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关于安其拉的甲虫有什么用的知识

海口市民发明仿甲虫发明飞行器获国家专利
E-mail推荐:&&
  海口市一位普通市民蒙钟宁利用甲壳虫飞行的原理,发明了一种离心式风轮飞机,经过3年漫长的申请专利之路,日前,他终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为LZ2006100734829。  风轮飞机灵感来自甲壳虫  据蒙钟宁介绍,他能够发明出离心式风轮飞机,还是受到了甲壳虫的启发。  蒙钟宁说,甲壳虫的翅膀分为软翅膀和硬翅膀,软翅膀产生上、下双向风力,硬翅膀阻拦向上风力产生升力,通过移动硬翅膀的位置改变升力方向,从而达到控制飞行。风轮飞机的飞行原理正是来源于此:风轮产生风力,机翼阻拦向上的风力产生升力,通过调整机翼改变升力方向,从而控制飞行。  在蒙钟宁向记者出示的风轮飞机模拟图上,记者发现这种新式飞行器看上去与直升飞机十分近似,好像只是用风轮替代了传统的螺旋桨,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针对记者的提问,蒙钟宁解释,风轮飞机的风轮和直升机螺旋桨的确都是产生风力的结构,但螺旋桨产生的风力是直线的,它直接产生升力,而风轮产生的风力是360度散开的,不能直接产生升力,必须与“硬翅膀”配合才能产生升力。  历时三年终获国家专利  据蒙钟宁介绍,为这项发明申请专利十分不易,历经3年时间,曾遭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几次险些流产。  蒙钟宁说,他于2006年3月2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申请,知识产权局于同年8月30日公开申请文本。2007年10月19日知识产权局又向他的申请代理机构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书,不同意授理。2008年1月6日,他又通过代理机构提交意见书,2008年4月4日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出驳回专利申请的决定。  被知识产权局驳回申请后,蒙钟宁并没有死心。他认为可能是知识产权局的专家把他发明的风轮飞机和直升飞机归为同类。于是,他再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陈述意见书,详细说明两者的异同点。  最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组织专家论证,终于通过他的发明申请,并于今年8月26日同意授予他发明专利证书。  风轮飞机比直升机更具优点  蒙钟宁靠什么说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家?他说,主要是风轮飞机比直升机具备更多的优点。  蒙钟宁说,风轮飞机和直升机均在原地起飞,不需跑道。直升机的各种飞行动作主要是通过改变螺旋桨的角度来完成的,而高速转动的螺旋桨具有极大的惯性,克服这种惯性产生极大的应变力,这种应变力极易使本身质量又轻又长的螺旋桨变形、拆断和撕裂,所以,直升机螺旋桨的质量要求高,驾驶操控技术难度较高。而风轮飞机避免了直升机的上述缺点,风轮飞机的风轮质量技术要求较为合理,操控飞行技术较为简单。  同时,直升机的螺旋桨是外展结构,而风轮飞机的动力翅膀为轮状结构包在硬翅膀下,所以,风轮更牢固安全并能灵活地穿越更窄的空间。  悬赏10万元征集开发者  虽然离心式风轮飞机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但是离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蒙钟宁说,他的一位朋友已经承诺任何人或中介机构能使飞机制造厂或拥有相应制造能力的集团就离心式风轮飞机进行研制,并成为与蒙钟宁达成协议的第一人,可获10万元人民币奖励。(记者&王辉&实习生&董玉兰&摄影报道)  来源:海南经济报
(责任编辑:杨成)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
&&&播客?视频
???中纪委接手文强案谁害怕了 部级高官密集落马说明啥文强讲故事揭官场三大黑律 李源潮封了哪些人升官路
&&&无线?手机媒体关于昆虫的知识
&& 幼儿园布置了作业,要求家长带着小朋友去捉昆虫,并且要交有关的知识、图片。分享分享: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毫米,身体宽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天牛科)体长也有多毫米。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节虫,其体长有毫米,比一只铅笔还要长。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体长仅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毫克。折算一下,万只才克,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中国有多少种昆虫?
我国的昆虫种类占世界种类的。世界已定名的昆虫种类为万种,我国定名的昆虫应该在万种左右,可目前我国已发现定名的昆虫只有万多种。世界的昆虫种类应该在万种,所以我国应有昆虫万种。我国还有太多太多的昆虫新种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命名、描述它们。
昆虫生活在哪些地方?
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
五、昆虫为什么这样多?
 1、昆虫会飞行,所以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较有优势
 2、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体小只需要很少量的食物就能完成生长发育。例如一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头蚜虫生活,一粒米可供几头米象生存。体小便于隐蔽,在一片叶子反面便能躲藏成百上千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微小昆虫;体型小对昆虫的迁移扩散十分有利。有翅昆虫可借助气流和风力向远处迁移。即使是无翅的种类,也可因其体小而借助鸟、兽和人类的往来,被带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就大大地扩大了它们的生活范围,并且增加了选择适合于生存环境的机会。
3、食源广。昆虫从吃固体食物变为吃液体食物,大大扩大了食物范围,并且改善了同寄主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寄主不会因失去部分汁液而死亡,反过来再影响昆虫的生存。昆虫不但食料来源广,有些种类的食性也很杂,特别是植食性昆虫更为显著。有一种舞毒蛾能吃485种植物的叶子,日本金龟子能吃250种植物。反过来说,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害虫,苹果有400多种害虫,松树有170种害虫,榆树有650多种害虫,柳树有450多种害虫,栎树有1400多种害虫。
  4、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昆虫的生殖能力极强。一般昆虫一生能产数百粒卵,例如地老虎平均产800多粒。蜜蜂的蜂王每天能产2000~3000粒卵。白蚁的蚁后一生可产几百万个卵,平均每秒产60粒。一对苍蝇从4月到8月的五个月中,它们的后代如果都不死,可以有一万九千亿亿只。在北京地区一只孤雌生殖的棉蚜自6月中到11月中旬的150天中,假设它的后代都能活着,就有六万亿亿个。昆虫体小发育快,例如有些昆虫在南方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
  5、多变的自卫能力与较强的适应能力。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三亿五千万年了。它们在长期适应环境的演变中,有着多种多样保护自己安全,不受天敌伤害的自卫本领昆虫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些种类可以忍受-50℃的严寒,而另一些种类则可以栖息在49℃高温的沙漠或温泉中。某些蝇类可以生活在纯盐和纯油中;谷象可以生活在纯二氧化碳中;另一些昆虫甚至在长期缺水状态下也能活动自如。
6、完全变态与发育阶段性。绝大多数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类,即幼虫和成虫在形态、食性和行为等方面明显分化,这种分化借助一个静止的蛹期来实现。这样,既扩大了同种昆虫的食料来源,满足了昆虫的营养需求,也是对外界环境的高度适。
六、如何捕捉昆虫?
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质如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的含量也很丰富,还有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极高,烤干的蝉含有7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比牛肉还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热量,100克牛网却只能产生龙活虎30卡热量。吃昆虫时,可根据当时自己的条件,选择烤、烧、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食用。  蝗虫 食用其成虫或幼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均能食用。用带树叶的枝条扑打, 或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上将蝗虫驱赶到薄膜上,因薄膜光滑蝗虫无法逃跑易于捕捉。  蝼蛄 食用其成虫,徒手捕捉,或在夜间用灯光引诱。  蟋蟀 食用成虫,徒手捕捉或用树枝扑打。  螽斯 又叫蝈蝈,捕捉方法与蟋蟀相似。  家蚕、柞蚕 主要食用蛹,系家养昆虫,野生的不易遇见。  蛾类 包括天蛾、刺蛾、夜蛾、螟蛾各种蛾类,由于其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多选择吃蛹。  蝶类 各种蝶蛹均能食用,幼虫子较蛾类幼虫而言,大多数种类不长毛,也可食用。  白蚁 食用成虫和卵,寻找蚁穴掘取。白蚁分为生活在树木中和土壤里两大类型,树牺的白蚁体色纯白,食用没有异味。而地牺白蚁多为棕褐色,食用时有 一点怪味。  蚂蚁 食用成虫、幼虫、蛹、卵,寻找蚁穴掘取,或用食物诱捕。食用蚂蚁要特别注意蚂蚁中臭蚁科的种类有毒,不可食用。臭蚁个体小,尾部上翘,有异味,易与其它蚂蚁区别。  蝉* 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用胶杆粘。在南方一些山野的河滩边有时可见到饮水后死亡的蝉大量聚集在一起,可以收集。  蜻蜓 成虫、幼虫均可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胶粘,也可用网捕。幼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负子蝽 食用成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石蚕 食用幼虫,幼虫生活于溪流中,用丝将几块石头粘在一起构成牺身之处,徒手在水中捞取石蚕的石窝,捉取幼虫。  天牛 食用幼虫,幼虫生活在木材里,蛀木为生,选择多虫眼的枯树枝将其划开,寻找幼虫。  螳螂 食用成虫、幼虫,用手直接捕捉成虫或幼虫,螳螂卵也可食用。  龙虱 成虫、幼虫均可食用,用网具在池塘、河流里捞取。  蜂类 包括胡蜂、黄蜂、蜜蜂,食用成虫、幼虫和蛹。找到蜂巢后用火烧死成虫后,才可收集幼虫和蛹。收集蜂类即使用火烧也有被蛰伤的危险,要选在夜间进行,多准备几支火力猛然的火把,同时将自己的头、手用厚衣服或其他物品保护起来。
七、关于昆虫的奇闻轶事
1、抓举冠军:捉来一只身体健全的蜻蜓,用线把它的胸部捆好,让它抓住相当于体重20倍的食物,然后将蜻蜓轻轻提起,蜻蜓竞能靠足的抓力,抱紧食物达15分钟之久。大花金龟可以抓起324克的重物,比自身的重量大53倍。
2、跳高跳远名将:跳蚤的身体棕褐色,又小又扁的身材显得那么其貌不扬。跳蚤会跳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只普通的跳蚤一跳可达20-30厘米,是其体长的200倍,这就相当于人跳跃360米左右的高度。
3、双重冠军:在印尼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巨型竹节虫,体长达33厘米,在昆虫王国100万种昆虫中独占鳖头,世界上最长昆虫的桂冠非竹节虫莫属。竹节虫是最善于伪装,具有高超隐身术的昆虫。当它爬在植物上时,能以自身的体形与植物形状相吻合,装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或枝或叶,惟妙惟肖,如不仔细端详,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同时,它还能根据光线、湿度、温度的差异改变体色,让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使鸟类、晰踢、蜘蛛等天敌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而安然无恙。
4、千差万别的耳朵:雄蚊和蚂蚁的听觉毛长在触角上;夜蛾的听器长在胸、腹部之间凹处,竟然能够感受超声波,这种能力使夜蛾能及时躲避蝙蝠的捕食;蝉的耳朵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由比较厚的鼓膜和下面的1500个剑梢感受器组成,当声波传到听觉器上,再把信号送到脑子里,蝉就听到了声音。蝗虫的则位于第一腹节两侧,象半个月牙形的小坑里有块镜面样的鼓膜,每个鼓膜下有60~80个感觉细胞。不过,蝗虫休息时,两个耳朵完全被翅膀盖住了,只有在展翅飞翔时暴露在外,接受声音的能力才会更敏感。蟑螂的听觉毛长在尾须上,狡猾的蟑螂能够在人们发现它的瞬间逃之夭夭;蛔蛔、蟋蟀是大家所喜爱的鸣虫,原来它们用来听音的耳朵长在前足胫节上,是一个膜状构造,称为鼓膜听器。一些蛱蝶眼蝶的鼓膜听器在前后翅的基部,广蝶科的听器位于前翅上。
5、别具一格的自救方法:大蚊为了逃避敌人的危害,可断其肢体而救得性命。 大蚊的腿又细又长,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脱落,而虫体本身并不会受到伤害,却可借机逃走。蝴蝶的大多数眼斑被认为是起防御作用的&目标区&,能吸引鸟一类的捕食者去捕捉,既使损坏了,仍不会危及蝴蝶的生命,有些还能正常活动。兵白蚁具有一对硬而锐利的大颚(能催毁铅!),是强有力的护卫武器,同时分泌毒液,涂在敌虫被它上领咬破的皮肤伤口上、使受伤敌虫一命呜乎。如果你到菜田里,菜叶上的甲虫,手还不曾捉到它,它已经滚落到菜心里去了,这就是昆虫的假死,要是真的死了,大多数昆虫的足都是松开的。很多蝴蝶如眼蝶、峡蝶,平时以灰枯色的反面翅出现,很难发现,受到攻击时突然张开双翅,露出大眼斑,吓跑敌人。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活动名称:有趣的昆虫_幼教常识教案
活动名称:有趣的昆虫
DVD一.PPT1二.66433166三.03044 四.3五.
活动名称:有趣的昆虫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当前位置:&&&正文
知识百科:甲虫
甲虫是昆虫中最大的一类。现在已经知道的种类至少有25万种,科学家们相信,有很多种类还未被发现。甲虫生活在世界各地,从最干旱的沙漠到热带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甲虫有强有力的咀嚼式口器,几乎以所有种类的动物和植物为食。
标签:知识百科 昆虫 萤火虫 独角仙 吉丁虫
已经浏览到最后一张,您可以
评论信息:共有&0&条评论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质甲虫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