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双打球碰同伴落入对方场内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2012娄底)如图,在一场羽毛球比赛中,站在场内M处的运动员林丹把球从N点击到了对方内的B点,已知网高OA=1.52米,OB=4米,OM=5米,则林丹起跳后击球点N离地面的距离NM=________米.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2012娄底)如图,在一场羽毛球比赛中,站在场内M处的运动员林丹把球从N点击到了对方场内的B点,已知网高OA=1.52m,OB=4m,OM=5m,则林丹起跳后击球点N离地面的距离NM=________m.
【思路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易得△ABO∽△NAM,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解析过程】
解:根据题意得:AO⊥BM,NM⊥BM,∴AO∥NM,∴△ABO∽△NBM,∴∵OA=1.52米,OB=4米,OM=5米,∴BM=OB+OM=4+5=9(米),∴解得:NM=3.42(米),∴林丹起跳后击球点N离地面的距离NM为3.42米.故答案为:3.42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定理的应用,注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热179 我扑球时,对方像打排球一样在网前举拍封网,是否违规?
今晚单打中,对方搓球太高,我上前扑球,对方在网前立即举拍将球路封死,球扑在他的球拍上弹回我方场内。对方是否违规啊?
对方不违规:
对方干扰违规: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天羽手机微网站登录即可获得 100 积分羽毛球的一些问题
羽毛球的一些问题
谁可以告诉我羽毛球场地的大小?羽毛球的起源?羽毛球网子的高低?羽毛球和球拍质量的大小?以及玩的一些相关规则?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你可以去这个网址详细看一下:/view/3124.htm

如下:
羽毛球的起源
  14-15世纪时的日本 ,当时的球拍为木质,球是樱桃核插上羽毛做成。据传,在14世纪末叶,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雏形。
  1870年,英国一位公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他为使客人们不扫兴,就改在室内进行羽毛球游戏。结果与会者情趣横生。此后,这项运动便风靡英国。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运动大概于1920年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2年,羽毛球在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及混合打5项比赛。 


羽毛球场地标准
 场地:羽毛球场成长方形,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球场界限最好用白色、黄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画出。 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它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四周的墙壁最好为深色,不能有风。 

  1.球可以有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它们混合制成。只要球的飞行性能与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软木球托制成的球性能相似即可。
  2.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3.羽毛长62--70毫米,每一个球的羽毛从球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该一致。
  4.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58--68毫米。
  5.羽毛应用线或其它适宜材料扎牢。
  6.球托底部为圆球形,直径为25--28毫米。
  7.球重4.74--5.50克。
  8.非羽毛制成的球:
  8.1.用合成材料制成裙状或如天然羽毛制成的球状。
  8.2.球托如规则6所述。
  8.3.球的尺寸和重量应如规则3、4和7所述;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可允许不超过10%的误差。
  9.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行性能不变,经有关组织批准,以下特殊情况可以不使用标准球。
  9.1.由于海拔或气候等条件不宜使用标准球时;
  9.2.只有更改才有利于开展比赛时。
羽毛球的起源


羽毛球诞生于19世纪的一次宴会,几位英国退伍军人将香槟酒的软木塞上插上鹅的羽毛,然后隔着餐桌对击,从而慢慢为人们喜爱,流传开来。因为那次宴会的游戏在BADMINTON庄园举行,因此最后这个项目就以BADMINTON为英文的正式名称。

  尽管世界上第一次羽毛球比赛在1875年于印度举行,但是羽毛球在最初产生的时候还没有一部完善的规则,1878年,英国制定了统一的比赛规则。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由加拿大、丹麦、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创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并于当年举行了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比赛的奖杯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第一任主席汤姆斯爵士捐赠,因此就被定名为汤姆斯杯赛。1956年,世界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尤伯夫人捐赠了女子团体赛的流动奖杯,由此尤伯杯得名。1989年,印尼向国际羽联赠送了一座奖杯,作为世界混合团体赛的流动奖杯,这座奖杯被命名为苏迪曼杯,这就是世界羽联三大杯的由来。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每年组织的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比赛根据赞助商提供比赛奖金的数量分成6个星级,起初还有每年的总决赛,但自2001年起,总决赛停办。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1988年被列为表演项目,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起初只有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后来增加了混合双打一项。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简称世界羽联。

同意“虫子”得
我认为新买的羽毛球都应用502胶加固一下!!
用502胶加固球就会变重了
羽毛球的学问挺大的
http://user.//blog/
请看我的空间
里面有详细介绍
下面是其中一部分

一、日常练球时应当遵守的礼仪 
1、要主动捡球。当球落地时,一般情况下,由球所在场地一方捡球。球触网落在中间时,双方都应该主动上前捡球。不要因为是对方打下网的,站在原地动都不动。 
2、不要急着捡球。初学打羽毛球时肯定会出现满场找球的场面,但是当你的球滚入邻场而邻场的球员正在练球时,请耐心等待别人击球结束。此时你若贸然入场捡球会影响别人打球,还可能遭到“飞来横祸”。别人帮你捡了球 ,不要忘记说一声“谢谢”。 
3、要发球时先看一看对方是否已做好了接球的准备,最好将球举起来示意一下。不要连看都不看就将球发出去,这样别人很可能接不到球,这也是对对手的不尊重。 
4、不要从球网上面跨过,这不是展示你跳高才能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要触压球网,即使你在和对方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5、练球时,当对方的回球靠近底线时,应主动告诉对方他打过来的球是“in”(界内)、“out”(界外)、还是压线。 
6、练球时当你击球出界或还击下网时,尽管你不是有意如此,但也应该向对方说声“sorry(对不起)”,最好用英文,这样会让你显得更加绅士。 
7、若多人同时用一个场地时,场上球手不要霸着球场练个没完、打个没完。 
8、打球时要带上自己的球、球拍、饮用水、护腕等。打球不带球、总是借别人的东西用会被认为很小气。若认为球已经损坏比较严重需要换球时,应该主动拿自己的球替换。同时应将坏的球放置在不影响打球的地方。 
二、比赛应该遵守的礼仪 
1、球员参加比赛时,在赛前练球热身过程中有义务为对方的练习提供帮助,任何有意妨碍对方练习的做法都是有失风度的。 
2、比赛时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球。漫不经心是对对方的轻视,也是对搭档的不尊重,是羽毛球场上很不礼貌的行为。 
3、球场上也不要踢球,羽毛球是用拍子打的,不是用脚踢的,就算你有马拉多纳的脚法,也不要用脚主动接触球。 
4、羽毛球场上应该相信裁判,听从裁判的判决。羽毛球因球速快,线上的球很容易因角度、灯光、位置等影响出现不同判断。大家肯定有这种体会:在看比赛录象时,很多正确的判断需要慢镜头回放方可做出!而现场裁判无法看慢镜头回放,所以,即使是国际比赛,专业司线员也常出现误判。业余比赛中,若无裁判, 
应相信离球最近的人的判断。毕竟业余比赛的胜负不是非常重要。若仍存争议,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重打。固执己见不是好球风,至少说明你怀疑对方球品:他想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利。 
5、如果打出一记幸运球(luck ball---球檫网后,改变方向和速度,落在对方场内),要说声“sorry”或举拍示意。 
6、不留神把球扣在拍框上了,球落入对手场内,大可不必得意忘形,应向职业选手那样,将球拍面向对手以表示歉意。 
7、为对手的好球拍手叫好。当对手击出好球时,应为其鼓掌。特别是在比赛中,当对手打出了自己很难击出的漂亮的球时,尽管懊丧与遗憾,很难诚心地向对手表示祝贺,但也应如职业高手们那样,用手轻拍球拍,潇洒的表达自己为对手高兴的心情。这对于腼腆的人来说可能是最不擅长的举止之一,但请一定用心努力为之,达到很自然的赞扬对手的得分,自己的心胸会变得宽阔,这份宽裕的心情可激励自己打好下一个球。 
8、对对手的失误,不要过于喜形于色,过于高兴时易使对手心情不快。 
9、比赛结束的时候,无论胜负都应该主动和裁判及对手握手。赛后握手虽属礼貌,但仅仅握手并不够,而应伸出握拍手,眼睛直视对手,持手相握,把自己的握拍手伸向对手意味着友好,并表达自己“我没有伤害你”的意思。左手握拍除外
10、赛后在自己胜的场合,不必为对手挂虑,相反自己负时,不必找理由为自己辩解,诚实承认技不如人,不论胜负,都不必过于被其所累,找各种借口。在可能的情况下,而应尽量多的与对手交流,体育的规律就是这样:和水平高的对手比赛进步得更快。 
三、打羽毛球时对服装的要求 
1、标准的羽毛球穿戴应该是男球手穿带领子的半袖运动T恤衫和羽毛球短裤;女球手穿中袖或无袖上衣及短裙或连衣短裙。羽毛球服饰通常以白色为主。男球手请记住:即使你拥有魔鬼般的身材,也不要赤膊上阵。 
2、进入羽毛球场一般穿专用的羽毛球鞋,不允许穿硬底鞋或带钉的鞋入场;赤脚和赤脚穿鞋入场打球是会被认为有失雅观的。 
四、观看羽毛球时应当注意的礼仪 
1、在球员发球的时候,不要用闪电灯拍照,更不要发出声响。 
2、观看比赛时应尽量避免携带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或关掉其声音。从球员开始准备发球到一分结束,观众在此过程中最好不要随意交谈、吃东西、叫好、喝彩、鼓掌,毕竟羽毛球比赛不是联欢晚会。 

长 13.40M(双打发球区每边短0.75M)

宽 单: 5.18M 双: 6.10M

场地线宽: 4CM 从场地线的外沿量尺寸

另外, 标准场地规定: 场地上空10M以及

周围1M不得有障碍物.
网: 

长6.10M, 宽0.76M, 网孔1.9CM*1.9CM

网上部为双层7.5CM白布边

网高: 中部1.542M

两端1.55M

①&&羽毛球的场地:长 13.40M(双打发球区每边短0.75M),&宽 单: 5.18M 双: 6.10M,&场地线宽: 4CM 从场地线的外沿量尺寸。另外, 标准场地规定: 场地上空10M以及周围1M不得有障碍物.网的长度为6.10M, 宽0.76M, 网孔1.9CM*1.9CM网上部为双层7.5CM白布边网高: 中部1.542M,两端1.55M .
&&&&& 羽毛球最早起源于我们最不喜欢的国家——小日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 14-15世纪时的日本 ,当时的球拍为木质,球是樱桃核插上羽毛做成。这种游戏时兴的时间不长便消失了。 18世纪时,印度的蒲那城,出现类似今日羽毛球活动的游戏,以绒线编织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 ,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庄园里进行了一次“蒲那游戏”的表演。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开来。此后,这种室内游戏迅速传遍英国,“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②&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英联邦各国,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州,最后传到非洲。 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③&羽毛球拍质地不一样。主要分为钛金属、全碳素、铝碳纤维一体、铝合金和纯铁、纯铝的。其中材质最好的是钛金属、往后依次为全碳素、铝碳纤维一体、铝合金和纯铁、纯铝的。拍头和拍弦羽毛球拍拍头的形状也要考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球拍有水滴形和尖头形的,如今这两种球拍市面上已经少见了,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前端方形的球拍。前端方形的球拍击球面积大、易掌握,非常适合一般的羽毛球爱好者。拿到拍子后,一般先要检查拍头的形状。球拍的形状决定了其甜区的大小。所谓甜区就是指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但球落在甜区时,能够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和控球性。因此,甜区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你更容易地打出高质量地球。拍弦也是有讲究的。好的拍弦在仪器下观察能发现中间的截断面像光缆纤维一样一束束的,质次的拍弦则是单一一股,看不出有很多束来。遗憾的是选购拍弦的时候,没有仪器鉴别只能通过拍弦的价格来区分。一般20—30元左右的拍弦就是不错的了,最好的拍弦一副80—90元。绷弦需要专用工具。男士用拍的松紧度要控制在22—25磅之间,女士用拍要控制在21—24磅之间,过松的拍子弹不回球来,过紧的拍子打球的时候很费力气。羽毛球拍的重量羽毛球拍的重量一定要合适。通常人们会认为牌子越轻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拍子轻,挥动的速度虽然快,但是,高手在扣球的时候就会使不上劲,从而大大影响击球的力量。拍子的整体结构拿到拍子后,一定那在手上挥动一下,看看震不震手。震手的球拍一定是拍杆(即拍柄和拍头的连接部位,这一部位现在是碳素合金材质材制成)太硬;如果拍杆不震手,说明还是有一定弹性的。另一种检查方法是:用一只手握住拍柄,另一只手握住拍头顶端掰一掰,如果羽毛球拍出现微度的弯曲,说明拍柄还是比较有弹性的。根据手形挑选球拍每个人的手形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选择球拍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手形来选择。其实也没有什么非常死的标准,只要以握住拍柄时,手感到舒适就可以了。如果拍柄较细或呈正方形,手大的人会感到不舒服;而粗大的拍柄亦不适合手小的人。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球拍单打时,比较适合选用加长型的球拍;攻击型选手适合选用中硬性,重量稍重的球拍;双打时,应选用标准长度的羽毛球拍;如果是防守,则应该选用质量较轻的球拍。此外,挑拍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拍来,用手指架在球拍中心,看拍头沉还是拍尾沉。头沉的拍子扣杀凶猛,适合进攻型选手;头尾重量平均的拍子适合技术平均的选手和初学者。最后,别忘了检查一下拍头有没有变形,裂痕或整体弯曲的情况。
1、在进行单打比赛时,队员往对手方向击球时,球的落地范围不能超出红色区域,否则示为出界。 2 、在进行双打比赛时,队员往对手方向击球时,球的落地范围不能超出兰色区域,否则示为出界。 3 、深红色区域表示单打发球区 4 、深蓝色区域表示双打发球区
简单规则 1. 比赛的选择权: 比赛开始前,双方掷硬币来猜胜,胜方根据规则作选择: 选择发球权或接球 选择场地 输方则可选择剩下的权利(如胜方选择发球/接球,输方则可选择场地) 2. 基本问题: 当球擦网并落在对方场内,您赢; 如球打网并落在界外或本方界内,则输;如球触您的衣服,再过网,也输;球未过网,您击球,您输; 3. 发球: 单双打的发球区不一样(见下图).球压线时为界内.发球时球员站在对角的发球区.球员一般第一次发球在右手区.发球方应遵守发球时的要求,接球方也不能提前击球(不能在发球方发球之前移动脚步). 4. 记分规则: 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一局中采用发球得分的方法(发球方赢球赢分,接球方赢球不赢分).接球方应赢球后,发球权将转移.在单打中发球权将归对方,双打中将转移至对方队员(本方二发失球)或本方二发(本方一发失球).注意:在双打中,每局开始发球方只有壹次发球权. 15分制(先到15分为赢).但如果出现14-14,先到达14分者先到15/17赢. 女子比赛稍有不同,采取11分制(先到11分为赢).但如出现10-10,先到10分着有权选择11/13分赢. 5. 最后... 每局结束后换边.并在决胜局(第三局)中,有一方到达8分换边(女子为6分).决胜局前可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 6. 场地基本情况 详细规则 1. 球场 1.1 球场应是一个长方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 场地线的颜色最好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 1.3.1 测试正常球速区域的4个40毫米x40毫米的标记,应画在单打发球区边线内沿,距端线530毫米和990毫米处。 1.3.2 这些标记的宽度均包括在所画的尺寸内,即距端线外沿530毫米至570毫米和950毫米至990毫米。 1.4 所有场地线都是它所确定区域的组成部分。 1.5 如果面积不够画出双打球场,可画一单打球场,端线亦为后发球线,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应放置在边线上。 2. 网柱 2.1 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1.55米。网柱必须稳固地同地面垂直,并使球网保持紧拉状态。网柱应放置在双打的边线上。 2.2 如不能设置网柱,必须采用其他办法标出边线通过网下的位置。例如,使用细柱或40毫米宽的条状物固定在边线上,垂直向上到网顶绳索处。 2.3 在双打球场上,不论进行的是双打还是单打比赛,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均应置于双打边线上。 3. 球网 3.1 球网应是深色、优质的细绳织成。网孔方形,各边长均在15-20毫米之间。 3.2 网上下宽760毫米。 3.3 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3.4 绳索或钢丝须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能牢固地拉紧并与网柱顶部取平。 3.5 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3.6 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有空隙。 4. 羽毛球 羽毛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用它们混合制成。只要球的飞翔性能与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软木球托制成的球的性能相似即可。 4.1 一般式样 4.1.1 羽毛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4.1.2 羽毛长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个球的羽毛从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一致。 4.1.3 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58毫米至68毫米。 4.1.4 羽毛应用线或其他适宜材料扎牢。 4.1.5 球托直径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为圆形。 4.2 羽毛球重4.74克至5.50克。 4.3 非羽毛球制成的球 4.3.1 用合成材料制成裙状或羽毛。 4.3.2 球托如规则4.1.5所述。 4.3.3 尺寸和重量同4.1.2、4.1.3和4.2;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可允许不超过10%的误差。 4.4 球的检验 4.4.1 验球时,站在端线外,用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须与边线平行。 4.4.2 一个具有正常速度的球,应落在离对方端线530-990毫米之间的区域内。 4.5 非标准球 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翔性能不变,经有关国家组织批准,可以变通以上条款。 4.5.1 由于海拔或气候等条件不宜使用标准球时。 4.5.2 如情况特殊,必须更改才有利于开展比赛时。 5. 球拍 5.1 一把球拍的各部分如规则5.1.1至5.1.7所述。 5.1.1 球拍由拍柄、排弦面、拍头、拍杆、连接喉组成整个框架。 5.1.2 拍柄是击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 5.1.3 拍弦面是击球者用于击球的部分。 5.1.4 拍头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围。 5.1.5 拍杆通过规则5.1.6所述的部件连接拍柄与拍头。 5.1.6 连接喉(如果是这样的结构)连接拍杆与拍头。 5.1.7 拍头、连接喉、拍杆和拍柄总称拍框。 5.2 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0毫米,宽不超过230毫米。 5.3.1 拍弦面应是平的,用拍弦串过拍头十字交*或其他形式编织而成。变质的式样应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中央的编织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 5.3.2 拍弦面长不超过280毫米,宽不超过220毫米。 5.3.3 不论拍弦用什么方式拉紧,规定拍弦伸进连接喉的区域不超过35毫米,连同这个区域在内的整个拍弦面长不超过330毫米。 5.4.1 球拍不允许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为了防止磨损、断裂、振动,或调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预防球拍脱手而将拍柄系在手上的绳索;但尺寸和位置应合理。 5.4.2 不允许改变球拍的规定式样。 6. 设备的批准 有关球拍、球、设备以及试制品能否用于比赛的问题,由国际羽联作出裁决。这种裁决可由国际羽联主动作出,或根据对其有切身利益的个人、团体(包括运动员、设备厂商、国家组织及其成员)的请求作出。 7. 运动员 7.1 “运动员”系指所有参加比赛的人。 7.2 双打比赛以两名运动员为一方,单打比赛以一名运动员为一方。 7.3 有发球权的一方叫发球方,对方叫接发球方。 8. 掷挑边器 8.1 比赛前,双方应掷挑边器。嬴的一方将在规则8.1.1或8.1.2中作出选择。 8.1.1 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8.1.2 一个场区或另一个场区。 8.2 输方在余下的一项中作出选择。 9. 计分 9.1 除非另有商定,一场比赛以三局两胜定胜负。 9.2 只有发球方才能得分。 9.3 双打和男子单打(规则9.6的情况除外)先得15分的一方胜一局。 9.4 女子单打(规则9.6的情况除外)先得11分的一方胜一局。 9.5.1 13平或14平(女子单打9平或10平)时,先获得13分或14分(女子单打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选择“再赛”或“不再赛”。 9.5.2 这一选择只能在规定分数第一次出现,下一次发球发出前作出。 9.5.3 13平(女子单打9平)时不选择“再赛”,在14平(女子单打10平)时先获14分(女子单打10分)者仍可选择“再赛”。 9.6 选择“再赛”后从“0比0”开始报分,先获(规则9.6.1至9.6.4)再赛分数的一方胜该局。 9.6.1 13平再赛5分; 9.6.2 14平再赛3分; 9.6.3 9平再赛3分; 9.6.4 10平再赛2分。 9.7 下一局开始时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10. 交换场区 10.1 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10.1.1 第一局结束; 10.1.2 第三局开始前; 10.1.3 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领先的一方得分为11分一局的6分或15分一局的8分时。 10.2 运动员未按规则10.1的规定交换场区,一经发现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 11. 发球 11.1 合法发球 11.1.1 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11.1.2 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线;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规则11.4)。 11.1.3 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11.1.4 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排头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11.1.5 发球开始(规则11.2)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11.1.6 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内。 11.2 一旦双方运动员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 11.3 发球员须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则被认为已做好准备。 11.4 一旦发球开始(规则11.2),球被发球员的球拍触及或落地即为发球结束。 11.5 双打比赛,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 12. 单打 12.1 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2.2 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2.3 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得分,按规则12.1和12.2的规定站位。 12.4 球发出后,由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交替对击直至“违例”或“死球”。 12.5.1 接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就得一分。随后,发球员再从另一发球区发球。 12.5.2 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即失去发球权。随后,接发球员成了发球员,双方均不得分。 13. 双打 13.1 一局比赛开始和每次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都应从右发球区发球。 13.2 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 13.3.1 自发球被回击后,由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击球,然后由接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击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13.3.2 自发球被回击后,运动员可以从网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击球。 13.4.1 接发球方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方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方得一分,原发球员继续发球。 13.4.2 发球方违例或应球触及发球方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原发球员即失去发球权,双方均不得分。 13.5.1 每局开始首先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3.5.2 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 13.5.3 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使用于他们的同伴。 13.5.4 如有再赛,则以该局本方总得分,按规则13.5.1至13.5.3的规定站位。 13.6 发球必须从两个发球区交替发出(规则14和16的规定除外)。 13.7 任何一局的首先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由该局首先接发球员发球,然后由首先接发球员的同伴发球,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再由,另一对手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 13.8 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顺序错误和接发球顺序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连续二次接发球(规则14和16的规定除外)。 13.9 一局胜方中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的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14. 发球区错误 14.1 以下情况为发球错误∶ 14.1.1 发球顺序错误; 14.1.2 从错误的发球区发球; 14.1.3 在错误的发球区准备接发球,且球已发出。 14.2 发球区错误的处理; 14.3 如果因发球区错误而“重发球”,则该回合无效,纠正错误重发球。 14.4 如果发球区错误未被纠正,比赛也应继续进行,并且不改变运动员的新发球区和新发球顺序。 15. 违例 15.1 发球不合法(规则11.1); 15.2 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15.3 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15.4 比赛时∶ 15.4.1 球落在球场界线外; 15.4.2 球从网孔或网下穿过; 15.4.3 球不过网; 15.4.4 球碰屋顶、天花板或四周墙壁; 15.4.5 球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15.4.6 球触及场外其他人或物体(由于建筑物的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组织可以指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国家组织有否决权); 15.5 比赛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15.6 比赛进行中∶ 15.6.1 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撑物; 15.6.2 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妨碍对方或使对方分散注意力; 15.6.3 妨碍对方,如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15.7 比赛时,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15.8 比赛时∶ 15.8.1 击球时,球夹在和停滞在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 15.8.2 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击中球两次; 15.8.3 同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15.8.4 球触及运动员球拍后继续向其后场飞行; 15.9 运动员严重违反或一再违反规则18的规定。 16. 重发球 由裁判员宣判“重发球”,用于中断比赛。 16.1 遇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16.2 除发球外,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16.3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16.4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重发球。 16.5 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16.6 司线员未看清,裁判员也不能作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16.7 “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新发球(规则14的规定除外)。 17. 死球 下列情况为死球∶ 17.1 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17.2 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者这一方落向地面; 17.3 球触及地面; 17.4 “违例”或“重发球”已被宣报。 18. 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及处罚 18.1 比赛从第一次发球起至比赛结束应是连续的(规则18.2和18.3规定除外)。 18.2 下列比赛中,每场比赛的第二局第三局之间应允许有不超过5分钟的间歇; 18.2.1 国际比赛项目; 18.2.2 国际羽联批准的比赛; 18.2.3 在所有其他的比赛中(除非该国家组织预先公布不允许这一间歇)。 18.3 遇有不是运动员所能控制的情况,裁判员可根据需要暂停比赛。如果比赛暂停,已得分数有效,续赛时由该分数算起。 18.4 不允许运动员为恢复体力或喘息,或接受场外指导而中断比赛。 18.5.1 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接受指导(规则18.2和18.3的规定除外)。 18.5.2 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未经裁判员同意,不得离开场地(规则18.2所述除外)。 18.6 只有裁判员能暂停比赛。 18.7 运动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8.7.1 故意引起比赛中断; 18.7.2 故意改变球的速度; 18.7.3 举止无礼; 18.7.4 规则未述的其他不端行为。 18.8 对违反规则18.4、18.5或18.7的运动员,裁判员应执行∶ 18.8.1 警告; 18.8.2 对已被警告过的一方判违例。 18.8.3 对严重违反或屡犯者判违例并立即向裁判长报告,裁判长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18.9 未设裁判长时,竞赛负责人有权取消违反者的比赛资格。 19. 裁判职责和申述 19.1 裁判长对竞赛全面负责。 19.2 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场地及其周围。裁判员向裁判长负责;未设裁判长时,向竞赛负责人负责。 19.3 发球裁判员负责宣判发球违例(规则11)。 19.4 司线员负责宣判界内球或界外球。 19.5 裁判员应维护和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地宣判“违例”或“重发球”等。 19.6 裁判员对申述应在下一次发球前作出裁决。 19.7 裁判员应使运动员和观众能了解比赛的进程。 19.8 裁判员可与裁判长磋商、安排、撤换司线员或发球裁判员。 19.9 裁判员不能推翻司线员和发球裁判员对事实的裁决。 19.10.1 在缺少临场裁判人员时,裁判员应就无人执行的职责作出安排。 19.10.2 有临场裁判人员不能作出判断时,由裁判员执行他的职责或“重发球”。 19.11 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 19.12 裁判员应记录与18条有关的情况并向裁判长报告。 19.13 裁判员应将所有仅与规则问题有关的申述提交裁判长(这类申述,运动员必须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提出;如在一局结尾,则应在离开场地前提出)。
听我们教练说
好像起源与英国耶
羽毛球的起源很难考证 有英国起源说 印度说 中国说 马来西亚说等
相关答案很多,要不给你个网站,里面的回答给具体!
/view/3124.htm
这个还用在这里找?直接百度搜 羽毛球 什么都有啦!百度百科有详细的介绍!还有相关教学和步法这些的介绍~够详细啦!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羽毛球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鞋打篮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