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柴静的柴静穹顶之下迅雷下载完整版!!非常感谢啊!!

[转载]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完整版)——这个必须转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自去年从央视离职后,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的动向便一直备受人关注。今日一则由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视频《穹顶之下》在网络上曝光。这也是柴静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据悉,从央视离职后,柴静一直在进行个人性的调研工作。此次聚焦雾霾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便是其离职后,首个个人调研下的产物。而她也进一步透露,自己并未成立制作公司制作节目,只是找了朋友帮忙而已且所有的花费都来源于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此外,在纪录片中,柴静也披露,自己怀孕期间,女儿便被诊断有良性肿瘤,出生后便要接受手术。而自己辞职后用了一段时间专程陪伴照顾女儿。
柴静:说实话我不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关于柴静,网上有过许多争论,从长相到气质,从新闻专业到私人生活,有人喜欢,有人鄙视,有人赞扬,有人诋毁。就像昨天互联网上的白金黑蓝之争,人们只看得到自己看得到的那一面,你怎样让一个人了解他根本看不到的事实?
&&&&很简单,提供更多信息、分析与说明,人不仅仅有眼睛,还有大脑,只要证据充分,推论严谨,即使感情上不满足,理性上也会认同。可是难题又来了,并不是人人都能理想思考,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被情感左右,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情感导向的判断,谁都很难说服谁?
凉拌。是的,对公众人物来说,不论诋毁还是赞扬都难以逃避。对争吵的网民来说,吵着吵着茶就凉了。放任不管,是平息舆论的最好办法。
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放任不管。一个人的隐私不应该被广泛讨论,但一个国家的未来必须被广泛讨论;一个人是否值得大家喜欢可以不被辩论,但一个机构是否合理合法的行使权利与义务必须被公开监督。
这也是所有新闻人的责任和义务:传播信息,报道真相。
说到底,柴静还是一个新闻人。
从央视辞职之后,柴静几乎没有在公共视野出现过,今天,她带着一份雾霾调查报告回来了。这是一条接近两个小时的视频,主要内容是她的演讲,关于她为什么展开这项调查,关于中国雾霾污染的现状、成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这一次,她身后不再是CCTV,她以个人名义调查采访,用自己的稿费承担制作费用,她说,这是作为母亲的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是的,这可能是她做这件事的出发点,但这哪里又是她一个人的事呢?
她的追问,她的努力所能带来的改变也许并不立竿见影,但是行动永远比抱怨有力量。这也是我最尊敬她的地方。
她在谈及为什么做这次调查时说道,“说实话我不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很多年了,“中国可以说不”已经深入民心,但是“中国人可以说不”却还没有被唤醒。柴静在视频的最后向我们证明,即使是你,也可以说不,也可以为现实改变一点点。
不得不说,柴静的演讲是很富感染力的,这一向是她的能力,也是她被人喜欢也同时被诟病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有人看到了不屈服和倔强,看到了文艺,有人看到的是做作。这都无所谓,她所呈现的并不仅仅是一家观点,而是奔走于各处得来的数据和影像资料,不管你是否喜欢柴静这个人,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这则视频都值得一看。郑重推荐。
下面是人民网对柴静的采访,你可以看出柴静的为什么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民网记者:你告别央视之后,为什么选了雾霾这么一个题材?
柴静: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人民网记者:你怎么想到公之于众的?
柴静: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只是自己找资料,找专家问,想解开一些迷惑。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我就在北京生活,怎么没意识到?我找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提供给我2004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也关闭了,只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雾。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
我深感作为传媒人的一员,也有责任,因为当时我在北京,但我浑然不觉。我做过不少污染报道,总觉得好象看到烟筒,看到厂矿才会有污染,所以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就无知无觉。
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但既然认识到了,又是一个传媒人,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因为如果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艰巨和复杂,容易急,产生无望的情绪。如果太轻慢,不当回事,听之任之,更不行。所以尽可能公开地去说明白,也许可以有很多人象我一样有改变,为治理大气污染做一点事。
人民网记者:这一年你都去了哪里?
柴静: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人民网记者:发现了什么?
柴静:我想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所以这次我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份,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通过科学家向我展示的源解析结果,可以回答“雾霾从哪儿来”。我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通过调研,我发现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我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我们怎么办”是有路可寻的。从英美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到,发生过“大烟雾事件”的伦敦当时的污染比当下中国更严重,但在治理污染的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发生过严重“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洛杉矶,车辆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增加了3倍,但排放低了75%。就象解振华主任所说,人类的教训和经验放在那里,证明污染可以解决,而且不必那么久,中国已经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碳排放与雾霾同源,有协同减排效应,这个峰值的倒逼,意味着未来只能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去,不走唯GDP道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未来的创造者是抓住先机的人。
人民网记者:你以前也做过很多污染报道,并且被评为环保部2007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这次与你以往报道有何不同?
柴静:这些年我做过的一些污染报道,但都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监督某些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GDP冲动上,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简单思维方式上。
这次拉开时空,对过去的问题再回访,再思考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产业现状,看到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感觉环保与经济发展并无冲突。大气污染并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恰恰需要更充分的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的来源,可以促进竞争,产生就业,拉动经济。国际治理污染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第二,政府不可或缺,必须通过制订政策,严格执法,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平,优胜劣汰。这两点都与我国当前改革的方向一致。
人民网记者:那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柴静: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那有一种强迫性。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我相信,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人民网记者:是什么让你觉得大气污染治理有希望?
柴静:这一年我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他人,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而且认识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速度。
一年中我建立了十几个微信群,是与体制内外专家共建的,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毫无回报地提供支持,其中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给我印象很深。我跟朋友说过,这个人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个感染。即使他批评的人也很尊重他,因为这个人出自诚意。
去拜访石化行业的有关专家时,我说问题如果您觉得尖锐,请不要介意。他说没关系,你问的都是媒体和大众关心的,应该向大家公开,他也很坦诚。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在环保与经济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能公开讨论是前提,在这次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点。
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人民网记者:除了这次演讲,你还做了什么?
柴静: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我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
我将稿件也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订者的态度是因为,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形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人民网记者:一个母亲这个身份切入,我是觉得特别亲切,但是你有顾虑吗?
柴静: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人民网记者:我不仅是理解,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
柴静: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人民网记者: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
柴静:应该是自己认识的局限吧。大气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刚做的时候,有人说这个问题跨领域太多,不容易弄清楚。我深深感觉到了这点,担心如果说得不准确,对现实会有妨害,找了很多专家审校,但也无法保证精准,只能尽力而为。错了的地方,修正就好。不足的地方,会有更多人做得更好。
人民网记者:这次的拍摄费用大概多少?是谁投资的?
柴静:差不多一百万吧,因为有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钱是我自己投的,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愿意资助,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又要照顾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没接受,非常感谢他们。我两年前出过书,用稿费负担的。
人民网记者: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
柴静: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跟我一起做这件事情的,是我的几位朋友,老范、番茄、蚂蚁、三三、席大、晨超、五号、子雄、许岑、家贤、念念、小米,十人左右,甘苦与共。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件事,我非常幸运。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仍能与他们一起,为转型中的社会做一点纪录和分析的工作。
以上视频及文字内容均取自网络和微信:不止读书& 作者魏小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荐】人物阅读素材: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柴静
向一切有良知,懂爱惜的人致敬!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柴静
“早上起来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
&&&&&&&【简介:柴静,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的《穹顶之下》把PM2.5拽到眼前
辞职后在做什么?今天,2月28号,柴静向网络免费奉献了《穹顶之下》。
作为母亲,作为调查者而不是调查记者,一年来她一直在苦苦追寻三个问题的答案: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
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她辞职照顾孩子,腊八节,也就是号的晚上,在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第一次听柴静平静地说出这个信息,很是震惊!
一出生就接受手术的宝宝已经痊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柴静开始了调查。那晚,辞职后的柴静,跟在场的五六百人足足聊了两个小时。
腊八节那两个小时的交流,是她调查雾霾过程的再现,是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是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更是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多台摄像机记录下了那天的沟通,所以有了今天上线的《穹顶之下》。
名称借自斯蒂芬﹒金的小说,寓意和动人之处不亚于小说和同名电视剧。这可以说是柴静辞职后的出手之作,在人民网和独播美剧《穹顶之下》的优酷都可以看到。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绝不否认,从财新传媒到《南方周末》,这些年很多资深记者如汪韬做过大体量的、专业的报道,仅从“雾霾中国”、“中国空气病”之类的提法就可以窥见他们的眼界与着力,但可以预见,柴静的《穹顶之下》会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的确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呼吸共同体!她居于调查的动员,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
“我要把PM2.5拽到眼前”
如果只有爱,我们对PM2.5可能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如果《穹顶之下》这样的视频没有上网,我们看到的可能大多是政策宣导式的电视节目。柴静到底是一位有行动力和调查感的母亲,她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以强大的逻辑力量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信息生产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立体地提供了调查的过程与成果,既调节观者注意力张弛有度,又不断将调查引向深入,丰富了观者的认知坐标,也填补了一些认知地图的空白;尤其是如此重大、缜密的调查在互联网上首次发布,是传统媒体内容向互联网迁移的重要表征,是互联网原创的非虚构内容去碎片化、精致化的又一突出例证。
她一条旧仔裤、一袭白T恤,像沙龙主人般向围坐的听者介绍投入调查的心理动力、调查的思路和复杂的感受,解释有关雾霾的性质和危害、来源和构成的科学原理、调查的过程和结论。她环视、打量追光下的尘埃,和观者一起想象PM2.5的模样;她背负空气采样仪采样送检,请来左小祖咒(微博)为动画短片配音,直观演绎PM2.5如何危害人体;她用数据视觉化,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她实地勘察,在燃煤消耗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经历了无人机因雾霾过重而无法记录污染情况的尴尬;在燃煤污染致死数千人的伦敦雾霾事件过后62年,她前往因雾霾丧生者的墓地凭吊,也去到仍烧壁炉的人家拜访,当年伦敦“禁排黑烟”、“限烟区只能烧无烟煤,财政补贴壁炉改造的大部分费用”等规定的条文,具体化为男主人手中清洁的煤块;她深入英国南威尔士一座关闭的矿井,在已成文物的最后挖出的一车矿石旁,向网友介绍了解到的英国以油气代替煤炭的能源战略;为考察同样恶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给重型柴油车加装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
查阅文献,对一些人所称的伦敦雾霾治理四五十年方见成效的说法,她发现开始治理的头十年就降低了80%的大气污染物;她还把官员和业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众视野之中:一艘海轮排放的PM2.5几乎等于50万辆货车,而轮船和飞机的燃油还没有得到像汽车用油那样的哪怕不算严格的监管。
当面采访,她直问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国家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曹湘洪:为什么是石化行业而不是环保部门主导油品标准制定?为什么不公开油品标准升级的成本?有没有可能放开油品市场?她得到了曹主任坦率的回答。
“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奔波在中国、美国、英国,和小伙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花的是她自己的钱,她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这是一个母亲理智的冲动,得知自己怀孕前从不戴口罩的母亲,女儿出生后每遭遇雾霾天却连孩子笑一下都担心吸进太多PM2.5的母亲,就是因为关心孩子的心肺和未来,她专门向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临床预防医学教授求证小区里年轻妈妈们“为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要锻炼孩子早点适应雾霾”的困惑,教授的回答“没有证据表明让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他们能产生适应性,研究发现幼儿的肺部功能会因此受损”更让她恐惧。
她以个人、市民而不是机构雇员的身份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立法、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可以从信息公开和民主决策的视角考察其间的得失、权衡国外同类决策的可否借鉴。网民不必居于渠道信任,而是出于对传播者个人魅力的赞赏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对社会议题的重视而上网观看《穹顶之下》。
就是因为花自己的钱,她超脱于企业、行业和公益组织、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之外,独立观察他们的利益关系、立场、观念、行为及其后果,更容易赢得包括网友在内的各方的信任。
以个人之力,要厘清雾霾治理这个涉及中国的能源政策、市场化程度、国民健康的复杂议题,实在不易;但作为个人,源自血缘与亲缘的情感动力、与自己籍贯相关联的乡情牵挂、渗入人际关系的贴切感知——这些柴静个人化的感受与关切更容易唤起同处雾霾之下的网友的生活体悟,她所说的仿佛是私人恩怨的这场较量更容易激发网友作为母亲、女儿、妻子或者父亲、儿子、丈夫的个体的利益诉求的类同感和行动欲。
“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
以前做报道,问号打开、节目播出就是结束,但在《穹顶之下》,柴静的关爱不仅仅给予女儿,她的行动也不只是给所爱的人戴上口罩。作为一个已非记者的调查者,她的雾霾三问本身就是一种示范;人大应做什么?政府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她用具体而微的行动传递攻略:除了抱怨、消费、视而不见,我们还可以减少自己对煤和油的消耗、可以督促行政部门坚决执法、可以在法律修改的时候提出建议——
她与《自然之友》合作,提出了减少污染与排放的具体建议。
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网友: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
大货车排放的设计缺陷问题归哪个部门管?她从下面的回答中发现了执法主体虚置的问题——环保部:听说不是我们;工信部:绝对不是我们;质检总局:好像是我们三家。
相信在今年的“两会”上,会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和普通民众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提出意见。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执行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史蒂芬&科恩对中国记者说:“雾霾会教育年轻人成为环保主义者。”是时候了,我们想用30年的时间走过别国100年的工业化之路,却面临着世界罕见的煤和油带来的复合型、大面积的大气污染;该行动了,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就像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所说,我们曾经做过“伟大的实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我们赢得过蓝天。雾霾在天,穹顶之下,我们只能自救。
震撼!柴静辞职自己出资拍“穹顶之下”的中国
柴静从央视离职后的去向一度被关注和热议。今天,柴静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首发,柴静也现身接受媒体专访。她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在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在此前的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难度不小的调查,柴静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还亲自上手和同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更为关键的是这次调查花的都是她自己的钱。告别央视后,选择这一题材让众人惊诧,谈及初衷,柴静说:“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公开演讲中,柴静还首次爆出,她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目前已经痊愈。但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因而启动了雾霾调查。柴静称,自己怀孕前从不戴口罩,女儿出生后每遭遇雾霾天却连孩子笑一下都担心吸进太多PM2.5,她担心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输在起跑线上。
看完《穹顶之下》,应该给柴静捐款
&&&&&【摘要
柴静的《穹顶之下》具有历史意义。时至今日,新闻不应该再依靠广告供养,而是应该公益化,靠社会的捐赠支持,让柴静这样不依赖体制的公益媒体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今天看了央视《新闻调查》前知名记者柴静做的关于大气污染的报道,我第一次如此详细地知道,原来我们每天呼吸的糟糕空气,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
柴静是前知名的央视主持人、记者,她的报道曾经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但是现在她的身份已经不是央视记者,她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一个和我们一样呼吸着糟糕空气的普通公民,任何一个不愿意忍受这样有毒空气的公民,都有兴趣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每天在呼吸这种空气。
我看了柴静拍的片子,我最大的感受是,时至今日,公众新闻报道已经开始公益化,它和其它任何公益组织一样,不应该再依靠广告的商业模式生存,它应该接受公众捐款,被社会供养起来,像柴静这样的公益新闻人,应该在社会的捐赠下衣食无忧,不用为自己的生计而发愁,从而可以去做出更好的公益研究。
在中国,或许我们叫公益报道太敏感,那我们就先叫它公益研究吧,作为一个对空气质量不满的普通公民,如果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有资格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公益组织的作用是唤起民众觉醒,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与污染这样的公众敌人抗争的道路上来。
长久以来,新闻行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统一的,媒体既要承担社会监督的社会责任,又是一家需要盈利的公司,需要通过广告收入来供养为数众多的记者和编辑,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面,这种双重身份都运转的很好。但是时至今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整个媒体行业的广告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媒体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盈利的状况在许多媒体当中已经很难做到,一些媒体的记者编辑长期拿着微薄的薪水,完全依靠理想支撑着自己的工作。部分媒体因为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开始走上歧途。
像柴静做的大气污染这种公众研究,并不需要太多的耗资,假设一部分人能够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年收入去支持她,柴静这样的公益人可以更加无忧无虑地去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到的回报很可能是天更蓝,水更清,所有人的都受益,这和我们捐钱给贫困山区或者地震灾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看了人民网对柴静的采访,柴静是用自己的钱做的公益报道,她拒绝了一些公益组织的资助请求,该片的制作成本大约是100万。
作为一个同样对空气不满的普通公民,我愿意捐钱给柴静,希望她能够把对环保的关注当做一项持续事业持续下去,不再是完全凭兴趣,而是变成一项可持续的事业去做。
希望国内能够出现一批像她一样关注公共利益的人,更希望有一天,新闻可以公益化,可以被当做一份受人尊敬的终生职业。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人民网2月28日)
新闻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客观现实,同样来自于公众期待。对于雾霾,公众已经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雾霾为何物,很多人却并不清楚。不管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还是出于母爱情深,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这既是对雾霾现象的一次科普,同时也是对雾霾治理的强烈呼吁。
从崔永元的转基因调查到柴静的雾霾调查,尽管内容有所不同,但却都体现了媒体人的敏锐目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比于那些整天吐口水的网络大咖和整天吐槽的网民,柴静等人无疑代表了一种更加务实的行事风格,那就是靠事实说话,靠证据说话。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喧嚣的网络时代最应该提倡和鼓励的品质。
关于转基因,关于雾霾,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很多话要说。然而很多时候却难以找寻到相关的资料,缺少权威而客观的解释。而柴静们所做的事情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种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柴静、崔永元来我们做类似的调查,普及知识,答疑解惑。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每一个经历过雾霾的人都有类似的追问。柴静的调查自然值得称赞,可事实上,柴静们所做的事情本该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来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少有部门和人去做这样的科普事情。
作为曾经的媒体记者和环境污染问题关注者,柴静自费进行雾霾调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顶之下不该让柴静们孤独前行。虽然这类自费调查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发的公民责任感,但实际上是公民个人在主动为缺位的公共职责在补位。
转基因也好,雾霾也罢。这些都是与公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解答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我们的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应该更努力地主动作为。
(雾霾中的上海)
&&&&&&人民网专访柴静:人去做什么事因为心底有爱惜
人民网记者:你告别央视之后,为什么选了雾霾这么一个题材?
柴静: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人民网记者:你怎么想到公之于众的?
  柴静: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只是自己找资料,找专家问,想解开一些迷惑。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我就在北京生活,怎么没意识到?我找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提供给我2004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也关闭了,只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雾。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
  我深感作为传媒人的一员,也有责任,因为当时我在北京,但我浑然不觉。我做过不少污染报道,总觉得好象看到烟筒,看到厂矿才会有污染,所以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就无知无觉。
  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但既然认识到了,又是一个传媒人,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因为如果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艰巨和复杂,容易急,产生无望的情绪。如果太轻慢,不当回事,听之任之,更不行。所以尽可能公开地去说明白,也许可以有很多人象我一样有改变,为治理大气污染做一点事。
  人民网记者:这一年你都去了哪里?
  柴静: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人民网记者:发现了什么?
  柴静:我想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所以这次我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份,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通过科学家向我展示的源解析结果,可以回答“雾霾从哪儿来”。我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通过调研,我发现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我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我们怎么办”是有路可寻的。从英美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到,发生过“大烟雾事件”的伦敦当时的污染比当下中国更严重,但在治理污染的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发生过严重“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洛杉矶,车辆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增加了3倍,但排放低了75%。就象解振华主任所说,人类的教训和经验放在那里,证明污染可以解决,而且不必那么久,中国已经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碳排放与雾霾同源,有协同减排效应,这个峰值的倒逼,意味着未来只能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去,不走唯GDP道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未来的创造者是抓住先机的人。
  人民网记者:你以前也做过很多污染报道,并且被评为环保部2007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这次与你以往报道有何不同?
  柴静:这些年我做过的一些污染报道,但都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监督某些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GDP冲动上,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简单思维方式上。
  这次拉开时空,对过去的问题再回访,再思考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产业现状,看到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感觉环保与经济发展并无冲突。大气污染并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恰恰需要更充分的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的来源,可以促进竞争,产生就业,拉动经济。国际治理污染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第二,政府不可或缺,必须通过制订政策,严格执法,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平,优胜劣汰。这两点都与我国当前改革的方向一致。
  人民网记者:那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柴静: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那有一种强迫性。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我相信,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人民网记者:是什么让你觉得大气污染治理有希望?
  柴静:这一年我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他人,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而且认识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速度。
  一年中我建立了十几个微信群,是与体制内外专家共建的,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毫无回报地提供支持,其中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给我印象很深。我跟朋友说过,这个人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个感染。即使他批评的人也很尊重他,因为这个人出自诚意。
  去拜访石化行业的有关专家时,我说问题如果您觉得尖锐,请不要介意。他说没关系,你问的都是媒体和大众关心的,应该向大家公开,他也很坦诚。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在环保与经济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能公开讨论是前提,在这次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点。
  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人民网记者:除了这次演讲,你还做了什么?
  柴静: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我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
  我将稿件也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订者的态度是因为,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形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人民网记者:一个母亲这个身份切入,我是觉得特别亲切,但是你有顾虑吗?
  柴静: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人民网记者:我不仅是理解,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
  柴静: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人民网记者: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
  柴静:应该是自己认识的局限吧。大气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刚做的时候,有人说这个问题跨领域太多,不容易弄清楚。我深深感觉到了这点,担心如果说得不准确,对现实会有妨害,找了很多专家审校,但也无法保证精准,只能尽力而为。错了的地方,修正就好。不足的地方,会有更多人做得更好。
  人民网记者:这次的拍摄费用大概多少?是谁投资的?
  柴静:差不多一百万吧,因为有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钱是我自己投的,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愿意资助,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又要照顾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没接受,非常感谢他们。我两年前出过书,用稿费负担的。
  人民网记者: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
  柴静: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跟我一起做这件事情的,是我的几位朋友,老范、番茄、蚂蚁、三三、席大、晨超、五号、子雄、许岑、家贤、念念、小米,十人左右,甘苦与共。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件事,我非常幸运。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仍能与他们一起,为转型中的社会做一点纪录和分析的工作。
& 【相关视频:&】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静穹顶之上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