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湖公园园有做八段锦运动的吗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24088人关注)
&(3453人关注)
&(4389人关注)
&(385人关注)
&(494人关注)  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法之一,能使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具有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自隋唐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八段锦养生运动是夏季一种不错的养生方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八段锦的功效和练习方法。
  八段锦的运动量不大,但作用却是多方面的。虽四季均可练,但尤其适合夏季练习,
  芏嗳嗽谛÷?昂蠡崆苛腋芯醯狡?碌纳?撸?赡芑岵??姆骋自锊凰家?尬缚诘瓤嘞牡闹⒆础6?钒硕谓醪换岫嗪梗?苁剐那槠骄玻?薪滴碌淖饔谩,
  现代研究表明,这套功法能改善体液调节系统分泌的机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能纠正肌体异常反应,所以对许多疾病具有预防和康复作用。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平开同肩宽,松静自然,宁神调息,舌抵上腭,气沉丹田,鼻吸口呼。
  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顺势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屈肘沿静脉上托,当双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托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直视手背,稍停片刻。
  随呼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练6~8次。
(责任编辑:)
  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
  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
相关阅读热点关注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少林武八段锦功法及对应治病适用症4
【附加知识】
如何正确的分阶段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
“学”是指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练”是指熟练提高的过程,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二者相辅相成,永无止境。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学与练中,涉及到练功原则与练功方法,以及功法本身的基本特点、动作要领和习练要求等。本文拟侧重谈谈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要以“练形”为主
  立势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术,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时期、哪一种流派,始终没有脱离以形体锻炼为主的功法特点。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增强肌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习掌握动作阶段。首先要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在学练的过程中,要抓住典型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样”。说的就是不论技术高低、功夫深浅,出手投足,往那儿一站,就应当有个练功的样子,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要抓住点、线、型三个要素(这里所说的“点”是指动作的起止点;“线”是指动作的运行路线;“型”是指形态包括动态与静态),切实在动作的规范性上下功夫。做到上体中正、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准确、到位,即人们常说的“先求方,后求圆”。二是熟练掌握动作阶段。这一阶段学练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掌握好平衡,处理好动作间的衔接,以腰脊带动四肢,使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反复练习,不断地纠正和改进动作,使每一个动作都能准确到位、运用自如。三是巩固提高动作质量阶段。要在前段练习的基础上,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做到内外放松、思想宁静、专一练功。动作有张有弛,轻灵含蓄、虚实同体、变化得当。要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松紧适度,做到用意不用力。同时要仔细体会“三调”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动作运转自如,意念进入恬淡,呼吸形成自调,逐步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
  二、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要重视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
  脊柱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主掌着形体运动。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因此,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两肩胛脊中间空窍),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与全身经络相连,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脊柱的运动真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中,谁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谁就抓住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精髓。
  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结合每势动作提示如下:“预备势”:预备势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整个脊柱犹如连珠,上下节节贯穿,对拉拔长。“两手托天理三焦”: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中至夹脊。“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腕交搭夹脊放松,开弓竖脊劲达夹脊。“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中至夹脊。“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掌扶按悬顶竖脊,展肩后瞧劲达夹脊。“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扶按悬顶竖脊,侧倾俯身拉长腰脊,环绕转身旋转尾闾。“两手攀足固肾腰”:起身脊椎对拉拔长,俯身脊椎节节放松。“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悬顶竖脊,左右冲拳脊柱拧转。“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脊椎节节拉长,下颠椎间微震。收势:脊柱放松,还原收功。对于文中所讲内劲,不可理解为是用力,用力则僵,气血不通,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内劲应理解为神、意、气的化合物。
  三、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不能忽视预备势的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尽人皆知,太极拳界称为“太极桩”,健身气功界称为“三圆势”或“抱球势”。其内涵极为丰富,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可称得上是“练功第一桩”。把它作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预备势寓意有三:一是作为基本身型;二是作为基本动作;三是作为基本功。“基本身型”是指躯干的静止状态。此势最具有代表性,要做到百会虚领、立项竖脊、沉肩坠肘、空胸实腹、中正安舒。“基本动作”是指最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预备势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间和动作的节分处反复出现,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练好该势可直接提高功法的演练水平。“基本功”在这里是指练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通过预备势的站桩练习可以得到解决,所有的练功原则、要领、要素都可以得到体现,对提高练功效果有一定作用。
  以上“三个基本”确立了预备势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预备势不仅仅是为练功做好准备,而且与整套功法的关系极为密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加强练习。练好预备势要注意把握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克服由于站桩出现的肌肉酸痛、关节麻木,卸掉全身的拙力。这一阶段气功术语称为“换劲”。一般需三周左右,第一周比较痛苦,第二周身体逐渐感觉轻松,第三周腰腿、臂膀开始显得有力,舒适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步是在前阶段练习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与肢体的放松和入静。放松与入静,松是前提,要从头到脚到手节节松开,由里往外松透,并向周边扩散直至毛孔。入静主要是去掉杂念,“收猿心,拴意马”,做到心平气和,专心练功。放松与入静是有层次的,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花几年的功夫,有的人练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见,不认真练习,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第三步是随着放松、入静的加深,呼吸开始变得缓慢,内气开始启动,逐渐进入静养状态,此时“只求恬淡,不求虚无”,不可贪婪,见好就收。长久练习全身自会力气大增,精神焕发,其乐融融。需要注意的是,练习中不提倡两眼垂帘,不允许闭眼。运动量以感觉舒适为度。练习中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抖动等不舒服现象,应马上中止练习,进行调理,避免出现偏差。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记熟此歌,再详看后图,及各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
十二图附后:
十二段锦第一图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亡心中杂念。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十二段锦第二图
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颈,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敬呼吸,不宜有声。十二段锦第三图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叉之手,移两手掌控耳。以第二捐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共四十八声。仍放手握固。
十二段锦第四图
微摆撼天柱。
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之左右招摆,各二十四次。十二段锦第五图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赤龙即舌,以舌顶上腭,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汩汩有声吞下。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直送至脐下丹田。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十二段锦第六图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搓擦极热,急分两手磨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手磨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十二段锦第七图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仍放气从鼻出。脐轮即脐丹田。十二段锦第八图
左右辘轳转,
曲湾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股,右手亦如之。此单转辘轳法。十二段锦第九图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耸。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十二段锦第十图
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仍收足盘坐,收手握固。十二段锦第十一图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再用舌搅口内,以侯神水满口,再鼓漱三十六。连前一度,此再两度,共三度,毕。前一度作三次吞,此两度作六次吞,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汩汩响声,咽津三度,百脉自周遍调匀。十二段锦第十二图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止。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
学习八段锦的体会两三篇
( 一、我是如何接触到八段锦的
我最早接触八段锦是在中医学院的体育课上。那个时候,我们体育课主要就是学习太极拳和动功(大雁气功、八段锦等等),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还有几堂课,专门学习气功的基础理论,从气功的源流,到气功的发展,乃至于到对现代气功发展的看法(当时是92年,全国气功大潮方兴未艾)。
我在小时后学过一些武术,当时师傅就说过: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虽然从上初中开始就开始练气功(当时就是买了一些书,自己自学),但是总觉得不是很上路。上了大学之后,遇到了气功课,当然一方面觉得兴奋,另一方面也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气功。
当时,我的老师(长春中医学院的韩友和老师)非常推崇佛家的气功(主要是禅定功夫),对于动功,他最推崇大雁气功和八段锦,尤其是对八段锦情有独钟。在这方面,我是深深地受到了我的这位老师的影响。也从此便结下了与八段锦的不解之缘。
二、初学八段锦的体会
八段锦流派众多,各家强调的地方各有千秋。我学八段锦是把它当作吐纳和导引功夫来认识的。“吸清吐浊、吐故纳新,是谓吐纳;伸缩手足、自捏自摩,是谓导引”。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就是导引,配合的呼吸就是吐纳。刚刚开始学习八段锦要求的就是动作规范,配合呼吸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总体要求就是“大方、周正”,对于动作要求不严格,总体而言就像是一个体操。
我每天都是早晨5点之前在长春南湖边的松树林里面,先打一遍拳,等到身体完全苏醒后,再面向东方开始练功。八八六十四个动作,大约要20多分钟做一遍,一般都是做2遍,大约6点多一点开始回去上自习。
初学八段锦的体会比较肤浅,总体感觉就是每次练完之后,感觉身体特别的舒服,动作幅度做的不是很大,也就是个中规中矩,呼吸配合有难度,也不强求(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呼吸的重要性)。每次练功的时候身体反应也不大,或者说身体敏感程度不高,很多反应自己也不知道。
我当时比较重视力量的训练(因为要学推拿,没有力气肯定不行),所以,在每次练功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用力,很多旁观的人都说我动作很生硬,明显的使用蛮力。跟八段锦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当时就为了这个蛮力,我还苦恼了很久。后来终于发现了原因,是因为没有拉开“筋”。我现在都有一种感觉:八段锦是否应该叫做“八段筋”呢?
说到了“筋”,我就先说说对于练“筋”的体会。
1、初级练筋的体会
总体说来,我的身体柔韧性还是很不错,在我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练了大约半年之后,第一个问题出现了:每次练功的时候总觉得“不得劲”。就拿第一节来说:双手托天理三焦。每次双手捧过头顶的时候,总觉得双臂很沉(当时以为是个很好的效果),然后双臂下落的时候,感觉头顶轰隆隆的,(应该使用了蛮力之后,气血上冲的结果)。在当时,我以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双臂的力气明显增加了,而且每天精神头很足。这时在公园里面有个老师傅教大家打太极拳,闲暇之时,我跟他请教,他说我练错了。
八段锦开始的时候,绝对不要用任何力气。要把身体想象成一个大树。四肢就是树的枝条。重要的在动作的过程中寻找四肢的感觉。我于是就按照他说得做,却发现自己的动作懒懒散散,不成体统了。老人家给我第一个忠告:专门去做拉筋的训练,要把身体的大筋全部拉开。后来,我就专门训练拉筋(过程就不说了)。
随后,我渐渐就可以体验到在每个动作过程中,每根大筋都有反映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的呼吸已经不是一开始那样子带着急促,反而是每次呼吸的过程中,都带着一种很享受的感觉,每次动作中,身体的大筋还是有被拉伸的感觉,动作虽然到位,但是还是觉得有一丝丝的被动,体验不到那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2、初级呼吸的体会
在练习八段锦的初级阶段,呼吸配合往往都是被动的。能够把呼吸配合好很难,总体感觉就是急促、憋气。而且,动作往往没有摆到位,气就已经憋不住了,往往刚开始几个动作呼吸还算平稳,接着就开始让动作的节奏跟着呼吸走,结果就越来越像做操了。
我的体会是,呼吸急促的原因往往是身体僵硬,如果身体能够真的放松下来,那么呼吸就会很平稳。这个阶段一般都是腹式呼吸,用力的时候往往是逆腹式呼吸。
练功初期调息不是很关键(个人认为),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把八段锦当作导引功夫来练得,这个时候关键还是动作要到位,关键还是拉筋。这个阶段可以采取一个动作呼吸两口气,一定要把动作做得非常到位,我用的方式是先吸气,吸满了之后让它自然停顿,(在刚刚憋闷的时候)偷偷的呼出半口,然后再次吸满,这个时候,动作也做到位了,架子也拉工整了,然后慢慢收势,用口把气缓缓地吐出。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每个架子的运行时间在1分钟以上,可以保证每个动作都用心完成,而且也不会产生气促的毛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旁观者把我当作高手!!!好家伙,一口气可以憋住一分钟以上,而且没有任何的气喘,真是高手啊,哈哈!!!!)
五、深入学习阶段的体会
我是在练习了八段锦大约1年半左右时间,开始的“换形”的。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所谓的“换”就是改变习惯了的练功方式,“形”是指形体、动作和着力点。
当时我是受到了太极拳的启发,在打太极拳的时候,一旦呼吸和动作可以配合好了,在动作的时候就会慢慢的产生那种由“气”而用“力”的现象。我在练习八段锦的时候就一点点地加了进来。
首先,此时练功要用力,但是这个力是暗力。肌肉紧张但是不僵硬,在旁观者看来,这是我还是没有用力,自己感觉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内在的力量相应。比如: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时候体会到的就是“顶天立地、支撑八面”,随着动作的打开,会有一种身体“巍然如山”的感受。
六、刚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要领
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大筋拉开,其次,练功过程中既不要用力,也不要用意。顺其自然,动作周正大方,呼吸平稳,能够做好这些就可以了。
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膀,这个阶段的肩膀一般都打不开,托天的时候,两个手臂紧紧地靠在耳朵上。建议这个时候专门进行拉肩的训练。
第二节:两臂开弓似射雕。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胛骨。一般做这节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使后背平整,拉弓的时候,应该以整个后背为支点,使胸廓有拉伸的感觉。
第三节:调理脾胃臂单举。关键点在于双手严格按照身体中线运动,难度还是肩膀要打开。做这节的时候,头部最好微微靠后,把颈部拉起来。
第四节:五劳七伤往后瞧。关键点是双胯部。转腰的时候胯部一定不要动,否则就会达不到效果。这节做的时候一定要悠着来,否则极容易造成后背的肌肉拉伤。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关键点在下盘功夫,总体感觉把圆画圆就很不错了。
第六节:双手攀足固肾腰。呵呵,这可考验一个人的柔韧性了,关键点是大拇指按住行间穴位,然后向上搬脚指头。
第七节:撰拳怒目充气力。关键点就是以手为中心,全身一点点地收紧。然后再慢慢的放松,最好感觉全身就像是铁板一块。
第八节:背后七颠百病消。尽量的放松吧,每次身体下落的时候,一定要有那种震动的感觉。(最好先慢慢来,小心震出脑震荡,我不是开玩笑的。)
我对八段锦的理解:
八段锦书上说是南宋初年无名氏创编。此后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创新,又演变出许多种类:文八段锦、武八段锦、床功八段锦、坐势八段锦等等。八段锦可以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现代研究也已证实,
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导引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套针对一定脏腑、病症而设计的练功功法,由八节动作组成,原名拔断筋,在北宋时已有文献记载。
八段锦分为坐式、站式两类,坐式也称“文八段”,保存古人席地而坐的迹象,多偏重于内功练习;站式也称“武八段”,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区别。普通人锻炼身体宜练“文八段”。
有人把难度较大,骑马蹲裆式较多,动作以刚为主的称“北派”,把难度不大,骑马蹲裆式较少,动作以柔为主的称“南派”。从文献记载内容分析,南北派实则同出一源。
八段锦八节动作即有八句歌诀,其中每句歌诀都明确提出了动作的要领、作用和目的。点评:这是大家对八段锦的普遍认识,总体上都是当作导引功夫来练习的。锻炼效果很好,但是,忽略了呼吸的作用,功效大打折扣。
我的感受是,在练功深入阶段,练功的呼吸要比动作来得重要,只有呼吸可以带的起身体内部的变化。此外,练功的调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见过一个老师,他就是一个双手托天的姿势,然后就入定了。可见,仅仅把八段锦当作健身功法,那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朋友写的练习八段锦的感受了,写得非常好,他把动功和静功结合起来分析的,我深受裨益。我觉得这个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
周秉鉴——
近三年来,我坚持不懈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不仅熟悉掌握了这套功法,而且个人也积累了几点体会。
第一,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屈蹲、旋腰动作较多,除末节屈蹲不明显外,节节有屈蹲。习练中需要多次反复屈蹲旋腰,不仅有利于髋、膝关节锻炼,而且有利于体外反搏,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轻髋、膝关节的压力,有利于关节疾病的防治。
第二,健身气功·八段锦有比较规律的起势和收势,而这恰恰是传统八段锦功法所没有的,再加上这套新功法合理的节次调整,适当的运动量编排,使其更加符合运动生理学的要求。运动生理学要求一次运动(量)组合安排,应该是低潮-高潮-次高潮-低潮的有序发展过程,其运动量曲线呈正态分布,而这正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显著特点之一。
第三,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蕴含着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例如,功法中两手攀足固肾腰一势,两手摩擦,按压部位,运行区域正是足少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中老年人多易肾虚、肾萎,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会收到固肾、固本的良好效果。又如,攒拳怒目争气力一势,要求反复握固,就是拇指紧压四指根,而四指根正是中医手穴的肝经部位,习练握固,会收到强肝明目的作用,而传统八段锦功法大都没有握固手形。再如,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势,任、督二脉随摆腰,摇头时脊柱受到刺激而得到锻炼,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会,任、督二脉统帅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任督脉通,全身皆通,通则不痛,因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也就安康了。
第四,健身气功·八段锦首段为“双手托天”,末段为“双足颠地”,寓有通天贯地之意,天人合一之境。在练习中,习练者要认真做,深刻悟,体察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的意境。“调理脾胃须单举”也有托天按地之意。
第五,健身气功·八段锦整套动作时长13分钟左右,时间不长不短,非常适中。传统八段锦功法大约只有其2/3-1/2的长度。根据人体生理学的动力定型和交感神经兴奋灶与副交感神经抑制过程转换以及人体生物钟调节等理论,一种功法不应过长或太短,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
-------------------------------------------
好友晗宁来信问:
这是我在qq空间写的东西,搬这里来,发给你,主要有问题问。
今年一月开始练习八段锦,当时源于好友绛说她只练习其中的两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双手攀足固肾腰很有感觉,每式10来次下来,感觉三焦舒畅,腰背的酸胀感可以消失。那时的我也有腰背酸胀等诸不适。于是在网上找到阿水仔的博里,有非常好的教学视频,就跟学了起来。这个视频教学很好,讲解很到位清晰。并一直坚持练了下来,至今2个月了,这两天有明显的感觉了。
八段锦相对简单,只是八个动作,自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大道至简呀。据说它的健身效果,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偶的亲身体会,一点不假!伟大的老祖宗呀!
记得刚学八段锦时,是一天一个动作慢慢学的,当时身体那个差呀,不能以站桩的姿势,站超过5min,身体差,气血不够,下盘无力。总觉得颈部,肩胛肌肉酸胀,腰部,骶部,髋部僵硬。不能一整套的练下拉,身体也吃不消。所以自己练习时,根据当天的身体情况选择2,3个动作练,或感觉精神稍好则练习整套,但是每个动作重复次数没那么多。学完整套动作后,感觉最难做好的是摇头摆尾去心火和攥拳怒目增气力,源于肾虚,腰部无力,加上腰骶部僵硬,偶根本不敢摆尾,也摆不动;肝经,胆经也不通畅,攥拳不力,马步扎不稳,飘的。春节回家见了绛和杨师,演示给他们看。绛说摇头摆尾去心火是八段锦最难作的动作。杨师说,看见没,她的腰都是硬的,怎么摆得动,慢慢来吧,不急。没事,练习,慢慢身体好点了,也就摆得动了。
自己就一直这样慢慢练习,不强迫自己的身体要达到怎样的姿势标准,也不要求自己要练多久,也偶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以自己身体舒服,舒坦为标准。三天前,感觉自己摇头摆尾摆得动了,半蹲,对拉,拔长,摇头,摆尾,明显感觉自己的脊柱在运动,在对拉,尾椎在画卷,并感觉带动了整个盆腔的器官。这三天天天练习,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在练习的过程中明显感到气感和身体的运动。整个人也觉得舒坦许多。想想,这段时间腰部的酸胀感是消失了。应了杨师的话了,慢慢身体好点了,也就慢慢能动以来了。
前天发现个问题了。练习八段锦后,练完收式,这一式是使动起来的气息重新归元。单这一式我一般做2到3
分钟,但是还是发现这个时间没有使气息归元,这个气息大概要半个小时后才稳下来。前天练习毕,大约5
分钟后拿出金刚经来颂,一出声,发现气不够,立马打住。就这样发现这个问题了。为什么偶荡开了的气,这么难归元呢?
下面是我的回复:
关键是松,随顺身体而不去勉强身体。
起势和收式其实是几乎所有养生功中最重要的,你的体会很好慢慢能察觉自己气有没有收回来其实也是心有没有沉静下来,起势其实也是一样的但从比较浮躁静下来相对收式已经练了一阵比较放松起势就更难些。既然说练那八个动作气是荡开的,说明没有松静下来。所有养生功都是在神意不在外形。
个人建议是你先单独反复练起势练到自己松然后练收式收功。视频里的起势固定下来相当于站桩,你不需久蹲,把它变成活动桩比如吸气立直手象刚开始那样往两边划吐气两手收拢,一点力气都不要用,不用指挥手要往哪里去身体要下蹲到什么位置,闭目放松感觉手慢慢地浮动到一个舒服的位置,蹲也是松到你觉得舒服的位置,想练多久练多久练完收功到整个身心完全静下来。收功完也不必去诵经可以打打坐或者行禅一会或者干脆躺一下。等你的起势有感觉了自然知道后面这些怎么练了,先这样练一段时间。其实光练起势身体就够好了松了自然通所有经络都会通,不过一般人安不下来所以要搞八个动作至少把身体都锻炼一遍心也跟着慢慢松下来。大道至简这句话是要在习练中慢慢领会的。不妨先把简换成减,自减法做起。慢慢就能领会些了。学佛学的是放下,练其他功也是一样的不能放先从减法做起。
我的更多文章:
( 16:19:37)( 03:38:10)( 05:18:47)( 07:18:01)( 05:18:19)( 10:18:29)( 08:18:18)( 07:18:30)( 06:18:50)( 05:18:4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荔湾湖公园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