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舟求健 电子版版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

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实践思考--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当前位置&&>>&&>>文章详细
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实践思考
作者:叶全胜
李希昆&&网友点击量: 3419 次&&添加时间: 12:15:45
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实践思考
摘要:东江源区正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无法落实,地方政府经济利益上的独立以及环境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是,这些问题的社会背景和根本原因。建立协调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将补偿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移给因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
关键词:东江源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的饮水水源――东江的源头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桠髻钵山,发源地涵盖寻乌、安远和定南县三县,东江总流域面积2842km2(其中寻乌水27040km2),江西省境内流域面积3502km2,水资源总量44.0亿m3,输入珠江三角洲的29.21亿m3,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水源。确保东江源区河流的水资源量和水质质量,对香港的稳定、繁荣和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0年来,江西通过东一深供水工程,累计向香港地区提供了11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几十年来,江西老区人民的大局为重,宁肯牺牲局部发展,也决不让源头受污染,为保护东江源头水质水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江源头区域的安远县、寻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南县是省级贫困县。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约占江西省和和赣州市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的70%,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41%,珠江三角洲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三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2%,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末端水平。这里的80多万人民是在贫困中保护着这条母亲河。
一、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东江源头区域的色金属、稀土矿产及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源头区域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与地理区位,为了保护好东江的饮用水源,不能进行广泛开采,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安远、寻乌、定南三县财力均十分薄弱,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筑投入的紧迫性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由于难以找到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脱贫致富的门路,严重影响源头区域农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源头区域以稀土、钨的开采和冶炼为主的矿业,以脐橙开发为主的果业,以大型养猪场为代表的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都处于对环境压力最大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相当有限,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主要表现在:
1、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2、水土流失还比较严重。
3、人地矛盾突出。
4、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
(三)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源头区域内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上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矿山的不合理开发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1、水体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2、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区域环境。
3、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矿山生态破坏比较严重。
4、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能力比较薄弱
目前监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监管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准确提供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东江源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投入机制不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治理保护总体上进展缓慢。此外,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也影响和制约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进程。加快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抓住根本性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江西省在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制定了东江源近中期实施的九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1)生态林建设工程。
(2)水土保持工程。
(3)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4)生态农业工程。
(5)防洪、饮水工程。
(6)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7)生态旅游工程。
(8)生态移民工程。
(9)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与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据江西省发改委初步估算,以上九大工程需要投资14.2亿元。 。因而必须寻求一种持续稳定有效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其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一)经济因素是生态破坏的根源
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产生的根源是外部性问题。对生态环境资源而言,外部性大量存在。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为了短期的、局部的利益,如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不合理利用,从而造成生态破坏,即出现了外部的不经济性。所以说,生态破坏是外部不经济性的必然结果。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由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商品属性、生态环境资源市场不完善等原因,必然出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失灵。
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必然导致环境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其结果是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解决生态破坏问题应从经济方面入手,通过建立配套的经济政策,防止生态破坏。
(二)资金短缺是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国务院、江西省和赣州市十分重视东江源的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东江源的生态保护还面临许多困境。
由前述可知,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近中期拟实施的重点工程耗资14. 2亿元,长期发展以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额更是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指出:“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补偿费,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筹集到充足的资金,以促进我国生态保护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手段是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要经济调控手段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利益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控各种行为,但是由于经济外部性及公共商品的存在,加之市场条件不完善,由此必然会出现市场失灵。在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领域,市场失灵更为明显,就需要建立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来寻求干预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因为,通过环境经济政策可以很好地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补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效经济手段,通过实施生态环境补偿费,给人们的行为施加一定的经济刺激,从而引导人们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措施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
(四)东江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解决保护区贫困与环境脆弱矛盾的需要
现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也表明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粮食与燃料的压力,贫困地区人民居住在这一特殊环境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商品经济难以发展,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流域综合整治的需要
3、环境灾害防治的需要
4、保护东江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5、赣、粤、港东江流域区域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一)生态补偿的国内有关政策和立法
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
2000年国务颁布《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2003年颁布的促进两部开发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中各种名类不同的资源、环境管理、保护、治理的收费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生态补偿的性质。《森林法》规定的森林资源费有育林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资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土地资源费有耕地开垦费、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耕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征地土地补偿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土地损失补偿费;《水法》、《河道管理条例》规定有水资源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河道采砂取土管理费;《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有水土流失防治费;《野生动物保护法》
规定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有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规定有矿产资源的勘探费、开采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在一些地方立法中还规定有环境资源补偿费或生态环境补偿费、海域使用费等。另外,对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地带参观、游览,各地方也通常以出售门票的方式收费。
(二)环境法学界和当局政府对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高度重视
1、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赵俊主张“以人为本修改《环境保护法》”中认为环境法应在基本原则中建立受益者补偿原则:是指因环境保护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因环境保护而付出代价的单位和个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受益者补偿原则是民法的公平原则在环境法中的体现,也是解决代内公平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谓的“益”不能以一般的实物意义上的收益为标准,它主要指的是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因环境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相关收益。
根据这个原则,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某些经济发展计划的群体有权获得来自受益群体的补偿。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对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保护水源地以及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等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牺牲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生存问题是首要问题,如果在环境保护中不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是十分艰难的。以人为本要求环境法以人的基本生存作为保护环境的目的,它不能忽视这些区域人们的生存问题,受益者补偿原则有益于解决这个难题。
2、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郑易生在“建立‘生态特区’实现生态补偿”中主张:应从强调“改造自然”转变为强调“尊重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也应进入一个以维护人(农)民生活、生产及环境等权利为主要原则和依据的新阶段,同时文中强调:给“生态特区”(特别注意主要是给农民本人)法定的生态补偿政策。
3、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应尽快建立的市场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保障为前提的生态补偿的建议,今年,她在去年提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的建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来指出:妥善协调东西部、上下游的利益关系是关键环节。国家应下大决心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承认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是社会矛盾、利益差别、认识分歧的整合器,补偿对行为具有明显的示范、定向、塑造作用,补偿可以改变成本收益的时空、动态关系,促使有害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激励有益行为的普及并社会化且得到回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她建议先选择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如需要的城市供水水源河流的上下游分属利益受损社会主体和受益社会主体),建立由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从受益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支付上游欠发达地区,作为其保护源头水质损益的补偿,形成反哺的生态补偿机制,再逐步探索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的公益生态补偿的机制。
4、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以实现亚太国家“绿色增长”为主题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第五届环发部长会议上提出,中国要实现“绿色增长”,必须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并配套以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来支撑。他就如何实现中国“绿色增长”提出五点主张,其三是积极制定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用经济杠杆调节环境保护的相关利益分配。为区域平衡和社会公平而制定生态补偿制度,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发达地区对保护地区、高消耗的富裕人群对低消耗的贫困人群要给予利益补偿、为开发新能源、鼓励生产和消费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制定一系列财税补贴政策。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
1、我国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拿出10亿元在11个省进行试点,还拿出300亿元用于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补偿,‘防沙治沙’工程等等,可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我国已经起步。
2、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方财权也拿出了一定的配套资金进行地方公益林补偿度点。比如1998年广东省就在《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中规定: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政府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开展了对300万亩国家级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财政补助政策,至今省政总计补助金额已超过2亿元。列入国家级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中央和省财政的补助标准为年平均每亩补助7元。
3、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跨行政区域进行水利基础建设和水商品买卖 的现象,这意味着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生态补偿关系的确立。如:
(1)日,浙江省的东阳和义乌两市首次签订了城市间协议,东阳市将境内横锦水库5000万m3水的永久使用权让给下游义乌市,成交价格是4元/m3。 .这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水权交易,为区域资源共享、区域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区域内毗邻县(市)如何实现生态补偿提供了新经验。
(2)“南水北调”建设项目,出现了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的水权交易市场的呼声,其中水源地的水权交易将成为该市场能否顺利运转的先决条件。
四、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筹措方式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对生态补偿应有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是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筹措的前提。
第一、从补偿对象可划分为对为生态做出贡献者给的补偿,对在生态破坏中的受损者进行补偿和对减少生态破坏者给的补偿。
第二、从条块角度可划分为“上游与下游之间的补偿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补偿法。”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重点落在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
第三、从政府介入程度可分为政府的“强干预”补偿机制和“弱干预”补偿机制。政府的“强干预”补偿――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府的“弱干预”补偿――在政府引导下实现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之间自愿协商的补偿。
第四、从补偿的效果可分为“输血型”补偿和“造血型”补偿。“输血型”补偿――是指政府式补偿者将筹集起来的补偿资金定期转移给被补偿方。“造血型”补偿――是指政府式补偿者运用“项目支持”的形式,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被补偿地区,帮助生态保护区群众建立替化产业,增加落后地区发展能力。
根据以上生态补偿的基本类型,笔者认为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筹措途径。可考虑如下:
1、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东江源被政府指定为粤港地区供水40多年来,国家基本上未给予财政支持,去年被确立为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财政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也迟迟未落实,因而国家应积极考虑通过财政专项基金、补助、事业拨款或免税等形式,为东江源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资金保障。
2、向受益人收取生态补偿费
根据东江源现实困境,只有下游受益者对东江源生态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才有更现实的意义。这就必须引入前文分析的政府的“弱干预”,在政府引导下,实现东江源与粤港受益地区的协商补偿,可从下面几种途径实现补偿:
(1)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以使生态产品的补偿费征收有计算依据,从而实现对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者的生态补偿。
(2)建立跨区域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即受益省、地区应参照其对本省、地区的森林补偿标准同等地给其上游地区给予补偿。
(3)“项目支持”,即受益的粤港地区可利用其科技、经济优势帮助东江源保护区建立适合保护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环保项目,重点发展生态移民和替代产业及农村新农源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促进保护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3、在东江源上下游地区之间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这在我国已有可借鉴的经验,初步计算,按前述东阳市与义乌市的成交价格4元/m3:东江源每年输入珠江三角洲的水量为29.21亿m3,就这项粤港受益地区应支付给东江源地区的补偿费近117亿元,这对东江源保护的建设资金可以持续得到支持。
4、发行东江源生态彩票,由中央政府授权并下达发行额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
5、东江源区地方政府通过征收生态补偿费,筹集生态保护与建设基金。征收项目可包
括: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木材加工、贩运,征用、占用林地,狩猎,野生动物养殖、经营,森林旅游,风景区的商业活动,以及森林部门依法收取的环保补偿、罚款等。可考虑从电厂电费、生活和工业用水、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费。
通过社会捐助,资本市场融资的及利用外资等方式也可以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筹措资金的尝试。
东江源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其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建立起责任、监督、补偿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江西省和赣州市对东江源头区域生态保护全面负责;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珠江水利委负责监督,广东省参与监督;由广东省和香港对源头区生态保护给予一定补偿,国家适当增加投入。尽快启动水权转让(交易)制度。
Thinking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Eco-compensation System of Dongjiang Sourse
Ye Quan-sheng,Li Xi-kun
(Faculty of Law,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Kunming,Yunnan 650224,China)
Dongjiang source areas are encountering the dilemma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y&society development.The investment in conserving and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not put into practice.The social source and main cause are the isolation of areas governmental profit and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We should build the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nd eco-compersation system which can transfer some benefits to those who are protecting/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the environment and/or lose respective benefits via an agreed mechanism.
版权声明:本站为非盈利型网站,如果您认为本站的文章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 畅销书籍 节能环保
请选择您想要的商品信息
扫码下单,更多惊喜
*由于资质原因部分商商家无法支持,请以下单页为准。
全新正版图书
商家编码:
开始时间: 22:10
结束时间: 22:04
保修:无保修
发票:有发票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
&&孔凡斌??著 著
&& 24元【80折】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字数:20.00千字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政策因素为基础,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历史和现实必要性,全面系统地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和主要政策实践经验,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选择方向,首次比较全面地构建我国带有生态补偿性质的政策法律制度体系,评价各政策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和实施效率性。在专题研究中,以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工程、流域和矿产资源等4个重要领域为研究对象,就各领域生态补偿政策内容、实施绩效、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和评价,提出完善机制具体政策建议。综合流域生态补偿、林业重大生态工程生态补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研究成果,运用公共财政理论,重点从生态财政的政府间责任、资金来源、资金整合、支出方向、重点领域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最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任务为背景,系统设计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全面建立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法。本著作适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环境科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学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也可以作为资源环境管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孔凡斌,1967年12月(农历)出生,江西九江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历任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农业组)专家,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特聘专家,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W地利维也纳农业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10月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入选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出国研修计划,2003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态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近7年以来,作为第一主持人承担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实施技术援助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级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17项,出版著作5部,在《林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地理》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佘篇,主持完成的科
第1章&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补偿机制
1.1&现阶段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1&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改变
1.1.2&水污染严重,水生态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重
1.1.3&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退化趋势加重
1.1.4&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1.1.5&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及其危害依然严重
1.1.6&森林资源短缺,林地生态功能脆弱
1.2&西部地区生态建设面临重大挑战
1.2.1&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1.2.2&自然灾害频繁
1.3&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1.3.1&自然环境本底条件先天劣势是重要的客观因素
1.3.2&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历史原因
1.3.3&“市场失灵”是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一个重要政策性因素
1.3.4&“政府失灵”是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体制性因素
1.4&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4.1&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1.4.2&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1.4.3&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1.4.4&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1.5&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重要选择
第2章&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究进展及我国政策选择
2.1&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国际进展
2.1.1&生态补偿定义与群
2.1.2&生态补偿费用的技术经济与市场化机制
2.1.3&生态补偿的实施模式
2.1.4&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2.1.5&生态补偿模式的适应性
2.1.6&生态补偿的原则
2.2&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实践
2.2.1&农业政策中的生态补偿
2.2.2&矿区复垦政策中的生态补偿
2.3&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生态补偿政策选择
2.3.1&农业生态补偿政策选择
2.3.2&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政策选择
2.3.3&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
2.3.4&生态补偿政策法律运行机制的选择
第3章&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
3.1&国内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3.1.1&生态补偿及生态补偿机制概念
3.1.2&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理论依据
3.1.3&政府行为优化理论基础研究
3.2&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回顾与评述
3.2.1&主要研究领域与对象
3.2.2&生态补偿主体研究
3.2.3&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3.2.4&生态补偿实施阶段划分
3.2.5&生态补偿评价研究
3.3&对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总体评述与研究展望
3.3.1&总体评述
3.3.2&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展望
第4章&我国生态补偿政策进程及其政策法律体系研究
4.1&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体系概念和主要特征
4.1.1&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定义
4.1.2&生态补偿政策法律体系概念界定
4.1.3&生态补偿政策法律的主要特征
4.2&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进程及其体系构成
4.2.1&生态补偿机制政策进程和主要热
4.2.2&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文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4.3&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实施体系与职能分布
4.3.1&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法律实施体系的构成特征
4.3.2&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实施机制面对的行政部门间职能格局
4.4&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体系的整体评价与展望
4.4.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始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法律探索
4.4.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党和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关注的重点
4.4.3&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各部门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
4.4.4&自然资源分割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第5章&建立和完善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5.1&我国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形成的主要阶段及内容
5.1.1&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形成的主要阶段
5.1.2&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主要内容
5.2&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进展及绩效评价
5.2.1&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进展
5.2.2&地方建立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
5.2.3&国家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绩效评价
5.3&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5.3.1&重点公益林区划与造林主体造林目标之间存在明显冲突
5.3.2&补偿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生态补偿多元投资机制还远未形成
5.3.3&补偿标准“绝对量偏低”与“一刀切”的矛盾依然突出
5.3.4&公益林补偿范围补偿覆盖度不够,补偿标准高低不
5.3.5&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5.4&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设计
5.4.1&进一步完善公益林补偿政府筹措机制
5.4.2&尽快探索建立对私有生态公益林国家“购买”新机制,切实减轻林农经济负担
5.4.3&积极支持和鼓励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形成市场筹措机制
5.4.4&创新补偿资金标准形成机制,实施分类补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4.5&切实强化资金管理,预防职务犯罪,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第6章&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6.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政策过程和政策要点
6.1.1&生态补偿政策过程
6.1.2&现阶段退耕还林补偿政策主要内容
6.2&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绩效评价
6.2.1&生态环境绩效分析
6.2.2&农民收入增长绩效分析
6.2.3&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分析
6.3&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面临的现实困境
6.3.1&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环境相对脆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6.3.2&补偿资金的筹措机制仍然以政府预算为主,多元主体筹资机制缺失
6.3.3&补偿标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6.3.4&补偿期限过于笼统,长期激励机制仍然比较薄弱
6.3.5&对退耕农户成本结构性弥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6.3.6&补偿资金的分配方式单一,资金分散,不利于形成资金规模优势
6.3.7&贫困区域发展农村后续产业步履维艰
6.3.8&林木管护约束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农户履约风险依然存在
6.3.9&地方政府对工程疏于治理的趋势日渐明显
6.3.10&私人承包弱化补偿效果的制度因素依然存在
6.3.11&工程补偿资金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依然存在
6.4&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6.4.1&确定补偿对象和明确补偿范围
6.4.2&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纵向补偿主体责任体系
6.4.3&进一步完善补偿标准形成机制,实施有差异的补偿期限
6.4.4&创新补偿资金发放方法,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率
6.4.5&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资金多元筹措机制
6.4.6&建立工程资金管理与安全运行的政府间责任体系
6.4.7&建立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公众参与制度
6.4.8&建立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国家购买基金,实行生态公益林公有化产权制度
第7章&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
7.1&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进展
7.1.1&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7.1.2&国韧饬饔蛏钩パ芯坑胧导蚴
7.1.3&关于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7.2&东江源区区位特征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策法律依据
7.2.1&东江源区的区位特征
7.2.2&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7.2.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7.2.4&建立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依据
7.3&建立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7.3.1&补偿主体与补偿受体的识别
7.3.2&东江源区补偿项目及补偿标准的计算
7.4&东江源区生态补偿的实施原则和途径
7.4.1&遵循生态补偿的“二元”原则
7.4.2&建立和完善东江源区生态补偿的实施机制
第8章&建立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8.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8.1.1&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作用方式
8.1.2&开采规模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8.1.3&矿产资源开发引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8.1.4&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水资源、土壤环境破坏严重
第9章&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补偿财政机制研究
第10章&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我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2)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从而影响和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污染是由其外部性引起的。表现在环境的外部性上就是让公众或自然环境(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或公共资源(如无偿大量占用和消耗资源)去分摊或全部负担本应计入私人成本的那一部分,把自己对环境和资源的成本部分地或全部地转嫁给社会和公众。
&&&&(3)资源价格的扭曲。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是资源经济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一般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在西方国家采用市场定价法,认为只要能买卖的东西就有价值。在现实中,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任意被取用,结果必将使宝贵的资源遭到巨大损失。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任何环境经济分析都无从建立。不能合理确定环境资源的价值和价格,或者资源价格的扭曲,必然导致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而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又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环境资源的需求已经超过自然界自身的供给能力,因而环境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当环境资源成为稀缺的经济资源时,它就具有价值和价格,使用环境资源就得付出代价,也就是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合理的资源价格是保障资源被合理利用的调节器。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被严重扭曲,人们普遍认
本对照表依据中国常用衣服尺码对照表为基础
如果您对尺码对照表有更好的建议,。
买家使用财付通购买“”标志的商品,在确认收货后14天内出现质量问题,与卖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有权申请先行赔付。
如实填写商品信息,确保商品质量,并按照承诺为买家提供合理的售后服务。
如买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沟通无果并发起维权的情况下,平台将在7天内介入处理。
(1) 全部卖家都加入了诚信保证计划
(2) 全站商品都是诚保商品
(3) 质量有问题,平台可先行赔付给买家
维权过程中请注意:
(1) 买家赔付申请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赔付请求金额仅以买家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款、邮费(含退货回邮费用)为限;
(3) 提出“先行赔付”申请应在线上确认收货后的14天内。
买家使用财付通购买“”标志的商品,在确认收货后的7天内如果不满意,有权申请无理由退款退货。
对于符合条件的买家所发起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要求,需按规受理。
如买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沟通无果并发起维权的情况下,平台将在7天内介入处理。
(1) 门槛低,在普通卖家店铺也能享受此服务
(2) 确认收货后7天内,只要不喜欢就能自由退
(3) 平台协助处理,公平公正
维权过程中请注意:
(1) 如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则不适用此服务,可直接申请“先行赔付”;
(2) 需要退货请保证商品及配件完好;
(3) 提出“7天包退”申请应在线上确认收货后的7天内。
抱歉,暂无商品。
诚信保证计划
下载拍拍app
更懂你的购物神器
下载拍拍微店APP
一键开店当老板
关注拍拍服务号
关注拍拍 惊喜多多
Copyright &
广东省通管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版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