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东北片区跨校辅修研究的方式有哪些

从“部门+社团”模式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从&部门+社团&模式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肖宏珏& 吴铝锌
(肖宏珏,湖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吴铝锌,湖南工业大学宣传部湖南 株洲 412008)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健康发展与否是高校软实力强大与否的外在表现之一。湖南工业大学宣传部的&高校行政部门+学生社团&模式(简称&部门+社团&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团管理理念,是解决制约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高校社团管理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社团,&部门+社团&模式,虚拟社团,创新
Based On &Departments + Associations& Exploration The Pattern Manages To College Associations
Wu Lv-xin&& Xiao Hong-ju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China.)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mass organization takes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His healthy development or not is one of university soft strength formidable or not external performance. &Departments + Associations& Manages the idea as one kind of brand-new mass organiz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s solves the restriction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 mass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the bottleneck important action, Is tendency which the new time university mass organization manages.
Key words: College Associations, &Departments + Associations&, Virtual Associations ,Innovation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社团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高校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学生社团管理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显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同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健康与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特征
高校学生社团(包括虚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是大学校园最常见的非正式群体组织,是大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重要渠道,而且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平台,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由于学校体制的改革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学校缺乏对社团行之有效的管理等多方面原因,社团在高校泛滥,对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高校学生社团多而杂
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群体,他的成立与存在是建立在一定宗旨与利益基础上的,他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的群体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1],也就是说,社团的成立发动者是出于一定个人或公共目的而建立社团的。基于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对成立社团是持支持态度的,很多学校每年会给学生社团一些发展经费,并且容许对社员收取一定的会费。也就是因为有活动经费,部分社团发动者出于私利,想尽一切方式成立社团,甚至一个人兼职多个社团社长的现象屡见不鲜。
显然,这种扭曲社团本质而成立的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所起的正面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反而导致社团千篇一律的诸如文学性质、创业性质等都大同小异的社团,没有丝毫特色与创新,导致校园社团泛滥,杂乱无章。
2、虚拟社团方兴未艾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大众关注焦点,于是以BBS论坛、网站等为代表的虚拟社团(virtual community)作为一种新生的非正式群体如雨后春笋般应势而生,充斥校园每一个角落,对传统校园社团秩序产生严重冲击。
3、高校学生社团生命力弱,生存周期短
不知道北京大学&山鹰社&的人可能很少,但像&山鹰社&那样能有名气的社团更少。很多社团在校园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不到一学期就消失或者&转行&,于是,社团生命力不强,生命周期短成为高校社团的另一特征。
4、高校社团的泛滥迷茫了学生的选择
由于高校社团的泛滥,像商品一样琳琅满目,面对比比皆是,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选择余地,反而迷惑的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很难判别社团的好坏。同时,由于网络社团的兴盛,黄色文化不可避免的出现在虚拟社团中,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同学中普遍存在对加入社团的价值持怀疑态度。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社团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2]
很多学校为了对社团进行有效控制而专门成立诸如社团理事会管理学生社团。但因种种原因,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庞大,成员众多,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社团成立和开展活动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报告,学校无法掌握和了解社团及其活动,因而社团理事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监督,失控现象普遍。而大学生本身的管理能力有限,学校有关方面又不能提供有力的指导,任其自生自灭,于是大多社团在低水平上发展,活动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部分高校要求社团的成立必须有指导老师,但高校在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等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有些指导教师只挂个名,对社团的活动从不参与或指导很少,有些社团根本就没有指导教师。
2、社团发展经费困难
学生社团要持续良性运行,就必须经费来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团的经费充足与否是决定社团兴盛与否的关键。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专项拨款和社团社费,但这大多只是象征性的,对高校社团相对庞大的支出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经费来源的第三个重要来源是社团进行商业化操作,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社团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于是只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到社会上拉赞助,采取为企业做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等方式来筹集活动经费,但这却与学生读大学的目的是学习直接冲突,是为了下大力气拉赞助维持社团发展还是放弃社团一心一意学习成了很多学生难以取舍的&鸡肋&。总之,很多高校社团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而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3、社团成立定位存在错误
大学生社团原本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社团能得到一定的经费,部分社团发动者为了个人利益,成立社团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得到这部分经费。甚至有部分网上成立欺骗性拍卖网站,骗取钱财。由于社团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朝存夕灭&的存在,严重搅乱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秩序。
三、对高校&部门+社团&管理模式的理性分析与探讨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在高校学生工作和团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面对当前高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为青年学生的成才搭建有力平台。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通过大胆实践,探索出&高校行政部门+学生社团&全心社团管理模式,造就了其管辖的学生通讯社的一个个辉煌。
1、对&高校行政部门+学生社团&模式的分析
所谓对高校社团管理实行&高校行政部门+学生社团&模式,就是高校社团建立在高校各行政职能部门旗下,高校行政部门对其社团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并承担社团发展所必须的绝大数经费。而社团在完成本职职能的同时可兼任行政职能部门的办公室助理,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服务,而学生社团行使职能时可适当的以行政部门的名义进行以减小阻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成立于日,是直属于学校党委宣传部的学生记者团组织,在党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主要负责《湖南工业大学报》(原《株洲工学院报》)的新闻采编及对外宣传等工作。《湖南工大报》是学通社的主要工作阵地。十几年来,秉承着&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社训,学通社社员广泛活跃在学校各个领域,及时、准确的报道校园动态新闻,为繁荣校园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十几年风雨兼程,学通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社员先后在《中国包装报》、《湖南日报》、《大学生》、《株洲日报》、《潇湘晚报》、《三湘都市报》、《湖南工业大学报》等省部级、市院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00余篇,决大多数社员获校各级奖学金,校优秀干部、优秀记者等称号,部分社员被聘为《株洲日报》、《株洲晚报》等报社兼职记者、特约学生记者。同时,通过在学通社的锻炼,学通社社员综合素质强,社员考研究成功率为98.5%,想就业毕业生99.9%的能提前就业。
很显然,学通社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得益于他&部门+社团&模式,通过大胆的尝试,很好解决了高校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部门+社团&模式的是高校社团管理的成功实践
(1)&部门+社团&模式是种双赢模式
高校社团与行政职能部门进行有机结合,不但有效解决了社团发展需要的经费,以便社员一心一意按社团成立的初衷行使职能,有利于确保社团职能行使到位,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彻底消灭&朝存夕灭&以及骗人社团,使高校社团能与行政职能部门一样长寿,达到维护高校社团秩序目的。高校行政部门培养学生本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通过与社团结合,有利减轻高校行政部门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提高自己。
(2)&部门+社团&模式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假如高校不能对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管理,任其自生自灭、泛滥成灾,那高校社团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素质也是天马行空,甚至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学生误入歧途。
通过学校职能部门对社团的管理,对社团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让学生社团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强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新灵感,适应现代社会各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同时,通过与老师的接触,耳濡目染,陶冶学生情操,有利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社团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构筑学生的成熟心理,发展学生的全面人格,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3、对&部门+社团&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部门+社团&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社团管理模式,需要处理管理过程种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必须在实践中完善,发挥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1)必须处理好集权与放权的度
如何做好集权与放权的度一直是管理学的一个难题,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也一样,做到既不约束社团自主发展又不能让它们无的放失是每个学生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部门+社团&模式是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形成对社团的制约,束缚社团的发展,使其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宏观调控,要适当放权,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杜绝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在&部门+社团&模式中出现。
(2)规范管理,完善社团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部门+社团&模式由于有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很容易产生个人崇拜,漠视&法治&,侧重&人治&。因此,有必要制定灵活又具有激励作用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规范的管理办法,使社团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避免因个人感情、经验、兴趣给社团发展带来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使每个社团成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调动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又强调组织纪律性,从而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实现对社团的有序管理。
(3)培养社团创新能力,打造特色社团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社团也一样,要想坚持以人为本,吸引社团,留住优秀社员,就必须在各个领域创新,建立特色社团,打造社团核心吸引力。
高校社团创新应至少包括两方面[3]:一是观念创新;一是方法创新。观念创新主要是指导社团发展的观念创新,它须具有时代意识,把时代的特色溶入进去,顺应时代的发展。方法创新是指工作方法的创新,这种方法应把理论与实践、理事与社员、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社团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统筹起来,应有一种把握全局的工作方法,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把社团推向更广阔的社会。现代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各社团可以制作自己的网页,成立虚拟社团,通过网络与外界进一步保持联系。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维护社团的生命力,使社团艰苦良性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际范围,充实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构筑学校的历史传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而&部门+社团&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具有其它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势必成为高校社团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部门+社团&模式,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2]余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2006(6):66-67.
[3]李文阁.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2006(6):19-21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微博体系下的高校团组织工作方法探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4期
微博体系下的高校团组织工作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通知,以应对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微博体系下高校团组织工作方法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从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方面,通过微博平台对组织宣传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从团组织建设方面,利用微博平台发现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优势,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利用微博体系下团组织工作多样性和深入性的特点,不断创新团组织工作方法;第三,从组织形式方面,通过微博平台特有的交流模式,拓展信息的传递渠道,加强组织间的联系,推动团中央、省级团委、校级团委和班级团支部四个层级构成的团组织向网络化转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D297【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全国信息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尤其自2009年以来,微博以其开放式、互动性、便捷化的个人或组织自我展示和服务功能迅速受到关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建国;;[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3期
徐小玲;;[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朱志勇;;[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李忠伟;姚远;孙德刚;;[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陈智明;;[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黄云峰;;[J];大家;2010年11期
王丹;;[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辛立章;;[J];高教论坛;2011年01期
廖庆春;;[J];传承;2010年24期
孟国忠;蒋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6期
曾三侠;;[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王丹;;[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冯丽娟;;[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孙婷;[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姜海鹏;[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雷静;[D];西南大学;2010年
宋昕蔚;[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秦玉学;[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付菊,孙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双琰;[J];经济师;2001年02期
唐建国;;[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3期
李书华;[J];人民教育;2000年06期
周春生;;[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8期
王小龙;张琳娜;范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李波;裴鑫;;[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苏小舟;李学军;陈礼斌;;[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张瑜,刘涛雄;[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8期
李忠伟;姚远;孙德刚;;[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信;;[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林默涵;[J];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01期
崔惟琳;[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于新淮;[J];中国高教研究;1996年05期
徐庆荣;[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朱开轩;[J];中国高等教育;1997年Z1期
贾海银,王桂生,马剑波;[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阚延河,张保生,陈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冉启明;[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8年02期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敏;孙理;;[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周燕;赵文侃;;[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刘新英;;[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咏铃;;[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包泉;;[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吴丹梅;王健;;[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培雅;;[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吴丹梅;王健;;[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北京联合大学纪委课题组;;[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李九丽;;[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宣海;[N];文汇报;2004年
记者 张茧 实习生 郭晨曦 王节;[N];湖南日报;2005年
张兴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冶美利集团矿业公司
陈小龙;[N];中卫日报;2008年
记者 刘国锋;[N];首都建设报;2010年
荆冠斌;[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本报通讯员
朱丹 本报记者
新月;[N];苏州日报;2011年
刘红丽;[N];铁岭日报;2011年
栗明;[N];鞍山日报 ;2011年
通讯员格丽玛;[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莉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李东;[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顾建忠;[D];苏州大学;2008年
朱新华;[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余燕婷;[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张蕾;[D];南昌大学;2011年
唐加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曹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彭立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杨静;[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您的位置:
关于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报送单位】& 日
】【】【】
  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的扶持功能、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是公民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它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智力基础和科学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较强的动员和管理能力,都直接决定了高校大学生是志愿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海淀区的志愿者以区内各大高校的在校生为主,因各高校内的团系统成为志愿者工作依托的平台,使得海淀区高校的志愿者在招募、培训、服务上具有组织性强的优势,但依然存在组织内部建设不健全、志愿者保障制度不规范等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种种问题,如何完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高校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并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高校志愿者组织的支持系统
  高校志愿者组织的支持系统是指高校志愿者组织在整个运行中所依靠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支持和扶助、立法体系的完善以及整个社会对于高校志愿者的认可度的提高。高校志愿者组织运行的基本环境是学校的管理,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首先要获得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包括正确的定位、资金上的支持、指导老师帮助、宣传上的支持、相应政策上的支持。
  一是高校对志愿者组织应持有正确的态度。不论是“自上而下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还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推广”的模式,都是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精神的学生组织,学校应该对其进行认可,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重视力度。
  二是政府和高校的专项资金应加大对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基金、争取企业赞助、政府出资购买项目服务等方式,实现资金合理分配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取得政府、志愿者组织和公众需求的“三赢”局面。
  三是学校的相关部门指派指导教师进行帮扶,对志愿者组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积极协调统筹,积聚各方力量,为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四是提供良好的宣传平台,有效促进志愿者组织的相关工作。通过各个学校的信息门户网、新闻报送系统、广播站、校报等宣传媒介,加强对志愿精神的宣传,号召同学参加志愿
  服务,使其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二、强化高校志愿者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高校志愿者作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主体,自身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对志愿服务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志愿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为做好高校志愿者工作提供内在支撑。
  一是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技能。在积极主动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培训的同时,志愿者自身也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学习和钻研一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知识。还应当注意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的累积经验,改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身。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校志愿者应当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增进自我了解,提高自己的志愿服务技能,从而更好的为“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唯有这样,高校志愿者才能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真正符合志愿者的内涵,达到志愿服务的目标,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二是坚定志愿信念,践行志愿精神。坚定的志愿信念,不仅仅促使高校志愿者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信念就像空气一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调动身边人的积极与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高校志愿者应当坚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以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不懈坚持和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的精神;用自己的言行体现当代高校志愿者的风采,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他人,成长自己,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完善高校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
  要想高校志愿者各项活动运行顺畅,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招募、培训和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激发高校志愿者的活力。
  一是形成参与度高、切实可行的招募机制。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评估受众机构对志愿者的要求,合理的设定工作岗位、划分具体的工作范畴,结合评估结果确定志愿者招募的方向和基本准则并且组织要注意盘活资源,鼓励不同层次、不同民族的青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扩大高校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形成一支数量庞大、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强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
  二是落实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高校志愿者组织必须积极实施培训和制定发展计划来提高成员的素质和能力,这不仅需要积极借鉴、吸纳国外的先进经验,还需要要不断探索符合高校志愿者组织情况的培训工作途径。适当的培训不仅有利于高校志愿者自身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的提高和高校志愿者组织战斗力的形成,而且明显有助于团队建设,可提高志愿者人员的稳定率,降低流失率。
  三是完善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使志愿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首先,要建立志愿服务认证制度,把志愿者参与的每次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效果都详细记录在案,并由受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组织予以确认,以体现对志愿者劳动的尊重和认同,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于志愿服务的考核可以从高校志愿者与高校志愿者组织两个方面进行,采取量化的考核办法,由统一的考核部门进行,并应该注重服务对象的意见。第三,重视对志愿者个体的激励,扩大激励范围,建立立体式的激励网络。既要重视团队激励,也要重视并肯定高校志愿者这一个体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建立不同层级的激励系统,使位于各个层级发展阶段的志愿者都能得到相应的激励,从而促使高校志愿者向更高的层级发展。
  高校志愿者组织作为各类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对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我们应不断加强引导和帮扶,促使青年志愿者活动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编辑:共青团北京市委 发表时间:
 点击数:
 [ 相关信息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subject=信息报送" title="向团市委报送信息" class="tr">报送信息 |
  版权所有: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京ICP备040151号 
  制作维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地址 Add: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大街3号 邮编 P.C.:10074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片跨校辅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