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卖培养最强大脑第二季的书?

【果壳网独家专访】Dr.魏谈《最强大脑》:不要埋没了身边的“最强大脑”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果壳网独家专访】Dr.魏谈《最强大脑》:不要埋没了身边的“最强大脑”
中国雨人周玮、指纹识人、超强心算能力、超强记忆能力、魔方墙、超强视觉处理
对魏坤琳来说,参加江苏卫视联合果壳网推出的《最强大脑》这档节目,无论是在公众中获得的曝光也好、在学术圈中收到的同行压力也罢,都没有这件事情本身让他在科研上得到的兴味来得重要。他至始至终保持着科学的评判标准,以研究者的眼光看着台上的选手,想的都是这个活动可以为科研做些什么。他频频说着,有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知道”,“脑科学有很多还是理解不了的”,“现在已经找到三四个潜在研究对象,没准还能凑齐五六个人呢,那就有科研的意义了,没准能找出些共性了。”
今晚,《最强大脑》要播出第二期,我想催促他预先写一些选手解读,消息写了一屏幕,他才回复一句话:“好。回头聊,我在南山。”我立刻明白,又是每年例行的公事——实验室集体滑雪。魏老师的理念是,你要研究运动,首先自己要对运动有激情,有兴趣挑战新玩法。看来节目的热播、网络各种讨论,也没有对他的生活带来太多干扰。节目热播、人言杂多,我们这些身边的朋友替他着急,但他好像一点也不紧张,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最强大脑》只选“智商”的某个维度能达到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果壳网:节目播出一期了,你有什么感觉?魏坤琳:各种压力大啊。除了网友说什么的都有,做科研的也有好些来评论,有人说我没有把科学道理说完全、甚至说错了。实际上我在舞台上说的话是会被剪掉的——我觉得学术界没有参悟到这是一个娱乐节目。
果壳网:这么大压力你还做这个节目,是出于什么想法呢?魏坤琳:一开始你们果壳网推荐的,谁想到会有这么多压力啊!
果壳网:学校里的同行会和你讨论这个节目吗?魏坤琳:不仅是同行,我们系党委书记第一次节目之后就嘱咐我“你可得好好说!”这次是第二次节目,她从头到尾全看了,半夜说,第二期好看一点,我问是节目更精彩?她说不是,是你说得好一点。北师大心理学系的系主任刘嘉说,之前谁知道北大心理系,现在那么多人都通过你这个节目知道了,对宣传我们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大有助益,而且有了名气,招生都会容易一点,哈哈。
果壳网:相比节目上看的“最强大脑”,学术上关注大脑功能一般会关注哪些方面呢?魏坤琳:一般智力的衡量分七八个维度,涵盖了数学、逻辑、记忆等能力,其中记忆还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像我们研究的运动,就包括衡量对身体的协调、对身体的感觉等等。节目第一期里那个穿越激光线的体操运动员,她对身体的感觉绝对超乎一般人,但她的空间记忆没有体现出来。而且她的这种能力没有那么罕见,很多体操队的运动员通过训练都可以达到。再比如弹钢琴记数字的那个姑娘,虽然我说的话很尖刻,但是在脑力界那根本不算什么,剥除掉弹琴的情节,就是考验3分38秒记忆88个数字,后面其他记忆比这厉害得多,绝对秒杀。我给的分已经算大度了。要不是有个弹钢琴的成分,分数会更低。《最强大脑》这个节目选的是,你再怎么练也达不到这个人的水平,只能选“智商”的一个维度能达到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果壳网:在实验室里,一般测量人的记忆力和处理速度?选手在节目上做的似乎都是不怎么实用的工作,这可以测量出他们的特殊脑力吗?魏坤琳:测量处理速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解决相关任务的速度,比如解开数独或者填字的速度。至于节目,这里要区分一件事,一个是超强的脑力,一个是技巧。我们不管技巧,因为技巧都是科学告诉他的,比如第一次那个挑战魔方墙的选手。斗鸡眼,那是他所用的“特殊的技巧”,背后还是能力,比如魔方墙,就是视觉能力——专业上说叫“visual processing”(视觉处理)。Visual Processing 就是智商的一部分。科学家已经知道正常的常模是多少,这个选手在V1,也就是初级视觉皮层上的分辨率非常高,他控制眼球的能力(也即视觉能力)和一般人不是一个量级。当屏幕这么大的时候,你要重叠搞出3D视觉真的是非常难的,选手虽然练了好久,方法是我们教给他的。
但即使是我们教给他,仍然觉得很震撼,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练出来的。例如刘嘉教授的实验室做3D视觉的研究,做3D视觉,最好的方法是拿个图片、戴个眼镜,然后就自动把图片重叠起来。最后研究生或者博士后嫌麻烦,干脆就自己练斗鸡眼,眼镜都不戴,呼一下就3D了,他们也在自己身上玩了很久,都很熟了。刘嘉老师自己说,我们已经算是3D看图高手了,但看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望尘莫及——眼球稍微抖动一下就白搭了。而且他辨析度特别高,9米之外看得很准,节目现场环境比他练习的环境还糟,除了灯光,而且两块板子不一样高,后来剧组还想调整高度,但是太重了也不可能了。所以没有他那样的天赋也是练不出来的。而且他也是记忆力的高手,参加过很多记忆力的比赛。
《最强大脑》中的“魔方墙”长6米、高3米,由5000个魔方组成,墙上共有45000个色块,从中一分为二,左右图案完全一致。嘉宾从一侧墙上随便挑一个魔方,变换其中一个色块后放回原位,选手需要从45000个色块中将这个变化过的色块找出来。图片来源:
《最强大脑》“凭指纹识人”环节。节目组采集120位现场观众的指纹,给选手90分钟时间记下指纹和相对应的名字。而后随机选一位观众报出姓名,选手从120个指纹里挑出此人的指纹。图片来源:
果壳网:魔方墙和记忆力没关系吧?魏坤琳:没关系。就是说这个人的流体智力很棒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相对,就是说,逻辑啊、找规律,俗称这人很机灵,教给他方法,自己能琢磨出来。我找研究生肯定愿意招这样的学生,把路一指,就把方法自己总结出来。很多在舞台上展现起来非常好的人,他很可能是单项突出,不一定适合干老师、职员这样的工作,智商高,情商也得不错吧,语文、逻辑也得好吧,不然怎么写文章?
如果这个人小时候不是受这样不好的教育,他大有可能做陈景润做的那些事。但他已经完全被埋没了。
果壳网:平时咱们总说的“傻子天才”,在找《最强大脑》选手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吗?这样的人算是自闭症患者吗?魏坤琳:后期节目会有这样的选手。但他不是自闭症。虽然广告里将他称为“中国版雨人”,但实际上措辞有问题。大家说的傻子天才,或者白痴天才,应该是指学者症候群,我不清楚民间说法的确切定义。学者症候群中的很大一部分人(70%)艾斯伯格征患者。艾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准把它归为沟通障碍,但是他们的症状比自闭症要轻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些特长,集中在运算、背诵元素表、画很细节的画等有规律、非常细节的操作上面。底特律的一个人,坐直升飞机把纽约绕一圈,能把整个纽约画出来。周玮是属于学者症候群里面小部分的非艾斯伯格综合征的人。
果壳网:这些人有这么卓越的能力,为什么还一直叫“综合征”?魏坤琳:现在学术界开始不喜欢叫“症”了,他们认为更是一种“不同”而已。智力有不同的维度,这些人在某些维度很杰出,也未必意味着他们在其他维度有缺陷,像爱因斯坦和牛顿,根据传记,后面专家觉得他们有艾斯伯格征。现在很多指导标准已经改了,只是国内还没有跟上。例如第二期节目中5岁的小孩,有人怀疑他有艾斯伯格征,小孩表现出了超过常人的成熟,而且逻辑性非常强,我们看过他的资料,这个人就是智商很高的。珠心算是一项技能,我可以把技巧教给你,但你能练到什么程度,就看你的智商了。就好比魔方墙你也能看,但选手玩的是超级的。
果壳网:艾斯伯格综合征扫描大脑可以看出来吗?魏坤琳:扫脑看不出来。艾斯伯格征现在应该是研究的热点,比如有这么多自闭症小孩,我们还是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都说有基因和环境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症状、到底什么机制、哪个脑区怎么样了,还是不清楚。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先看看选手是不是自闭症,这个在临床上是已知的。
果壳网:自闭症患者的社交障碍,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吗?魏坤琳:最近我们正和一些自闭症专家商量,因为我擅长的是运动信号、感知信号,而他们是临床的,高科技利用有限,但是有很多病人。我们在商量能不能开发一种疗法。通过视觉训练来帮助他们克服社交障碍。这个还是在研究的东西 ,我就不剧透了。
果壳网:还有什么我们常见的体现高智商的特长吗?
魏坤琳:比如拧魔方,后面有个选手在水下拧,挑战自己。他不会游泳,憋一口气。
果壳网:咱们国家那么多擅长拧魔方的小孩,这也是可以训练的啊。魏坤琳:和刚才提过的若干技能一样,可以训练啊,但是这个人拧魔方的速度,就已经排到前十了,他还是在水下完成的,承受情绪上的压力、要憋着气,水下摩擦力和空气中都变了,需要重新适应。这个挑战的是运算速度和记忆力,还有手指的运动能力。
《最强大脑》上拥有超级心算能力、被誉为“中国雨人”的周玮。图片来源:
果壳网:这些特殊的人对研究有多大价值呢?你跟我提过一个穷山沟找来的做算术特别棒的人,已经被你们研究了?魏坤琳:就是前面提到所谓的“中国雨人”周玮,这人有非常强的交流欲望,但测智商就是智障。
果壳网:智障?!魏坤琳:对,智商56。因为题目里有好多涉及到理解的题和知识的题,他是一个文盲,不能理解你的题目,不是0分嘛。所有的语文,0分,所有的知识,又0分,逻辑和运算,接近满分。就是喜欢数字。这人从小受歧视,被骂白痴,受一辈子屈辱,上课当旁听生,坐小板凳坐旁边。这就是咱们前面说的,智力的某个维度特别强、某些维度特别弱,但又不是自闭症。我们又觉得是量表制订的问题,因为你再找一个文盲来做这个量表,肯定还是个智障。
这个中间还有一个关键,对,自闭症小孩也做数学,很长的乘法,15、16位,乘以5、乘以7,很快得出结果。但自闭症小孩是不需要通过数学方法来算的,是硬解出来的,他们脑子的回路和常人不一样,看一眼就做出来了。你不知道他怎么做出来的。但是我们刚才说的中国的雨人,他没学过数学,自己发明出了一套数学方法。开根号的时候,是需要估的,但他估得太准了。刘嘉老师非常遗憾地说,如果这个人小时候不是受这样不好的教育的话,有人培养他的数学的话,那大有可能能做数论,做陈景润做的那些事。但他已经完全被埋没了。
我看过他那个小本子,他在上面写写画画,有时候把自己的方法写在上面啦。这儿打个箭头,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这可不是自闭症小孩干的事儿。这是他和自闭症小孩重要的差别。
果壳网:你们上次拿他去做大脑扫描,扫出什么结果?
魏坤琳:这个研究还在进行中。现在可以说的是,扫出来发现,简单的数学任务,比如比较数字大小、数左边点多还是右边点多的时候,他的脑区激活了,跟常人一样;给他开根号、做复杂运算的时候,他的脑区激活区域和强度反而变小了。科学家已经知道心算应该用到哪些脑区,比如额叶和顶叶的IPS,IPS是顶叶一个做心算的脑区,你做运算时,IPS的脑区应该亮,而且题目越难、脑区越亮,但这个人却正相反……可能是太自动化了,刘老师他们推测可能像是被固化的CPU。这是我们脑科学目前没搞清楚的,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少了。以前也有单例的报道,有个小孩也是心算很厉害,但你扫他脑,发现运算的时候,拿运动中枢在算。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运动中枢可能某些神经连接适合做某些运算。鬼才知道怎么回事……如果大家当真要吵吵,也不错。脑科学有很多还是理解不了的。
其实你身边都有很多天才,你误解、看不起他的时候,可能你就埋没了他们的最强大脑。
果壳网:科研上一般是取平均水平的人,研究所谓“正常的”功能对吧?魏坤琳:对,所以遇到这样的个例,很多我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有一个大妈,报十几个汉字,直接告诉你笔画。这在研究正常人的时候,是不可能的。可能是脑子搭错了。开始我们怀疑是自闭症、艾斯伯格综合征,专门跑到广州给专家一看,不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例子已经发现了好几个,我们就可以拿来做实验了。
果壳网:这种非常规的人也是特别好的实验素材对吧?魏坤琳:对——但她是不是最强大脑呢?她的能力对她没有任何益处,只会有害处。我们看文字,实际上是对文字的语义加工,而我给她看了手机上一段话,话里大概有两个意思,问了她两次,她只说出后面一个意思,所以可能看出笔画这个功能,对她的快速语义理解有影响。我的初步判断是她可能有阅读障碍,但没测量的情况下也没法说。她的这种能力,我作为科学家没法打分。
果壳网:研究这样奇怪的人有什么意义呢?魏坤琳:这些单例,可能对认知能力的认识有颠覆性的意义。比如说一个经典例子,有个人颞叶受损害,他的长时记忆也就受损了,那人后来被跟踪研究了几十年,为记忆研究提供了无数启发。科学家慢慢领悟到,这说明某个脑区受损伤之后,人就不能形成新的记忆。研究进行了十年之后,还发表了一篇论文,把之前的论文否定掉了。但目前而言,找到的这些奇怪的人做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国雨人”周玮),我们还没法看清楚。
果壳网:至少这个节目,能发掘出多一点的研究对象。魏坤琳:是的。例如数笔画那个人,我们直接和系里做视觉的老师联系,加上中山大学做自闭症的老师(因为这个还和语义加工有关)。来吧,大家一起玩吧!这样的研究做着很好玩,虽然和我们本职工作差得远了点——只有汉字才有笔画,在英文世界里可能还没有这玩意儿。通过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找到三四个潜在研究对象,没准还能凑齐五六个人呢,那就有科研的意义了,没准能找出些共性了。
果壳网:这样特异功能一样的人的比赛,会不会对大众对于脑科学的理解有误导呢?魏坤琳:我觉得这样的比赛挺好。这是科学怎么和大众媒体结合的问题,把脑科学的东西变的特别通俗。这个节目中间搞一些煽情的东西——感情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这都挺好的,这些层面的东西可能常人更容易接受一点。哭得稀里哗啦,说“哎呀,有的天才可能被埋没了,要多关注一下身边的人”。这些都挺重要的,这样你才有机会去跟大众讲,其实你身边都有很多天才,你误解、看不起他的时候,可能你就埋没了他们的最强大脑。这些东西,是科学吗?我想更多是教育。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节目,我们才可以这样讲出来,才有了讲的机会。
果壳网:上次果壳选拔的小忠犬,自己创造了一种语言,并且基于这种语言创造出一个文明,虽然被刷下来了,但是不是也展示了智力的某些方面?魏坤琳:这恰好体现了这个节目的意义。这人来了,不给他打分,就让他做一个展示,因为创造力(Creativity)没法打分。一般说创造力和智商分开,有的人甚至做出智商和创造力负相关(这是很低的负相关,后来不被人承认了)。创造力很难衡量,智商需要可重复性,创造力不可重复。你今天能创作出来,明天也能创作出来吗?你创造出一个文明,我说我创造出一个文明比你的牛?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存在的,但不能量化。但是,创造力这个东西,还是有必要给国民教育一下——中国人老说自己没有创造力。
现在我更怕的是公众看了这个节目,对智商的数字过于迷信。其实智商和你在生活中的有些方面是有相关性的,比如和学习成绩,比如工作表现等。但是这些相关强度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智商高从人群的平均表现上说是有优势的,但是对于个体有很多的变动性。智商高,不一定就学习成绩好,不一定就工作表现好。这些东西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你的情商、机遇、教育和环境因素可能某些时候倒是决定性因素了。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寻求科学解读、采访Dr.Wei请联系:王颖
你可能感兴趣
一个科学裁判真的有点少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引用 的话:就方那种水平根本提不到一个层次上, 除非方又是弄几个看着很专业的词句加上煽动来弄方舟子 至少在生物化学方面足够专业了 不过神经科学方面,我不清楚他是否知道那么多用了 网页从此没广告
如果你还知道这世界上有个东西叫“对数"的话,取对数:0.3010*7+(0.)/13 +1=3.14710^3.147=1400“左右”我用了5秒算出来很惭愧,不知道各位不知道对数的无知无畏群众会不会鄙视我?更正:如果各位群众连两位数乘法都不能口算,当我什么都没说如果看不懂,我就详细一点解释首先,你需要知道对数,科学记数法,理解后面的数字没什么意义……这一步有问题请使用WIKI百科坚持无知的就不用往下看了那么,假设你有了入门认识,知道lg2=0.3010,于是!lg32=5lg2,lg3.2=5lg2-1……不会算的回去看百科那么,的对数近似为0.3010*7+(0.)/13 +1=3.147这一步看不懂,同上最后,10^3.147=1400“左右”的解释:lg2=0.3010lg1.414=lg2 /2=0.1505→这是根号2的出场机会lg1.01=lge /100=0..0043→这是n足够大时(1+1/n)^n近似等于e的出场机会lg1.4=lg1.414-lg1.01=0.147(近似,因为之前也有近似误差,两边基本抵消)好方法就是锤子人手一把,个个都能一分钟砸个钉子,快点的5秒有人喜欢脑门砸钉子随意,别忽悠别人头破血流就行
引用 的话:那两个小孩(小提琴和心算加减法),我都觉得挺一般的...来参加节目纯娱乐没有那几个小孩,怎么让评审团玩的开心一点。。。
用跟常人不同的脑区域进行计算, 听起来就像是用GPU计算
那个啥,Dr.魏,几年可以一起回家么,会写暖床程序,当然也可以裸身暖床
魏老师!魏老师!魏老师!喜欢你!喜欢你!喜欢你!另外 ,觉得节目节奏过慢,好多镜头没必要重复,感觉好拖沓。来自
整个一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引用 的话:如果两面魔方墙不一样高,不是说挑战者没有必要斗鸡眼,而是说给他利用斗鸡眼方法增加了难度。你这么说好像选手斗鸡眼只是为了表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文中说魔方墙有高度差,肯定不是指那种很明显的,现场的...其实我很好奇,要增加斗鸡眼难度,难道不应该是角度略微旋转一下,或者两边做成镜像对称么。
引用 的话:是不是写错字了?是“征”还是“症”?现在很多都用征啦。
引用 的话:那个啥,Dr.魏,几年可以一起回家么,会写暖床程序,当然也可以裸身暖床你这个...
要不是Dr魏一个人 而是一个科学家小组给难度分就好了
挑挑刺。同时非常同意
的看法:“作为一个学术性节目,娱乐味儿太重了;作为一个娱乐性节目,宣传口号又喊得太高端了。” 盈利无可厚非,但是请不要高举 “自己很科学”的牌坊。既然都已经娱乐化了……大家心知肚明。看看 同学评论的赞同数就知道。引用 的话:如果两面魔方墙不一样高,不是说挑战者没有必要斗鸡眼,而是说给他利用斗鸡眼方法增加了难度。你这么说好像选手斗鸡眼只是为了表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文中说魔方墙有高度差,肯定不是指那种很明显的,现场的...引用 的话:本质?请问你觉得什么样的行为才不算“本质都是为了盈利”?
该不会是记住了整个对数表拿来算开方的啊?
引用 的话:该不会是记住了整个对数表拿来算开方的啊?自己心算操作了一下,就算整个对数表背下来,直接心算结果还是很难。就是你可以查对数表,但是不能用笔记录任何数字,要直接写出答案。有空可以试试看。据说有某数学家可以直接心算二重积分的。。跪。。。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引用 的话:说过,但没看过这个节目。但是还是可以评论一下的:啥叫“最强”大脑?难道就是找找不同(看了一个叙述好像找不同用的是看三维立体图的技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记记指纹么?前者算能力的话,后者不就是记忆...引用 的话:说过,但没看过这个节目。但是还是可以评论一下的:啥叫“最强”大脑?难道就是找找不同(看了一个叙述好像找不同用的是看三维立体图的技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记记指纹么?前者算能力的话,后者不就是记忆...表小看IQ只有140的霍金,能不靠纸和笔完全在脑子里完成复杂数学工具的推演过程的人能有几个……XD
引用 的话:表小看IQ只有140的霍金,能不靠纸和笔完全在脑子里完成复杂数学工具的推演过程的人能有几个……XD要说找公式,个人觉得拉马努金实在是太bt了(这比背东西要有用处多了,背得再多也发明不了什么)
引用 的话:如果两面魔方墙不一样高,不是说挑战者没有必要斗鸡眼,而是说给他利用斗鸡眼方法增加了难度。你这么说好像选手斗鸡眼只是为了表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文中说魔方墙有高度差,肯定不是指那种很明显的,现场的...你不觉得斗鸡眼能把两面墙合在一起更容易找出区别吗...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控
引用 的话:哈哈哈哈这一句居然被保留了!确定这里对上号了吗/_\\……?为什么北大心理出名了,师大心理系主任会高兴/_\\???因为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刘嘉老师是北大心理学系本科毕业的
每次看完都很期待魏老师的科学解释,,,来自
每次看完都很期待魏老师的科学解释,,,来自
期期都看,至少比选秀、唱歌好看多了。高手在民间现场版。
《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对普通人来说,要回想起那些已忘却的事情,每年要花费40天的时间。乔舒亚·福尔也是这样一名普通人。在“与爱因斯坦一起漫步月球”这副夸张甚至怪诞图像的启迪下,这个普通人经过一年的记忆力训练后,参加了美国记忆力锦标赛并一举夺冠。在世界顶级记忆力大师的指导下,他学习了一些古代的记忆术。西塞罗曾经利用这些记忆术记忆他的演讲内容,中世纪的学者们也利用过它们来记忆书籍。福尔发现,通过这些已被人类遗忘的记忆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福尔着魔似地混迹于一群古怪的属于亚文化群体的记忆力选手中间。他学会了那种能够唤起想象力和决断力的记忆术,同时他的经历也证明了记忆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PAO记忆系统可以把数字转化为富有想象力但却非常夸张怪异的图像,记忆宫殿可以把记忆存储在各个房间里。通过学习这样的记忆术,福尔向世人证明,记忆力比赛并不仅仅是对人类记忆力的考试,更代表了一种坚持不懈和努力创新的精神。在“与爱因斯坦一起漫步月球”这个夸张甚至怪诞图像的启迪下,这个普通人经过一年的记忆力训练后,参加了美国记忆力锦标赛并一举夺冠。本书第10章 我们中间的小雨人讲的是一个最强大脑的故事,不过作者认为这个最强大脑不过是掌握了记忆术而已
引用 的话:症是症状,征是体征谢谢!
万有青年烩at、万有青年养成计划项目经理
引用文章内容:《最强大脑》这个节目选的是,你再怎么练也达不到这个人的水平,只能选“智商”的一个维度能达到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人艰不拆~
引用文章内容:北师大心理学系的系主任刘嘉说,之前谁知道北大心理系,现在那么多人都通过你这个节目知道了,对宣传我们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大有助益,而且有了名气,招生都会容易一点,哈哈。是编辑写错了还是Dr 魏说错了 明明是北师大 怎么又变成北大了……
采得很好哇。解决了很多疑问。
筛选过的选手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话题,比如那个打响指的。我觉得,前期准备和后期的跟踪培养才是去除了娱乐味道的轨道上来,估计最强大脑后期还是会做一些选手上的调整,向周这样的有不确定(根据央视报道在某些时候他算数的速度会下降,比如人多,陌生环境)因素的,去掉!相比于德国那个心算次方的,周的观赏度和话题度都很难再次点燃网络热情,去掉他,按照中国人同情弱者,鄙视专家的劣根性,又有话题或者说是炒点可卖。我还是希望多看到纯粹点的智力比拼。比如指纹兄。
支持Dr.魏~
果壳网:这么大压力你还做这个节目,是出于什么想法呢?魏坤琳:一开始你们果壳网推荐的,谁想到会有这么多压力啊!瞬间戳中笑点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妈妈看“最强大脑”后给2岁女儿报全脑开发班发布时间: 点击:3903南京一位培训师正在给孩子一对一上课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培训师展示训练课程昨天,戴女士领着两岁的女儿,到南京应天大街一家主打“全脑开发”的培训机构上课。因为看了热播节目《最强大脑》,又无意间发现女儿会看纸牌上的数字,她也想训练女儿的记忆力,打造“最强大脑”。现代快报记者昨天探访了南京的记忆力培训市场:这样的训练是不是真的可以开发出大脑潜能、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实习生 曹亚琴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 黄艳直击两岁娃娃培训记忆力培训师不停翻卡片给孩子看戴女士说,过年期间,女儿看大人们打牌时,突然念起牌面上的数字来,“这是3,这是7,这是9……”戴女士非常惊喜,因为她从没特意教女儿认过这些。女儿的表现,让戴女士联想起每期必看的《最强大脑》。她说,虽然没想把女儿培养得那么记忆力超强,但她希望通过培训给女儿“打好底子”,最起码能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于是,在试听过一次“全脑开发”课程后,她给女儿报了名。那么,“全脑开发”课程到底是怎样上的?培训机构里一位姓朱的培训师介绍,有一种教学方式,业内称之为“闪卡”。她向现代快报记者示范:手握一叠卡片,上面印有各种物品,然后快速翻到下一张,全程让孩子仔细看。翻的过程中,老师会介绍卡片上的内容。几轮下来,孩子就认识了卡片上的物品。还有一种方式是,向孩子展示一种印有格子的卡片,部分格子里会印上气球、房子、车子等物品。朱老师说,会在孩子不经意的时候,把卡片在他们面前晃一下,然后问气球在哪个位置、房子在哪个位置。这样做,就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记忆力。全脑开发一套课程,要花上万元对于《最强大脑》的热播,应天大街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邓先生称,目前并没有对他们的招生产生实际影响,“倒是有打电话来咨询的不少家长都提到《最强大脑》”。邓先生说,随着家长对记忆力培养的认识度提高,加上受节目的影响,他相信,天气暖和点,会有更多孩子来报名。他们现有的学员,主要靠互相介绍来上课,“4个培训点,500多个孩子。我相信这个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全脑开发”的课程并不便宜,并且年龄越低,收费越高。“一对一”上课,每节课两三百元;“一对多”上课,一个班不超过6个孩子,每人每节课划到八九十。一套课程上下来,最高要花上万元。在该机构的宣传单上,可看到这样的介绍:通过训练,学员可以在5分钟内正背、倒背、点背多组词组,有的甚至能5分钟看完一本书。探访南京记忆力培训市场什么人能参加记忆力培训?普通孩子就可以从事记忆法培训工作11年的邹飞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脑功能包含的方面很多,有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能力等,记忆能力只是其中一种。“只要是中上游以上的孩子,通过对其图像感知能力的激发,均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他说,诸如文章倒背如流之类的能力,只要训练,很多孩子都能具备。当然,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技巧。家长认同这种培训吗?因为生源数量少,有机构“转向”做培训不过,曾从事过记忆力培训的汪先生说,尽管《最强大脑》引发关注,但家长们乐不乐意拿出钱来,让孩子去单纯培养这种能力,得打个问号,“全脑开发,记忆力提高,确实能对学习有帮助,但这种作用毕竟是间接的。”两年前,因为生源数量不理想,汪先生开始“转向”,不再主打“记忆法培训”的广告,而将记忆法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如今,他在新街口管家桥开办的机构,看起更像个普通的英语培训班,“我们也会把记忆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提高英语,这样家长会比较认同。”沈老师是该机构的一名记忆法培训师。昨天,她现场展示起自己的记忆力。记者随意在手机上摁了两排数字,共44个。沈老师看了十几秒,然后完全正确地将数字背了出来。交谈几句后,她又将这些数字倒着背了一遍。沈老师说,这排数字在自己脑海中就是一张,她要做的就是将其念出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们也能做到,学习英语就会轻松一些。培训师年薪过百万?在南京一年能赚20多万就不错了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记忆力培训师年薪过百万。邓先生说,可能是有这种比较成功的,但据他所知,在南京,一年能赚到20多万,就已经很不错了。汪先生说,在广州、武汉等地,对记忆力的培训相当火爆。但在南京,似乎并没有得到这么大程度的认识和认可。沈老师说,对成年人来说,记忆力的培养,更多是依靠不停地记,并参加一些竞赛。有些人就是通过参加民间的脑力记忆力比赛,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她还透露,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师,曾是民间各种脑力记忆力大赛的参赛者。对话海门记忆神童连续5年参加记忆比赛每次赛前都会训练一个星期15分钟内记住180个随机的中文词汇,5分钟内记住248个无规律的数字……这是16岁的江苏海门中学高一学生倪梓强在脑力比赛现场的成绩。近日,他参加了《最强大脑》节目的录制(尚未播出)。他从2009年开始接触全脑记忆培训后,连续几年参加了世界脑力锦标赛,获得8金4铜1银的好成绩,曾被誉为中国的记忆神童。倪梓强的超强记忆力是培训出来的吗?倪梓强昨天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09年,他报名参加了为期8天的“全脑记忆法特训”培训班,此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班。但自2009年至2013年,他每年都在参加各种记忆比赛,而且会在家里针对比赛项目进行一定的学习性训练。“我相信我的孩子即使不参加这个记忆培训机构,成绩还是会一样的好。”倪梓强的母亲说,在没有进行记忆训练之前,儿子的成绩就非常好。自从儿子参加记忆比赛拿奖后,很多家长都问她,她的儿子成绩好是不是参加了培训的缘故,她每次都否定了。她说,参加培训对开发大脑有一定的好处,比传统的死记硬背要科学,但只有将这些方法转化成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次比赛前,他都尽量保持一周的训练,非常坚持。”专家揭秘这种短期记忆能力在家就能训练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说,大多数社会上的记忆培训主要是瞬间记忆和短期记忆的训练,训练得当,可以提高瞬间记忆效率,但如果没有巩固,也就是“过眼云烟”,不能给学习带来实质性帮助。短期记忆力在家也能练长期研究脑科学的谷力表示,《最强大脑》中的一些选手,都是瞬间短时记忆的高手,这种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谷力曾看到过小学生的课堂记忆演示,老师给孩子看一个有20个字符图像的方块,瞬间就反过去,孩子能报出20个字符是什么。这样的孩子,经过了半年左右的训练。他说,在家也有简单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短期记忆能力。如有一种方法是闪视训练。把一个字符在眼前晃一下,从慢到快,原来一个字符,变成一排字符,再到五六排字符。孩子文字视觉瞬间记忆能力就加强了。还有一个图形训练和场景训练,看一幅图,上面有什么,一眼看下去大脑就像照像机一样,头脑里实际已经有了一张图。场景训练就是,有人突然推门伸头看了一眼,又缩回去,要能把这个人的特征抓住。反复多次训练过后,短时间记忆力特别强,学习效率确实会有提高。反复巩固才会提高成绩这种训练能提高学习成绩吗?谷力表示,这倒未必。因为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反复地复习,才会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他介绍,短期记忆如果不复习,有50%以上的遗忘率。通过复习,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才会对学习成绩有提升。此外,学习中的理解记忆,是比较难通过记忆训练改善的,这是综合能力。(现代快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大脑中国vs德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