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位同行,推荐几本消防专业理论教材和初级指挥教材。北京市内攻略,外攻经验,谢谢!

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题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题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52消防员中级理论试题(按鉴定点2)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2消防员中级理论试题(按鉴定点2)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中级)理论试题;1、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A)化学爆炸(B)爆燃(C)爆炸(D)爆轰答:;2、爆炸按其爆炸过程的性质,通常分为:()三种爆;(A)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B)核爆炸、爆;3、爆炸按其()的性质,通常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A)爆炸传播速度(B)爆炸形式(C)爆炸破坏力;4、常见的是()两大类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中级)理论试题1、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叫做(
)。(A)化学爆炸
答:C2、爆炸按其爆炸过程的性质,通常分为:(
)三种爆炸。(A)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B)核爆炸、爆燃、爆轰(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震(D)爆然、爆轰、爆震 答:A3、爆炸按其(
)的性质,通常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A)爆炸传播速度 (B)爆炸形式 (C)爆炸破坏力 (D)爆炸过程
答: D4、常见的是(
)两大类。(A)核爆炸和物理爆炸
(B)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C)核爆炸和化学爆炸
(D)物理爆炸和人为爆炸
答:B7、由于( ),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A)热作用
(B)压力作用
(C)压强作用
(D)机械作用
答:A8、下列(
)不属于物理性爆炸。(A)液化气钢瓶爆炸 (B)炸药爆炸 (C)轮胎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答文:
答:B9、由于热作用,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发生的爆炸,称为(
)。(A)化学爆炸
(B)核爆炸
(C)物理爆炸
(D)人为爆炸
答:C10、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
)没有发生变化。(A)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答:D13、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D)人为爆炸
答:B14、(
)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变化。(A)化学性
(B)物理性
答:A15、下列(
)属于化学性爆炸。 (A)液化气钢瓶爆炸
(B)轮胎爆炸
(C)炸药爆炸
(D)蒸气锅炉爆炸
答:C16、下列(
)不属于化学性爆炸。(A)炸药爆炸
(B)氢气爆炸
(C)天然气爆炸
(D)液化气钢瓶爆炸
答:D19、化学爆炸按照( ),分为爆燃、爆炸、爆轰三种。(A)传播速度
(B)传播形式
(C)破坏程度 (D)破坏形式
答:A20、爆燃的传播速度为每秒(
)。(A)米
(B)米(C)数十米至百米
(D)数百米至千米
答:C21、爆炸性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范围时的爆炸属于(
)。(A)爆炸
答:B22、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为(
)。(A)物理爆炸
答:D25、目前尚无准确预测轰燃产生的时间,但按通常的经验,着火后的( )分钟是轰燃的警告时间。A)4 B)7 C)9 D)11
答:A26、当室内着火后,下列(
)情况不能发生轰然。(A)天棚及门窗充满高热浓烟
(B)烟从窗口呈翻滚喷出(C)室内充满低温浓烟 (D)室内的烟下降并出现滚动
答:C27、影响轰燃的因素大致有(
)三种。(A)通风排烟、室内燃烧物的性质和房间大小
(B)通风排烟、室内燃烧物的性质和房屋的条件(C)通风排烟、房间大小和房间内保温情况 (D)室内燃烧物的性质、房间大小和房间内保温情况
答:B28、当室内着火后,下列(
)情况可能发生轰燃。(A)室内充满低温浓烟
(B)烟只停留在天棚顶部(C)烟从窗口平稳冒出
(D)烟呈滚动现象下降
答:D31、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称为(
)。(A)爆炸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温度极限
(D)爆轰极限
答:C32、爆炸极限分为(
)三种。(A)爆炸极限、爆炸温度极限、爆轰极限 (B)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C)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爆轰极限
(D)爆炸温度极限、爆轰极限、爆震极限
答:A33、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叫(
)。(A)爆炸温度极限
(B)爆炸极限
(C)爆轰极限
(D)爆震极限
答:B34、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
)。(A)自燃点
(B)着火点
答:D37、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种。(A)6
答:A38、引燃可燃混合物的着火源温度越高,其爆炸危险性就( )。(A)降低
(D)三者都有可能
答:C39、在爆炸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的范围(
)。(A)扩大
(C)不变 (D)三者都有可能
答:B40、爆炸性混合物的初始压力越低,爆炸危险性( )。(A)越大
(C)没有影响
(D)三者都有可能
答:B43、lel%的含义是(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下限百分比
(D)爆炸上限百分比
答:C44、用甲烷气体检测仪检测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显示值为20%,那么甲烷在空气中的实际浓度为(
)%。(A)5
答:B45、甲烷气体在空气中的实际浓度为2%,那么检测仪上显示的lel%为( )%。(A)5.3
答:D46、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控制装Z显示器显示的气体浓度的值lel%为(
)。(A)爆炸下限
(B)爆炸下限的百分比
(C)爆炸上限
(D)爆炸上限百分比
答:B49、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2%,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氨的爆炸极限为15~27%,其火灾危险性比较正确的为(
)。(A)乙炔>氢气>氨
(B)乙炔<氢气<氨 (C)氢气>氨>乙炔
(D)氨>乙炔>氢气
答:A50、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
)%的可燃气体应选用隔爆型电气设备。(A)5
答:B51、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的可燃气体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A)7 (B)5 (C)10 (D)12
答:C52、贮存爆炸极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的库房,最多(
)层。(A)4
答:D55、气体具有高度的(
)性。(A)流动
(C)蒸发扩散
(D)流动扩散
答:D56、低压气体的扩散因浓度梯度不大,主要由其与( )的相对密度决定。(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答:A57、高压气体的扩散主要由高压气体的(
)来决定。(A)密度
(D)压强答文:C58、复杂的气体物质要经过(
)等过程,才能开始燃烧。(A)受热、氧化、还原
(B)受热、分解、氧化(C)受热、分解、还原
(D)受热、蒸发、氧化
答:B61、可燃气体从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
)。(A)扩散燃烧
(B)预混燃烧
(C)动力燃烧
(D)爆炸式燃烧
答:A62、扩散燃烧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
)。(A)密度
(C)喷出速度
(D)物理性质
答:C63、下列(
)不属于扩散燃烧。(A)天然气井喷燃烧
(B)气体爆炸
(C)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
(D)燃气做饭
答:B64、下列(
)不属于扩散燃烧的特点。(A)稳定燃烧(B)扩散火焰不运动(C)一般情况较容易控制
(D)火焰传播速度快
答:D67、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叫(
)。(A)扩散燃烧
(B)动力燃烧
答:B68、不属于动力燃烧特点的是(
)。(A)边混合边燃烧
(B)燃烧反应快
(C)温度高
(D)火焰传播速度快
答:A69、下列( )属于动力燃烧形式。(A)天然气井喷燃烧 (B)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 (C)气体爆炸 (D)气焊的燃烧
答:C70、下列( )不属于动火燃烧形式。(A)淀粉粉尘爆炸 (B)糖粉粉尘爆炸
(C)可可粉粉尘爆炸
(D)气焊的燃烧
答:D73、下列(
)不属于影响气体动力燃烧速度的因素。(A)气体的性质与浓度
(B)气体的初始温度
(C)气体的初始压强
(D)管路直径
答:C74、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浓度增大,其动力燃烧速度( )(A)降低 (B)增大 (C)不变 (D)三者都有可能
答:A75、可燃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其动力燃烧速度(
)。(A)越低
(D)三者都有可能
答:B76、管路的直径减小时,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燃烧速度(
)。(A)不变
(D)三者都有可能
答:C79、随液体的温度升高,其蒸气压(
)。 (A)增大
(D)三者都有可能
答:A80、沸点越低的液体,该液体挥发性(
)。(A)不变
(D)三者都有可能
答:C81、利用燃烧性液体的(
)数值,可以判断其是否具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性。(A)不饱和蒸气压
(B)饱和蒸气压
(C)不饱和浓度
(D)饱和浓度
答:B82、重质液体的各组分沸点,密度、闪点等都相差很大,燃烧速度一般是(
)。(A)先慢后快
(B)逐渐加快
(C)先快后慢
(D)不确定
答:C85、液态物质燃烧形式有(
)。(A)扩散燃烧、动力燃烧、喷流式燃烧(B)扩散燃烧、蒸发式燃烧、沸溢式燃烧和喷溅式燃烧(C)蒸发式燃烧、动力燃烧、沸溢式燃烧和喷溅式燃烧D)蒸发式燃烧、喷流式燃烧、沸溢式燃烧和喷溅式燃烧
答:C86、下列(
)不属于液体动力燃烧形式。(A)油井井喷火灾
(B)雾化汽油在气缸内燃烧(C)煤油汽灯的燃烧
(D)乙醚爆炸
答:A87、燃烧性液体的蒸气、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为(
)。(A)扩散燃烧
(B)动力燃烧
(C)蒸发燃烧
(D)喷溅式燃烧
答:B88、可燃性液体受热后边蒸发、边进行蒸气与空气的扩散混合,呈现有火焰的气相燃烧为(
)。(A)动力燃烧
(B)池状燃烧
(C)喷流式燃烧
(D)扩散燃烧
答:D91、下列不属于油品发生沸溢式燃烧条件的是(
)。(A)油品有较高的沸点 (B)油品有较大的粘度(C)油品中含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油层中的水(D)油品的沸程较窄
答:D92、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发生喷溅的时间相比较是(
)。(A)早
(D)不确定
答:A93、火灾实例表明:油品通常发生沸溢、喷溅前几分钟的情况是(
)。(A)液面呈现蠕动、火焰减小、发亮发白(B)液面呈现蠕动、火焰增大、发亮发白(C)液面出现油沫2~4次、烟色由浓变淡、发出剧烈的嘶嘶声(D)液面出现油沫2~4次、烟色由淡变浓、发出剧烈的嘶嘶声
答:C94、原油贮罐发生沸溢和喷溅有典型的征兆,下列不属于的是( )。(A)罐壁会发生剧烈抖动
(B)烟雾增多
(C)伴有强烈的噪声
(D)火焰更加发亮
答:B97、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其燃烧速度(
)。(A)越慢
(C)与闪点无关
(D)不确定
答:B98、液体的初始温度越高,其燃烧速度(
)。(A)越快
(C)与初始温度无关
(D)不确定
答:A99、一般贮罐中,高液位燃烧速度与低液位液体的燃烧速度相比较是(
)。(A)与液位高低无关
(D)不确定
答:C100、当贮罐径d>80cm时,随d的增大,液体的燃烧速度( )。(A)增大(B)减小(C)燃烧速度基本稳定(D)不确定
答:C103、下列固体只呈现有火焰的气相燃烧阶段的是(
)。(A)硫
答:A104、有的固体不能产生挥发,只有无火焰的非均相燃烧,下列属于此类固体的是(
)。(A)硫
答:D105、下列固体属于受热先熔化成液体,再由液体吸热蒸发产生可燃蒸气的是(
)。(A)樟脑
答:B106、分子量较大的固体有机物受热软化,再进一步分解产生可燃蒸气,下列属于此类的是(
)。(A)木材
答:C109、可熔化的可燃性固体受热升华或熔化后蒸发,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称为(
)。(A)蒸发燃烧
(B)分解式燃烧
(C)表面燃烧
(D)有焰燃烧
答:A110、挥发金属蒸发式燃烧的特征是(
)。(A)有火焰
(B)无火焰
(C)生成白色浓烟
(D)生成黑色浓烟
答:C111、下列物质发生蒸发燃烧时,不经过熔融阶段的是(
)。(A)松香
答:B112、固体物质燃烧中,能够生成白色浓烟的物质是(
)。 (A)沥青
答:D115、可燃物受热不发生热分解和相变,可燃物质在被加热的表面上吸附氧,从表面开始呈余烬的燃烧状态叫(
)。(A)蒸发燃烧
(B)无火焰的非 均相燃烧
(C)分解式燃烧
答:B116、下列(
)物质的燃烧属表面燃烧。(A)磷
答:C117、固体的表面燃烧的特点是( )A表面发红而无火焰 B表面发红而有火焰C呈炽热状态有火焰燃烧 D有火焰的气相燃烧 答:A118、下列物质的燃烧不属于表面燃烧的是(
)。(A)焦炭
答:D121、固体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称(
)。(A)蒸发式燃烧
(B)表面燃烧
(C)无火焰的非均相燃烧
(D)分解式燃烧
答:D122、下列物质燃烧属于分解式燃烧的物质是(
)。(A)木材
答:A123、下列物质燃烧不属于分解式燃烧的物质是(
)。(A)橡胶
答:B124、塑料、化纤等高聚物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式燃烧
答:C127、物质无火焰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这种燃烧叫(
)。(A)蒸发燃烧
(B)无火焰的非均相燃烧
(C)分解式燃烧
答:D128、下列对易发生阴燃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流通湿度较小,产生的挥发成份发生有焰燃烧 B)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发生干馏分解C)产生的挥发成份未能发生有焰燃烧D)受热分解能产生刚性结构多孔性炭化材料 答:A129、下列易发生阴燃的物质是(
)。(A)沥青
(B)成堆的煤
(C)成堆的干木材
(D)成堆的石蜡
答:B130、下列对阴燃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易被发现
(B)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十天(C)阴燃不可能转变为其他燃烧类型
(D)只冒烟、无火焰
答:C133、下列对纤维燃烧的直线燃烧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燃烧时不熔融的合成维(B)天然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燃烧时不熔融的合成纤维(C)天然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燃烧时不熔融的合成纤维(D)天然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燃烧时不熔融的合成纤维
答:A134、固体物质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
)。(A)越慢
(C)与比表面积无关
(D)不确定
答:B1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中水分含量增大,燃烧速度降低
(B)固体的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小(C)固体燃烧速度随火灾负荷增加而减小
(D)固体物质比表面积越小,其燃烧速度越小
答:C136、固体的密度越小,其燃烧速度(
)。(A)越小
(C)与密度无关
(D)不确定
答:A139、粉尘按( )通分为易燃粉尘、可燃粉尘、难燃粉尘。A)颗粒大小 B)破坏程度 C)粉尘的特性 D)火灾危险程度
答:D140、下列(
)属于易燃粉尘。 (A)淀粉粉尘
(B)锯榍粉尘
(C)无烟煤粉尘
(D)皮革屑粉尘
答:A141、下列对可燃粉尘的特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粉尘具有高分散度(B)粉尘粒度愈小、比表面积越小(C)粉尘粒度愈小、自燃点越低 (D)粉尘具有强吸附性
答:B142、可燃粉尘的比表面积越大,化学活性(
)。(A)越弱
(C)与比表面积无关
(D)不确定
答:B145、下列不属于常见可燃粉尘的是(
)。(A)镁粉
(B)氧化钙粉
答:B146、下列不属于常见可燃粉尘的是(
)。(A)血粉
(B)染料粉
(C)棉麻粉
(D)二氧化硅粉
答:D3147、镁粉具有爆炸危险性,其爆炸下限为(
答:A148、铁粉具有爆炸危险性,其最小点火能量为(
)毫焦耳。(A)80
答:C151、下列对可燃粉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度大、空气中氧气之间的界面大,氧化速度快(B)分散度大、采热性好,易引起体系的局部升温,以致引起爆炸(C)分散度大、使发生燃烧的活化中心周围反应加速,释放出很大的热量,促使爆炸蔓延(D)分散度大,所需点燃能量小,较易发生爆炸
答:B152、由可燃粉尘的特性可知,( )对粉尘爆炸有重要影响。(A)分散度(B)自燃点 (C)点火源
(D)爆炸极限
答:A153、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单位一般用(
)表示。(A)kg/m3
(B)kg/cm3
(D)g/cm3
答文:C154、下列对粉尘爆炸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粉尘本身要具有爆炸性
(B)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C)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D)粉尘要能分解出气态产物,才具有爆炸性
答:D157、下列对可燃粉尘的理化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粉尘的颗粒愈小,爆炸危险性愈大(B)粉尘的燃烧热愈高,其爆炸浓度下限愈低(C)粉尘含可燃挥发成分越多,其爆炸危险性越大(D)粉尘中含水分增加,其爆炸危险性愈大
答:D158、当压强增加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
(D)不确定
答:A159、当粉尘与可燃气体共存时,粉尘爆炸浓度下限(
)。(A)上升
(D)不确定
答:B16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含量增加,粉尘的爆炸浓度下限下降(B)空气湿度增加,粉尘爆炸危险性减小(C)当温度升高时,粉尘爆炸浓度下限上升
(D)粉尘的最小点燃能量越小,其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答:C16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粉尘爆炸具有跳跃式的特点,有很大的破坏力(B)在一定范围内,离粉尘爆炸源越近,破坏性越严重(C)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D)粉尘爆炸能产生有毒气体
答:B164、当室内的湿度提高到(
)%以上时,将可减少粉尘飞扬、避免爆炸。(A)30
答:D165、粉尘爆炸在传播途中,遇有障碍物时,其压力会(
)。(A)升高
(D)不确定
答:A166、对粉尘爆炸的预防不正确的是(
)。(A)要安装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加强清扫工作
(B)提高室内的湿度(C)在扑救粉尘火灾中,最好采用密集水流
(D)改善设备、控制火源
答:C169、 (
)是指用于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的器材装备以及灭火剂的总称。(A)消防技术装备
(B)器材装备
(C)消防装备
(D)个人装备
答:A170、灭火剂的( )特性及使用是消防技术装备研究的课题之一(A)灭火原理(B)灭火机理(C)灭火效果(D)灭火类别 答:B171、灭火器的结构、(
)和操作性能要求及科学配Z是消防技术装备研究的课题之一。(A)原理
(C)可靠性
(D)实用性
答:C172、消防泵的理论基础、火场(
)、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是消防技术装备研究的课题之一。(A)加压
答:D175、消防技术装备种类繁多,一般按功能不同可分为(
)类。(A)3
答:B176、 (
)的功能是保护消防员在灭火战斗和营救人员、物质的过程中免受伤害,正常发挥应有的战斗力。(A)消防员个人保护器具
(B)救助器具
(C)个人装备
(D)灭火装备
答:A177、 (
)可辅助灭火和用于紧急情况下营救被困人员或用于消防员自救。(A)破拆器具
(B)登高器具
(C)救助器具
(D)救生器具
答:C178、(
)指可单独用以灭火或组成一个体系来灭火的设备或器材。(A)消防车
(B)灭火机器人
(C)灭火器
(D)灭火器具和设备
答:D181、决定灭火战斗成败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一个是(
)。(A)财力(B)装备(C)技术(D)手段
答:B182、现代火灾需要现代消防装备,甚至需要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种装备(
)等。(A)长规装备
(B)一般装备
(C)智能装备
(D)机械人
答:C183、消防技术装备直接制约或决定着灭火时采用(
)的方式以及施行战术的结果A)战术 B)方法 C)措施 D)手段
答:A184、消防技术装备的(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消防业地位高低的一个窗口,也反映了综合国力。(A)多少
(C)科技含量
(D)先进程度
答:D185、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挥,更大程度地依赖于消防器材。
答:B187、 (
)不属于消防器具。(A)空气呼吸器
(B)吸水器具
(C)输水器具
(D)射水器具
答:A188、 ( )不属于消防器具。(A)空气泡沫灭火器(B)氧气呼吸器(C)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
(D)破拆、救生器具
答:B189、( )是指把消防泵输出的压力水或其他灭火剂送到火场的管线和器具。A消防水带 B吸水器具C输小器具D射水器具 答:C190、(
)是把水按需要的形状有效地注射到燃烧物上的灭火器具。A消防水枪 B消防水炮 C输小器具 D射水器具
答:D193、 (
)不是呼吸保护器具的作用。
答:A(A)工作原理以及呼吸生理常识B在有浓烟、毒气、刺激性气体或严重缺氧的火灾现场工作C火情侦察D救人及灭火194、下列(
)不属于过滤式防毒面具的缺点。(A)使用时外界的CO浓度不能大于2%、氧气浓度不能低于18%
(B)结构简单、重量轻(C)呼吸阻力大
(D)一种滤毒罐只能过滤一种或几种毒气,其选择性强
答:B195、下列(
)不属于空气呼吸器的优点。
答:C(A)结构简单、呼吸阻力小、空气新鲜B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简便C面罩气密性不如氧气呼吸器D视野开阔、传声较好196、根据呼吸器的优缺点来比较:以下(
)更适合在灭火战斗中使用。(A)过滤式防毒面具
(B)氧气呼吸器(C)负压式空气呼吸器
(D)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答:D199、凡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 )的物质,统称为灭火剂。(A)停止
(B)中止 (C)持续 (D)发展
答:B200、下列不是按灭火剂状态分的灭火剂是( )。(A)物理灭火剂 (B)气体灭火剂 (C)液体灭火剂 (D)固体灭火剂
答:A201、灭火剂按灭火原理可分为物理灭火剂和(
)灭火剂。(A)二氧化碳
答:C202、 (
)不属于现代灭火剂发展的方向。(A)高效
答:D205、下列(
)不在按充装灭火剂的类型划分范围内。(A)手提式、背负式灭火器
(B)水型、干粉灭火器(C)空气泡沫灭火器
(D)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
答:A206、下列(
)不是灭火器的性能要求指标。(A)喷射、使用温度性能
(B)实用、安全性能(C)灭火、密封性能
(D)机械强度、结构要求
答:B207、下列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规定有错误的是(
)℃。(A)4~55
(B)-10~55
(C)-20~75
(D)-40~55
答:C208、下列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中,(
)的灭火能力强。(A)3A
答:B211、 (
)不属于消防泵按其用途及配用对象分类的范围。(A)引水泵
(B)车用消防泵、船用消防泵(C)手抬机动消防泵
(D)固定、牵引、农用消防泵
答:A212、(
)不属于消防泵按其输送的介质分类的范围。(A)消防水泵
(B)引水泵 (C)中压消防泵 (D)泡沫液泵
答:C213、 (
)不属于消防泵按其出口压力分类的范围。(A)常压消防泵
(B)串并联离心消防泵(C)中压、高压消防泵
(D)中低压、高低压消防泵
答:B214、 ( )不属于消防泵的主要性能参数。(A)流量、扬程 (B)转速、功率 (C)效率、吸水深度 (D)进出水口径
答:D217、描述消防车功能有误的是( )。(A)绿化洒水
(B)用于灭火
(C)辅助灭火
(D)消防救援的机动技术装备
答:A218、消防车是由汽车底盘和消防(
)组合而成。(A)设备
(B)专用装Z
答:B219、下列(
)是泡沫消防车的代号。(A)CBJ
答文:C220、下列(
)是水罐消防车的代号。(A)CE
答文:D223、不属于按泡沫灭火器具的主要功能分类的器具是(
)。(A)环泵或泡沫比例混合器
(B)泡沫比例混合器具 (C)泡沫产生器具 (D)泡沫喷射器具
答:A224、属于车用式的泡沫比例混合器具的是(
)泡沫比例混合器。(A)贮罐式压力
(B)环泵式
(C)压力输送
(D)平衡压力输送
答:B225、属于车用式的泡沫比例混合器具的是(
)泡沫比例混合器。(A)贮罐式压力
(B)压力输送
(C)管线式
(D)平衡压力输送
答:C226、下列是空气泡沫产生器代号的是(
)。(A)PH
答:D229、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不是它的组成部分。(A)离心泵
(B)比例调节阀
(D)混合室和扩散管
答:A230、不是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性能参数的是(
)。(A)混合液流量
(B)混合液流速
(C)泡沫液流量
(D)进、出口工作压力
答:B231、使用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水泵进水管压力不得超过(
)MPa,否则压力水倒灌。(A)0.5
答:C232、使用负压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比例混合器的吸液高度不得超过(
)m。(A)4
答:D235、(
)比例混合器就是供水支管向泡沫液贮罐内注入压力水,作用于泡沫液上,使泡沫液通过出液阀进入比例混合器,并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
(A)贮罐式压力
(B)压力输送
(C)平衡压力输送
(D)环泵式
答:A236、 (
)比例混合器,由配用的泡沫泵向其输送有压力的泡沫液,在标定的工况下,使泡沫液与水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输送给高倍数泡沫发生器。(A)贮罐式压力
(B)压力输送
(C)平衡压力输送
(D)环泵式
答:B237、 (
)比例混合器的特点是泡沫液和水在不同压力情况下,能够在相当大的流量范围内按规定比例自动实现水和泡沫液的混合。
(A)贮罐式压力
(B)压力输送
(C)平衡压力输送
(D)环泵式
答:C238、压力输送比例混合器适用于固定式(
)泡沫灭火系统。(A)低倍数(B)中倍数(C)高、低倍数 (D)高倍数
答:D241、下列是对液上喷射型低倍数泡沫产生器原理的叙述,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泡沫混合液通过产生器喷嘴时,形成了扩散雾化射流
(B)在喷嘴内产生负压(C)在喷嘴周围产生负压 (D)从而吸入大量空气形成空气泡沫
答:B242、下列是对手提式中倍数泡沫发生器原理的叙述,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D(A)有压力的泡沫混合液通过喷嘴时
(B)在喷嘴附近形成负压、空气被吸入(C)与混合液较均匀地喷洒在金属发泡网上,产生中倍数泡沫(D)与混合液较均匀地喷洒到着火物上,产生中倍数泡沫243、不属于按其发泡机构的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是(
)(A)简易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B)水力驱动、发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C)手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D)电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答:C244、液上喷射型低倍数泡沫产生器,壳体出口端的密封玻璃、当混合液流压力在(
)MPa时才能冲碎。(A)0.1~0.2
(B)0.15~0.2 (C)0.2~0.3
(D)0.25~0.35
答:A247、不属于泡沫喷射器具的是( )。(A)空气泡沫产生器
(B)空气泡沫枪
(C)空气泡沫炮
(D)空气泡沫钩管
答:A248、下列(
)不是自吸液空气泡沫枪的组件。(A)喷嘴
(C)枪筒、吸管
(D)枪体和启闭柄
答:B249、 (
)不属于空气泡沫炮的主要性能参数。(A)额定工作压力
(B)喷射流量、射程
(C)配用比例混合器型号
(D)仰俯、水平回转角
答:C250、空气泡沫钩管是一种(
)泡沫灭火设备、用来产生和喷射泡沫、扑救油罐火灾。(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车载式
(D)移动式
答文:D253、水力空气泡沫灭火机属于(
)泡沫灭火机。(A)低倍数
(B)中倍数
(C)高倍数
(D)中、低倍数
答文:D254、水力空气泡沫灭火机可充装各类(
)%型蛋白、氟蛋白和抗溶性泡沫灭火剂。(A)1
答文:C255、压缩空气泡沫产生系统与普通泡沫相比有下列优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AFS技术的泡沫产生流程
(B)机理不同(C)产生泡沫原理一样
(D)泡沫的结构不同
答文:C256、压缩空气泡沫产生系统就是在混合液输出管线上某一点通入(
)MPa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与泡沫混合液在流动的管线内混合。(A)0.1~0.5
(B)0.5~0.8
(C)0.8~1
(D)1~1.2
答文:B259、( )不属于按功能分类的消防车。(A)高倍泡沫排烟消防车(B)灭火、举高消防车(C)专勤消防(D)后援消防车 答:A260、(
)消防车是指可喷射灭火剂并能独立扑救火灾的消防车。(A)举高
答文:B261、( )消防车是指担负除灭火之外的某专项消防技术作业的消防车。(A)举
答文:D262、( )不是消防车按其底盘的承载能力分类的消防车(A)轻型消防车(B)中型消防车 (C)特种消防车(D)重型消防车
C265、水罐消防车主要以(
)作为灭火剂进行火灾扑救。(A)水
(D)二氧化碳
答文:A266、水罐消防车用来扑救房屋建筑及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当采用高压喷雾射水时,还可扑救(
)等火灾。(A)可熔化固体及液体火灾
(B)气体火灾
(C)电气火灾
(D)碱金属火灾
答文:C267、(
)不属于消防车水泵及管路系统的组件。(A)水泵、水泵管路系统
(B)冷却器
(C)传动及操纵装Z
(D)取力器和引水装Z
答文:B268、(
)不属于消防车的附加装Z。(A)供油装Z
(B)冷却器
(C)废气利用及电气装Z
(D)行走装Z
答文:D271、轻便泵浦消防车是以(
)为主要消防装备的灭火消防车。(A)水泵
(C)泡沫罐
(D)干粉罐
答文:A272、 (
)不属于轻便泵浦消防车的特点。(A)外形小
(B)速度快
(C)重量轻
(D)动力大
答文:B273、轻便泵浦消防车不适用(
)火场。(A)水源充足的
(B)道路狭窄的
(C)大型的
(D)道路条件差的
答文:C274、(
)不是轻便泵浦消防车的结构组件。(A)底盘
(B)水路系统
(D)器材箱
答文:D277、泡沫消防车特别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等( )火灾。(A)易燃固定(B)易燃液体
(C)可燃气体
答文:B278、泡沫消防车与水罐消防车相比,没有增加的组件是(
)。(A)水罐
(B)泡沫液罐
(C)空气泡沫比例混合装Z
(D)泡沫产生器等
答文:A279、 (
)不是泡沫消防车消防部分主要结构的组件。(A)泡沫比例混合装Z
(B)水泵水、泡沫管路(C)底盘
(D)下泡沫液混合管路,空气泡沫水两用炮
答文:C280、( )不是下泡沫液混合管路的组件。(A)进液管
(B)出液管
(C)泡沫比例混合器及球阀
(D)进水管路
答文:D283、干粉消防车是指装备( )灭火剂罐和成套干粉喷射装Z的灭火消防车。(A)水 (B)干粉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
B284、干粉消防车按发射干粉动力源的不同分为贮气瓶式干粉消防车和(
)干粉消防车。(A)燃气式
(B)燃油式
(C)火药式
(D)外压式
答文:A285、 (
)不是贮气瓶式干粉消防车干粉氮气系统的组件。(A)动力氮气瓶组(B)干粉罐、干粉炮、枪、输气系统(C)乘员室、车厢 (D)出粉管路、吹扫管路、放余气管路
答文:C286、东风153型干粉消防车的动力氮气瓶组,由9只( )MPa、40L的气瓶组成。(A)10 (B)12.5 (C)14
答文:D289、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的主要功能是依靠泡沫和干粉灭火的联用,以扑救易燃液体和(
)火灾。(A)电气类
答文:A290、干粉与泡沫联用效果最好的(
(A)氨基干粉与蛋白泡沫
(B)氨基干粉与氟蛋白泡沫(C)小苏打干粉与氟蛋白泡沫
(D)小苏打与蛋白泡沫答文:B291、干粉系统的作用原理是以(
)作动力推动干粉通过干粉炮喷出,以扑灭火灾。(A)主车压缩空气
(B)外来压缩气体
(C)高压氮气
(D)低压氮气
答文:C292、干粉系统控制操纵工作气压、其气源压力表指示值必须大于或等于(
)MPa,方可使用干粉灭火。(A)0.2
答文:D295、一般来说,云梯车以(
)为主,但也可喷射灭火剂灭火。(A)救人
(D)辅助灭火
答文:B296、 (
)不属于云梯车支承、回转及举升系统的组件。(A)液压系统(B)副大梁、支腿机构、回转机构及回转台(C)托梯架、变幅机构、梯架机构(D)卷扬机构、工作斗和升降斗
答文:A297、云梯车在升降斗操作时,必须完全停止梯架操作,且梯架变幅角度必须大于(
)度。(A)70
答文:C298、博浪涛F42HDT2000型云梯车,工作斗一般限乘(
)人。(A)2
答文:C301、 (
)是指装备有折叠式或折叠-伸缩组合式臂、转台及灭火装Z的举高消防车。(A)登高平台车
(B)举高喷射消防车
(C)云梯消防车
(D)特种消防车
答文:B302、举高喷射消防车是在( )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举高消防车。(A)登高平台 (B)云梯车(C)吊车(D)特种车答:A303、 (
)不属于举高喷射消防车结构的组件。(A)底盘、机械传动、支撑和回转机构、举升机构
(B)水路、油路、电气系统(C)车箱等(D)安全和操纵系统
答文:C304、举高喷射消防车一般均与(
)供水消防车或泡沫消防车配套使用,用于扑救石油化工,大型油罐以及高层建筑等火灾。(A)轻型
答文:D307、(A)发电
(D)火场勘察
答文:A308、照明车的升降系统按介质可分为三类,下面( )系统不属于此范围。(A)液压升降 (B)水力升降
C)电动升降(D)气动升降
答文:B309、照明车的照明用电有三种功能,下面(
)不属于此范围。(A)主灯的升降、回转和俯仰
(B)移动灯的照明
(C)对外供电
(D)熄灯停机
答文:D310、 (
)不是照明车电气照明系统的组件。(A)发电机
(B)电气控制柜
(D)照明负载和输电线路
答文:C313、抢险救援消防车是指装备了各种消防车救援器材、消防员(
)装备,消防破拆工具及火源探测器的专勤消防车。(A)个人
(B)特种防护
(C)个人防护
答文:B314、抢险救援消防车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下列(
)不是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类型。(A)举高
(B)轻快型急救技术车
(C)普通型技术救援车
(D)起重型抢险救生车
答文:A315、普通型技术救援车配套的装备可用于(
)作业,如煤气管道修理、石油制品采集和对地域隔离消毒等。(A)特种事故
(B)特种火灾
(C)特种技术
(D)常规技术
答文:C316、 (
)常用于大型火灾和交通事故抢救中起吊或更换沉重物件。(A)轻块型急救技术车
(B)普通型技术救援车
(C)举高车
(D)起重型抢险救生车
答文:D319、通讯指挥消防车是指用于火场指挥和通讯(
)的专勤消防车。(A)联络
答文:A320、下列(
)不是通讯指挥消防车应具备的主要功能。(A)车载合能对途中或中途到场的中队实行部署
(B)车上无线电传真机能随时索取有关图文资料(C)车上开路电视系统能观察火场现场
(D)整车性能优越,能作灭火车使用
答文:D321、下列(
)不是通讯指挥消防车应配备的通信设备。
答文:C(A)车载式无线电台、袖珍无线电台B)升降式天线、无线电传真机(C)急救呼生器(D)遥控扩音机、火场开路电视传输系统322、下列(
)不是通讯指挥消防车应配备的通信设备。(A)摄、录像机
(B)破拆工具
(C)电子钟
(D)资料文件检索装Z
答文:B325、到达火场的供水灭火(
),应占据距离火场较近的消防水源以便达到迅速出水灭火的目的。(A)战斗车
(B)指挥员
(C)战斗员
(D)举高车
答文:A326、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火势发展扩大,第一出动供水力量(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调集增援力量。(A)大
答文:C327、火场供水必须着眼火场的主要方面,集中主要供水力量,保证火场主攻方向的(
)和水压。(A)流量
答文:B328、下列(
)不是火场供水原则。(A)就近占据水源
(B)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C)力求快速、机动灵活
(D)重点突破、分片包围
答文:D331、火场供水的主要方法是直接供水、串联供水和( )供水。(A)运水
(B)打水 (C)接力供水
(D)天然水源
答文:A332、(
)不是消防车串联供水的方式。(A)单干线三车串联供水
(B)双干线两车并联供水(C)双干线双车串联供水
(D)三车串联加压供水
答文:B333、当消防车、泵无法接近水源,又没有排吸器时,可组织群众用脸盆、水桶等器具端水倒进消防车水罐或水槽内,供消防车出水灭火,这种供水方式称为(
)供水。(A)直接
答文:C334、串联加压供水时,下列(
)型号的泵应该在最前面。(A)BS30
答文:D337、在火场上能(
)时,不能串联供水。(A)直接供水
(B)接力供水
(D)传递供水
答文:A338、在火场上能串联供水时,不用(
)。(A)直接供水
(D)排吸器供水
答文:B339、扑救易燃易爆物品、油罐、气柜和大面积易燃建筑区等火灾时,(
)要选择便于迅速撤离的停车位Z。(A)指挥员
(B)战斗员
(C)消防车
答文:C340、为了保证灭火的用水量,在铺设供水干线水带时,应尽量选择(
)mm水带。(A)φ50
答文:D343、分散射流的水滴平均粒径小于(
)微米者,称为喷雾射流。(A)100
答文:A344、根据火场实践经验和实地试验说明,扑救室内一般火灾时水枪有效射程为( )m。(A)8 (B)10 (C)13 (D)15
答:B345、根据火场实践经验和实地试验说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油罐火灾的水枪有效射程为( )m。(A10(B)13(C)15(D17 答D346、在火场上,常用的有效射程在(
)m之间。(A)7~8
(B)10~15
(C)15~20
(D)15~30
答文:B347、当水枪射流与地面成(
)度的上倾时,其射程最远。(A)30~50
(B)45~50
(C)30~32
(D)50~70
答文:C350、一支喷嘴口径为19mm的水枪能控制的燃烧面积为( )m2。(A)10~20 (B)30~50
(C)60~70
(D)70~80
答文:B351、为了使消防水泵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转,在一般情况下水泵出口压力不宜超过( )MPa。(A)0.6B)0.8(C)1 (D)1.2 答B352、配有50型消防泵的消防车在火场上可出(
)支口径为19mm的水枪。(A)1
答文:C353、一支喷嘴口径为19mm的水枪可控制燃烧周长(
)m。(A)10~15
(B)15~20
(C)20~25
(D)25~30
答文:A356、消火枪保护半径不得超过(
)m。(A)150
答文:A357、室内消火栓的出水口离地面的高度应为(
)m。(A)0.8
答文:B3358、为了保护火场供水当中消防车吸水的相对稳定性,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不宜小于(
)m。(A)20
答文:C359、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应大于(
)m。(A)200
答文:D362、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一般用(
)表示。(A)温度
(B)辐射率
(C)燃烧线速度
答文:A363、经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时会引起轰燃。(A300~350(B)350~450 (C)400~600(D450~750答C364、火灾(
),当温度升至600℃附近,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会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A)初起阶段
(B)发展阶段
(C)下降阶段
(D)熄灭阶段
答文:B365、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
)阶段。(A) 初起、发展和猛烈
(B)发展、猛烈和下降 (C)发展、下降和熄灭
(D)初起、发展和下降
答文:D368、下列不影响火灾变化因素的是(
)。(A)地理位Z
(B)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C)可燃物的蒸发潜热
(D)爆炸、气象和扩散
答文:A369、可燃物愈多、火灾荷载密度愈高,则火势发展愈(
)。(A)上升
答文:B370、可燃固体、液体的燃烧是它们受热后蒸发出来的气体燃烧称为(
)。(A)稳定燃烧
(B)扩散燃烧
(C)蒸发潜热
(D)完全燃烧
答文:C37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 )决定的。(A)发展速度 (B)线速度 (C)蔓延速度 (D)扩散速度
答文:D374、《执勤战斗条令》(
)规定了灭火战术指导思想。(A)第三条
(B)第四条
(C)第五条
(D)第六条
答文:A375、公安消防部队必须昼夜执勤,接到报警或者命令迅速出动,坚持救人第一和积极保护财产的原则,控制和消除险情,减少灾害损失,是灭火和抢险救援的(
)。(A)原则
(B)指导思想
(C)战术原则
(D)战术方法
答文:B376、确定火场的主要方面是( )。(A)救人第一 (B)积极保护财产(C)救人第一和积极保护财产(D)控制和消防险情 答:C377、当火场上抢救人命的部位,其建(构)筑物险情不排除,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则应在(
)的前提下,实施救人。(A)灭火
(C)消除险情
(D)控制和消除险情
答文:D380、在总结二十世纪末以来的灭火与抢险救险指挥理论(
)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重点、强攻近战、攻防并举、固移结合、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A)研究成果
(B)研究分析
(C)研究课题
(D)研究报告
答文:A381、灭火(
)是根火灾和抢险救援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它是针对现代复杂的火灾和抢险救援的多样化,并在充分衡量力量对比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进攻的战术原则。(A)战术 (B)战术原则 (C)指导思想
(D)基本方法
答文:B382、(
)是根据火势和本身的兵力情况,从火场的全局出发,找准重点,实施强攻是保护受困人员和财产,近战是发挥现有装备的优势。(A)突出重点
(B)强攻近战
(C)突出重点、强攻近战
(D)固移结合
答文:C383、 (
)两者是辩认的统一,有机的结合,攻时有防、防是为攻、固移结合旨在灵活运用,才能有效的控制火场局面。(A)强攻近战
(B)突出重点、强攻近战
(C)攻防并举
(D)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答文:D386、火场的实践证明,下列(
)不是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
答文:A(A)在可燃物全部着火之后(B)在爆炸之前或再次爆炸之前(C)在建筑物倒塌之前
(D)在原油罐(池)发生沸溢喷溅之前387、火场的实践证明,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是(
)。(A)在火灾的发展阶段
(B)在火灾的猛烈阶段(C)在火灾的初期阶段
(D)在火灾的扩散燃烧后
答文:C388、现场侦察是准确迅速,果断灵活地运用灭火战术原则,实现尽快扑灭火灾,减少损失的必要(
)。(A)目的
答文:B389、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什么样的火场,都存在着(
)的有利时机。(A)主攻重点
(B)控制火势
(C)消灭火灾
(D)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答文:D392、运用战术原则的依据之一是根据火势蔓延(
)来确定控制火势的时间。(A)速度
答文:A393、运用战术原则的依据之一是根据火势蔓延(
)来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A)速度
答文:B394、根据火势蔓延方向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那么油罐火灾,对下列(
)部位控制不可取。(A)冷却燃烧油罐壁
(B)冷却邻近油罐壁(C)冷却燃烧油罐底部
(D)拦档地面油火
答文:C395、下列(
)不是依据燃烧特点确定控制火势的方法。(A)直接向燃烧区射水
(B)用水流消除热辐射(C)开僻隔离带、破拆建筑物结构
(D)保护周围可燃物
答文:D398、下列(
)不是打快战的必须条件。
答文:A(A)疏散和保护物质(B)打有准备之仗(C)查明火情、正确判断
(D)正确指挥、灵活果断运用战术、紧密配合、协同作战399、 (
)是打块攻的前提,正确认识火场上存在的客观情况,达到主客观一致。(A)打有准备之仗
(B)查明火情、正确判断(C)正确指挥、灵活果断运用战术
(D)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答文:B400、下列(
)不是打近战的主要作用。(A)有利于对准火点、击中要害
(B)有利于发挥器材装备的威力(C)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D)有利于减少水渍损失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灭火剂的效果
答文:C401、下列打近战,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选准进攻方向和突击点
(B)坚定灵活果断的指挥(C)组织好内外配合
(D)参战人员写出书面安全承诺书
答文:D404、适用于立体燃烧特点火灾的基本战法是(
)。(A)重点突破
(B)分片消灭
(C)上下合击
(D)堵截范围
答文:C405、适用于大面积物质堆垛火灾的基本战法是( )。(A)内外夹攻
(B)上下合击
(C)重点突破
(D)分片消灭
答文:D406、对火势采取局部或全部控制的战法属于(
)。(A)内外夹攻
(B)堵截包围
(C)分片消灭
(D)上下合击
答文:407、通常用于完成比较艰巨的灭火,救人和抢险救援任务的基本战法是(
)。(A)重点突破
(B)分片消灭
(C)堵截包围
(D)内外夹攻
答文:A410、下列(
)不属于实施灭火战术的要求。(A)知已知彼、正确部署战斗 (B)选择灭火人员和器材装备
(C)物资保障
(D)加强技术措施
答文:B411、知已知彼就是在灭火和抢险救援活动中掌握的各种情况,下列(
)不在范围之内。(A)先掌握谁是这场活动的指挥者
(B)掌握到达火场人员的数量、素质、特点、战斗力(C)了解技术装备的种类、数量、性能、灭火剂的供给情况及有关方面的配合(D)了解燃烧对象的特点,火点部位、蔓延方向、变化、风向、风速、周边环境等
答文:A412、下列(
)不属于对进攻路线的要求。
答文:C(A)到达进攻目标最近,有障碍时能迅速通过的地方
(B)使用器材装备方便,能迅速展开的路线(B) 便于水枪手发挥水枪作用的路线(D)如有浓烟、火焰、爆炸危险时,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地物掩护进攻路线413、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在采取战术措施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
),就是能更有效地发挥战术的威力,加快灭火战斗的进程,提高灭火和抢险救援活动的成功率。
答文:D416、易燃建筑密集区火灾特点之一,就是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容易火烧连营,起火后一般在(
)min内,火焰就会烧穿门窗,由室内发展为室外火灾。 (A)8~10
(B)10~12
(C)12~14
(D)13~15
答文:A417、易燃建筑密集区的火灾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出现飞火,引起新的火点。发生火灾后,火场中心温度可达℃,强大(
)的升腾,常将可燃物卷入上空,形成飞火。 (A)热辐射(B)热气流
(C)热对流
(D)热传导
答文:B418、易燃建筑密集区的火灾特点之一,就是起火后由于人员多、房屋矮小,道路狭窄、燃烧(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A)面积大
(C)速度快
(D)不完全
答文:C419、风对易燃建筑密集区火灾的影响是,火势主要向下风方向蔓延,在(
)的作用下,也向上风、侧风方向蔓延。(A)空气对流
(B)热传导
(C)热气流
(D)热辐射
答文:D422、易燃建筑密集区发生火灾,应调派足够的第一出动力量,一般调动中队在2~3个,消防车在(
)辆以上。(A)6~9
答文:A423、易燃建筑密集区发生火灾,及时疏散危险区域人员,制止群众在危险区域滞留,禁止(
)地抢救个人财物。(A)有组织
(B)无组织
(C)哄抢式
答文:B424、易燃建筑密集区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要全力采取下风堵截,两侧夹击的作战方法,把(
)放在下风堵截上,以控制火势扩大。(A)主要指挥员
(B)主要战斗员
(C)主战设备
(D)主要力量
答文:D425、在易燃建筑密集区火灾中,当火场上采用推土机或爆破进行大范围破拆时,事先一定要经(
)批准。(A)地方政府
(B)房产部门
(C)火场总指挥
(D)单位领导
答文:C428、多层建筑同时燃烧而顶部尚未燃烧时,应(
)地逐层部署力量赌截火势、消灭火灾。(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从着火层往上
(D)从着火层往下
答文:A429、一般楼房着火时应首先抢救疏散着火层受火势威胁的(
)。(A)物品
答文:B430、夜晚火灾发现有人登上窗口、阳台、楼顶时,要通过(
),稳定其情绪,同时尽快设法抢救。(A)手势
(C)广播喊话
答文:C431、火焰在二、三层楼的窗(门)口燃烧或屋顶已被烧穿,可将(
)架设在燃烧着的窗门口旁边或屋檐上设Z水枪阵地。(A)单杠梯
(B)6m拉梯
(C)9m拉梯
(D)消防梯
答文:D434、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之一就是火势蔓延快、危害严重。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烟气的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
)m/s。(A)0.5~2
(B)0.5~3
答文:B435、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下列(
)不属于此因素。(A)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员集中
(B)上下楼层都是电梯(C)烟囱效应强
(D)消防救援装备差
答文:B436、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
)。(A)自救
答文:A437、一些高层综合性的建筑,功能复杂( )多、管理疏忽,就可能发生火灾。(A)人员(B)用电设施 (C火源(D可燃物 答D440、高层建筑中的固定消防设施,根据不同的作用主要有五类,下列(
)不属于其中之一。
答文:A(A) 火灾中,临时搭建的疏散通道
(B)安全疏散系统(C)消防给水,防排烟系统 (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3441、一类高层住宅和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消防水箱储水量不应小于(
)m。(A)6
答文:B442、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
)m的共它二类公共建筑均设有消防电梯。(A)24
答文:C443、凡建筑高度超过(
)m的公共建筑,都设Z避难层(间)。(A)32
答文:D446、高层建筑火灾自救程序有七步,下列(
)不属于自救程序。(A)报警、疏散人员
(B)火情侦察、破坏(C)灭火、防烟、防爆
(D)救护、警戒
答文:B447、下列(
)不属于高层建筑自救时,疏散人员的设施。(A)利用直升机进行疏散
(B)利用消防电梯、室内外楼梯进行疏散(C)利用室内的疏散辅助设施进行疏散
(D)利用避难层(间)或其他可利用的设施进行疏散
答文:A448、下列(
)不属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报警程序。(A)向大楼消防控制室报警、并向公安消防火调报警
(B)报告值班的总(副总)经理(C)向大楼董事长、总经理报告
(D)召集有关人员到着火层利用广播通知疏散,发出警报通知着火层
答文:C449、高层建筑初期火灾处Z时,消防控制室的职责是(
)。(A)组织指挥初期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工作
(B)组织人员从距安全口最近线路离开
(C)引导消防车辆、停靠水源(D)当接到火情信息后,即通知楼层服务员前往核实火情,超过1min未见回报,应立即亲自前往察看,从接警到确认时间不得超过3min
答文:D452、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派出的第一出动消防车辆中,应有(
)和专勤消防车等车辆。(A)举高消防车
(B)登高平台消防车
(C)举高喷射消防车
(D)云梯消防车
答文:A453、对高层建筑火灾采取内攻时,每一层的(
)可作为向燃烧区进攻的前沿阵地。(A)楼梯
(B)楼梯间
答文:B454、下列(
)不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外攻时,应达到的目的。(A)配合内攻,形成内外夹攻
(B)从外部压制火势、帮助消防队员进入灭火战斗楼层(C)防止火势蔓延和飞火
(D)在无法内攻时,射水压制火势,可掩护救人
答文:C455、下列()不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应用技术范围。(A供水(B)疏散与营救(C)排烟、火场通信联络(D火情侦察、撤离答D459、闷顶火灾的特点:一是隐蔽燃烧不易发现,二是(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52消防员中级理论试题(按鉴定点2)等内容。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中级)理论试题 1、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 大能量的现象,叫做( )。(A)化学爆炸 (B)...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中级)理论试题 1、[题号:1431;鉴定点:AAA001;选择题;...(D)思维习惯 答文:A 2、[题号:1432;鉴定点:AAA001;选择题;题分:1;难度...  (A)1 (B)2 (C)3 (D)4 (B)防消结合 (C)监督管理 106、 “预防为主...消防员中级理论试题(按鉴... 51页 免费 消防员高级理论知识试题 41页 4下载...  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基础知识、中级技能)_人力资源管理_...第 2 页共 78 页 第一部分 理论知识题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  2013版建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理论部分含答案)1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一、 判断题 1、 2、 3、 4、...  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_技能鉴定考试题库_交规考试...(D)一般火灾 2、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D) D 类火灾 4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  初级消防员理论试题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A 2、[题号:1209;鉴定点:AAA001;选择题;题分:...必须按照先单兵,后班组;先简单,后复杂;先高空,后...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高级)理论试题 1、[题号:1;...A 2、[题号:2;鉴定点:AAA001;选择题;题分:1;...必须按照先单兵,后班组;先简单,后复杂;先高空,后...  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鉴定考试最新整理易考点_从业...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建造 2、按照高度分类 ...) 手动报警按钮的问题:4 分 每题 1 分 1、识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yin 提升内攻暴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