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安全健康活动运动过后

中班健康活动:安全小卫士
来源:来自网络
  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延伸活动: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欢迎光临诸暨学前教育网
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如何控制孩子的运动量与运动密度
时间: 10:37:54&&来源:原创&&作者:荣怀新世纪幼儿园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只要幼儿每天户外运动了,比如跑步了、跳跃了、做游戏了、玩大型器械了&&幼儿就锻炼了,就完成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任务了。
幼儿园体育活动固然要注意&时间的保证&&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趣味性&,但是,幼儿体育活动如不注重运动量的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设计和安排,其对幼儿身心的促进、发展就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运动强度和密度以及幼儿参加运动时间也是影响运动量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运动的强度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紧张的程度。运动的强度越大,就表明活动量相对较大。&运动的密度有时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和活动总时间的百分比。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活动量相对越大。此外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其活动量就相对较大。
如果运动量过小,运动对身体刺激会相应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运动对身体刺激会很强,超越了幼儿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损害幼儿的机体健康,如高难度的练习,会使幼儿的心血管系统、韧带、皮肤等机能无法适应;过高过难的运动会超出幼儿身体的体力负荷,使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高度紧张而产生不适反应,甚至造成损伤。可见掌控好孩子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非常重要。
下面我结合《好玩的大铁罐》这个体育活动,具体来说说教师如何有效控制幼儿的运动量与密度:
1、安排好运动的强度与密度。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为适宜,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则应当运动密度相应减小;反之,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则运动密度可以相应增加。
《好玩的大铁罐》这个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让幼儿玩大铁罐,用不同方法让大铁罐滚起来,发展孩子走、爬、平衡等能力,走爬是小班阶段孩子喜欢、运动量适中而且是必需掌握的运动技能之一,我们选择了大铁罐这一孩子熟悉东西作为载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进行练习,教师在活动中较好的掌控了孩子的运动密度,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2、体育活动要根据个体、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体育活动中,不论是活动的内容、方法、运动的负荷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同时教师要掌控好孩子活动的时间。
在《好玩的大铁罐》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掌控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时始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准备活动到孩子自主探索铁罐的玩法到交流玩法再到集体巩固,特别在教师组织孩子从场地两边来回让孩子进行巩固练习各种玩法时,运动密度加大,孩子的运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大,让孩子充分得到锻炼,接着教师通过讲解游戏玩法,让孩子把大铁罐当凳子坐下来作适当休息,然后再开展游戏,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有效结合,最后在轻缓的音乐声中让幼儿做放松的动作,让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结束活动。
3、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季气温比较低,活动量可适当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活动量大会使幼儿产生疲劳,甚至会发生中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幼儿的运动&量&。现在是春季,体育活动更应该注重幼儿的护理,保暖,运动量的适宜。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我们还十分注重保育工作的跟进。针对个别幼儿易出汗,生活老师在幼儿的背上塞一块毛巾吸汗,活动结束后拿掉,这样幼儿就不容易受凉。在活动中要做到一察、二模、三询问,教师要观察孩子的脸色、出汗变化,如幼儿脸色红润、满头是汗、活动的幅度较大,说明幼儿的活动量大,这时要适时调整,并提醒幼儿注意休息,防止幼儿运动过度。反之,幼儿脸色无变化、动作幅度小,就必须提高其活动量,以达到运动的目的。对于不容易观察的幼儿,还需经常摸摸额头、脖子,出汗较多的幼儿,可用毛巾垫在其背部帮助吸汗,并提醒这些幼儿在活动中脱衣,防止幼儿活动后因汗闷在衣中而着凉。
在活动中随时注意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时问问幼儿,并从幼儿实际考虑,做到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合理安排。
除了生活老师对特殊幼儿的特别护理外,在基本部分的设计安排中,教师还根据幼儿游戏中的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和外部反映情况,及时调整幼儿的运动负荷,随时注意活动的强度密度的合理安排,在最后的环节大部分幼儿出现了潮红,出汗,喘粗气等现象,此时说明幼儿已经疲劳,运动量已经达到了,因此对活动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分发礼物吸引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礼物后做放松动作来缓解疲劳,让幼儿在还没有处于疲倦的情况下结束活动。
活动后的保育工作同样重要,我们要注意稳定幼儿的情绪不能让幼儿在活动后马上坐下休息,可以在操场上漫步一会儿再回教室,等幼儿情绪平稳后才能入座,这样一来可减少活动后心脏的负担,有益恢复疲劳。同时还要控制适量饮水,在活动后还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毛巾,将额头、身上的汗擦干,对出汗较多的幼儿,要及时为其换下湿内衣。当幼儿情绪平稳不再出汗时,要提醒幼儿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4、幼儿着装也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教师要提前和家长沟通,通知家长第二天有体育活动,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和软底鞋,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如鞋带系好没有,有没有鞋子穿反的现象,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钮扣是否扣上等,别看这都是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着散开的鞋带就可能摔倒;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因此,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而且不仅是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带好头,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以上是我们对合理掌控幼儿体育活动中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以及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保育工作的一点思考,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加以指导。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06:38:4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DOC
官方公共微信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浅谈中班幼儿的游戏化早操 - 课程与教学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