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辛亥革命口号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是谁

胡乔木传: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两代领导人的文胆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第13页 :与鲁迅相呼应
  与鲁迅相呼应
  一 评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
  1936年初,文总发表宣言解散以后,活动相对较少。这时,由鲁迅作序出版的东北青年作家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在上海产生广泛热烈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攻击。胡乔木认真阅读了这部小说,与鲁迅相呼应,发表了赞扬这部小说的评论。
  鲁迅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中赞扬这部小说:“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可是,这书首先不容于“&我们&之中的&他们&”。当时混迹于左翼阵营中的张春桥,化名“狄克”,以“执行自我批判为名”,在日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上发表《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贬薄《八月的乡村》,攻击鲁迅,说萧军的这部《八月的乡村》“里面有些还不真实”,“技巧上,内容上,都有许多问题在”,并说什么“田军不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狄克此文其实是在向“&我们&之外的&他们&”献媚或替“&我们&之中的&他们&”缴械。
  胡乔木对鲁迅,对《八月的乡村》,采取同狄克完全不同的态度。日,在上海发行量很大的《时事新报》的《每周文学》上,他用“乔木”的笔名,发表了一篇赞扬《八月的乡村》的书评。这是他第二次用“乔
  木”的笔名。此前不久,他在《每周文学》上发表对周文的短篇小说集《父子之间》的书评,用的就是“乔木”。那是“乔木”这个名字的第一次使用。
  乔木指出:“《八月的乡村》的伟大成功,我想是在带给了中国文坛一个全新的场面。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背景。”从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在满洲的革命战争的真实图画,人民革命军是怎样组成的,又是怎样的活动;里面的胡子,农民,知识分子是怎样的互相矛盾和一致;对于地主,对于商人,对于工人农民,对于敌人的部队,它们是取着怎样的政策,做出来的又是怎样的结果。凡是这些都是目前中国人民所急于明白的,而这本书都用生动热烈的笔调报告了出来。”乔木又指出:“这本书报告了中国民族革命的社会基础。在神圣的民族战争当中,谁是先锋,谁是主力,谁是可能的友军,谁是必然的内奸。它已经画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它用事实证明了这个基础不在知识的高下,不在性别,也不在年龄。它又暗示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国际基础。此外,它又向读者说明了革命战争过程中无比的艰难,这艰难却不使读者害怕,只使读者抛弃了各种和平的美丽的幻想,进一步认识出自由的必需的代价,认识出为自由而战的战士们的英雄精神。”
  乔木同意鲁迅对这部小说的缺点的批评――“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还诚恳地指出小说“对于满洲民族战争的多面性却并未能有充分的把握”,“本书主人翁的武装队伍也显得孤立”及人物描写上的一些不足;并希望这些意见“能够得到适宜的反响”,“证明中国的批评界毕竟没有敷衍了这么一部好书”。
  二 关于“别字”问题的讨论
  在由“别字”问题而涉及汉字改革的讨论中,胡乔木也是同鲁迅相呼应的。
  从1933年10月鲁迅、曹聚仁同刘半农议论写别字,到1935年初一些文化人提倡推行手头字,经过了一年多时间。1935年3月有人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活字与死字》,重提旧事,引出鲁迅以“旅隼”的笔名在《芒种》半月刊上发表《从“别字”说开去》一文,指出:“文字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假使能够遏止,那就成为死水,纵不干涸,也必腐败的。”鲁迅认为,“写别字的病根,是在方块字本身的,别字病将与方块字本身并存,除了改革这方块字本身之外,实在并没有救济的十全好方法。”
  胡乔木写了一篇回应旅隼先生的文章:《向别字说回来》,肯定“《从“别字”说开去》,是一篇针对维持现状论的很有意思的文章”,认为其论点“是在一般文化政治的问题”。在文字改革的总方向上,当时胡乔木和鲁迅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但在对待提倡写别字的问题上,胡乔木更为激进,因而对旅隼表示的“既不反对也不热心”的态度不以为然。胡乔木当时是赞成用拉丁化新文字取代汉字的。他还发表了一个《全国拉丁化汇通方案》。在文字改革道路的探索上这种认识的偏颇,很长一段时间里占居了主流地位。
  三 在展开“两个口号”论争之后
  1936年6月,发生“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这是抗日战争前夕,革命作家内部就如何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的一场论争。鲁迅6月间在病中连续发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说明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当时文学运动的态度。8月1日,左联负责人之一徐懋庸致鲁迅信,批评鲁迅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的阐释“是不对的”,指责鲁迅“最近半年来的言行,是无意地助长着恶劣的倾向的”,认为鲁迅“不屑与多数人合作”,“不看事而只看人”,“看人又看得不准”,“是最近半年来先生的错误的根由”。鲁迅认为这封信中“全是教训我和攻击别人的话”。8月3日至6日,鲁迅在冯雪峰的帮助下抱病写成长信《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在信中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对于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我以为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或赞成抗日,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鸳鸯蝴蝶都无妨。”鲁迅表示,对两个口号,他“是并没有把它们看成两家的”,他主张“这两个口号的并存”。 鲁迅此信发表后,在党的领导下,在茅盾、郭沫若等的支持下,“两个口号”的论争逐渐停了下来,促成了文艺界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其标志是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方面的作家21人签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的发表。
  在论争展开之后,胡乔木和周扬、邓洁、钱俊瑞一起讨论过,他和邓、钱都不赞成对鲁迅的那种态度。周扬表示,徐懋庸给鲁迅的信不是他让写的。胡乔木指出,徐懋庸的信反映了周扬的基本态度。他们三个人谁也说服不了周扬。后来,由邓洁出面去见了鲁迅,表明他们同周扬不同的立场。
(责任编辑:UB002)
社区热帖推荐
让人看了羞涩……[]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战争时代文学的书写和选择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第十五章 战争时代文学的书写和选择
——文学与新闻系 张文通
战争背景下的文学思潮及论争
文学创作的基本格局
战争背景下的文学思潮及论争
o 日到日,整整12 年时间中国都处在战争时代。 o “历史的强行进入”打断了现代文学原有 的进程,家国离散、时代的颠沛流离、文 化中心的散落和重新聚合、作家和战争现 实的关系,这些极大规定着战争时代文学 的走势和抉择。
o 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 o 一方面,它包含有“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延续的 基本主题;另一方面由于处在战争背景下,它又 表现出不同的情势。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三种: o 第一种是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对通俗化和民族形 式的论争。 o 第二种是对自由主义文艺思(ˇ_ˇ) 想~的批判和 论争。 o 第三种是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o 1936年3月,左联解散,同年6月,“中国 文艺家协会”成立,提出“国防文学”口 号,鲁迅参与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 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文学创作的基本格局
o 随着战争格局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形式上 相对稳定和统一的文学空间被渐次打破, 和政治上的格局相对应,全国分裂成国统 区、解放区、沦陷区三个话语空间,还有 “上海孤岛时期”一个小小话语形态。
o 国统区即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域,其文学创作具有 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抗战之处的亢奋热烈到相 持阶段的凝重反思,再到40年代的喜剧性嘲讽, 文学情绪的变化影响着文学风貌的转换。 o 张天翼《华威先生》 o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o 桂林作家群,重庆作家群,西南联大诗人群 o 老舍《四世同堂》
o 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上海租界成为 “孤岛”。由于“孤岛”直接处于前线, 热烈的抗战宣传和内在的封闭压抑并存, 又承继了30年代都市文学的现代主义实验、 洋场风貌和讽刺笔调,外部环境受战争破 坏较少。 o 戏剧
东北沦陷区文学 华北沦陷区文学 台湾、南京、武汉、桂林、香港等地文学。 沦陷区文学有两种趋向:回归“五四”和 凡俗人生的复现。
o 解放区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扩大 而来的,由于深处西北内陆,物质贫乏, 文化水平落后,文学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 与农民“对话”,而且其特殊的政治现实 使文学被纳入政治轨道,所以解放区文学 呈现民间化和政治化趋向。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来源: 作者:冯雪峰;
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日左右,党中央从陕北瓦窑堡派遣我到上海去工作,中央给的任务是四个:1.在上海设法建立一个电台,把所能得到的情报较快地报告中央。2.同上海各界救亡运动的领袖沈钧儒等取得联系,向他们传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同他们建立关系。3.了解和寻觅上海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替中央将另派到上海去做党组织工作的同志先作一些准备。4.对文艺界工作也附带管一管,首先是传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这四个任务中,当时党中央指示说,前两个是主要的。我记得第一个任务是周总理亲自交给我的,并交给了我密码,约定我用“李允生”这名字,给了两千元经费。总理并派人护送我到与张学良部队交界处,同张军中接上关系。第二个及第三、四个任务是洛甫(张闻天)交给我的。行前,洛甫曾几次嘱咐我说:“到上海后,务必先找鲁迅、茅盾等,了解一些情况后,再找党员和地下组织。派你先去上海,就因为同鲁迅等熟识。” 我大约在四月二十五日左右到上海,当晚住在一个小客栈里—这是事前已有联系的一个姓徐的同志所布置的,这个姓徐的同志(我忘记他的名字了)是原来做情报工作、属于情报系统......(本文共计1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出版史料》2003年01期
《新闻爱好者》1993年04期
《英才》2005年07期
新文学史料
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新文学史料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团结标语口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