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话在段首的技术和战术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原创]要是把东西线的德军调换一下,诺曼底登陆还能成功吗
二战后期,德军兵力被困在东西两线上,这中间自然就要分个主次了,东线一马平川德军自开战以来基本是主攻,可以说集中了德军陆军和空军绝大部分的精锐之师,他们在二战后期与拥有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和最完善的战术空军的相对抗,在人数和装备都处在绝对劣势情况下,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互有攻守,互有胜负,而西线德军跟英国间隔了条没有什么陆地危胁,只要搞好防空就可,基本主防(在盟军要开辟第二战场之间,其任务也就是维持一下地方治安罢了),除少量从东线撤下来进行休整的一线部队外,大部分都是二线部队和一些守备部队,但就是这样的二线德军也给自诺曼底登陆以来的美英联军造成了极大损失,甚至更差点在阿登战役里让英美联军崩盘.设想一下,要是把东西两线德军对调一下,估计诺曼底登陆的美英联军也就只能在海水里泡着了.所以本人对苏军将领都比较推崇,他们才是玩大兵团,突击的高手,打得都是最为惨烈的战役,至于盟军的,巴顿,等等其战果虽说不错,但对手实力普遍不是很强,而且手握战场绝对(一旦失去制空权,前期就是他们真正陆战实力的写照),其所处的战场环境跟苏军将领所要面对的比简直是太舒服了,因此其指挥能力与苏德两军比顶多算是一流半了.要是真的面对东线,可能95%都要回国重新回炉.本文内容为我个人,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本贴相关帖文
谁掌握天空,谁掌握主动权,再优秀的陆军没有了空军的支援,将是一堆废铁。
&以下是引用lycans
在第5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布莱特
在第50楼的发言:轻视后勤和空军力量是很多人的毛病
嗯,同感。许多人的确想不到这一点,正所谓“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另外许多军迷思虑所及的范围,也就是相对而言技术含量最低的陆军地面部队。所谓的英美轰炸的效果,也是大大的夸张了。。。。即使是在南斯拉夫大轰炸中,北约的效果也是很小的,何况是在二战中?
&以下是引用明厉锋
在第10楼的发言:那你要看怎么打。
1、其实,“大西洋壁垒”依然是一战时期阵地战的防御模式,虽说落后了,但不见得没有效果。只要实以精锐劲旅,依然是很坚固的。只是,不应该调东线部队,因为那些都是擅长打机械化作战的,让他们打阵地战舍长取短。可以调东线的空军来支援西线,使西线防线有单独的平面防御变成立体防御。
2、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选择阵地防御。事实上,德军的将领都是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对于一战式的阵地战不是很熟悉。不如先放联军登陆,保存实力,再在德军最熟悉的平原地带打德军最擅长的机械化作战,这样变守为攻,隆......唉,异想天开。西线德军完全没有空中防御能力,如果装甲部队白天集结并完成摩托化行军能到达战场的不会剩下10%,所以德军只能在晚上集结行军,白天打防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晚上基本无法进行机械化进攻!海湾战争再一次证明没有空中防御能力的悲哀。
&以下是引用世界王牌
在第2楼的发言:我很赞同你的这种“假设”,如果成为事实,那么以后的历史就是另外一种历史了。但是,历史可不容“假设”,如果也能让“假设”真的成为真实,那么,我们中国不早成了全世界的主人。你赞同我的观点吗?这不是假设的问题,而是反映出英美摘桃的投机心理...这在向柏林进军的过程中,表现的最是明显.
&以下是引用lycans
在第51楼的发言:楼主多虑了,不要把问题割裂看来看,其实西线不少德军部队都在东线打过。东线是德军拼死劲血拼的地方,而西线,在D日之前,实际上就是轮换下来的德军休整喘息的疗养院,搂着法国女人,喝两杯香槟,惬意啊~~~~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西线德军的整体实力不行不论是空军还是陆军,大部分的精华都在东线说是有很多西线的部队在东线打过,其实可以从很多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德军士兵获得勋章的照片看出来他们很多都是新兵如果把补充兵占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的部队也看作精华的话,全世界的军队都是精英了西线部队的二级铁十字都少。东线部队二级铁十字不能说人手一枚,说那是步兵的徽章,应该说不算过分差距所在
什么部队来了都一样,在盟军绝对的制空权下,德国装甲部队集结起来是找死,不集结分散突击和送死差不多。无法反击的防御无论阵地再坚固守得再出色也必定在盟军巨大的优势面前给慢慢吃掉。卡昂这样的防御战最需要的而是顽强的意志,战斗技巧到是次要,而那个青年党卫军以狂热的纳粹青少年为主非常合适打这样的消耗战。美军2战以来作战的特点就是利用优势的火力消耗对手,慢慢将对手捂死,不要以为他们不喜欢近距离搏杀就认为他们懦弱,美国是个相当厉害的对手,建国200多年以来外交军事没吃过败仗,轻视它是要吃大亏的。
其實當時的戰爭主動權已經不在德國手中了不管在哪一方面,人力,物力。盟軍都遠勝於德軍,而且隨著戰爭的持久性,德軍的精壯男子都被打得差不多了哪裡去弄那麼多兵了,是跟整個世界在作戰,進攻諾曼底只是盟軍開辟的第二戰場,只是想加速德軍的戰敗而已。已處於強弩之末的德軍再怎麼表現得好,也只是拖延戰敗的時間而已。除非它比美國先研製出原子彈,那可是真正的決定性因素了。因此當時就算它有了導彈可還是比不上原子彈的威力那樣震撼
&以下是引用布莱特
在第50楼的发言:轻视后勤和空军力量是很多人的毛病嗯,同感。许多人的确想不到这一点,正所谓“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另外许多军迷思虑所及的范围,也就是相对而言技术含量最低的陆军地面部队。
楼主多虑了,不要把问题割裂看来看,其实西线不少德军部队都在东线打过。东线是德军拼死劲血拼的地方,而西线,在D日之前,实际上就是轮换下来的德军休整喘息的疗养院,搂着法国女人,喝两杯香槟,惬意啊~~~~
就英、美空军的轰炸就能把德军废了,你陆军再强大也打不过飞机。
当年苏联最困难的时候,斯大林苦劝美英早日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其压力,但美英以种种借口拖延,坐看苏德拼得两败俱伤,到了44年苏德胜负已分,苏军大有一统欧洲大陆之势,美英这才急忙开辟第二战场,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以下是引用manta007
在第4楼的发言:其实当时在盟军登陆以前,德军已经把不少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调往西线,以致后来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派往东线,期间还把一些装甲部队调往匈牙利地区。
西线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军员素质上的原因,而是防守战略问题,当时德军统帅部的思路是反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造成了机动性的丧失,以及部队第一时间调度问题,很多步兵师在盟军登陆1星期后还在原地布防,等待盟军在自己防区内二次登陆。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在天空看不到。
另外东线当时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整个东线的全部预备队才12个师,很多一......不要忘记,二战后期,德国已经失去了制空权,让装甲部队大量集结,你想干什么?让盟国空军当靶子轰吗?
这是个很有趣的假设`````都是东线的到了西线,那西线的到了东线能和苏军对抗多久?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历史从不需要假设,德国失败的最大原因战争潜力 不如同盟国,无论是资源,人口,还是工业能力!还有发动的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所以注定会失败!!
卡昂战役,几个党卫军装甲师困守孤城就让指挥绝对优势兵力和空中火力打击的蒙哥马利找不到北。说实话,东线德军战术素养和诺曼底刚上岸的美英联军相比,整个就是高中生打小学生。战争是所学校,不合格的学生统统去死,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和苏联交手幸存下来的都是个顶个的老兵。战斗力是美国英国不能提及的。
诺曼底战役时德军的问题是部队数量少和布防方向失误,并不是部队战斗力不行,所以即使换了战斗力更强的东线部队结果也一样
&以下是引用manta007
在第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angyong617033
在第19楼的发言:manta007 陆军列兵,你是傻子还是蠢材,你不知道啊,德国的精锐部队在1943年以前就基本调到东线了,在西线只是一些在东线被打残的部队,德国人自己都承认了,你咋不承认呢,美国人给了你多少好处啊?
一看你的话语,就觉得你的想象力高,要是时光倒退30年,我岂不是被您打成“右派”?呵呵
我看楼上几位都没理解我的意思。
我的话中,把精良部队派往西线这句话中的“精良部队”不是指东线部队,而是新成立、新组编、装备新武器的部队;东线当时已经很危险了,实在是需要新鲜血液与新装备,这时西特勒反而把重点放在西边。东线此时基本是自力更生。
另外,西线的实力对比自不用我多说。既然德军已经处于下风,与其分散抵抗还不如集中出击,也许还有一些希望。而事实恰恰相反,德军采取分散抵抗,加之前线联络指挥不力,溃败自然来得更快。东线当时已经很危险了,实在是需要新鲜血液与新装备,这时西特勒反而把重点放在西边。东线此时基本是自力更生。--------------------------------------------------无知
&以下是引用wangyong617033
在第19楼的发言:manta007 陆军列兵,你是傻子还是蠢材,你不知道啊,德国的精锐部队在1943年以前就基本调到东线了,在西线只是一些在东线被打残的部队,德国人自己都承认了,你咋不承认呢,美国人给了你多少好处啊?一看你的话语,就觉得你的想象力高,要是时光倒退30年,我岂不是被您打成“右派”?呵呵我看楼上几位都没理解我的意思。我的话中,把精良部队派往西线这句话中的“精良部队”不是指东线部队,而是新成立、新组编、装备新武器的部队;东线当时已经很危险了,实在是需要新鲜血液与新装备,这时西特勒反而把重点放在西边。东线此时基本是自力更生。另外,西线的实力对比自不用我多说。既然德军已经处于下风,与其分散抵抗还不如集中出击,也许还有一些希望。而事实恰恰相反,德军采取分散抵抗,加之前线联络指挥不力,溃败自然来得更快。
德军的实力分配是东强西弱我认为是毫无疑问的,不要忘了,西线德军很多都是在东线被打残废了被调往法国整补的(如著名的第一党卫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师)正赶上了诺曼底战役,还有很多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其实都一直在东线作战。
诺曼底登陆,东西线换防?太麻烦,太大动作,太浪费资源。其实只要元首当时不是正在睡觉;其实只要元首起床后不是莫名其妙地发一天的火;其实只要隆美尔能够即时调动德军装甲师,只要上述三条中哪怕是存在一条,根本就不需要动用其他力量,几十万盟军就只好到海底切欣赏美景罗。但是历史能假设吗?
楼主的假设是很难实现的,这是由德国两线作战的困境决定的:1、强大的苏军不可能让德军有换防之机,一旦被苏军洞悉只会是苏军更早饮马莱茵河2、在英美绝对优势的海空军面前,即使是东线最强的德国机械化兵团,失败也是注定的德国的命运在它决定在欧洲单挑世界其他最强大国美、苏、英之日就已经决定了,除非它真的能抢先研制出终极武器例如原子弹击败对手
&以下是引用世界王牌
在第2楼的发言:我很赞同你的这种“假设”,如果成为事实,那么以后的历史就是另外一种历史了。但是,历史可不容“假设”,如果也能让“假设”真的成为真实,那么,我们中国不早成了全世界的主人。你赞同我的观点吗?我倒是认为,楼主这样的假设,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大前提并不是架空历史啊抽调东线部队也不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诺曼底登陆也许真的是美英联军的一场恶梦,红色的欧洲诞生鸟。。。
要是调换的话,战后就不会分东德西德了,而全部会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或者干脆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德意志共和国……
没用,美国有绝对的制空权,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下,再好的陆军都成废铁,在西线德军部队根本就不能机动。
开什么玩笑!德国在一九四四年六月的兵力部署是在苏联为一百七十九个师又五个旅,在北欧的挪威瑞典为十三个师,在意大利为二十一个师,南斯拉夫为二十五个师,希腊为十二个师,匈牙利为四个师。而在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共六十个师,约占其总兵力的18%。这部分兵力都是些什么部队呢?一部分毛孩子和半老头组成的三流国防军守备部队;一部分在东线的冰天雪地中拼光了人员装备撤到西欧等待重组的只有番号的空壳子部队;一部分在东线损失惨重撤下来休整补充的精锐部队,这些部队休整完毕后就会再次调往东线。只有少部分是真正的一线作战部队。要是用这六十个师去和在苏联前线的那一百七十九个师又五个旅调换的话,西线是高枕无忧了,可调换的第二天估计苏联红军就打到柏林了!
德军的换装惯例是新部队先换老部队后换!这就造成一些王牌部队老是抱怨(主要东线部队)装备不如敌方!本来本人认为这也是德军后期惨败的原因之一但想想也是那时还未形成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但在二战中大量新型的装备进入部队这就在高层引起很大的困顿在官僚作风猖獗后勤体系繁冗德军尤为如此因此在更换装备的问题上很小心也很无奈因此在形成战力的装备上不会轻易更换!个人认为战力和装备没有必然的关系!
真要是对调了美军是被赶回大海回水里泡这了,可东边的苏军恐怕早就攻入柏林,在柏林的大街上闲逛晒太阳了!!最后的结果是苏联占领整个的欧洲大陆,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霸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和美国英国有这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都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真正的发生,即使德国战败也希望能够把苏军当在国境线以外,然后全部向美英军队投降,这样可以保证社会基本的机构和既得利益集团不受到损失。可是苏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即使是全力的防御德国还是被苏军占领了一半。不归最终德国还是成功的保存了一半的“种子”和希望,几十年后重新崛起也正事当年的一种回报。
如何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始终是几百年来困扰德国数代军人的课题,东线是俄罗斯,西线是法国,海上有个英国,遥远的北美还有个美国,德国自己的力量搞定一个问题不大,可问题是其它三位不可能让你个个击破,只要你一动就是群起而攻之,所以说德国还是老实点吧.
&以下是引用笑你
在第16楼的发言:楼上很多的人说了大真话,美国佬就是,从来都是不敢跟强者做正面对抗的,除非你被打残了,不然的话,它跟一只汪汪叫的狗差不多,只叫不咬。所以毛泽东才会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但是我还记得毛主席也说过一句话"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对手,要从战术上重视对手"美军在战斗中确实缺少中国军人"亮剑"的精神,因为他们太过于依赖所谓的高尖端武器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霉军是不能打仗的,虽然2战后霉菌的几次对手都是不入流的军队,因此让他们都能耀武扬威的得逞.这只是问题的表面,霉菌正式用这些对手来试练自己的军队在演习中所检测不到的效果,和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战术思维.创造了比如蛙跳战术,斩首行动等至今让我们津津热道的新名词.因此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对手,要从战术上重视对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然将来要是突然遭遇霉菌,我们可能要吃大亏.哦对了,霉菌虽然一直被我们笑话为没有骨气的军队,因为他们军史上有很多投降的记录,但是请大家注意看下他们的投降都有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他们失去了所有他们能利用的希望后他们才会选择投降,但是要是有一点希望存在他们会选择抵抗,因为他们也是军人!!!
其实历史已经做到了LZ说的假设了.44年底45年初的阿登反击战纳粹德国就是将部分东线的主力调到西线,结果在反击的前段时间就把盟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要不是后勤跟不上和没有制空权,虽说不一定能把盟军赶回海滩,但是至少能把盟军赶出荷兰等低地国家我想应该还是有把握的.盟军最后的胜利来源于其强大的后勤和无处不在的制空权,因此LZ的设想除非纳粹能先解决这两个难题,否则即使对调了失败的还是德军.但是LZ有点我赞同,那就是苏军将领确实是玩大兵团进攻合围突击的老手,但是他们都是德国人教会的.当他们学会了后他们做的比德国人要好.
manta007 陆军列兵,你是傻子还是蠢材,你不知道啊,德国的精锐部队在1943年以前就基本调到东线了,在西线只是一些在东线被打残的部队,德国人自己都承认了,你咋不承认呢,美国人给了你多少好处啊?
如果东、西德军对调,苏军恐怕就不会打的那么艰难了。如果苏军能单调轴心国,那还需要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如果东、西德军对调,盟军肯定也会做重新的调整。反正美军是不希望吃亏的,如果德军的兵力加强了。那么盟军的兵力也会增加。说不定就不止诺曼底登陆时的两百万了
&以下是引用manta007
在第4楼的发言:其实当时在盟军登陆以前,德军已经把不少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调往西线,以致后来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派往东线,期间还把一些装甲部队调往匈牙利地区。
西线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军员素质上的原因,而是防守战略问题,当时德军统帅部的思路是反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造成了机动性的丧失,以及部队第一时间调度问题,很多步兵师在盟军登陆1星期后还在原地布防,等待盟军在自己防区内二次登陆。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在天空看不到。
另外东线当时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整个东线的全部预备队才12个师,很多一......掉往西线?都是让老毛子打残的吧!西线战役开始前老毛子就把能征善战的德国军队基本上拼光了,西线战役说白了也就是个抢果子战役,美国二战真正的功劳是把小日本给干趴下了。话说回来,二战是全人类的战争,战争中盟军少了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这几个主要国家中的一个,战争天平都会发生倾斜。
楼上很多的人说了大真话,美国佬就是,从来都是不敢跟强者做正面对抗的,除非你被打残了,不然的话,它跟一只汪汪叫的狗差不多,只叫不咬。所以毛泽东才会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以下是引用东进
在第11楼的发言:调换一下是不可能的,希特勒已经够疯的了,你总不能指望他是白痴吧?如果把东线的主力调到西线的话苏军很快就会兵临柏林城下了,那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了,还有必要诺曼底登陆吗?第二战场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减轻东线的压力,如果东线进展势如破竹还开辟第二战场干吗?当初苏联东线战事吃力时恳求英美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想最大限度削弱苏德,所以一拖再拖。现在,怕老毛子把欧洲全占了,所以赶快出兵去抢地盘。
东西线德军对调,最可能的事情就是苏军在44年年底攻克柏林,结束战争。
&以下是引用manta007
在第4楼的发言:其实当时在盟军登陆以前,德军已经把不少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调往西线,以致后来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派往东线,期间还把一些装甲部队调往匈牙利地区。
西线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军员素质上的原因,而是防守战略问题,当时德军统帅部的思路是反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造成了机动性的丧失,以及部队第一时间调度问题,很多步兵师在盟军登陆1星期后还在原地布防,等待盟军在自己防区内二次登陆。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在天空看不到。
另外东线当时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整个东线的全部预备队才12个师,很多一......其实德军根本不需要换,只要重新假设一下:将盟军跟苏军对调,苏军能够登上诺满底吗?
美军诺曼底登陆首先俘虏的是几个韩国人。这几个棒子先是跟着日本主子后来又为俄国人服务再后来替德军防守诺曼底,最后棒子跟着美军直到现在~~~~
调换一下是不可能的,希特勒已经够疯的了,你总不能指望他是白痴吧?如果把东线的主力调到西线的话苏军很快就会兵临柏林城下了,那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了,还有必要诺曼底登陆吗?第二战场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减轻东线的压力,如果东线进展势如破竹还开辟第二战场干吗?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那你要看怎么打。1、其实,“大西洋壁垒”依然是一战时期阵地战的防御模式,虽说落后了,但不见得没有效果。只要实以精锐劲旅,依然是很坚固的。只是,不应该调东线部队,因为那些都是擅长打机械化作战的,让他们打阵地战舍长取短。可以调东线的空军来支援西线,使西线防线有单独的平面防御变成立体防御。2、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选择阵地防御。事实上,德军的将领都是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对于一战式的阵地战不是很熟悉。不如先放联军登陆,保存实力,再在德军最熟悉的平原地带打德军最擅长的机械化作战,这样变守为攻,隆美尔也不至于被束缚住手脚而无用武之地。这样,调集东线部队就很有意义了。当然,德军这样做,就等于放弃东线,这与希特勒的反共立场是不相符的。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盟军在西线面对的德军根本不是德军的精华部分,纳粹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希特勒甚至认为与其让德国沦陷在有着相当思想的美英手里,也绝不能让德国落在其视为洪水猛兽的苏联手里,45年的德军在西线基本放弃,东线却是拼死抵抗.
&以下是引用manta007
在第4楼的发言:其实当时在盟军登陆以前,德军已经把不少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调往西线,以致后来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派往东线,期间还把一些装甲部队调往匈牙利地区。
西线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军员素质上的原因,而是防守战略问题,当时德军统帅部的思路是反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造成了机动性的丧失,以及部队第一时间调度问题,很多步兵师在盟军登陆1星期后还在原地布防,等待盟军在自己防区内二次登陆。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在天空看不到。
另外东线当时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整个东线的全部预备队才12个师,很多一......东线歼灭了德军总兵力的75%,而西线少量战绩绝大多数是1944年后的大势已去,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82个师,西线60个师,约76万人,盟军兵力为288万人,军舰约5300艘,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西线德军空军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如此态势,只要不是傻子,不出大的纰漏,西线换作任何一人来指挥都难度不大.
我认为西线德军的装备优于东线,当时的V1 V2 还有喷气战机多是主要装备西线。以至于盟军多认为这不是同时代的对抗,只是由于优势装备太少。陷入有技术无资源的窘境。如果单线作战,无疑讨论的问题是英国还能守住吗。
通过假设说明一下,美军并没什么厉害的,只所以它们从建军起没吃过什么大亏,就在于美国人很会找对手和参战时机,第一时间动手的国家都是些二三流小国(即使这样也有搞不定的时候,越南,伊拉克等等),至于参加一,二战,中前期基本不掺和,两面作生意攒本钱,火侯差不多了墙倒众人推,大头是我的.根本不敢跟实力相当,未受损耗的大国开战,所以说台湾问题上美国根本不会在战时前一两个月出兵,咱只要一鼓作气拿下,美国人就得承认现实,顶多在口头上谴责一下,经济上制裁一下(至少是表面的),但要是拖过两个月,美国肯定参战.
其实当时在盟军登陆以前,德军已经把不少拥有精良装备的部队调往西线,以致后来仅仅西线不要的货色才派往东线,期间还把一些装甲部队调往匈牙利地区。西线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军员素质上的原因,而是防守战略问题,当时德军统帅部的思路是反对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造成了机动性的丧失,以及部队第一时间调度问题,很多步兵师在盟军登陆1星期后还在原地布防,等待盟军在自己防区内二次登陆。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在天空看不到。另外东线当时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整个东线的全部预备队才12个师,很多一线部队的人员,装备都到了极度匮乏的地步,基本上是一击即溃的程度。人员的匮乏使很多防御工事无人可守,并且防御武器也极其匮乏,大炮,炮弹。
我很赞同你的这种“假设”,如果成为事实,那么以后的历史就是另外一种历史了。但是,历史可不容“假设”,如果也能让“假设”真的成为真实,那么,我们中国不早成了全世界的主人。你赞同我的观点吗?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求助,谁帮我修改一下病句并说明理由,自己不能准确判断,谢谢_百度知道
求助,谁帮我修改一下病句并说明理由,自己不能准确判断,谢谢
求助谁帮我修改病句并说明理由自能准确判断谢谢1. 由于篇文章使我认识吸烟害处2. 今县水稻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般势良3. 熟悉工干部技术员摸条规律事找别办公室要现场图书馆4. 要充发扬民主讨论5. 骑队同志受矿工战斗精神所鼓舞歌颂矿先进物临编写节目6. 每发电量除供给杭州使用外向海输送7. 原省监委干部张德夫参与起草群众组织篇评论文章遭非拘留审查并逼迫离8. 能想象十乱夜间消灭贫困落9. 鲁迅猛烈揭露批判封建反节烈观包办婚姻家制进行批判10. 量观测事实告诉我要掌握气持续变化每都进行观测
提问者采纳
1.掉由于或者使
联系词重复2.掉产或者改产水稻
产能说势良3.掉技术员
技术员工重复4.改‘要充展发扬民主讨论’
‘发扬’‘讨论’单配5.暂解6.‘发电量’改‘发电’
发电量数量词 输送7.‘并逼迫离’改‘并逼迫离’
歧义8.缺少主语
加主语9.掉‘反’字或者掉‘进行批判’10.掉‘’‘’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1 由于篇文章我认识吸烟害处(缺主语)
标点像~~~2 今县水稻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所般势良(关联词搭配)3 熟悉工干部技术员都摸条规律事找别办公室要现场图书馆 (歧义)4 要充发扬民主讨论精神(缺主语)5 骑队同志受矿工战斗精神所鼓舞歌颂矿先进物临编写节目 (搭配)6 每发电量除供给杭州使用外向海输送7 原省监委干部张德夫参与起草群众组织篇评论文章遭非审查拘留并逼迫离(语序) 8 能想象十乱夜间消灭贫困落问题(缺主语)9 鲁迅猛烈揭露批判封建反节烈观包办婚姻家制进行批判10 . 量观测事实告诉我要掌握气持续变化每都进行观测
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 答案:1. 把&不管&改成尽管. 2. &实行&改完成 4.&防止&跟&不要&冲突,去掉一个. 5.&不转眼&就是&注视&,去掉一个. 6.&和&改成&等& 7. &虽然...但是&改成&即使...也& 8.&和&改成&戴着& 9.&的夜景&去掉 10.&许许多多&和&数不清&去一个 11.&的病&和&健康&去一个 12.&在&去掉 13.&很受教育&前加个人称,如:同学们 14.&所有&跟&大部分&冲突,任去一个 15.&稀稀疏疏&和&星星点点&去一个 16.&聚精会神地&和&专心地&去一个 17.去&不正确的& 18.&我们的双手&和&泥土&换顺序 19.&我&跟谁&议论&?把&我&改成&我们& 20.&72&那么精确了还&左右&啊?去&左右& 21.&几乎&和&完全&留一个 22.&树木&改&植物& 23.&足球&不是儿童玩具,去掉. 24.&和食品&去掉 25.&和&改成&穿着& 26&上午&去了 27.&浪费的&后面加&现象& 28.&数量&改&质量& 29.&的活动&跟&的一天&去掉一个. 参考资料:教师资源网 ===========================================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回答者: bd199444 - 初入江湖 二级 6-22 13:10 ================================================ 常见的病句类型 1、语序不多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三、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一个意思,不仅可以用这一种句式来表达,也可以选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如“我们把书看完了”也可以说成“书被我们看完了”;“商店里的东西很多”也可以说成“商店里的东西真不少”。不过由于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情调、语体色彩,修辞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说话作文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精心选择和变换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一种句式来表达。句式有多种,如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一般句式和特殊句式等等。掌握了各种句式变化的规律,就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句式,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1、肯定句变换为否定句 同样一句话,既可用肯定句式表达,也可用否定句式表达,但后者比前者语意要轻些。在将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时,要注意不可将句子的意思弄反了。 这座大楼的外观好看。 用否定句式来表达,可以说“这座大楼的外观不难看”,却不能简单地加入否定短语“不好看”,说成“这座大楼的外观不好看 ”。这样,虽然也是否定句,但将句子的意思说反了。 这个句子还可以用双重否定句式来表达,双重否定表达的肯定的意思,可以说成“不得不承认这座大楼的外观很好看。”意思与原句无异,语气却更强些。 2、长句变换为短句 面对一个复杂的长句,首先要找出它的主干,然后再分清是句子的主干还是枝叶部分复杂,把复杂的部分变成分句,长句也就变为短句了。 ①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 句子的主干是“远峰和松坡,竹林、村庄和市镇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复杂的部分是主语,主语是由并列短语充当的。我们可以把并列短语拆开,让它同谓语组成几个分句,把这个长句变成下面这个短句。 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庄和市镇,也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 ②当我们从燃烧着的山东土地向中原地区挺进的同时,在雄伟的山海关下,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在水网纵横的江汉淮河之间,在丘陵连绵风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 句子的主干是“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主语前面有5个状语,把状语同谓语相结合,就可以构成几个分句了。 当我们从燃烧着的山东土地上向中原地区挺进的同时,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雄伟山海关下展开了,在辽阔华北平原上展开了,在水网纵横的江汉淮河之间展开了,在丘陵连绵风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展开了,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 3、短句变换为长句 要把几个短句概括、组织成一个长句,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中心句,然后把其他句的内容作为句子成分组织到这个中心句里。在变换时要注意句子的通顺。 把下面3个句子改为一个单句,内容不能改变。 ①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③我们要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把②句作为中心句,①③句作为长句的定语,写成: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在组织句子时可以调整、删减、增加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仿用句式指的是根据提供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写另一个句子。仿写时要注意所写的句子尽量与提供的句子做到几个相同,自述大致相同,句式相同,结构也大致相同。例如: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内容要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灿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 。 所给例句用了比喻,仿写的句子也应当用上比喻,比喻后面的句子应当同比喻有关联,内容上要照应。题目要求仿写的句子要同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仿写的句子的结构同例句也要相同。仿写示例如下: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1、使前面缺主语2、去掉生产3、而要到现场和图书馆去。 中的去不要4、发扬改成发展5、后半部分语序不当,应将而临时编写的一个提前6、它每年发的电7、语序不当8、缺少主语,可以加这9、揭露了封建是错误的10、从……中不要
病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段话告诉我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