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2008年底入伍的兵,2011年底退伍的,我的籍贯是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市循化县,一直到现在自己在

欢迎您来到海东市国土资源局!
&&&|&&&&&|&&
站内集群:
青海省海东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9年&&2015年)
青海省海东市国土资源局&&&&qhhds.&&&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73
青海省海东市
&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2009年&&2015年)
青海省海东地区行政公署
二O一一年三月
1、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地一览表
&&&&& 2、青海省海东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 3、青海省海东地区探矿权现状表
&&&&& 4、青海省海东地区采矿权现状表
&&&&& 5、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 6、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7、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8、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9、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块表
10、青海省海东地区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11、青海省海东地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1、《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说明
&& &&&2、青海省海东地区第二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专题研究报告
1、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图1:20万
2、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1:20万
3、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20万
第一章& 总& 则
《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海东地区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海东地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审批海东地区有关矿产资源项目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重要依据。也是引导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促进海东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依照《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州、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规〔2008〕48号)以及《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海东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制定《青海省海东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适用范围为海东地区所辖6县行政区域。
《规划》以2008年为基期,规划期到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第二章&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173.31亿元,实现了比&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达到18.49%,完成规划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76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13.3%,实现了比&十五&末翻一番,超过规划目标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0.6:38.6:40.8,转变为&十一五&末的20.7:38.9:40.4。
&十一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6.6亿元,超规划目标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增强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时期;基础设施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基础设施面貌加速改善的时期;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时期;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成为经济社会一体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时期;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成为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化的时期。
&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达到38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9.57亿元,力争达到1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五年累计达到900亿元,实现翻番。&&&&&&&&&&&&&&&&&&&&&&&&&&&&&&&&&&&&&&&&&&& &&&&&&&&&&&&&&&&&&&&&&&&&&&&&&&&&&&&&&&&&&&&&&&&&&&&&&&&&&&&&&&&&&&&&&&&&&&&&&&&&&&&&&&&&&&&&&&&&&&&&&&&&&&&&&&&&&&&&&&&&&&&&&&&&&&&&&&&&&&&&&&&&&&&&&&&&&&&&&&&&&&&&&&&&&&&&&&&&&&&&&&&&&&&&&&&&&&&&&&&&&&&&&&&&&&&&&&&&&&&&&&&&&&&&&&&&&&&&&&&&&&&&&&&&&&&&&&&&&&&&&&&&&&&&&&&&&&&&&&&&&&&&&&&&&&&&&&&&&&&&&&&&&&&&&&&&&&&&&&&&&&&&&&&&&&&&&&&&&&&&&&&&&&&&&&&&&&&&&&&&&&&&&&&&&&&&&&&&&&&&&&&&&&&&&&&&&&&&&&&&&&&&&&&&&&&&&&&&&&&&&&&&&&&&&&&&&&&&&&&&&&&&&&&&&&&&&&&&&&&&&&&&&&&&&&&&&&&&&&&&&&&&&&&&&&&&&&&&&&&&&&&&&&&&&&&&&&&&&&&&&&&&&&&&&&&&&&&&&&&&&&&&&&&&&&&&&&&&&&&&&&&&&&&&&&&&&&&&&&&&&&&&&&&&&&&&&&&&&&&&&&&&&&&&&&&&&&&&&&&&&&&&&&&&&&&&&&&&&&&&&&&&&&&&&&&&&&&&&&&&&&&&&&&&&&&&&&&&&&&&&&&&&&&&&&&&&&&&&&&&&&&&&&&&&&&&&&&&&&&&&&&&&&&&&&&&&&&&&&&&&&&&&&&&&&&&&&&&&&&&&&&&&&&&&&&&&&&&&&&&&&&&&&&&&&&&&&&&&&&&&&&&&&&&&&&&&&&&&&&&&&&&&&&&&&&&&&&&&&&&&&&&&&&&&&&&&&&&&&&&&&&&&&&&&&&&&&&&&&&&&&&&&&&&&&&&&
&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牢固树立工业发展的首位意识,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低碳循环&理念和&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打造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和冶炼工业基地,高原特色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以上。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建成重点工业项目30个,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个以上。
有色金属要以提高产能为目标,重点建设金属冶炼、先奇铝业、民和铝基合金、平安铝板带、互助金属镁、循化谢坑铜金矿等项目,形成3000吨金属镍、60万吨电解铝、20万吨铝板、1万吨金属镁的产能,形成铁合金产能90万吨。
建材工业坚持关小上大,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含量,打造知名品牌。重点建设互助金圆、乐都金鼎两大水泥项目、乐都耀华金鼎玻璃生产项目,互助塘川石膏生产,使全区水泥产能达到800万吨、玻璃产能达到600万重量箱,石膏粉250万吨、石膏板材5000万立方米。
二、矿产资源形势
(一)矿产资源现状及特点
&& &海东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以建材非金属种类多,勘查程度较高,开发利用多,是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矿产资源;金属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不够,开发利用有限。
截止2008年底,海东地区所属6县共发现各类矿产46种,矿产地263处,经勘查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有82处(附表1)。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有28种矿产,产地58处(附表2)。
1、能源矿产:煤、油页岩、石油和铀矿。煤有6处,小型煤矿3处(已停采),矿点3处。油页岩1处为经勘探已停采小型矿床。石油分布在民和县。化隆德恒隆有放射性铀矿点1处。
2、金属矿产有:金、铁、锰、镍、钴、铜、铅、锌、钨、钼等10种,产地105处。另外,在平安县上庄磷矿伴生有轻稀土矿。
金矿30处:其中砂金11处,砂金沿拉脊山水系的河谷支流分布,乐都县高庙有一处经勘探的中型砂金矿床,其余10处为矿(化)点。岩金19处:岩金产于民和、乐都、化隆、平安、循化等县。小型矿2处:化隆县泥旦沟金矿和循化县谢坑金矿,是经普查和详查的已利用的小型矿床。其余为矿化点。
乐都县尖梁嘴和民和县峡门金矿是正在进行勘查的2处金矿;其余15处为矿(化)点。
铁矿23处:互助县南门峡是经勘探未利用的中型赤铁矿床,其余22处为铁矿点。
镍钴铁矿1处:平安县元石山镍钴铁矿,是一处经勘探的已利用的大型镍钴矿床,铁矿为中型矿床。
镍矿11处:小型矿2处,化隆县拉水峡为一已停采的小型镍矿,化隆县沙家镍矿为一经普查已利用的镍铜矿点;其余9处为矿(化)点。
铜矿(化)点31处,铅锌矿(化)点3处,钼矿(化)点3处、钨钼矿(化)点2处,锰矿点3处。均为矿点检查和资源调查。
3、非金属矿产:是海东地区发现最多、勘查程度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最多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矿种有32种之多,重要矿产地94处。可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有: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大理岩、石英岩、白云岩、硫铁矿、陶粒板岩、石膏、粘土、建筑砂石、透辉石、磷矿、钾长石、钙芒硝、型砂等。
石灰岩和大理岩是海东地区水泥用主要原料。目前经勘查的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6处。保有资源储量千吨。上&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资源储量196333千吨。互助县光山石灰岩矿是一处经详查已利用的大型石灰岩矿床,保有资源储量172464千吨,其中电石灰岩储量75730千吨。中型矿床有5处:互助县柏木峡罗锅湾、互助县奎浪沟、互助县花石山、互助县五十乡前坐和民和县北山水泥用大理岩矿是经勘探或普查的中型石灰岩(大理岩)矿床。水泥用大理岩小型矿床5处:产于乐都县有4处和民和县的1处,为经勘探或详查已利用的小型矿床。
石英岩是冶金用和玻璃用的重要原料,也是海东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矿种之一,经勘查有资源储量的矿床: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处。产地有乐都县、互助县、民和县和化隆县。其中乐都县李家昂石英岩是一处经普查的冶金用的大型石英岩矿床。中型矿床5处:乐都县下黑岭、乐都县湾塘、互助县扎坂山、互助县松多夹道沟、化隆县尕磨滩等,是经勘探或普查的中型已利用石英岩矿床。小型矿床1处,为民和县宽都兰石英岩矿,是经普查已利用的冶金用石英岩矿床。
石膏、钙芒硝也是海东地区重要矿产,两者多共生在一起,石膏目前开发利用规模很小,钙芒硝还未利用。大型矿床2处:互助县硝沟外围为一处经详查的大型钙芒硝、石膏矿床,互助县硝沟钙芒硝矿是一经详查的大型矿床。中型矿床4处:平安县三十里铺钙芒硝、石膏矿,平安县韭菜沟石膏矿,乐都县裴家顶&药水滩石膏矿,民和县新庄&马家丫豁石膏矿等。小型矿床1处:民和县松树乡六道沟石膏矿,为一处经勘探已利用的小型矿床。
陶粒板岩为一新型建材原料,产于互助县柏木峡和五嘴山。柏木峡为经普查已开采利用的中型矿床,资源储量9433千吨;五嘴山南坡为初查矿点。
白云岩矿:作为炼镁用的有民和县平沟、乐都县老鸦、互助县南门峡南段等3处,目前尚未利用。冶金用有乐都县老鸦、互助县南门峡北段共2处。
磷矿:产于平安县上庄地区,是经勘探的大型综合型磷矿床,伴生有轻稀土矿和透辉石等矿产。可分为东段和西段,东段磷矿石保有资源储量165182千吨,轻稀土氧化物157417吨;西段磷矿石储量346098千吨,轻稀土氧化物188719吨。透辉石保有资源储量4017千吨。上庄磷矿是近期规划利用的重要矿产。
硫铁矿:主要产于互助县,有中型和小型矿床各一处,矿点多处。互助县加克是一经勘探现已停采的中型硫铁矿床,现保有资源储量3315千吨;互助县罗藏沟是经普查的小型硫铁矿。
石墨矿:大型矿1处,矿点3处。乐都县大沟为一经普查的小型微晶质石墨矿,资源储量1192.5千吨。
岩棉用玄武岩1处,产于化隆县庄子湾,为一经详查的小型矿床,保有资源储量1100千吨。
型砂:产于乐都县谢家湾,是经普查的中型矿,资源储量1803.38km3。
粘土矿:有水泥用粘土、耐火粘土、砖瓦用粘土等,是海东地区用量最大和产值最高的矿种,有资源储量的:水泥用粘土矿有2处,耐火粘土1处,砖瓦粘土未经勘查没有资源储量。水泥用粘土有大型和中型共2处,均产于互助县,其中互助县关山水泥用粘土,是经勘探的大型矿床;互助县水湾水泥用粘土矿为一经普查的中型矿床,上《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保有资源储量8320千吨。耐火粘土中型矿床1处,矿点1处,产于互助县,互助县小峡耐火粘土矿是经详查的中型粘土矿。
饰面石材:有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矿点多处。乐都县大峡饰面大理石矿为一处经矿点检查的小规模开采的中型矿床。乐都县玉石台为一处经普查的小型饰面蛇纹岩矿,资源储量5490立方千米;互助县来去沟是一经过普查的小型饰面用大理岩矿;循化县相玉花岗石为一经普查的小型矿。矿点有:乐都县芦花乡朵加湾饰面花岗石、化隆县五道岭饰面用花岗石、化隆县德加饰面用橄榄岩、化隆县饰面用闪长岩等4处。
红柱石矿:产于元古界的红柱石矿由于变质程度较深,不易进行选矿,暂时难以利用。经勘查的有2处:大型1处,小型1处,分别产于互助县夹道沟和乐都县西马营。&&&&&&&&&&&&&&&&&&&&&&&&&&&&&&&&&&&&&& &&&&&&&&&&&&&&&&&&&&&&&&&&&&&&&&&&&&&&&&&&&&&&&&&&&&&&&&&&&&&&&&&&&&&&&&&&&&&&&&&&&&&&&&&&&&&&&&&&&&&&&&&&&&&&&&&&&&&&&&&&&&&&&&&&&&&&&&&&&&&&&&&&&&&&&&&&&&&&&&&&&&&&&&&&&&&&&&&&&&&&&&&&&&&&&&&&&&&&&&&&&&&&&&&&&&&&&&&&&&&&&&&&&&&&&&&&&&&&&&&&&&&&&&&&&&&&&&&&&&&&&&&&&&&&&&&&&&&&&&&&&&&&&&&&&&&&&&&&&&&&&&&&&&&&&&&&&&&&&&&&&&&&&&&&&&&&&&&&&&&&&&&&&&&&&&&&&&&&&&&&&&&&&&&&&&&&&&&&&&&&&&&&&
其他非金属矿产:工作程度很低未经地质勘查的矿点、矿化点有:萤石、脉石英、重晶石、白云母、泥炭、方解石、高岭土、滑石等。
水气资源有矿泉水、地热和地下水共计15处。矿泉水小型5处、矿泉点1处。地下水中型2处,小型6处,地下水点1处。
根据已查明资源储量,已知矿床、矿点、矿化点的数量及分布、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国家需要和市场供需等因素综合分析,海东地区优势矿产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石膏、铁、镍等。潜在优势矿产是:磷矿、轻稀土、白云岩、钙芒硝、饰面石材等。短缺矿产为燃料矿产煤、铝土矿和地下水。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海东地区矿产资源调查开展时间早,矿产资源勘查程度是全省较高的地区。全省第一幅1:100万J&47西宁幅地质图和1:20万J&47[36]西宁幅、J&47[30]湟源幅、J&48[25]天祝幅、J&48[31]乐都幅、I&48[1]循化幅地质图分别在、1972年完成出版。在矿产图中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种矿产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发现了不少新的矿种和矿产地为以后的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基础地质资料。年,青海省第二区调队首先在拉脊山地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J47E023024扎巴镇幅、J48E023001昂思多幅、J48E023002金源公社幅、J48E02403中岭幅等四幅成果,于1976年完成交付出版,通过1:5万区调,在拉脊山地区有发现了一批新的矿种和矿产地。六五期间开始,本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也得到了加强,现已完成J47E019024互助幅、J47E020024后子河幅、J47E021024西宁幅、J47E022024田家寨幅J48E022001高店幅、J47E024023阿什贡幅、J47E024024群科尔幅、J48E024001上加合幅、J48E024002化隆回族自治县幅等九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此外,区内还进行过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面积性地质矿产调查和物化探工作,航空磁测,区域物化探、区域水系地质调查和环境及灾害地质调查。&
通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进行区域性的矿点检查,提高了海东地区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方面工作程度较高,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截止2008年底设有探矿权26个(附表3):
&&&& 1、青海省拉脊山东段金源铜多金属矿普查&&&
&&& &2、青海省平安县上庄&&照壁山铜锌矿普查
&&& &3、青海省乐都县大沟地区金矿普查
&&& &4、青海省乐都县大泉石沟铁矿普查
&&& &5、青海省乐都县尖梁嘴铜金矿普查
&&& &6、青海省乐都县大沟石墨矿普
&&& &7、青海省乐都县大麦沟脑金矿预查
&&& &8、青海省互助县甘禅口北铜铅矿预查
&&& &9、青海省互助县龙王山钼矿普查
&&& &10、青海省互助县白家坡钨矿普查
&&& &11、青海省互助县柏木峡陶粒板岩矿Ⅱ矿体普查
&&& &12、青海省互助县夹道沟地区铁矿普查
&&& &13、青海省互助县来去沟&&马寅沟一带铁矿普查
&&& &14、青海省互助县柏木峡陶粒板岩矿Ⅰ矿体普查
& &&&15、青海省民和县峡门金矿普查
&&& &16、青海省民和县银洞沟铜矿普查
&&& &17、青海省民和县小山子煤矿普查
&&& &18、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钴、铜矿普查(全藏地区)
&&& &19、青海省化隆县金源金多金属矿普查
&&& &20、青海省化隆县德扎金矿预查
&&& &21、青海省化隆县柏木峡&&双格达铜金多金属矿普查
&&& &22、青海省化隆县拉水峡矿区地气汞气异常查证
&&& &23、青海省化隆县当郎沟地区金矿普查
&&& &24、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钴、铜矿普查(上圈矿区)
&& &&25、青海省循化县谢坑&&朗木加铜金矿普查
&&& &26、青海省循化县夕昌沟铜金矿普查
(三)勘查成果
&十一五&以来,海东地区非金属矿勘查有较大的突破,发现陶粒板岩和石墨2个新矿种:互助县柏木峡陶粒板岩,为经普查已利用的中型矿床,资源储量9433千吨;乐都县大沟石墨矿,为普查小型晶质石墨矿,提交(333+334)石墨资源量314.46万吨。经勘探的有民和县北山中型水泥用大理岩、乐都县小泉石沟小型水泥用大理岩,提交资源储量3956.6万吨。列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第一位的有镍、钴、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磷矿、透辉石、陶粒板岩、饰面蛇纹岩、岩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油页岩等矿产。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勘查程度低,种类、储量相对较少,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贫乏等问题。特别是金属矿的勘查力度小,没有形成较大突破,开发利用的金属矿很少;非金属矿开发利用主要限于石灰岩、石英岩、砖瓦粘土、建筑砂石等少数矿产,开采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建筑砂石和砖瓦粘土需求量大、开采点过多的三类矿产,没有进行资源调查评价。总的来看,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和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制约着海东地区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8年海东地区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金属矿产金、镍、铜、铁、铅等。非金属矿有:冶金用石英岩、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石膏、水泥用粘土(板岩)、砖瓦粘土、建筑砂石、建筑石料、白云岩等。
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砖瓦粘土、冶金用石英岩、建筑砂石、金、石膏、建筑石料、陶粒板岩、玻璃用白云岩、铜、镍、铅等。
工业总产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砖瓦粘土、石灰岩、铜、冶金用石英岩、建筑砂石、石膏、玻璃用白云岩、建筑石料、镍矿、金矿、陶粒板岩、冶金用白云岩。(附表4)
海东地区矿山企业总数为205家,从业人员4903人,采矿总量441.3万吨,利润总额382.94万元,工业总产值7568.73万元,比&十五&前的2001年的总产值1026.59万元,增加了7.37倍。金属矿产开采的矿种有镍、金、铜、铅、铁等5种,矿山企业数9家,从业人员871人,工业总产值877万元,占全区矿业总产值的11.6﹪;建材非金属矿15种,矿山企业数196家,从业人员4032人,工业总产值6691.73万元,占全区矿业工业总产值的88.4﹪(见附表5)。
三、矿产资源市场供需和保证程度
(一)矿产资源市场供需
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优势矿产是水泥用石灰岩和大理岩、冶金用和玻璃用石英岩、砖瓦粘土、建筑砂石、铜、金、镍等。
水泥用石灰岩和大理岩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4处,小型6处,保有资源储量千吨,列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保有资源储量196333千吨。海东地区水泥目前设计能力为年产420万吨,&十二五&规划年产水泥800万吨,规划期到2015年,共需矿石量728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可满足水泥生产20年的需求。规划期内石灰岩(大理岩)保有资源储量虽可满足水泥生产的需要,但现有水泥厂家的增加和可利用的石灰岩矿山数量少之间存在不协调性,规划期内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扩大找矿范围和提高现有矿山的勘查程度仍尚需进行。
冶金用石英岩目前主要用于硅铁生产,而硅铁产销主要受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的影响,冶金用石英岩列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保有资源储量31002千吨,玻璃用7750千吨。海东地区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规划期工业硅、铁合金及碳化硅年需石英岩为50万吨,海东地区目前石英岩的各类资源储量完全可满足所需其用量。
金属矿产铁、镍、钴、金、铜、铅等,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是大力鼓励开发的矿种。由于金属矿产勘查力度不够,探明的储量(除元石山铁、镍、钴矿外)远不能满足市场开发利用的需要,供需差距很大。
具有资源优势和潜在开发效益的矿产是特色非金属矿陶粒板岩、陶瓷原料透辉石,以及炼镁用白云岩、石膏等,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链。资源保证程度较高,是规划期重要开发的项目。
砖瓦粘土、建筑砂石是西宁市和海东6县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矿产资源,利用量很大,新型建筑材料(陶粒板岩等)也在开发利用,资源量有保障。
(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矿产品可供性
海东地区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和保证程度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1、资源储量较丰富,有一定的保证程度,市场需求旺盛的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石膏、铁、镍、磷矿、建筑砂石、陶粒板岩等。
2、资源储量大的矿产是白云岩、钙芒硝、轻稀土、透辉石等,保证程度高、目前市场用量有限、开发力度不够或是尚未进行开发的矿产。
3、海东地区有需求,需从省内外输入的矿产是煤和铝土矿。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框架内,紧密围绕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有大的突破;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水平和效率,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保证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积极发展绿色矿业,统筹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矿业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坚持以下原则:
(一)紧密围绕海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的需求
根据海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要求,优先安排市场需要、找矿潜力大的矿产石灰岩、石英岩、石膏、陶粒板岩、炼镁用白云岩和金属矿产金、镍、铜以及地下水的勘查工作,提交一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大、中型非金属矿床和可供开发利用的金属矿,增强资源保证能力。
(二)坚持以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为前提
坚持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与矿山合理服务年限相匹配的原则,提高矿产资源开采规模,提高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与效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改变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
(三)坚持以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原则
严格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发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推进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切实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耕地。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要坚持环境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切实防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海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基础地质调查得到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有所突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利用水平和效率全面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地质工作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海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基础支撑和保证。
(一)年主要规划目标
1、矿产资源勘查有较大突破,继续进行已设探矿权尚未完成的26个勘查项目,对这次新设立的21个勘查项目统筹安排实施。其目标是:通过对互助、民和两县的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的勘探,预期提交大、中、小型矿床各一处,提交资源储量1亿吨;乐都县李家昂石英岩矿的详查,可预期提交大型矿床1处,新增冶金用和玻璃用石英岩资源储量1000万吨;通过对42处(包括已设探矿权22个项目)金属矿的勘查,预期提交金属矿产普查~详查基地8~10处。
2、矿产资源的开发目标
以市场需求的金属矿产金、铁、镍、钴和建材非金属矿开发为主线。全年产矿石量达到1.5万吨,镍矿石量达2万吨,铁矿年产矿山40万吨。为水泥年产800万吨的资源保证程度,水泥用石灰岩开采达到1040万吨。为满足硅铁市场需要冶金用石英岩年开采量50万吨。建筑砂石开采达1650万立方米。其他建材非金属矿开采量100万吨左右。到2015年矿业总产值突破亿元以上,采矿业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矿山总数控制在200家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20﹪以上。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已建矿山环境问题逐渐减少,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力争新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矿山损坏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30%。
(二)年主要规划目标
在规划期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海东地区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研究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商业性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局面已经形成,金属矿产的勘查有较大的突破;优势矿产资源石灰岩、石英岩、石膏、陶粒板岩等建材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得以体现;金属矿产金、镍、铁矿和潜在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炼镁用白云岩、陶瓷原料矿产(陶瓷土、透辉石)等矿产的开发效益大部分得以发挥。矿产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台阶。
第四章& 矿产资源勘查
一、矿产勘查矿种分类
紧紧围绕海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资源潜力大的铁、镍、钴、磷矿及建材非金属石灰岩、石膏、石英岩、陶粒板岩等矿种为目标,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评价,提交一批大中型矿产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鼓励勘查市场前景好、资源潜力大的矿种,有铁、镍、钴、金、铜、磷矿、石灰岩、石英岩、地下水、地热等矿产。
限制勘查国家限制产业政策控制的、市场供过于求或开发中影响生态环境的矿种,有轻稀土、硫铁矿、建筑砂石、砖瓦粘土等。
禁止勘查在开发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砂金、泥炭等矿产。
二、勘查规划分区的设置
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结合矿产资源潜力、勘查现状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结合海东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对海东地区勘查分区划定为重点勘查区、限制勘查区、禁止勘查区、允许勘查区(附表6):
1、重点勘查区
对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金属矿产铜、镍、金,非金属矿产石灰岩、陶粒板岩,能源矿产铀等,通过科学有序的矿产勘查工作,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勘查开发基地。设置以下重点勘查区:
(1)互助县柏木峡&&松多非金属勘查区(图上编号KC1);
(2)乐都县水磨沟&&迭儿沟水泥用大理岩勘查区(图上编号KC2);
(3)平安县巴藏沟&&民和县松树乡石膏矿勘查区(图上编号KC3);
(4)拉脊山多金属矿勘查区(图上编号KC4);
(5)化隆县镍铜金矿勘查区(图上编号KC5)。
2、限制勘查区
海东地区限制勘查区有民和县南大山封山育林区。是拉脊山东段金属矿成矿有利部位,已设探矿权2个,这次规划探矿权2个。
在限制勘查区矿产勘查要符合保护水源的要求、地表水流经地段不得污染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必须在征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同意后,进行合理的勘查,以免造成勘查秩序混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置数量,对现有探矿权达不到勘查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建议,到期仍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依法处理。
民和县南大山限制勘查区(图上编号XZ1)
3、禁止勘查区
自然保护区、机场、铁路、重要公路、旅游风景区、森林公园、水库及重大工程设施、重要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地区均为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1&JZ8)。
互助县南门峡森林公园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1)
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原始森林)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2)
互助县药水泉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3)
乐都县仓家峡旅游风景区(天然森林)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4)
平安县夏宗寺森林公园(原始森林)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5)
化隆县李家峡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6)
循化县孟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7)
湟水河道、重要公路、铁路沿线两侧一定范围禁止勘查区(图上编号JZ8)
4、允许勘查区
上述重点、限制、禁止勘查区之外的地区,为允许勘查区。
三、勘查规划区块与探矿权设置
主要部署规划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重点资源项目,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勘查规划区块的划定,依据《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的:&化隆地区铜镍矿勘查区&及&西宁&民和盆地及周边建材非金属、地热矿产规划勘查区&进行分解、细化,并参照&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资料,进行勘查区块的划定。规划期内共规划设置21个勘查区块(附表7):
1、互助县五嘴石山陶粒板岩预查
2、互助县龙王山铜金矿预查
3、互助县城北东石灰岩矿预查
4、互助县佑宁寺石灰岩矿预查
5、乐都县水磨沟&&迭儿沟水泥用大理岩矿普查
6、平安县六道沟铜多金属矿预查
7、化隆县千重峡金矿预查
8、化隆县春兰峡&&药草台铂铜镍矿预查
9、化隆县庄子湾金铜钼矿预查
10、民和县大冰沟金铜镍矿预查
11、化隆县郭让沟&&二郎山铜铂矿预查
12、化隆县扎巴金矿预查
13、化隆县尔尕昂地区金矿普查
14、化隆县折合山金铜矿预查
15、民和县古鄯铜铅钼矿预查
16、化隆县本工哇铜镍矿预查
17、化隆县昂思多沟金多金属矿预查
18、化隆县沙家铜镍矿(深部及周边)预查
19、化隆县乙什春铜镍矿预查
20、化隆县俄加含群铜镍矿预查
21、化隆县列卜家铜镍矿预查
四、矿产资源勘查政策措施
1、矿产勘查投资人负责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
2、定期开展动态巡查,检查探矿权人是否依据勘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是否存在越界勘查、以采带探等违法行为,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依法及时纠正和处理。
3、依法保护勘查投资者的权益,为矿产勘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强化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无证探矿、以采代探、越界探矿、圈而不探、非法转让矿业权、炒作矿权的行为。
5、探矿权人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还应符合以下准入条件:勘查矿种、区域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地质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客观,不得弄虚作假;申请勘查的范围内不存在矿业权争议或纠纷;探矿权人必须具有或聘请具有勘查资质的单位开展勘查工作;探矿权人必须具备与勘查规模相匹配的资金保证,能够保证履行最低勘查投入制度;在勘查中能够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能够有效防止对生态环境污染或不安全隐患。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规划》期间,海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是:在分解落实《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制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海东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矿产资源的特点,在优化矿业结构,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利用水平,增强企业效益等方面,作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控。
对海东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和具经济潜力的矿产有:金、铜、镍、铁、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磷矿、透辉石、石膏、地下水(包括有矿泉水、地下热水),作为重点开发的矿产。限制开发的有硫铁矿、萤石、钨、钼、建筑砂石、砖瓦粘土等。禁止开采的有砂金、泥炭,占用耕地的砖瓦粘土和建筑砂石。
(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
1、按照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要相适应的原则,结合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储量能够保证开采规模。规划期内,海东地区水泥年产量800万吨,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开采总量达到7280万吨。冶金用石英岩开采总量400万吨,满足地区硅铁之利用。建筑砂石开采总量达到14000万立方米,其他建材非金属矿达到1000万吨。金属矿产:金矿石开采总量9万吨,镍矿石16万吨,铁矿石250万吨。
2、规划期内,设置开采区块20个。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
依照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和法规,遵循资源分布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矿产资源赋存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矿产资源的分带性,从便于管理出发,兼顾行政区划,确定规划分区的划定。将海东地区规划分区设置为:重点、限制、禁止、允许开采区。
(一)重点开采区
其依据是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是经过地质勘查后资源储量可靠,并有一定的资源前景;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较稳定的流向、渠道和所依据的后续加工产业;易于形成规模经营,使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矿产开发的经济条件以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东地区重点开采区有下列7个(附表8):
1、互助县柏木沟&&大小石湾建材非金属开采区(图上编号ZD1)
2、乐都县李家昂&&干沟石英岩、大理岩开采区(图上编号ZD2)
3、乐都县下黑岭&&宽都兰石英岩开采区(图上编号ZD3)
4、民和县北山&&平沟水泥用大理岩、白云岩、石英岩开采区(图上编号ZD4)
5、平安县上庄&&元石山开采区(图上编号ZD5)
6、化隆县拉水峡&&沙家镍铜矿开采区(图上编号ZD6)
7、循化县谢坑&&夕昌沟金铜矿开采区(图上编号ZD7)
(二)限制开采区
限制开采矿种所在的矿区和对生态环境有要求的地区,设置为限制开采区。海东地区限制开采区有:
民和县南大山封山育林区(图上编号XZ1)
在限采范围,矿产资源开采要符合政府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征求政府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序地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采矿权数量,逐步减少矿山数量和限制开采矿种的开采总量。新设采矿权要经过严格的规划论证和规划审查。严格限制砂石、砖瓦粘土等矿种采矿权的数量和开采总量,开采总量以满足海东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原则。
(三)禁止开采区
海东地区被列入禁采范围的有以下情况:湟水河两侧、铁路沿线附近的一定范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风景旅游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海东地区设有禁止开采区8处。
1、互助县南门峡森林公园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1)
2、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原始森林)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2)
3、互助县药水泉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3)
4、乐都县仓家峡旅游风景区(天然森林)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4)
5、平安县夏宗寺森林公园(原始森林)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5)
6、化隆县李家峡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6)
7、循化县孟达自然保护区禁止开采区(图上编号JZ7)
8、湟水河道、重要公路、铁路沿线两侧一定范围禁采区(图上编号JZ8)
(四)允许开采区
&& &除上述重点、限制、禁止开采区之外的海东地区其余地域为允许开采区。
三、开采规划区块的划定
为优化矿产开发布局,实行总量调控和最低开采规模控制,有效指导矿业权设置和整合,对于地质勘查程度符合要求的矿产地、重点矿区,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在明确矿产资源储量、矿床类型、空间定位、分布特征、规模以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在海东地区划分开采规划区块共计20项(附表9):
1、互助县柏木峡光山石灰岩
2、互助县柏木峡罗锅湾石灰岩
3、互助县柏木沟陶粒板岩
4、互助南门峡白云岩矿北段
5、互助县扎坂山冶金用石英岩
6、互助县硝沟矿区外围钙芒硝、石膏矿
7、乐都县李家昂石英岩矿
8、乐都县迭尔沟&干沟大理岩矿
9、乐都县下黑岭矿区石英岩
10、乐都县湾塘石英岩
11、民和县娄子沟大理岩矿
12、民和县宽都兰石英岩矿
13、民和县平沟白云岩矿
14、民和县北山大理岩矿
15、平安县上庄磷矿
16、平安县元石山铜镍矿
17、化隆县尼旦沟金矿
18、化隆县沙家铜镍矿
19、化隆县水峡镍矿
20、循化县谢坑金矿
四、推进海东矿业经济区建设发展
海东地区区位条件好,是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布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石灰岩、石英岩、石膏、钙芒硝、白云岩等矿产,矿产品精深加工基础较好,建材非金属的开发和铝、镁、铅、锌等有色金属加工已成为优势产业,矿产品贸易也集中于此。规划期间,要继续做大做强水泥、石膏等矿产的开发和铜、铅、锌矿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积极推进石英岩、钙芒硝、饰面石材、金属镁加工以及铁镍矿、磷矿等矿产的开发进程,努力形成新型矿业产业。形成以建材非金属为主的矿产品开发基地。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设,带动和加强矿产品精深加工及其贸易,使东部地区成为我省集矿产开发、矿产品精深加工及矿产品贸易为一体的矿业经济区。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一)规模结构
按照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制定符合海东地区主要矿产和主要矿区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附表10)。新建矿山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一个矿床(区)原则上只设一个开发主体,禁止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大矿小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大中型矿区的开采,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矿业权设立方案(或矿区开采规划),合理设立矿业权。已建矿山不符合最低开采规模要求的,要通过技术改造,逐步达到最低开采规模的要求。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矿山,依法予以处理。鼓励大中型矿山,减少小矿山数量,规划期大、中矿山达到20%以上。按照青海省有关要求,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山合理服务年限相匹配的原则,大矿不小于20年,中型矿山不小于10年,小型矿山不小于5年,作为海东地区实际的矿山最低服务年限。
鼓励符合资源禀赋、开采技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的小矿山依法依规有序发展。引导小矿山通过联合、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对于部分大矿小开或一矿多开、严重浪费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矿业权布局不合理以及矛盾纠纷多、管理难度大的小矿山,实行矿产资源整合或依法处理。
(二)技术结构
引导矿山企业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采、选矿方法、技术和工艺设备,淘汰落后的采选矿方法、技术和工艺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禁止使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采、选矿方法、技术和工艺设备。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延长矿产品产业链等因素,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
逐步实现采、选、冶平衡发展。依托大矿山选厂,充分利用小矿山矿石,形成持续、稳定的供矿能力。合理调整、配置小矿山的采选冶布局,逐步实行小矿山分散采矿、集中选矿。限制小矿山盲目建设选、冶厂,避免选矿厂过多的现象,实现采、选、冶平衡。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选矿、冶炼厂积极利用省外矿石进行选矿、冶炼。
努力调整冶金用石英岩、石膏矿山的开采规模、技术及工艺,扭转开采规模小、矿山多而散、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局面。限制生产实心砖,禁止新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快采矿废石、尾矿等矿山废物的开发利用研究,推进矿山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矿山废物的资源化水平。
(三)产品结构
鼓励和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逐步推进海东地区镍、金矿的采、选能力,提高铁合金、硅系列新材料的产品产量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积极推广白云岩皮江法炼镁、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
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产品。加快元石山铁镍矿、上庄磷矿、互助硝沟钙芒硝矿的开发利用研究,使其早日投入开发,形成新型产业。加大镍钴、磷灰石、饰面石材、地热、矿泉水的勘查、开发力度,形成新的矿产品。
(四)严格开采准入条件
设置采矿权的矿产地必须是基本查明矿床规模、具备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总量控制及结构调整要求;矿山设计开采规模、服务年限必须与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符合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有经过评审备案的地质勘查报告;有经主管部门审核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土地复垦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或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采矿方法、选矿工艺及设备必须科学、先进、安全和环保,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水平能达到规定要求,对共伴生矿产有综合利用方案或保护措施;具备与矿山开采规模相配套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资质条件。
六、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
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物排放。引导、鼓励矿山企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和综合回收工艺及选矿技术,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的监督管理。制定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标准,强化对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检查,引导和强制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延续采矿许可证。新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清理整顿采选技术指标低下、浪费资源严重的矿山企业。海东地区主要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指标:铜65%,铅锌67%,岩金67%,水泥用灰岩88%;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3~5%。
(二)提高矿资源利用水平
加强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加强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选矿过程中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推广建筑材料生产技术和工艺。拓展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领域,充分利用尾矿资源中的有用成分,提高矿山废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开展金属矿床共伴生组份、综合利用,金属矿山尾矿中有益组份综合回收利用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对元石山铁镍矿床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研究,上庄磷矿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工艺和共伴生稀土元素综合利用工艺研究,互助硝沟大型钙芒硝、石膏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建立严格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作为年检和核证的重要内容。严格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的地质勘探报告评审备案制度。引导和支持矿山企业引进、推广先进的采、选矿技术和工艺,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产资源。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对暂不能综合开发或能综合利用的矿产及含有用组分的尾矿,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努力发展矿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按照&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模式。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推进低品位难选冶的铁矿、金矿、磷矿、共伴生有色金属、轻稀土、矿山固体废弃物和金属尾矿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开采减量而利用量不降低的目标,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发现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
第六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总体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事前预防、事中治理、事后恢复&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准入管理,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新建(扩建)矿山、生产矿山、闭坑矿山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作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二、新建(扩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1、新建(扩建)矿山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要提交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矿产资源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或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等。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于采矿活动造成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难以恢复治理的采矿权申请一律不批准。
2、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前要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依法足额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和土地复垦费用按有关规定列入生产成本。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环保设施未经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产。对于同时设立选矿厂的矿山必须有尾矿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
三、生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1、采矿权人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等要求,从事采掘活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制定相关计划和措施,加强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尾矿渣长期堆放的环境治理,努力实现同步恢复治理。
2、采矿权人严格按照批准的土地复垦方案,切实履行土地复垦义务。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破坏土地面积、降低破坏程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努力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
四、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1、闭坑矿山要提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计划。露天开采矿山闭坑前,要提交包括土地复垦实施情况报告、生态修复及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等内容的闭坑报告。井工开采矿山闭坑前要提交包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恢复治理等内容的闭坑报告。
2、矿山闭坑、关停前,要严格按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做好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尾矿库保护、废渣堆填、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3、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达到验收标准才闭坑。未完成矿山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任务或达不到要求的,在闭坑前要依法追缴采矿权人的土地复垦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负责采矿登记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专项用于矿山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资金来源
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为落实《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海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等项目有(附表11):
1、平安县东沟煤矿环境治理
2、互助县柏木峡石灰岩环境治理
3、乐都县雨润镇废弃采砂场环境治理
4、乐都县努木池沟采砂场环境治理
5、民和县峡门镇废弃采砂场环境治理
6、民和县峡金矿环境治理
7、民和县松树沟采砂场环境治理
8、循化县放射性矿床废渣环境治理
上述历史遗留的已停采的建筑砂石开采点、金属非金属矿山、放射性废渣及停采煤矿等的恢复治理,其资金来源于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支持。
六、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按照国家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的实施内容和要求,海东地区在规划期建设目标是:
1、力争2015年前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化隆等县内各完成1处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研究形成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
2、到2020年,海东各县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法律、法规保障措施
《规划》经批准就有法律效力,海东地区国土资源局要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规划》的实施应落实到有关矿业权的审批登记、矿产资源的保护、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等环节中。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必须以《规划》为依据。对不符合《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对违反设计方案施工、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查处,依法追究责任。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矿业权人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矿业管理行为,严格执法,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规划》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和出现的新问题,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改,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的变动需履行报批手续。
二、行政保障措施
1、落实规划实施领导责任制,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考核主要领导的一项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审批颁发矿业权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2、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勘查开发活动和矿业权配置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年检制度,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巡查和遥感监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对重点规划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监督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好转。对违反《规划》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予以纠正;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要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三、经济保障措施
1、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特别是综合实力强、技术条件优越的大中型企业集团投资矿产资源勘查,确立社会资金在矿产勘查中的主导地位。使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保障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率,努力形成绿色矿山格局。
2、逐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完善以政府财政为引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投资体系。积极扶持和引导矿山企业,开展资源采选回收利用工艺的技术研发、技术引进与推广、设备升级改造。鼓励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用地审批和银行信贷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水平的提高。
3、加强和完善规划会审制度。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依据《规划》,科学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按照分类分级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审批制度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大力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规范协议出让方式。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延长矿产品产业链等因素,使矿产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强矿业权转让二级市场管理,规范矿业权转让的程序、方式和行为。实行矿业权市场信息公开查询和定期发布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合理调整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分配比例关系,促进资源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良性发展。
4、完善规划调整管理制度。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由企业在地方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证金帐户,保证金专项用于因开采矿产资源引发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对逾期没有按要求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要求的矿山,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使用该矿山缴纳保证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治理资金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四、技术保障措施
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利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支持矿山企业提高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通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引导矿山企业应用新的采、选矿方法、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
五、社会保障措施
加强规划宣传,扩大公众参与。充分利用新闻、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对规划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矿产资源的认识,从而提高依法勘查、依法采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探索、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实施制度以及规划公告、对外查询、举报制度,逐步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赋予公众知晓、参与、监督规划的权力,并贯彻于规划的全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来源:矿产科  编辑:
成都奥登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青海省国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
地址:西宁市胜利路24号
邮编:810001
电话: 备案许可证: 青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省海东市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