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是中国中投证券超强版的财团吗

中化联手中投竞购Potash存疑:谁最乐见出手?
接洽多方,意欲阻止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 Corp的传言,正在不断完善其版本。
近日,有外电报道,中化集团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正在探索联合竞购。
其中,中化集团一周来已与数家投行会晤,包括汇丰银行、银行、、野村公司、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而中方所涉企业和Potash Corp本身,至今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
9月6日,中化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强再度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些都是市场传言,我们都不会发表评论。”
而澳大利亚矿业投资届的一位分析人士则向记者指出:当全球都“起哄”中国企业出手,各种消息漫天飞舞的同时,也许不情愿“低价”卖给必和必拓的Potash,此时才是最乐见的一方。
传言“升级”
这一轮的市场传言,来得比之前更有模有样。
9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发表文章,以《因担心重要原材料供应问题,中国图谋最大规模并购行动》为题,指出以中化集团和中投组成的财团,也已加入到必和必拓对Potash Corp竞购队伍中。
并称,为获得加拿大监管者的批准进行投标,中国当局已与加拿大当局取得联系询问此事。
此信号一出,被视作中方不甘这家全球最大的化肥商落入“宿敌”之手。
据外电报道,中国投资者已接触了加拿大和北美的几家养老金基金,目的是建立国际财团,针对必和必拓公司竞购这家化肥公司的投标“悄悄”发起反投标行动。中方认为,成立一家包含加拿大养老基金在内的财团,可能会比中国单独投标更合管理者的心意。
该文还援引银行系统人士的话称,中方已通知一批公司就可能达成的交易,寻求投资银行的建议——此命令已引起香港和上海各大银行竟相争夺中国并购史上这桩可能规模最大的突然而巧妙的行动。
了解此交易的一名香港知情者,“至少两家”中国国有公司已接到了反投标命令:立即竞购钾肥公司或购买能够阻止必和必拓控股的股份。
同一批知情者还说,拥有3000亿美元注册资本的中投,“毫无疑问”会成为竞标的出资者,这家主权财富基金很有可能提供投标所需资金的15%至20%。
9月6日,北京一位从事并购业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行业对此十分关注,也同样疑惑。“中方的公司目前都三缄其口,根据以往的判断,可以说起码不是谣传,只是不知具体的深入程度”。
此前,他一直认为中方企业直接对决必和必拓竞购的可能性较小,财务投资方式可能性较大。
阻击“不息”
“如果加拿大方面不愿意把Potash卖给必和必拓,那换位思考一下,他们凭什么要卖给中国投资者?如果中国投资者要以胜出必和必拓更多的价码来竞购,那是否划算?”上述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道。
这与来自加拿大方面的一些观点一致:即使Potash Corp正式拒绝必和必拓的投标,这家矿业巨头提高竞标报价,获得管理者批准的可能性,仍然要大于中国一家公司或财团的竞标。
何况,只是“初步接洽”,就已激起诸多涟漪效应。
9月2日,加拿大一家大型养老基金——Albert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的首席行政官Leo de Bever证实,中方已通过中介,与包括该基金在内的加拿大主要养老基金进行了接洽,建议共同向Potash Corp发起收购。
但Leo de Bever表示,目前看不到有任何经济上的依据,可挑战必和必拓近400亿美元的收购建议。而且,他负责的这只基金,对此提议不感兴趣,也不愿因政治原因而卷入其中。
同样对潜在的中方投资者感到担心的,还有加拿大官方。
Potash总部所在地、萨斯喀彻温省的能源部门负责人Bill Boyd就表示:“不管是中国或印度或其他任何可能涉及主权基金的地方,都跟私营企业的利益或公开上市公司有很大不同”,“它们的最大利益在于,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为它们的国家建立一个供应链。这跟寻求盈利的公开上市公司或私企很不一样。”
毕竟,中国是钾肥的主要消费国、进口国之一。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Brad Wall也表示,并不反对中国企业去该省投资,但“希望对化肥消费国的主权基金参与竞购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谁最乐见?
在自信的必和必拓、抗拒的Potash Corp、潜在的竞购者、热切的同行、平衡的政府机构,这几大角色之间,已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互相施压,互相影响。给中方企业思考、筹谋的空间,不算太大。
9月6日当天,记者还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印度NMDC公司,正在考虑参股Potash旗下的资产。
据NMDC的董事会主席Rana Som透露,NMDC接到了一项来自Potash附属子公司——Potash One的建议,希望前者可在其位于加拿大的Legacy项目中少量参股。
恰在半年前,这一以铁矿石经营为主的印度国营矿业公司,宣布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计划成立能源、基础设施和化工部门三个职能部门,并与不同具有潜在合作可能的企业合资建立传统及非传统的电力项目、钢厂和化工厂。
其中化工部门的目标,是通过合资公司从事在印度及海外的磷矿和钾矿的开采矿活动。
上述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界的分析人士6日还对本报记者表示:“或许,现在Potash最想见到有很多企业前来竞购的消息。因为它必须保证一个可能性来支撑股价——如果必和必拓不收购,其它潜在企业的可能性也很大,出价也会很高。”
(本文来源: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9768条
评论1782条
评论1781条
评论1506条
评论132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专家:中投投资美国地产决策不明智
E-mail推荐:&&
  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曹华)近日,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主权财富中投公司正在寻求美国的房地产的机会。报道还称,作为投资美国战略的组成部分,中投公司也在考虑通过美国财政部的公私合营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对此,中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安狄表示,中投这一决策并不明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称,最近几周,中投公司的管理人员与贝莱德(BlackRockInc.)、InveSCoLtd.和LoneStarFunds等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经理商谈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其中包括写字楼、宾馆和其它商业地产支持的抵押贷款、实际建筑的所有权等。  安狄认为,目前美国仍处于衰退期,中投进入美国房地产的投资时间点很有问题,投资回报周期将会拉长。“美国经济衰退周期将会很长,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更长,美国的房地产业在这一时期很难复苏。”他表示,如果中投在这一时期投资美国房地产,就等于在一个下跌的通道内不断买入,投资回报至少要等到这个下跌周期转到上涨周期并且回到这个买入点以上才能获利,投资回收周期将会拉长。  另据资料显示,这已不是中投公司第一次对房地产表现出浓厚兴趣。8月底,中投与卡塔尔控股、格利克以及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三家国际投资者组成财团,与英国歌鸟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认购后者增发的新股。经过这次认购,中投将持有其约19%的股份。在6月,中投也表示,和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将共同为澳大利亚嘉民集团提供4.85亿澳元(约26.2亿元)资金,其中中投公司提供2亿澳元(约10.8亿元人民币),嘉民集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之一。  目前,中投公司计划向美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多少资金尚不可知。《华尔街日报》称,如果中投公司希望通过增加地产,真正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可能需要在未来1年半时间内拿出40亿至100亿美元投资球地产市全场。到2014年的时候,中投公司单在美国地产投资业务可能就会超过200亿美元。  对此,安狄表示,美国房地产行业是否是一个战略行业值得中投介入还有待考量。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要远高于美国房地产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中投在市场方面反应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的波动快速做出反应,如果中投去做普通企业可能做的事情是不明智的。”安狄建议,中投作为国家的投资公司,应该更多的着眼于国家的长期利益,承担市场化的投资职责。&&&&&&&&&&&&&
(责任编辑:梁彩恒)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稿,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合作伙伴,禁止转载、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规新闻授权的网站),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我要发表留言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播客?视频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频道精选
???中纪委将公布许宗衡私生活? 赖昌星终于"想回家"了?强奸妇女对文强们算屁事? 李鸥:文强当年为何没人管!
&&&无线?手机媒体当前位置:> > > > 传中信泰富拟发配售新股 引入中投及淡马锡
传中信泰富拟发配售新股 引入中投及淡马锡
日 10:54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中信集团透过向中信泰富注资,实现整体来港上市。外电报道,中信泰富计划发行约40亿美元股份,并引入中投及淡马锡等主权基金。
3月28日消息,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中信集团透过向中信泰富(00267)注资,实现整体来港上市。外电报道,中信泰富计划发行约40亿美元(约312亿港元)股份,并引入中投及淡马锡等主权基金。惟券商普遍忧虑借壳计划会令中信泰富债务增,遭&围殴&下,中信泰富股价涨约三成后,最终仅涨约12.95%,散户若开市后高价追入,随时&接火棒&。
彭博社引述消息指,完成注入母公司中信集团资产后,中信泰富拟发行约40亿美元股份,藉此恢复公众流通量。
传引入中投淡马锡
报道亦披露,中信泰富或与中投及淡马锡等主权基金接洽,商讨购入公司发行的股份事宜。
对于中信集团借壳整体来港上市,港交所(0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称,非常高兴及希望能取得成功,又指中信集团具有独特性,在港业务已经营长时间,同时认为内地大型企业正加速国际化,冀香港能协助及扮演重要角色。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不评论个别公司决定,但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会积极争取境外公司来港上市或设立总部。
不过,市场对借壳计划不受落,中信泰富昨复牌,股价最高见16.54元,较停牌前涨约30.64%,可惜涨势未能持续,全日涨幅缩窄至12.95%,收报14.3元,成交额26.52亿元。
瑞银叫沽 目标价6.1元
瑞银指,有关计划将为中、港两地最大型注入资产交易,因现时只是签署框架协议,收购代价有待独立财务顾问评估及商务部批准,然而基于交易完成后对公司资产净值会出现较大折让,给予&沽售&投资评级,目标价6.1元。
该行又指,因集团需维持最低股份流通量规定,故中信泰富最多可发行新股数目为67亿股,按每股13.48元计算,新股价值等同120亿美元,假设中信集团估值为市帐率0.5至1倍,现金代价需透过额外借贷获取。若为中信泰富现有股东作出中性计算,有关交易作价应约为账面值0.5至0.6倍。
高盛认为,中信泰富与中信股份交易符合中央推动国企改革方向,若完成交易,中信泰富将为内地最大型综合性上市企业。该行料交易作价中绝大部分会透过发行新股支付,故暂维持中信泰富目标价12元,投资评级为&中性&。
中信银行不良贷款飙62%
中信银行(00998)昨公布业绩,去年盈利按年增长26.94%至391.75亿元(人民币 下同),末期息每股0.252元。不过,第四季盈利按季跌逾两成,资产质素有进一步恶化迹象,不良贷款率增至1.03%,不良贷款余额大增62.92%至199.6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按季跌0.51个百分点至8.78%。
信行同时公布,向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和业投资,购入位于北京的待售物业,总建筑面积16.52万方米,作价104.07亿元。
人气:7903
人气:2234
人气:2166
人气:1774
人气:1638
人气:1151
人气:15951
人气:11327
人气:9780
人气:7903
人气:7245
人气:6982
人气:6077
人气:6035
人气:5464
人气:4681
白云山(600332)与同兴药业之间关于王老吉药业的存废纠纷,从2014年7月起便开始步入司
24小时视频排行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关注中国经营网,每天了解商业天下事!
这些天来,看透了乳业起伏的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马不停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褚时健曾经是&亚洲烟王&,让一家曾经财...
我国银行发行信用卡逾4亿张,每年信用卡交易总额超13万亿元。...
过去几周,一款名为&55°杯&的杯子被广泛关注,它一面世,...
我觉得李嘉诚这个人很奇怪,他绝对不可以...
我大一的时候读乔布斯传,决心做一个伟大...
车速递创立于2009年,创立以来的5年是自驾租车行业发展最迅猛...
当你无法获得投资时,自己的创业想法通常会很难实现,实际上...
菲德尔-卡斯特罗是当代世界政坛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领袖人物,半...
京官流动性很大,不断有人升转外放,或年迈返籍;又经常有父...
养老金&并轨&的核心就在于减缓不同阶层...
2015年国内住房市场不仅不可能软着陆,而...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号-1 | 公安备案编号:02 | |您的位置:>>>正文
传中投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公司竞购伦敦商业园区
  【环球时报驻特约记者 纪双城】英国《金融时报》12月23日报道称,包括投资公司(中投)在内的3家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正在竞标购买私人股本公司黑石集团手中价值8亿英镑的伦敦办公园区。文章称,资产达4100亿美元的中投上月已经联手资产管理公司景顺买下德意志银行的伦敦金融城总部大楼,其市值达2.45亿英镑。分析称,稳定的收益率加上在欧洲金融中心拥有房地产的荣耀,使得伦敦写字楼市场价格在欧元区遭遇种种问题之际仍保持高位,而亚洲主权基金的涌入尤其值得关注。
  据报道,被出售的是黑石公司位于伦敦西区奇斯威克公园商业园区,奇斯威克商业园区占地110万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约合0.093平方米)。目前的竞购者除了中投,还有来自和政府背景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时报》报道称,奇斯威克公园商业园区据说还吸引了一些养老基金和英国房地产机构投资者的兴趣。不过这些投资方是否提交了正式的投标文件没有得到确认。不管谁最终买下,都将是这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价值最高的房地产交易。
  如果这次交易在不大幅还价的情况下被接受,黑石将大赚一笔,该公司2011年初以4.8亿英镑的价格买下奇斯威克园区,当时的卖方是由阿伯丁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公司和斯坦霍普组成的财团。《金融时报》称,如果奇斯威克园区从私人资本手中被出售给他国主权财富基金,将是一个令市场注意的趋势。主权财富对房地产的兴趣凸显出海外投资者在伦敦商业地产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来自亚洲、中东和北美的买家,已向伦敦的写字楼、商店和酒店投下巨额资金。在蜂拥至伦敦的海外买家中,亚洲投资者是最大的群体。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的数据,按价值计算,亚洲投资者在2012年伦敦金融城的全部房地产交易中占了45%。
  中企巨资竞购伦敦办公区引起了不少外媒关注。美国彭博社称,中投之前刚以2.45亿英镑价格买下德意志银行的伦敦金融城总部大楼,这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英国作出的第一笔房地产直接投资。路透社24日报道称,中投同国际私募基金关系密切,目前拥有黑石9.6%的股份,黑石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前,中投对其投资了30亿美元。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张淳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