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论文可以用同一组对照数据吗 小木虫可以改名字吗

&& 查看话题
一个期刊两个ISSN号,如何确定自己投的哪个版本,收费怎样?
如题: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有两个ISSN号,一个被SCI检索(print),一个不被SCI检索(published on line),怎么回事
如: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print version)
(electronic version)
是不是print version是收费的,electronic version是不收费的,我看到有人说electronic version是先出版的,随后肯定有print version的。我觉得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会有两个ISSN号的。有中过这个期刊的给说明一下吗,版面费高吗?不胜感激。
两 ISSN 号都是同一个期刊~~一定都会被检索~
不论哪一个 ISSN 号~~效果都一样~~
不太可能发生一个收费一个不收费~~ 回楼上,我在JCR里面查了,纸质版的SCI检索,电子版的查不到,不被检索,谢谢回答。 两 ISSN 号都是同一个期刊&&一定都会被检索~ 检索以纸质版的为准;如果仅是网上发表而没有在纸质版出现,有可能该文章不被SCI检索;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SCI期刊都是纸质版和网络版同时出版,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能被SCI检索 回3楼:两个ISSN号只有纸质版的SCI检索,电子的不检索,我查询了。/cgi-bin/jrnlst/jlresults.cgi?PC=MASTER&ISSN=,通过ISSN号在thomsonr可以查询到期刊是否被SCI或SCIE收录。 希望中过这个期刊或遇到类似情况的来说一下啊,多谢了 电子版的早晚出纸质版 SCI检索的都是纸质版的,SCI-E才是检索电子版。楼主好好去查下SCI-E检索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知道了。同一个杂志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是有两个ISSN号,但内容是完全一样的,这个为什么整两个没研究过,但两个确实是同一个杂志。 有些电子版是按照增刊来处理的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查看话题
两个审稿人一个直接拒了,另一个同意接受,这还有戏吗?
Reviewer: 1&&
This manuscript is deficient in many respects:
1.) Supplementary data should have been included--NMR spectra at the very least.
2.) No discussion of how the synthetic products were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ased on spectro regio- and sterochemical outcomes. I am not convinced that the structures proposed are correct. The authors should propose a mechanism for the conversion of 8 to 9 and 9 to 2.
3.) No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biological data (Figure 2) or the SAR.
4.) Is the chemistry novel or have these compounds been prepared previouisly? Several times an "inner sphere" rearrangement mechansim is noted--what does this mean? No references to this statement are provided.
This manuscript needs a lot of work to make it accep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XXXXX
Pleas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nuscript for XXXXX: Inappropriate
关键是我的反应之前没有见过类似报道,转化过程不能捕捉到,只能根据产物推测机理。如果按照他的说法,我增加几个衍生物并附活性,按照审稿人1的要求修改,再投还有戏吗?还是再改投其他杂志?请高手指教
尽量回答,不能回答的看看能不能以后再进一步研究 认真修改 当然有戏 主编不拒就是给你机会嘛 好好改 如实回答 :tiger28::tiger28::tiger28: 还是那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尽量改才对,不管结果如何:D 如果其中一个reviewer直接reject,希望不大,一修后可能被拒。我有过经历。 祝福
:victory: 尽量修改咯。
希望总是有的。 一定要认真修改,即使不录用,还可以投别的杂志。 有戏!祝福你高中! 拒可能性大 加油就游戏 这种情况主要看编辑给不给你机会! 一切皆有可能:victory: 绝对有戏啊&&编辑给你机会&&自然是倾向接受&&要不然岂不是浪费大家感情? 好好改 机会大大的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查看话题
Jacs和Adv.Mater.论文两篇:g-C3N4用于生物成像
分享g-C3N4生物成像应用的两篇先驱论文。有做g-C3N4的朋友是否还记得,13年初, JACS首次报道了通过液相剥离获得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超薄g-C3N4纳米片,并应用在对细胞膜的成像上。这一工作引起了大家对g-C3N4超薄纳米片以及g-C3N4在生物相关领域的关注,相继有很多后续工作报道。当然JACS文章,不仅仅提供了g-C3N4作为生物探针的应用,还提出超薄g-C3N4纳米片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较之相应块材增强的光催化性能。作为JACS工作的延续,最近新刊登的AM文章,报道了g-C3N4作为双光子成像探针的应用。 AM工作清楚地证实了g-C3N4呈现出尺寸依赖的细胞成像效果,g-C3N4量子点能够对细胞核进行选择性成像,同时与DNA和组蛋白进行结合,无疑把g-C3N4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推进了一大步。
顶一下,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赞一个!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做薄之后就是做小,氮化碳遵循了跟石墨相似的发展规律。
从光催化的角度来讲,打开氮化碳的层间氢键,通过插层等方法丰富层间的电荷传递通道,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这都是谢老师课题组的两篇jacs,一篇是去年的,一篇是刚上线的。其实做超薄C3N4的,最先好像是金属所刘岗课题组,用热剥离的方法;再者去年yang shubin也用液相超声剥离的方法得到很薄的C3N4,并且研究了用各种溶剂超声对C3N4剥离的影响。谢老师的课题组在最近三四年间,在nature. comm、jacs、angew上发表了很多原子级厚度的材料,并且在去年和今年也在chem. soc. rev上发表了三篇原子级厚度材料的综述,楼主也是谢老师课题组的,楼主肯定对这一块很了解了,能否相告一下,原子级厚度的材料稳定性好吗,它们是如何保持不再堆积到一起呢 : Originally posted by 罗马里奥 at
这都是谢老师课题组的两篇jacs,一篇是去年的,一篇是刚上线的。其实做超薄C3N4的,最先好像是金属所刘岗课题组,用热剥离的方法;再者去年yang shubin也用液相超声剥离的方法得到很薄的C3N4,并且研究了用各种溶剂 ... 稳定与否要看材料,氮化碳还是很稳定的。保存在液相条件中更不容易发生团聚,测性质的时候重新组装成膜和体相材料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顶一下,感谢分享!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查看话题
Optics Express两个审稿人同意,一个拒绝的意思,申诉会成功吗???
Review decision1: The text and experiment are not well arranged and the logic is not clear. Besides the English writing,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in the manuscrip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o not show good and new results. The following are the questions and some mistakes in this manuscript. 然后列了三个问题。。。虽然没明确说拒绝,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啦
Review decision2: The manuscript is very well written and well structured. However, some of the sentences should be properly polished. I recommend this paper for public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minor revisions.
Review decision3:The xxx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work is novel and innovative in improving xxxxxxx. The results are impressive and significant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xxxx. The authors’ effort is beyond dispute highly appropriate for Optics Express and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publish the work. Some additional improvements are suggested below.
关键是review1从我的参考文献中列了三个,让我的文章去比较这三篇文献,殊不知,其中的一篇是我们自己的专利,估计审稿人都没认真看文章就下了结论。。。悲剧啊
然后编辑的拒信是:I have received your submission and determined that the work presented is not appropriate for publication in Optics Express.
Optics Express is now placing more emphasis on novel results. Papers that present only incremental findings will not be sent for peer review.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consider Optics Express for future submissions that are in line with our publication criteria.
已经申诉,不知能否成功。
一般情况下,会通过的。以前我有个学长投了一个OL,结果悲剧了,在peer review的意见里面是 有个审稿人就没看懂文章,跟你这个情况差不多。 不过在申诉过程中,他写了10几页的 cover letter! 哈哈哈 ,加油!:D review1:The text and experiment are not well arranged and the logic is not clear.
review2:The manuscript is very well written and well structured.
这两个反差太大了,估计编辑是认真看过你文章才下结论的。他可能认为第二个审稿人不认真,采纳了第一个。这就要看你自己认为这两个哪个更靠谱了,你对自己的英文写作自信如何,如果果真如1,建议不要申诉了,直接改投好了,否则希望不大,还浪费时间。因为如果正文写不好,申诉写起来就更难了。 审稿意见完全对立了,一般情况下,除非审稿人非常自信或者很牛,否则轻易不会直接把拒绝的意思表达给作者。当作者看到有其他审稿人认可自己的文章,刚开始都会对拒绝的意见很排斥。建议楼主仔细分析一下审稿意见,根据自身经历,OSA旗下的期刊,影响力都比较大,副主编一般都是牛人了,找的审稿人大多数都是同行,水平也都比较高,极少出现那种非同行审稿的情况。真心祝福楼主好运,有结果了也跟大伙说说。。。 这个很难说,有的时候杂志编辑还是会有自己的判断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tian0429 at
review1:The text and experiment are not well arranged and the logic is not clear.
review2:The manuscript is very well written and well structured.
这两个反差太大了,估计编辑是认真看过你文章才下结 ... reviewer1给了3条意见;reviewer2提了8点建议,文字表述文章内容都有,可以看出是仔细看了全文的。
而reviewer1从我的参考文献里列了三篇,让我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这三篇文章,殊不知,其中一篇是我们自己的专利,也是文中描述的方法,专利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来,只是因为投稿文章中有的地方不需要太累赘地描述,然后就引出来了;reviewer1的另外两条comments稍微解释下就哦了。
我自己判断reviewer1应该是没认真看得,老板看后也是这么认为。 : Originally posted by cqncink at
一般情况下,会通过的。以前我有个学长投了一个OL,结果悲剧了,在peer review的意见里面是 有个审稿人就没看懂文章,跟你这个情况差不多。 不过在申诉过程中,他写了10几页的 cover letter! 哈哈哈 ,加油!:D 有成功案例呀!many thanks! : Originally posted by muchongwoai at
审稿意见完全对立了,一般情况下,除非审稿人非常自信或者很牛,否则轻易不会直接把拒绝的意思表达给作者。当作者看到有其他审稿人认可自己的文章,刚开始都会对拒绝的意见很排斥。建议楼主仔细分析一下审稿意见,根 ... 我看peer review进展时,有一个reviewer被编辑催了好久才完成,会不会太忙了,没认真看? 申诉成功了没有,楼主?祝福你 : Originally posted by muchongwoai at
申诉成功了没有,楼主?祝福你 重新审稿了,9月初可能才有结果 祝福楼主啊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查看话题
随机的一组数据,如何计算出一个值,能表示这组数据的通用性
比如说我现在要给一个型号的汽车大修报价,大修报价根据维修所费时间计算,
我现在有同型号10辆汽车大修的数据,分别为,10,31,120,45,91,74,68,54,71,25(单位|小时)
如何计算出一个时间值,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通用性,也就是其不能是最低值,这样我们就赔钱了,也不能是最高值,客户不会介绍这个价格,也不能是平均值,因为平均值没有代表性。我希望计算出来的值,是我可以接受的时间值,即对大多数要来维修的同型号汽车所需时间
大多数要来维修的同型号汽车所需时间?
众数或中位数应该符合要求. 求出概率密度函数,求其极值。
实际中可以画出概率密度曲线,即统计下维修耗时小于10小时、10小时到11小时、11小时到12小时、......、199小时到200小时的车分别是多少,你就知道那种情况最多了。 拟合出分布,然后根据分布确定具体的数值 统计里我觉得也就是楼上几位说的方法了!感觉你这个是个优化问题吧!是不是考虑用线性规划或者其他的方法,列出几个方程求出可行域,建立目标函数,在可行域中那个点使目标函数的值最大,应该是最优解!可以问问学优化的人!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木虫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