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motogp赛程表正赛程表2015年

2015年Motogp & WSBK系列赛程+测试时间-『 摩托车赛事与特技 』-国内最纯净的摩托车论坛,专业致力于摩托车长途旅行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世界摩托車錦標賽(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簡稱MotoGP),是指摩托車賽中最重要的一項賽事,相當於四輪賽車的地位。賽事由(FIM)主辦,各分站賽主辦國負責承辦的每場具體的比賽,具體管理和爭端仲裁則由MotoGP賽事委員會執行。
目前MotoGP這項賽事又根據分為3個級別:Moto 3(250cc),Moto 2(600cc),MotoGP(最高可達1000cc,儘管MotoGP在這裡作為一個級別的名稱,但也作為三個級別賽事的統稱,這種用法是官方於2002年規定的,但更多的場合「MotoGP」指的是MotoGP級別)。3個級別就意味著每個分站會有三組賽事,由於MotoGP組的技術指標遠遠高於其他組,這組比賽往往是賽事中的焦點。但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MotoGP於2007年限定引擎排氣量最高為800cc,但在2012年,官方又將其改回1000cc)
MotoGP於1949年由(FIM)統一規則後形成的世界摩托車公路錦標賽,比還早一年成立,開始時稱為WGP,全部賽事在歐洲進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賽。1951年增加至8站比賽,到1961年再增至10站,且加入了的站,賽事進入。1964年,比賽首次加入站;1967年首次加入站;1969年,增加為12個分站。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賽事發展緩慢,僅僅於1972年增加為13站。進入20世紀80年代,比賽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飛速發展;首次加入的分站有:1983年站、1987年站、1988年站、1990年站、1991年站、1996年站、2004年和。其間年,日本有兩個分站。分站數量在1987年增為15站,從1999年至今,每年有16個分站的比賽,分散在全球五大洲。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賽的最高級別被限制在四個500cc。因而當時所有機車都是二行程的,以在引擎排氣量既定的情況下獲得更大動力輸出。2002年,規則變更了,名稱也改變了,把最高級別的500cc級別和整個賽事名稱都改稱為MotoGP,不再是WGP。製造商們這才得到許可擴大四行程機車的引擎排氣量到990cc並可以選擇性地使用3到6個氣缸。所以,2002年以後MotoGP才有較快的發展。
理論上來說,500cc二行程的機車的動力弱於990cc四行程的機車。2002年的賽場上成了各種引擎車型的混戰,很快大家就發現四行程機車明顯比二行程機車在任何方面都出色。所以2003年二行程車就在MotoGP級別組的賽場上消失了,而125cc和250cc級別組則只用二行程車。
從2007年開始,MotoGP級別的機車將被限制在最高排氣量800cc。公佈的原因是要照顧車手安全,因為GP級別摩托車的動力輸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來已經有了充分的增長。
在2010年開始,GP250級別的賽事將改變為使用四行程600cc的賽車,並將名稱改變為Moto2。
從2012年開始,因MotoGP級別的賽車排氣量限制恢復至1000cc;主因是車隊反應800cc賽車讓經營成本增加,卻讓廠車的過彎速度降低減低可看性。
125cc的機車被限制為單汽缸且最低重量80KG,250cc車則被限制為雙汽缸最低重量100KG,這兩種級別組的比賽只有二行程車。
因為大多中高級(大於250cc)的摩托車都是四行程,在比賽中使用四行程車能讓製造商藉機開發技術積累經驗,從而獲益更多。儘管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聲明作依據,最近關於阻止向大眾出售二行程車的決議還是讓人們對二行程車比賽能否長期存在產生了疑問。
GP級賽車允許選擇性使用3到6個汽缸,根據汽缸數不同,重量限制也不同。因為既定排量下,汽缸越多,動力越大,所以最低重量限制就升高了,作為一種平衡手段。2004年,有3、4、5個汽缸的配置。2005年Blata車隊有了6缸車。GP級摩托車是特製的賽車,追求速度和可觀賞性,最高轉速16000轉/分,直線速度一般達到330km/h,平均圈速也能達到250km/h,絲毫不亞於F1。目前MotoGP最高速度記錄為Alex Barros在2004年Mugello的343 km/h(213.1英里/時),而目前F1賽最高速度記錄2004年在Monza寶馬·威廉姆斯車隊安動尼奧·Pizzonia創下的369.9km/h(229.8英里/時)紀錄。
也正由於速度太高,2007年的新規則選擇降低最高排氣量,減少動力輸出,比如減少傳送檔數量這類降動力的措施也被討論過,但遭到反對。這個將實行的新規則對本田車隊有利,因為它現在用的是5汽缸車,只要減少一個汽缸就行,其他廠商則需要重新設計發動機。
MotoGP級別組使用的GP級摩托車不能對大眾出售,都是世界級比賽專用車,這點和眾多產品類的比賽不同,比如,這項賽事裡面用的摩托車都是可以對外出售的產品改良版。但其他級別——125cc、250cc排量的GP級摩托車有相應對外發售的普通版本。一輛125cc的車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價錢,這種車往往用來進行種類繁多的國家級比賽。
像F1賽車一樣,GP級摩托車也並不僅僅是用來比賽,更要用來展示製造商的技術和設計實力。因此所有GP級摩托車大都是昂貴的輕材料製成,比如鈦、加強碳纖維塑料。這些技術的應用一般不能被大眾接觸和購買。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包括精密電子器件,遙感勘測,引擎管理系統和牽引控制,碳素纖維閘,還有高級引擎技術,像本田的V5引擎配置和Aprilia的RS3。後者甚至使用了F1賽車用的Cosworth設計的氣閥制動系統。
車手和摩托設計師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是,怎樣把強大的動力在一個輪胎與地面之間菸盒寬的地方全部施展出來。一般來說,GP級摩托車的動力在240(179千瓦)左右,相比而言,一輛F1賽車(未改制為渦輪引擎為例)不僅可以從3升發動機啟動最高800制動馬力(600千瓦)的動力,還有10倍大的輪胎磨擦面。所以,MOTOGP可能是唯一會故意降低發動機的現代機動車比賽,這樣可以幫助車手用不到180、190制動馬力(135-140千瓦)之間的動力控制賽車。
V型五缸, V型四缸, 直列四缸
四行程,雙凸輪軸,每汽缸擁有四個汽門
濕式多片鏈條傳動
燃料供給形式
240 bhp(180 kW)
& 140 bhp(100 kW)
& 55 bhp(41 kW)
17,500 - 18,000 rpm
& 340 (211 )
& 280 (174 )
& 240 (149 )
從各個車隊的情況看,、、等廠商提供車輛、技術及資金支持的車隊佔盡了優勢,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使它們自1975年開始近三十年的時間幾乎壟斷了冠軍領獎台。
車廠車隊於2003年進軍Moto GP賽事,在2007年由於知名車手的加入,該年囊括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兩項大獎,成功打破近30多年日本廠商的長期壟斷;但由於本田、山葉車隊陣中仍擁有、、、等明星車手,往後的頒獎台仍幾乎為這兩個日本車廠的四名車手占據。
鈴木於2011年賽季結束後便宣布退出,但於2015年重新加入Moto GP賽事,車隊名為Team Suzuki Ecstar。
80年代在125與250級別活躍的於2015年重返Moto GP賽事,與原本的開放組車隊Gresini Racing合作,車隊名為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並加入廠隊組。
在Moto3組別稱霸已久的車廠,宣布在2017年加入Moto GP賽事
四天的賽事,前兩天為自由練習(Free Practice)、第三天為排位賽(Quality Practice)、最後一天為熱身賽(Warm-Up Practice)與正式比賽(Race)
車手可以熟悉場地特性,並提供數據給車隊針對場地進行車輛調教
Moto3: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0分鐘
Moto2: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5分鐘
MotoGP:擁有四段的練習賽事,前三段時間各為45分鐘,並計算綜合成績,決定排位賽的晉級資格;第四段為30分鐘,不列入成績計算
決定於正式比賽中起跑的順序
Moto3:時間為40分鐘
Moto2:時間為45分鐘
MotoGP:擁有二階段的排位賽,時間各為15分鐘。第一階段為三段自由練習的綜合成績排名第11名之後的車手參加,成績前兩位可以晉級第二階段的排位賽。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跑位置第13名開始排序
各級別均為20分鐘,提供車手與車廠於正式比賽前做最後的練習與車輛調教
同級別的所有車手下場,在數十圈的比賽一較高下;而按照每個分站場地的不同,賽事圈數也有所不同
積分由前15名分別獲得,而選手必須要跑完該賽事才可獲得。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Ducati Course ( Ducati Desmosedici GP15 )*
,Forward Racing ( Forward Yamaha )
,Avintia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Pramac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Octo IodaRacing ( Aprilia ART )
,Cardion AB Motoracing ( Honda RC213V-RS )
,Aprilia Gresini ( Aprilia RS-GP )*
,Suzuki Ecstar ( Suzuki GSX-RR )*
,Repsol Honda ( Honda RC213V )*
,Ducati Course ( Ducati Desmosedici GP15 )*
,Aprilia Gresini ( Aprilia RS-GP )*
,CWM-LCR Honda ( Honda RC213V )*
,Monster Yamaha Tech 3 ( Yamaha YZR-M1 )*
,Suzuki Ecstar ( Suzuki GSX-RR )*
,CWM-LCR Honda ( Honda RC213V-RS )
,Monster Yamaha Tech 3 ( Yamaha YZR-M1 )*
,Marc VDS Racing( Honda RC213V )*
,Movistar Yamaha ( Yamaha YZR-M1 )*
,Drive M7 Aspar ( Honda RC213V-RS )
,Avintia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Pramac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Drive M7 Aspar ( Honda RC213V-RS )
,Forward Racing ( Forward Yamaha )
,Repsol Honda ( Honda RC213V )*
,Movistar Yamaha ( Yamaha YZR-M1 )*
,Drive M7 Aspar ( Honda RCV1000R ),代班參賽
,Ducati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NGM Forward Racing ( Yamaha YZR-M1 )*
,LCR Honda ( Honda RC213V )*
,Drive M7 Aspar ( Honda RCV1000R )
,Avintia Racing ( Desmosedici GP14 )
,Octo IodaRacing ( Aprilia ART )
,Suzuki Racing ( Suzuki GSX-RR ),外卡參賽
,Cardion AB Motoracing ( Honda RCV1000R )
,GO&FUN Honda Gresini ( Honda RC213V )*
,Paul Bird Motorsport ( Aprilia ART )
,Repsol Honda ( Honda RC213V )*
,Pramac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Ducati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
,Monster Yamaha Tech 3 ( Yamaha YZR-M1 )*
,NGM Forward Racing ( Yamaha YZR-M1 )*
,Monster Yamaha Tech 3 ( Yamaha YZR-M1 )*
,GO&FUN Honda Gresini ( Honda RCV1000R )
,Moviestar Yamaha ( Yamaha YZR-M1 )*
,Ducati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4 )*,外卡參賽
,Avintia Racing ( Avintia GP14 )
,Pramac Racing ( Ducati Desmosedici GP13 )*
,Drive M7 Aspar(Honda RCV1000R)
,Paul Bird Motorsport ( Aprilia ART )
,Repsol Honda ( Honda RC213V )*
,Movistar Yamaha ( Yamaha YZR-M1 )*
(Leslie Graham)
(Umberto Masetti)
(Geoff Duke)
(Umberto Masetti)
(Geoff Duke)
(Geoff Duke)
(Geoff Duke)
(John Surtees)
(Libero Liberati)
(John Surtees)
(John Surtees)
(John Surtees)
(Gary Hocking)
(Mike Hailwood)
(Mike Hailwood)
(Mike Hailwood)
(Mike Hailwood)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Giacomo Agostini)
(Phil Read)
(Phil Read)
(Giacomo Agostini)
Yamaha OW23
(Barry Sheene)
Heron Suzuki
(Barry Sheene)
Heron Suzuki
(Kenny Roberts)
Marlboro Yamaha
(Kenny Roberts)
Marlboro Yamaha
(Kenny Roberts)
Marlboro Yamaha
(Marco Lucchinelli)
Gallina-Nava Olio Fiat ( Suzuki )
(Marco Lucchinelli)
Gallina-Nava Olio Fiat ( Suzuki )
(Freddie Spencer)
(Eddie Lawson)
Marlboro Yamaha
(Freddie Spencer)
(Eddie Lawson)
Marlboro Yamaha
(Wayne Gardner)
(Eddie Lawson)
Marlboro Yamaha
(Eddie Lawson)
(Wayne Rainey)
Marlboro Yamaha
(Wayne Rainey)
Marlboro Yamaha
(Wayne Rainey)
Marlboro Yamaha
(Kevin Schwantz)
Lucky Strike Suzuki
(Michael Doohan)
(Michael Doohan)
(Michael Doohan)
(Michael Doohan)
(Michael Doohan)
(?lex Crivillé)
(Kenny Roberts, Jr.)
(Valentino Rossi)
Nastro Azzuro Honda
(Valentino Rossi)
(Valentino Rossi)
(Valentino Rossi)
(Valentino Rossi)
(Nicky Hayden)
(Casey Stoner)
(Valentino Rossi)
(Valentino Rossi)
(Jorge Lorenzo)
(Casey Stoner)
(Jorge Lorenzo)
(Marc Márquez)
(Marc Márquez)
MotoGP Magazine Online 2007
Pocket PC Calenda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motogp赛程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