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溪村离我的世界视野距离位置距

福建百科名片福建省风光福建省(简称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划定的一个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纬 23° ′ 33 至 28° ′、东经 115° ′至 120° ′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 20 50 40 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东西最宽约为 480 公里,南北最长约为 53 0 公里,陆
域面积 12.4 万平方公里。福建省行政区划中亦包含马祖列岛(连江县)、金门 群岛(金门县)及乌丘屿(属莆田县,金门县代管)。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外文名称: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人口: 人口: 福建 Fujian Province 福州市等 中国东南部 2009 年 2 月 27 日, 3607 万 人。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 机场: 机场: 火车站: 火车站: 省会: 省会: 省花: 省花: 省石: 省石: 著名高校: 著名高校: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等 福州火车站等 福州 水仙 寿山石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目录[隐藏] 省名由来 福建简介 世界之最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地理气候 自然资源 植被类型 省名由来 福建简介 世界之最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地理气候 自然资源 植被类型? ? ? ? ? ? ? ?著名景点 人口婚育 民族宗教 经济状况 福建交通 福建特产 历史文化 福建高校[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省名由来福建 [1] 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 “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 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 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 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 次出现“福建”名称。 另一得到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 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 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 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 里的意思。而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 “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福建简介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 闽籍华人华侨 1088 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 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 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 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 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 21 年(733 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 1 府 5 州 2 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 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 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 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 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 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 港口,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 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世界之最福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项目非常多。举例如下: 我国最早出现烧制瓷器的阶级窑 ――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在分室龙窑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阶级窑。 世界当前现存单拱跨径最长的贯木拱廊桥――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鸾峰桥 中国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年代最早的天妃宫――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 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 中国唯一的一座海事博物馆―― 福建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全国仅存的摩尼教(明教)遗址 ――福建泉州市晋江罗山华表山草庵摩尼教寺, 建于元朝。 最古老的桑树 ――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树龄 1300 多年。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建于宋朝。 我国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 ――福建泉州丰泽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建于 唐朝。 我国最早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清净寺,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 ――福建泉州市南安丰州九曰山祈风石刻群,建于宋 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市惠安县洛阳的洛阳桥,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高石塔―― 福建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的镇国塔,高 48.24 米,建于 宋朝。 现存最早保护最好的三世佛石雕像―― 泉州清源山碧霄岩喇嘛教三世佛造像, 建于元朝。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古城,建于明朝。 全世界讲闽南话人口最多的城市――泉州市(闽南地区闽南语的最早发源地,人 口基数福建最大,台湾 49%祖籍泉州) 全世界离海岸线最近的高架――厦门环岛路 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 。 全国移动信号最好的省份。 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不包含台湾省 中国最古老的古街――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市区,部分建于唐代与 宋代。 中国最宏伟的建筑形式――福建福州的燕尾脊与马鞍墙,福州市区与郊县皆有。 古词汇。 中国福州是著名的鱼丸之乡,最初的发明者。 中原汉人王审知入闽称王,葬于福州市区北郊的闽王祠。 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习俗――福州的人日节,正月初七;年尾与年初迎神的习 俗。 中国福建是历史上中原汉人最多次大规模迁徙的目的地,始于汉末。 福建福州――是中华历史上最南的一个首都,即德佑二年(公元 1276 年)---南 宋首都;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 1645 年)--南明首都;福建事变“中华革命共 和国”的临时首都。 福建是最大造船的基地,孙权曾在――福州造船(今福州市长乐县吴航镇),赐 名“吴航”。[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现任领导省人大主任: 书记 : 孙春兰:;省人大主任 : 孙春兰 省人大主任 省长:黄小晶;省政协主席 省政协主席:梁绮萍 省长 省政协主席[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福州市辖 5 个市辖区、6 个县,代管 2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 台江区(后洲街道) 仓山区(金山街道) 马尾区(罗鼓楼区(东街街道) 晋安区(岳峰镇) 福清市(玉屏街道) 闽候县(甘蔗街道) 城镇) 永泰县(樟城镇) 厦门市 美街道) 同安区(祥平街道) 莆田市 石镇) 仙游县(鲤城街道) 三明市 城厢区(霞林街道) 思明区(厦港街道)星街道)连城县(赖源乡) 长乐市(吴航街道) 连江县(凤城街道) 平潭县(潭城镇) 海沧区(海沧街道) 翔安区(新店镇) 涵江区(涵东街道) 荔城区(镇海街道) 秀屿区(笏 湖里区(禾山街道) 集美区(集 罗源县(凤山街道) 闽清县(梅辖 6 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辖 4 个市辖区、1 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辖 2 个市辖区、9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梅列区。 三元区(城关街道) 清流县(龙津镇) 沙 县(凤岗街道) 宁化县(翠江镇) 将乐县(古镛镇) 大田县(均溪镇) 泰宁县(杉城镇)梅列区(列西街道) 永安市(燕西街道) 明溪县(雪峰镇) 尤溪县(城关镇) 建宁县(濉城镇) 泉州市 腰街道) 石狮市(湖滨街道) 城镇) 金门县 漳州市辖 4 个市辖区、5 个县,代管 3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 丰泽区(丰泽街道) 晋江市(罗山街道) 永春县(桃城镇) 洛江区(万安街道) 南安市(溪美街道) 德化县(浔中镇) 泉港区(山 惠安县(螺鲤城区(江南街道)安溪县(凤城镇)辖 2 个市辖区、8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芗城区。 龙文区(步文镇) 诏安县(南诏镇) 平和县(小溪镇) 长泰县(武安镇) 华安县(华丰镇)芗城区(东铺头街道) 龙海市(石码街道) 云霄县(云陵镇) 东山县(西埔镇) 南平市漳浦县(绥安镇) 南靖县(山城镇)辖 1 个市辖区、5 个县,代管 4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延平区。 延平区(紫云街道) 邵武市(昭阳街道) 武夷山市(崇安街道) 建瓯市(瓯宁街道) 建阳市(潭 城街道) 顺昌县(双溪街道) 街道) 政和县(熊山街道) 龙岩市 辖 1 个市辖区、5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罗区。 新罗区(东城街道) 漳平市(菁城街道) 长汀县(汀州镇) 连城县(莲峰镇) 宁德市 辖 1 个市辖区、6 个县,代管 2 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蕉城区。 福鼎市(桐山街道) 古田县(城东街道) 柘荣县(双城镇) 屏南县(古峰镇) 寿宁县(鳌阳 蕉城区(蕉北街道) 福安市(城北街道) 霞浦县(松城街道) 镇) 周宁县(狮城镇) 说明:福建省的金门县、马祖列岛、乌丘屿等目前由台湾当局管制,并且分别设 立所谓的“福建省”,行政建制上分别为金门县、“连江县”、“乌丘乡”(由金门县代管)。 福建省内各地电话区号及邮编( 地市按区号排列) 福建省内各地电话区号及邮编 ( 9 地市按区号排列 ) 地名―邮编 ① 福州市 ( 区号 : 0591, 邮编 : 350000 ) , 邮编: 5 区 :鼓楼区 350000;晋安区 350000;仓山区 350000;台江区 350000;马尾 区
市 :福清市 350300;长乐市
县 :闽侯县 350100;连江县 350500;罗源县 350600 永泰县 350700;闽清县 350800;平潭县 350400 ② 厦门市 ( 区号 : 0592, 邮编 : 361000 ) , 邮编: 6 区:湖里区 361000;思明区 361000;集美区 361000 海沧区 361000;同安区 361100;翔安区 361100 ③ 宁德市 ( 区号 : 0593, 邮编 : 352000) , 邮编: 1 区 : 蕉城区
市 : 福安市 355000 ;福鼎市
县 : 霞浦县 355100;古田县 352200;屏南县 352300 寿宁县 355500;周宁县 355400;柘荣县 355300 ④ 莆田市 ( 区号 : 0594, 邮编 : 351100) , 邮编: 永定县(凤城镇) 上杭县(临江镇) 武平县(平川镇) 浦城县(南浦街道) 光泽县(杭川镇) 松溪县(松源 4 区 : 城厢区 351100 ;涵江区 351111; 荔城区 351144 ;秀屿区
县 :仙游县 351200 ⑤ 泉州市 ( 区号 : 0595, 邮编 : 362000) , 邮编: 4 区 : 鲤城区 362000;丰泽区 362000;洛江区 362000 ;泉港区
市 : 晋江市 362200;石狮市 362700;南安市
县 :惠安县 362100;安溪县 362400;永春县 362600;德化县 362500;金门 县 362000 漳州市( ⑥ 漳州市 区号 : 0596, 邮编 : 363000) , 邮编: 2 区 : 芗城区 363000;龙文区
市 : 龙海市
县 : 东山县 363400;漳浦县 363200;诏安县 363500;长泰县 363900 南靖县 363600;平和县 363700; 华安县 363800;云霄县 363300 龙岩市( ⑦ 龙岩市 区号 : 0597, 邮编 : 364000) , 邮编: 1 区 : 新罗区
市 : 漳平市
县 : 长汀县 366300; 永定县 364100;上杭县 364200;武平县 364300;连 城县 366200 三明市( ⑧ 三明市 区号 : 0598, 邮编 : 365000) , 邮编: 2 区 : 梅列区 365000;三元区
市 : 永安市
县 : 沙 县 365500;将乐县 353300;泰宁县 354400 明溪县 365200;清流县 365300;宁化县 365400 尤溪县 365100;大田县 366100;建宁县 354500 南平市( ⑨ 南平市 区号 : 0599, 邮编 : 353000) , 邮编: 1 区 : 延平区
市 : 建瓯市 353100;邵武市 354000;武夷山市 354300;建阳市
县 : 顺昌县 353200 ;浦城县 353400; 光泽县 354100; 松溪县 353500 ; 政和县 353600[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地理气候土 地陆地面积 12.4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1.3%,居全国第 23 位。其中,山地、 丘陵占陆域的 80%; 海域面积 13.63 万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 6128 公里,其中大陆线 3752 公 里,居全国第一位。大小岛屿 1546 个,占全国 1/6;拥有泉州湾、厦门湾、福州湾、 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气 候福建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 显, 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年均气温在 17-21℃, 沿海全年高于 10℃。 冬季温暖,1 月沿海平均气温 7-10℃,山区 6-8℃。夏季炎热,平均气温 20-39,并 多台风。无霜期内陆 260-300 天 ,闽东南沿海 300-360 天,可一年三熟,适宜甘蔗 等喜高温作物和亚热带植物生长,其他地区可一年两熟,适宜种植水稻和茶树等。年 降水量
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配不均,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 3-6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 50-60%,7-9 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10 月至次年 2 月为,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 沿海及岛屿地区有效风能达
千瓦时/平方米。风能和台湾海峡油气资源有 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 源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 118 种(含亚矿种),其中 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 2 种,金属矿产 31 种,非金属矿产 82 种,水气矿产 1 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士、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 硫 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生物资源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 1 亿多亩,树木种类繁 森林资源 多,森林覆盖率达 62.96%,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台湾省。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内陆养殖面积和可作业海洋渔场面积分别约 1000 平方公 海洋资源 里和 12.5 万平方公里。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 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 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 量居全国第一位。水资源 境内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 29 个水系,663 条河流,内河长度达 13569 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 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旅游资源全省人文荟萃, 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拥有一大批影响日益扩大的旅游品牌, 包括山与水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有海上 花园、音乐岛美誉的鼓浪屿,情系海峡西岸、凝聚世界华人的湄州妈祖朝圣文化,多 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 土楼, 著名的革命圣地上杭古田会址, 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昙石山文化遗址, &华东仅有&特大瀑布群周宁九龙T瀑布,始于宋代“人鱼和谐”闻名数百载的周宁鲤鱼 溪 ,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宁德白水洋奇观,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漳州火山公园等 旅游品牌和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全国第五大岛平潭县,岛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线达 4 08 公里,其中 100 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湛蓝,独具特色的自然风 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区、苏区,闽西、闽东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当年中央苏区 有 10 个县在福建,老区分布在 62 个县(市)。[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植被类型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 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全省植物种类有 4500 种以上。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木本植物共有 1943 种(含变种 15 3 种),分属 142 科、543 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种的 39%,科的 81%,属的 55%。 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有 9 科、31 属、61 种和 2 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 海拔 1000 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 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 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 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 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 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 6 属、60 种;樟科有 12 属、66 种、9 变种和 1 变型;木兰科有 9 属、35 种;金缕梅科有 11 属、20 种、6 变种;桑科有 8 属、40 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1、 季风常绿阔叶林 、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小块状星散分布于海拔 400~500 米以上至 1200 米以下的深山大岭, 其上层乔木 以壳斗科树种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罗浮栲、米槠、栲树、甜槠、钩栗、黧蒴栲、红钩 栲、闽粤蚊母树,并散生有青刚栎、细柄蕈树、猴欢喜、黄杞、黄樟、樟树及少量落 叶树种的枫香、山乌桕、赤杨叶等。在林缘或阳坡处多为木荷、桃叶古楠、杨梅或马 尾松等多树种混生。中下层乔木不多,常见的有香叶树、红皮树、广东厚皮香、石楠 以及上层乔木幼树。 3、 天然次生植被 、 面积小,林相极不整齐。多分布于荒山荒地上,呈现不同阶段的演替系列,常见 灌木草丛中散生着马尾松与枫香、木荷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以及马尾松林等,局部地 区有杉木林、竹林。 4、 海岸植被 、 有三种类型,在海滩港湾有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海漆等组成 的红树林,由于人为砍伐,多呈矮灌状间分布;不受海潮侵及的海岸有星散分布的海 岸丛林,组成种类的露兜树、黄槿等,常见灌木有苦槛兰、苦郎树、单叶蔓荆等;沿 海还分布有人工营造的木麻黄林防护林。草本植物广布于沙质海滩上,有卤地菊、虎 尾草等。 5、 栽培植被 、 在土壤贫瘠、干燥的山地,现有森林植被多为栽培的马尾松林。在水肥条件较好 的地段,人工营造的杉木林,福建柏林,长势良好。薪炭用材树种如相思树、桉树、 木麻黄等,分布较为普遍。油茶、油桐、竹林以及果树等经济林,小块状分布于丘陵、 台地及平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内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但因森林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原始林 已少见,出现了许多天然次生以及人工营造的各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主要森林 植被类型有: 1、 常绿阔叶林 、 2、 常绿针叶林 、 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和黄山松林,局部地区有小片柳杉林、福建柏林和油杉 林。马尾松林分布最广,上限一般在海拔 1000 米左右,1000 米以上则为黄山松林所 替代。马尾松林林木稀疏,生长高大,林中常混生长甜槠、木荷、枫香、细柄蕈树等。 灌木层常见有继木、石斑木、黄瑞木、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柃木等。在岩石裸 露山地或海拔较高的山脊,下草常由白茅、芒、野古草等组成,或以芒萁等组成,或 以芒萁占优势。其次是杉木林,分布范围较广,除少量混生于天然林外,几乎为人工 营造。建阳、邵武、沙县等 12 县(市、区)是杉木中心产区,生长良好,结构简单, 林相整齐。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多为继木、盐肤木、吊钟花、山莓、桂竹、蕨、皱叶 狗尾草等。杉木常与阔叶树、马尾松或毛竹混交,乔木层优势树种不甚明显。柳杉林 在闽东北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呈星散或小块状分布, 林中有时混生一些阔叶树种或丛 生竹。福建柏林分布于闽中、闽东地区海拔 300~900 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地,常与其 它树种混生,居乔木亚层,纯林极少。油杉林在闽西地区的低平地带或村庄附近常见, 多杂生于其它阔叶树林沿,偶有小片纯林。 3.竹林 竹林 主要是毛竹、其次有刚竹、篓竹、篱竹、黄竹、茶秆竹、苦竹。紫竹等。竹林大 部分处于半自然状态,部分为人工经营。毛竹分布范围广,海拔千米的高山尚可见生 长良好。竹林群落结构简单,一般由单一竹种组成,变有混生其它乔木树种,杉竹混 交林在闽北地区较常见。林下灌木层不明显,可能与挖笋等人为活动有关。 4、 灌木林 、 分布颇广,但面积不大,多由常绿阔叶林屡受破坏后逆行演替而成。常绿灌木林 多见于山地丘陵地氏,组成种类有青刚栎、岭南石砾、卡氏乌饭树、老鼠刺、黄瑞木、 冬青、虎皮楠、乌药、毛叶石楠、桃叶石楠。杨梅等。北部地区高海拔山地有落叶灌 木林,以包树或水亚木占优势。村庄附近荒坡的次生夏绿灌丛亦有白栎占优势的。群 落内还常混生马尾松以及一些落叶树种如枫香、豆梨、黄檀、B木等。 5、 栽培植被 、 主要有油茶、油桐、板栗、锥栗、乌桕、茶及果树等,呈小片或星散分布。[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著名景点武夷山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 70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50 米,属典型的丹霞 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于 1999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 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游览胜地,一般是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 18 公里的武夷山,它方圆 百余里,自成一处胜地,向称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风景区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有“三 三、六六”之称。三三是指迂回曲折的九曲溪两岸的 36 作山峰。碧山丹水,一曲一个 景,曲曲景相异。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面积 1.78 平方公里。岛上气候 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主要观光景点有日 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 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鼓浪屿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 3 5 个王牌景点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 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 区。 湄洲岛 湄洲岛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的湄洲湾口, 陆域总面积 14.35 平方公里, 人口 3.9 万, 1988 年省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和 1992 年国务院批准创办的首批十二个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也是国家 4A 级旅游区。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 折,沙滩连绵,风景秀丽。环岛优质沙滩长达 20 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还有 6 千 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上分布着 13 处金色沙滩和 5 公里长的海蚀地 貌,有各类风景名胜 20 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 特的自然景观。主要景点:湄洲妈祖祖庙、鹅尾神石园、湄屿潮音、黄金沙滩、海岛 植物园。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 永定客家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有的人叫他们“客家围屋”。 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四合院、围龙屋、石库门、蒙古包、 窑洞、竹屋等等,早已为人世所知晓,而掩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 土楼,却鲜为人知。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 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 8000 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学实用, 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 AAAA 级风景名胜区 。 泉州十八景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 泉州十八景之一 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 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 498 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 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意境区内 的羽仙岩下。1988 年月 1 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岩 清水岩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 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 清水岩 泉州十八景之一, 国家 AAAA 级风景名胜区 泉州十八景之一 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 950 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 A A AA 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 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 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宋代 29 处,元代 1 处,明代 8 处,清代 5 处,近代拓展 23 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 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 物。 冠豸山 连城冠豸山(豸,读 zhài),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与武夷同属丹霞 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 1 公里。 以其天生丽质于 1986 年荣膺“福建十佳风 景区”,1994 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 岩深之神秀。景区方圆 123 平方公里,核心景区 53 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 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 青云山 国家级 AAAA 重点景区 位于距福建省永泰县城 10 多公里的岭路乡,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 景区面积 47 平方公里,海拔在 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7 座,最高海拔 1130 米。山高 林茂,云雾飘渺,岩奇洞怪泉碧。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稀植物――桫椤和羚羊、猕 猴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和状元 洞、红军洞等。 还有著名的温泉之乡等。目前开发了众多新的旅游项目,如蹦极、 攀岩、漂流等。 杨梅州 杨梅州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寿宁县东北部坑底乡的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杨 梅州溪中线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界为犀溪乡武溪村与泰顺县交界之友谊桥,西界 为坑底乡,南界为茶园坑,北界为山羊尖,南北长约 30 公里,东西宽约 2 公里,总 面积 56 平方公里, 景区中心距寿宁城关 40 公里, 景区所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鳌阳镇, 距宁德市 160 公里,距省会福州市 284 公里。该景区于 2004 年 11 月经福建省人民 政府审定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杨梅州风景名胜区由休闲度假、狭谷探险、旅游观光、漂流、原始森林考研、黑 风洞探史寻秘和古廊桥揽胜等七大部分组成。整个景区森林茂密,水质清澈,山清水 秀,景色怡人。景区内有 10000 亩的原始次生林和 20000 亩的常绿阔叶混交林,其 中珍稀濒危植物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林;二级保护的有香榧、花间 木、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国家二级保护的大鲵、鸳鸯、苏门羚、穿山甲、猴面鹰等。 白水洋 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 下绝景,宇宙之谜”。主要景点:五老峰、白水洋.百米冲浪滑道、燕潭、下洋、纱帽 岩等。 洞宫山风景区 洞宫山风景区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屏南鸳鸯溪上游,山风光绮丽,风景区面积 约 10 平方公里,且与周宁九龙际瀑布及屏南鸳鸯溪毗连,素有 20 山洞,26 深潭,4 9 个景点之称,是个未经雕琢,没有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虹溪岩圈, 麒麟岩,观音望南海,九层瀑布,苍龙饮水及近年建成的舞中桥,人工湖等。 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挺立于东海之滨, 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 奇观。主峰海拔 917.3 米。登临绝顶,极目东海,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出,不愧以 “山海大观”著称于世。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 92 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 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 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1988 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三平寺 闽南千年古刹三平寺在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景区,东临龙海市程溪镇,南临漳浦县南浦镇, 处于平和、龙海、漳浦三县接壤处的三平山九层岩下,距漳州市区 47 公里,距平和 县城 30 公里。 三平寺始建于唐会昌五年(公元 845 年),为晚唐高僧杨义中所建。据传,唐武 宗实行灭佛汰僧政策,佛教遭受严重打击,原驻锡于漳州半云峰下&三平真院&的义中 禅师,为逃避劫难,率其门下僧众顺溪而下,历&三险三平&到三平山九层岩下,创建 三平寺。 三平寺座北朝南,北靠狮子峰,南坐笔架山,百丈T、东接大柏山、西邻九层岩。 义中禅师选择山势如游蛇下山称&下水蛇&的蛇穴,依山建寺。寺前一箭之遥有一状如 神龟向上爬的龟山,称&上水龟&,龟蛇南北相望,天生宝地。主体建筑俗称&三殿半&, 即塔殿、祖殿、大雄宝殿,及仅建半殿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两侧分别有监斋爷殿 和地藏王殿,寺内庙宇左右两侧还有东厢房 13 间,西厢房 14 间和钟、鼓楼各一座。 桃源洞:在永安市北 10 公里、紧靠着 205 国道的揲瞪街校婊 37 平方公里, 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揲蛋倮镌渡诚莆∥湟摹保 又有“小武夷”之称。明万历年间( 年),已辟为游览区,筑亭台楼阁 10 余 座。1987 年,与鳞隐石林一起被评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 年,又一起被评为 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福建的名胜很多,是个旅游大省。[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人口婚育人口概况2009 年,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人口城镇化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家庭规模继续缩小,婚姻关系稳定。 人口增长2005 年末, 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为 3535 万人, 比上年增加 24 万人, 增长 0.68%。 全年出生人口 40.9 万人,出生率为 11.60‰;死亡人口 19.8 万人,死亡率为 5.62‰; 人口自然增长 21.1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 5.98‰。与上年相比,出生率、死亡率、自 然增长率基本持平。 2006 年末 , 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 3558 万人,净增人口 23 万人。出生人口 42. 年末, 56 万人, 出生率 12.00‰; 死亡人口 20.39 万人, 死亡率 5.75‰; 自然增长率 6.25‰。 2007 年末 , 全省常住人口为 3581 万人,比上年增加 23 万人,增长 0.65%。全 年末, 年出生人口 42.9 万人, 死亡人口 21.1 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 12.00‰, 死亡率为 5.90‰, 自然增长率为 6.10‰,呈低速稳定的增长态势。 2008 年末 年末,全省总人口 3604 万人,全年净增人口 23 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 44 万人,出生率 12.2%;死亡人口 21 万人,死亡率 5.9%;自然增长率 6.3‰。城 镇化水平为 49.9%。人口性别构成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 2007 年末全省男性人口 1807 万人, 50.5%; 占 女性人口 1774 万人,占 49.5%,人口性别比(女=100)为 101.8,总人口性别比基 本正常。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21.5,比上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 偏高。人口年龄结构2008 年 0~14 岁人口为 655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3%;15~64 岁人口为 2600 万人,占总人口 72.6%;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326 万人,占总人口 9.1%,比 2000 年 提高 2.5 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规模,给全省社会 经济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妇女生育率2008 年妇女一般生育率 36.52‰,与上年相比下降 4.92 个千分点;同期妇女总 和生育率为 1.47。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育观念 的根本性转变以及生育旺盛期妇女婚育年龄的上移,使得本周期人口妇女生育率没有 较大波动。婚姻关系2008 年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配偶人数所占的比例为 72.8%,比上年提高 1.2 个 百分点。婚龄人口的主要特点:一是男性未婚人口多于女性,未婚人口中,男性占 5 6.7%,女性为 43.3%,未婚人口性别比 130.8∶100,这种现象在大龄人口中表现得 更为明显;二是 60 岁以下女性平均有偶率高于男性,但 60 岁以上的女性有偶率又比 男性低 4 个百分点;三是女性离婚率与年龄成反比,年轻的女性离婚现象多于男性,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婚姻关系逐渐稳定,女性离婚人口中有 64.1%的人集中在 44 岁 前,比男性高出 16.3 个百分点。四是老年女性丧偶比例要高于男性。人口受教育程度2008 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6 年,达到初中以上水平。15 岁以上人口文盲 率为 10.08%,比上年下降 1.72 个百分点。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程度人口为 4808 人,比 2000 年增加 1841 人;每十万人拥有高中及中专文化 程度人口为 12044 人,增加 1402 人;每十万人拥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分别减 少 2268 人和 2430 人。人口城镇化水平2008 年末,全省城镇人口 1798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49.9%;乡村人口 18 06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50.1%。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较上年的 48.7%提高了 1. 2 个百分点。 福建的人口比较稠密。但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多,内地山区人口少。 福建省各市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 年末)区划名称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莆田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面积(公里²) 124,015.64 12,155.46 1,651.98 4,119.02 22,928.79 11,245.00 12,873.66 26,280.54 19,028.12 13,452.38常住人口 35,809,800 6,760,000 2,429,800 2,830,000 2,620,000 7,740,000 4,740,000 2,880,000 2,760,000 3,050,000户籍人口 34,406,569 6,303,043 1,672,356 3,102,646 2,694,992 6,742,855 4,631,034 3,063,271 2,892,020 3,304,352[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民族宗教民族福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 54 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 58.38 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1.7%。其中:畲族人口 37.51 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64.3%, 占全国畲族人口的 52.9%,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 10.98 万人,占全 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18.8%;高山族人口 477 人,约为大陆高山族人口的 10%,是祖 国大陆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9 个, 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 个,有 18 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 17 个,回族乡 1 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55 个少数民族村。宗教福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可统计的教徒人数约 112 万人(不含信奉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善男信女),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6072 座,佛教寺庙数量和僧尼人数均居全国汉族地区首位;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汉 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有 14 座,占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总数近 10%。全省 有各级爱国宗教团体 267 个; 有福建佛学院、 福建神学院、 闽南佛学院 3 所宗教院校, 在校生 600 多人;有一定规模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2 万多座。福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之多、人数之众、影响之深远、供奉福祉之庞杂、与海外联系之密切,在国内大陆各 地均属罕见。 福建的名人 冰心 蔡京 蔡襄 陈嘉庚 陈景润 陈至立 邓拓 侯德榜 洪承畴 李贽 李旦 卢嘉锡 林觉民 林则徐 林绍良(李嘉诚之前世界华人首富) 林文镜(印尼富商) 林徽因 林语堂 沈葆祯 林旭 林森 柳永 梁鸿志 马约翰 倪柝声 宋尚节 宋慈 萨镇冰 王载 严复 殷承宗 施世纶 郑芝龙 郑成功 郑经 郑振铎 朱熹 董桥 等。[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经济状况 该省的主要农产品是米,加上小麦和甘薯。甘蔗和油菜籽是经济作物。福建是全 中国省份中生产龙眼,茶叶和荔枝的领先者,福建省另一重要产物是海鲜。 福建省 不仅是中国其中一个富裕的省份,但它也是收到从台湾和大量外国投资,因为福建省 是非常接近台湾的。 厦门在中国第一个成为特别经济区的城市。 福建省从 2005 年到 2006 的名目国民生产总值已提高了 15.1 %,在 2006 年的名目总产值为 9 000 亿人民币( 1190 亿美元)。生产总值2008 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1 万亿元 , 达到 10863.11 亿元 , 增长 13%。其 亿元, 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157.75 亿元,增长 4.8%; 第二产业增加值 5415.77 亿元,增长 15.2%; 第三产业增增加值 4249.59 亿元,增长 12.1%。 人均生产总值 30132 元,增长 12.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3.4%,上半年增长 13.8%,前三季度增长 1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50 元, 实际增长 10.1%; 农民人均纯收入 6180 元, 实际增长 7.8%。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减, 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增势, 第三产业稳定发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10.8∶49.2∶40.0 调整为 10.7∶50.0∶39.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4.6%,其中,服务价格下降 3.0%。分季度看, 一季度上涨 6.3%, 上半年上涨 6.4%, 前三季度上涨 5.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5.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5.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 价格上涨 10.2%。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10.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3.6%。 福州、 厦门、泉州三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3.9%、2.7%和 2.6%。财政收入 2008 年全省财政总收入 1516.33 亿元,比上年增加 233.48 亿元,增长 18.2%; 全省财政支出 1133.79 亿元(含中央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支出),比上年增加 223.14 亿元,增长 24.5%。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 562.68 亿元,完成预算的 74.1%,比上年 减少 128.25 亿元,下降 18.6%;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 576.61 亿元,比上年减少 46. 75 亿元,下降 7.5%。农业2008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 1965.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增幅比上年 提高 0.9 个百分点。 粮食种植面积 1815.41 万亩,比上年增加 13.84 万亩,其中稻谷面积 1291.83 万亩,减少 11.21 万亩;烟叶种植面积 100.92 万亩,增加 6.47 万亩;油料种植面积 161.04 万亩,增加 8.73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965.98 万亩,增加 12.64 万亩。全年 粮食产量 652.21 万吨,比上年增加 17.15 万吨,增产 2.7%,其中稻谷 508.81 万吨, 增加 7.81 万吨,增产 1.6%。工业和建筑业2008 年全省工业增加值 4755.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 4139.06 亿元,增长 16.7%。产品销售率 97.28%,比上年低 0.60 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完成增 加值 202.27 亿元、2045.64 亿元和 1626.36 亿元,分别增长 2.8%、12.8%和 22.8%。 中国名牌产品累计 100 个;新增地理标志产品 8 个,累计 31 个。中国名牌产品 和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 5 位。福建名牌产品 511 个,累计 1316 个,增长 2 8.2%。固定资产投资2008 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28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3%,其中,城 镇投资增长 21.2%,农村投资增长 32.1%。国内贸易2008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28.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扣除价格 因素,实际增长 13.6%。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2581.13 亿元,增长 22.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 售额 1246.91 亿元,增长 14.9%。对外经济 2008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 848.3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3.9%。其中,出口 569.8 6 亿美元,增长 14.1%;进口 278.46 亿美元,增长 13.6%。出口比进口多 291.40 亿 美元,比上年增加 37.09 亿美元。电话拥有率2006 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640.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0%。其中,邮政业 务总量 27.93 亿元,增长 9.1%;电信业务总量 613 亿元,增长 21.6%。电信业完成 主营业务收入 238.72 亿元,增长 10.5%;实现利润 49.19 亿元,增长 15.7%。新增 固定电话交换机 75 万门,总容量 1941 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 2297 万户,移动分组 数据网容量 197 万户,移动短信中心容量 2962 万条。新增固定电话用户 87 万户, 年末达到 1486 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 237 万户,年末达到 1539 万户。年末固定 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3025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 324 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 85. 58 部/百人。数据及多媒体用户 771 万户,新增 173 万户,数据及多媒体用户普及率 达 21.8%。宽带接入端口 304 万个,比上年底增加 46 万个。广播电视广播电台 10 座, 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 36 座, 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 89 座, 广播节目 85 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6.99%;电视台 10 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 台和转播台 15 座,电视节目 36 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8.13%。有线电视用户 4 28.46 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 12.46 万公里。省级卫星电视为福建东南卫 视。 福建电视频道 : 1、福建电视综合频道;2、东南卫视;3、福建电视公共频道;4、福建电视新闻频道;5、福建电视电视剧频道; 6、福建电视都市频道;7、福建电视经济频道;8、福建电视体育频道;9、福建 电视少儿频道、10、福建电视海峡卫视、[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福建交通公 路截止 2007 年底,该省公路通车里程为 8692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366 公里, 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 8329 公里,未达到二级路的国道 400 公里,省道 2792 公 里;公路密度为 71.6 公里/百平方公里。航 空福建目前拥有 6 个机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4E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FOC);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4E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XMN);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4D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JJN);2009 年升格为泉州晋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泉州晋 江国际机场 南平武夷山机场 (4C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WUS); 龙岩连城机场 (4C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LCX); 三明沙县机场 (4C 级跑道一条,IATA 呼号 LCX);在建中 在建中 厦门海沧机场 在建中 泉州惠安机场 金门尚义机场水 运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 3245 公里。全省共有生产性泊位 524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 泊位 78 个,全省港口通过能力 1.42 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 571 万标箱。。厦门 港已跻身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开辟 36 条国际班轮航线,与世界 70 多个港口有货 运往来,还与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务关系。福州、厦门港与高雄港开通海上 试点直航,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开展直接往来。铁 路2006 年底,全省铁路里程数 1625 公里,已拥有五条进出省铁路通道, 运营铁路: 鹰厦铁路: 江西鹰潭至福建厦门,全长 694 公里,福建段长 604 公里,1954 年开工,1957 年建成;1986 年 8 月 26 日开始电气化改造,1993 年 12 月 26 日,全线电气化开通。 外福铁路: 福建南平外洋至福建福州,全长 186.6 公里,1956 年 3 月开工,1959 年 4 月建 成。2000 年 11 月 10 日完成电气化铁路改造。 横南铁路: 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全长 470 公里,1993 年 11 月 1 日开工,1997 年 12 月 3 0 日通车,2009 年 12 月完成电气化改造。 温福快速铁路: 自浙江温州至福建福州,全长 298.4 千米,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骨架之一、 中国沿海客运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 I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于 2005 年动 工,2009 年 6 月 30 日开通货车,同年 9 月 28 日开通客运动车组。设立 11 个火车 站,速度值 200 公里/小时,预留 250 公里/小时提速条件。 福厦快速铁路: 自福州南站至厦门西站,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到达厦门,全长 273 公里, 总投资 144.2 亿元,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设计速度为 200 千米/小时, 预留 300 千米/小时,全线设 14 个车站,2005 年 10 月动工,2009 年 9 月 30 日 11: 58 福厦铁路铺轨左线全部贯通。福厦铁路工程于 2009 年 12 月 31 日通行货运列车, 2010 年 4 月 26 日开始客运运营。[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福建特产福州 特产 : 寿山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 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泉州特产 泉州特 产 : 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 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 : 漳州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 眼、平和蜜柚、菠萝等“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 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漳州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 : 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 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 特产 : 盛产笋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瓯板鸭、建瓯板栗、建莲、北苑贡 茶、闽北柑橘、浦城丹桂、酸枣糕、根雕、竹木工艺品、政和功夫茶、建盏、锥栗、 灵芝、南孚电池等。 莆田特产: 莆田特产 : 荔枝、龙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仙游甘蔗,扁食,炝肉,莆田鲁 面,海砺饼,兴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龙岩特产 : 八大干系列. 、河田鸡、山麻 [1] 鸭等。 三明 特产 : 红菇、沙县小吃、沙县夏茂冬酒、沙县郑湖板鸭、永安小吃,明溪肉 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宁化老鼠干、将乐擂茶、建宁莲子、大田骨头小吃系列等。 宁德 特产 : 寿宁的地瓜扣(粉扣)、花菇,蕉城的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福安的 继光饼、竹编、茶叶,红曲,福鼎槟榔芋、前岐四季柚等。[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详情见词条福建历史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 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 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 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 5 州。唐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 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 之称,南 宋时福建设 l 府 5 州 2 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 8 个,故称“八闽”。宋 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 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 1886 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 9 府 2 州,58 县 6 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 元 1913 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 2 市、7 个行政督察区,共有 67 县。1949 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 2 市、8 专区,共有 6 7 县。1951 年,增设泉州、漳州 2 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 20 多年间,行政区划又 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 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 2o00 年底,全省设 9 个省辖市,共有 14 个县级市、25 个 市辖区、46 个县(含金门县)。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5000 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 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 最大商港之一,与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清同治 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 业的摇篮。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 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 法家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 林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建设专家詹天佑等。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 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福建人民为反 压迫、反侵略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福建人民贡献出万千优秀儿女,作出了卓越贡献。 福建是全国重点老区省份之一,老区分布遍及的 62 个县(市);其中有 46 个老区县 (市)、518 个老区乡(镇)、7772 个老区行政村、2919 个革命老区基点村。 战国晚期,无诸在福建境内称王。之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年),秦始皇削 去无诸王号,降为君长,在闽越故地设闽中郡,但未委派职官,仍由无诸统辖。刘邦 起兵后,无诸率兵相随。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复立闽越国,封无诸为闽越王。汉 武帝时,闽越王余善反汉,被汉军讨平,闽越国亡。汉廷即设东部候官,派兵驻守, 隶属会稽郡东部都尉。东汉末,改属南部都尉,并置候官长。三国时,福建隶属吴国, 先后统属于会稽郡和建安郡,时置候官县。 晋朝时,福建始属扬州,后属江州,境内置建安郡和晋安郡,委派太守管辖。南 朝宋时,增设晋平郡,置太守;南朝齐时,撤晋平郡;南朝陈时,曾设闽州刺史,不 久裁撤,福建先后隶于东扬州和丰州刺史管辖。后仍设建安郡和晋安郡,由太守管辖。 隋朝时,撤晋安郡,改为泉州,后改为闽州,置刺史管辖。后改建安郡,由太守 管辖。 唐初,福建仍由各州、郡长官分治。因福建属边远地区,所以设中都督府,委派 都督监管。唐中期设福建道,道的军政长官有:福建经略史、福建都防御史、福建观 察使。福建观察使实际上成为统领福建道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大权的行政长官。 唐末,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膨胀,成为实际军政长官。王潮占据福建后,唐廷升福 建路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五代时,仍由节度使统辖;后唐时,王延 翰建闽国。 宋初,福建军政长官仍是节度使。宋太宗时设福建路,最高军政长官为福建安抚 使。另有福建转运使,掌管财赋;福建提刑,掌管司法;福建提举,管赈荒救济事宜。 此外,由中央政府派任福建及所属州、军的官员有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制置使、 宣抚使、巡抚、招捕使、抚谕使、发运使等,多是临时性官员,或是有官无职的虚衔 官员。宋代军、政分设,福建军事长官有都总管、都钤辖、都统制等。 元代,福建行政区划变更频繁。至元十五年(1278 年),置福建行中书省;次年, 改置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 年),复置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改 为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又改宣慰使司,并入江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 九年(1292 年),重置福建行中书省。大德元年(1297 年),改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 治所从福州迁至泉州。大德三年(1299 年),改为宣慰使司,治所迁回福州。至正十六 年(1356 年),重置福建行中书省。福建行省长官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 提刑按察使;改置宣慰使司时,最高长官为宣慰使。还有管监察的肃政廉访使。军事 最高长官为都元帅。 明初,福建仍为行省。洪武九年(1376 年),在福建设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布政使 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司主要官员有: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另置提刑 按察使司,设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狱。军事方面置都指挥使司,主要官员有:都指挥使, 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与之并行的还设有镇守和镇守总兵官。明朝中央政权为加 强对地方监管,经常派官员到地方办事并视察监督。由中央派出的主要职官有:巡抚 都御史、镇守太监、巡抚、刷卷监察御史、清理军政监察御史、督银课御史等。 清初,福建最高军政长官为镇守和总督。“三藩之乱”后,废镇守耿精忠,以后不 复设。福建和浙江为一大区,设闽浙总督统管两省军政。巡抚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 下设布政使,具体负责行政事务。布政使品级与巡抚相同,为从二品官,但职权仅限 于掌管民政和财政。还设按察使掌管全省司法。因旗兵驻扎福建,清时设驻防福州大 臣(福建将军)统管,为从一品,与总督品位相同,但职权远不如总督。汉族兵为绿营, 其全省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福建省先设提督,后分设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分管陆 军和水师。光绪三十年(1904 年)撤水师提督,设提督总管全军。[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福建高校本科层次) ( 本科层次 )序 号 1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厦门大学教育部厦门市本科 211 工程、985 工程院校 2 3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福建省 国务院侨务 办公室福州市 泉州市、 厦门市 福州市 福州市 福州市 厦门市 福州市 漳州市 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福州市 福州市 三明市 莆田市 龙岩市 南平市 福州市 宁德市 泉州市本科 211 工程院校 本科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警察学院 闽江学院 三明学院 莆田学院 龙岩学院 武夷学院 江夏学院 宁德师范学院 仰恩大学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教育 厅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民办)22 23 24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漳州市 福州市 福州市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25 26 27 28 29 30 31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教育 厅福州市 泉州市 福州市 福州市 厦门市 厦门市 泉州市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独立学院) 本科(民办)
福建省简介―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