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灯关了还会亮日中还会再战

热门排行榜
再战星期日
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再战星期日百度影音_为什么日中还会再战_求达人告诉我电影《再战星期日》片尾歌曲正确的名字,在哪里可以下载,是首歌曲
《再战星期日》(阿尔帕西诺 99年主演的体育励志影片)的片尾曲叫什么名字就是他出门开始抽雪茄开始唱的别给我复制一大篇废话 爽快点 叫什么名字 谁唱的 OK?Any Given Sunday---Jamie Foxx&Guru&Common美国体育励志片要橄榄球 足球 篮球的。。可以带点儿搞笑的。卡特教练 铁拳男人 光荣之路 面对巨人 弱点 胜利之路 愤怒的公牛 铁拳男人 一球成名 足球流氓这些我都看过了。 类似这些的。最好是美国的。谢谢 给的多我会加分追梦赤子心 最长的一码 再战星期日 以上是橄榄球的 别的想不起来了 你先看看吧跪求再战星期日的下载地址早就听说了这部电影,但是想找到看看,哪位大神给我呀《决战星期天》橄榄球电影,给个地址呗谢谢 你应该说的是再战星期日吧求达人告诉我电影《再战星期日》片尾歌曲正确的名字,在哪里可以下载,是首歌曲叫any given Sunday jamie fox的 百度搜一下有试听的,看看是不是? 请采纳~求曾经参演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的演员J.R. Villarreal的详细资料以及图片。如题。  哦,改了   J.R. Villarreal   拍摄过的电影            魔术城回忆录 ( 2010年)   Portion 71 (2009) ( post-production )有《再战星期日》的同学,发我邮箱 .谢谢。有《再战星期日》的同学,发我邮箱 .谢谢。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 18:24 问题为何被关闭 提问者: y - 四级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电影是描写囚犯与橄榄球的,请问还有哪些影片是描写囚犯或者橄榄球的?有很多 橄榄球的有《小兵立大功》《Friday Night Lights》《经典橄榄球》《再战星期日》等等。 评论
三级 采纳率26% 擅长: 暂未定制 艾尔*帕斯诺除了教父和女人香还演过什么RT(1999)Any Given Sunday【挑战星期天】(再战星期日)(1999)Insider, The【惊爆内幕】(致命烟雾)(1997)Devil's Advocate, The【魔鬼谁推荐几部好的励志片?如题&再战星期日&&角斗士&&独臂球侠&&烈火雄心&&阿甘正传&&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的,张艺谋 的&洛奇& 史泰龙 的&[text]前往评论0返回顶部六年时间亏损1.15万亿日元 索尼还能否爬起来再战>&/&&/&
发布于&/&&
收藏:0&/&
曾经不可一世的SONY,也许真的要跟世界说sorry了。,索尼发布201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尽管,该季度索尼公司实现盈利890亿日元,昨天但2014财年全年依然亏损,相比此前预期的2300亿日元收窄至1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其实,对索尼来讲,亏损已成常态化。由于没能跟上技术潮流,液晶电视方面落后于三星以及LG等竞争对手,智能手机的角逐中落后于苹果、三星以及中国手机厂商,索尼在亏损泥潭中难以自拔。索尼2014年再次亏损,是其最近7年内第6个年度亏损。2008年到2014年的七年间,索尼仅在2012年实现盈利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9亿元),其他6年均为亏损,亏损额共计已达1.15万亿日元。同时,索尼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将在2015财年年底前对移动业务裁员2100人。手机业务是退还是卖其实,去年10月31日,索尼曾公布关于手机业务改革的措施。索尼移动公司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移动业务规模,即将实施的、涉及全球1000名员工的裁员计划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700-800人)。索尼给出了自己的战略,索尼 CFO 吉田宪一郎表示将不再面向中国市场开发智能手机新品,并会精简 Xperia 产品线。虽然索尼否认手机业务将退出中国市场,但似乎这一趋势很难得到逆转。从财报显示的结果来看,索尼手机业务的黑洞式亏损,和现有业务经营利润难以提升是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索尼对手机业务开刀就不难理解了。根据索尼的预估,移动部门将亏损 18.2 亿美元。此前索尼已多次下调对全年手机销量的预估,主要的原因在于亚太手机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竞争的急剧。手机业务难见起色,甚至在此前还传出了索尼将出售手机业务的消息。那么,索尼手机业务到底会走向何方呢?目前来看,业界传闻的完全出售,并直接退场的消息应当不可能,因为索尼旗下的手机业务并非无药可救,而出售也意味着需要大规模投入重整成本,对营收也会有影响。另外日企的体系相较于欧美企业也相对封闭,所以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品牌业可以频繁的“改换门庭”但很少见到哪个日本品牌能够很快“流通”,当初的爱立信最终还变身了成了索爱。融入尚且如此之难,何况要融于他人呢?索尼跌到了还能爬起来吗?曾几何时,索尼几乎是日本乃至世界科技的代名词,是创新和品质的化身。截止互联网时代之前,索尼都是科技界的巨头。缘何,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了呢?有人分析说:索尼的产品线太长,从耳机、医疗打印机及3D电影的生产设备,到家用录像机、电视机和相机、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有2000多款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毫不相干,难以形成优势互补。更糟的是,在众多产品中,索尼缺乏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也许专注度不够是索尼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其实,索尼很早就将移动、数码影像和游戏作为自家的三大支柱业务。但移动业务已经走进了泥潭,在智能手机市场,对节奏的掌握如此高要求的前提下,日本企业谨慎的特征几乎早就宣告了该业务的失败。数码影像业务走到今天,除了电视业务因为产业链上游的积累还能留在金字塔顶,专业摄像设备的技术优势以外,索尼的品牌已经很难在销售终端找到用户。当然,强大的索尼游戏机帝国为索尼赢得了无数的年轻拥趸,但微软XBOS的愈走愈强,PlayStation的造血机还能走多远?至少在竞争的压力下,利润率降低已是既成事实。确实,索尼需要瘦身,也许一两个财季的漂亮数据来收复丧失的信心。但瘦无可瘦的时候,用什么来提升利润呢?这几年中,太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一个多元化过度的肥猪,再怎么瘦也瘦不成一条反应灵敏的狼犬。索尼跌倒了,你说还能爬起来吗?六年时间亏损1.15万亿日元 索尼还能否爬起来再战该投稿暂无简介分享点赞0收藏0大学宅一枚&/&曾经不可一世的SONY,也许真的要跟世界说sorry了。曾经不可一世的SONY,也许真的要跟世界说sorry了。[+展开简介]官方下载功能反馈[转载]何新:为什么日中还会再战?
何新:为什么日中还会再战?
日本对中国真实看法:为何日本不道歉而坚持参拜靖国战犯?
【何新按语】1998年,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访日,我观看录像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待领导回国后,我上报中南海一个时局评论(《警惕日本对华新战略》),断言日中未来必有再战,中国应当转变对日视角,及早有所准备。(该文收入我的《论政治国家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察》等书中。此文网上也有,可查阅。)
14年后,近期日本宣布,安倍已授权日军击落日本国认为侵入属于自己海域的无人机。履霜坚冰至,这不仅是日本作为正式对华挑战的试水,实际也就是对华的间接宣战。
下面就简略谈谈我一直认为日中未来可能会有再战的原因。这实际是目前国人的一个盲区。
——————————————————————————————
一些年来中国在日本面前常有一股虚妄的牛气,以战胜国自居。所以中国发言人久已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对日本作政治训话,告诫日本应当怎么做——不自知暗中其实被日本人听如笑话。
要知道,日本人从来没有真正对中国服气。在中国面前,日本内心中并没有承认自己是战败国——只是在毛泽东时代因为中国敢折冲美国,所以暂时低了些头。(而现在毛泽东已被中国人自己糟蹋得不成样子,所以新一代日本人,也早就失去了对中国残存的一点点敬意。)
为什么日本人从根本上并不服中国人的气?
&请问,抗日战争难道真地是靠中国人的国军主力(对日作战基本每战必败),或者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独立地打赢的吗?
如果没有太平洋日美战争吸空日军在大陆的海陆空军主力,如果没有苏军铁骑扫荡东北——1945年只靠中国自己的军队,能够取得对日战争的胜利吗?平心而论,如果没有以上国际因素的介入,那么中国南北地区恐怕如同东北,最终定会沦陷成为日本殖民地。
所以,日本人在心理上并没有被中国真正打败、打服。日中未来还会再战,还要进行博弈较量,就是基于这种心理。
所以日本人始终坚持不道歉。所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甲级侵华战犯——他们认为那些亡灵是日本的民族英雄。他们迟早会把这种参拜官方化、常态化,这都是基于日本人骨子里根本没有对中国人认输的心态。
实际上,日本人认为,19世纪以来的侵华方针没有错误,侵吞大陆政策也没有错误。日本国自身是缺乏生存空间的岛国,早晚可能由于火山地震而沉沦。日本认为广阔的优质大陆被一个劣质民族占据了。日本人认为,为了自身的未来,有权利进入这块大陆,这个基本战略和远期国策始终没有变。日本认为,世界上并没有所谓历史上的固有领土,边界总是由胜利者划分的。
那么二战中日本为何失败了?日本认为,错误是不应在侵华的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不应把美国拖进来。还有,二战不应当与德国、意大利结盟,而应该结盟美国。
所以日本也不承认存在什么南京大屠杀。他们认为:第一那是战争,第二日本人的武士道中,战胜屠城是常例。第三,何况是对于一个劣等的蚁类民族?
从历史观的角度,在日本精英的心底里,只对古代的汉唐宋中国多少有点尊重(但多数日本民众也并不了解。日本认为,筷子、汉字都是日本人发明的,被中国人偷去了)。
忽必烈的侵日惨败,使日本无视元朝。而倭寇海盗长驱直入的入寇历史,则使日本非常蔑视明朝。
至于清朝,日本人认为,清以后的中国根本就不再是中国,而只是满洲人的殖民地。此后的中国人,只是被极少数满洲人成功地实施了奴化的、一个蚂蚁一般很容易驯服地叫做“支那”的劣等民族。
进一步,日本人认为,既然满洲人当年都能轻易做到,以后日本人为什么不能做到?
所以日本从二战失败中所吸取的教训,并不是不再与中国作战,而是必须牢牢地投靠美国。
现在安倍的对华态度,其实反映和执行的正是与美国达成默契一致的对中国面孔和政策的强硬一面。
至于美国呢,既是日本的幕后撑腰者,又故意让中国作为牵制日本的筹码,使得其必须百依百顺屈从美国——这叫“为敌,则两利而俱存之。”
那么中国现在是不是已经再度沦落成了一个劣等民族?
不妨看看当今中国那些阴暗的社会现状,看看现今网络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自欺、自辱、自渎的垃圾言论,包括那些劣质搞笑穿帮的抗日剧——很难不承认,近15年来,中华民族的确从道德、智力与文明看都已经衰得厉害,严重退化。
[一位博友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以压倒优势打败了法国军队,上自皇帝元帅,下到普通士兵,几十万人当了俘虏。战后,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说了句名言:“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已经奠定了。”]
尽管目前国人仍然为那种虚假GDP和高楼大厦而自我骄矜,但精神上已经的确完全接近于沦落为一个劣等民族。如果未来上帝不给机会,让这个民族彻底洗心革面改弦易辙——神州再度沦陷陆沉,绝非无可能。
日本人并不怕中国的核武器。不仅因为它本身早已具备潜在核战力;而且它认为,一个劣质民族,不会有人真正敢按那个按钮——所以核武器再多、再厉害也没有用。
可以说,继甲午战争、侵华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中日战争,可能已经在向中国悄悄地逼近。那么这一次,中国在心理上已经有准备吗?特别是,中国人,你们真地了解自己的对手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吗?
[这些话,我很不想说,会让很多国人伤害自尊心。但是这才是大实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何新:为什么日中还会再战?
何新:为什么日中还会再战?
日本对中国真实看法:为何日本不道歉而坚持参拜靖国战犯?
【何新按语】1998年,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访日,我观看录像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待领导回国后,我上报中南海一个时局评论(《警惕日本对华新战略》),断言日中未来必有再战,中国应当转变对日视角,及早有所准备。(该文收入我的《论政治国家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察》等书中。此文网上也有,可查阅。)
14年后,近期日本宣布,安倍已授权日军击落日本国认为侵入属于自己海域的无人机。履霜坚冰至,这不仅是日本作为正式对华挑战的试水,实际也就是对华的间接宣战。
下面就简略谈谈我一直认为日中未来可能会有再战的原因。这实际是目前国人的一个盲区。
——————————————————————————————
一些年来中国在日本面前常有一股虚妄的牛气,以战胜国自居。所以中国发言人久已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对日本作政治训话,告诫日本应当怎么做——不自知暗中其实被日本人听如笑话。
要知道,日本人从来没有真正对中国服气。在中国面前,日本内心中并没有承认自己是战败国——只是在毛泽东时代因为中国敢折冲美国,所以暂时低了些头。(而现在毛泽东已被中国人自己糟蹋得不成样子,所以新一代日本人,也早就失去了对中国残存的一点点敬意。)
为什么日本人从根本上并不服中国人的气?
&请问,抗日战争难道真地是靠中国人的国军主力(对日作战基本每战必败),或者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独立地打赢的吗?
如果没有太平洋日美战争吸空日军在大陆的海陆空军主力,如果没有苏军铁骑扫荡东北——1945年只靠中国自己的军队,能够取得对日战争的胜利吗?平心而论,如果没有以上国际因素的介入,那么中国南北地区恐怕如同东北,最终定会沦陷成为日本殖民地。
所以,日本人在心理上并没有被中国真正打败、打服。日中未来还会再战,还要进行博弈较量,就是基于这种心理。
所以日本人始终坚持不道歉。所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甲级侵华战犯——他们认为那些亡灵是日本的民族英雄。他们迟早会把这种参拜官方化、常态化,这都是基于日本人骨子里根本没有对中国人认输的心态。
实际上,日本人认为,19世纪以来的侵华方针没有错误,侵吞大陆政策也没有错误。日本国自身是缺乏生存空间的岛国,早晚可能由于火山地震而沉沦。日本认为广阔的优质大陆被一个劣质民族占据了。日本人认为,为了自身的未来,有权利进入这块大陆,这个基本战略和远期国策始终没有变。日本认为,世界上并没有所谓历史上的固有领土,边界总是由胜利者划分的。
那么二战中日本为何失败了?日本认为,错误是不应在侵华的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不应把美国拖进来。还有,二战不应当与德国、意大利结盟,而应该结盟美国。
所以日本也不承认存在什么南京大屠杀。他们认为:第一那是战争,第二日本人的武士道中,战胜屠城是常例。第三,何况是对于一个劣等的蚁类民族?
从历史观的角度,在日本精英的心底里,只对古代的汉唐宋中国多少有点尊重(但多数日本民众也并不了解。日本认为,筷子、汉字都是日本人发明的,被中国人偷去了)。
忽必烈的侵日惨败,使日本无视元朝。而倭寇海盗长驱直入的入寇历史,则使日本非常蔑视明朝。
至于清朝,日本人认为,清以后的中国根本就不再是中国,而只是满洲人的殖民地。此后的中国人,只是被极少数满洲人成功地实施了奴化的、一个蚂蚁一般很容易驯服地叫做“支那”的劣等民族。
进一步,日本人认为,既然满洲人当年都能轻易做到,以后日本人为什么不能做到?
所以日本从二战失败中所吸取的教训,并不是不再与中国作战,而是必须牢牢地投靠美国。
现在安倍的对华态度,其实反映和执行的正是与美国达成默契一致的对中国面孔和政策的强硬一面。
至于美国呢,既是日本的幕后撑腰者,又故意让中国作为牵制日本的筹码,使得其必须百依百顺屈从美国——这叫“为敌,则两利而俱存之。”
那么中国现在是不是已经再度沦落成了一个劣等民族?
不妨看看当今中国那些阴暗的社会现状,看看现今网络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自欺、自辱、自渎的垃圾言论,包括那些劣质搞笑穿帮的抗日剧——很难不承认,近15年来,中华民族的确从道德、智力与文明看都已经衰得厉害,严重退化。
[一位博友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以压倒优势打败了法国军队,上自皇帝元帅,下到普通士兵,几十万人当了俘虏。战后,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说了句名言:“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已经奠定了。”]
尽管目前国人仍然为那种虚假GDP和高楼大厦而自我骄矜,但精神上已经的确完全接近于沦落为一个劣等民族。如果未来上帝不给机会,让这个民族彻底洗心革面改弦易辙——神州再度沦陷陆沉,绝非无可能。
日本人并不怕中国的核武器。不仅因为它本身早已具备潜在核战力;而且它认为,一个劣质民族,不会有人真正敢按那个按钮——所以核武器再多、再厉害也没有用。
可以说,继倭寇侵明、甲午战争、侵华战争之后的第四次中日战争,可能已经在向中国悄悄地逼近。那么这一次,中国在心理上已经有准备吗?特别是,中国人,你们真地了解自己的对手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吗?
[这些话,我很不想说,会让很多国人伤害自尊心。但是这才是大实话!]
【1998江泽民访日受辱】
&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东京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中国方面在启程访日之前已预料到日本不愿意真心道歉,却仍然照原定计划进行访问是考虑到这次访问有正面意义,包括增加中日双方的互相了解及让日方认识中国的立场。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1月30日结束了在日本为时6天的官方访问。由于江泽民此行是中国国家元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访日,中国方面本来期望日本政府会就中日战争时日军在华的暴行发表书面道歉,以便“总结历史”。江泽民在11月25日抵达羽田机场时所发表的简短声明中即强调:“只有总结历史,对未来两国发展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江泽民与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举行高峰会谈后,小渊惠三只口头上就中日战争期间日军的作为道歉及反省,未同意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正式道歉,以致于江泽民拒绝在此声明上签字,而日本右翼媒体嘲笑此次访问为中国人的谢罪之旅。
.cn/n//c33772.html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民周刊:中日交恶,甲午会再战?
关键字:&中日关系甲午甲午战争安倍安倍晋三钓鱼岛甲午马年
2014年又是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近期这两个甲午之年的对比话题受到关注。1月23日,号称 &末日博士&的美国学者鲁比尼发出这推特:&不少人将2014年与1914年作比,尽管没人希望这会发生,中国与日本之间会出人意料爆发战争吗?&2月14日出版的《新民周刊》推出专辑发文《如果甲午再战&&》从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出发,落脚当今中日局势的分析。
全文如下:
和一个中国人聊天,聊印度,聊蒙古,聊越南,聊俄国&&聊任何周边国家都可以,唯独一谈日本,脸色就变,就尴尬、就凝重、就口水、就竖眉、就切齿、就跺脚;不是欣赏、就是恶骂,不是激赞、就是痛訾,不是反省、就是酷诋,就茫然发呆,就擗踊哀号&&
&&就什么矛盾的表情都有。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总面积只及我们三十分之一的岛国,会如此强烈地刺激我们的神经?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总人口只及我们十分之一的民族,会如此深入地探视我们的痛阈?
地缘性地历史俯瞰:凡民族,有疆域就有争战。五千年来,&汉&不是没有战胜过,但没有一次胜利的喜悦,复杂如对日战胜的喜悦;五千年来,&汉&不是没有战败过,但没有一次受挫的痛苦,复杂如对日战败的痛苦&&
可以有很多堂皇的外交辞令。可以有很多友善的公开举止。两国,最近六十年来甚至有过惺惺相惜的长期温存。
但,暗伤未愈,宿疾仍在,稍有龃龉,勃然变色。
甲午。夏历又逢甲午。甲午。国殇莫如甲午。甲午。镜鉴莫如甲午。甲午是历史的癫痫。甲午是历史的悬剑。甲午是历史的鸡眼。甲午是历史的肠痈。
甲午。隔海虎视,&中国自此衰极,倭寇自此日盛&。
甲午。隔海雄峙&&&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甲午。天干地支甲午。甲午。金木水火甲午。甲午后面恁多的血酬、纠结、愤怒、反思、偾张&&
中国已不是昔日之中国。日本也不是昔日之日本。
是时候了,不妨学着彼岸的优俳,以今日中华之声对甲午说一声:沙扬拉娜!
(主笔)胡展奋
记者|姜浩峰
海权论的鼻祖马汉对人类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海权实践做出过规律性总结:&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历史的命运。&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铁甲舰会战,就是这么一场决定性的战争。一场大战,决定了胜负双方的历史走向,甚至决定了两个民族的前程命运。
又到甲午年,回顾120年前这场战争,犹如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东亚两大民族的世纪大考,它带给今人的,不仅是历史与记忆,许多现实问题由此而起,至今尚未了断;而更多的,也许是让这历史照进现实,映射未来。
钓鱼岛会是下一个萨拉热窝?
&我属马,我将像强有力的、轻松跨越障碍的骏马一样,不退缩、不胆怯,挑战困难。&面对家乡山口县长门市的支持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起了自己的抱负,并接过支持者赠送的骏马铜像,以此激励自己&为使日本成为辉煌的国家而尽全力&。这一桥段并不是发生在中国农历甲午新年期间,而是在今年1月4日下午。当时,生于上一个甲午年(1954年)的安倍来到家乡,为曾任外相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扫墓。
早前的日,正在休假的安倍来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永远的零》。这部电影歌颂了二战时期日本神风特攻队对美军自杀式袭击的往事。安倍晋三看完表示:&十分感动。&
看电影、扫墓上坟,这些都是许多人假期活动的安排选项,对于世家子弟出身的安倍来说,也不例外。&大年初四&上完坟,安倍的马年新年算是过完了。与中国不同,日本在160多年前明治维新后采用西历,把过年&搬家&到公历1月1日。
日本改历法,源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源于1853年的黑船事件&&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湾。在目睹了四艘黑森森的铁甲舰组成的舰队,特别是舰上黑洞洞64门大炮的威力后,1854年,日本签订了其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这一被迫门户开放的历程,几乎与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的情景一模一样。1840年,清政府经历鸦片战争,被迫于1842年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这一局面,在1872年时,由大清重臣李鸿章总结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奏折中如此写道:&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在日本,有着一位对李鸿章评价甚高,乃至惺惺相惜的重量级人物。那就是明治维新九元老之一的伊藤博文。这位长州藩士出身,父亲是武士养子的贫苦少年,长大成人后,参加尊王攘夷运动,考察欧洲诸国,订定大日本帝国宪法。1893年,伊藤博文与英国达成协议,取消英国人在日本的治外法权,为日本扫除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立下首功。1894年,伊藤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借口,发动战争,随着与清军丰岛海战的爆发,战争全面升级,及至李鸿章一生心血、洋务运动的标志性成果&&北洋舰队土崩瓦解。这就是伊藤博文送给他尊敬的李鸿章大人最大的&礼物&&&脱亚入欧的日本发动战争,战胜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清王朝。这场战争在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在中国的干支纪年中,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甲午年,遂称&甲午战争&。
如今,经历了两个甲子,120年过去。
其间,由于战败,大清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签署《马关条约》。在马关春帆楼,伊藤乃如此评价手下败将李鸿章&&&忠臣、儒臣、兵家、政治家、外交家,集此五种于一身者,华夏三千年来自孔明之后唯一人&。在谈判期间,刺客小山丰太郎一枪击中李鸿章左脸。遭遇重伤的老人,内心深处想的是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还将会变得怎样坏下去&&条约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确认朝鲜国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后人如此评价马关赔款&&假若李鸿章没有挨上那一枪,也许日本对华索赔的3亿两白银不会减免掉1亿两。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则是&&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如今两国争议的钓鱼岛,也正是在那时候随台湾一并归了日本。而随着甲午战事的惨败,日本与清廷协商瓜分琉球的所谓&球案&,也不了了之,清政府再无缘照拂曾经的藩属国&&琉球。随后,由于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清朝花费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
其间,日本吞并朝鲜,伊藤博文成为日本首任韩国统监。日本甚至在日俄战争中,再次以小搏大,战胜了沙俄,号称其脱亚入欧以来最大之胜利&&脱亚之亚洲黄种国,战胜了幅员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欧洲白种国。而伊藤虽然位极人臣,其个人的命运或许不如李鸿章。同样是遇刺,1909年,伊藤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来自朝鲜半岛的安重根三枪毙命。
不过,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大日本帝国,第三次的以小搏大最终失败。1945年,日本投降。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将满洲、台湾和澎湖归还中国。在1954年这一个甲午年,日本国已经依靠朝鲜战争时给美军生产卡车、照相机等装备恢复了元气。也正是在那一年,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放弃与他国以军事手段解决争端的权力的日本国,成立自卫队,旧日本海军军旗阴魂不散重又在太平洋上飘荡。
随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的小兄弟日本于1972年先美国一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此之前的1969年,美国与日本单独签订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不仅私相授受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还顺带将中国钓鱼岛做了顺水人情。
乃至如今,钓鱼岛问题依旧困扰着中日两国。
钓鱼岛争端
小小的钓鱼岛,并不是豌豆姑娘二十床鸭绒被下一粒小小的豌豆。有着中国马汉之称的上海政法学院海权战略研究所所长倪乐雄告诉《新民周刊》:&中日之间,由于海上生命线重叠,有着天然的冲突。这天然的冲突,考验着两国高层的政治智慧。&
2014年,又逢甲午。
&不少人将2014年与1914年作比,尽管没人希望这会发生,中国与日本之间会出人意料爆发战争吗?&1月23日,号称 &末日博士&的美国学者鲁比尼从达沃斯发出这样一条推特,欧美舆论顿时像炸了锅一般&&这难道是世界大战的节奏吗?1914年的英德之争,最终由于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而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倍在瑞士的讲演,让远在欧洲的人们,似乎也闻到了太平洋西部海域钓鱼岛上空的火药味。钓鱼岛会成为又一个萨拉热窝?
真的会打起来吗?
1月22日,达沃斯峰会,安倍戴着眼镜一脸斯文地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目前日中之间经济相互依赖,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彼此有着重大共同利益,这同当时的英德一样。&安倍说,&但英德间的经济关系并未阻止1914年大战的爆发。&
为此,日本政府于1月24日费劲地解释:&翻译将安倍发言译为英语时,补充说明称现在的中日关系和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正处于类似状况。但安倍本人没说中日关系类似一战前英德关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为之辩解:&外国媒体误解了&首相的观点&,安倍首相从不认为日中存在交战的可能。&
不管说了没说,说了什么,安倍晋三近来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公然美化和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本身就表明日本企图否定二战成果和国际秩序。
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冯玮看来,中日开战论,很大程度上是安倍晋三存心在找麻烦。&1914年,最原始的导弹&V2飞弹&还没有问世,现在中国有二炮部队,有精确制导的各型号导弹。日本很清楚,中国导弹覆盖日本全境。日本敢开战?&
知名军事评论员、解放军前总参谋部上校岳刚对安倍达沃斯讲话亦相当不屑。岳刚说:&安倍称中日间不要重演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吓唬中国更显底虚!&岳刚认为,中国下大棋不能用散力,要在拓展自己的伸展空间时,兼顾与美国的博弈。言下之意,对日关系这步棋怎么走,关键要看中美关系如何。
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对《新民周刊》更是如此表示:&中日再现120年前的战争态势,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形势,和那时候完全没有可比性。当年的中日冲突,就是单纯的中日冲突,即使有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与今日的国际背景也不具可比性。如今中日关系的背后,是中美关系。 &
果不其然。2月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华盛顿会晤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时,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克里甚至放言:&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接受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无意改变在这个地区的运作。&安倍在岸田访美前已对美做雌伏状,称:&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上日中两国绝不能发生冲突。&
早在今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了署名为国际问题专家思楚的文章《日本是美国的&资产&还是&包袱&?》。文中写道:&说到底,中美同为二战战胜国,在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这个问题上有重要利益交集,很多事可以一起做。日本好比一个假释犯,美国、中国和所有二战受害国都是假释官。& 文章结尾态度之强硬,也不得不提&&
&当然,如果美国对日本不想管、不愿管、不能管,也不要紧。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甲午战争的年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锁住日本军国主义这个&午夜凶灵&。&
美日关系也绝非铁板一块,克里之所以在访华前公然力挺日本,有媒体分析:&钓鱼岛就是美国的摇钱树,美国的目的就是让钓鱼岛永远成为争议地区。现在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量,必须支持日本,而日本也在利用美国。原因就在于美国知道中日一战日本必败。假如钓鱼岛之战中国必败的话,美国绝对会支持中国,美国在玩平衡。&
日本首相安倍对目前的国际局势其实是了然于胸的&&不管自卫队舰只如何先进,战力如何强大,也不论其购自美国被拆除了进攻性装备的战机如何迅疾而性能优良,如今的太平洋,还轮不到日本指点江山睥睨空海。安倍舞剑,意在修宪,而修宪,意味着安倍梦中的&日本国防军&之诞生。
如今的安倍政权重提一战,又要突破二战体制,冯玮觉得安倍是自己在给自己挖坑,会让世人看清他的本质。一众日本教授普遍认为等&安倍经济学&的劲儿过去以后,势必会加速修宪步伐。这是否意味着战争还远呢?
纵观日本历史,日本对外开战,往往搞突然袭击。
最著名的是珍珠港事件,还有日俄战争。之前的甲午战争,更是以日本海军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中国海军舰艇和运兵船而真正进入全面战争阶段。回看历史,在面对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三次决定国家命运的全面战争中,日本都是靠偷袭赢得战争的主导权。而在20世纪的侵华战争中,无论是日偷袭沈阳北大营,还是日在卢沟桥偷袭宛平城,日军全都是找借口、下圈套,然后不宣而战。
同时,也应注意日本国内的善意。冯玮分析道:&安倍是个&麻烦制造者&,但不少日本人不乏良知,很多日本人相当善良。&最新证明冯玮观点的事实是,1月22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东京表示,安倍首相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错误的,他应该对此进行反省。之后,1月24日,鹿儿岛市竖立了一座感谢中国养父母的石碑,以表达对二战中收养失散日本孩子的养父母的恩情。
即使在专业的研究机构分析中,对未来的日中关系乃至日本与世界的关系,都有较为良性的预测。比如野村综合研究所出版的《2015年的日本:迈入新的&崛起&时代》一书认为,日本前两次崛起,源于1853年美军舰到访,以及二战后日本沦为占领军统治国。两次崛起都借助外来力量的冲击。而如今日本正要经历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再也不仅仅是日本单方面走出国门的崛起,也不是单纯引进外国做法的崛起,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的国际化,那将是一个无须区分日本人与外国人、外贸企业与日资企业的时代。
战场在哪里?
然而,必须看到,在个体民间友好的良性举动之下,就领土问题而论,日本现政府不仅不知退让,反而相当强硬。日本文部科学省1月27日决定,修改日本初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解说书。新解说书竟然写明韩日争议岛屿(日称竹岛,韩称独岛)和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
王晓鹏则告诉《新民周刊》:&如今中日之间的海上较量,真正&掰手腕&的地方,在于执法力量上的过招。&与前些年中国海上执法力量海监、渔政、海事、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五龙治水不同,如今整合后的中国海警局装备升级。记者从国家海洋局网站上了解到,1月23日,中国海警2401船完成建造并交付中国海监东海总队。中国海警2401船是国家海洋局重组以来第二艘完成建造并交付的新型4000吨级多功能海洋执法船。
中国海警2401船
据悉,中国在建和即将开建的大型执法船包括10艘4000吨级海警船、6艘3500吨级海监船、4艘5000吨级抗撞型海警船、4艘6000吨级海警船、11艘3500吨级渔政船和4艘以上的12000吨级大型海警船,待建和正在建造的3000吨级以上大型执法船合计达到空前的50艘左右。这些执法船建成后,中国将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执法船队,其大型船的质量和数量将数倍于日本海上保安厅。
而在这些执法船建成之前,眼下的中日海上执法船力量对比,天平确实是向日本倾斜的。目前,日本1000吨以上执法船多达100多艘,1000吨以下各类执法船更是有500多艘。王晓鹏说:&日本海保厅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力量强大,并且配备武器。&对于并不配备重武器的中国执法船,王晓鹏也指出了优势所在:&中国海警局拥有中国特色的执法力量,享有行政执法权和警察权,对他国非法侵渔这样的流动性作案,可以抵近观察;对于非法油气开采和非法测量活动,可以登临检查。中国执法力量可以和海军力量两相配合,双保险。&
海洋执法,当然只是中日较量的领域之一。在年初的舌战中,中日两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和林景一将&战场&搬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之夜》节目。在&伏地魔&来&伏地魔&去的争执中,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媒体的视线也被牵引到骂战里。此时,日本悄悄加快相关作业,把作为日本领海范围设定基点的400个离岛中的280个无主的无人岛国有化,可谓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晓鹏告诉《新民周刊》:&自民党参议员卫藤晟一为280个离岛国有化问题,还特为前往美国进行通报。日本在280个离岛国有化后,害怕有关国家注意,马上批驳中国的&南海渔业新规&,再一次想转移视线。而中国&南海渔业新规&其实早在2013年11月就已经披露,日本早不批晚不批,恰恰在这时候批之,目的显而易见。&
与直接的军事冲突相比,海洋执法领域、外交领域、利用大众媒体领域,乃至对内行政领域的较量、工作、部署,可谓是烈度较低,却更需要智慧的一个战场。在这个战场的背后,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靠山。而两国全方位的竞争,则需要更大的智慧,以赢得文化之争、价值观之争。
当然,中日交恶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日本的右倾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认为,这是冷战结束后的结构性原因,也是中日关系四个待解的绳结&&一是中日存在安全困境,二是两国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冲突,三是实力对比相对平衡,四是国民感情恶化。对东亚各国关系有独到研究的邓聿文先生更是直指:&中日自2012年9月以来的这场博弈,其深层因素是东亚首次出现两强并立,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心理准备尚未调适好。从这个背景看,中日两国迟早要发生一场对抗与危机,即便不在钓鱼岛,也会在其他方面。&
至于中国本身,恰如王晓鹏所说:&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国若要四海升平,核心价值观这个&本&一定要立起来。&
国运之路在脚下
李鸿章去世一百多年了,中国人民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收复了甲午失地,如今可谓国富兵强,然而,海外尘氛是否熄灭了呢?其实,别说海外尘氛,即使中国自身,还远未完成国家的统一之路,单单一个台湾问题,就仍极大地考验着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政治智慧。
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部主任张轶对中日近代史有很深的比较研究。他告诉《新民周刊》:&甲午中国之失败其实是一个契机,它导致了中国人的群体意识觉醒。甲午战争的发生,是中日两个民族近代化过程的一个分水岭。中国的近代化从甲午开始逐渐从器物层面向思想乃至政治制度层面转变,其代表就是1898年的百日维新,而这个过程日本早在1868年就已经开始了。&
张轶认为,与日本始终坚持君宪这条道路不同的是,19世纪末的中国人一直在君宪、共和乃至无政府主义这些不同道路间犹豫。&天皇的万世一系决定了当时的日本从心眼里就看不起朝代更迭频繁的中国,也决定了日本尽管也有自由民权运动,也有大正德谟克拉西,甚至也有后来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但其前提都是以天皇的至高无上为出发点的。&
张轶说,&伊藤前来中国,号称帮助光绪实现他的君宪理想。而他来没几天就发生了戊戌政变,光绪被打入冷宫。君宪之路究竟是否适合中国,因为我们从来就没真正实行过,历史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证明了。&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最早受挫于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甲午惨败,这场惨败引发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把中国现代化进程逼入坎坷凶险的途径,并差点使我们民族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万劫不复!&倪乐雄对《新民周刊》如是说。
当然,在甲午战争期间,民主共和的萌芽已经在中华大地深深扎下!1894年11月,檀香山兴中会成立。1895年2月,香港兴中会成立。与日本颇有渊源,接受大量日本资助的孙中山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有志竟成》一文中写道:&时适清兵屡败,高丽既失,&&清廷之腐败尽露,人心愤激。上海同志宋跃如乃函促归国&&&
来源:新民周刊
责任编辑:华倩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战江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