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90年代的中国中国气功情况是怎样的

&& 共有图片1张,您正浏览第1张
点击图片可直接翻页看下一幅图
[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掀起过一阵全民气功热,数以十万计的人练过自发五禽戏、鹤翔桩,后来是香功。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种猛烈的气流,席卷各个地区、各色人等。短短几年,气功迷达到6000余万人,气功报刊几十家,各种气功学术著作、气功医疗院、气功表演会,处处开花。到1994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点明要破除伪科学,气功才在讨伐下渐渐“...
未经本站许可,转载、摘录、修改本站文章与数据或建立本站镜像是对本站的侵权行为。
地址:中关村新科祥园3号楼309公寓 邮编:100080 电话:010-21629为什么中国80年代,会出现全民疯狂的气功热,武术热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中国80年代,会出现全民疯狂的气功热,武术热呢?
中国会出现全民疯狂的气功热,武术热呢,并得益呢,气功没效果,有真实的吗?气功杂志的神奇报道,从客观来看?如果,那为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相信为什么80年代,90年代
就是什么,导致很多孩子效仿从而导致全民无数热,李连杰啊等等电影的作用吧气功可以说百分之百有气功也一定有效果,估么很难找了其实用平静的和谐的运气就能使身体的承受能力突破极限,特别是李小龙啊,成龙啊,只不过很多都失传了,补充脑及全身各个部位的氧含量的需求,这些也都是气的结合,这就是气功的基础当你遇到什么紧张的事情深吸一口,因为现代武器的先进,很多以前的技能都消失了先在仅存的可能微乎其微了,你会发现紧张感少了点,当然用现代医学也可以解释80年代的时候,由于影视业大量出现武打的影视作品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7条回答
但并没有那么神。气功是真的,外来新鲜事物充斥着整个社会。李连杰的《少林寺》、海外李小龙的电影引进还有成龙电影。关于武术热。气功不是没有效果,何况一些气功是有治病的疗效的。你要知道影视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在那个文化产业刚刚回暖的春天是如同春雷一般,这点事毋庸置疑的,人们对一些新鲜事物都是充满着渴望,本人认为可以归结于影视产业、老板《霍元甲》,都无不促使着电影电视剧再度升温。肯定你也有过自己的偶像,很多气功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的,非同一般,响彻整个中国大陆,而且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色彩80年代。气功一直是中国的国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被大家广为传颂习练,在那个影视文化产业刚刚回暖的时代。所以。武术热和气功热是承上启下的。气功得长期习练才有效果。对全民的影响,你会去适当模仿
上级领导一开金口,下边就一窝蜂拍马屁跟着干,太极拳就这样,根源就是这个。气功这个东西,确实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是经常被夸大,然后等你觉得受骗的时候,会发现那种宣传有歧义,是你自己会错意了。比如我当年练泰拳,听见说泰拳手能踢断香蕉树,练起来还把香蕉树截下一段当毽子踢,我想这得多牛逼啊,于是我决定向泰拳手学习,老大一阵子就踢那个人行道旁边的香樟树,当时踢啊踢啊伤啊伤啊觉得泰拳手能把树踢断我是越来越崇拜,可是后来知道了香蕉树是什么东西,我就内牛满面了,妈了个巴子太坑爹了,但是你也不好说他骗人,人家确实能踢断香蕉树,只不过没说明白香蕉树是什么东西,好不好踢罢了很多所谓骗人的东西,其实搞的就是这种逻辑游戏,没有单纯瞎编骗人的到后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混乱,造假的人都出来了,什么人都有人信,出了一些事情,相信你也有数,现在已经不再明着提倡了
气功其实是有效果的......跟影视剧不太一样罢了
世界吉尼斯纪录有些中国人就是8090年代的狂热者(二指禅,两只手指都粗了一圈),那是当时比较热门的硬气功。硬气功属外功,传统国人硬气功练得时候瞥住气(简单的说),国外不靠气也有人练成的。有没有效果,这些靠感觉的东西还真不好说。养生气功确实存在,效果就是精神足(有的人早上,冷啊,困啊什么的不想起来),走路踏实,其实很不错的。气功这个词是近代才由国家统一,因为派别多叫法不一,以前叫调息啊,静功啊,动功啊 ,胎息啊,辟谷什么的。人怒时脸红,情绪的影响,让气血加快和气功差不多,就是着意于某块地方。
因为人比较喜欢随大溜,还因为中国的很多骗术是先从老百姓入手。因为普通老百姓最容易骗。。他们很懂得拉人气。很懂得通过简单的医学的一些常识给人治好病以后就说是自己的气功技术多么好,其实都只是一种骗局。。气功有,但是么有你想想的那么神奇,如果是那样也不会是人了,,那就是神。。永远要记得,人就是人。。神不是人。。
笑话,怎么可能归于“影视”“武侠小说”“宣传”? “气功有,但是么有你想想的那么神奇,如果是那样也不会是人了,,那就是神。。永远要记得,人就是人。。神不是人。。”你干嘛啊你?请你不要用一种“救世主”“大圣人”的语气说话! 稍微对丹道有些了解的都应该知道,“气功”属于旁门之一。
少林寺电影的影响。
那年头穷啊,强身祛病,少花钱啊啊。。。。
气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这帖子,我发过些。后来被八卦如今的档次恶心到了,哪里来的一群农村泼妇大专高人青春期脑残?更别提淘宝后花园吹牛大本营水军办公室爱国贼俱乐部了。  再发,无非还是求关注之心占了上风,我也承认——毕竟这是天涯最火的地方不是。如果找个冠冕点的借口,就是有始有终好歹发完。  就试几篇,没人看就不发了。
楼主发言:880次 发图:
  这不太是一部关于老电视剧《我爱我家》的影评,这是一个八零后八五前老男孩关于《90年代——10年代》这一章提前写的回忆录。可不是写吃喝拉撒睡,一切知识观点,何尝不是我们经历过的生活?之所以强调出生时间,就是给一切观点加上一个背景。这就拿琢磨过的天文地理社会历史医卜星相,跟您唠唠嗑侃侃山。  拿《我爱我家》来说事儿,自然因为它是一好东西:中国电视喜剧的绝对巅峰,可望其项背的,没有。它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好编剧、好演员、好导演在巅峰凑到了一块,足足乐了120集,为大家后来抄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虽然身为喜剧,但凭着梁左为首的一干天才编剧,外面是当代史,里面是《红楼梦》,更是百姓生活挺真实的记录,大量历史、文化、社会热点和人生百态从中折射而出:内战文革毛语录、官倒改革双轨制、机关商场演艺圈、知青民工旧艺人、出国下海婚外恋、追星曲艺练气功,初恋小三私生子、儿媳如何哄公公、人情冷暖搞内斗、九十年代好时光,简直包罗万象。  往大了说,那是社会史。《我爱我家》拍摄于93-94年,正值市场经济全面铺开之际。历时二十载,我们的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今日的权贵经济。在面目全非的今日世界,品读起来更别有一番滋味。  往小了说,那是温暖的怀旧。生于200年来中国人活得最舒服的时代,八零后成了中国第一代电视儿童,第一代独生子女,也许还能说是第一代最充分享受家庭温暖的儿童。本剧也正是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家庭,能看到相当真实的九十代中国人生活——对八零后来说是黄金时代的九十年代。  我也是给自个写的,拿它来记录活的这三十年。这个人打小就号称有点小文才,然后活到三十明白了,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看见人家搞了个好东西来解读解读,或者是看见人家搞了一坏东西,满心觉得自己比人家高明,拿来改顺溜了,做一个修车师傅。我想把自己写空了,然后比较坦然地奔向三十以后的生活。  那咱就一块回味一下那个熟悉而模糊的昨天,并一路走向现在,由此东拉西扯,跑题跑不停。需要声明的是,跑题是本文主旨。  本文相当多的思路和观点来自热爱《我爱我家》的广大网友,在此表示感谢。
  1-2集简介: 老干部傅明在单位彻底没事干了, 决定在家主持工作,大干一场,结果搞得鸡飞狗跳,遭到了严重的家庭政治危机。  关键词:瘦人的时代;家庭生活从电视开始;处处用心的开场;小红楼梦;《动物世界》;无声处的细节;王夫人;遥控器和我们的父亲;极有眼色的和平;入戏极快的老傅;当官儿;伙食;当家不做主;屁股决定大脑;《共产党宣言》;《论人民民主专政》;傅老乱搞基础建设;草蛇灰线;老傅的服装
  1-2集发挥余热  第一集,肯定还是要多说点剧集本身,不像后面跑题那么远。  从片头曲 《会飞的心》,一股时代的距离感就扑面而来:1993年,瘦人还是主流,从演员到职员到观众。这里可是包括了某刚退休局长,某事业单位管劳资的副处级干部。(劳资科约等人事科,《在那遥远的地方》里会细说)。九十年代初,营养过剩还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嚷嚷减肥纯粹吃饱了撑的。二十年过去,按如今世道,当年著名的“大白胖子”英达泯然众人矣。  全家在晚饭后围坐在电视旁边,这大概是最典型的中国家庭场景了。女儿圆圆要看动画片,爸爸志国要看电视剧,志国每次换台都被圆圆轻松地用遥控器换回来——当年我曾命令我爸写信让中央台重播漏掉的半集米老鼠……圆圆二叔志新吊儿郎当比划着食指,教导小保姆“小张,今儿的菜可有点咸啊”,然后跟烟灰缸捡出一烟屁股,窝进沙发紧嘬。圆圆小姑小凡抱怨一礼拜才见一回荤腥,并要求看《动物世界》。志国他媳妇和平披挂着围裙出来,发现了公公一回家就打蔫,而且出门溜达老半天,只见去了没见回。  从电视切入家庭生活,细想真是妙笔。我国古代,家庭中最重要的非生物成员大概是灶王爷和财神。灶王爷地位参照侯宝林相声《买佛龛》,财神主要由关二爷,赵公明等人利益均沾,近二十年来有新成员加入,包括猫(招财)和毛(主席)。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电视以更加亲民的形象取代了诸神的香火,以燎原之势渗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对大众认知世界的影响力至今依然超凡脱俗,远在旧媒体如报纸书籍、新媒体如网络之上,甚至是多数家庭主要的生活内容之一。《买佛龛》里,侯宝林在新社会的背景下讽刺了依然迷信旧事物的老太太,他绝不可能料到日后电视这尊新神,会如此彻底地占据人民的大部分精神生活,对它的膜拜不亚于任何一座神祇。可能是人这物种,没点精神依赖就浑身脑袋疼吧。也不单是中国,电视在后冷战时代对世界和平潮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吃饱了饭的人民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了无限的电视节目上,除非事儿大了了真懒得打仗。电视神千古!电视神万岁!  开场相当利落,三言两语人物就跃然荧幕上。这很正常,哪怕一个二流作品,只要稍有廉耻,起码开篇也都用脑子。作为一部经典,更是处处用心,每个人物寥寥数语都精当地点出了身份和个性。粗看还不觉什么,细看里面处处是信息。《我爱我家》就是一部小《红楼梦》。从表象要素上,贾府对应贾府,120回对应120集;从情节推动上,处处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从人物塑造上,笔笔体现人物的性格身份;至于标题、台词、典故等等,更是举不胜举。我说说,你听听。  小凡说一礼拜才见一回荤腥——记着,前面说的大家都很瘦。她平时住校,周末回家,正赶着周末全家改善伙食,这种高档食品当年被人民群众誉为“好吃不如饺子”。喜欢看《动物世界》多少带出了她的大学生背景,《动物世界》的精美程度远超无数电视剧,真是看人不如看兽。而喜爱陌生神秘的世界这个倾向,也符合将来她出国的性格。顺便说一句,《动物世界》那些片子来源五花八门,多数是杂七杂八的国外纪录片,而紧爷的声音完美重塑了这档节目,把它变成了艺术品,可比美帝改编太空堡垒,不让石斑渝再塑星爷。  志新比比划划的动作,正符合他的身份:北京青年——高干子弟——吊儿郎当而自命不凡,不用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小张的“马仔”,捡烟头的动作就深深地出卖了他,就像他爹说的“志新一个穷鬼”。《我家》的精妙处之一,就是在主线剧情之外,于无声处或体现人物特征或是抖包袱,不用心看,会错失无数有趣的细节。  和平作为一个大家庭儿媳妇兼主妇,称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穿着着围裙和小保姆一起收拾饭桌,一边很有眼色地观察老人的行踪。这是《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当然有很多不同,不过从“幕后黑手”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到后来选新小保姆时再细说。  小张一开头没出现?当然啊,她在收拾碗筷。  圆圆的淘气,只会产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志国应该是经历过按键电视时代的人,较之新一代对遥控器的熟稔,明显不够适应。  后来,我们的父亲也学会了用遥控器。再后来,我们学会了用电脑,我们的父亲老了,学不会了。
  中国人玩得最精的就是人情世故,被喊成“小红楼梦”,在这方面自然是玩得炉火纯青。  全家对赖在单位不肯退休的老傅议论纷纷。当和平同志脱口说出“我看你爸,纯属老糊涂”,公公老傅及时从门口出现了。如果你是编剧,这话由谁来说?和平是最合适不过了,儿子闺女孙女谁说,都不如儿媳妇更有笑点。大伙发现老人在身后,纷纷“吃了吐”,可怜的和平同志却最后一个发现,而且喋喋不休地对公公的行为吐槽,让全家巨汗不止。当面背后议论长辈,还有比这更尴尬的吗?所以这集里,和平对公公的不合理要求表现得特别恭敬,注意,座儿是和平让给老傅的,而且立刻回避矛盾去厨房。同时也是这儿媳妇贤惠,去给公公热饭甚至端到客厅,就差直接喂嘴里了。但她该说的话一句不会少说,并不畏惧老人。后面她还提出“欢迎您回家主持日常工作,也让我松快松快”,基本上和平和公公的对话都是这样,既孝敬奉承又实话实话,总结就是:敬而不畏。  综合全剧,和平确实是个极有眼色又极孝顺的儿媳妇,也使贾府虽然看不太起和平家,却仍然家庭和睦,而且和平还能做贾府的主事人。  和平发现老傅在背后,赶紧找补之余还有一句“要不是咱爸是明白人儿,不往(四声)心里去,要换了别人儿,那——呦,爸来啦!”这句话深得人情世故的精髓,一发现苗头不对立刻玩命戴高帽稳住老傅,中间不给任何停顿,借着帽子还暖和立刻把事主拉到台前,举拳难打笑脸人,得多没修养的人才发得出火来?  我个人最喜爱的人物(同时也是我妈和我奶奶最讨厌的人物),老傅同志出场了。这集里老傅还没有使用后来经典的“吼吼吼”笑声,还穿着中山装,心理状态是一名政治极过硬的老干部——我奶奶是这种人见多了所以讨厌吗?老傅入戏极快,一个妇联的段子讲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呲着牙一脸淫笑(这个词虽然不适合,不过恰如其分……)学家庭妇女说话,和他老干部的身份构成巨大的反差笑料。其中有一处停顿,“(学妇女)别说傅局长,就是副总理俺们也不能随便让他瞧(胸口)。’瞧你那个鬼样子!哪个副总——愿意瞧你嘛!”注意这个停顿,绝对不是演员的口误,是故意设置以体现老傅政治过硬:为尊者讳,可不敢和瞧女人胸口往一块提!  “什么娘家人婆家人,全国一盘棋嘛!”“全国一盘棋”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  《我爱我家》还涉及了大量的社会热点。有些到了今天已然愈演愈烈,从当年的萌芽状态成了有分量的社会现象。  傅老虽然表示坚决不上妇联那屋儿去,但可不是要彻底退下来,“要不然……我上计划生育那屋儿再忍忍去?”官位可能是仅次于毒品的上瘾物了,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老傅是想要用工作体现活着的价值,那时候,官位还没明目张胆地意味着金钱、二奶这些好玩意儿。  还有一段挺有意味的对话,当保姆小张妄图当家作主,志新说了大实话,“你那叫使唤丫头拿钥匙,当家不做主……”国家大事儿你作主就得了,小事儿就算了,小事做不了主大事做主,也是很正常,很正常。  老傅开家庭短会,要在家里“开源节流”,大伙自然跳脚反对,老傅说:“怎么搞地嘛!改革嘛,总要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怎么一触及个人利益就坐不住了,一触即跳嘛!”  一触及个人利益就坐不住,这有什么不对吗?大学老师龙哥曾给我们讲过一种观点:主张经济学家不要考虑全局,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提出符合本阶层利益的主张,然后决策层才能根据这种最真实的声音,衡量利弊制定最合理的政策。这理论不可能这么简单,不过可能很多专家和我似的不好好学习,就听了个一鳞半爪,所以我们都看到如今世道“专家”们是怎么叫唤的了——因为他们只代表既得利益阶层的立场。那怎么才会有人代表其他阶层利益说话呢?那需要其他阶层说话好使。怎么才能好使呢?我不知道了。  当一个人被所有人骂傻逼而死不悔改,一定有你看不见的利益在当家作主。  而文明史也教育我们,不好使的话,改革动的总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阵痛的也总是老百姓。
  后面的大致情节是老傅上台后好大喜功,乱搞基础建设,以致屋子差点被各包工队拆个底朝天,遭到了全家人批判,然后老傅经过一周思考,反攻倒算,指摘全家的错误,再被全家故意承认的“错误”吓到。  不顾实际盲目建设,在九十年代初正火着呢,具体情况可参见《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所以这并不是预言2010年代在每个城市都可以见到的、那空荡荡的“开发区”、“产业园”,也不是讽刺早年间的“大炼钢铁”。活在当下,有时就可以活在所有时代。  而傅老的政治手腕,更值得玩味。指挥不当遭到围攻,下野,暗中准备反击,再度出山,战退反对者,甚至逼得这些人互相揭发。这种政治伎俩,从来就不新鲜,往前百十年看去,就能看到好几位伟人,比如蒋公,比如……  和平:“您这资产阶级思想就乘虚而入,沾染上了“一切向钱看”的恶习,撕去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最后这句出自《共产党宣言》。老傅:“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滴。”出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老傅被批判时,圆圆说:“任何对您的怜悯都是对全家的犯罪——我每天一块钱零花钱一分不许少(转身离开再跑回来)——三年不许变(转身离开再跑回来)——除非随着物价的上涨再作适当调整。”老傅反攻时原话奉还:“批评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啦?要经常讲反复讲,任何对她的怜悯都是对全家的犯罪.” 还有一句:“(圆圆你)知道反省什么问题吗?主要是历史问题!”这个“历史问题”,对现在没经历过革命语言生活化的一代来说,可能没那么好玩了。对岁数太大的人,可能也没那么好玩。刘少奇,彭德怀(以下省略不知道多少字儿)的罪名都有一条“历史问题”。现实中的“潜伏”者们,到后来的下场,也往往都有这么一条。  一个令人捧腹的细节是,被要求多交钱时和平满脸堆笑:“爸爸爸,这全在您一句话!”老傅一转身脸变得比天都快。另一段儿很出彩的地方就是老傅和志国夫妇的谈话。当大伙都被反攻倒算气走吓跑之后,志国见势不妙主动拉着和平冲过来检讨:“爸!额,家有长子国有大臣,问题发展到今天,我们深感我们的表率作用起的很不够(避重就轻),啊,平时吧,我们——他们(划清界限)有时在背后胡乱议论您老人家的时候——我揭发啊,志新在方面这尤为恶劣(揭发他人站队)——我们不但不予制止,反而随声附和,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错误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用套话自我开脱兼表示雌伏)”和平在质问志国是否要离婚时的动作,整一套大鼓艺人做派,遗憾的是似乎缺点儿程式化的感觉,那一拍大腿不太够劲儿。老傅拿出一个小本儿翻着“今年1月17日晚12点二十分,志国对和平说……今年3月2日深夜1时许,和平说……”这里观众笑声特别大……记得我说的草蛇灰线吗?这一笔伏到75集去了,后来有机会时,志国两口子是非常想搬家的,虽然不是因为这事,但没有独立空间确实不太爽。  老傅的服装是他心理状态的一个隐喻。在主持工作和反攻时,都穿的是中山装;被批判时,穿的是便服。不同的服装,体现了他强势和弱势的不同状态。而到了最后,老傅被家人的“错误”吓到后,家人告诉他“我们都是跟您开玩笑呢——我们都是好孩子!”,老傅依然穿着中山装,但露出了妥协的笑容。这说明:一,老傅在家里的权威地位大体上仍未改变,二,他虽然仍保持着权威,但对后辈的生活,学会了妥协。  很快,“老傅”就要变成“傅老”了。
  马克!  也打算寒假开一个帖子818我爱我家呢,和楼主想一块去了。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怒马!  我爱我家的千年脑残死忠粉!  楼主好好扒,我会认真看的!
  3关键词:居委会,道德管理与公共活动场所;志新的表演;花瓶也不好做;“您总是天天工作到深夜”;一个老党员的节操;以后,我们要称呼他“傅老”了。
  新浪微博“我爱我家最牛影评”和百度贴吧都有这个帖子,万一我又不发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去那儿看。不过,这个是最新修改的一版。
  第3集 我们的愚人节  简介:大家都过起了愚人节,互相蒙。最后决定骗傅老单位让他重新出山,没想到玩笑开大了。。。
  3、我们的愚人节  老傅此时已然接受了退休的事实,满足于在街道延续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提起居委会,我们头脑中往往冒出的典型形象就是……余大妈陈大妈一群戴红箍老太太之类。但实际上现在其中有很多大学学历的年轻人。我亲眼见过街道招考报名,那长长的队伍颇足以媲美雅思考试,只是美女比例低了点。雅思考试美女之多令我对民族前途充满了忧虑……  以前的居委会都是从社区居民里选用,同时似乎没什么待遇,主要由有闲又有威信的大爷大妈们组成。这其实是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孑遗。传统中国社会因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上又存在缺陷,无法做到精确数字上的管理。于是,道德管理在很多地方替代了法律管理。比如“村长”,就不是纯粹的行政长官,而往往掺杂着“二大爷、三姑父”这样的伦理关系,在代表行政力量的的同时,也从道德上对被管理者造成压力。七大姑八大姨串闲话,也是用道德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体现。现在,社区主任属于事业编,要从上级机关委派,工资也是政府发,除了“名分”,和公务员差不多,自然吃香了。  其实,我想当年的大爷大妈们更多是把这作为一个公共活动场所。在我小时候,也就是90年代初期,除了街里街坊热热乎乎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承担公共生活功能。比如我们片区的“老年游艺室”,相当的名不副实。每天晚饭后,穿着鲜亮衣服的老年人在场地中央载歌载舞,中年人东一堆西一群的聊天,我们小孩像耗子似的在人群缝隙中奔跑打闹,不时传来喊闺女骂儿子的叫声。那真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随着90年代末进入防盗门时代,公共活动场所也逐渐消亡,记得《新周刊》还做过一个专题。然而物极必反,在青年人逐渐通过各种互联技术找到替代平的同时,中老年人也在2010年代再次找回了“广场舞”。  志新的表演是本集最大亮点。有不是燕红的女人找我?立马窜出去,手大幅领先身子去抢电话;抽抽着小脸打电话,那表情那语调,简直是贱到极点:“刘颖是你嘛?矮油,可想死我啦!”(这个文字真形容不出来);接到约会邀请之后,做出《红色娘子军》中的腾跃动作冲回屋子换衣服,更是神来之笔。在《北京电视剧辉煌30年》的访谈中,我们知道这是梁天自己创造的表演动作。本集中肥皂糖进了小凡,志新和老傅三人嘴里,个人认为志新的表现是最棒的。梁天同志果然不愧做过北影的考官。   小凡那花裤子怎么看都有点睡裤的意思,但是:那腿!!!很有年轻健康的性感。果然男人随着岁数的增长,对美女的关注点很容易转到腿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凡更多的时候作用就是个花瓶,但是,花瓶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得真漂亮。  小凡看到老傅深夜还在挑灯苦读,说:“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您总是天天工作到深夜……咱们家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经过搜索发现,在我国,“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管是党委书记、院士、老师、高考状元、创业学子、矿区先进、法院先进、图书馆先进、甚至同一公司的张书记、王总经理、李主任、赵会计……这充分说明了为何我国在国际上买什么能源什么就涨价——需求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地大物博: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同一条街,同一栋楼,都有无穷的最后一盏灯。钦佩之余,我对自己的低级趣味感到羞愧,偶尔熬夜,我看到的都是夜店工作者家的灯最后一个熄灭。  本集是挂羊头卖狗肉,题目是愚人节,实际讲的是:一个老官僚的节操。傅明同志作为一个开口就打官腔,同时嫉妒心、优越感种种小市民心理基本一样不缺的形象,却经常令人感动,原因就在于“节操”二字。因为他们虽然未必真正做到,但起码心里还装着“为人民服务”。刚才谷歌拼音输入法自动联想出了“为人民币服务”,谷歌你的节操何在?  玩笑开大了!当听说将重新走上领导岗位,老傅激动得喜形于色,饭都不吃就去武装头脑做复出准备,更让志新小凡们担心的,是那发自内心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家手册》、《经济法规汇编》、《微机的使用与操作》,不要说老傅,恐怕留美知识分子老胡也看不下去。不过这份责任心,已经很让人感动了。我们身边,还是“会做戏的虚无党”更多些吧。  然而在刻苦攻读之后,老傅终于发现:我真的老了。当着全家,他宣布了不再出山的决定。他要的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官位。话说得依然官僚气十足,可精神却令人动容:  “昨天我考虑了一整夜,我这个岁数,这个脑筋,这个精力,恐怕不适合担任过于繁重的工作啦。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干一点嘛,我们老同志给你们把把关,出出主意,当当顾问,也就可以啦,啊。这个,真要把我们推到第一线去,恐怕其结果也是恰得其反地……”  这也是一个老之将至的人,承认现实的宣言。一个不久前还恋栈到连计划生育办公室都想去的老干部,做出这个决定,内心要经过多少煎熬?  从现在开始,我只是个老人,再不是以前的局长,我的时代已过,我只需要安享晚年了。他在心里也终于真正离休了。  以后,我们要称呼他“傅老”了。
  马克  
  第一次看到以此高度评价我爱我家,有意思!楼主继续!认真阅读,给您捧场!
  马克 好玩 小时候就喜欢这个剧  
  第4集 也算失恋 简介:志新要正式找个女朋友,燕红屡次捣乱  4关键词:作家的必要条件以及说书人;连派评书;伟大的游击战术大师郑燕红同志;一语双关;经典母题“欢 喜冤家”;青梅竹马,为何成不了正果;志新的性生活;萨马兰奇刚走又飞回来了?
  写的不错 马克
  4、也算失恋   “那我是眼高,多少姑娘追我啊。漂亮的、有钱的、包括洋妞,结过婚没结过婚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排队——拿号,按单双日,分初赛复赛!”很难接受把一些没有幽默感的货称为“作家”。我以为,作家起码要智力过剩才行吧。不能给人带来欢乐的文艺,打死我都不肯承认那是好东西。万一哪天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男人,我跟最后一个女人一起与野兽搏斗之余,肯定也要带上几本书。带上鲁迅,王小波,王朔这几位幽默大师,我也就对得起20世纪末华夏子孙的身份了。《我家》第一功臣梁左同志,由于作品多以影视形式出现,到时候估计没有电,只好割爱。  我们的梁左老师,用王朔的话来评价,对中国传统艺术是真正入了门的,和平的大鼓艺人身份是一例,台词中无数相声手法更是举不胜举。新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我没有看过他的书,不过获奖发言中一句“我是一个说书人”,就觉得这个人态度极端正,作品应该不会差。好的说书人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优秀代表之一,我们可以略翻翻《杨家将》、《精忠传》等小说,那都是——多么烂的故事啊!可是经过几代评书艺人的口吐莲花,都成了不可磨灭的艺术精品。哪怕像《三国演义》这样趋近完美的成品,在评书中,也有了不少精益求精的改进。以后再细说。  本集中,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伟大的游击战术大师郑燕红同志,活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深刻教育了贾志新同志的小资产阶级摇摆性,粉碎了侯(猴)小姐、朱(猪)小姐、于(鱼)小姐、牛小姐、马小姐、杨(羊)小姐等妄图破坏贾郑两家牢不可分伟大同盟的狼子野心。至于燕红同志打击“小三儿”的具体战术,还是留给女人去分析吧。  燕红是前四十集中的重要配角。在第三集中,燕红先是从傅老接的电话中先声夺人,然后再登场,可惜不够闪亮,衣着有些老气,比不了小凡的服装大多在今天看来也满时尚。这一集才真正是她的戏份。不过,很多话还是留到后面吧。  “你这不是将我呢吗?”志新这一语双关,只能用眼睛,不能用耳朵发现。其实这一集使用的是一个喜剧经典母题“欢喜冤家”。郎有情妾有意,为何非要在最好的年华彼此错过呢?假如这一集最后,燕红答应志新“再让我一回”的时候说的是“咱俩就往一块堆儿凑活凑活”,或者燕红没对“鸡吵鹅斗”那么大反应由着志新往下说,也许后面的故事就都不会有了。可惜这一对儿的相爱相杀,不像限于篇幅的电影那样,有那么熨帖的大团圆,就像生活里我们那些错过,只能自作自受,再也找不回来。  不过,有的人只有在错过之后,才能永远刻在心里吧。到成家立业两个人结为夫妻,难道就能要求对方把以前的生命痕迹抹掉?虽然任何人见到自己配偶的前伴侣都会不爽,但你得明白这不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聪明的配偶,会像《东京爱情故事》中里美那样用自己的投入悄悄占据爱人的生活,才能放心地让完治重会昔日刻骨铭心的莉香。哪怕你的配偶是不那么坚定的贾志国,稍微打一打拉一拉也就回来了。本集中志新说“大龄女青年是比就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多少不安定不团结的因素都打你们这儿来。”我倒觉得,不会维护婚姻的怨妇怨男们,才是造成家庭不稳定的更大因素。  志新燕红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但实际上两个人感情也有,组建家庭的愿望也都很强烈(志新说每次谈恋爱都是认真的,燕红打小喜欢圆圆这样的孩子),为何就成不了正果呢?因为志新没有工作燕红只是个体经营?两人都眼界太高期待更好的对象?这些因素应该都有,但再往下深究,还是两人都太过好胜,就像这一集开头志新那句双关语“你这不是将我呢吗”,只有在一方的地位明显高过另一方的时候,才能真正走到一起。不用到最后燕红被抛弃,在本集中我们就能看到,当志新说出“再让我一回”这样貌似服软的话时,燕红的表情有多么温柔。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严肃的问题:志新的性生活。  燕红:“(大惊小怪地)都一个礼拜啦?够长的呀!我们志新交女朋友一般不超过三天。”  燕红:“嫌我们志新同时交着好几个女朋友!怎么啦?为什么不可以脚踩几只船哪?”  燕红:“(志新和女孩子的关系)没有多深其实也!喏,就是一个追志新追成了精神病,另一个自杀未遂跳楼摔成了一条腿,还有一个一年去医院做了12回手术……”  那么,志新真的是一个花花公子吗?我的结论是:这完全是燕红同志的战术,不可当真!  我们纵观志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嘴上相当荤,这个荤是指对男女关系异常敏感,比如“咱爸是不是今儿跟单位巧遇哪位中午丧偶的女同志”,猜测和平妈看上老傅,猜测小张“是不是让那小子抢了先手,占了便宜了?”,猜测小凡看上孟老师等等。这明显是性压抑的一种体现。我们再参考他哥他妹。即使在自由的广阔天地,被广大女青年喜爱(后面会分析),甚至在跟和平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在乡下插队没人管的志国也没有犯下作风问题。思想前卫的小凡,在单恋孟老师时,也就是心里喜欢喜欢,没有什么真正作为,而且在孟朝阳疑似有不轨企图时反应强烈,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可见,贾府的性道德教育还是十分严格的。我们再大胆猜测一下,作为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志新过于消瘦的身材,是否是自助消费过度?孩子们啊,你们就庆幸生在网络时代吧,志新估计连饭岛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反过来说,为何志新一个无业大龄青年,可以和各种外企美女,市团委标兵约会?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很容易猜测,想想后来和平妈给老傅介绍的小史姑娘,连高干本人都有人愿意嫁,有多少女孩子不愿意接触一正牌高干子弟?当然,看到贾府的清贫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傅老的节操,真是令人感概,一个局长的儿子会没有工作,今天大概不是故事,是传说了。  老傅在本集中说了“又搞卫生?萨马兰奇刚走又飞回来了?”这句很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话,倒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一段文字:“北京的某些街道很脏很乱,总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这叫借某某会的东风。不光老百姓这样讲,领导上也这样讲。这话听起来很有点不对味。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住在里面也不体面──这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现在,这一点好多了,不过还是要经常借领导的东风。
  就到这里
  马克下。。。。
  @早餐来盘锅包肉 8楼
18:35:24  怒马!  我爱我家的千年脑残死忠粉!  楼主好好扒,我会认真看的!  -----------------------------  这不奇怪,任何社会,总有些人,说别的你根本看不见他,一说自己好的那口,就这个。。。那个。。。  呵呵
  @猫的春秋 6楼
18:32:09  马克!  也打算寒假开一个帖子818我爱我家呢,和楼主想一块去了。  -----------------------------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个写完之后,世界上基本上就不需要再有关于《我爱我家》的评论了。  ——哈哈,我这句话要是激出一更好的《我爱我家》评论来,那我挨骂也算值了。
  @梦是前身 7楼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美丽河水 15楼
18:56:32  第一次看到以此高度评价我爱我家,有意思!楼主继续!认真阅读,给您捧场!  -----------------------------  前四十集的高度,真的是了不得,后面八十要差不少。  感谢您认真阅读+捧场,我都明说了是求关注,没多少人能看到的话,我趟八卦这浑水干嘛。
  @zuiqiangxiaobei 21楼
19:22:04  马克下。。。。  -----------------------------  吓我一跳,以为自己还有马甲
  给楼主捧场。其实楼主可以多少截点图的,要不然大段大段的文字不太吸引人。
  @已近岸 27楼
19:45:38  给楼主捧场。其实楼主可以多少截点图的,要不然大段大段的文字不太吸引人。  -----------------------------  说真的,反正估计也没多少人看,看得多再把这待遇加上。不过您说的对
    全家福    抢电视开场    和平一遍忙一遍发现傅老不对劲,志新在捡烟屁股
  @猫的春秋
18:32:09  马克!  也打算寒假开一个帖子818我爱我家呢,和楼主想一块去了。  -----------------------------  @zuitaiping 23楼
19:37:34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个写完之后,世界上基本上就不需要再有关于《我爱我家》的评论了。  ——哈哈,我这句话要是激出一更好的《我爱我家》评论来,那我挨骂也算值了。  -----------------------------  其实,看了楼主这几段我都不好意思再开帖了...
  马  
    中山装出场    要不是你们这儿有个大老爷们,俺就把胸口(的伤)让你们瞧瞧      和平的变脸大法
    潮人之中山装搭围裙    遭到批判,改穿便装    妥协,但仍是中山装
  赞,写得挺好。
  前两天刚把120集全部下载下来留着慢慢细看,还真没LZ那境界,从里面看出那么多道道来,其实就是一部电视剧,我就不信当初梁左那帮人的思想到这种高度了?  其实就是图一乐!
  握手楼主同志!我正好在重温这部经典电视剧。  
  @99度1978 35楼
20:17:11  前两天刚把120集全部下载下来留着慢慢细看,还真没LZ那境界,从里面看出那么多道道来,其实就是一部电视剧,我就不信当初梁左那帮人的思想到这种高度了?  其实就是图一乐!  -----------------------------  《红楼梦》有什么道道?“其实就是一本小说”,好作品牛就在这:可以解读,也可以不带脑子看一乐。比如《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可以当成特好看一武打片,也可以解读成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但要是说那片子“就是一武打片”,死活不承认可以有别的解读,那就只能呵呵了。
  @99度1978 35楼
20:17:11  前两天刚把120集全部下载下来留着慢慢细看,还真没LZ那境界,从里面看出那么多道道来,其实就是一部电视剧,我就不信当初梁左那帮人的思想到这种高度了?  其实就是图一乐!  -----------------------------  我的解读是由二十年历史放在里面,有时老梁们只是真实描绘了当时,让一切变得值得琢磨的,是时间。  而梁左、英壮、张越、王朔的境界。。。还有人在怀疑的话,还是只能呵呵。
  @99度1978 35楼
20:17:11  前两天刚把120集全部下载下来留着慢慢细看,还真没LZ那境界,从里面看出那么多道道来,其实就是一部电视剧,我就不信当初梁左那帮人的思想到这种高度了?  其实就是图一乐!  -----------------------------  我也是这样想的
  @猫的春秋
18:32:09  马克!  也打算寒假开一个帖子818我爱我家呢,和楼主想一块去了。  -----------------------------  @zuitaiping
19:37:34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个写完之后,世界上基本上就不需要再有关于《我爱我家》的评论了。  ——哈哈,我这句话要是激出一更好的《我爱我家》评论来,那我挨骂也算值了。  -----------------------------  @猫的春秋 30楼
19:51:38  其实,看了楼主这几段我都不好意思再开帖了...  -----------------------------  那你多贴点图好不好。。。我最懒了。。。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马  
  赞lz情怀  
  @冷冻豆腐 41楼
23:17:09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  最好的几集你都提到了,不过葛优那集真那么好玩吗?我一直都觉得葛优在这集表现非常一般
  怒马  
  为我最喜欢的情景喜剧马克  
  大爱我爱我家
  @梦是前身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24楼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也不是这么说,从表面上看,贾家经济条件是很不错了,付明老人离休干部(打过日本鬼子嘛),家里在三环里趁这么大一房子(我记得有人考证过,是四室一厅,九十年代四室一厅不差啦!),家里还用得起小保姆!  但是实际想一想,家里的成员,付明老人是有退休金的,贾志国是国企很普通的清水衙门小科长,那时候国企跟现在不一样啊,要不怎么九十年代下海潮呢,他挣的在和平同志看来,都是‘仨瓜两枣’,和平同志就走穴那阵子挣了点(后面还全赔进去了),平时就是个家庭妇女,收入可以忽略不计,贾志新,付明老人都说了他是个穷鬼!贾小凡,还是个花钱的学生,贾圆圆........  等于一大家子里,能正经有工资的就俩人,能挣钱养家的其实就付明老人,一个半人挣钱,养活六口人!还得给小张发工资!  其实贾家的经济状态并没有好到一定份上,起码没好到连饺子都看不起的份上,所以贾小凡馋饺子是正常的生活状态,坦率地说,当时贾家的伙食水平,还不如正常知识分子家庭(比如什么医生律师工程师大学教师之类)的三口之家,起码人家那是两人挣钱养活三人而已。  对比例子就是对门的老刘,和老胡,老刘嘛,人家燕红做生意,十几万都赔得起(烂橘子那次),后来还买了新房子搬走了,能放着福利分房不住,去买新房子,可见经济状态不差,老胡就更不用说了!人家八十块钱一斤的大虾,随便吃!
  貌似看过类似的贴 很喜欢我爱我家  
  暑假刚温习过,确实搞笑!  
  技术贴  
  回复第49楼,@爱恋BL  @梦是前身 7楼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24楼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也不是这么说,从表面上看,贾家经济条件是很不错了,付明老人离休干部(打过日本鬼子嘛),家里在三环里趁这么大一房子(我记得有人考证过,是四室一厅,九十年代四室一厅不差啦!),家里还用得起小保姆!   但是实际想一想,家里的成员,付明老人是有退休金的,贾志国是国企很普通的清水衙门小科长,那时候国企跟现在不一样啊,要不怎么九十年代下海潮呢,他挣的在和平同志看来,都是‘仨瓜两枣’,和平同志就走穴那阵子挣了点(后面还全赔进去了),平时就是个家庭妇女,收入可以忽略...  --------------------------  这位是家迷了,不过,对门不是刘叔有,是郑千里,哈哈  
  @梦是前身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爱恋BL 49楼
23:38:38  也不是这么说,从表面上看,贾家经济条件是很不错了,付明老人离休干部(打过日本鬼子嘛),家里在三环里趁这么大一房子(我记得有人考证过,是四室一厅,九十年代四室一厅不差啦!),家里还用得起小保姆!  但是实际想一想,家里的成员,付明老人是有退休金的,贾志国是国企很普通的清水衙门小科长,那时候国企跟现在不一样啊,要不怎么九十年代下海潮呢,他挣的在和平同志看来,都是‘仨瓜两枣’,和平同志就走穴那阵......  -----------------------------  “付明老人离休干部(打过日本鬼子嘛)”连离休和退休都分得很清楚,您这个段位的咱就可以聊一些高级问题了。
  神经病,聊就聊吧,还长篇大论的,上网图一乐,看你写论文累不累!关键还没图。  
  错怪你了,有图,可还是很讨厌你的长篇大论,刻板做作不幽默,很多楼主发剧评贴语言都非常有才,你这个真是看得火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起码五六十了,文字这么泛味刻板怎么好意思发贴的,关键你还自我感觉良好,晕!ps,我也喜欢我爱我家,可这个贴水平太差了!  
  @梦是前身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23楼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初期也多啊,我家是小县城的,93年在姥姥家住过一段时间,二十出头的小姨天天减肥不吃晚饭,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更别论北京高干老傅家了。  我姥姥也很胖,88年就150斤了,她不过是个小学教师。反正那时节,胖大妈胖叔叔的随便见。  楼主肯定是怎么都吃不胖的人,不了解胖子的苦哟,只要不是重体力劳动者,细米白面随便吃,天天炒菜多放点油,一周吃一次肉,成胖子太太太容易了,这个条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稍微好点的农村和城市有正式工作的家庭都不难达到。
  @梦是前身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爱恋BL 48楼
23:38:38  也不是这么说,从表面上看,贾家经济条件是很不错了,付明老人离休干部(打过日本鬼子嘛),家里在三环里趁这么大一房子(我记得有人考证过,是四室一厅,九十年代四室一厅不差啦!),家里还用得起小保姆!  但是实际想一想,家里的成员,付明老人是有退休金的,贾志国是国企很普通的清水衙门小科长,那时候国企跟现在不一样啊,要不怎么九十年代下海潮呢,他挣的在和平同志看来,都是‘仨瓜两枣’,和平同志就......  -----------------------------  老傅有保姆费的,也就是小张的工资政府出的。贾志国是最后几集才到的国企,一开始是在机关,拿处级工资,再清水衙门工资级别在那儿呢,和平不怎么上班,但是工资照发,90年代的体制内就这个样子。  他们三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是1000多,在剧里说过的,养六口人,又不必担心房子,小凡圆圆上学学费又低,90年代初已经可以过得很舒服了。  而且小凡只是后来不是去美国了么,申请的全额奖学金,加上打工挣的钱,不但不用家里钱,说不定还给家里汇钱呢。  志新也是去了海南,之后就不用家里接济了。就是在北京的日子,他也不是只出不进啊,偶尔倒腾点东西,也够零花钱了。
  @妮可888 55楼
01:32:58  错怪你了,有图,可还是很讨厌你的长篇大论,刻板做作不幽默,很多楼主发剧评贴语言都非常有才,你这个真是看得火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起码五六十了,文字这么泛味刻板怎么好意思发贴的,关键你还自我感觉良好,晕!ps,我也喜欢我爱我家,可这个贴水平太差了!  -----------------------------  除了撒娇体您还看过别的吗?水平差不差,以你的水平我很难和你解释。。
  @妮可888 55楼
01:32:58  错怪你了,有图,可还是很讨厌你的长篇大论,刻板做作不幽默,很多楼主发剧评贴语言都非常有才,你这个真是看得火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起码五六十了,文字这么泛味刻板怎么好意思发贴的,关键你还自我感觉良好,晕!ps,我也喜欢我爱我家,可这个贴水平太差了!  -----------------------------  “农村泼妇大专高人青春期脑残?更别提淘宝后花园吹牛大本营水军办公室爱国贼俱乐部了。”恐怕这是您上火的原因吧?
  这帖子以前看过,楼主是转贴吗?还是把原创又发了一遍?
  回复第56楼,@梦是前身  @梦是前身 7楼
18:33:46   九十年代减肥的人多了去了。   -----------------------------   @zuitaiping 23楼
19:38:23   您说的是,改成“初期”   -----------------------------   初期也多啊,我家是小县城的,93年在姥姥家住过一段时间,二十出头的小姨天天减肥不吃晚饭,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更别论北京高干老傅家了。   我姥姥也很胖,88年就150斤了,她不过是个小学教师。反正那时节,胖大妈胖叔叔的随便见。   楼主肯定是怎么都吃不胖的人,不了解胖子的苦哟,只要不是重体力劳动者,细米白面随便吃,天天炒菜多放点油,一周吃一次肉,成胖子太太太容易了,这个条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稍微好点的农村和城市有正式工作的家庭都不难达到。   --------------------------  我们真的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吗……九十年代初肉勉强可以敞开吃,我身边可大都是瘦人多……听听大伙儿意见吧,看到的发表点看法?  
  回复第60楼,@酒愁  这帖子以前看过,楼主是转贴吗?还是把原创又发了一遍?  --------------------------  您放心,除非我精神分裂,否则是不会告自己侵权的:)  
  @猫的春秋
18:32:09  马克!  也打算寒假开一个帖子818我爱我家呢,和楼主想一块去了。  -----------------------------  @zuitaiping
19:37:34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个写完之后,世界上基本上就不需要再有关于《我爱我家》的评论了。  ——哈哈,我这句话要是激出一更好的《我爱我家》评论来,那我挨骂也算值了。  -----------------------------  @猫的春秋 29楼
19:51:38  其实,看了楼主这几段我都不好意思再开帖了...  -----------------------------  真的,您要有心不怕给别人做嫁衣的话,您来贴图怎么样,合作盖楼吧?这个我真不行啊
  -----------------------------  @zuitaiping 37楼
23:04:56  我的解读是由二十年
放在里面,有时老梁们只是真实描绘了当时,让一切变得值得琢磨的,是时间。  这个评论很经典啊。
  看见题目就冲进来了~特别爱看我爱我家!!!  尤其前40集,没事就倒出来看看。里面好多话都是第一次听,也学会了好多话  包括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句是我一想起来就想笑  最喜欢看贾志新~太逗了。。尤其是前40集里小瘦猴似的  最喜欢看葛优那集~我最爱的两大笑星集合在一起  经典段子很多啊,比如做广播体操阳台上做去,像筷子似的麻花,像给我们倒水的不是你妈吗,像多亏吃块糖要不得多苦呢……太多笑点了  楼主加油~  皮埃斯:我爷最烦付明- -话说我总觉得某些角度我爷和他还有点像呢
  有水平,好文采。记号慢慢看。  
  必须马克,从小就喜欢看。。。我比较喜欢和平假死,和平失忆,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丈母娘来我家等那么几集,还有几集我个人认为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语言过多,看起来有些吃力  
  在我心里《我爱我家》是作为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戏剧存在
  最爱的电视剧!
  第5-6集 亲家母到俺家 简介:和平家装修,和平母亲来住,惹得家人有些不快. 老和同志又一心给老傅张罗个后老伴,老傅忍无可忍  5-6关键词:电视剧的台词和演员;最佳客座明星;《渴望》和《爱你没商量》;铺垫;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和老艺术家完美登场;满堂彩的晨练;老太太的各种毛病;钟山风雨;盘腿;和老太太的悲剧人生,以及草根精神;老艺人的影子以及“被包养只有死路一条”;小知识分子家庭的抱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不说谁说?姆们不管谁管?——誓与此事共始终;势利的小史姑娘;百岁齐大姨;专管六国贩骆驼的;草根精神救了老太太
  5-6、亲家母到俺家  一般来说,电影的灵魂是导演,电视剧的灵魂是演员——先把编剧忘了吧。王朔老师曾经以《爱你没商量》(主演宋丹丹)的惨痛经历教育大家说:”我们真是糊涂,电视剧一天播一集,每集间隔24小时,在这24小时里观众上班、逛街、打情骂俏,柴米油盐,早就不在你的规定情景之中了,怎么能够和一场接一场往下演的剧中人感同身受?他们甚至会忘了你是为了什么动怒,即便记得也在24小时之内解除了那一份感情冲击,白天在班上就已做过理性分析。”所以,一个成功的电视剧,主角儿不管是俏脸、丑脸,怪脸,一定要让观众一看到就被带入剧情。  《我家》之所以经典,台词当然居功至伟。所以很多“家迷“都可以把《我家》当作背景声。但如果你不看表演,会损失大量的乐趣。人艺的宋丹丹、杨立新,还有英若诚张永强何冰金雅琴濮存昕等一干配角,还有人艺没考上的梁天……加上实验的文兴宇,用深厚的话剧功底,一举手一投足一眨眼一皱眉之间,人物既活灵活现,又充满笑料。而到了这两集,如果只用耳朵,你得亏损一半。  原因就是这集有《我家》客串明星中最抢戏的一位,和平妈的扮演者韩影,可以说每一举手每一投足都让大伙儿笑疼肚子。简单介绍一下,韩姥姥最著名的角色活在我们的妈妈和奶奶们心中,在《渴望》中扮演刘慧芳母亲刘大妈。本集中老太太提出“看哪个台还播《渴望》。”,和平回答“没劲,都是《爱你没商量》!”,观众的笑声已不被90后理解。  对付公公极有一手的和平,很快就得到了傅老的支持,要把老妈接过来住一阵子。但是,知丈母娘莫过女婿,志国就算得罪老婆大人也要玩命反对,加上连圆圆都不待见姥姥,不明真相的观众在窃窃私语:这到底是一什么极品老太太啊?可惜志国虽然明智,但和平的“我瞅瞅我瞅瞅我瞅瞅”威震八方,志国只能慨叹“天欲忘我,非战之罪”了。  “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中凤姐说过,《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也有。
  随着一辆“小型黄色出租面包车”停在杨柳北里,我们走南闯北名扬四海的大鼓老艺术家和老太太驾临贾府。老太太左手茶壶右手折扇,一脸严肃地来了个亮相,当即笑翻观众。这个出场不是天堂就是地狱,因为前面的贾府会谈,给老太太的出场做了浓重的铺垫,掉足了大伙儿的胃口,如果这里平淡无奇,反而弄巧成拙。缓缓转头,忽似见到东方日出,惊喜地一个箭步冲上去,久久握住傅局长的手不放。这比起《小崔说立波秀》中讲解的如何与领导握手更加热情更加低姿态,完全是穷苦人民见到大救星的礼仪。旧社会艺人出身的老太太是相当通人情世故的,不过通过头的热情也让贾府后来吃了不少苦头。和平两次接扇递扇都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母女兼师徒的默契(大胆猜测和平的大鼓是老太太教的)。“你们俩啊,该管我叫亲(qing四声)娘!”被软拒绝后立刻拉下脸,转眼又满脸堆笑。这个变脸大法,每次也都是笑爆全场。“挤兑你挤兑志国那是我闺女姑爷,那活该!……那不占理的事我可不能干”。包括后来“白住了这么些日子,也没给你婆家帮上什么忙,就这么着我就走了,以后你怎么在人家当儿媳妇呀?”、“这还用说啊,这眼睛里得有活儿。”等等。这几处透漏了老太太一个性格:老理儿多,规矩大。  老太太最初的亮相已经非常精彩,但紧接着又是一个满堂彩的晨练。“阿姨”开嗓法,“世上只有妈妈好”剑法,加上异常严肃的表情,这集的笑声就没断过。有个细节是老太太初到贾府,提到要晨练,吃过苦头的志国欲言又止。虽然没有真的来个“鹞子翻身鲤鱼打挺”,那么大岁数那一下踢脚也真不容易。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广告中看到刘大妈提毽子的身影,老人家身体真好。  有和平撑腰傅老保驾,通事故、规矩大的老太太貌似可以跟贾府和平相处,但她有些个比较惹人烦的毛病:非要把自己的规矩强加于人,而且不明说,只是挤兑得人家不得不按她的意思来;更气人的是,一旦对方满足了她的要求,会见缝插针地得寸进尺。老太太在老傅不同意她在客厅搭床时说着“和平,拿包袱,立马跟妈回家。”,可绝不会真走,没有一边要走一边盘腿上炕的——不对,是沙发。这种挤兑,是经典的中国传统作风,更有浓重的传统艺人习气。旧社会同属“走江湖”的算卦先生,人品不入流的,会用这种方法来挤兑住观众不让走:“今天来的众位里,有一位要发财,有一位要升官,有一位要遭小人,还有一位,我现在不能说,当了乌龟王八,他老婆偷了汉子了,等他走了咱们再说。”,谁还敢走?吃饭时也是,说着“我就爱吃折罗(剩饭菜的大杂烩)。你们吃你们的,就当我没在这”,却站在椅子后面下死劲儿瞪着大伙吃,结果小张不得不放下饭碗,去做一点不费事的打卤面:“弄点肉末打俩鸡蛋,搁点黄花木耳、香菇青蒜,使油这么一过,使芡这么一勾,出锅的时候放上点葱姜,再撒上点香油,齐活了!”。更会得寸进尺,挤兑走了看报的老傅后自己看起来,挤兑走了看电视的全家后自己跟和平一起看。  给和平说活儿的一段:“钟山——那个风雨——就起苍黄——得儿隆各儿里各儿隆——空空——百万——那个雄师——得儿隆各儿里各儿隆——空空——他怎么能够过大江。” “那到底过去没有啊?”,是相声里的一个传统段子,但在郭德纲说起之前,被爱国艺人们抛弃好久了。  尤其值得特别盘点一下的,是“盘腿”。这个动作一出,旧艺人小市民身份就表达得通通透透了。两集里老太太就盘了五次腿儿。第一次是“和平,拿包袱,立马送妈回家。”,第二次是把全家从电视赶走后自己看,第三次是在床上跟和平说话儿,第四次是准备介绍齐大姨时跟和平并排盘腿,第五次是“哭唱”。最精彩的要数第四次,和平打着毛衣,和母忽悠着老傅,却母子连心,分秒不差地同时盘腿上沙发!后来《罪与罚》一集中,和平和圆圆母女二人如出一辙盘腿而坐。什么叫亲娘儿俩儿,看看!
  老太太这性子,真要成了咱妈,可能确实得咬牙才能熬过青少年岁月。不过老太太一辈子其实不易。和老太太也就六十,最多挂零,《失落的记忆》中,七四年和平想回家时就只想到妈,《今天的你我》中老太太对自己的婚姻也露出后悔,和平的父亲应该已经没了超过20年。老太太很可能从三十多岁就一直守寡,而且又是个出头露面的艺人身份。没有这股子什么都热心的二杆子精神,早就郁郁而终;没有笑里藏私的奸猾,早就被男人玩弄于鼓掌。老太太倒安然且挺乐呵地活过来了。我们中国老百姓就是有这么强大的草根精神。不管什么打击,失恋失业破产重病声名狼藉,天空都照旧飘过五个大字——这都不叫事!我想拿这句话跟你们共勉:想把我们打趴下喽,那是八十岁的老和尚娶媳妇——没有的事儿!  从老太太及和平的身份设定上,我们可以看到多个老艺人的影子。和平是满族,唱大鼓,随妈姓。我们看看这个简历: 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艺人之家,满族,随母姓,14岁时正式拜师学唱“西河大鼓”,还一度学唱“东北大鼓”,1972年开始说演评书,1979年因说演传统长篇评书《岳飞传》而声名大噪。老太太对自己的艺人身份相当自尊,但内心又有点自卑,这一点似乎又有侯宝林的影子。据孙福海《侯宝林最忌讳的事》:“……他去南开大学讲学,一位副校长一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又伤了他的自尊,他立即回答说:“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言外之意:希望你能尊重我,想听相声吗?去剧场买票,我们再也不是“玩意儿”,任人呼来唤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这个,实在有点反应过度。当然这有时代背景,在旧社会的“下九流”里,“戏子”是和妓女、小偷同列的——而说书的叫“先生”,属于中九流。曲艺艺人从旧社会的“戏子”到解放后的“人民艺术家”,从饥寒交迫到挣工资衣食无忧,对党和新社会的感情那是发自内心的——但这不代表你们就可以搞什么歌颂型相声!被人养着,只有死路一条。是说二奶吗?是说京剧、相声以至一切文艺——没有观众还不死吗?二人转确实黄色下流,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兴趣就是围着搞笑和床。宋词怎么样,开始还不是娼妓唱的!原版《东方红》怎么样,还不是调情的荤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低级趣味而生存,等到出类拔萃的人物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慢慢地被雅起来,一直雅到变成国粹没人看,然后就死掉。  贾府众人忍耐多时,还是没忍住,纷纷跟和平提意见。最有意思的是傅老。他过来时志国两口子已经躺下了,说明时间虽晚,但老爷子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一开始,老爷子还是希望把话说得委婉点,不过越说下去情绪就越激动,和平及时用话拦住,给自己和老爷子都留了面子。  自己在家十来多年建立起来的威信,眼看快被亲妈糟蹋完了,和平终于忍不住去和老太太谈话。话说回来,和平有一句话其实真没说错,志国对和平妈的确是“阶级偏见”。由于老傅的清廉,当然更因为梁左写得是自己家,贾府更像小知识分子家庭而不是官僚,对艺人习气严重的和平妈确实是有偏见的,和平能被贾府认可,其实挺不容易。  但问题是老太太不但觉得自己“是金子搁哪都发光,是葵花啊,长哪都向阳”,而且抛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姆们姆们姆们!姆们不说谁说?姆们不管谁管?(文革期间的流行语,当然,原话是“我们”)”要给傅老说个后老伴:“傅局长一日不成家,本媒婆一日不回家,誓与此事共始终。(林则徐禁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于是,三十八的老姑娘,七十六的老太太,还有十八九的安徽小保姆纷纷被介绍给傅老。打小立志嫁高干子弟历经苦难痴心不改的小史姑娘,表现相当精彩,打进门就东张西望探看贾府的条件,张嘴就问傅老的待遇,听说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好,最是那一扭脸的不屑,加上矫揉造作的做派,活脱脱一个庸俗势利的老姑娘。其中还穿插着老媒婆的经验,当傅老介绍不利条件时,老太太一个劲用小动作拦着傅老。这段傅老很高兴地玩着掌上游戏机,从动作上可以看出是“俄罗斯方块”。  齐大姨她老人家居然真的还健在!到2012年已经97岁高龄,可真快100岁了。  傅老架不住了,向两个儿子求救。谈到小保姆时傅老说“我就是再坚定,也不能这样考验我嘛!”在现在年轻人的调侃中,仍在常常用到。而编剧继续“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提到了“专管六国贩骆驼的”居委会余大妈。此典故出自《红楼梦》中鸳鸯的话。  志新给爸爸出头了,可惜,是一彻头彻尾的馊主意:想用“我爸看上您了”吓跑老太太。谁知道,老太太貌似真的被勾起了这个念头。和志新“哭唱”,韵味十足,也只有一唱了一辈子大鼓的老太太能干出来。  志新的试探,不怪和平气急说“你这玩笑也开得也忒大了吧,啊?”如果事态按琼瑶小说的路数缠绵发展,真是能活活要和平妈的老命。好在志新还是估计对了,“咱妈也不是那多愁善感的人”。老太太单刀直入,直接找傅明同志谈谈,说破也就无毒了。  想弄死我们二杆子,门儿都没有哇!
  不错。希望楼主别半途弃楼。  
  @妮可888 55楼
01:32:58  错怪你了,有图,可还是很讨厌你的长篇大论,刻板做作不幽默,很多楼主发剧评贴语言都非常有才,你这个真是看得火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起码五六十了,文字这么泛味刻板怎么好意思发贴的,关键你还自我感觉良好,晕!ps,我也喜欢我爱我家,可这个贴水平太差了!  -----------------------------  都不肯多看一眼就下结论没图,又只懂得撒娇打痴体是幽默,但是还知道世界上有论文这东西的存在,经以上分析,上个大专还觉得自己挺有水平的可能性50%,出身农村内心暗暗自卑的可能性30%,年纪小连点耐性都没有的可能性20%。
  7、简介:志新眼看要通过买卖赚上一笔,一伙被骗的农村人找上他要欠款,心软的志新最后放弃了赚钱,选择了帮助人  关键词:不太精彩的一集;东北话差点劲儿;“按摩啊……这要女的多好”以及莫岐、假朝阳;一处硬伤和几个小伏笔;双轨制,《我爱我家》最重要时代背景之一;“宁可低价卖给外国人,也不愿意高价卖给中国人”——对外贸易的现状;艰苦朴素的习惯,捡起来吧。
  7、骗子  不太精彩的一集,生活味道淡薄,而且硬伤颇多。  环球公司经理的演员李绪良,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口东北话说起来虽然地道,但总有强行夸张口音之感。倒也不怪他的出身,李秘书句号倒是辽宁人,可是一样表现一般。怪谁呢?梁左们对北京话的掌握很绝,但这一集里的东北话,有韵而无神,对比一下赵本山军团作品中,当东北话当家作主时神采奕奕的表现,差距那是相当大。几位东北人强烈的弱智感也让我颇为反感。看来不同方言的精髓真的不大一样。但是以方言写出了名的好作家,似乎都出在北京话这堆儿。  世界公司经理:“按摩啊……这要女的多好!”果然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剃得也算),后来社会老老实实按他的预言发展,现在的洗浴中心找到男按摩师倒成了一种暧昧。澡堂出现了后来扮演孟朝阳同志的张永强,我们可以认为他扮演了两个角色,也可以说朝阳此时就是在做搓澡工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但按朝阳的背景可不会干这个。朝阳什么背景?很久以后再说。这位“世界公司经理”是莫岐,出生于1937年,多年从事曲艺表演,也是多部影视剧中的熟脸,畏畏缩缩的小市民和尖酸刻薄的知识分子演得同样出色,最被观众熟知是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双簧。
  志新所谓的做生意,就是国内贸易。更干脆一点,就是一个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名词“皮包公司”,没办公室没产品,买空卖空,走到哪儿公章、营业执照都带在皮包里,所以叫皮包公司。基本上有两种,一类背景深厚,基本上是“官倒”的出面人,更多就是吹牛的大忽悠,公司实力在于肺活量,环球公司、世界公司、银河公司、宇宙公司。被这种公司骗了以后打官司找不到人,找到人没钱赔,就是常事了。  说到“吹牛”,志新这类北京爷们都是天才,可真要坑人却往往心慈手软,注定发不了财。现实就这么不合理却又合情合理。而志新更心软到失去了原则,仅仅因为看到别人可怜就把赚钱的机会错过了,而且还是在被胡保安很不客气地对待之后。最关键是的,这样做能挽救环球公司吗?其实梁左写这集有点不过脑子,环球公司的预付款都已经被骗走了,而且是第五起被骗,哪有那么多流动资金来新买一批盘条?(按2012年的行市一般预付款要货款的20%)要是有又何必寻死觅活?  需要提一下的是,前四十集的主要编剧是梁左、英壮,还有张越、王朔参与,但没明确标出,为了矛头明确,就先默认是梁左。到了四十集以后,冤有头债有主,再细细地算这笔子账。  又埋下了几个小伏笔:银河公司胡总、炸油条的刘总。
  在九十年代前期,利用价格双轨制的空子,做国内贸易的公司的利润点是相当可观的,今天仍叱咤风云的一些大老板,“第一桶金”的来源就是这里,这也是要办他们时一办一个准的原因之一。为什么“第一桶金”成了原罪?这要从什么是“价格双轨制”说起。这是《我爱我家》也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经济背景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摸石头过河时,试行把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外按市场价格,在计划内则实际价格较低。这就是“价格双轨”,在当时主要指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你发现商机了吗?只要能把计划内的商品弄出来去按市场价卖,赚的钱躺着都花不完哪!可是怎么才能弄出来呢?寻租产生了。极少数的、腐败的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就是所谓的“官倒”,后面文怡找老傅要的批文,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这种“官倒”就叫做“官僚资本主义”。这样来源的“第一桶金”,自然成了大老板们的原罪,当然,是之一。可是,连志新都要通过胡三儿才能弄到盘条,而根本就没动过老傅的主意。再次为清廉的老傅鼓掌。都说我们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这句话是相当阴险的,它把“患不公”也悄悄划进了“患不均”里,把反对不公平等号于“仇富”。  出售价格双轨了,企业效益自然也就大不一样,最后结果自然是收入的双轨制。当年的“个体户”的收入让赚国家工资的人望而兴叹,包括百姓,也包括干部。所以,才有了和平初次下海的蠢蠢欲动和经不起风险,才有了撞到傅老的外企男青年经济宽裕,才有了副处级干部志国居然自感不如开饭馆的老同学,才有了和平演出一晚上比退休局长干部半个月工资都多,才有了徐晓丽嫌志国要做的生意太小种种事情。  二十年后,双轨制消失了吗?它的幽灵依然无处不在。为什么正式工、派遣制员工收入会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金有巨大差距?二十年前,倒卖商品让民众中的“个体户”成为了令人羡慕的职业,现在这些双轨制又让谁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做成贸易,就有巨大的利润。这给了我们深刻印象,潜意识就觉得“做生意的都是大款”。小微贸易企业的现状如何呢?经过多年外向型导向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了咱们的主流。我们从这么一句略有夸张的话开始:“宁可低价卖给外国人,也不愿意高价卖给中国人”。觉得买日本车的人是叛徒卖国贼的的可以不用看了,给这样的人讲理是讲不通的。  看看某贸易商(其实准确地说是工贸企业主)的理由:  一、国外的订单一次订货数量巨大,国内订单则数量少、款式多。数量少,则不需要加班,不加班则工人实际收入就低;款式多,则工人都变成了非熟练工,出的活少,也很难赚钱。工人赚不到钱,谁肯给我开工?  (任何“熟练”都是相对的,你是A产品的熟练工,我是B的,他是C的。如果现在只生产A产品,即使我和他这样“非熟练工”,做得多了也熟练了,当然这是较低附加值的产品,现状是我国出口产品主流就是低附加值商品。如果现在做了点A又做点B再做点C,你我他都成了非熟练工。)  二、关于货款。内销的零售商一般能款到发货,但问题又回到订单小,数量杂。而牛逼的大企业,则需要工厂预先铺货,之后多少天账期后才付款。流动资金紧张是贸易企业的普遍情况,贸易商是真心受不了。内销价格并不比外销有优势,就算会略高几个点,也都被这部分积压资金的利息给消化了。至于诚信,欠账之类的问题权且不说。而国外的货款,一般可以接受三种:信用证的话,可以到银行做押汇,换出部分现金;预付款的话,国内贸易商一般都会给老外折扣,但比起民间借贷、银行贷款的利息,给折扣仍然成本低。货后T/T是最常规的,但国外客户会在货物装运出口后3个星期内结清,因为正常去欧美的船期就是一个月左右,出口商要收款才放提单。总而言之,出口能提供更好的资金链条。  三、且不提各种黑白两道的打点,单是国内客户之间永无止境的酒桌应酬,小微企业主的财力精力就受不了。而且没法不承认:国内的骗子更多。   第一条,说的是劳动力成本,第二条,说的是资金成本,第三条,说的是管理成本。合起来一句话——成本过高,利润点过低。  利润点低,就要靠巨大的数量来做大利润总额,否则都被工资、水电、房租等营业成本吃光了;利润点低,就要特别重视流动资金,才能做更多轮的贸易来获取足够利润;利润点低,所以你的工资就是那么苦逼。  利润被什么吃掉了?以前肯定不是这样,要不当年大伙儿干嘛对做生意趋之若鹜。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贸易日益艰难的这几年发生了这样一些事:企业“用工荒”(其实可以叫做“奴隶荒”),水电提价,商品房价格猛涨。一句话: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怎么搞出来的?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又带来了对内货币贬值(买东西越来越贵),再加上对外汇率一路猛涨,被2008年的货币刺激政策从金融危机中保护下来的企业,到这两年终于很是死了一批。企业死则员工失业。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赚10万敢花10万,甚至50万。固然通胀凶猛,攒钱就是等死,可我更不想过把瘾就死,把也许是未来的保命钱花掉,这叫找死。我等死的怎么着也比找死的多活些日子吧?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不经历,很难真正体会其中的艰难。美国大萧条时代几百万人如蝗虫般全国找工作的场面,没中国人见过,更想象不出来为了方便面抢劫超市、为了米饭卖身、为了馒头杀掉邻居、看着亲生骨肉饿到活活饿死的心情。  艰苦朴素的习惯,还是捡起来吧。
  马克!!!楼主慢慢写,别弃坑。
  @冷冻豆腐
23:17:09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  @zuitaiping 44楼
23:29:00  最好的几集你都提到了,不过葛优那集真那么好玩吗?我一直都觉得葛优在这集表现非常一般  -----------------------------  可能葛优本身就极富喜剧色彩,我一看到他就乐,而且他演的二流子懒汉真的很招人恨啊,什么伸手不见六指,什么几个饱几个倒之类的我和老公经常说着玩儿哈哈
  @冷冻豆腐
23:17:09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  @zuitaiping
23:29:00  最好的几集你都提到了,不过葛优那集真那么好玩吗?我一直都觉得葛优在这集表现非常一般  -----------------------------  @冷冻豆腐 84楼
20:44:08  可能葛优本身就极富喜剧色彩,我一看到他就乐,而且他演的二流子懒汉真的很招人恨啊,什么伸手不见六指,什么几个饱几个倒之类的我和老公经常说着玩儿哈哈  -----------------------------  人比人起死人,张永强那么卖力被贬得一无是处,李雪健演的倍好被恨得牙根痒痒,人葛优往那一站,大伙就爱看。。。
  第三集    我的我的我的我的    刘颖,真的是你?克想死我啦    红色娘子军的腾跃动作
    小凡吃肥皂    志新吃肥皂    老傅吃肥皂
    刘颖没等来,流感等来了    被骗又要走上领导岗位,喜笑颜开    又忧心忡忡    深夜苦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6集  
  LZ这个工程量不小哦,加油加油  我爱我家里除了红楼,还有很多情节单拿出来就是一个个段子啊  梁左不愧为大师
  小时候很火的  
  @冷冻豆腐
23:17:09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  @zuitaiping
23:29:00  最好的几集你都提到了,不过葛优那集真那么好玩吗?我一直都觉得葛优在这集表现非常一般  -----------------------------  @冷冻豆腐 84楼
20:44:08  可能葛优本身就极富喜剧色彩,我一看到他就乐,而且他演的二流子懒汉真的很招人恨啊,什么伸手不见六指,什么几个饱几个倒之类的我和老公经常说着玩儿哈哈  -----------------------------  介绍对象也就算了,介绍的还是一个百依百顺俯首帖耳的万元户!  贾志新说:有这好事我怎么没轮着啊!
  @冷冻豆腐
23:17:09  这剧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电视上只要重播我就会跟着看,而且每次都还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最喜欢和平她妈来做客,葛优,谢园,和平假死那些集,逗死了o(╯□╰)o  -----------------------------  @zuitaiping
23:29:00  最好的几集你都提到了,不过葛优那集真那么好玩吗?我一直都觉得葛优在这集表现非常一般  -----------------------------  @冷冻豆腐
20:44:08  可能葛优本身就极富喜剧色彩,我一看到他就乐,而且他演的二流子懒汉真的很招人恨啊,什么伸手不见六指,什么几个饱几个倒之类的我和老公经常说着玩儿哈哈  -----------------------------  @爱恋BL 93楼
22:28:59  介绍对象也就算了,介绍的还是一个百依百顺俯首帖耳的万元户!  贾志新说:有这好事我怎么没轮着啊!  -----------------------------  哈哈,这么喜欢这集我先把它发了吧
  我超爱王志文、江珊、林丛演的《生活之友》那集,点π个赞,尤其是林丛,演技真心出众,这集亮点无数啊
  @anbcjcys 95楼
22:44:13  我超爱王志文、江珊、林丛演的《生活之友》那集,点π个赞,尤其是林丛,演技真心出众,这集亮点无数啊  -----------------------------  林丛演了几个角色?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90年代的三大耻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