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用微生态品牌第一品牌是山东宝来利来怎么样么?

热点:&&&&
大北农副总裁:微生态制剂市场广阔 毛利率70%
  搜狐证券3月26日讯 新股发行网上路演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在路演现场大北农副总裁、财务总监薛素文接受了搜狐证券的专访,就投资者较为关心的微生态制剂业务问题,他表示,公司在微生态制剂业务上利润高达70%,该业务在募集资金后将投入5900万元。
  薛素文表示,公司已掌握拥有国家专利的微生态饲料产品技术,在提高肉质、减少畜舍氨气,减少呼吸道病等方面表现突出,有力地提高了公司饲料产品的竞争力。2010年计划新建高效微生态制剂发酵生产线一条,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年。
  资料显示,微生态制剂是指能改善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益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挥的一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目前,美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年使用量约在50,000
吨以上,年销售额己超过2 亿美元;日本每年使用微生态添加剂己达5,000 吨以上,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每年全球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总销售额已超过25
  薛素文说,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客户对象是养殖户和中小型饲料厂,这种新型的生物制剂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影响着日益发展的畜牧业,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人们对绿色、安全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为技术含量较高,毛利率可以达到70%”。
  招股书中也显示,大北农在微生态制剂产品主要竞争优势有:拥有微生态制剂菌种定向筛选专利技术;掌握液体高密度发酵技术、活菌浓缩技术、多种干燥技术、多菌种复方配伍技术等工艺技术的组合制造;高活菌浓度、多品种剂型;多菌处复配,全程使用能够减少5%的饲料用量,减少50%的发病率,也降低30%的药用成本,降低60%以上的氨气、吲哚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与多种药物和疫苗配合使用,具协同增效作用。
  据了解,目前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从事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的企业大约有400 家左右,获得农业部生产批文的约有140
家。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年销售额大约在20 亿人民币,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 家,产品年销售额在3,000
万元以上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000
万元以下。根据目前国内饲料年生产总量和猪、禽、反刍和水产动物的养殖总量来计算,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容量在180 亿元至200
亿元之间,目前市场推广普及率约为10%,市场空间极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大北农饲用微生态制剂业务的竞争对手是以山东宝来利来、六合康地恩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上述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能力,产品的性价比合理;另一类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外产品在国内实行的代理商,在局部区域市场有一定的推广能力,但产品价格比较高。
  国内规模最大的饲用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是山东宝来利来公司,该公司2005 年销售额近3
亿元,主要产品为动物微生态、生物发酵蛋白、酶制剂、人用保健品,2007
年开始开发水产微生态。该公司的重点市场是山东省。六和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另外一家主要的饲用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现具有年生产3,000
吨超浓缩微生态制品的能力,该公司2005 年销售额1.2 亿元。
  国内还有一些年销售额在1
个亿以下的公司,如广州希普、广州骏泰生物、广东农科院畜牧所、福建博大、陕西星星协力、上海创博公司、新疆天康、湖北安琪;四川平大、成都明智、沈阳升泰、河北华雨等。
  独家声明:搜狐证券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谢剑
搜狐证券博客热点
市场无所适从,股市涨涨跌跌,期市欲涨还怕...
搜狐证券社区话题
量能释放得过大,显示出市场恐慌的心态浓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证券媒体封面
证券?大视野
十二五规划将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近期热点关注泰山国际动物微生态技术创新论坛
发布时间: &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纵观国内外畜牧养殖业发展进程,致力于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替代饲用抗生素已是迫在眉睫。泰山国际动物微生态技术创新论坛将给出您最佳的生态养殖解决方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泰山国际动物微生态技术创新论坛是由宝来利来生物产业集团发起的中国首个国际性动物微生态技术论坛。并得到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动物微生态学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等行业主管机构,以及国家商务部《国际商报》、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中国畜牧杂志》、《饲料广角》、《饲料工业》、《饲料博览》、《中国饲料》、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等相关媒体大力支持。
  本次技术论坛将站在国际动物微生态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前沿,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动物微生态学术专家、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饲料界和畜牧界的领军企业,共议动物微生态技术在养殖与饲料行业的应用前景,为推动中国的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事业而共襄盛举。
  本次技术论坛定于日-26日在国际旅游胜地――中华泰山举办。论坛主要采取主题演讲、专题报告、嘉宾互动等方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成果交流和项目交流,为国际化的产学研合作打造一个平等友好、互惠共赢的平台。
  本次论坛将采取实名邀请制,双语同步传播,由宝来利来生物产业集团提供全程服务。
  大会指南
  专家介绍
  Prof Doctor Ortwin Simon
  柏林自由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持德国科技部科研基金:多学科对益生菌(素)作用机制的研究。领导了来自于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兽医免疫研究所等团队,联合对此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其科研成果丰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此次论坛报告题目:多学科联合对猪用微生态制剂作用机制模式的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中国微生态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生态学会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微生态中试基地技术总顾问、《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主编。在国内率先研制出6种微生态调节剂,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和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领域。其中,已有3个品种获国家新药证书,并被收入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制品规程。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课题数十项,出版学术专作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在全国率先研制出五种国家级新药微生态调节剂,其中两项获国家专利。
  程安春
  教授,博士,博导,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1999)和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入选为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科技学科带头人”(1997),前往美国IOWA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2004年任“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设的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动物疫病监测与控制”的负责人,为“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现研究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禽病防治研究中心。现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常务理事等,为《病毒学报》等刊物编委。
  20年来一直从事水禽(鸭、鹅)传染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重大项目30余项,其中近5年主持7项,并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系列成果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使用,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在研究中发现了两种新病毒和4个新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诸多研究论文,主编(副主编)国家教材(专著)6部。
  报告题目:微生态高新技术产业与绿色养殖业的发展
  牛钟相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导师组组长。长期从事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Guelph大学合作科研;1995年任教授,主持申报成功了“禽病学”硕士点,2001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历任微生物教研室主任、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微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禽病学会理事、农业部行业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和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聊城大学院兼职教授等。获山东省农业系统和山东农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泰山先锋等荣誉称号;山东省高校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多项教学成果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论文2篇获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省博士论文科技三等奖。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部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科研成果12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第一、二、三位)、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位);发表论文180篇,主、参编教材、专著17部。
  张日俊
  博士、教授、博导。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985工程”动物营养学科技创新平台副主任。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中科院海洋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终生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专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分子营养与饲料生物技术、营养代谢与免疫调控、绿色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替代品、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等。 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全国性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优秀论文1篇。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微生物新品种7个。先后承担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并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和全国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多部专业论著。
  王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农学专业。华中农大农学硕士(植物生化)和理学博士(微生物学)。里斯本理工大学博士后(生物技术)。1997年前任湖北农学院遗传学助教和生化讲师,后相继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生物技术室和基因工程室(现任)首任主任,上海交大等校兼职教授。迄今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工作廿六年。
  2000年来第一主持国家“863”、“948”和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紧扣食物安全问题重点研制功能性产品和抗生素替代产品等。内容包括:抗菌肽、葡聚糖酶、菊粉酶和右旋糖苷蔗糖酶基因工程,果糖基转移酶、果寡糖、菊寡糖和微生态制剂研发,工业废水资源化生物工程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多项奖项,发明专利12项(8项授权)。国家新产品证书4个。论著80多篇。
  徐建雄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畜牧兽医学会教授, 1997年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饲料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畜牧兽医通讯》、《乳业科学与技术》和《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编委。长期从事动物营养学、配合饲料学、饲料添加剂学、生态化养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重点等十多项项目,主持和参加的 “饲料抗营养因子酶法钝化技术的研究”、“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动物源食品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等项目6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猪用复合预混料”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主编《实用饲料添加剂》和《营养与饲料》,参编《肉猪高产饲养新技术》和《无公害猪肉生产与质量管理》,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柴同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动物医学博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一层次,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动物疫源人兽共患传染病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动物微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兽医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委员、山东畜禽健康养殖与福利学分会理事长、《Veterinary Medicine:Research and Report》编委会委员、《Indoor Air》审稿专家、欧美同学会会员、国际动物卫生学会-ISAH理事等荣誉或学术兼职。
  从事动物微生物学、免疫学、畜禽传染病学领域研究。近五年来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项目、德国政府基金(DAAD)、4项国际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等。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2篇、国内核心刊物发表175篇。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德国政府基金(DAAD)“国际优秀专家学者”资助、中国政府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资助。获得山东省2003年自然科学奖、2008年科技发明奖等5项。指导博士后9名、博士生16名、硕士生56名。
  谭北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在水产饲料关键技术创新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近20项,科研经费1000万余元。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35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二、三等奖3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姜世金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6月,获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至今,在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任教,要从事动物微生物学与兽医免疫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预防兽医学系副主任,预防兽医学“泰山学者”团队骨干成员,动物分子病原学团队方向带头人,世界禽病学会会员,中国禽病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免疫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终身会员等。
  主持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国家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二十余项。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及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8篇)。副主编和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和专业书籍多部。
  李卫芬
  浙江大学教授,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和动物营养分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天然功能益生菌筛选、基因工程益生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构建及应用、饲用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厅等多项研究课题,有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0多篇。目前开展的科研工作和主要成果有天然益生菌的研究:成功筛选多株具产酶和抗菌功能的天然益生菌,应用试验表明,有些益生菌具促进猪鸡生长、提高蛋禽产蛋率、降低腹泻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为改善肠道。
  王春凤
  吉林农大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微生态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
  在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黄自然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蚕桑生物技术、柞蚕抗菌肽利用、蚕桑产品综合利用、昆虫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蚕桑产品综合利用》、《蚕病学》等教材及多部专著。多次获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励。
  研究方向:
  1、 蚕粪生产叶绿素铜钠盐项目。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98年承担国家星火计划投资1500万。年来在山东、浙江、江苏、四川及湖北建厂投产。
  2、 抗菌肽基因工程项目,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将柞蚕抗菌肽基因转化酵母中表达,发酵产品代替抗生素预防疾病。2004年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办批准在广东、山东及海南生产应用。以抗菌肽为原料制成新药“肾肝宁”,治疗肾炎及肝炎,已投产。
  论文题目:
  RESEARCH ON CECROPIN FROM CHINESE OAK SILKMOTH IN CHINA LAST 30 YEARS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主要从事植物内生菌、PGPR(根际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生防菌株的遗传改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李巧贤
  内蒙古畜牧科学院研究员, 《124-146生物制剂防治动物腹泻的研究》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常菌群在幼畜腹泻中作用的研究》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双歧杆菌复合活菌制剂》的研制及微胶囊包被技术获国家专利ZL。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35/74,获农业部生物制品新兽药证书2003第(03)号,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
???????????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博亚和讯饲用抗生素全新换代产品发布――宝来利来第三代肽菌素媒体见面会在泰安举行 - 企业动态 - 中国养殖网
饲用抗生素全新换代产品发布――宝来利来第三代肽菌素媒体见面会在泰安举行
&&& 讯 日,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泰安火凤凰健康会馆举办“肽菌素媒体见面会”,正式向媒体及用户发布这款产品。十多家行业媒体、宝来利来代表及粉丝共3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宝来利来董事长单宝龙先生、副总裁盛永杰先生、品牌经理侯一平先生等相关领导人均出席了本次活动,表现出宝来利来对于这款产品的较高重视程度。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宝龙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盛永杰
&&& 本次活动中,相关媒体分享了对肽菌素产品的看法和推广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抗生素泛滥时代,肽菌素是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最佳产品,选择品质第一、信誉第一的微生态制剂产品是实现生态养殖的第一保证。
  宝来利来第三代肽菌素是公司历经11年研究出的一种抗感染微生态产品,是幼小动物优异的促生长保健产品,经临床试验证明各项指标均好于饲用抗生素,堪称饲用抗生素的全新换代产品。
  据悉,第三代肽菌素定位是“开口保健微生态”,在继承了经典肽菌素优点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功效:它包含了多种益生菌及代谢产物,可以在动物肠道生产营养物质,是典型的功效复合型产品,可以有效地改善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此外,第三代肽菌素的代谢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具有营养功效和零药物残留的特点。在促进免疫和保障动物健康的基础上实现促生长和提高报酬。
  经过大量的养殖现场应用,第三代肽菌素还能减少养殖环境及粪便中氨气、硫化氢、有机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养殖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第三代肽菌素的诞生,是宝来利来18年来矢志不渝地秉承“致力于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企业使命的硕果,昭示宝来利来脚踏实地践行健康养殖、清洁生产、低碳环保的养殖事业。宝来利来,中国最大的动物微生态制剂产品供应商以及动物微生态技术及解决方案服务商,她在奋进,在不断超越,致力用自己雄厚的技术力量引导中国的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事业。
  见面会现场
  关于宝来利来:
  1996年8月,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风景秀丽的泰山脚下,并从此开始了她伟大的创业历程。17年来,宝来利来从一间芽孢杆菌实验室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动物微生态制剂产品供应商及动物微生态技术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宝来利来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中国的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事业,积极倡导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循环、低耗高效的养殖模式。以自己在动物微生态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为中国的牧场和企业寻求更加健康、更加环保、更加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如今,宝来利来公司形成了饲用微生态、畜禽微生态、微生态、反刍微生态、及特养微生态等基于不同动物品种,以及生物原料、生物、生物、生物食品等基于不同业务的12个专业事业部,并有为基层用户服务的生态服务中心和李博士会员连锁店。公司现有生物发酵基地3处,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5万吨,居亚洲领先水平。
  宝来利来集团以持续的科研开发投入及动物微生态制剂产业化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和重点支持,2013年以来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和省长郭树清先后视察宝来利来生物产业集团。近17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工信部、国家农业部等相关部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共计56项动物微生态制剂项目。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十二五”重点战略新兴项目,被中国动物微生态学会评定为“全国产业化示范单位”,产酶益生素、肽菌素等高科技产品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名牌”、“山东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站内搜索:
宝来利来新产品生物E蛋白问世
19:06:34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重点新产品生物E蛋白问世
国家重点新产品生物E蛋白问世
招商热线:   联系人:崔女士
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生物E蛋白产品问世。这种产品富含微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活性生物肽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各种必需氨基酸,既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又能给动物带来多重促生长促保健功能,还可以显著地提高饲料转化率。
生物功能性原料是近年来全世界饲料行业中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为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中国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化前景十分广阔。生物E蛋白产品的问世,填补了我国高端生物功能性蛋白原料的空白,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
生物E蛋白由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知名企业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现已形成3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功能性蛋白原料生产基地。该产品采用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液固联合发酵方式,由9个高性能菌种,7步单独分开的发酵程序,在3个发酵工厂发酵后复合而成。
从99年起宝来利来公司就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资助下对生物E蛋白展开了深入研究,2001年5月推出第一代试制品,随后在中国28个省市做了近两年上百次试验,各项技术参数确定后才面向全国市场正式推广。
目前,生物E蛋白已被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国家经贸委“双高一优”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生物E蛋白作为一个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必将为我国养殖与饲料行业缓解优质蛋白原料的紧张局面,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国畜产品品质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宝来利来正在建成中国最大的生物功能性蛋白生产基地(二)
年产30万吨,总投资8500万元的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生物E蛋白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在宝来利来工业园正式落成,并于3月31日举行了开业典礼,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业仪式并为新项目剪彩。据山东省畜牧办马处长介绍,该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产基地。
生物功能性原料是近年来全世界饲料行业中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为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中国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化前景十分广阔。生物E蛋白产品的问世,填补了我国高端生物功能性蛋白原料的空白,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
宝来利来公司研制的生物E蛋白与普通生物蛋白产品有显著差异:第一,产品的科技含金量高,共有九个不同的高性能菌种参与发酵,采用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液固联合发酵三种方式,分三个工厂七次单独的发酵步骤而制成。第二,推出具有绝对差异化的产品,生物E蛋白是中国首家将益生素、酶制剂、生物肽、各种发酵代谢产物和优质蛋白按动物需求有机复合起来的生物功能性蛋白原料,在国内外同行中都超前一步。很显然,这项成果堪称中国生物功能性蛋白原料的革命性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市场化前景不可限量。
从99年起宝来利来公司就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资助下对生物E蛋白展开了深入研究,2001年5月推出第一代试制品,随后在中国28个省市做了近两年上百次试验,各项技术参数确定后才面向全国市场正式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氨基酸、小肽、多肽等优质蛋白,还起到预防动物疾病、促进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机能、提高畜产品品质、降低粪便污染等多重功能,并能够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吸收率5-10%。与进口优质鱼粉相比,生物E蛋白的性能价格比超出鱼粉30%以上。
目前,生物E蛋白已被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国家经贸委“双高一优”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生物E蛋白作为一个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必将为我国养殖与饲料行业缓解优质蛋白原料的紧张局面,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国畜产品品质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三)
最近,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生物E蛋白,在养殖业和饲料业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种生物科技产品研发的原由和目的何在?有哪些技术创新和特定功能?能不能给处于徘徊中低迷发展的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新的技术性突破?
下面就由宝来利来公司总经理单宝龙先生向业界简要介绍一下生物E蛋白这个新产品。
产品研发的来由1:
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焦点问题。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的态度:
国务院对涉及饲料安全问题的9次批示
农业部饲料安全21世纪行动宣言
中国畜产品出口严重受挫:荷兰焚烧中国鸭肉和兔肉事件。日本、韩国拒绝进口中国肉食品事件。
问题根源:养殖业和饲料业滥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隐患,并造成畜牧生产的严重恶性循环。
产品研发的来由2
蛋白质饲料的匮缺成为养殖业最突出的问题,我国尤其如此,每年进口大量优质鱼粉、大豆和豆粕。近年来蛋白质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是导致养殖业和饲料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饲料行业竞争激烈,正处于由无序竞争向有序竞争转变。品牌企业在持续提升或不降低饲料价值的
基础上,要求不断降低配方成本,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养殖行业进入微利阶段,机会利润不复存在,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依托于规模效应、管理水平和科技运用,其中饲料的科技水平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生物技术在饲料养殖业的应用是二十一世纪饲料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品研发的来由3:
动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肽制剂等生物产品是近几年饲料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单一型产品较多,复合型产品较少,上述三类产品的复合制剂目前尚不多见,用户在技术层面和实践成本上存在着选择和应用难题。
在诸如提高动物对疾病的常规抵御能力,提高动物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畜产品的安全优质水平,降低畜产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自身非良性循环等问题上,迫切需要上述生物功能性成分的集合作用。
宝来利来公司近七年来在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动物营养、医学相结合的研发和应用经验表明,不同的菌种应分开单独发酵,一步发酵尽可能实现多重生物功能,然后根据动物需要进行生物功能性成分的复合,代谢产物和载体最好一并收集以降低后处理成本,主导成分一定要通过工艺控制和终产品复合实现标准定量。
二、生物E蛋白产品简介:
生物E蛋白是宝来利来公司根据动物营养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以及近几年国际国内动物科技界在分子生物学和营养生物学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采用具有前瞻性和领先性的生物产品设计理念,以分子营养和微生态营养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领域,开发生产的一类富含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消化酶、抗营养因子酶、肽酶、酶前体物;营养小肽、生物活性小肽,结构小肽、功能小肽、载体肽;B族维生素、有机酸(乙酸、丁酸等)、菌体寡糖、多糖;生物有机微量元素(硒、铁、锌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的生物活性制品。
生物E蛋白TM系宝来利来生物工程研究所于1999年1月立项研制,2001年5月完成中试后试制出第一代产品,但公司未向全国推广,而是在反复实践测试其实践应用效果,近两年来,生物E蛋白TM已经在仔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肉鸡、肉鸭、鸵鸟、鹌鹑、肉鸽;蛋鸡、蛋鸭、种鸡、种鸽;鳗鱼、甲鱼、对虾、河蟹、鲤鱼、鲷、贝;奶牛、肉牛、肉兔、毛兔、獭兔、鹿、羊等动物品种上做过数百次完整实验报告的测验。目前,生物E蛋白TM的技术参数,生产工艺基本确定下来,共有9株高性能菌株,分7个发酵步骤参与发酵(分三个工厂,不同菌种均单独发酵),采用了液固联合发酵、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三种发酵方式,生产生物小肽时还采用了特定酶系定向剪切及特殊保护技术。
生物E蛋白5055产品的技术参数:
益生菌:活菌总数≥
5×109CFU/Kg
酶制剂:酸性蛋白酶≥
300u/g&&& 中性蛋白酶≥
淀粉酶≥ 1000u/g&&&& 纤维素酶≥ 600u/g
β-葡聚糖酶≥500u/g&& 木聚糖酶≥600u/g
果胶酶≥25u/g&&&&&&& 脂肪酶≥
植酸酶≥36u/g&&&&&&& 维生素:VB2
21.33mg/kg&&&&&& VB6
0.204mg/kg
0.878mg/kg
有机酸:乙酸
0.225g/kg& 丙酸
2.59g/kg& 丁酸 3.487g/kg
挥发性脂肪酸
其中微生态活菌含量:
产酶芽孢菌≥3×109CFU/kg
抗感染芽孢菌≥
3×109CFU/kg
2×109CFU/kg
1×109CFU/kg
酵母菌≥ 1×108CFU/kg
赖氨酸3.14%& 蛋氨酸1.18%
天冬氨酸3.25%& 谷氨酸7.62%
丙氨酸2.86%&& 胱氨酸0.86%
缬氨酸2.56%&& 丝氨酸2.85%
亮氨酸4.16%&& 异亮氨酸1.52%
酪氨酸1.25%&& 苯丙氨酸2.46%
苏氨酸2.07%&& 组氨酸1.28%
精氨酸2.97%&& 脯氨酸3.43%
色氨酸0.46%&& 谷氨酰胺3.8%
粗蛋白质:
≥50%&& 粗纤维:
鸡代谢能:
2980千卡/kg&& 猪代谢能:4120千卡/kg
三、生物E蛋白的特性及功用:
◎富含对动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免疫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组合科学并且十分齐全。这是生物E蛋白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特性。避免了单一成分功能不全的缺陷。
◎生物E蛋白充分考虑到中国养殖业所处的环境污染、营养、环境应激、动物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事实,因此着重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力,肠粘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小肠绒毛发育能力,消化道PH值调节能力,电解质平衡能力,维生素、微量元素补给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等。
◎生物E蛋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生物E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运转速度快,吸收效率高。
◎生物E蛋白可提高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5-10%,因此可适当降低饲料成本。并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等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E蛋白明显提升畜产品品质,如提高肥猪的瘦肉率,臀部方圆,肉质好且持水力强;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大而红亮;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和乳脂率等。
◎动物体质健康,得病少,显著降低抗生素使用量,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
四、生物E蛋白为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的系列解决方案:
1、替代进口优质鱼粉:
生物E蛋白在研发过程中,以最好的天然优质蛋白―进口鱼粉为对比物,现具有以下优点:
猪消化能达到4120千卡/千克,而进口鱼粉仅为3600千卡/千克;
30KG猪真蛋白消化率达到85%,与进口优质鱼粉相当;
生物E蛋白6065的蛋白含量为60%,氨基酸组成与鱼粉接近,其中赖氨酸为4.5%,蛋氨酸为1.5%
含有益生素、酶制剂、生物肽、维生素、有机酸、菌体多糖、寡糖、生物微量元素及多种生物代谢产物,可以起到预防动物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而鱼粉不含这些物质,也无上述作用。
生物E蛋白的性能价格比,超出进口优质鱼粉30%以上。
2、替代饲料中原有的全部或部分酶制剂、益生素、酸化剂、小肽、低聚糖等生物成分,多项测试及对比试验表明,生物E蛋白的内在成分指标含量完全可以达到饲用要求,生物功能性成分经过合理配置,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项生物产品。生物E蛋白既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又提供含量丰富、组合合理的生物功能性成分,可以直接通过有效替代而降低饲料成本。
3、使彻底取代饲用抗生素成为可能。危及饲料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饲料中滥用饲用抗生素,饲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全球公害。大量滥用抗生素的结果,造成病原菌耐药性的迅速提高和动物自身免疫机能的下降,使我国养殖业始终处于恶性循环之中。饲用抗生素迟早要退出促生长促保健制剂的历史舞台,已成为世界共识。部分饲料企业和养殖场坚持使用饲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上饲用抗生素对于预防动物疾病的可靠性和难以替代性,至于促生长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等,一般作为坚持使用的参考理由。近些年来动物科技界研究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工作从没有停止过,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动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生物肽、中草药、多糖等产品为代表,已经在出口型畜牧业和国内安全肉蛋奶养殖生产上取得了成功。制约这些生物安全性产品在整个饲料业和养殖业全面推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太高。生物E蛋白产品的问世,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多生物功能性成分有效组合使促生长促保健效果更为确凿、稳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产业条件和先进的研发理念、雄厚的科研实力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物E蛋白物美价廉,物超所值。
4、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的含量,在不降低饲料品质和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充分的指标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不仅自身含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和优质蛋白,而且还显著地提高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能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使饲料的能量蛋白水平提高5-10%。因此生物E蛋白既可以用来提升饲料内在价值,也可以用来适当降低饲料成本。
5、生物E蛋白适用于畜产品出口型企业和绿色肉、蛋、奶食品的生产。生物E蛋白本身是安全的,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从另一方面讲,生物E蛋白以其多项生物功能可以取代污染源饲用抗生素,激素,砷制剂等化学合成物,起到这些污染源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生物E蛋白还可以提高畜产品品质,改善畜产品外观及风味,提升中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有些出口企业的要求,宝来利来公司还专门研制了只含有微生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生物E蛋白产品,保障畜产品出口的需要。
6、生物E蛋白在水产动物上应用,除了起到促进增重、提高饵料系数、提高成活率等重要作用外,还可以减少粪便有害物的排泄量,有益菌随粪便进入水体后,起到稳定水质,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净化养殖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等功能,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降低养殖成本。针对鳗鱼和甲鱼的饲料特点,宝来利来公司还专门开发了不含淀粉酶的生物E蛋白产品,以保证饵料的粘团性不受任何影响。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四)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市凤台,271000)
摘要:本文概述了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Biological
Functionality Protein)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机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E蛋白、畜牧业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的概念
生物功能性蛋白源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利用某些特殊的有益功能微生物与饲料蛋白原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酶制剂、功能性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蛋白饲料。
生物功能性蛋白源是一项多元化生物技术综合运用的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就国外发展情况来看,这种复合型的生物发酵饲料还不成体系,所查到的资料也多是液体流质生物发酵饲料,喂养的动物品种也多局限于猪,这些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在国内生物功能性蛋白源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间还很短,目前科技界还停留在初步研究与观点争论阶段,对于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着较大分歧,但专家学者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关注已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
宝来利来生物工程研究所早在1999年初就立项进行“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研究开发”,并于2002年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荐项目”,2003年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双高一优项目”。宝来利来公司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益生素生产供应商,7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发酵经验,为生物E蛋白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过4年多的努力,成功选育了高酶活性的功能性菌种,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一种集益生菌、酶制剂、高蛋白和生物活性肽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并于2002年底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鉴定,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创新点
菌种生产性能优良,产酶活性高,合成菌体蛋白效率高,蛋白酶将蛋白质酶解为多肽、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18种酶类、维生素、有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
采用单菌种发酵,然后按比例混合的先进生产工艺,避免多菌种混合发酵时,菌种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保证每个菌种能够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发酵原料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糊化,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蛋白质的酶解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杀灭发酵原料中污染的杂菌、寄生虫等病原,有毒、有害物质得到破坏,是生产安全产品的有力保证;
发酵物的后处理采用低温干燥,避免了益生菌、酶制剂、活性小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因高温而造成的损失。
聚丙烯凝胶电泳图谱:点样量为40ul
1、Nuclease标准品(分子量为1.37万)
2、Bacteriolysin标准品(分子量为1.44万)
3、4、5、为Fungi Xi-3发酵后的样品
6、为Fungi Xi-3发酵前的样品
7、8、9、10、为不同批次的生物E蛋白样品
11、为Fungi A-7发酵前样品
12、13、14、为Fungi A-7发酵后样品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主要成分
芽孢杆菌(Bacillus)N-9、DS-1
≥5×109CFU/Kg
乳酸菌(Lactobacillus)LP、L-948
≥1×109CFU/Kg
酵母菌(Yeast)YBB
≥1×108CFU/Kg
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KXL
≥1×109CFU/Kg
丝状真菌(Fungi)A-7、Xi-3
≥1×109CFU/Kg
酸性蛋白酶(Acidic proteinase)
≥3×105U/Kg
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inase)
≥2×105U/Kg
淀粉酶(Amylase)
≥1×103U/Kg
脂肪酶(Lipase)
≥2×104U/Kg
纤维素酶(Cellulase)
≥3×105U/Kg
葡聚糖酶(Glucanase)
≥1×105U/Kg
木聚糖酶(Xylanase)
≥1.5×105U/Kg
植酸酶(Phytase)
≥1×103U/Kg
谷氨酰胺二肽(Glutamine)
那西肽(Nosiheptide)
营养素名称
营养素名称
苯丙+酪氨酸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特点及作用
富含对动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免疫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组合科学并且十分齐全。这是生物E蛋白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特性。避免了单一成分功能不全的缺陷。
2.3.2 生物E蛋白充分考虑到中国养殖业所处的环境污染、营养、环境应激、动物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事实,因此着重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力,肠粘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小肠绒毛发育能力,消化道PH值调节能力,电解质平衡能力,维生素、微量元素补给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等。
2.3.3 生物E蛋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生物E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运转速度快,吸收效率高。
2.3.4 生物E蛋白可提高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5-10%,因此可适当降低饲料成本。并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等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3.5 生物E蛋白明显提升畜产品品质,如提高肥猪的瘦肉率,臀部方圆,肉质好且持水力强;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大而红亮;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和乳脂率等。
动物体质健康,得病少,显著降低抗生素使用量,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
动物的消化道是生物E蛋白的作用重点(图略)
生物E蛋白可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E蛋白的一个显著的特性在于,不仅本身消化吸收率高,而且促进饲料中其它原料蛋白质的消化率,吸收率和利用率。多次重复试验的证明生物E蛋白为以优质蛋白为基础的配合饲料降低5%-10%的蛋白质含量,为含较多优质蛋白替代品的饲料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提供了务实和优选的解决方案。生物E蛋白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益生素、酶制剂、活性小肽、维生素、生物活性微量元素、寡糖、多糖等主要成分,均可以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沉积,从而提高整体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动物的增重。
2.5.1 益生素
多数有益菌参与了蛋白质的代谢途径:a、有益菌根据营养底物分泌的消化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小肽和氨基酸;b有益菌将肠道中的无机氮合成氨基酸,进而组成自己的菌体蛋白,可被消化道吸收利用;c、有益菌可以合成一些限制性必须氨基酸,以弥补饲粮中的不足。
2.5.2 酶制剂
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非淀粉多糖酶同样明显地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一是解除细胞壁和细胞间粘性物质对蛋白质的束缚,二是消除小肠绒毛间的粘性物质从而提高氨基酸和小肽的吸收率。
2.5.3 多肽、小肽
促进动物采食并刺激内源消化酶分泌;提高血糖素的活性,提高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沉积;促进胃肠道组织分化及发育;促进软组织细胞生长;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增殖和酶系统发育;促进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能量的代谢等。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极大地解决了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问题,且能起到脱毒、解毒的功能,满足了生态养殖,生产绿色环保型畜产品的需要。宝来利来公司研制的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以其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氮磷排泄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为动物营养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配方成本提供了解决之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a、可取代饲料中原有的全部或部分饲用抗生素、酶制剂、益生素、酸化剂、小肽和优质动物蛋白。
b、一品多用,物超所值,内在价值和使用效果均明显好于同比例的进口优质鱼粉,接近或达到进口优质鱼粉与酶制剂、益生素、小肽等添加剂的合理配置效果。
c、是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发展生物饲料的基础原料,已经并将长期地影响动物营养界对于饲料配方的思考和研究,为降低饲料成本,特别是氮磷排泄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d、是安全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适用于生态养殖或绿色肉、蛋、奶食品的生产。
通过不同动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转化率高,增重快,肉质好,且能很好地解决饲用抗生素的问题。
生物E蛋白适用于仔猪、中猪、大猪和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在猪饲料中添加2-5%的生物E蛋白,就基本可以满足猪对饲料源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需要。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益生素、酶制剂、生物小肽、B族维生素、有机酸、谷氨酰氨、菌体寡糖、多糖等,这些生物成分可以改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提高免疫机能,加强抗应激能力,改善肉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E蛋白在养猪业取得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实践经验。近三年来,生物E蛋白在山东、河南、四川、湖南、广东、江西、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做了数百次中试实验和推广实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对仔猪起到显著的预防腹泻和促进增重的效果;对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报酬,快速增重,后臀圆大,肉质改良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对母猪而言,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断奶仔猪窝重等重要指标。
3.1.1 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试验表明,生物E蛋白能有效调整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促进胃酸的分泌,显著提高乳酸菌等有益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血清中IgA、IgG、IgM的含量,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增加小肠绒毛高度、面积和隐窝深度变浅;生物E蛋白中的多酶体系为断奶仔猪补充了大量的内源消化酶和NSP酶;生物E蛋白又为仔猪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源,解决了常规蛋白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通过解决营养和环境的双重应激影响,提高仔猪免疫力,降低腹泻发生率,促进生长。
3.1.2 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
试验结果显示,添加生物E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明显提高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利用率,提高增重14.5%降,低料肉比10%以上,提高蛋白质利用率5-10%;提高血液中血清蛋白含量9.5%,降低血清尿素含量22.9%,降低肠内吲哚含量38.1%,降低粪便中粪臭素含量58.2%,且能提高肉品质及瘦肉率。
添加2%生物E蛋白对血清蛋白、尿素含量及粪便中吲哚、粪臭素含量的影响
血清蛋白含量(g/l)
血清尿素含量(mmol/l)
吲哚(ug/g)
粪臭素(ug/g)
3.63±0.29
133.1±6.8
294.1±11.6
2.80±0.36
122.9±10.3
生物E蛋白充分考虑到肉鸡生长周期短,消化道短,易生病,肉质下降等问题,因此特别注重各类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这些生物成分可以改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加强抗应激能力,提高免疫机能,改善肉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E蛋白在肉禽上推广的实践证明,生物E蛋白与进口优质鱼粉、各类抗生素、酶制剂做过多项对比实验,综合经济效益占有明显优势。
应用效果表明:生物E蛋白能为配制肉鸡日粮时拓宽非常规原料的选择,降低配方成本,特别在当前蛋白原料价格昂贵(豆粕)的情况下,加大非常规的蛋白原料的用量,如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降低了饲料成本,并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肉鸡饲料蛋白质利用率5%以上,同时使氮的排泄量下降1.7倍,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降低了集约化肉鸡场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E蛋白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乳酸菌(×109)
大肠杆菌(×108)
一(对照组)
二(2%生物E蛋白)
三(4%生物E蛋白)
3.2.3 蛋鸡
生物E蛋白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母鸡一生中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产蛋总量。这主要是通过提高母鸡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来实现的。不仅如此,生物E蛋白还保证产蛋母鸡的体质状况,鸡群整齐度好,死淘率低,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蛋壳质量好,破蛋率低,明显改善蛋的品质,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
生物E蛋白与进口鱼粉在饲喂蛋鸡上的效果对比试验表明,生物E蛋白比进口的优质鱼粉更能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经济效益6-12%。试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可使饲料蛋白质水平下降20%以上,而不会对产蛋率、蛋重和日产蛋量造成太大影响。生物E蛋白十分明显地提高了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生物E蛋白考虑到水产动物的消化道短,胃肠道呈弱酸、偏中性等生理特点,在菌种使用和产品配方上作了调整,注重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及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菌种的使用。应用试验表明生物E蛋白对水产动物的个体增重、饵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减少粪便排泄量,有益菌随粪便进入水体后,起到稳定水质,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净化养殖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等功能,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降低养殖成本。
欧鳗养殖试验表明,添加2%和4%的生物E蛋白比对照组分配可提高增重8.5%和9.7%,亩盈利提高20.9%和27.4%;甲鱼试验表明,添加2%和4%的生物E蛋白比对照组可提高增重14.8%和22.7%,成活率提高6.3%和8.3%,饵料系数降低7.8%和9.0%。
试验1、2、3组的饵料中在对照组饵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4%、6%的生物E蛋白,饵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0%;试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对南美白对虾的体长、个体增重、饵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减少粪便排泄量,有益菌随粪便进入水体后,起到稳定水质,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净化养殖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等功能,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降低养殖成本。
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的应用前景
以上综述表明,生物E蛋白具有调节畜禽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易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及改善养殖环境等功能,减少或取代饲用抗生素等药物,消除药物残留,脱除饲料毒素,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饲料营养,改善饲料风味,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微生态学、动物营养学和饲用酶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饲料安全需要的绿色饲料,是生物技术在畜牧养殖业应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生物E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畜争粮和蛋白资源匮乏问题,对推动我国高效、低耗的生态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给生物E蛋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草药益生素抗球虫联合制剂研制*(六)
忠1 周响艳2
王建华3** 李桂杰2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山东宝来利来生物技术股份公司,泰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试验采用540只AA肉仔鸡,自11日龄起分9个处理组,研究了中草药抗球虫剂组方超微粉碎、中草药抗球虫组方提取干粉、中草药抗球虫成分超微粉碎与益生素联合应用对控制肉仔鸡球虫病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主要试验结果为:0.5%中草药组方超微粉+益生素组、中草药抗球虫组方提取干粉+益生素组、0.04%中草药成分超微粉碎+益生素组对预防球虫病的效果与盐霉素相当,其51龄时的生产性能甚至超过盐霉素组。单一添加益生素组要好于无益生素组、不加中草药基础日粮组,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中草药抗球虫超微粉与益生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肉鸡球虫病。
关键词:中草药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导致养鸡业每年遭受10-20%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球虫病疫苗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在短期内还难以推广应用,抗球虫药物研发一直是热点课题,并已取得不少成果。应用防治鸡球虫病的西药在发病初期能够迅速控制病情,但是,长时间应用极易产生耐药性[1],以至于一些特效抗球虫药物效能大大下降,且具有毒副作用大、药物残留高等缺点,为了有效控制球虫病的爆发和避免耐药性矛盾,应轮换使用不同的抗球虫药物,但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研究发现球虫对交换用药也会产生交叉抗药性。近些年来,应用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证明中草药具有直接杀死虫体或抑制虫体、虫卵的作用,且长时间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等优点[2、3]。目前,肉禽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对出口的限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微生态制剂和中药添加剂在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生长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验证,并得到了畜牧行业的一致认可,成为替代抗生素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饲料添加剂。长期的动物保健和兽医实践证明中药疗法对动物微生态往往具有良好的保护、调节、恢复作用,而有些中药成分必须经过微生物转化后才具有疗效,因此将微生态制剂与中药添加剂结合使用会使效果更显著。微生态制剂和中药添加剂都是无污染、无残留、效果好的绿色添加剂,两者在原理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两者的天然性、整体调节、扶正祛邪、双向作用、生物偏性等,又都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用,同时具备增重、改善生态环境等功效[4、5]。为了进一步解决肉鸡养殖业出口所面临的控制球虫病的药残问题,本课题组根据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产品之间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及中草药方剂在动物体内的除毒驱虫作用和益生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拮抗作用的原理,筛选对益生菌无抑制作用的中草药,研制了能够控制肉鸡球虫病的中草药益生素联合制剂,并于日至日进行了中草药益生素抗球虫联合制剂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540只AA肉雏,常规网上饲养、自由采食、饮水,自1日龄起喂相同含益生素基础日粮。雏鸡饲喂到11日龄,随机分成18个组,每组30只,进行9个处理,每个处理两个重复。其9个处理为:中草药组方微粉(300目)两个不同水平处理组、中草药组方提取液冻干粉两个不同水平处理组、中草药组方微粉(300目)两个不同水平处理组,还设正对照的盐霉素组、负对照的无益生素不加中草药组,另设一个单加益生素不加中草药组。自12日龄起饲喂试验日粮到51日龄结束,其具体分组见表1:
* 基金: 国家十五863计划“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制与开发”();
** 通讯作者,E-mail:
试验9个处理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0.5%中草药组方微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1.0%中草药组方微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0.25%中草药组方提取干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0.05%中草药组方提取干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0.02%中草药成方微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0.04%中草药成方微粉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60ppm盐霉素组
基础日粮不加益生素、不加中草药组
基础日粮+0.02%益生素组
注:中草药组方是主要由常山、青蒿等十余味中草药组成并粉碎至300目。
中药成方是主要由黄芩、肉桂等十余味中草药组成并粉碎至300目。
中草药组方提取干粉组是通过蒸馏、浓缩、冻成干粉。
益生素是使用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血粪发现日龄和死亡情况见表2
血粪发现日龄和死亡情况
*血粪发现日龄
死亡(12-25日龄)
死亡(45-51日龄)
死亡率(%)
*球虫卵囊是采用漂浮法镜检确认
45、51日龄平均个体重、增重与耗料/增重结果见表3
肉鸡45、51日龄平均只体重、只增重、只耗料/增重比较
45日龄只体重
45日龄只增重
45天耗料/增重比
与7组增只重比较
与7组耗料/增重比较
51日龄只体重
51日龄只增重
51天耗料/增重比
与7组增重比较
与7组耗料/增重比较
0.5%中草药组方微粉组
1%中草药组方微粉组
0.025%中草药组方提取组
0.05%中草药组方提取组
0.02%中草药成方微粉组
0.04%中草药成方微粉组
60ppm盐霉素组
无益生菌、中草药对照组
益生素基础组
球虫血粪发生日龄和死亡情况
球虫血粪发生日龄和死亡情况表2说明:第8组、第9组分别在30、35日龄时发现球虫血粪,稍后第5组在42日龄相继发现球虫血粪。球虫血粪经两次用漂浮法镜检均发现球虫卵囊,其它各组未发现有球虫血粪。第8组(负对照)在45日龄前死亡4只,死亡率为6%,第9组在45日龄前死亡1只,这表明日粮中含有益生素可减缓球虫病的病情,第4组虽死亡4只,但都在45日龄以后,并经剖检后定为猝死症。
2.4 肉鸡生产性能
2.4.1表3中:45日龄时的平均个体重,以第2组与第7组最高,其次为第1组和第6组,最差为第8组,第2组与第7组比第8组个体重提高25%差异明显。
51日龄的平均个体重,以第1组最好,其次是第6组>第2组>第7组(盐霉素组)。这说明中草药+益生素的多数组都好于用球虫药的盐霉素组,第9组好于第8组,相差7%,这说明在日粮中添加0.02%产酶益生素虽不能完全控制球虫,但有利于肉鸡生长。
2.4.2表4中:45日龄的平均个体重为:第7组(1.604)>1组>6组>3组>4组>5组>9组>8组(1.238)。其中以以盐霉素组为最好,其后依次为第2组、第1组与第6组,第7、2、1组分别比第8组的45日龄平均个体重分别提高29.6%、26.4%、25.6%。
表4中:51日龄的平均个体增重比为:第1组(1.950)<6组<7组<2组<3组<5组<4组<9组<8组(1.550)。其中以1组即0.5%中草药组方微粒+益生素组最好,比盐霉素组高3.95%,第1、6、7组分别比第8组的51日龄平均个体增重分别提高25.8%、21.9%、21.0%,第1、6、7组分别比第9组的51日龄平均个体增重分别提高16.0%、12.4%、11.6%。
2.4.3表5中:45日龄的耗料/增重比为:第7组(2.33)<2组<6组<4组<3组<9组<1组<5组<8组(2.49)。其中第2组、第6组、与第7组想近似,第3组、第4组与第9组相近似。
表5中:51日龄的耗料/增重比为:第1组(2.35)<6组<7组<2组<9组<3组<8组<5组<4组(2.74)。其中第2组、第6组与第7组相近似。从45日龄与51日龄的各组饲料报酬情况看:第1组由45日龄时的第7位上升到51日龄的第一位,这或许能说明0.5%中草药+益生素组后继效应比较好。
根据试验肉鸡51日龄结束时的平均个体重和51日龄结束时的各组耗料/增重比综合分析看:试验第1组(0.5%中草药微粉+益生素处理)为最好,其体重为2.22公斤、耗料/增重比为2.35,其次为第6组即0.04%中草药成分微粒组(分别为2.18、2.38)。该两组的生产性能都好于第7组即加60ppm盐霉素组(分别为2.09、2.40),第9组即加益生素组(分别为1.90、2.44)好于第8组即无中草药和益生素组(分别为1.77、2.54)。
3.1抗球虫能力:
试验结果显示中药微粉、提取物、成方、盐霉素组对球虫都有明显抑制效果。对照组于30日龄出现球虫病,含益生素基础日粮组至35日龄也出现球虫,但并不严重,说明益生素对球虫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中草药+益生素联合应用能控制肉鸡球虫病。本试验中第4组即0.02%中草药成方微粉组在42日龄时出现球虫血粪,可能是加量过低造成。
3.2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2.1增重效果
试验证明益生素组较不加益生素组51日龄增重提高8.42%,效果明显。0.5%中草药微粉+益生素组较盐霉素组51日龄增重提高3.59%,较不加益生素组51日龄增重提高25.8%,较加益生素组提高16.0%,这足以说明0.5%中草药微粉+益生素组不仅能控制肉鸡球虫病而且与盐霉素组比还能提高肉鸡的最终的生产性能。其次第6组即0.04%中草药成方微粉+益生素组也比加球虫药的盐霉素组提高0.69%,其余各组都不如盐霉素组。
51日龄个体重
试验证明第1组(1.950)即中草药微粉+益生素组好于第6组(1.889)即0.04%中草药成方微粉+益生素组,1、6两组都好于盐霉素组(1.604),这也可说明中草药微粉+益生素合用可以取代抗球虫药。
3.2.3 对耗料/增重的影响
试验证明51日龄的耗料/增重,第1组(2.35)即0.5%中草药微粉+益生素组低于第6组(2.38)即0.04%中草药成方微粉+益生素组,1、6两组都低于盐霉素组(2.40),这也可说明中草药微粉+益生素合用比加抗球虫药还能节省饲料。
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机理是:直接杀死虫体或抑制虫体、虫卵,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6]。益生素预防鸡球虫的机理可能是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益生菌产生对鸡球虫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益生菌分泌的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对球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筛选的中草药对益生菌无抑制作用,因此将二者联合应用将起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试验的基础日粮中没添加任何药物,试验组的死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了中草药与益生素联合制剂有可能完全替代饲料中添加的化学药物(包括饲用抗生素),为解决肉鸡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提供了可能,这对中国的肉鸡产品出口的意义重大。
本试验表明中草药与益生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效果与盐霉素相当甚至更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研究、合理组方,中草药益生素联合制剂有可能取代饲料中添加的抗球虫药及其他抗生素,获得无药残肉鸡产品。
1刘美丽等:鸡球虫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4):23―25
2 张泉鑫,朱印生,郁二生.新编中兽医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王米,金岭梅.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抗鸡球虫病上的应用.中国饲料,2003,(2):29―30         
4 薛恒平.浅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兼述与微生态学的关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分会第二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26
蔡子微,康白.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论文集,
6倪耀娣,张庆茹,邢小虎.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进展.中兽医学杂志,2002,(3):42―43
饲料资源的又一种大发现
世界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在日益加剧,从饲料业发展来看,蛋白质饲料的匮缺成为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各国学研界和产业界研究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就是蛋白质的利用率及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
由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生物E蛋白产品近日通过国家计委委托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项目鉴定,由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生物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作出如下鉴定意见:
1、该项目选题正确,技术路线先进,实验数据可信,检测数据可靠,完成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书中的各项指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一种新型饲料资源项目。
2、该产品以特定动植物蛋白为原料,采用酶系丰富,酶活性高的9株优良菌株,分别进行液体发酵、固体发酵和液固联合发酵,共进行七次发酵后按比例有机的复合。该产品是一种集益生菌、酶制剂、活性肽和优质蛋白的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
3、该产品粗蛋白含量高,富含多肽、小肽、高活性酶、益生菌及有益代谢产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经蛋鸡、肉鸡、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奶牛、肉牛、南美白对虾、鳗鱼、甲鱼、鲤鱼等饲喂实验,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该产品不仅自身是一种优质蛋白资源,而且较大程度地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还具有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免疫、提高生产性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功能。生物E蛋白是近些年饲料资源的一项较为重大的创新性发现。
目前,宝来利来公司已经在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年产30万吨的生物E蛋白加工基地,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项目。
生物E蛋白创造市场需求(八)
世界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在日益加剧,从养殖业和饲料业来看,蛋白质饲料的匮缺成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尤其如此,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鱼粉、大豆、豆粕等蛋白原料。近年来国际鱼粉市场价格飚升,国内鱼粉价格一度达到创记录的5400元/吨,2002年中国鱼粉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100万吨。不仅鱼粉货缺价扬,作为饲料主要蛋白原料的豆粕价格也居高不下,长期徘徊在元/吨的高价位。
受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的影响和“非典”的沉重打击,近年来中国养殖业一直在低谷中缓慢发展,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饲料蛋白原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我国养殖业整体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微利甚至是微亏局面。受养殖行情的影响,加之过度激烈的竞争,我国饲料行业的景况已大不如前,2002年出现了饲料业历史上第一次行业性的亏损,部分业界人士对2003年的预期更加悲观。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养殖业和饲料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首次“严冬季节”,和过去某些个别阶段、个别畜禽品种的行情起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是外环境与大环境,行业自身发展与无序竞争等内外因素在一定时期的集合作用的结果。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行业进行全面重整的一次机遇,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使一部分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规模企业脱颖而出,结束中国养殖业和饲料业“散乱小差”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局面,使行业走入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有序竞争轨道。
生物E蛋白就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和背景下问生,中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对于这种刚刚问世的新型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原料,会是抱有何种消费态度和消费心理呢?市场有没有这类消费需求?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生物E蛋白的研创者――山东宝来利来公司推出了这样一个蛋白原料方面的全新高端产品,能不能取得市场的认同和接受,的确让业界关注。
宝来利来公司是中国动物生物添加剂领域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品牌企业,其主导产品之一动物微生态制剂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销售量第一位。2002年宝来利来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制”项目,其中就有关于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的研制内容。
追溯起来应该说早在1999年,宝来利来公司就开始了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的立项工作,并组成了以自主科研为主的内外结合的课题小组,2001年5月完成中试后试制出第一代产品。
中试完成后宝来利来公司没有急于向全国推广,而是反复测试各项实验指标和应用效果,同时积极申报国家重点项目。近两年来,生物E蛋白已经在仔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肉鸡、肉鸭、鹌鹑、肉鸽;蛋鸡、蛋鸭、种鸡;鳗鱼、甲鱼、对虾、河蟹、鲤鱼、牙鲆;奶牛、肉牛、兔、羊等动物品种上作过各项营养指标的测试评定和数百次的完整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确定了生物E蛋白的各项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共有优良菌株参与发酵(分三个工厂,不同菌种均单独发酵),采用了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液固联合发酵三种发酵方式,生产生物小肽时还采用了特定酶系定向剪切及特殊保护技术。目前,生物E蛋白已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确定为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确定为“双高一优”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863计划”中的“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制”项目。日,30万吨生物E蛋白生产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在宝来利来工业园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产品投放市场以后,在全国28个省市出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与销售旺态,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销商争抢区域销售代理权的情况,消费者对生物E蛋白的市场需求和接受程度超出了宝来利来公司的预期,同时也促使宝来利来公司加快了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对于生物E蛋白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在去年年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生物E蛋白项目鉴定会上,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指出,生物E蛋白是近些年来饲料蛋白资源的一个较为重大的创新性发现,它不仅自身是一种消化吸收率很高的优质蛋白,而其在一系列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性能益生菌、丰富的内源酶系和外源酶系、多种生物活性小肽和生物代谢产物起到更为重要的生物功能性作用。诸如显著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的消化吸收率,可靠的预防动物疾病,提高免疫,促进生长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生物E蛋白不同于普通的生物蛋白原料,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物性添加剂,而是一种新型生物功能性蛋白源。生物E蛋白比进口优质鱼粉的性价比要好,也比单项生物添加剂的功能性全面,专家们预测生物E蛋白将会受到市场和用户的欢迎并被接受,这个产业将会成为新兴的高度成长性的行业。
在当前养殖业和饲料业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相关行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市场萎缩带来多数企业的销量降低效益下滑,而生物E蛋白的市场表现却一枝独秀,即使在“非典”最为严重的4、5月份,生物E蛋白仍有120%的月销售增长率。生物E蛋白为何在行业低谷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用山东宝来利来公司总经理单宝龙先生的话说,就是生物E蛋白满足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而且是创造性的满足了这种需求。近些年养殖业和饲料业都进入了微利经营的发展阶段,竞争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具备超越同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质量、成本、技术、管理、运营这五大要素上。多数业界人士认为,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技术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成本控制、规模效益、品牌运作上。这种观点从一个方面来说是对的,但忽视技术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是危险的。技术差异变的越来越小,并不意味着没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时会因为技术的突破而被拉大。其实畜牧业是一个极端讲究投入产出的行业,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亏损。用户对饲料原料的现实需求,不仅质量要满足配方设计标准,而且成本越低越好,事实上大家也是这样去做的;特别是对成本造成较大影响的蛋白质原料,总希望能够得到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蛋白源。用户对饲料原料的潜在需求,就是技术的突破能够使得配方在提升或不降低饲料品质的前提下,因为某项高科技成分的加入而带来整体配方成本的下降;用户当然还有一些特定需求需要满足,诸如出口产品需要提升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当地动物病情需要在饲料中加以控制,获得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畜产品,减轻自身的养殖污染和环境污染等。宝来利来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用户的这些需求,并运用自身的生物科技优势和产品研发实力,用一种产品――生物E蛋白满足了用户的多重消费需求,即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同时带来饲料品质的提升,还能够带来多项生物功能。
下面是生物E蛋白为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1、替代进口优质鱼粉:
生物E蛋白在研发过程中,以最好的天然优质蛋白―进口鱼粉为对比物,现具有以下优点:
猪消化能达到4120千卡/千克,而进口鱼粉仅为3600千卡/千克;
30KG猪真蛋白消化率达到85%,与进口优质鱼粉相当;
生物E蛋白6065的蛋白含量为60%,氨基酸组成与鱼粉接近,其中赖氨酸为4.5%,蛋氨酸为1.5%
含有益生素、酶制剂、生物肽、维生素、有机酸、菌体多糖、寡糖、生物微量元素及多种生物代谢产物,可以起到预防动物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而鱼粉不含这些物质,也无上述作用。
生物E蛋白的性能价格比,超出进口优质鱼粉30%以上。
2、替代饲料中原有的全部或部分酶制剂、益生素、酸化剂、小肽、低聚糖等生物成分,多项测试及对比试验表明,生物E蛋白的内在成分指标含量完全可以达到饲用要求,生物功能性成分经过合理配置,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项生物产品。生物E蛋白既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又提供含量丰富、组合合理的生物功能性成分,可以直接通过有效替代而降低饲料成本。
3、使彻底取代饲用抗生素成为可能。危及饲料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饲料中滥用饲用抗生素,饲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全球公害。大量滥用抗生素的结果,造成病原菌耐药性的迅速提高和动物自身免疫机能的下降,使我国养殖业始终处于恶性循环之中。饲用抗生素迟早要退出促生长促保健制剂的历史舞台,已成为世界共识。部分饲料企业和养殖场坚持使用饲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上饲用抗生素对于预防动物疾病的可靠性和难以替代性,至于促生长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等,一般作为坚持使用的参考理由。近些年来动物科技界研究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工作从没有停止过,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动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生物肽、中草药、多糖等产品为代表,已经在出口型畜牧业和国内安全肉蛋奶养殖生产上取得了成功。制约这些生物安全性产品在整个饲料业和养殖业全面推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太高。生物E蛋白产品的问世,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多生物功能性成分有效组合使促生长促保健效果更为确凿、稳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产业条件和先进的研发理念、雄厚的科研实力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物E蛋白物美价廉,物超所值。
4、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的含量,在不降低饲料品质和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充分的指标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E蛋白不仅自身含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和优质蛋白,而且还显著地提高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能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使饲料的能量蛋白水平提高5-10%。因此生物E蛋白既可以用来提升饲料内在价值,也可以用来适当降低饲料成本。
5、生物E蛋白适用于畜产品出口型企业和绿色肉、蛋、奶食品的生产。生物E蛋白本身是安全的,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从另一方面讲,生物E蛋白以其多项生物功能可以取代污染源饲用抗生素,激素,砷制剂等化学合成物,起到这些污染源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生物E蛋白还可以提高畜产品品质,改善畜产品外观及风味,提升中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有些出口企业的要求,宝来利来公司还专门研制了只含有微生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生物E蛋白产品,保障畜产品出口的需要。
6、生物E蛋白在水产动物上应用,除了起到促进增重、提高饵料系数、提高成活率等重要作用外,还可以减少粪便有害物的排泄量,有益菌随粪便进入水体后,起到稳定水质,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净化养殖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等功能,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降低养殖成本。针对鳗鱼和甲鱼的饲料特点,宝来利来公司还专门开发了不含淀粉酶的生物E蛋白产品,以保证饵料的粘团性不受任何影响。
生物E蛋白在行业低迷时期却大受用户欢迎,进一步印证了这样一个市场哲理:只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把用户需求当作自己的追求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才有可能被用户认可。
生物E蛋白的问生,掀开了生物功能性饲料蛋白源发展历程的重要一页,生物技术带给养殖业和饲料业的饲料资源为之丰富,技术革新带给养殖业和饲料业新一轮发展动力。开先河者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广大用户在分享生物E蛋白给整个行业带来利益的愉悦的时候,也应记住研发制造商的名字――宝来利来公司。
(作者:)
【发表评论】【】
新闻评论(共有
与“宝来利来,山东”相关的文章:
推荐专题: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新闻点击榜:
??????????
热门图片新闻:
新闻评论榜:
七嘴八舌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29357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010-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来利来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