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找曾建立的中国陵园网上祭奠奠资料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时间:日 11:44
1946年冬天来得特别早。饱尝了日寇铁蹄地践踏之后,还仍然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的冀东人民,现在又要投入到保卫胜利果实,迎击下山摘桃子的蒋介石挑起的内战。国共合作破裂,停战协定被撕毁,无情的战争黑云又一次压在了渴望和平、渴望用劳动恢复和建设家园的冀东人民的头上。美国的飞机、军舰昼夜不停地为蒋介石运送军队和武器装备,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冀东又出现了严重局势。刚刚进城不久的部队、机关和学校,又要开始向大山沟里转移。&&&黎耘,冀东行署公安局长,这时病情正在恶化,他已经不能行走,躺在担架上指挥着队伍向山里转移。他以顽强的毅力在坚持工作,部署着即将开始的战斗任务。他看上去好象有四十开外,其实那年他虚岁才35岁。大高个头,饱经风霜微黑的脸庞透着英武之气,刚刚舒展开不久的两道浓眉,此时又紧紧地锁住了。他原名叫于会云,河北省黄骅县人。参加革命后为了不连累家里人改名换姓,取其姥姥家李姓的谐声字“黎”,也有黎民百姓的意思,取名为“耘”,含有出身于种地的农民家庭之意。&&&那是1942年的秋天,他刚刚30岁出头,正当风华正茂的年龄,而同志们都知道他已经有十多年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已经是延安培养出来的老公安了。由于工作的需要,晋察冀边区党委社会部和边区公安总局决定派他到冀东抗日根据地,任冀东行署公安局长,组织和建立冀东根据地各级公安保卫机构。当时日寇在冀东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强化治安,集家并村,铁壁合围,梳篦子式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大扫荡,制造了大片大片的无人区和一个又一个的“人圈”,妄图割断八路军和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扑灭抗日火焰。党的基层组织几乎全遭破坏,部队和干部大部分都转移到长城以外打游击,环境异常残酷。黎耘一行来到冀东,差不多天天晚上都要转移驻地,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冰天雪地或乱坟岗子里度过的。有时几天几夜都吃不上一次饱饭。由于环境残酷基层组织又遭破坏,基层干部、党员失去了依靠,有的人动摇了,也有的人叛变了革命,成了汉奸特务。在这种形势下,很容易引发革命队伍内部“左”的倾向,认为到处都是敌人。当时冀东地区在锄奸反特问题上也出现了类似偏向。由于没有建立起正规的公安保卫组织,也没有具体明确的锄奸政策法令,捕人杀人比较乱,名义上规定杀人权掌握在区里,实际上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往往有人反映某人是汉奸特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先把人抓起来,不承认就逼供,供了就信,乱捕乱抓的问题很严重。这样,其结果不仅仅常会发生错捕错杀的问题,也不利于分化瓦解敌人。同时,对争取各界各阶层爱国人士,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黎耘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锄奸反特政策,在地方党的领导下,努力建立一整套由村公安员,区公安助理员到各级公安科、局的公安保卫系统,组织一支精干的公安保卫队伍。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他领导和亲自参与举办了一期又一期公安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公安保卫干部,他亲手编写教材,亲自授课。他用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公安保卫工作的丰富经验,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把党的锄奸反特政策讲的又生动又具体。从训练班毕业的学员很快被派往冀东根据地5个专区各级公安机构,在当时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迅速开展工作,成了冀东地区第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又有政策水平和专门知识的公安保卫干部,成了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冀东公安保卫系统的骨干力量。&&&在残酷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黎耘同志总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他总是不顾风险,深入到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关于锄奸工作的九条方针,在对首恶者坚决镇压的同时,对胁从者实行宽大政策,对敌人分化瓦解。他领导冀东公安保卫队伍,狠狠地打击了日寇奸特蚕食我冀东根据地的阴谋。特别是在瓦解“伙会”组织;在摧毁汉奸组织和迷信团体企图策动暴乱投敌;以及在破获打入我内部的日本特务案件等重大事件的斗争中,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他还直接策划巧取伪治安军唐山司令部《冀东兵力部署图》及唐山飞机场方位图等重要情报,为我们对敌人实施军事上的打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总之,几年里,在十分残酷而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黎耘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坚决依靠群众,牺牲了个人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冀东公安保卫工作的斗争中,使得冀东的公安保卫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搞越活跃,为巩固和发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了,他才结婚成家 。那时他已经虚岁34岁。他实践了他在青年学生时期和几个热血青年一起立下的誓言:不赶走东洋鬼子,决不成家结婚。黎耘同志1912年旧历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河北沧县李村,他13岁那年离家到天津求学,边帮人干活,边读书。18岁考入了天津高等商业学校。这时正值日寇占领我东三省,危及华北。他在学校里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他满怀爱国热情,投笔从戎,参加了张北(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开始与共产党发生联系。不久同盟军失败,他接受党的派遣到旧军队中从事秘密工作,争取士兵,开展抗日活动。不慎被坏人告密。他在进步士兵的帮助和掩护下,机智逃走,碾转回到平津地区。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接受党地指派参加天津各界民众救国会,任执行委员。全面抗战开始后不久,党组织派他奔赴延安,先后在抗大、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到青训班工作。1940年调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边区公安总局社会科长。从此,他便开始了在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生涯。&&&残酷的斗争环境夺去了他的健康。&&从19岁到35岁,他把这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壮丽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冀东人民。1946年初,他开始吐血,身体极度衰弱,但当时环境艰苦,医疗条件很差,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拼命的工作。在他病逝前不久,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他不顾重病在身,带领同志们穿过敌人封锁,到路南区部署工作。正在这时,接到上级召开紧急重要会议的通知。在从路南返回赶赴开会地点途中,又与敌人遭遇。他带病指挥战斗,摆脱了敌人的阻截。当赶到开会地点时由于连续行军打仗,加上病痛折磨,他已经不能行走,硬是让同志们用担架抬着参加了会议。从此便一病不起。但他仍然在病床上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顽强坚持工作,直到1946年11月27日心脏停止跳动。他终于顽强地走完了他那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历程,长眠于冀东大地。时年仅35岁。&&&深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1946年12月3日,冀东党政军民各界及附近老百姓千余人,怀着极大的悲痛,为党和冀东人民的好儿子、公安战线上的好干部黎耘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露天会场庄严肃穆,哀乐奏起,台上台下一片低泣声。人们似乎还能听到他那颗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赤诚火热的心仍然在跳动。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冀东人民的心中。&&注释:&&1.1984年7月1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辑组在《革命烈士传通讯》第5期(总第14期)中,拟定了为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了的烈士立传的烈士名单,黎耘烈士被列在这个名单中。这篇传记就是在此后从1991年出版的《革命烈士传》第八集中摘抄的。这套烈士传总共编辑出版了十集,第八集中共收集了解放战争中牺牲的78名烈士的传记。&2.从晋察冀组织序列等资料的名单中,可以看到黎耘烈士除了他在牺牲前所担任的冀东行署公安局长的职务外,他还曾同时担任冀热辽区党委,冀东区党委社会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等职务。&3.黎耘同志病逝后就埋葬在他最后养病的迁西县常甸村村后的山坡上。革命胜利后,华北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在后来修建冀东烈士陵园时,又将他的遗骨重新安葬在冀东烈士陵园内。&4.黎耘烈士原名于会云,参加革命后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曾用过李耘心,李耘,黎云,黎耘等名字。《晋察冀日报》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第一版)《冀东公安局长黎耘同志病逝,军区沉痛举行追悼》&(新华社冀东7日电)冀东行政公署公安局长黎耘同志因劳致疾,于上月27日逝世。使冀东全党又失去了一个优秀干部,冀东各界于三日上午十一时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到会有军区首长各机关及附近群众千余人。于沉痛空气中致祭后,行政公署张主任以低哑的声音概要介绍了黎耘同志的历史及几年来艰苦创立与领导冀东公安工作,粉碎了敌人无数次阴谋,保卫了人民与革命的胜利。他说:“黎耘同志未竟的事业正需要来继续。”冀东区党委代表李楚离同志悲痛地指出,黎耘同志坚决牺牲个人利益,一心为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始终安心工作,这是一个革命者的高尚品质,他以更悲愤的语句鼓励做保卫工作的同志,要很好地学习黎耘同志,粉碎蒋介石的特务政策。于群众代表讲话后,黎耘同志的爱人陈华同志抑制着悲哀,讲述着黎耘同志于病势转重后还念念不忘工作。&黎耘同志略历黎耘同志,河北沧县人,出身学生,现年35岁,1933年参加抗日同盟军进行抗日工作,当年与共产党发生关系,即开始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35年接受共产党的任务,投入军阀部队做士兵工作,旋被发觉逃出,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天津民众救国会执委和区委,1937年到延安,先后入抗大、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青训班生活科长,1940年到晋察冀任边区公安总局社会科长。1942年到冀东任十三专署公安局长,此后冀热边行署改冀热辽行署(又改冀东行署),均任公安局长迄今。他对冀东公安工作曾建立了很大功绩,冀东的公安工作是在他领导之下建设起来的,在他任期中,曾历次粉碎了敌人的奸细特务政策:如1943年瓦解迁青平、丰滦迁的伙会组织,1944年春粉碎敌人派遣大批宪兵特务蚕食我根据地的计划,1944年夏粉碎敌人的汉奸组织及其外围组织封建迷信团体企图暴动配合敌人进攻的阴谋,1945年冬支持冀东人民的反奸、清算、控诉、复仇运动等。&&&&&&&&&&&&&&&&&&&&&&&&&&&&&&《冀东日报》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五日《行署公安局长黎耘同志病逝各界举行隆重追悼》(本报三日讯)冀东各界追悼冀东行政公署公安局长黎耘同志大会今天上午十一时在万分沉痛中于某地隆重举行,到会的有黎耘同志家属,各级关及附近群众千余人。哀乐奏起,主祭行政公署张主任,陪祭各机关代表及家属即位后,全场肃立静默致哀,献花献酒,恭读祭文。张主任在他悲痛低哑声中概要介绍了黎耘同志的历史及几年来艰苦创立与领导冀东公安工作,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阴谋,保卫了人民与革命的利益。他说:黎耘同志未竟的事业正需要我们来继续。冀东区党委代表李楚离同志走上台来,悲痛使他不能成语。他指出:黎耘同志坚决牺牲个人利益,一心为着中国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始终安心于隐蔽工作,这是一个革命者的高尚品质。之后他以更悲愤的语句鼓励作保卫工作的同志要很好的学习黎耘同志,击碎蒋介石的特务政策。(讲话全文见四版)。于群众团体代表陈继祖同志讲话后,黎耘同志爱人陈华同志抑制着悲哀讲述着黎耘同志于病势转重时犹念念不忘工作。黎耘同志数年来负责冀东公安工作,建立了保卫冀东人民的光辉功绩,艰苦斗争,因劳致疾,不幸于十一月二十七日不治逝世。&《黎耘同志略历》黎耘同志河北沧县人,出身学生,现年三十五岁。一九三三年参加抗日同盟军,进行抗日工作,当年与共产党发生关系,即开始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五年接受共产党任务投入军阀部队做士兵工作,旋被发觉逃出。三六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天津民众救国会执委和区委。三七年到延安,先后入抗大,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青训班生活科长。四零年到晋察冀任边区公安总局社会科长。四二年到冀东任十三专署公安局长。四三年八月冀热边行署成立任行署公安科长,后改任公安局长。此后冀热边行署改冀热辽行署又改冀东行署,冀东行政公署,均任公安局长迄今。他对冀东公安工作曾建立了很大功绩。冀东的公安工作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建设起来的。在他任期内曾历次粉碎了敌人的奸细特务政策,如一九四三年瓦解迁,青,平;丰,滦,迁的伙会组织;四四年春粉碎敌人派遣大批宪兵特务蚕食我根据地的计划;四四年夏粉碎敌人的汉奸组织及其外围组织封建迷信团体企图暴动,配合敌人进攻的阴谋;四五年冬,支持冀东人民反奸清算,控诉复仇运动等。《祭文》&&&&&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冀东解放区党政军民谨以最大的沉痛心情致祭于冀东人民的保卫者,故行署公安局长黎耘同志之灵前:&&&“黎耘同志你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你为保卫人民,保卫解放区因劳致疾,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了。这是冀东人民莫大的损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万分的悲痛。&&&&黎耘同志我们追念你十余年来茹苦含辛,顽强不屈,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精神。还是在你很年青的时候,你就毅然不顾一切艰险,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忍受一切痛苦奔走于上海,青岛,天津,北平之间,进行保卫中国人民的工作。祖国抗战爆发后,你又在党的领导下,在晋察冀,冀热辽,在冀东不惧任何艰难困苦,你始终完成着保卫人民的伟大任务。&&&&黎耘同志在你的工作中,为革命,为人民充满着自我牺牲精神。就在你病重休养中,仍不断地指导着全体保卫工作者对奸特的斗争。别人担心你的身体,就诚恳劝阻你,你总是婉言去给同志们解释,鼓励大家不断地为人民工作。你在病中还挣扎着计划工作,直到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黎耘同志你为冀东人民作出了光辉的事业。你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锄奸政策。在你的领导下建设了冀东的公安工作;在你的亲自领导下打跨了无数奸特组织,保卫了冀东人民,巩固了我们的民主的秩序。&&&&黎耘同志,你对革命的功绩,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你的精神是永存的。现在正当蒋介石积极使用奸细特务政策陷害我冀东人民的时候,我冀东人民正在积极的展开反奸自卫运动的时候,不幸你竟离开人间,使人民失去了一个坚强的领导者。这是冀东人民极大的损失。&&&&黎耘同志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你是革命部队中最英勇的战士,你是忠实于人民事业的人民勤务员,你为革命事业毕你一生,人民将永远把你的名字牢记在心。你的死是永垂不朽的。黎耘同志,将有千千万万的人民保卫者,革命的保卫者,党的保卫者继你之后更加努力,更加坚强为人民奋斗到底。你安息吧。(冀东各界追悼黎耘同志大会)&《悼黎耘同志》张明远&&&&&十一月二十七日深夜,我亲密的战友黎耘同志终因为人民解放事业积劳成疾,于多方医治无效后与世长辞了。这是冀东人民和我党的重大损失。黎耘同志你的死使冀东人民失去了一个有力的保卫者,使党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干部,使冀东反奸战线上失去了一个英明的指挥员。&&&&回忆黎耘同志,当你还很年青的时候即献身革命,从事于抗日救亡活动。当抗战不久即来敌后,担负着防除奸特保卫人民的神圣任务。自到冀东以来,在保卫人民的利益上,在粉碎敌人与反动派的特务政策上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你的领导下,使我区的反奸组织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了。反奸工作干部从少到多的培养出来了。几年来,同敌寇奸特反动分子在反奸战线上所展开的残酷斗争是在你的亲自策划与领导下进行的。当一九四二年,你刚到冀东不久即在热南山地亲自领导人民反对日寇集家并村,在无食无宿的冰天雪地中坚持了无人区的斗争。一九四三年,在你亲自的领导下,打跨了迁,青,平;迁,滦,丰一带日寇所组织的反动伙会。一九四四年,在你的亲自领导下,粉碎了日寇派遣大批宪兵特务深入我区建立特务组织,准备暴动叛乱的阴谋。日寇投降后,你又积极赞助和领导了人民的反奸,清算,控诉,复仇的斗争,镇压了反动派的气焰,伸张了民族的正气,帮助了群众翻身,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你的功绩永垂不朽。&&&&回忆黎耘同志,你为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十余年来如一日。你放弃了温暖的家庭,经历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度过了日寇对晋察冀的铁壁合围,对冀热无人区的反复搜剿。杨家铺的奔袭合击,滦东的拂晓被围,在这些险劣残酷的环境中唯有使你的斗志弥坚,工作未赏稍懈。然而,残酷的环境竟夺去了你的健康。正当蒋介石向我区大举进犯,积极使用汉奸特务毒害人民,我区人民与蒋贼展开坚决斗争之际,正有赖于你来保卫人民。不幸,你竟溘然长逝了。这是我区人民和党何等重大的损失。但是经过长期斗争锻炼的冀东人民已经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蒋介石的任何阴谋诡计将被人民的力量所摧毁。你那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必为我党同志和冀东人民所继承,完成你未竟的事业。亲密的战友,请你安息吧。我更永远不会忘记我最后一次去看你,听你的遗言……&我参加革命虽然不算短,但自觉给人民给党做的工作太少了……&我深自反省感到个人与工作的弱点很多,原望病好后努力克服,以为人民,为党做更多的工作。但恐怕没希望了……&我只有以深自的反省为人民为党做更多的工作来纪念我们的战友之谊吧。&(《冀东日报》)在追悼黎耘同志大会上李楚离同志讲话全文&&&&同志们,今天我们以异常悲痛的心情来追悼黎耘同志。我们追悼黎耘同志不仅因为他是冀东行政公署的公安局长,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而且因为他是冀东人民利益的忠实保卫者。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卫人民利益的英勇战士。他是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化而为一的模范工作者和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革命的敌人较其他各国为多。但中国共产党从他产生的那一天起即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并解放全国人民为己任。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凡是有政治远见而不自私的中国人民只有随着共产党走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黎耘同志系地主家庭的子弟,生活相当富裕,可是他自幼年学生时代就认清了只有随着共产党走才是他唯一的正确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才是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那时就认识了中国革命中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他就参加了张北抗日同盟军,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为国持戈。惜同盟军为蒋介石阴谋破坏而告失败,但不久又接受党的任务到旧军队中从事革命的军事工作,被敌发觉后以自己的机智手段逃往平津从事秘密救亡活动,往来于平津青沪之间,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不避艰险为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抗战开始不久,黎耘同志即赴延安学习。旋即回晋察冀边区任公安总局社会科长职务,与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特务进行着严重而残酷的斗争。在隐蔽战线上保卫着人民的利益,保卫着党与革命的利益。&&&&一九四二年黎耘同志来到冀东仍然继续作着保卫人民利益的公安工作,建立了冀东各级公安局与公安科,并开展了冀东的锄奸防特工作,粉碎了敌人无数次毒害人民的特务阴谋,保卫了冀东人民的利益,保卫了党与革命的利益。中国革命的敌人是极端阴险毒辣的。它不仅公开的镇压人民的革命行动,而且用特务政策,用庞大的特务机构隐蔽的陷害人民,破坏革命。因此革命的人民与政党为了保卫人民与革命的利益,就不能不以隐蔽的锄奸防碟的办法来对付敌人的特务阴谋,保卫工作是何等严肃而重要呀。但由于革命的保卫工作是一种隐蔽的工作,是一种保卫人民利益而又不为人所知的工作。因此革命的保卫工作者必须不图个人虚荣,不图个人地位,而具有高贵的革命品质。这种高贵品质是具体的表现在黎耘同志的身上。他就是甘心做无名英雄的人。同志们,隐蔽战线工作是不易为人所知的工作,也同样是革命的重要工作。凡是革命的重要工作,凡是革命利益需要我们做的我们便应像黎耘同志一样,毫不勉强的放弃由个人出发的追求虚荣的思想,以对人民,对革命最高的热诚与忠心来负担起来。&&&&同志们,蒋介石对人民的进攻是很疯狂的,并越在他接近崩溃的前夕,他就越企图挽回他不能避免的命运。因此他将更要发展卑鄙无耻的特务政策来破坏冀东人民和革命的利益。恰在这个时候黎耘同志他去世了。这是冀东人民与我党的极大损失。同志们今天追悼黎耘同志,纪念黎耘同志,我们要继续他牺牲自己利益,高度为革命负责,致力于保卫人民的革命工作精神,不管蒋介石特务政策再如何疯狂,我们一定能胜利。(《冀东日报》)锄奸与统战的关系周文彬(摘自《冀热辽报告》第32辑,《关于冀东工作的补充报告》)……&1940年大多数杀人手续很乱,甚至有些扩军组把党员也杀了。为了纠正混乱,规定自1940年夏起杀人要由县长批准,但很久未实行好,其后又改为杀人由县级决定。此时杀汉奸主要问题是不教而诛,或者怕他坏事而先杀之。有的同志认为锄奸就等于杀之。经过上级多次指示,1941年以后,到1942年大体慎重了,有些边远地区仍有照顾不到的现象。总结起来,几年来杀人真不少,有几千人。杀人较多的原因:1.敌人布置汉奸比较容易,随时随地就可与据点接头。2.敌探在技术上不高明,易于被我捕获,这里面免不了有冤枉的;有挟嫌报复的;也有诬告者。3.过去在杀人问题上,有些过左,有些人看见汉奸就想杀。以往区里未经规定,随便杀人。其后规定区里不准杀人,但区长有时月余找不到县长,因此事实不可能。杀人过多,引起社会不安与死者家属对我之仇恨,他们由此对抗日觉悟不高,却对我仇恨甚深。因罪状不能使人周知,因此杀人时使这一阶层的人感到恐慌。&在我们处理案件时表现残忍:1.&&&&肉刑是普遍的,在确认其是汉奸时即用刑讯。一方面由于环境残酷,另一方面由于大家都不会审讯。此外也受了过去旧的问案人的影响,用旧社会的那一套办法。有的人认为杀人须有口供,因此明明有证据,也必须打出口供来。2.&&&&活埋本来是伙会的办法,暴动时和暴动后伙会对我们便衣队的办法就是活埋。一九四零年以后,到处是据点,因此我们也使用活埋的办法。到了一九四二年有些地区仍然袭用此风。一般人对于刀砍及刺刀戳不敢干,因此活埋的办法最简单。不敢开枪打,同时子弹来源也有问题(做这个事情的人都用短枪,而短枪子弹极端困难)。3.&&&&死后不还尸首。这如果是对外来的探子还没有多大关系,而对本地有家的人就印象太坏。主要原因是由于尸首不太整齐。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环境太残酷,也反映了农民残忍的报仇心理。对平津一带的影响必然是太坏了。&4.&&&&宣布罪状较差,一般没有。干部太弱,没有经验,同时对政策了解差,没有拘留所,人证物证收集困难,只有杀之或释之,无法判处徒刑,因而易于过左。条例制度上有一些困难问题,没有公安机关,县区关系又不灵活,县长批准等于虚设,有时等不及,找县长不易,汉奸留不住,无法携带,等等。黎耘同志去后谈了条例问题。他谈到许多保障人权办法,又添了许多例外(特殊环境下如何处理),实际冀东到处都可以援引特殊环境原则。现在干部一般对于锄奸问题,有了一个一般的了解,因此杀人的现象少了。现在开辟口外,就没有杀什么人。对探子多用揭穿争取的办法,对告密日本者,只要我们不吃大亏就尽量用争取办法。注释:周文彬,冀东区党委组织部长,朝鲜族人,冀东抗日大暴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1944年10月间的杨家铺战斗中英勇牺牲。回忆黎耘同志程平&&&&我认识黎耘同志是在1942年前后。当时我在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学习完后随黎耘同志等100多人到了冀东。到冀东后黎耘,李东冶和我(当时只有我们三人)组成十三专署公安科,开拓冀东的公安工作。&&&&黎耘同志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反蒋抗日活动,在党的领导下做过兵运工作,为反蒋抗日奔走于青岛,天津,北平和张家口之间。后去延安学习。1940年到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任社会科长。1942年来冀东。我和他相识并在一起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虽然已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常在眼前显现,往事常常一幕幕在脑中展示开来。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北日寇推行四次强化治安。这年四月,日伪以四万之众围攻冀东抗日根据地,火烧鲁家峪。十月又以四万六千之众对冀东根据地的基本地区进行梳篦子式的清剿。为粉碎日寇的强化治安运动,加强各抗日根基地的锄奸保卫工作,巩固抗日民主政权,黎耘同志受北方分局的指派来到冀东。来冀东的一路上他是带队的负责人之一,从冀西北岳区到冀东路过平北躲过敌人的堵截,追赶,长途跋涉,逶迤长城内外,多次穿过日伪封锁线,胜利到达目的地,显示了他作为带队的负责人之一对全体同志,对党组织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强有力的组织才能,以及在危险时刻的机警,沉着和勇敢。在长途行军中黎耘同志每到宿营地,总是不顾自己一天行军的疲劳,而对驻地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察看地形,防敌突袭,同时还要对第二天的行军路线与其他负责同志一起进行缜密的研究和部署。在几十天的行军中黎耘同志要比其他同志睡得晚起得早。在来冀东的路上几次出现敌情,但在紧急时刻黎耘同志冷静,沉着带领大家悄悄进入安全地带,未受任何损失。&&&&到达冀东地区后已是1942年的秋后,青纱帐一倒,根据地的斗争环境就更加艰苦险恶。长城以内的敌人胁迫各村成立伙会组织,长城外边的日伪军便开始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集家并村,设立“人圈”,大搞无人区,把抗日的力量压缩在一个小小的地域内,日伪宪兵特务利用反动会道门的破坏活动十分猖獗,当时的抗日政权中还未建立起健全的公安保卫组织,执行锄奸政策左右倾向都有,而“左”的现象要更严重些。杀人捕人不办手续,很混乱。黎耘同志到后,根据上级的指示首先注重了公安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训练,注重了在各级政权中建立公安保卫组织,注重了在干部中进行锄奸保卫工作的政策教育,把捕杀汉奸特务,敌探的手续逐步严格地建立起来。随后接二连三地自上而下的发动干部和群众展开了反宪反特及取缔反动会道门斗争。黎耘同志亲自深入到前线,领导了对滦县杨店子村宪特的攻势。在专门机关和群众性的锄奸运动相结合下破获了一些重大敌特间谍案件,如女特务王枫案,王深叛逃诱降案等都是月间破获的,狠狠地打击了敌宪特及反动会道门的嚣张气焰。有力的配合了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这是黎耘同志到冀东后忠实地执行党的锄奸保卫政策的实际表现。&&&&大张旗鼓地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在冀东开始于1943年秋。那时的反动会道门的名目繁多,派系林立,组织庞杂,上当受骗的人员极众。如滦县田各庄只有百户人家,就有三百多人参加了反动会道门组织,还有的村有六分之一的人参加。敌人利用这些反动会道门组织散布谣言,污蔑抗日活动的言论,动摇和离间群众的抗日信心,刺探我军情政情。还利用一些落后的群众的迷信心理,煽动暴动,反对抗日政权,等等,这对抗日根据地的破坏和危害是极大的。不设法打击其活动取缔其组织就难以坚持抗日斗争,就不能巩固和扩大根据地。黎耘同志秉承冀东区党委的指示,在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后,亲自带领一些干部到丰滦迁这个反动会道门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蹲点,摸清情况,研究对策,制定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具体方针,政策和做法,然后从点到面开展取缔工作,为开拓冀东的锄奸反特公安保卫工作树立了领导亲自动手,专门机关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范例,妥善处理和解决了这个具体群众性的复杂问题。冀东抗日民主政权中的锄奸保卫组织是在黎耘同志来冀东后逐步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来的。他到冀东后不久1942年冬即举办了第一期公安干部训练班,之后在中心区的七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中建立起县公安科组织。随后,又举办了多次县区公安干部训练班,到1944年全区五个地委及所辖二十几个县的政权中都相继建立起公安组织。多数区设立了公安助理或公安干事,村有治安员。整个根据地里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锄奸保卫系统。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黎耘同志还特别注意发现和培养公安保卫工作的人才,他在冀东工作的几年确实培养了一批公安干部,在他领导下的干部中的一些同志现在尚活跃在公安战线上担负着重要工作。黎耘同志对下级干部的信任也很感人。他给你工作就放手让你去做。有了缺点错误他就耐心教育热情帮助,批评严厉,但使人心服口服,不会使人泄气灰心,还能激发起你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为党工作。黎耘同志一向身体瘦弱,他常常拖着瘦弱的身躯带病工作。1946年他病情渐趋严重,仍时时挂念着工作,关心着同志们。国民党进占遵化城,机关人员分散转移,他因病情严重转移到一个小山沟,可他仍然时常询问和打听分散在别处的同志们的工作情况,鼓舞大家的斗志,嘱咐大家更好的更奋进的工作。黎耘同志身患不治之症,虽然过早地去世了,但他的斗争精神和事迹人们都永远不会忘记。让这位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安息吧。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上扫墓,是通过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的扫墓形式。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
function changetype() {
if($('searchtxt').value == '标题') {
$('searchname').value = 'subject';
}else if($('searchtxt').value == '内容') {
$('searchname').value = 'message';
}else if($('searchtxt').value == '作者') {
$('searchname').value = 'autho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陵园网上祭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