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纽约公共图书馆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吴宏想& 鹿寨县图书馆& 广西柳州&& 545600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大众,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媒介,它是面向公众的大学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几个需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图书馆工作经验,提出了合理利用图书馆构建文化体系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与管理
The library i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the role
WuHong want to
LuZhai county library in liuzhou, guangxi 545600
Abstract: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s the core of public service, the library is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media, it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moral construction of important position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library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necessity,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need to focus on problems,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library,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library building cultural system measures.
Key words: System of publ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部门为导向的为确保公民实现文化权利,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要为根本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大繁荣的根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公共图书馆在该体系中承担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社会职能,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
1.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
&&&&&&& (1)强大的阵地设备
&&&&&&& 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团体,是一种开放化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可以为读者从事研究、著述、治学、业余休闲提供方便,可以说图书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 (2)丰富的信息资源
&&&&&&&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图书是人类文化遗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大职责。公共图书馆所藏的读物大部分是普及型、通俗型的读物,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出新一代数字化图书馆和网络化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把华夏民族的璀璨文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便于读者接受和利用。读者借助数字化图书馆的强大功能,可以方便的进行信息检索与导航、网上咨询、视频点播等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图书馆具有浩如烟海的资源,这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匹及的,这也确保图书馆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
&&&&&&& (3)专业人才优势突出
&&&&&&&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图书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为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摆上日程。在实践中,各馆通过长短期岗位技能培训、岗位轮调等方法着力提高馆员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服务水平。馆员已经由传统的书刊管理员向&信息咨询师&和&情报中介人&转变。通过专业化训练和长时间实践积累,馆员对各类知识都有所涉猎,也积累了较多的专业经验,这位图书馆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切实的人员保障,同时专业人才也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坚强后盾。
&&&&&&& (4)服务技术优势
&&&&&&& 目前,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场地服务,人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获取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光盘镜像技术等为图书馆开展综合读者服务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也为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平台;大部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专属网站,这又为图书馆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2.公共图书馆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 图书馆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增加投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更要在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等软实力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用,进而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贡献。
&&&&&&& (1)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在建立图书馆过程中,以人为本还是以书为本,尽管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却反映了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之间的根本区别。长期以来,我们早已习惯了以书本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也即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书本方面,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都在收藏环节;而以人为本则恰恰相反,即把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读者展开。将读者摆在图书馆主人的位置。而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均从读者出发,为读者服务。
&&&&&&& 以人为本的办馆思想要求图书馆要建立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动态运行机制,及时掌握并适应读者的新要求,根据最新反馈的需求和问题,将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通过信息检索、组织分析和重组织等方法,为读者提供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满足当今环境下读者对文献信息多样化、个性化和深层次化的需求。
&&&&&&& (2)以提高办馆效益为中心
&&&&&&& 发挥办馆效益是走出当前图书馆困境,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中之重。公共图书馆的权力和义务是一个整体,它贯穿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每个环节,融入到图书馆工作的不同层次,涉及图书馆内部和社会公众等诸多方面。办馆效益又包括服务效益和管理效益。服务效益泛指通过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这种效益主要归属于社会。管理效益是图书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使用人、财、物取得的效果,这效益归属于图书馆本身。这两种效益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强化管理能促进服务,完善服务又可以优化管理。
&&&&&&& (3)构建图书馆特色文化和精神
&&&&&&& 图书馆文化与精神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具有不可复制性,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图书馆可能拥有相同的资源,也提供一样的服务,但正因为每个图书馆各有一支参差不齐的馆员队伍,在各自人员构成和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图书馆文化和精神,才使得规模、资源、服务能力几乎相同的图书馆能够拥有风格迥异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展现给读者多元化的图书馆形象。
3.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举措
&&&&&&& (1)培育公共服务理念,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 培育公共服务理念是现代图书馆践行高品质服务的需要,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要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文化服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作为支撑。要努力吸引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事业中,特别是要引进计算机和网络人才,让他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
&&&&&&& (2)加大政府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驾护航
&&&&&&& 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为基础群众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运营困难。相当一部分的文化宫、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紧缺,业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逐步加大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尤其对于农村相对落后的文化设施,更要有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进,逐步形成以县镇为中心,积极面向乡村和社区的流动图书阅读服务,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真正从财政上保障文化建设。
&&&&&&& (3)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展服务范围
&&&&&&& 对于缩小数字鸿沟、消除城乡文化差别,公共图书馆担负重要责任。各系统图书馆应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全新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腾飞,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崭露头角。它以搜集、存储、开发和利用数字资源为基础,能提供快捷、多途径搜索,还可以借助网络远距离传输、复制、下载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而且,文献的形式多种多样,包含文本、图片、声音等。数字化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人们取得资源的速度,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未来走向。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而公共图书馆是这项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图书馆要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新型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 [1]杨艳君.论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参与[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35&37.
&&&&&&& [2]周和平.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J].人民论坛,2008(11):10&1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如何增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原作者:高 青)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与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为了增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也是新时期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使公民公平享有文化知识权利为目标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其他文化设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涵盖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各领域,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市场规范、法制健全、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完整配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既表达着文明社会以人为终极发展目标的人本理念,标志着国家赋予和保护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宪政文明,体现着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责任的行政文明,同时也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文化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人均GDP不断增长、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亦逐渐凸显出来,城乡、地区以及个人之间发展与分配的不均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日益显现。这时,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疑将起到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培育精神文明,促进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公共财政基本建立,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条件。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培育长远消费需求,为产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而且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落实公民各项基本文化权益,涵养文化品质,培育民族精神,也将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为公众提供学习阅读、文化休闲和观赏场所,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服务,开展公益性知识援助,积极组织阅读活动等途径和方式,使公众自由便利地获取知识信息,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技术、运行机制等,使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以有效体现,以更好地促进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二、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它所属系统的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就是图书馆的社会属性,包括:公共性、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和教育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型的服务机构,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利用阵地服务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信息服务、开发智力资源等职能,是读者从事治学、研究、著述、生产、文化休闲等活动的知识保证,是社会的信息枢纽和公民的终身学校,是政府实现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知识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国家、省、市、县等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是各地保存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努力,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保存了大量文献资料,形成了丰富馆藏,从浩瀚的古代典籍,到海量的现代数字化信息,无不成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而多元化的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赖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其它形式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智力支持。
3、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心、文化信息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展社会教育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公共图书馆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人们开展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展览厅、声像视听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自修室、读者吧等各种活动场所在图书馆中设立,从技术和环境上支持了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开展。公共图书馆既可举办讲座、会议、展览等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又可满足上网、欣赏音乐、研修自学等个人文化活动需求。
三、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使之成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
1.转变管理理念。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要以人为本,以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和文化需求满足为根本目标。但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一直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比如开放时间的不合理,借阅制度的繁琐,对入馆读者年龄的限制,对书刊利用的诸多障碍性限制等,给读者带来了极大不便。公共图书馆应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观念,努力降低图书馆利用的门槛。同时,在管理中要注入人性化服务理念,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大到服务观念转变,小至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善,都要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使各服务环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群众在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阳光的照耀。
2.丰富社会教育的形式。人们读书学习的习惯和方式多种多样,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形式也应满足读者的多种学习方式需求。一是典籍阅读。这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满足这一方式需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氛围。二是电子阅览。这是新兴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并不断改进图书馆服务网络, 建立起能够满足多层次读者需求的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增强网上服务能力。三是影视讲座。将优秀的读书讲座等资料下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提供播放,供学习者观看。这种学习方法应具有权威性、引导性,也需要提供较完善的播放场所和设施。四是举办讲座。请地方名人或著名专家开设讲坛,实现专家与读者的互动,更有益于读者作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五是开设演出舞台。图书馆可以请曲艺团演出大部头文学作品的连台剧;或通过评书、坠子、落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从中吸取人文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六是开设茶座读书沙龙。使具有相同情趣的读者会聚一处, 品茶评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七是开办专题展览。使读书品赏融为一体,更具专业性和学术性,满足特定领域读者的需求。八是提高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功能,如休闲会客、博物收藏、影音娱乐、旅游娱乐等,让人们在娱乐中接受文化熏陶和教育。
3.改进各项基础设施。根据服务内容和形式,图书馆应该进一步完善与服务内容形式相适应的设施。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库、室、厅、堂、吧、终端等的设置、设立,要根据实际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学习习惯的读者的需求。再次,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改善馆舍条件,增加馆藏数量,提高馆藏质量,最大限度地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4.保证持续合理的经费投入。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其服务性、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其价值实现的物质依赖性。因此,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应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扶持与经费保障是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图书馆发展的有力后盾,也是公共图书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基础。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不能单方面垄断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言之,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另一方面又要制订规划和政策,允许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从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如此,则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也必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威主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16
[2]杜云. 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 (1) : 92
[3]李应中,赵国忠. 试论图书馆的公益性与读者权利的报障. 情报资料工作, 2005 (5) : 72□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第二外借、综合阅览、自习室
周一至周四:09:00---20:30
周五至周日:09:00---17:00
第一外借室
周一至周日:09:00---17:00
少儿借阅室
周二至周四:13:00---19:00
周五至周日:09:00---17:00
少儿借阅室(寒暑假)
周二至周日:09:00---17:00
(每周一休息)
地方文献、创意文献、信息室
周二至周六:09:00—17:00
(每周一周日休息)
中小型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发布日期: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既是文化产品的重要载体,又是服务大众的文化阵地,承担着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的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命题。结合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的介绍,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特征,重点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东城区图书馆在我区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中的工作经验,推动基层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
  1.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界定
  1.1.1“公共服务”的定义
  谈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应该对“公共服务”这一概念有所了解。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共服务”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尽管如此,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有学者将“公共服务”定义为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满足全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把公共服务从功能上分为三类:一是维护性公共服务;二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公共服务;三是社会性公共服务。按照这一分类,图书馆事业所属的公共文化服务应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的范畴。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必然体现与客观要求。
  1.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创办的非营利性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等。它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2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
  1.2.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分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到十八大提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一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致力于惠民生、全面深化改革的治国理念,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联系。可以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和体现。
  1.2.2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与原提法仅有两字之差,但这“现代”两字给我们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思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特征是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的现代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梦来构建的,以培育具有时代精神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强化文化领域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实现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三是服务内容的现代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把培养现代公民、培育现代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四是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政府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此外,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实现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的现代化。
  2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强化和巩固基层图书馆的地位
  2.1强化和巩固基层图书馆的地位&&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精神产品,使全体公民自由、免费和共同享用的公益性事业。它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全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责任的部门或机构。公共图书馆基于自身的性质、属性、功能,决定了它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性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征。因此,巩固基层图书馆的地位和加强其作用,对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2中小型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征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功能来看,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也称均衡性,指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二是便利性;三是多样性;四是公益性;五是基本性,政府主要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属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服务。这五点也正是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服务应该坚持的服务准则。
  2.2.2 图书馆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首要问题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问题,“公平性”也称均衡性,指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就图书馆公共服务而言,普遍均等、无差别、无歧视的公共服务理念是基本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有对普遍均等服务明确表述。图书馆坚持普遍均等服务原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思想。图书馆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无差别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的公正公平。
  2.2.3 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问题
  图书馆的“公益性”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益性原则仍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图书馆作为社会服务、信息支撑的核心本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公共图书馆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开放的信息资源,满足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这种信息服务与其他信息咨询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最大的区别:即它是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服务。
  3中小型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大有可为
  3.1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六种类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位列其中。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图书馆事业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的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在为公众提供学习知识和阅读场所、满足文化欣赏和娱乐消遣的场所、便捷地搜集和获取文献信息、公益性知识讲座、开展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发挥着其他文化设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在这一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信息科技时代,强势的数字网络媒体环境下,对传统的图书馆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是非常值得我们基层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
  3.2.1信息资源的宝库
  图书是人类文化遗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大职责。 它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宝库,这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最有力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数据库、光盘等现代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为用户更便捷地进行信息检索与导航、网上咨询提供了可能,极大地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2.2专业人才优势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图书馆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各级图书馆都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传统图书馆员的角色已经被信息导航员、经纪人、咨询师、教练、工程师、协调员所取代。专业化的馆员所具有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技术灵活性为图书馆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3.2.3强大阵地优势
  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益文化服务机构,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们信息素养的主要基地,为用户提供丰富体验方式,创新的学习空间,就业指导及文化休闲服务,有着强大的阵地优势。
  3.3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图书馆服务
  3.3.1 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行业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双重竞争。传统图书馆面对的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服务广大的用户”,而今的图书馆面对的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吸引用户。当今图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非图书和信息。信息时代巨大变革给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以阅读服务为例,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提供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传统的服务,如今网络的普及和新的媒体终端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阅读和书写习惯,blog、Web2.0这种“浅阅读”、“碎片化”的交互式体验阅读代替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其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18-70周岁)阅读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率不断攀升。2006年发布的第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结果中,我国的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2010年公布的第7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网络阅读率为32.8%,比2009年的24.6%增长了33.3%。电子书阅读量的大幅增长,有力地说明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变化。国民阅读率的变化以及阅读习惯的变化,证明了传统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的读者正在大量地流失。关于纸媒、传统图书馆会不会消失的讨论虽屡见报端,笔者相信传统图书和图书馆不会消失,但不能否认的是,图书馆如果不加快转型,提升服务,在与这场信息技术大变革的较量中必将失去竞争优势。
  3.3.2打造文化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水平
  北京市东城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东城区的主要文化阵地,东城区图书馆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多元化上积极作为,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公益服务理念,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先锋示范作用。如我馆针对残障人士、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开展的系列文化助残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是我们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责任。
  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均等的文化产品,是衡量基层图书馆能否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锋的一个标准。东城区图书馆在整合社会优质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有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近年来,我馆推出了一系列叫得响的公益活动,如书海听涛系列,故宫讲坛,历史文化讲座,英语沙龙、设计师沙龙等等。其中“读者与作家见面会”举办至今,已有王蒙、莫言、刘震云、严歌苓、阎连科、马未都等200余位作家学者走进图书馆,为读者解读、导读名篇佳作,与读者们一起谈创作、谈读书、谈人生,该活动已经有了大批的拥趸。在推广全民阅读,传播文学艺术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品牌所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东城区图书馆的公共形象深入人心。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既为民众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服务,又树立了自身的公益文化形象,可谓一举双得。
  此外,东城区图书馆的事业发展紧随时代潮流,在新的媒体终端刚刚推入市场时,我们就第一时间开通了官方微博,将最新的资讯及时与读者分享。如今又开通了微信,推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无限上网服务,这是基层图书馆在新的发展时期做出的积极回应。只有开拓创新,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激流中站稳脚跟,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这是新的时代和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赋予图书馆的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公共图书馆宣言[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陈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 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4] 程焕文. 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关于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的阐释[J].图书与情报,2007(5).
  [5] 李景源,陈威.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邱冠华.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十七大报告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与&&&&&&&&&&&&&&&&&&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的解读[J].图书馆建设,2007(5).
  [7] 蒋永福.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
  [作者]:见世君,女,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程焕文:《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关于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的阐释》,《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5期,第4-7页。
  王秀亮、夏跃军:《图书馆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三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6年,第609-612页。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第5页。
(C)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安网备:号 观看视频请先安装相关插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大街85号 邮编:100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公共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