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役正式宣布退役 揭秘这些年刘翔退役赚了多少钱

揭秘12星座最牛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道(图)
第1页:处女座:勤勉执着追求完美
第2页:狮子座:果敢判断
第3页:双鱼座:逆向投资
第4页:金牛座:稳中求胜
第5页:摩羯座:冷静沉稳
第6页:射手座:勇于冒险
第7页:白羊座:进攻即防守
第8页:水瓶座:从零开始
第9页:天秤座:谋定而后动
  明星基金经理常被市场冠以“牛人”标签。这群人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让投资者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那么,究竟十二星座都产生了哪些投资大佬?这些大佬的投资锦囊又是什么呢?据不完全统计,明星基金经理最集中在处女座、狮子座、双鱼座。
  NO1。处女座:勤勉执着追求完美  处女座向来以追求完美和挑剔著称,在投资上也不外乎。他们为了追求完美,精打细算、谨慎为上,深入分析然后根据规律大胆出手。资讯与数据的交叉比对是处女座赚钱的不二法门。“股神”、“抄底大王”大卫?泰珀、曾经的“公募一哥”和如今的“一哥”任泽松都是处女座。他们相当长时期内堪称“完美”的成绩表也许正来自于他们对股票的“挑剔”。
  作为处女座投资大佬的领袖级人物,沃伦?巴菲特(日)的赚钱神力让热衷投资的人羡慕不已。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提出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也被奉为投资界的金科玉律。股神巴菲特就曾劝告投资者要有耐心,如果频繁换手很可能错失良机。他为人传诵的投资原则之一便是,直到有好的投资标的出现时才出手。
  大卫?泰珀(日)是一位从“抄底”起家的对冲基金大佬。热衷于“抄底”那些不被看好的资产是他的制胜之道,也让投资界看到一种另类投资方式。2009年抄底银行股使其一战成名,他执掌的基金因押注银行股豪赚70亿美元,回报率高达120%。在2009年初市场最低迷时,他大举押注美国银行股,当年仅个人收入就达4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年收入最高的基金经理。而2013年他又以35亿美元年收入再次称冠,堪称华尔街新的投资传奇。
  自2007年以后,在中国的基金或投资圈里,始终不缺少王亚伟的种种传言与议论,而股市里也存在一种“王亚伟效应”。 这位日出生的处女座“一哥”分析自己在投资上的优势,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强调性格。稳重、坚定、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更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如今已“奔私”担任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亚伟坚持灵活价值投资,看好保险银行,愿意做中国的巴菲特。
  同样被冠以“一哥”称谓,同样是处女座,但中邮任泽松与王亚伟观点大相径庭,他主张“享受”创业板泡沫,做中国的彼得? 林奇。处女座挑剔认真的态度,给他的投资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也让他稳坐2013年股基冠军。2014年上半年,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也一举夺得股基冠军。不过,集中持股的坚持在牛熊转换之际,也给他带来了极大麻烦。任泽松身上还体现出处女座的的认真勤恳。据悉,他除了周末,都在调研,行业内有人说他“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
(责任编辑:HF009)
04/02 16:5103/31 15:2803/24 10:1703/19 13:5203/17 08:4703/16 08:2903/06 07:3603/05 22:52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刘翔正式宣布退役 揭秘这些年刘翔赚了多少钱-金斧子2003年,崭露头角的年收入为160万元,在中国名人榜上仅排92位,收入主要来自于给耐克和可口可乐代言。很难想象,在2003年,刘翔为可口可乐的代言费仅为35万元。2004年,刘翔一战成名,夺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他的年收入猛增至2300万元,在名人榜上排名第五位。随后随着战绩的增多,他的年收入一路攀升。
“好买财富”微信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超过2000款理财产品任您选择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理财方案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11-20倍银行活期收益,随存随取,安全保障,免手续费
七日年化收益:4.14%
理财问诊 提供各种理财产品诊断服务
理财产品业绩背后的投资逻辑
帮您判断高收益是否可持续
解密投资标的、重仓股等信息
已有1765位用户问诊,共解决1765个问题
完全不会理财?
理财产品排行榜
近三月收益:93.73%|购买起点:100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86.45%|购买起点:100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85.75%|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84.91%|购买起点:1.00元起
近三月收益:80.02%|购买起点:1000.00元起股票/基金&
刘翔正式宣布退役 揭秘这些年刘翔赚了多少钱
支持方向键←和→浏览
2008年,北京奥运众目睽睽下退赛,名声大减,但有上半年的代言支撑,年收入仍然高达1.3亿元,名人榜排第二。& 新闻客户端 &
刘翔正式宣布退役 揭秘这些年刘翔赚了多少钱(组图)
这些年,刘翔赚了多少钱?据福布斯榜单统计,出道11年入账5.35亿元。 来自各方面的消息显示,33岁的刘翔7日正式宣布退役。很多人的第一感觉竟是:这一天终于来了,来得太晚,但也顺理成章,刘翔沉重的商业“使命”已完成,摇钱树摇不出钱来了,他背后的田管中心也终于舍得放手了。
作为中国田径史上最耀眼的明星,刘翔2012年伦敦奥运会复出,身价再涨,一共有17个大品牌的合同,总价值达到10亿元,当时刘翔如果退役的话,最高或将付3倍违约金,也就是最高要赔30亿元!而这笔钱是由谁出呢?刘翔的商业合同都是由他的主管机构—中国田径管理中心出面签订的(刘翔只参与分成,能分到约50%)。所以,如果刘翔退役,田管中心就要负责赔付违约金。刘翔这些年来的收入如何呢?
2003年,崭露头角的刘翔年收入为160万元,在中国名人榜上仅排92位,收入主要来自于给耐克和可口可乐代言。很难想象,在2003年,刘翔为可口可乐的代言费仅为35万元。
2004年,刘翔一战成名,夺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他的年收入猛增至2300万元,在名人榜上排名第五位。随后随着战绩的增多,他的年收入一路攀升。
直到2007年,刘翔的“生意”达到了巅峰,北京奥运会前夕,被寄予厚望的他,签了多达14个代言,年收入几乎翻了三番,达到了1.6亿元,名人榜排第三。
2008年,北京奥运众目睽睽下退赛,名声大减,但有上半年的代言支撑,年收入仍然高达1.3亿元,名人榜排第二。
2009年,他的收入“腰斩”,只有6460万元,排名第12.2010年又陡降到1825万元,收入排名降到第73位。
2011年,刘翔状态回升,多个国际赛事夺牌,再加上2012年伦敦奥运的预期,他的年收入回升到了2880万元,但与巅峰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排名只有52位。2012年收入又降为2160万元。2013年,悲剧的刘翔从榜单完全消失。2014年的福布斯名人榜尚未公布,但结果已可以预料。
不过,刘翔光凭着运动员的职业收入,身家已达数亿元,再加上他这些年的投资理财置业,退役之后全然不必担心生活问题。据说刘翔退役后会和姚明一样,要去念经济学系,为自己未来的投资理财充电加码。
他们包装了一个偶像(来源:好奇心日报)
如果说伤病让刘翔体会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那么商业世界对待他的方式,也没有让他从中获得多少温暖。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刘翔手上冠军越来越多,刘翔身上的商业价值也逐渐被精明的品牌商发现。
耐克和可口可乐最先找到了刘翔。在 2001 年刘翔连续取得多个冠军,开始展露头脚的时候,耐克就以 50 万元的“低价”与刘翔签订了一份代言合同,并提供包括运动装备在内的支持;2003 年,可口可乐也加入到耐克的行列,以 35 万元签约刘翔。
更多的品牌在刘翔在雅典成为“飞人”之后蜂拥而至。仅仅 2004 年,刘翔签约的品牌就包括东风起亚、白沙文化传播、重庆隆鑫摩托车、康佳手机、杉杉服装、千里马汽车以及中国邮政 EMS 大使。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刘翔的收入也从 2003 年的 160 万增长到 2004 年的 2300 万,他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排名也从前一年的 90 位跳至第 3 位,仅次于姚明和章子怡。
如果我们把刘翔从
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历年收入相加,他在这 10 年中总收入达到了 5.35 亿人民币。
其中有 78% 的收入是在 2006 至 2009 年的四年间赚得,这也与刘翔
年运动生涯黄金期相吻合(考虑到品牌代言与运动员成绩总是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包括 VISA 信用卡、伊利、交通银行、凯迪拉克、联想等大品牌都在这一时期进入,而与早年耐克和可口可乐的第一份合同相比,这些品牌要付出的代价也要高得多。比如 VISA 和伊利的代言金额高达 2000 万,凯迪拉克的代言费用也达到了 1500 万之多。
这些巨额合同一方面是对于刘翔已形成的商业价值的肯定,同时也带着对于“未来”——这个“未来”其实就是即将到来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的期待。
所有品牌商们都期待刘翔在家门口,在 13 亿观众面前重现四年前雅典的奇迹,其中一些品牌已经为此准备了一年,没有多少品牌想过另一种情况的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当刘翔在北京奥运会预赛中“意外”退赛后,品牌们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联想在匆忙中撤下了关于刘翔的广告,甚至有品牌找上门来要求重新谈判或是中止合约。
在随后七八年时间里,刘翔一直试图从脚踝、背部伤病中恢复,并一度 2012 年奥运会前短暂的重返巅峰。但年龄变大和伤病隐患让品牌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而在伦敦奥运会再次受伤之后,再也没有大品牌找上门来谈代言的事。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刘翔 2014 年收入 1800 万元,创造了 2004 年以来的新低。
他的确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来源:好奇心日报)
除了自身的天赋与努力,刘翔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从 1990 年代中期开始成为职业运动员,而从那时算起的 20 年时间,也是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民族心态和竞技体育变化最快的时期,而这些变化最终投射到了刘翔身上,成为了他身上一些独特的“卖点”。
普通人对于刘翔的崇拜多少带着一种“被叫了东亚病夫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替我们出头了”的快感,我们的教科书里把这个叫作民族自豪感。这也是为什么刘翔在雅典夺冠后那句“谁说黄种人不可以拿到奥运前八名,我今天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共鸣,就好像给整个国家打了一针鸡血一样。
与跳水、乒乓球这些已经玩出花的项目相比,田径一直是弱项,而它又是奥运会两个大项(田径与游泳)之一,刘翔的出现适时地弥补了这个空缺,同时他又是我们在这个大项里的独苗,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品牌们也看到了刘翔、姚明这些新一代体育明星对于这个国家和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力。在刘翔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的 2001 年,中国加入了 WTO,越来越多的品牌希望扩大自己的中国生意,国际大牌们希望借此建立起自己在这个拥有 10 几亿人口的国家的知名度,而借助当红体育明星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则是当时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刘翔刚刚展露头角的 2002、 2003 年,他就已经获得了来自耐克和可口可乐两大国际口牌的代言合同。
刘翔在退役声明中说,在 2008 年之前他的人生都太顺利了,“听到的只有赞美”。套用当下互联网圈子的一句话:刘翔站在了整个民族为他营造的风口上,就算他是猪,也能轻松飞起来。而当风停的时候,那些真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人们总是容易忽略他的年龄,而刘翔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不成熟,随着他跑得越来越快,手里的冠军越来越多,这种不成熟进一步演变成了自负和张狂。
比如在雅典奥运会夺冠后,刘翔在接受杨澜采访时就曾表示:“国内和亚洲没有人能比得了我,等有人超过我那天,那个时候我应该年纪也很大了,我就不练了。”而在夺冠当年的 12 月,一本名为《我是刘翔》的自传就正式出版,封面上是雅典夺冠后身披国旗的刘翔,旁边留着一句入党宣誓般的小字:我,刘翔,请大家相信,2008 年的北京,我会再次飞翔!
姚明李娜刘翔,所谓职业,就是商业(来源:好奇心日报)
即便在刘翔竞技生涯和商业价值的黄金期,他也无法超越同样来自上海的小巨人“姚明”。在 2004 年至 2009 年的六年间,依靠千万美元的 NBA 年薪,以及大量的品牌代言,姚明始终占据着《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榜首位置。
而在姚明因伤宣布退役的 2011 年,李娜横空出世,连续获得了澳网女单亚军和法网女单冠军,成为了新的体育偶像与品牌追逐的目标。她在 2011 年以 1.15 亿元年收入成为《 2012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第 5 名,姚明以 9690 万元排名第 8,而刘翔仅以 2880 万元排名第 40 位。
姚明、李娜、刘翔,他们都出身于 1980 年代初,在 1990 年代末进入国家队或成为职业运动员(李娜在 1999 年成为职业选手) ,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他们比前辈们更幸运的地方在于,商业开始广泛渗透进体育领域,尤其是以运动员为代表的个人品牌,成为各大企业率先争夺的资源。
而在如何运作自己的个人品牌方面,刘翔并不像姚明和李娜那样具备规划性。
早在 2000 年,还在 CBA 打球的姚明就成立了自己的商业规划团队。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姚之队”。在这个团队的支持下,姚明完成了从远赴 NBA 打球到签约各大国际品牌的一系列成功的商业运作,而团队提出的让姚明在国内国际树立“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好男孩”形象这一策略也异常有效。
“姚之队”为姚明的商业代言设定了最低额度和年限,同时对于代言品牌也进行了严格挑选,在姚明刚进入 NBA 还未站稳脚跟的那几年,姚明身后的代言品牌就已经包括了 VISA、锐步、百事可乐、麦当劳、苹果等国际大牌,这与刘翔在 2004 年夺冠后签约的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刘翔一样,姚明的税后收入当中,也有一定比例需要上交给“培养”了他的中国篮协和上海东方大鲨鱼队(有一种说法是 25% 给篮协 25% 给大鲨鱼),有点像子女给父母的赡养费,名义上来说,你还是国家的人。
而李娜则脱离了这种模式。2008 年奥运会之后网球管理中心同意“放权”,李娜正式脱离了国家队管理体系,与国际上大部分职业网球运动员一样,带着自己的教练团队训练和比赛,也就是所谓的“单飞”。
在此之前,无论成绩好坏,李娜可以拿到比赛奖金的 35%,但国家负担她的训练和比赛费用;而单飞之后,她需要向网球管理中心缴纳的收入降到了 12%-16%,但需要自己负担聘请教练、理疗师,医生的薪水、差旅等一切费用,李娜在采访中说这部分费用可能会占到奖金的 50%,压力更大,但是更有利于自己努力去打出成绩。
2009 年,李娜开始雇佣 IMG 这样专业的体育纪录公司打理自己的商业事宜,拥有丰富的品牌资源与体育明星商业操作经验的 IMG 也与“姚之队”一样,帮助李娜尽可能筛选出能够突出她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同时尽可能提高签约额和签约年限。
与姚明、李娜或组建商业团队,或借助专业力量有规划地进行个人商业开发不同,刘翔并没有掌握这方面的主动权——所有的商业代言合同都需要由体委代为签定,由体委决定与哪些品牌签约(比如 2004 年签约白沙文化在外界看来就有点莫名其妙),而在重大赛事来临时,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比如停掉所有商业活动与代言,而不顾及品牌方的利益和诉求。
在多方面的作用下,刘翔的商业开发显得更加随机和无序,波动性大,持续性差,品牌本身也良莠不齐。在刘翔表现出色时,品牌商纷至沓来;而当他跌入谷底时,则迅速离他而去。
商业比金牌更持久(来源:好奇心日报)
刘翔在退役声明中感谢了很多人,其中特别提到了耐克。“感谢我职业运动生涯中所有的赞助商们,尤其是耐克,一路走来,风雨同舟。”
2002 年,耐克首先盯上了这个当时只有 19 岁,但已经拿到全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的年轻田径选手。随后,耐克与刘翔签订了一份 50 万元的代言合同。
这是刘翔拿到的第一份代言,尽管这个数字在现在看来低得可笑,但对于当时的刘翔来说,这种来自国际大品牌的肯定比数字意味着更多。
在错失姚明这条“大鱼”之后,刘翔成了耐克在中国最大牌的明星,因此在随后的 12 年时间里,耐克也给予了刘翔在旁人看来有些“离谱”的信任和支持。
不仅包括不断增加的赞助费用,2006 年开始每年推出不同主题的品牌广告,还包括在出征雅典前投放全国性的广告,在洛桑破世界纪录时迅速推出纪念商品,在北京和伦敦两次摔倒后推出创意文案,在美国疗伤时提供医疗帮助——甚至在刘翔快被大家遗忘的 2014 年,耐克还把中国的新总部大楼命名为“刘翔中心”。
耐克对于刘翔的投入并不是简单地出于所谓的“忠诚”,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耐克需要考虑的是“保质期”过了之后,如何更好营销一个有时效性的明星,如何让偶像的价值不必依附在成绩上。这的确是个残酷的说法,但也是事实。
在重大赛事中的品牌曝光——刘翔每一次站上跑道,每一次镜头特写时穿的打着大大耐克 Logo 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对耐克最好的广告。而耐克也会配合不同年份和赛事推出不同主题的刘翔广告,比如 2008 年的“放胆做”、“练到赢”,2010 年的“不止是飞人”。
观众对于奥运会的关注度——别忘了,刘翔参加了整整三届奥运会,而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国人在最顶级赛事中表现的机会,因此每一次都有上千万甚至亿中国人在电视机前观看这 13 秒的“飞人大战”。
获得更多项目的赞助机会——与“单飞”的李娜不同,刘翔背后仍然站着中国田联这个“大家长”。耐克对于刘翔不遗余力的支持,或许在他争取到一些新的赞助机会时也起了一定作用。2013 年初,耐克与中国田径队签订了 8 年的合作协议,从 2014 年至 2021 年,将包含两届奥运会,“合作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以往”,除了训练装备和资金的资助,还包括教练员培训、医疗康复、高水平训练营等多个方面的深度合作。
除此之外,刘翔在退役之后也可以向李娜为耐克女子运动产品推广一样,为跑步运动和产品推广发挥余热。事实上,耐克跑步系列产品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产品,年均销售额增长在 30% 以上,所以刘翔露脸的机会可能并不会比退役前少。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翔退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