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为主题的德育课题研究设计思路怎么写写?

(12月)2014“友善”系列活动――践行“友善”之“友善待人,和谐相处”主题班会_自选专题案例二_德育案例_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德育专题网)
&&您的位置&& >>
(12月)2014“友善”系列活动――践行“友善”之“友善待人,和谐相处”主题班会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锻造人格,塑造品格,提高人文素养。12月中旬,我校各班学生开展了以“友善待人,和谐相处”为主题的队会。
孩子们为本次队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诗歌朗诵,歌舞表演,小品等,节目丰富多彩,现场气氛活泼,热烈。会后班主任对“诚信,友善”主题含义的精彩诠释,更使孩子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和道德情操。
通过此次队会活动,不仅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锻炼,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更让孩子们懂得如何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培育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德育处信息来源:教育事务指导中心 10:48阅读:次
4月18日下午,坦洲镇林东小学德育课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叙事德育的实践研究&活动之六年级&两难问题辩论赛&在学校阶梯室里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兼研究部主任李季教授;中山市教育局徳体艺科廖诚科长及德育专干黄颖婷、杨珊珊;坦洲镇人民政府刘彦宁副镇长、宣传文明办苏炳棠主任;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黄华福副主任、德育专干杨建萍老师;坦洲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维汉;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罗北成;林东小学家委会顾问郑松芳老师、主任刘文军;以及来学校进行跟岗学习交流活动的广州市第三期卓越小学校长培养对象培训班学员;与林东小学结为德育结对共进学校及其他镇内兄弟学校的领导及部分老师;林东小学的全体班主任、各班家委会负责人及五、六年级部分学生等共两百多人。活动由德育处邱颖副主任和许红燕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邱颖副主任简要介绍了林东小学自2009年开展叙事德育课题研究以来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喜人成效,并汇报了在2013年立项的后续研究课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叙事德育的实践研究&中,将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个人层面的内容融入小学叙事德育,通过对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修养的研究思路及做法。
辩论赛前,来学校进行跟岗交流活动的广州市第三期卓越小学校长培训班学员、广州市荔湾区教育评估中心督学、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黄碧然副校长向林东小学的师生赠送了纪念品,林东小学王祖慧校长代表全校师生接受了这一份珍贵的情谊。
其后,辩论赛在许红艳老师极富感染力的情境导入中正式拉开帷幕。赛中,正反双方八位辩手围绕着&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这个两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开篇陈词、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几个环节中,辩手们思维敏捷、妙语连珠,所展示出来的优秀素质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力令现场所有人惊叹叫绝。紧张的辩论环节结束后,六年级的五位同学表演了小品《扶不扶》。他们幽默的表演令场内气氛再次升温,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经过评委老师们认真的评审,正方摘得最佳参赛队的桂冠;康佳欣、陈睿妍获得最佳辩手奖;王怡乐、熊国权获得最佳口才奖;张灵、陈乐妍获得最佳风度奖;李鑫源、陈緖丰获得最佳应变奖。李季教授、廖诚科长、刘彦宁副镇长、苏炳堂主任、黄华福副主任、王祖慧校长分别为优秀指导教师许红燕老师及获奖选手颁发了奖状和奖品。李季教授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点评,廖诚科长和刘彦宁副镇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展示了林东小学师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也为学校叙事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注入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林东小学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刻苦攻关,努力在叙事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市教体局举办《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会
  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主持的省级立项德育科研课题《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市教体局于12月26日上午在市教体局二楼会堂举行了《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会。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韩东才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李季教授和王蕙副教授,市教体局专职党委副书记刘红菱、调研员左海燕,市教体局德育科、教研室相关人员,全市各镇区德育专干、市直属学校德育行政,56个课题研究实验学校以及积极参与爱校教育研究的中小学校代表共120多人参加报告会。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会由市教体局德育科科长廖诚主持,德育科郭勇副科长介绍了课题研究基本情况,课题主持人左海燕调研员做结题报告,课题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王蕙副教授和韩东才主任代表评审组做鉴定意见。与会评审专家高度评价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主持开展的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德育科研课题《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山市把行政推动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在全市区域性推动中小学爱校教育的研究,实现了课题研究资源最大化,把爱校教育这个老问题赋予新的内涵,把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课题研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全市中小学校,很好地引领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提升。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抓住了学校办学目标与德育工作的实质问题,研究过程规范、全面,研究成果丰富、厚实,是全省行政推动区域课题研究的典型。专家们还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强化理论提升,为全省区域性推进爱校教育提供经验。  刘红菱副书记代表市教体局作表态性发言,她在讲话中强调,全市中小学要把爱校教育作为中山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长期推进。同时,要给爱校教育赋予新内涵,加强科学研究和探索,特别要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爱校教育的结合点,让爱校教育走得更远,更有价值。  《中小学生爱校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从2010年开始启动,2011年7月正式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审批立项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由时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左海燕同志任课题主持人,教育局德体艺科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石岐区、三乡镇、沙溪镇部分德育骨干任课题组主要成员。市教育局在全市选定了56所实验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等不同学段,遍布全市所有镇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全市中小学都积极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  爱校教育课题研究开展三年多来,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更加富有内涵,更加特色鲜明,镇区之间、校际之间发展更加均衡,全市德育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从研究成效看,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均有明显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全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爱校教育是深化中山德育模式的重要载体。结题不意味着结束。爱校教育的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市中小学爱校教育的深化必须重视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必须注重创新载体、提升实效,为区域性推进德育科研做出新的成绩。撰稿人:dyk001   校对人:dyk002   撰稿单位:中山市教体局德育科审核人:IC006  &&发布人:IC010  制作单位: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17.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18.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19.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20.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21.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34_1068822.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题研究思路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