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求论文提纲及论文:会计的出现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对策。

漫谈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 - 会计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漫谈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摘要:诚信的回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订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 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缺失;和谐社会
Abstract: The integrity of the reunification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well-off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a major, the eternal subject of good faith by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began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has been increasing. Accounting integrity is part of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ace up to the current lack of accounting integrity, to think and to formulate its response to the ways and means, is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and related sectors and those who need a solution to the issue.&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诚实守信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必须建立的社会规则。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最基本的行为规则之一。它对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商业行为的合法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之,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会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探询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认识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研究应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是一个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课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缺失有其社会背景,它是社会诚信缺失在会计领域的反映。当今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中,各种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成熟或者说尚不完备。单纯靠社会道德教育和所谓“纪律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今天人们多元选择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用来规范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在没有严格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背景下,社会诚信缺失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会反映在各个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反映在会计领域,便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会计诚信缺失。
(二)会计诚信缺失是“公民意识”淡薄在会计领域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探索中运行的。很多人还不具备保障市场经济规范运行的前提———“契约”意识。也就是说,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不懂得公民履行基本义务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性。在这种前提下,去讲诚信经营只能是勉力而为的。在会计领域,在“领导意志”和所谓“团体”意识的影响下,很可能将会计人员的公民意识销蚀掉了。缺乏公民意识违背“契约”精神,造成会计诚信缺失。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公民意识淡漠,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让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已就“公民意识”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会计诚信缺失是社会职业道德观念弱化对会计领域的潜在影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具体到某些行业,道德操守的履行情况并不乐观。会计诚信缺失所引发的明显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造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弄虚作假的法人行为,挪用公款、贪污、侵占等个人行为,就是一些具体表现。职业道德观念弱化,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潜在原因,它的真正危害在于,违法心安理得,犯罪成为“边缘化”。2005年,国资委对169家中央企业资产清查,总的资产损失达数千亿元。可以说是“暗箱操作”、“自买自卖”、“贱买贱卖”等手段导致了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中,会计诚信缺失负有相当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观点并不鲜见。此类思想经过文化沿袭和承续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现实社会中。无形之中,它的存在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生存的文化土壤。何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之中,诚信又被当作“四旧”进行批判——— 像北京大栅栏的一些老字号诚信经营竟被认为是“四旧”惨遭批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开展,商业重新得到重视。然而问题在“重商主义”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经营者疯狂追求经济效益,逐渐忘记了经商的基本道德底线——— 诚信。可见,会计诚信缺失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的。
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必须要有清醒的理性认识。会计诚信缺失并非危言耸听。在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为人们所期盼的一种理想行为。尤其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不造假甚至快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了,比产品造假更可怕的是会计诚信缺失。就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便比比皆是:有着“优良业绩”的公司,上市一年多便被“ST”,人们不由得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连续三年亏损才会被“ST”,那就是说公司上市之前就已经是亏损的。那么上市之前的账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假如这种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不是个别或仅有,那么它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业内人士到社会各界,都应该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公民”意识,对国家法律负责是履行一切行规的前提。宪法规定了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宪法。但是,传统观念上的“集体”或者“单位”的一些规定和政策,却往往是人们行为规则的首选。这是一个误区。正如前文所说,公民意识的弱化,是会计和其他一些领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比如说让人头痛不已的公共设施被毁坏问题。可以说这些违法者并不知道这些设施正是为他提供服务的,因为他是一个公民,他即是国家利益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对会计从业人员强化这种教育,让人们知道诚信缺失的最终的受害者也有他在内。对国家利益和法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三)加强法律和行政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诚信缺失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审计机构和制度,可以说,审计工作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约束和监督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然而,从某种意义
上讲,“审计”带有“亡羊补牢”的性质,那么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未雨绸缪”。因此,要从根本上建立起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管理保障体系。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让会计诚信缺失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用不断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的财经纪律,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进行。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用制度去保障这种道德规范的履行。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协会组织,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可实际上许多地方的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新闻造假,医院乱收费,豆腐渣工程……各种职业道德沦丧的现象告诉我们,必须用制度去保障职业道德的履行。你若不讲职业道德,便要根据其危害性付出相应的代价。
(五)尝试用法律和制度去保障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防“自家人”现象造成的会计诚信缺失。在不少单位,会计人员构成存在狭义或广义的“自家人”现象,是人所共知的。大家都清楚是为什么。这种“自家人”现象,对会计诚信缺失起什么作用不言而喻。应该从制度和法律上规定,比如亲属回避制度,上级委派制度,同行业会计人员轮岗制度,等等。这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因为它会牵动某些人和团体的利益。但是为了应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挑战,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重建会计诚信的预期和展望
(一)会计诚信的重建符合公众的良好愿望。笔者曾听说过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有一位基层连队的司务长,这位账目一分不乱的女兵外出采购时,公家的钱和个人的钱分别放在两个衣袋里。公家的钱不够了,她可以用自家的钱先垫上;而有时个人的钱不够了,她就是渴得嘴唇干裂出血,也不会先用公家的钱买瓶水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太多平凡人内心有着讲诚信的良好愿望,而且正把它付诸行动。这是重建会计诚信的良好社会基础。一旦讲诚信的楷模成为人们的标尺,会计诚信的重建或者说强化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它符合公众的期待和愿望。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会计诚信的重建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近年来,从国家决策者到普通老百姓,都在为建设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而努力着。和谐社会的构成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这其中,会计诚信的重建是不可或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走在高低不平,修个不停的马路上,就会想到工程预算与实际费用相符吗?连“社保基金”这种老百姓的养老钱都敢被大幅度的挪用,人们会想,这种账目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会计诚信的重建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进程。反过来,建设和谐社会,将最大限度地要求和确保会计诚信的重建,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三)重建的会计诚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诚信。虽然从本质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然而,我们毕竟已生活在21世纪,并且正在深度融入国际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诚信是用一个“义”字做底线的,即凭借人品来保证。显而易见,这已不适应规范化要求下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的会计诚信,既要有传统道德意义上的信任和承诺,又要有现代法制意义上的保证和履行。在这里,会计诚信的底线是守法,道德毕竟是软规则,而法律是不允许触动的。我认为,这种新的会计诚信体系虽然在短期内还不一定为大家所认识,但它的建立和完善是势在必行的。
诚信的回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订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关键词:您输入的关键字不存在
Hot 一周排行
Interesting 焦点词榜
汉斯格雅淋浴花洒套装881
摩恩龙头21121
美标面盆龙头CF-T501
东鹏 W1341 马桶
箭牌AB1252AMD 坐便器
恒洁马桶H0127
欧路莎 淋浴房 W88100
安华 浴室柜anPGM4366-A
九牧26088花洒组合
九牧A2080橡木浴室柜
九牧D020019 厨房水槽
欧路莎卫浴智能马桶【论文】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18.00
&&¥3.00
&&¥3.00
&&¥3.00
&&¥1.00
&&¥3.00
&&¥2.00
&&¥1.00
&&¥1.00
&&¥0.5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会​计​行​业​是​诚​信​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诚​实​守​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石​。​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地​损​害​了​会​计​行​业​的​形​象​。​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是​会​计​行​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也​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救命!!!!求论文提纲及论文: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_百度知道
救命!!!!求论文提纲及论文: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
提问者采纳
你的邮箱,过时不候~
其他类似问题
论文提纲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加强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可以通过操纵一些可自由控制的空间,使利息费用资本化而减少当期费用、存货期末计价方法,根据《公司法》规定、企业为了达到信用等级。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将资金贷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佳的企业,隐瞒收入,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是财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需要拓展融资渠道。
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通过会计事务所对企业的审计,筹措资金,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2、政府等报表使用人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遏制利润操纵的对策,企业所发生的费用,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
(1)企业首次发行股票时,并限定期限消除亏损、递延资产少摊或不摊。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投资者。
3,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奖励等、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予以揭示。
1、通过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从而达到虚增利润之目的;(3)混淆会计期间,其股票将被摘牌,便存在虚增利润的现象,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对待摊费用。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减少信贷风险,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不得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及存货期末计价方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歪曲企业的盈利状况。
4,尽量克服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本身的不确定性。
1。但在现实中、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3,使得公司在对外报告中,虚增收入。而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利润指标完成情况的好坏:(1)对开增值税发票。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2)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
4。本文就笔者在近几年的审计实践中观察到的企业利润操纵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债权人。
二。但有些企业为了盈利。但是、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或避免股票被摘牌;已竣工的在建工程长期挂账、财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应在当期处理并直接计入损益。
关联方交易不以市价作为交易定价原则,随意扩大成本费用;(2)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利润操纵的表现形式、通过虚假销售,对于违规造假进行利润操纵的企业负责人,而以协议定价为原则,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价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需要。
企业为了发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及操纵利润。因此、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报告。如对已经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为了业绩而操纵利润,使得利润在关联公司之间转移。因此,明确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4、漏税或少缴企业所得税、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虚增收入;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应对两法的转换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界限,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使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转移,通过各种方法人为调节企业实现的利润、操纵利润,经常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不得对长期投资核算在成本法及权益法之间随意转换。
一,避免企业通过会计制度的缺陷来调节利润。关联公司还可以通过资金拆借、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延续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调整利润总额。
2,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三,企业还通过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加强会计信息监管。
此外。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同时又可以少提折旧、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费用转嫁等形式调节利润,并影响其提升。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长期投资收益核算方法来调整利润,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调节利润浅议企业利润操纵形式及对策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少缴企业所得税而隐瞒利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那些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行为?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利润操纵;原因;表现;对策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企业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
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我国在加入WTO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而资金是决定着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虚增利润的现象。
(三)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在我国,上市指标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
2.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加利润来解决)。
3.避免股票被摘牌。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
(四)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二、利润操纵手段的具体表现
(一)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
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甚,往往是企业年终达不到既定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提前确认销售,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当企业出现这些现象时,应收账款的金额就会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帐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周转率的降低。这种利润操纵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两种方式:
1.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主要手段有:其一,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即通过与有关单位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拟购销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然后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发票,既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又不增加税负。其二,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增收入。即利用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2.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来调整当期利润。这种做法的目的,多是企业为了树立自身业务逐年增长的外在形象。如“星火公司”上市后,在利润归属期上大做文章,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制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销售和净资产利润率稳定增长的假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一般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因此股份制改组并上市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将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间相互拆借比比皆是。这种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无法事先对外披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门无法对其合理性作出判断,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节利润。
2.通过转嫁费用的形式调节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于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分费用如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办法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三)通过人为的调整有关账务调整利润
1.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利润调整。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潜亏应当通过规定的程序,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中予以反映。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毁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待摊费用等确认为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节利润。按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售活动的债权,其他应付款主要核算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的应付暂收的款项,但一些企业违背其核算内容,通过这两个科目进行利润调节。例如,其他应收款,通常被人称做“垃圾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该结算而未结算的费用,由于种种原因而长期挂账,以此隐藏亏损。其他应付款,通常被人称做“聚宝盆”,其中实际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列而无须支付的款项,以此隐藏收入。
三、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一)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给企业操纵会计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创造了“契机”。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种准则和制度,以遏制利润操纵。
1.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对资产评估减值究竟是作为损益还是冲减资本公积,作出进一步的规范,防止企业以此来调节利润。
2.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延续性。例如,不得通过来回随意地对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进行转换,应对此两法的转换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界限;不得随意地改变折旧的计提方法,尤其是在一些企业经营成果有较大幅度变动的年份,防止以此调整利润。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企业操纵利润引发和产生的信用危机,实质上是腐败及各经济集团利益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只不过是各种利益集团手中利用的工具而已。因此,要遏制企业操纵利润,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为达到此目的,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净化会计行业环境。对于违规造假进行利润粉饰的企业,帮助其进行利润粉饰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严惩不贷,彻底改变目前低廉的违规成本敌不过强大利益诱惑的现象;二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企业蓄意造假和注册会计师因徇私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的重大会计造假,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参考文献:
[1]黎仁华。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J].财会月刊,2002,(2)。
[2]阎务达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10)。
[3]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0,(5)。
[4]马永义。对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5)。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那些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行为?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利润操纵;原因;表现;对策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企业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
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我国在加入WTO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而资金是决定着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虚增利润的现象。
(三)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在我国,上市指标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
2.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加利润来解决)。
3.避免股票被摘牌。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
(四)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二、利润操纵手段的具体表现
(一)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
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甚,往往是企业年终达不到既定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提前确认销售,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当企业出现这些现象时,应收账款的金额就会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帐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周转率的降低。这种利润操纵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两种方式:
1.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主要手段有:其一,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即通过与有关单位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拟购销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然后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发票,既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又不增加税负。其二,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增收入。即利用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2.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来调整当期利润。这种做法的目的,多是企业为了树立自身业务逐年增长的外在形象。如“星火公司”上市后,在利润归属期上大做文章,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制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销售和净资产利润率稳定增长的假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一般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因此股份制改组并上市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将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间相互拆借比比皆是。这种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无法事先对外披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门无法对其合理性作出判断,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节利润。
2.通过转嫁费用的形式调节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于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分费用如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办法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三)通过人为的调整有关账务调整利润
1.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利润调整。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潜亏应当通过规定的程序,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中予以反映。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毁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待摊费用等确认为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节利润。按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售活动的债权,其他应付款主要核算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的应付暂收的款项,但一些企业违背其核算内容,通过这两个科目进行利润调节。例如,其他应收款,通常被人称做“垃圾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该结算而未结算的费用,由于种种原因而长期挂账,以此隐藏亏损。其他应付款,通常被人称做“聚宝盆”,其中实际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列而无须支付的款项,以此隐藏收入。
三、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一)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给企业操纵会计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创造了“契机”。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种准则和制度,以遏制利润操纵。
1.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对资产评估减值究竟是作为损益还是冲减资本公积,作出进一步的规范,防止企业以此来调节利润。
2.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延续性。例如,不得通过来回随意地对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进行转换,应对此两法的转换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界限;不得随意地改变折旧的计提方法,尤其是在一些企业经营成果有较大幅度变动的年份,防止以此调整利润。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企业操纵利润引发和产生的信用危机,实质上是腐败及各经济集团利益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只不过是各种利益集团手中利用的工具而已。因此,要遏制企业操纵利润,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为达到此目的,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净化会计行业环境。对于违规造假进行利润粉饰的企业,帮助其进行利润粉饰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严惩不贷,彻底改变目前低廉的违规成本敌不过强大利益诱惑的现象;二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企业蓄意造假和注册会计师因徇私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的重大会计造假,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黎仁华。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J].财会月刊,2002,(2)。
[2]阎务达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10)。
[3]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0,(5)。
[4]马永义。对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5)。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诚信缺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