效性原则
2、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包括(    )。
B 问卷调查
C 抽样调查
D 个案调查
E 典型调查
3、下列调查报告有费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A《江村经济》
B《花篮瑶社会组织》
C《禄村农田》
D《乡土中国》
E.《昆厂劳工》
4、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E.定额抽样
5、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由以下那几个方面构成(
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社会调查
3、社会指标
4、结构式访谈
四、简述题(共30分,每题10分)
1、 社会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统计分析的作用?
五、计算题(共20分,每题10分)
1.调查某企业100名职工的收入,得到下表的资料,计算他们的平均收入。
某企业100名职工的收入分布
收入(元) 职工数(人)
100――199 10
200――299 10
300――399 40
400――499 20
500――599 20
2.甲乙两个班各自抽取5名学生进行英语测试,成绩如下:
两班的平均成绩都是70分,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级的分数差异性小,平均分数的代表性高?
一、 填空(20分)
1.发动者和执行者
2. 实证阶段
5.访问问卷
6. 开放式问题
7.集中趋势
8.初步探索、设计问卷初稿、试用与修改
9. 状态、意向、行为。
10. 资料的审核、资料的编码、资料的分组、资料的汇总、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11.数据有明显集中趋势
二、多项选择(10分)
2.ACDE 3.ABCD 4.ACD
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社会事实、现象及其规律)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知活动。
2、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那一部分研究对象的集合。
3、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质量、数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观状态的项目。
4、 又称标准化访谈,是访谈者必须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问卷或访谈调查表进行访谈,尽量避免个人的自由发挥, 在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和记录方式上都按统一规定办。
四、简述题(30分)
1)说明调查研究的题目和解释概念
2)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
3)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
4)确定调查方式和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
5)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步骤
6)确定调查经费和调查工具
7)确定调查机构和队伍
1).抽样调查的对象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
2).调查的样本一般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
3).抽样调查的目的是推断和说明总体。
1)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一套精确的形成化的语言
2)使抽样调查成为可能
3)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
4)有助于我们较为精确地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五、计算题(20分)
1.答:(1)求出组中值:分别是150,250,350,450,550。
计算两个班级成绩的标准差:
可见甲班同学的分数差异性小(1.41),则平均分70的代表性大,已班同学分数的差异大(16.6),则平均分数70的代表性小。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会调查研究进入实证阶段的标志性著作是:
A《其他一半如何生活》
B《自杀论》
C《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
D《大趋势》
E《盖洛普民意测验所》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调查分析单位的是:
3、关于社会调查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普查是对全部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的调查
B抽样调查的样本一般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
C盖洛普民意测验是一种规范的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具有准确、快速、全面和普遍的特性
E最早将个案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的是英国的斯宾塞
1、 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进行调查,则个单个的工人是:
2、 列选项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3、 列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信,必无效
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C无效,必不可信
D无效,必可信
E有效,必可信
4、 谈法在实际应用时按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分:
A结构式访谈
B半结构式访谈
C无结构式访谈
5、 列关于调查资料整理说法正确的是:
A资料的审核是资料整理的第一步工作
B资料汇总方法有逻辑汇总和计算汇总两种形式
C资料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
D统计表的横栏目又称统计表的宾项
E统计图按制作形式分为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和象形图
9、相关关系的特点是:
A现象之间确定存在数量的依存关系
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
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
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10、甲乙两个学校均增加了教育资金和进行了教学改革。甲学校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因而取得了教学成果,而乙学校教学成果一般。这说明,领导班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该推理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C契合差异法
二、 名词解释:
任意列举社会调查学科领域中的10个专业术语并加以解释。
三、 简述题(3×10=30)
1、 简述问卷调查法中问题设计时的要求。
2、 简述访谈法的优点和缺点。
3、 如何确定和提炼调查报告的主题?
四、 计算题(2×10=20)
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某市50户居民的住房面积如下表所示:
住房面积(平方米) 户数
根据上述材料请计算:
(1) 该样本50户居民住房面积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 在90%的置信度下,推论该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应在什么样的范围?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2.ABCDE;3.AB;4.CD;5.BC;6.ABE;7.AC;8.AC;9.AC;10.B
二、 名词解释
要求:必须为该学科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解释规范合理。
三、 简述题
1.第一、问题要简短、准确;第二、避免双重提问;第三、提问应避免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第四,不要直接提具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第五、所提问题不得超出回答者的能力;第六、问题中不要用抽象的概念。
2.优点:回答率较高;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有很大的机动性;能对收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局限性:调查成本较大;匿名性差;对访谈员的依赖;访谈过程通常过于急迫并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3.应注意的问题: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需要考虑的因素:调查研究的最初目的;调查所获得的实际材料;主题要与材料、观点相协调;主题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四、 计算题(略)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全面性、准确性、普遍性是______调查的特点。
2. 一个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______。
3. 离散系数是一种______ 离散趋势统计量。
4. 为了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叫做______课题。
5. 史蒂文斯将测量层次分为四种:
6. 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可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两大类。
7.最常见的集中趋势分析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自填问卷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测量层次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20分)
1. 频数分布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2.简述调查员的一般条件?
3.简述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内容?
4.结合你进行的实际调查说明社会调查工作一般经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一项调查得到下列结果,某市人均月收入为92元,标准差为17元;人均住房面积7?5米2,标准差为1?8米2。试比较该市人均收入和住房情况哪一个差异程度比较大。
2.某班有10名学生,其中6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本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编号 上学期成绩 本学期成绩
试问:两次考试成绩有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是多少?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普遍2.样本规模3.相对4.应用性5.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6.封闭式、开放式。7.平均数、众数、中位数。8.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集中填答法。9.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所谓频数分布,就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2. 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3. 参数值也成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 指标: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三、简答题
(1)界定总体(2分)
(2)制定抽样框(2分)
(3)决定抽样方案(2分)
(4)实际抽取样本(2分)
(5)评估样本质量(2分)
一是诚实与认真(3分)
二是兴趣于能力(3分)
三是勤奋负责(2分)
四是谦虚耐心(2分)
(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2分)
(2)说明调查的内容(2分)
(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1分)
(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1分)
(5)说明抽样方案(1分)
(6)说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1分)
(7)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1分)
(8)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1分)
社会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1)选题阶段是社会调查工作的首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选择与论证社会调查课题。 (2分)
(2)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第一,设计调查方案, 第二,组织调查队伍,包括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组织和各项物质准备。(2分)
(3)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方案的执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方式、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工作。(2分)
(4)研究阶段是在实地调查结束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对调查资料进行鉴别整理、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2分)。
(5)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总结调查研究工作,评估调查研究成果。 (2分)
社会调查的上述五个阶段,是由实践到认识,在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这五个阶段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人均收入的离散系数为:(4分)
人均住房面积的离散系数为: (4分)
可见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情况比人均收入的差异情况要大。(2分)
1 63 70 00
2 65 72 84
3 72 73 29
4 78 80 00
5 85 88 44
6 92 92 64
合计 455 475
求得的相关系数为0.98,两次考试成绩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1分)
一、单项选择:
1.“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A测量客体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D数字和符号
)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A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副本信度D折半信度
3.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合适的程序应为(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4. 定类测量所分的类别既要具有(
),又要具有互斥性。
A对称性B 穷尽性C互斥性D不对称性
5.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主要采用(
)和自填式问卷两种方式来收集问卷。
A电话访问B结构式访问C个别发送法D 当面访问
6. 学生为撰写毕业论文而选定的社会调查课题称(
A自选B委派C招标D指令
7. 大多数描述性调查采取(
)的方式进行研究。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个案调查
二、名词解释:
4. 频数分布
三、问卷设计:
请从以下主题“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城镇低保家庭生活情况调查”、“网络游戏对你周围青少年的危害”、“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调查”中任选其一,按照问卷设计的要求和注意问题,设计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问题不得少于10个)。
一、单项选择:
1. C 2. A 3. B 4. B 5. B 6. A 7. B
二、名词解释:
三、问卷设计:
注意以下内容:
1. 问卷的结构是否齐全:是否完整包含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封面信是否有以下内容:1)称呼;2)说明调查者的身份;3)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4)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5)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及保密措施。
问题中应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可有1-2个开放式问题。如果是多项单选式问题,注意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要注意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还要注意问题的数量和顺序:一份问卷中所包含的问题数目,一般应限制在被调查者20分钟以内能顺利完成为宜。顺序:1)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2)把能够引起回答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易引起紧张和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最后问个人的背景资料;5)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6)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也要注意避免出现问卷设计时的常见错误:1.概念抽象;2.问题含糊;3.问题带有倾向性;4.问题提法不妥;5.问题有多重含义;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编码及其他资料:编码可以省略;其他资料: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访者电话、结语。结语必须有如“访问结束,谢谢您的合作”的语言。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频数分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全面性、准确性、普遍性是______调查的特点。
2. 一个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______。
3. 离散系数是一种______ 离散趋势统计量。
4. 为了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叫做______课题。
5. 史蒂文斯将测量层次分为四种:
6. 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可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两大类。
三、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社会统计中,常用的置信度分别为(
2. 一般来说,各种调查报告在结构上都可分成(
)几个部分。
3. 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分别与(
)相对应,以判定和说明后者代表性的大小。
4. 自填问卷法中又可分为(
A.个别发送
B.电话访问
C.集中填答
D.邮寄填答
)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副本信度
D.折半信度
6. 定类测量具有两种属性:(
7. 不同的抽样方法具有不同的操作要求,但从大的程序看,它们通常都要经历界定总体―― (
)几个步骤。(按顺序排列)
A.决定抽样方案
B.制定抽样框
C.实际抽取样本D.评估样本质量
8. 置信区间越大,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
9. 在社会调查中,主要有(
)种类型的分析单位。
10. 学生为撰写毕业论文而选定的社会调查课题称(
四、论述题:(20分)
结合你进行的实际调查说明社会调查工作一般经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
收入 工人数 教师数
2. 某班有10名学生,其中6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本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编号 上学期成绩 本学期成绩
(1)两次考试成绩有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是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学上次期末平均成绩为80,请问她本次期末平均成绩大概是多少?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所谓频数分布,就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2. 所谓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3. 参数值也成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 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普遍2.样本规模3.相对4.应用性5.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6.封闭式、开放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不全给1分,答错不给分)
1. ABD 2. ABCD 3.ABC 4.ACD 5. A 6.BD 7.BACD 8.B 9.B 10.A
四、论述题:(20分)
社会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1)选题阶段是社会调查工作的首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选择与论证社会调查课题。即调查者依靠丰富的知识和创造性,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主观客观条件,构设一个恰当的课题;通过理论分析,明确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认真研究,对选定课题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及可行性作出分析论证。调查课题的选择和初步论证,是社会调查工作的起点,也是影响调查工作全局的关键。
(2)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第一,设计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的指标设计,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及对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组织调查队伍,包括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组织和各项物质准备。
(3)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方案的执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方式、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调查阶段,调查者要深入调查现场,与调查对象直接接触,收集大量调查资料。这一阶段四社会调查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加强对调查阶段工作的组织领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基础。
(4)研究阶段是在实地调查结束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对调查资料进行鉴别整理、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资料的鉴别整理是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工作,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资料的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及其内在联系。资料的理论研究是运用逻辑方法及有关科学理论对调查资料统计数据进行理论分析。
(5)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总结调查研究工作,评估调查研究成果。撰写调查报告,是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政策建议及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叙述和说明,是社会调查最重要的总结。总结调查研究工作是总结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评估调查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科学性和研究价值两方面进行检查和评定。
社会调查的上述五个阶段,是由实践到认识,在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这五个阶段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②工人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③工人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④教师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⑤教师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⑥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⑦比较工人收入与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1分)
因为25.31%>20.83%,所以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比教师间收入差别大。
X Y XY X2 Y2
1 63 70 00
2 65 72 84
3 72 73 29
4 78 80 00
5 85 88 44
6 92 92 64
合计 455 475
( 、 、 、 、 都求对5分,每个1分)
(共4分;公式2分,结果1分,答1分)
答:求得的相关系数为0.98,两次考试成绩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
(2)设回归方程为Y=a+bX(X为上学期成绩,b为回归系数,Y为本学期成绩) (1分)
(b值2分)
a=y-bx=79.2-0.79*75.8=19.3(1分)
所以回归方程为:Y=0.79X+19.3(1分)
已知:上次成绩为80,则本次期末成绩大概为:
Y=19.3+0.79×80=82.5(1分)
答:这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本次期末平均成绩大概为82.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社会调查作用的是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几次人口普查?
3.美国什么民意测验所多次成功地预测了总统选举的结果?
4.以下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5.对样本误差,描述正确的是
样本误差是样本的参数值与总体的统计值之间的误差。
只要用正确的抽样方法,就可以消除样本误差。
扩大样本规模可以减少样本误差。
总体规模越大,样本误差就越大。
6.对“种族”的测量属于哪一个层次的测量
7.定类测量所分的类别既要具有互斥性,又要具有
8.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是
9.有5名学生的成绩是78,79,80,81,82。这一组数据的全距是:
10.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调查分析单位的是
2.关于社会调查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普查是对全部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的调查
抽样调查的样本一般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
盖洛普民意测验是一种规范的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具有准确、快速、全面和普遍的特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4.下列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不可信,必无效
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无效,必不可信
无效,必可信
5.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哪年做过人口普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普遍调查
2.操作化定义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调查总体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并对其中内容逐条解释。
2.简述系统抽样的步骤,并举例说明。
3.调查报告的前言和正文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下表是对某年级150名学生的年龄的调查结果。
年龄(岁)
求:(1)该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
(2)调查结果的中位数
(3)异众比率
六、问卷设计(共15分)
自拟题目,设计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要求选题适宜,问卷的结构完整,包括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符合问卷设计的要求和注意问题,问题不得少于15个。
《社会调查方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
1. 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是为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其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一对象都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2.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调查指标或调查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
3.信度:是指在社会测量活动中测量主体运用某一确定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得测量值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是测量结果反映测量对象实际情况的可靠性程度问题。
4.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四、简答题:
1.说明调查研究的题目和解释概念,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假使,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方式和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步骤,确定调查经费和调查工具,确定调查机构和队伍。
2. (1)制定抽样框
(2)计算出抽样间距
(3)在头K个个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记下这个个体的编号。
(4)在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
3.前言包括:扼要说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扼要说明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扼要说明调查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正文包括:客观地叙述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基本状况及其相关行为,阐述其性质和特点;在叙述调查内容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解释原因,预测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五、计算题
该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33岁,调查结果得中位数是19岁,异众比率是67%
六、问卷的结构是否齐全:是否完整包含指导语、问题及答案。
问题中应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可有1-2个开放式问题。如果是多项单选式问题,注意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要注意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社会调查方法》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2.调查分析单位是指
3.美国什么民意测验所多次成功地预测了总统选举的结果?
4.以下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5.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以下结论属于层次谬误的描述是
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
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
犯罪率与城市特点无关
阻碍第三世界国家文化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犯罪率高
6.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以下属于简化论的描述是
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
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
犯罪率与城市特点无关
阻碍第三世界国家文化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犯罪率高
7.在抽样中,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采用
多段抽样的方法
分层抽样的方法
整群抽样的方法
系统抽样的方法
8. 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将他们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等,这种测量是
A 定类测量
9.一组数据对其平均数的偏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是
10.从一所有4000名学生的大学中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调查得出200名学生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成绩是65分,这一值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简单随机抽样
2.统计图的类型有
3.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进行调查,则单个工人是
4.关于社会调查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普查是对全部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的调查
抽样调查的样本一般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
盖洛普民意测验是一种规范的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具有准确、快速、全面和普遍的特性
5.下列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不可信,必无效
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无效,必不可信
无效,必可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调查总体方案
2.课题明确化
3.抽样调查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评价访谈法的优点和缺点。
2.结合你进行的实际调查说明社会调查工作一般经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3.确定样本规模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调查100户家庭的规模,得到下列结果
家庭规模(x) 户数(f)
求:(1)平均每户家庭人数;
(2)标准差
(3)离散系数。
六、案例分析题(每一方案5分,共15分)
某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其中重点小学有30所,一般小学有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请设计三种抽样方案,并详细写明抽样步骤。
《社会调查方法》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
1.总体方案:是通过对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的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与规划,制定出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查大纲。
2.课题的明确化: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3.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4.效度:又称准确度,是指在社会测量活动中,社会测量主体运用某一确定的测量手段对测量客体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测量结果对说明测量客体某方面属性的恰当、准确、有效的程度。
四、1.优点:回答率较高;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有很大的机动性;能对收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局限性:调查成本较大;匿名性差;对访谈员的依赖;访谈过程通常过于急迫并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2.(1)选题阶段,任务是选择调查题目,明确调查题目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2)准备阶段,任务是进行调查的设计工作和工具准备。
(3)实施阶段,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分析阶段,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3.对调查精确度的要求,调查总体的规模大小,调查总体内部的异质性程度,调查者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五、计算题
平均每户家庭人数为3.6,标准差为0.92,离散系数为25.6%
六、案例分析题(每一方案5分,共15分)
方案一,简单随机抽样
制定抽样框
将总体中所有元素按顺序编码
以总体规模为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衡量取舍
根据样本规模选择足够的数码个数
到抽样框中找到对应的元素。
方案二,用系统抽样
(1)制定抽样框
(2)计算出抽样间距K=0
(3)在头100个个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记下这个个体的编号。
(4)在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隔100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
方案三,分层抽样
按比例分层,从重点小学抽取50名,从一般小学抽取200名,从较差小学抽取50名,用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完成抽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组相似任务栏按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