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方式有关

(1)材料一反映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世界排位相对滞后;我国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要降低能耗必须: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资源的高效、合理和循环利用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决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③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我们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该怎样降低能耗?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3)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政府需要履行好哪些职能。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1)请解读表1和表2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8分)
材料二&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5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7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材料三&&
1989年以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3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期间,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草原法进行了一次修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时立法的时候并不是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改善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2)结合材料二、三,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9分)
(3)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及其职权,并从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推进环境保护工作。(7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0102
题型:材料分析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我们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该怎样降低能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45种矿产资源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15%-25%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我们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w.w.w.k.s.5.u.c.o.m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该怎样降低能耗?4发现相似题您的位置: &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许多自然资源被大量地耗费,环境被不同程度地破坏。这这一问题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资源环境危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探讨如何正确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优质期刊推荐& & & & 正文
杨宜勇: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核心提示:本期报告中,杨宜勇教授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落实、环境污染和社会安全四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两会上代表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杨教授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改革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中国不改革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环境污染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国家应该拿出更多资金改善穷人的生活,保障社会安全。
&杨宜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下面我们讲一讲两会代表热烈讨论的问题,根据有关方面的归纳大概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经济增长到底是7%还是7.5%,这是一个问题,最后中央领导下决心要争取7.5%。从今年1、2、3月份运行来看,还处于下降的通道,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李克强总理有一个观点,他说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是为了社会稳定。如果社会不稳定,一旦出现像中东北非叙利亚这样的情况,可能都是社会性的灾难,对党和国家没好处,对老百姓也没有好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的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比如说高铁设备和装备的生产能力,包括核电装置的生产能力也严重的过剩。所以李克强总理在全球推销我们的高铁,推销我们的核电站,在荷兰海牙的习近平主席也在推销,来消解产能过剩。我们国家发改委也在做这样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建中巴经济走廊,建中蒙经济走廊,印度缅甸孟加拉经济走廊,就是要消解过剩产能。大家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们把别人的钢铁厂搬到中国来,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我们的钢铁厂搬出去。我们所有的能源70%是由烧煤构成,烧煤就形成雾霾,法国没有雾霾,法国的能源构成70%是核电,中国核电占发电总量的2%,印度现在运行的核电站都比我们多。
产能过剩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转移出去。我们需要反思,过去日本人给我们贷款,我们报项目,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日本人会批那些项目,日本人批大庆到大连这个石油管道,他给你出钱,但是后来都觉得上当了,他给你修码头,出口铁矿石,这些铁矿石结果日本人都拿走了,人家有战略眼光。我们的经济怎么可持续?我们产能过剩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丝绸之路: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过去3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两个方向,一是向东,就是太平洋的彼岸美国加拿大,二是向西,通过陆地到达欧洲。我们现在向西边的这些国家修一条铁路,不是一条简单的铁路,这个铁路建成了就会有东西拉过来。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周艳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⑵西气东输线路A段走向主要是受____影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⑶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经过众多城市考虑是____;从环境角度考虑有什么意义?(2分)⑷送电线路B、C的终点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____、____。(2分)⑸目前B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分析说明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输入地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有利影响。 (2分)-乐乐题库
& 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知识点 & “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习题详情
2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9%
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⑵西气东输线路A段走向主要是受&&&&影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⑶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经过众多城市考虑是&&&&;从环境角度考虑有什么意义?(2分)⑷送电线路B、C的终点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2分)⑸目前B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分析说明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输入地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有利影响。 (2分)⑴D(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浙江杭州七校联考
分析与解答
习题“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主要考察你对“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
与“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相似的题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2)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为了保护包兰铁路,该地区建了草方格沙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4)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6分)(4)图中A处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试分析治理东北老工业区环境污染的措施。(6分)&&&&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⑵西气东输线路A段走向主要是受____影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⑶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经过众多城市考虑是____;从环境角度考虑有什么意义?(2分)⑷送电线路B、C的终点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____、____。(2分)⑸目前B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分析说明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输入地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有利影响。 (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读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简图(部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⑴关于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①跨越了我国三自然区②经过了我国地形的第一、二、三大阶梯③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④穿越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⑵西气东输线路A段走向主要是受____影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⑶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经过众多城市考虑是____;从环境角度考虑有什么意义?(2分)⑷送电线路B、C的终点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____、____。(2分)⑸目前B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分析说明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输入地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有利影响。 (2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村环境与发展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