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会议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评中职德育论文的条件吗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体系--《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体系
【摘要】:
电力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世界共性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及相关电力企业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交直流混合电网。一旦其遭到各种灾变(包括稳定破坏、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的冲击,将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或电网解列,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严重损害。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监管整个电力系统及其内部结构和设备潜在的危险,研究应对灾变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制定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在传统的稳定分析及技术对策方面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同时还引入了概率分析模型和方法作为系统安全保障问题的补充。然而,全球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各种灾变导致的电力系统事故表明,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手段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是不够的。除了继续完善现有各种分析方法外,还必须从实用化的角度建立更为完备的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体系,建立政府、电力企业与用户端共同参与的风险评估机制,并将该机制置于相应的政策约束之下。本文在建立这种实用化的政企合作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体系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电力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体系的构成模式问题,论述了新的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体系必须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利用政府与电力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双方的博弈关系。然后以我国电源、电网结构以及电力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例,指出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手段来发现这些问题,并通过合适的监管手段和技术措施进行整治与防范,达到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均衡。基于这种合作博弈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理念与方法:包括对大面积停电的认识、风险等级的动态划分以及如何建立新的政企合作的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等。
本文接下来从政府与电力企业共同关注的风险评估角度,提出了“电力网络节点重要度”等一系列新的风险指标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引入这些指标对寻求影响整个网络连通性的关键节点以及评估整个网络的抗毁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反映网络在自然灾害或智能打击(attack)下的脆弱程度。通过建立复杂电力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研究了基于复杂电力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的“电力网络节点重要度”等风险指标的计算方法,并与传统的仅依靠节点度来判断关键节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研究了电力网络在不考虑以及考虑级联效应时的网络抗毁性问题,指出关键节点或元件的故障级联是大停电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进而提出了利用粘聚度和连通度的概念来评估复杂电力网络抗毁性的建议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本文还对于现阶段应用较多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改进研究。分别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及经济学中的风险评估VaR法,重点分析计算了电力系统停电的可能性指标“缺电概率LOLP”及严重性指标“停电损失CI”等。进而以广东省电力系统为例,对广东省500kV主网架的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依据基于政企合作的风险评估理念和方法,本文建立了新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框架,该框架由传统的稳定分析、新增的可靠性概率分析以及系统在结构、技术、设备及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分析等几个维度共同构成,并研究了实现该框架体系的行动指南。然后以广东省电力系统为例,结合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实际特点,建立了广东省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总体框架和行动指南。
随后,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的关系,研究了基于改进过程模型的应急处置办法。然后在分析了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整体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的电力应急指挥平台的系统方案,并已将该方案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中。
最后,本文对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力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TM08【目录】:
ABSTRACT6-11
1 绪论11-33
1.1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3
1.2 国内外电力系统风险事故概况及分析13-19
1.3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19-28
1.4 电力系统应急处置研究的现状28-30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30-33
2 政府与企业合作博弈下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33-57
2.1 政府与电力企业合作开展电力安全工作的必要性33-35
2.2 政府与电力企业的博弈均衡35-41
2.3 风险评估中政府与电力企业之间关注目标差异引起的博弈关系41-48
2.4 政府与企业合作下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的新体系48-55
2.5 本章小结55-57
3 复杂电力网络风险评估新指标的确定原则与计算方法57-73
3.1 复杂电力网络风险评估新指标的定义57-60
3.2 复杂电力网络节点重要度指标计算及网络抗毁性评估60-69
3.3 广东省电力网络风险评估新指标的计算69-71
3.4 本章小结71-73
4 复杂电力网络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指标计算73-95
4.1 复杂电力网络的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指标73
4.2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风险可能性指标计算73-86
4.3 基于VaR法的风险严重性指标计算86-90
4.4 广东省电力系统风险可能性及严重性指标计算90-94
4.5 本章小结94-95
5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通用框架及其在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应用95-120
5.1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通用框架95-101
5.2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行动指南101-105
5.3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在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应用105-118
5.4 本章小结118-120
6 应对灾变的应急处置体系及其在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应用120-136
6.1 应对灾变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的关系120-122
6.2 基于改进过程模型的电力系统应急处置122-125
6.3 电力系统应急指挥通用平台建设方案及其在广东省电力系统的应用125-135
6.4 本章小结135-136
7 结论与展望136-141
7.1 主要结论136-139
7.2 展望139-141
致谢141-143
参考文献143-153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153-156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156-158
附录3 博士生期间所获奖励158-159
附录4 IEEE-39节点系统参数159-162
附录5 WSCC-9节点系统参数1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洁;秦建敏;;[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0期
林远龙;过世钧;褚国海;;[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年08期
陈丽娟;;[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蒋洪运;;[J];煤矿机电;2011年04期
杨存奎;;[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陆秋云;牛婷志;孟永红;;[J];矿山机械;2011年07期
刘富海;;[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J];中国塑料;2011年06期
袁海峰;桑海涛;孟稚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牛苗任;孙永斌;;[J];煤化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浩云;;[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周真;马德仲;于晓洋;秦勇;张丽娜;;[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包亦望;刘小根;邱岩;王秀芳;;[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田玲;申永革;;[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文礼;;[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刘显鹏;;[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年
李铎;陈皓;杨科;;[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冯彦君;华更新;杨桦;周新发;范立明;;[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廖超;来萍;李斌;崔晓英;路香香;;[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伟 特约记者
李华敏;[N];解放军报;2008年
陈彬 向杰;[N];科技日报;2009年
王智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记者任丽梅;[N];中国改革报;2009年
卫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桑雪骐;[N];经理日报;2010年
杨仲达;[N];中国档案报;2011年
杜冰;[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宗瑜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吕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慧;[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陈庆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王金凤;[D];天津大学;2005年
金海松;[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赵儆;[D];清华大学;2005年
万武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唐连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叶振军;[D];天津大学;2008年
吴艳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薛玉霞;[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欣;[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纪德洲;[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王明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胡敬朋;[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张丹;[D];郑州大学;2005年
郑志品;[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郭云志;[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王吉平;[D];长安大学;2005年
王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刘炜烨;[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地下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年
地下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摘要】:对地下工程测量进行了定义,指出了近代地下工程测量的重要性,简单阐述了测量仪器的发展;在理论发展方面,重点对控制网优化设计、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平差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展望了近代地下工程测量的若干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258【正文快照】:
1概述地下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地下、水下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众所周知,工程测量的研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解决每一个工程问题首先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进军,张正禄,张民伟;[J];测绘通报;2005年08期
张连贵,梁广泉;[J];东北测绘;1998年04期
杨红林;[J];矿山测量;2001年04期
张正禄,黄全义,罗年学,巢佰崇;[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昌荣;陈艳梅;;[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于文华;陈阳;王勇;张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杨凤芸;刘玉梅;;[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陈本富;;[J];北京测绘;2007年01期
王暖堂;;[J];北京测绘;2009年03期
孙同贺;;[J];北京测绘;2010年03期
姜留涛;;[J];北京测绘;2010年04期
王慧超;孙莹;;[J];北京测绘;2011年01期
张俊;李屹旭;;[J];北京测绘;2011年01期
孙同贺;闫国庆;;[J];北京测绘;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春华;万家欢;张益青;王迪;;[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谢建;朱建军;;[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曹士龙;刘旭春;高北晨;丁克良;;[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张书毕;张秋昭;;[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孙清娟;马海涛;;[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郑崇启;闫继涛;孙颖慧;;[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张秋昭;朱彦武;张书毕;;[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王传江;姚文强;陈永军;康明;;[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莫春;张献州;罗文彬;;[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叶晓明;凌模;萧学斌;;[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松来;[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肖东升;[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张滋黎;[D];天津大学;2010年
晁志超;[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周清;[D];浙江大学;2004年
宋伟东;[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张留柱;[D];河海大学;2005年
尚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吴锁平;[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夏琳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廷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任纪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陶叶青;[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于立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安剑英;[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琳;[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
朱会平;[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董丽霞;[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郭斌;[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秋生;[J];测绘工程;1995年04期
梁勇;[J];测绘工程;1997年04期
张正禄;[J];测绘通报;1986年03期
张正禄,巢佰崇,黄全义,郭际明,罗年学;[J];武测科技;1995年03期
吴俊昶;[J];城市勘测;1995年01期
冯琰,张正禄,罗年学;[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红林;[J];矿山测量;2001年04期
崔旭升;;[J];北京测绘;2006年04期
赵吉先;吕开云;聂运菊;;[J];测绘通报;2006年10期
陈俊杰;张光胜;魏峰远;王庆林;;[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魏少珊;刘少民;;[J];测绘科技通讯;1994年02期
李玉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3期
李玉芝;崔振才;;[J];矿山测量;2007年04期
董杰;顾斌;;[J];科技风;2010年13期
何源;;[J];科技资讯;2009年20期
覃辉;[J];四川测绘;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博;张殿江;王艳华;;[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邵泽行;马维瑾;;[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星;郭彩立;赵建云;;[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陶本藻;刘大杰;;[A];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1999年
朱武松;;[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方爱平;齐维君;;[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章传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薛育君;刘晚霞;唐燕;;[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陆向珍;;[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吴惠丰;周建营;刘文建;;[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军德 茹良勤;[N];中国测绘报;2007年
吴宝成;[N];中国测绘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立芬;[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李朝奎;[D];中南大学;2001年
宁伟;[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李明叁;[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唐远彬;[D];浙江大学;2011年
唐利民;[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蒲仁虎;[D];重庆大学;2009年
陈继华;[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樊月波;[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宋涛;[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张国芹;[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葛世超;[D];河海大学;2005年
陶庭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刘忠;[D];长安大学;2006年
张志华;[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潘国锋;[D];东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先驱体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先驱体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
【摘要】:
多孔陶瓷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热震、耐化学腐蚀以及优异的过滤、吸附和脱附性能,成为当前多孔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不同成孔原理制备了四种体系的多孔陶瓷,即以先驱体作粘结剂低温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硅树脂和Al2O3粉共裂解制备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硅树脂转化制备了Si-O-C和SiO2多孔陶瓷。考察了成型压力、先驱体含量、填料粒径、成孔剂、升温速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测试和表征了所制多孔陶瓷的结构和性能,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 PCS)和硅树脂(Silicone resin, SR)分别作粘结剂制备SiC多孔陶瓷的工艺、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由此两种粘结剂所制SiC多孔陶瓷的结构和性能随粘结剂含量的增加呈现出较相似的变化规律,即表观密度、平均孔径和弯曲强度增大,显气孔率减小;而SiC微粉粒径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同。同时,发现在粘结剂含量较低时,以PCS作粘结剂所制SiC多孔陶瓷的弯曲强度较高,此时热残余应力起主要作用;粘结剂含量增加后,主导因素变为陶瓷产率,因此以SR作粘结剂所制多孔陶瓷的弯曲强度较高。
采用SR与Al2O3粉共裂解的方法在较低温度(1300℃)下制备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果表明:所制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最高弯曲强度达到了50MPa,平均孔径小于270nm,显气孔率小于50%。加入成孔剂(碳粉)调节所制多孔陶瓷的结构和性能时固定成型压力为43MPa。发现当纳米Al2O3粉作填料时,随着纳米或微米碳含量增加,所制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和平均孔径增大,弯曲强度减小并有波动。当微米Al2O3粉作填料时,随着纳米碳含量的增加,所制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增大,平均孔径增大至116nm后几乎保持不变,弯曲强度减小并有波动;随着微米碳含量的增加,所制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加,平均孔径增大,弯曲强度先增加后减小。
利用SR在不同裂解气氛中获得不同成分的陶瓷产物,分别制备了Si-O-C和SiO2多孔陶瓷。结果表明:所制Si-O-C多孔陶瓷的弯曲强度较高(最高达到64.93MPa),平均孔径在微米级,显气孔率在27%~42%之间,同时发现提高升温速度对其显气孔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不大,平均孔径有较大变化,说明增大升温速度只是加快了先驱体的裂解,对其裂解过程影响不大;制备了介孔SiO2多孔陶瓷,其平均孔径小于30nm,孔径分布在9nm~50nm之间,显气孔率较高(达到80%)。
通过研究表明,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简单可控,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获得具有较高强度的多孔陶瓷;可制备具有纳米或微米孔的多孔陶瓷,且其显气孔率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TQ174【目录】:
ABSTRACT13-15
第一章 前言15-29
1.1 多孔陶瓷概述15-17
1.2 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17-21
1.2.1 添加造孔剂工艺17
1.2.2 颗粒堆积工艺17
1.2.3 有机泡沫模板工艺17-18
1.2.4 热压工艺18
1.2.5 发泡工艺18-19
1.2.6 溶胶-凝胶工艺19-20
1.2.7 微波加热工艺20
1.2.8 PCVI 工艺20
1.2.9 离子交换工艺20
1.2.10 冷冻干燥制备工艺20-21
1.3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的现状21-27
1.3.1 先驱体作粘结剂的方法22-23
1.3.2 先驱体交联或预裂解所得产物作填料的方法23-24
1.3.3 添加成孔剂法24-25
1.3.4 直接发泡法25-26
1.3.5 模板法26-27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27-29
1.4.1 选题依据27-28
1.4.2 主要研究内容28-29
第二章 实验部分29-34
2.1 实验原料29
2.2 实验过程29-31
2.2.1 先驱体作粘接剂低温制备SiC 多孔陶瓷的研究29-30
2.2.2 硅树脂与Al_2O_3 共裂解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的研究30
2.2.3 硅树脂转化制备Si-O-C 和SiO_2 多孔陶瓷的研究30-31
2.3 分析与表征31-34
2.3.1 力学性能测试31-32
2.3.2 孔结构表征32-33
2.3.3 显微组织结构分析33
2.3.4 微粉粒径分布分析33-34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34-84
3.1 先驱体作粘结剂低温制备SiC 多孔陶瓷的研究34-50
3.1.1 PCS 作粘结剂制备SiC 多孔陶瓷的研究34-41
3.1.1.1 PCS 含量的影响34-36
3.1.1.2 成型压力的影响36-38
3.1.1.3 SiC 微粉粒径的影响38-39
3.1.1.4 成孔剂含量的影响39-41
3.1.2 SR 作粘结剂制备SiC 多孔陶瓷的研究41-48
3.1.2.1 SiC 微粉粒径的影响41-45
3.1.2.2 SR 含量的影响45-48
3.1.3 两种粘结剂所制SiC 多孔陶瓷性能的比较研究48-49
3.1.4 小结49-50
3.2 硅树脂与Al_2O_3 共裂解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的研究50-72
3.2.1 SR 与Al_2O_3 共裂解生成莫来石的机理50-52
3.2.2 莫来石多孔陶瓷孔结构和性能的研究52-71
3.2.2.1 成型压力的影响52-57
3.2.2.2 成孔剂的影响57-71
3.2.3 小结71-72
3.3 硅树脂转化制备 Si-O-C 和 SiO_2 多孔陶瓷的研究72-84
3.3.1 SR 转化制备 Si-O-C 多孔陶瓷的研究72-81
3.3.1.1 SR 含量的影响74-77
3.3.1.2 成型压力的影响77-78
3.3.1.3 升温速度的影响78-79
3.3.1.4 裂解温度的影响79-81
3.3.2 SR 转化制备 SiO_2 多孔陶瓷的研究81-83
3.3.3 小结83-84
结 论84-86
参考文献86-90
致 谢90-9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奚修安;[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段力群;[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田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王晓飞;[D];天津大学;2012年
张林;[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田维;[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郑劲;[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富德,陈森凤,张书政;[J];材料导报;2000年06期
韩永生,李建保,魏强民;[J];材料导报;2002年03期
张智慧,李楠;[J];材料导报;2003年07期
朱时珍,赵振波,刘庆国;[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3期
罗民华,曾令可;[J];佛山陶瓷;2004年01期
王连星,宁青菊,姚治才;[J];硅酸盐通报;1998年01期
刘辉,孙伟,覃文庆,邬顺科;[J];矿冶工程;2003年06期
朱新文,江东亮,谭寿洪;[J];陶瓷学报;2003年01期
张芳,徐晓虹;[J];建材发展导向;2003年04期
朱小龙,苏雪筠;[J];中国陶瓷;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春;李村;吴振玉;王冬梅;康文斌;;[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谭京梅;;[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章璟嵩;于少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张国君;班红艳;吴红运;王家博;张丽华;高丽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陈君华;郭雨;周扬;周川成;周鑫;钱行;胡少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蔡宁,乔冠军,金志浩;[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5期
钱军民,催凯,艾好,金志浩;[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张武;高晓菊;李金富;李国斌;李康;段关文;;[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5期
张磊;穆青;戴洪兴;何洪;;[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李慧琴;杨儒;徐新花;李敏;郝新敏;张华;张建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国锋;王金渠;刘垚;孔春龙;;[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赵庆宇;王爱芳;孔春龙;鲁金明;杨建华;王金渠;;[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孙国锋;刘垚;王金渠;;[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龚德志;闫群英;刘旭松;蒋丽娟;姜斌;王国胜;;[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王广建;曾娜;张晋;郭娜娜;;[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陈敬哲;仝建峰;益小苏;;[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佘继红;林庆玲;江东亮;;[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和峰;刘昌胜;;[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陈立新;王汝敏;宋家乐;陈伟伟;景晨丽;;[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上)[C];2006年
刘庆宾;;[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登征;[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谢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红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李晚谊;[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祝琳华;[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乔健;[D];吉林大学;2011年
张道军;[D];吉林大学;2011年
许迪欧;[D];吉林大学;2011年
单志超;[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紫军;[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谷桂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孙伟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存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王友强;[D];郑州大学;2010年
李恒;[D];郑州大学;2010年
李敏艳;[D];郑州大学;2010年
苏会立;[D];郑州大学;2010年
喻娟;[D];郑州大学;2010年
朱凯;[D];郑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军民,催凯,艾好,金志浩;[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王伟宸;刘伟;;[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聂妍,李益民,李笃信;[J];山东陶瓷;2003年02期
刘振;王琦;田陆飞;乔林;;[J];山东陶瓷;2009年04期
杨金龙,黄勇,谢志鹏,吴建銧,王树海;[J];材料导报;1995年03期
韩永生,李建保,魏强民;[J];材料导报;2002年03期
张智慧,李楠;[J];材料导报;2003年07期
杨道媛;毋娟;朱凯;陈德良;张锐;;[J];材料导报;2009年12期
于景媛;李强;李春微;孙旭东;;[J];材料导报;2009年24期
时利民;赵宏生;闫迎辉;唐春和;;[J];材料工程;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青松;[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王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严佳;[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王耀明;[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戚建强;[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赫荣安;[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力群;[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资文华;[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宋超;[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韩少维;[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张晓飞;[D];中南大学;2006年
杜柳柳;[D];东华大学;2008年
牛俊粉;[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刘海燕;[D];天津大学;2007年
邱燃;[D];东华大学;2009年
李双;[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税安泽;覃东;张勇林;朱雯莉;吴诚;方桂金;;[J];佛山陶瓷;2012年06期
黄惠宁;柯善军;张国涛;戴永刚;李家斌;;[J];佛山陶瓷;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天恒;[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田维;[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陈倩;[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美云,王树森,王志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朱时珍,夏定国,刘庆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翟素文,吴朝晖;[J];山东陶瓷;2001年02期
姚奎,张良莹,姚熹;[J];材料导报;1994年06期
黎青,陈玲燕,沈军,王珏;[J];材料导报;1995年06期
;[J];材料导报;1999年01期
朱时珍,赵振波,刘庆国;[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3期
孙鸿涛,姚熹,武明堂,李平;[J];材料科学进展;1988年06期
康勇,罗茜,胡筱敏;[J];过滤与分离;1995年04期
薛友祥,王耀明;[J];过滤与分离;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煜玺,李效东,曹峰,邢欣,冯春祥;[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3年02期
白佳海;;[J];硅酸盐通报;2006年06期
邢素丽,王军,曾竟成,肖加余;[J];宇航材料工艺;2002年03期
赵雷康,宋京红,吕明;[J];山东建材;2000年02期
张战营,李再耕,孙承绪;[J];耐火材料;2000年06期
罗驹华,侯贵华,张少明;[J];中国陶瓷工业;2003年02期
陈照峰,张显,张立同,成来飞;[J];耐火材料;2001年03期
张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年04期
叶东忠,阮玉忠,杜育红,王成勇,陈代文;[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陈春霞;李勇;康华荣;夏文斌;岳月红;;[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军;;[A];2011年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唐学原;程健男;陆雪川;陈立富;;[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林国标;黄继华;毛建英;李海刚;;[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汪雷;陈海山;宫尚保;;[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李效东;;[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赵惠忠;计道珺;雷中兴;汪厚植;张文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姚心侃;郝建民;;[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陶亦亦;;[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10年
张俊宝;雷廷权;温广武;周玉;;[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梁小平;杨正方;袁启明;王爱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冀渝;[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古月;[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古月;[N];广东建设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穆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陈冀渝;[N];广东建设报;2007年
本报记者 陈德钦 实习记者 一木;[N];中国电子报;2002年
杜大健;[N];人民邮电;2002年
陈路 一木;[N];中国电子报;2002年
张树云;[N];广东建设报;2004年
郭海珠;[N];中国建材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程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赵寒月;[D];清华大学;2009年
马格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苗瑞霞;[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吴仁兵;[D];浙江大学;2009年
魏艳君;[D];燕山大学;2010年
邹茂华;[D];重庆大学;2010年
张发生;[D];湖南大学;2010年
张晓东;[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彦;[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潘国辉;[D];兰州大学;2006年
张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盖庆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赵树峰;[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徐飞;[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刘光辉;[D];重庆大学;2010年
范文宾;[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郭鑫;[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刘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班主任德育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