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先辈审美情趣审美是什么意思样的存在哪些差异的文献调查

您的位置:
2009年第6期•精彩推荐:浅析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变迁――以文化艺术审美为例
【摘要】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是指青少年从一定的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和追求。它在青少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其变化、发展必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迅速,青少年的审美趣味随之也发生很大变化。本文分三个阶段对这一变化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少年审美趣味变迁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改革开放;青少年;审美趣味;变迁
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是指青少年从一定的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和追求,它是青少年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行为。同时,由于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是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取决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整体文明的推进,因此,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必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产生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青少年审美趣味作为一种社会心理,也随着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伊始至1980年代中期:摆脱对政治的依附性,迈向自主与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左倾&审美观念开始解体,青少年逐渐摆脱盲目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羁绊,审美自由性显著增强。作为对&文革&摧残美的反叛,青少年的审美趣味与政治之间开始呈现越来越疏离的势态。在音乐领域里,台湾歌星邓丽君的歌曲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大陆时,尽管有不少人将其看作是&靡靡之音&而加以批判,但仍迅即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在文学艺术中,各种现代主义文学形式,如&朦胧诗&、&荒诞剧&、&意识流&等备受青少年的青睐,一时间广为传播、蔚然成风;此外,青少年对工艺美术、雕塑、戏剧、舞蹈、摄影等艺术形式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整体上讲,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审美趣味以&政治&为首要标准的观念逐渐淡漠,个体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已不满足于刻板机械、单调重复的生活,而要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产品的需求也更重视其审美价值。特别是自198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以及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后,青少年言必谈&美&,成为时尚。
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较自由较活跃的思想氛围,加上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传播西学的高度重视,西方文化在80年代的中国急速传播开来。这让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大学生深受震荡,由此出现审美趣味向西方艺术倾斜的迹象。从他们对各艺术门类的中外作品的喜爱情况来看,对外国作品的喜爱人数要超过对中国作品的喜爱人数。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一个艺术门类中都存在,在音乐、绘画、雕塑、电影中尤其如此。据一项对华东师大政教系的调查显示:79级大学生喜爱西洋雕塑者为57%,82级为63%;从绘画来看,79级有55%喜爱西方画作,82级有70%左右的同学喜欢西方画作[1]。这一时期,大学生对西方艺术的喜爱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审美景观。
二、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多元化、多向度的审美趣味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1986年,经济建设已成为所有工作的重心,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则相对比较匮乏。1986年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再次发生转变,具体到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有如下表现:
1.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发展
此期间,文艺创作的空前繁荣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得他们的审美趣味变得更加复杂丰富,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趣味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对各种不同的审美对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几乎涉及到音乐、绘画、舞蹈、文学、哲学、棋类、戏曲、电影、摄影等所有艺术门类。另一方面也表现在青少年的审美开始从&优美&向悲情、滑稽、喜剧、荒诞等多向度的审美形态扩展。例如:王朔的文学作品以戏谑、反讽的言辞风格引来不少青少年的热烈追捧;流行歌曲《悔恨的泪》、《愁啊愁》、《打工十二月》等以忧郁伤感的基调赢得相当大的青少年受众市场;影片《悲情城市》、《童年往事》、《霸王别姬》等以哀婉凝重的表现形式成为很多青少年青睐的对象&&即使没有个体特定的审美偏好,他们也对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表现出赞同和理解,而对过去受时代政治观念影响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则表示了怀疑和不认可的态度。
2.传统取向与现时趋向并存
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例如,此时期的青少年仍然喜爱《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诗词就反映他们审美趣味的传统取向。然而,自90年代初以后,港台影视、流行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使青少年形成审美的现时趋向,表现出对流行文艺的极大兴趣。唱流行歌曲,读武侠、言情小说已成为当时青少年的时尚生活方式,就连以提供传统文艺作品为主的校园也没能&抵御&住流行文化的冲击。据北京某大学的一位老师在70多名学生中所作的调查,他们共有2410盘磁带,其中流行音乐1880盘,占78%;古典民乐盒带403盘,占16.7%,而流行磁带中绝大部分是港台歌曲。同时据有关方面披露:香港某一歌星赴渝演出,引起校园&追星族&的狂热,使票价一炒再炒,由最初的300元炒到600元,800元,1000元,最好的堂座竟炒到1500元一张[2]。
3.群体趋同性与个性化双向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流行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开始认同和追赶时尚潮流,并进而形成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相同或近似的偏爱。这种趋同的审美趣味往往与新异性和从众性紧密相连,起源于青少年对某一审美时尚的群起效仿和追求,形成于他们之间的互动感染和潜移默化。当年《小花》、《瞧这一家子》上映后,刘晓庆的笑容、风度、服饰、表演风格等成为青少年审美模仿的榜样,&刘晓庆热&历久不衰;日本电视剧《血疑》播放,&幸子衫&成为少女格外喜爱、竞相追逐的服饰标志;而中国电影《红衣少女》风靡影坛,红裙子又成为街上女孩子最流行的款式[3]。这种情况同样也表现在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审美活动中。与此同时,应该看到,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审美判断,不仅日益渴望彰显独特的审美品味、渴望展现自我形象,而且较少考虑社会舆论的看法和评价,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审美取向,迪斯科、霹雳舞的盛行,油画人体艺术风的兴起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三、1990年代中期至今:求新异、重个性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审美趣味
自1995年我国实行每周5天的工作制度以来,当代青少年用以发展自由个性的闲暇时间增多,闲暇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促使他们开始追求更丰富多彩的精神审美享受。同年,中国提出加入WTO的申请,互联网技术也被引进我国。国家这些融入世界&一体化&潮流的举措不仅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冲击,也让他们的思想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青少年审美趣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相应的变迁,展现出新的特点。
1.审美的新异化、个性化取向
在文化氛围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下,这时的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更加大胆和主动,他们敢于宣扬自己与主流文化迥然各异的审美特色,敢于表达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追求。当形形色色新颖的、奇异的、陌生的事物、现象涌来时,青少年总是率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进而推广到全社会去。从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猛烈冲击的&韩剧热&、&美剧热&;表现形式新颖的&动漫影视热&、&绘本热&;还有以韩寒的《三重门》、《长安乱》,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和张悦然的《葵花走失在1890》等作品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热&;以及风格独特、发端和兴起于网络的&网络音乐热&等迅速起落的流行风潮中不难看出,当今青少年审美趣味日趋丰富精彩的同时,其标新立异、强调自我个性的审美追求也大大超过了历代青少年。
2.审美中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取向
在每一个时期,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总会受到特定的社会思潮影响。此时期,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则受到流行于网络上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倾向,它总是和&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反创造、分解、消解中心、移置、差异、分裂、消隐、消解定义、非神话化、零散性、反正统化、反讽、断裂等词语联系在一起。[4]&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取向反映到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打破权威、追求消解意义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至尊红颜》及《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影视作品受到青少年欢迎;文学领域中掀起的重读古人、古典潮,其中对历史真实的解构得到青少年的认同;还有充满恐怖与扭曲色彩的行为艺术,青少年是主要的参与群体;以及恶搞影视中解构红色经典、亵渎英雄人物等行为,被部分青少年追捧等等。实质上,这种基于游戏、颠覆心理而形成的审美倾向夹带了太多颓废、消极的非道德因素,容易导致当代青少年审美理性的缺失,导致对生活本质、意义以及价值标准的消解。
3.审美的消遣性取向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深刻影响到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在文化受到商业模塑的今天,使他们的审美趣味向着消遣性的方向发展。据一项对青年审美倾向的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类型依次为武侠言情类、生活杂感类、经典名著类、历史题材类;吸引当代青年阅读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情节动人、休闲娱乐、增长知识、文字优美[5]。这类作品容易使人获得愉悦而不需要精神上的历练,青少年对其的阅读热情正体现了他们&娱乐消遣化&的审美需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消遣、享乐的心理驱动下,青少年的审美出现了明显的低俗化取向:他们喜爱的&偶像&是网络上充满荒诞喜剧色彩的&芙蓉姐姐&、&后舍男生&、&红衣主教&;经常使用的是&哇噻&、&去死吧&、&我晕&、&我顶你个肺&等典型的低俗化语言;表现犹烈的是对古典音乐的排斥和对通俗歌曲的狂热,以至于追求曲调不优美、歌词口语化、句子不通顺的演唱风格。
4.审美的单向度、直观化取向
互联网信息的瞬间性和易逝性助长了社会的浮躁氛围,使视觉符号逐渐取代了语言占据文化的主流地位。各种符号和图像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导致当代青少年在审美上也越来越追求单向度和直观化的形态。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等成为最受青少年关注的文化形式;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成为青少年了解文学经典最普遍的选择;动漫、绘本等图像化的读物也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这种&不求深入思考,只需感官刺激&的需求能满足人特殊的感官享受的审美享受,却使青少年的审美形态仅仅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层次,而放弃了对&悦心悦意& 和&畅志畅神&[6]等高层次审美的追求,以及对时间过程和意义深度的探寻。
四、青少年审美趣味变迁的趋势展望
青少年审美趣味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反映着他们的实际要求、愿望和需要。因而在纷繁复杂、瞬息多变的当代青少年的审美画卷中,我们仍然可以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展望它未来的趋势。
1.将进一步趋于多元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逐渐消解,而新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审美价值多元化的局面出现。青少年审美原本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动态系统,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青少年审美的不稳定性将进一步凸显。具体表现在:青少年对美的追求及价值判断都将会出现更大的反差,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势态;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没有统一的基调,无固定的审美目标。
2.将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物更加紧密联系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一个由通讯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媒介和广告艺术共同构筑的&新模拟时代&[7]。各种模型、数字和符号充满了青少年的生活环境。随着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将与未来新技术的文化产物越来越密不可分。&
3.将呈现世界趋同性与地区差异性并存的势态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日趋发达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一体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互渗也随之加剧。全球文化的接近、同化,让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有了趋近的可能,这使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变迁呈现出世界趋同性的势态。同时,由于不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方式的差异,比如大城市由于开放程度更高、高新技术更为普及,这些地方往往是青少年审美的创新发生地或中心地带,而边远城镇、农村等地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后进性,青少年审美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滞后于大城市,这导致了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变迁呈现出地区差异性。但后者毕竟要在前者的强势作用下进行不自觉的追随和同化,一同完成审美的变革历程。
参考文献:
[1]奚洁人.大学生的审美趣味[J].青年研究,1984(8).
[2]董思平.谈审美的共性与代沟&&与青年学生商榷[J].浙江经专学报,1993(12).
[3]江春.青年审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98 .
[4]张国清.中心与边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9 .
[5]林彬,郑苏淮等.当代青年审美倾向调查及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
[6]李泽厚.美学四讲[M].三联书店出版社,.
[7]彭立勋.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J].学术研究,2007(9).
李江静: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杨守建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供稿)关于中学文科教师基本素质文献综述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高等师范院校文科人才&
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
主持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主持人:叶小兵
& 项目完成时间:2004年12月
&& -------------------------------------------------------------------------------2
表二:性别及年龄结构
注:性别选项有效答案370份;年龄结构选项有效答案381份。
表三:政治面貌状况
注:有效答案360份。
表四:职称结构状况
注:有效答案382份。
上述调查结果80%2/312.3
1.价值取向与内化:
价值观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制约着人们去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以此来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影响其行为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的承担者,其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在于,它为社会培养与造就着未来一代。社会期望着每一位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价值并将它植根于自己的行为意识之中。因此,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能否与教师职业社会价值相一致,能否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对于教师能否自觉地充当社会代表者,对学生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从职业动机、价值观念等几个侧面,直接或间接考察了中学历史教师有关价值取向方面的状况。
国外有的学者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将教师的职业选择动机大致分为了六种类型:(1)奉献型(认为当教师可以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2)生活型(认为当教师可以取得高于其他职业的同等学历者的经济收入);(3)性格型(认为自己的性格适合于当教师);(4)受劝型(接收老师或家长的建议而从教)(5)无可奈何型(想升的学校升不了,想干的职业干不了,只好当教师)(6)其他型②。显然,在上述六种动机中,只有第一种即奉献型动机最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西方国家的一些调查研究来看,选择性格型、受劝型以及生活型居多,而奉劝型很少③。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恰恰相反,在387份有效答案中,有121位教师把“当教师可以为社会做出特殊的贡献”作为自己唯一的选择,所占比例达到了31.3%。而选择生活型、性格型、受劝型、无可奈何型的,分别只有:10.1%、24.3%、10.9%、11.6%。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教师在价值取向上是不同于西方的,他们比较倾向于以社会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尺度。这一结果,在对教师生活态度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多数教师最同意“我应该和周围的人和谐地生活”的观点,相当一部分教师最同意“我应该和大家同心协力地把社会搞好”的观点,两项占381份总有效答卷的55.6%。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们的价值取向,我们还要求人们对“利、真、善、美、名”5个价值取向依次排序,根据387份有效答案,排在前3位的主要是真、善、美,分别有246、239、235人次;将利和名两项排进前3位的只有81、86人次。这一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价值观是趋向真、善、美的,是健康的、高层次的,是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的。但也有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名利,这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教师队伍带来的新影响。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名利观念究竟该怎么看,值得探讨。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正确引导这种名利观念。一方面,我们反对这种观念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继续发展或进一步抬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认可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如何解决当前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
2.职业信念与职业态度
虽然素质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但是,有些中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他们缺乏对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为了应付高考和会考,往往不能开足历史课的学时,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在学校受到普遍地冷落,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诱惑与冲击,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中学历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一种怎样的信念?对待自己的工作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信念是坚定的,职业态度是端正的。
在回答“您认为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历史课的地位重要吗?”问题时,381份有效答案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有170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有139人,两项合计占81.1%;认为重要性“一般”的有48人,占12.6%;认为“不太重要”的有16人,认为“极不重要”的有8人,两项合计占6.3%。很明显,大多数教师都重视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作用。而且他们大多都能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回答“学生学习历史对于认识当前社会是否有帮助”时,其中认为“非常有帮助”的有157
人, “比较有帮助”的有139人,这两项占383份总有效答案的77.3%;认为“有些帮助”的有69人,“帮助不大”的只有17人,“没有帮助”的仅1人,三项仅占总有效答案的22.3%。为了验证教师们的职业信念,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果在任教的学生中有特别喜欢历史、并且愿意当老师的的人,您会鼓励他们也投身历史教师的行列吗?”在总共380份有效答案中,有241人表示会这样做,占63.4%。这表明,北京地区中学历史教师的职业信念比较坚定,专业思想比较巩固的。因为如果没有对历史教育坚定的职业信念,在该问题的回答中出现这样高的比例,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对职业的态度,我们是从对的工作兴趣,对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态度、为人师表的情况、家访的状况以及向学校提建议的状况等几个方面来考察的。在384份有效答案中,104人对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非常有兴趣,206人比较有兴趣,两项合计占总数的80.7%;表示兴趣一般的有66人,不太感兴趣的有7人,不感兴趣的只有1人,三项合计只占总数的19.3%。可以看出,教师们对他们所从事中学历史教育职业兴趣还是比较高的。
对学生的情感,教师们普遍表现出了热爱之情。只有总共不到7%的人表示“只喜欢好学生”或“谈不上喜欢学生”或“一想到学生就烦”,其余大部分教师都非常喜欢学生。
&&& 在回答“您为人师表的情况如何?”问题时,表示能时时处处注意为人师表的有207
人;对自己有一定要求,一般能做到为人师表的有169人。两项合计共376人,占382份总有效答案的98.4%。认为自己有些不良习惯(如吸烟、骂脏字等),但在学生面前能尽量克制的有4
人;表示自己有些坏习惯很难改,随它去吧的有2人。两项合计仅6人,仅占总数的1.6%。可见,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都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都有非常巩固的职业思想。
&&& 38422057.3%12332%89.3%3910%1 10.7%
在对“您进行家访的情况是:”问题的选择中,根据374份有效答案,139人表示能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家访,并防止了一些问题发生,占总数的37.2%;60人表示能够完成学校对家访的次数要求,并解决了一些问题,占16%。两项占总数的53.2%。很少家访,但会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有94人,占总数的25.1%。很少与学生家长联系或从不家访的有81人,占21.7%。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感觉到多数教师能进行正常的家访工作,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解决教学过程中有关学生的问题是很认真负责、非常注意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研究。
在381份有效答案中,教师们向学校提建议的情况如下:表示非常主动地向学校献计献策的有36人,多数情况下能够向领导谈谈看法的有86人,两项占总数的32%;当领导问到自己时,才谈谈想法的有190人,占总数的49.9%;只看学校怎么做,自己不发表意见的62人,不管不问的7人,两项共占18.1%。可以看出,教师们能主动接近校领导并向他们献计献策的并不多,这是否与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在中学普遍处在边缘位置有一定相关?或者因此历史教师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老庄哲学的继承更多一些?其中是否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例如学校领导是否具有民主作风?等等,我们很难作出判断,但是应该说这不是好的现象。
3.学习和进取意识
&&& 与职业信念相一致,北京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学习和进取的意识是很强烈的,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值普遍很高。根据373份有效答案,131人渴望自己工作出色(同本市、区教师相比),132人希望自己做得好(同本校教师相比),有97人希望自己经常有进步,三项总数达360人,占总数的96.5%。只有9人表示工作干得说的过去,1人表示工作好坏都无所谓,两项共10人,仅占总数的3.5%。
在回答“您进行业务学习的情况”时,总共378份有效答案中,回答“每天都学习新知识”的有43人,“经常学习新知识”的有278人,两项占总数的84.9%;回答“只在上班时间里学习新知识的25人,现用现学、平时不太注意积累”的有20人,“备课需要时才偶尔看一些书籍”的有12人,三项合计占总数的15.1%。没有人“从不看课本以外的书”。与这种态度相一致,教师们在回答“您是否经常注意学习、工作经验的积累?”问题时,总共367份有效答案中,有324人回答了“是”,占88.3%;只有43人回答了“否”,占11.7%。在积累工作方面,教师积极采用了多种方式。他们回答问卷的选项统计如下:经常做目录卡的有41人,做文献卡的62人,写读书摘记的148人,写读书笔记的85人,写课后总结的82人,写科研论文的57人,各种形式的选项结果统计数字比较接近。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教师们也积极挖掘和利用了各种社会渠道。统计结果显示,广播电视288人,报刊杂志261人,各类会议142
人,这三者虽与教学并不直接相关,但已成为他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的主要渠道。在阅读有关社会热点的报刊杂志或书籍情况方面,380份有效答案中,132人表示经常看,177人表示时常看,两项占总数的81。.3%;67人表示只是偶尔看,占总数的17.6%;只有4人表示从不看,仅占总数的1.1%
根据369份有效答案,有348人打算继续进修学习,占94.3%。我们估计占4.4%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打算进修的不会很多,那么几乎所有非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都打算进修,这充分说明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整体队伍具有非常强烈的进取观念。这348人中,在回答为什么要继续进修学习时,主要动机是为适应本专业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共有139人,占总数的39.9%。值得注意的是,有94人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多学本领,参与社会兼职,占27%;88人是为了提高自我价值,占25.3%。两项合计占总数的52.3%,超过了半数。这表明,现在北京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进取观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职业进取观念,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进取观念。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从职业特点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国家和社会基本群体的角度,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师都将逐渐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这348人中还有27人提出,他们继续进修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害怕下岗,占7.8%。这个比例固然不高,但它表明,竞争上岗观念已经开始在北京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产生;教师职业是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而逐渐被打破。
综上所述,从教师们的社会观念来看,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从职业观念来看,他们普遍具有巩固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工作态度来看,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工作期望值,对待所做的工作都能采取比较认真负责、努力上进的态度,对待相关各方面的态度基本良好。因此,可以说,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当然,有些现象也值得注意,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例如,怎样处理名利观与追求真善美的关系,如何看待和运用传统观念上的家访教育方式,如何在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建立很好的协作关系等。
(三)专业素质
1.史学理论水平:
我们认为,史学理论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史学理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这次调查从历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重点考察了教师们对于目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的认识与看法。这些史学理论主要涉及“什么是历史”、“历史是由谁创造的”、“历史是否有规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怎样去认识历史”等。
教师们在回答“您是怎样理解您向学生所教的‘历史’的?”问题时,359份有效答案中,认为“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有42人,占11.7%;认为“是由史料记载下来的事情”的有18人,占5%;认为“是后人对过去事情的理解和认识”的有174人,占48.5%;认为“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的有125人,占34.8%。
在回答“您认为历史是由谁创造的?”问题时,372份有效答案中,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有179人,占48.1%;认为“历史是由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人物创造的”有16人,占4.3%;认为“历史是由历史上一切的人们创造的,其中也包括反动人物”有171人,占46%;另外自己作出其他阐释的有6人,占1.6%。
在回答“您认为历史有规律吗?”问题时,377份有效答案中,341人认为“有”,29人表示“说不清”,有7人认为“没有”,分别占90.5%、7.7%、1.8%。
在回答“您认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时,379份有效答案中,216人认为“二者紧密相连”,160人认为“二者有一定的联系”,有3人认为“历史是死的东西,而现实是活生生的,二者没有太大的联系”,分别占57%、42.2%、0.8%。
在回答“您是否能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历史相联系?”问题时, 378份有效答案中,回答“经常”的有139人,回答“时常”的有171人,两项合计占总数的82%;回答“偶尔”的有66人,回答“从不”的仅2人,两项合计只占18%。在回答“对待一个问题,您是否能从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它?”问题时,375份有效答案中,回答“经常”的有147人,回答“时常”的有196人,两项合计占总数的91.5%;回答“偶尔”的有32人,占8.5%;没有人回答“从不”。
从以上教师们对若干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具有一定的史学专业理论水平,教师中的大多数人一般都能认识到历史与现实间的密切关系,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历史联系起来;对待一个历史问题,能从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它;能够认识到历史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学历史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史学理论认识水平是不够高的,甚至有些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在如何认识历史学、如何认识历史的创造者等问题上,为数不少的人选择了“历史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一门很深的学问”、“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等这些比较浅层、大众的观点,而像“历史是后人对过去事情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是由历史上一切的人们创造的,其中也包括反动人物”等更具有认识高度和深度,更能反映当前史学认识发展水平的观点,选择的人数都没有超过半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少数教师头脑中的观点认识是不正确的,例如认为“历史是由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人物创造的”,“历史没有规律”、“历史与现实没有太大的联系”等,有这些认识的教师虽然人数并不太多,但是也足以会影响其教学的深度和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育、教学观念:
人们常说,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观念。具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将直接左右教师育人的方向、方法和质量。因此,教育教学观念在现代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关于对教育教学观念的考察,我们主要是通过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的,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怎样对自己教学进行归因以及在实际教学当中,采取哪些方法和手段来加以考察的。
北京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目的上的认识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而且与当前国家教改的方向相吻合。在回答“您认为历史课最主要应培养学生什么?”问题时,331份有效答案中,194人认为是“历史思维能力”,89人认为是“健全的人格”,25人认为是“社会态度”17人认为是“学科专业知识”,主张培养其他方面内容的有6人,分别占58.6%、26.9%、7.6%、5.1%、1.8%。
这一结果说明,虽然还有少数教师依然抱定学科知识教学不放,但是多数历史教师的教学目的观已由知识教学转变到能力教学上来,历史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也应看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界所关注和倡导的,更能体现历史教育学科人文特点的“人格”、“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引起教师们足够的关注。这一方面说明,新的教育观念往往需要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对于新的教育观念的提倡与推广,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更加艰苦的努力。
如何教好自己的学生,怎样看待自己的学生,以什么标准、什么方式评价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重要体现。在回答“你认为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限选3项)”问题时,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多,有293 人次。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157人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149人次。再其次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81人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3人次,“学生刻苦努力”35人次,其他方面6人次。看来,在多数教师的心目当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经普遍树立起来,单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以教为中心”的观念,已经失去了市场。
在对“您评价学生最主要看学生的:”问题的选择中,根据328份有效答案,看学习成绩的有8人,只占总数的2.4%;看学习态度的有48人,占14.6%;看道德品质的有25人,占7.6%;看综合素质的达210人,占64%;看进步发展的有33人,占10.1%;看其他方面的有4人。可见,多数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是符合当前教改趋势的,是与现代教育观念相吻合的。
在对“您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问题的选择中,根据378份有效答案,全部运用表扬,从不批评学生的有10人,占2.6%;采取对学生以表扬为主,辅以适当批评方式的有267人,占70.6%;以批评为主,辅以适当表扬的有10人,占2.6%;表扬批评交替使用,恩威并重的有90人,占23.8%;全部运用批评,从不表扬学生的仅1人。
虽然各种评价方式对不同对象都具有积极意义,如何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们的教育艺术。但是,对于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而言,采取对学生以表扬为主,辅以适当批评或表扬批评交替使用的方式,我们认为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都表扬而不批评,不利于学生发现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批评为主或只取批评方式,不利于鼓励学生进步,特别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所以,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因此,怎样看待自己的教学,怎样将制约自己教学水平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与归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师观。从调查结果来看,关于制约自己教学水平的归因,教师们多数归为了外在的、不可控因素。在回答“目前制约您教学水平发挥的主要问题是(限选3项):”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有150人,排在第二位是“考试指挥棒问题”有133人,排在第三位的是“教学条件设备不完善”有33人,排在第四位的是“教学基本功不够过硬”有23人,排在第五位的是“教育研究能力弱”有21人,排在第六位的是“教学资料少”有19人,排在第七为的是“领导不重视历史学科”有10人,排在第八位的是“自己的精力投入不足”有7人。可见,在上述排序当中,教师们将原因归结为自己“教学基本功不够过硬”、“教育研究能力弱”和“自己的精力投入不足”这些内在的,自己可控因素的人数并不多。根据归因理论,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再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一般说,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反之则会增强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因此,怎样引导中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正确归因,改变他们习惯于埋怨学生,埋怨领导、学校的怨天尤人的态度,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能与作用,积极反省自身素质的欠缺,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提高北京市中学整体教师队伍素质,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 3.知识、能力结构:
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是教师履行教师职责,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人们常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来形象比喻教师知识水平的重要。但是,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知识、智力水平与学生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本人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只有较小的相关;一旦教师的知识水平超过某一关键值时,例如大专水平,教学效果就不再随着教师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因为教师的知识不仅在于量的多少,更重要的在于质的组织状况,也就是其结构是否合理与优化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教师队伍应该怎样更加合理地对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佳的组合,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们目前师资培训的重要课题。
从教师们对“您认为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总共372份有效答案中,主张“强调广博但不一定精深”的有 93人,占25%;主张“对广博、精深都有要求,但要求都不高”的有91人,占24.5%;主张“既广博又精深”的有101人,占27.2%;主张“一专多能”的有87人,占23.4%;没有人选择“其他”。可以看出,教师们全都注意到了知识结构上应该既广博又精深,只是对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各持己见。但是现实中,教师们在知识的广博和精深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们在回答“您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问题时,339份有效答案中,认为最欠缺“历史知识”的有23人,占6.8%;认为最欠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有39人,占11.5%;认为最欠缺“计算机外语知识”的有162人,占47.8%;认为最欠缺“教学法知识”的有29人,占8.6%;认为最欠缺“现代科学知识”的有66人,占19.5%;认为最欠缺“人文社科知识”的有18人5.3%;认为最欠缺其他方面知识的有2人。可以看出,教师们多数并不认为自己欠缺历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法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主要欠缺的是计算机外语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等。与此相对应,在回答“您认为哪些知识对您的工作帮助最大?”问题时,266份有效答案中,认为帮助最大的是历史知识,有119人,占44.7%;教育、心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分别有49、54人,分别占18.4%、20.3%;再次之是教学法知识,有28人,占10.5%;以下是现代科技知识有11人,计算机、外语知识有5人,其他知识有3人,分别占4.1%、1.9%、1.1%。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由,以往他们所受的教育在历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方面是非常重视的,由于历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也自然不欠缺这方面的知识;但以往在历史教育中计算机外语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的严重不足则是他们感到现在这些方面知识的欠缺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他们的外语水平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情况,也反映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在回答“您目前的英语水平情况”问题时,373份有效答案中,表示能顺利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的仅16人,占4.3%;能借助字典看懂较浅显的文章(如《21世纪报》)的有162人,占43.4%;学过但都忘记了的有103人,基本不会的有92人,两项合计占52.3%。在回答“您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情况”问题时,372份有效答案中,能经常独立将其应用于备课教学的只有11人,占3%;能独立应用于教学,但只在偶尔做课中使用的有50人,占13.4%;
经常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使用的有24人,占6.5%;偶尔在计算机人员的帮助下使用的有 99人,占26.6%;还从未尝试过的有188人高达50.5%。我们从教师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知识学习情况也可看出他们现在的知识结构情况。在回答“您经常读的书是(限选3项):”问题时,选择了阅读教参的有229人次,阅读本学科书刊与杂志的有171人次,阅读生活休闲类书刊的有116人次,阅读文学作品及杂志的有
91人次,阅读教育类书刊的有75人次,选择其他书的仅有8人次。这种阅读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学教师的阅读面并不是很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知识结构在计算机外语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方面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其实教师们在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应该广博和精深的同时,是愿意去阅读与他们所欠缺的计算机外语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线相关的书籍的,但由于以往历史教育中没有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教育,他们不具备足够的阅读这些书籍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为了解决教师们希望自身知识结构广博而精深的愿望以及现实对他们知识结构的这种要求与自身知识结构又存在这种缺陷的矛盾,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历史教育现状进行改革,至少在课程建设上应注意有关学科课程的设置,在能力培养上注意对学生终身求知能力的培养。
教师们在回答“从一般能力来讲,您认为比较欠缺的是(限选3项):”问题时,选择的答案的排序如下:教育科研能力146人次,创新能力104人次,组织管理能力68人次,人际沟通能力66人次,社会适应能力56人次,语言表达能力33人次,自我控制能力23人次,学科专业能力25人次,自学能力16人次。在回答“您认为作为历史教师比较欠缺的学科能力是(限选3项):”问题时,选择的答案的排序如下:直观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能力147人次,历史论文的写作能力98人次,史料分析能力85
人次,历史的通识能力68人次,古籍阅读能力77人次,历史思维能力28人次,驾驭教材的能力27人次,查阅各类工具书的能力26 人次,其他能力7人次。在回答“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您是否有能力为学生再开一门选修课或活动课程?”问题时,371份有效答案中,认为完全有能力的有81人,占21.8%;认为经过努力可以开出的有209人,占56.4%;认为比较勉为其难的有56人,表示完全没有能力的有25人,两项合计占21.8%。
从上述教师们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了现在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的业务能力状况:在一般能力上,教师们感受到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相对比较欠缺,而语言表达能力、学科专业能力、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则相对较强。在职业和专业能力上,教师们主要欠缺的是直观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能力、历史论文的写作能力、史料分析能力等,其次是历史的通识能力、古籍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查阅各类工具书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强。在一专多能方面,多数教师具有进一步开设选修课的能力,能够适应中学历史教育在这方面发展的需要;但英语水平较低,根据前面的分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能力也较低。这种能力状况表明,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师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方面是有成绩的,但在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外语知识、现代化知识方面的教育是存在不足的。今后的教改在这些能力的培养方面应多作探索。
4.教学、科研状况
有关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状况,我们是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来考察的:
&&& 备课情况: 在回答“您备课经常研究教学大纲吗?”问题时,375份有效答案中,表示能“经常研究,并以其为依据”的有238人,占63.5%;“只是偶尔看一看”的有123人,占32.8%;“没有看过”的有14人,占3.7%。在回答“您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问题时,382份有效答案中,认为“非常满意”的有9人,认为“比较满意”的有
199 人,两项合计占54.5%;认为“一般”的有106人,占27.7;表示“不太满意”的有65人,占17%;表示极不满意的有3人,占0.8%。在回答“当教了几年课以后,再教同样的内容时”
367份有效答案中,表示“依然使用原来的教案”的有5人,“每次都重写教案,但变动不大”的有50人,两项合计占15%;能“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有197人,占53.7%;能“重新构思新教案”的有115人,占31.3%。在回答“您是否时常发现教科书、教参中有一些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地方?”问题时,376份有效答案中,回答“经常”的有16人,回答“时常”的有93人,两项合计占29%;回答“偶尔”的有253人,占67.3%;回答“从不”的有14人,占3.7%。在回答“您是否愿意引入教材竞争机制?”
时,367份有效答案中,表示“非常愿意”的有145人,表示“说不好”的有208人,表示“不太愿意”的有14人,分别占39.5%、56.7%、3.8%。
&&& 从教师们的回答中我们看到,多数教师备课的态度是相当认真和严谨的。他们能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逐年不断改进原有的教案,相当一部分教师还能够每年重新构思新教案。但是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对于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现实,表现出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例如对教科书、教参权威的盲从,对目前教材质量和教材机制的不置可否,都反映出部分中学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教学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他们比较满足于作教书的匠人,而并不将自己定位于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
教师们在回答“您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什么模式?”问题时,370份有效答案中,基本采用“传授——接受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有32人,占8.6%;采用“引导——讲授模式,引导学生听讲,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有185人,占50%;采用“组织——活动模式,组织学生注意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有36人,占9.7%;采用“传授——活动模式,教师边讲授,边组织学生活动”的有113人,30.5%;还有4人采用的是“其他”模式。在回答“您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最主要的是:
”问题时,313份有效答案中,讲授法193人,占61.7%;讨论法4人,谈话法 56人, 比较法16人,直观教具法1人,图示法4人,其他方法9人,各项合计占38.3%。根据前面调查结果,现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手段还是使用幻灯机、投影仪等常规的现代化设备,计算机使用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教师们在回答“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问题时,383份有效答案中,每堂课都使用的只有13人,占3.4%;经常使用的有170人,占44.4%;偶尔使用的有191人,占49.9%;从未使用过的有9人,占2.3%。可以看出,教师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程度并不是太高,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设备使用的能力较差。
在回答“您经常采用的作业方式是(34题选A者答,限选3项):”采取做书后练习方式的有241人次,自己设计思考题的有101人次,作练习册等补充练习的有97人次,采取历史小论文写作方式的有38人次,采取讲故事方式的有24人次,布置学生画图作业的有17人次,组织学生参观的有12人次,组织学生采访的有2人次,组织学生搞小制作的有1
人次,采取其他方式的有6人次。在回答“考试中您经常采用的考题形式是(限选3项):”问题时,绝大多数教师选择的都是问答题、填空、选择、史料分析、填图、解词、判断等传统题型,只有7人选择了其他题型。在回答“您进行考试命题时,最主要采取”的方式问题时,回答自己设计的有92人,与教研室教师共同研究命题的有65人,用别人编好的题54人,在别人编好的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有152人,分别占363份有效答案的25.3%、17.9%、14.9%、41.9%。
根据教师们的回答我们看到,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课下作业方式、考试方式依然在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学手段还普遍比较陈旧,特别是考试题型的选用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开始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法法多样化,“传授——活动模式,教师边讲授,边组织学生活动”、谈论法等教学方法已经为相当一部分教师所采用,还有少数教师采取了“组织——活动模式,组织学生注意力,以学生活动为主”;二是作业方式多样化,自己设计思考题、写历史小论文、布置学生画图、组织采访、讲故事以及其他传统作业方式中非常少见的方式等已有不同数量的教师在积极采用;三是考试命题方式多样化,研究室的作用、个人的作用、其他人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应该肯定,这些新变化都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缺陷的一种变革。但是,我们认为,根据目前的改革形势而言,这些尝试是远远不够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还必须大踏步的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近年来,人们对教科研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已逾加重视,科研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成为教师乃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很多学校由此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口号。因此,如何培养历史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根本上推动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此次调查取样,从教师们的学历情况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应该具备进行独立科研的能力,但是科研成就以及与科研有关的具体情况却与他们的学历情况并不相吻合。在回答“曾承担科研课题的级别”问题时,330份有效答案中,有15人承担过国家部委级课题,22人承担过北京市级课题,40人承担过区级课题,三项合计占总数的23.3%;99人承担过校级课题,占总数的30%;竟有154人从未承担过课题,占总数的46.7%。在回答“发表论文”的数量问题时,342份有效答案中,有7人发表过10篇以上的论文,3人发表过7—10篇论文,29人发表过4—6篇论文,三项合计占总数的11.4%;120人发表过1—3篇论文,占总数的35.1%;竟有183人没有发表过论文,占总数的53.5%。在回答“您能否说出3种以上本专业的学术期刊?”问题时,374份有效答案中,回答“能”的有272人,占72.7%;其余占总数27.3%的102人“只知道一、二本”,其中还有18人回答“记不太清”。在回答“您对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情况”问题时,372份有效答案中,表示能比较全面了解的仅有33人,占8.9%;只了解某些方面的有
162人,大概知道一些的有109人,两项合计占72.8%;不太了解的有68人,占到了18.3%。在回答“与教学相比,您花在科研上的精力(教学精力:科研精力)”问题时,1:1的有13人,1:1/2的有14人,两项合计占总365份有效答案的7.4%;1:1/3的有31人,1:1/4的有50人,1:1/5的有63人,三项合计占总数的39.5%;1:1/10的有125人,1:0的有69人,两项合计占53.1%。在回答“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问题时,254份有效答案中,163
人表示教学任务太重,没时间和精力顾及科研,占64.2%;25人表示得不到或找不找自己适合的科研课题,心理很着急,占9.8%;56人表示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但进展不大,占22%;只有10人表示自己的科研课题很好,搞得很有起色,仅占3.9%;不过没有那种想搞科研,但不知从何下手的人。
教师们目前科研课题最为关注的是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有 180人次之多。其次是“学生学习心理与方法研究”89人次,“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80人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探讨”54人次,“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研究”27人次,“教育技术和手段研究”26人次,“教育心理研究”14人次,其他方面2人次。可以看出,从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师最先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其次是与此相关的学生学习心理与方法、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学科教学内容的探讨等。在回答“您搞科研的最主要动力(排序)”问题时,大多数教师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提高教学质量”、“评职称”排在了最前面。而对“对研究有兴趣”、“与周围同事竞争”、“学校有要求”选择的不多。
看来,从职业需要出发,教师们懂得进行科研的必要性。那么,教师们科研情况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分析有这样几点:一是教师主观上科研观念非常淡漠。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科研是保证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总体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中学教学工作繁忙,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三是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没有注重对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师以充分的科研观念和能力的培养,他们参加中学教学工作后没有确立起充分的从事科研的观念,缺乏应有的科研能力。四是现在的教师队伍中,新教师多,他们要忙于教学,还顾不上出科研成果,从而影响了整体科研成绩。以上这些方面都将引起我们的注意,今后的教改不能不加以思考。
综上所述,北京地区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他们有较强的历史专业理论水平,有进步的教学目的观,有较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基础,在本学科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发展能力。但是,从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来看,不足也很明显。他们相对缺乏新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历史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外语和现代科技知识,缺乏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其他适应中学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能力等。这种业务水平状况,可以保证北京中学教育在一个并不很高的层次上继续维持和发展,但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所提出的素质教育、学科交叉、面向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等高层次要求。这是我们今后的教改所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正是现在一些具有先进观念的中学教师已经在努力思考的问题。&&
(四) 身心素质
我们认为,迈向21世纪的教师队伍,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开阔的心胸、和谐的个性品质,是教师担负起自己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因此,身心素质也构成我们此次调查的重要内容。有关对教师身心素质状况,我们主要通过教师的身体自我感觉状况、自我效能感、上班的情绪状态、与人的协作精神等几个指标来考察。
从调查来看,教师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比较不错。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好,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一般,只有4.9%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太好。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它对于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遇到困难的态度等等都会产生具体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人的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自信程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具有良好自我效能感。在回答“您认为自己的工作干得怎样?”问题时,回答“很好”的有60人,回答“比较好”的有252人,两项占384份总有效答案的81.3%;认为自己“一般”的有68人,“不太好”的有3人,“很不好”的有1人,三项共占总数的18.7%。
在回答“您平时上班的心情都很愉快吗?”问题时,375份有效答案中,168人表示平时上班的心情都很愉快,175人表示时常感到愉快,两项合计占总数的91.5%;偶尔感到愉快的有30人,从不感到愉快只有2人,两项占总数的8.5%。这种上班心情的愉快程度和对自己工作情况感觉良好的程度表明,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具有协作精神,他们是一个能够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群体,是一个能与全社会的人民共同建设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群体。根据379份有效答案,有324人明确表示愿意与在工作或研究上合作,占85.5%;有26人表示愿意与同事进行有条件的合作,占6.9%;持无所谓态度的有20人,占5.3%;表示更愿意单干的只有9人,仅占2.4%。从这种协作精神中我们看出,绝大多数教师都很注重团结协作。他们还具有向同事积极学习长处的精神,其中相当一部份教师甚至认为,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时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这种协作态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师身上所具有的和谐个性特征。&&
(五)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反映出的问题
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及师资培训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历史教学依然普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回答“您认为您的工作在学校是否受到重视?”问题时,375份有效答案中,10人认为学校非常受重视,占2.7%;比较受重视的有104人,占27.7%。加上前项也不过30.4%。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有130人,占34.7%;认为学校不太受重视的有100人,极不受重视的有31人,合计占34.9%。其次,师范学校教育与中学联系不够紧密。在回答“您认为自己上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与毕业后的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是:”问题时,373份有效答案中,认为高度相关的有25人,较为相关的有87人,两项合计占30%;认为有一定相关的有149人,占40%;认为相关不大的有112人,占30%。在回答“您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程度大约为:”问题时,370份有效答案中,33人认为用上了80%---90%,占8.9%;分别有63、78、64人认为用上了70%---80%
、60%---70%、50%--60%,占55.4%;分别有13、38、54、27人认为用上了40%---50%、 30%---40%、20%—30、10%—20%,占35.7%。可以看出,教师们在以往受教育期间所学的知识与现实需要联系不够紧密,相当一部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用不上,这为我们提出了教改的种种课题,需要我们尽快给予研究和解决。
三、对高校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不仅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辛勤耕耘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历史教育的重大成绩。但也不能否认,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形势和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尽快去研究解决,尤其需要高校历史教育进行改革,改革整个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尽快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里,我们根据上述调查分析结果,对高校历史教育改革提一些建议。
(一)确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校历史教育应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应在培养专业和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意提高人才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发展素质。培养出的人才应不仅具有从事历史教育的基本专业和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基础,具有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格修养。
(二)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要调整。传统的大纲和教材的内容体系与结构都应全面调整,特别是历史专业课要由过去建立在线索基础上的以“面”为主要特点的内容体系,改变为建立在专题基础上同时辅以线索知识的以“点、面结合”为主要特点的内容体系。应突出讲授最基本的线索和思路,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和疑点,突出讲授学科前沿知识。这种内容安排使有些基础知识可以转移到学生的自学中,而对有关重要问题则能进一步深入。它有助于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宏观把握与微观把握的结合,有助于教师对知识内容的详略安排与处理,有助于教师讲授自己的研究所长,当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课程体系要优化。通史课要压缩,主要给学生以线索的概念,但“通”的观念要加强。选修课要加强,门类要增加,但要在“通”的基础上系列化和方向化,使学生的学习成体系。与历史学相关的边缘学科要加强,以保证学生在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新学科的观念,培养学生日后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多开设研讨课、技能课和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技能,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公共选修课的要求要加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上述调查分析来看,这其中,最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是要尽快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不过课程体系调整当中,应当注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专业课与公共课、知识课与方法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的课时、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结构的互补等方面都应有合理的安排。
(三)注重历史教育人才的能力培养
高校历史教育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主要任务究竟是什么,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但从上述调查情况看,以下两个方面非常值得注意:一是自我发展能力。今后的科学发展形势已使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期间就全面教会学生以后终身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努力在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独立自学新知识的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二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适应不仅应该包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历史教育的能力,还应该包括把发展历史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的能力,包括为人处世、加强自身修养、与教育领域以外的行业进行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本身就是对未来从事历史教育人才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种直接教育,一种直接的言传身教。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还是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手段。启发式教育、研讨式教育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教育方法应该越来越多地采用;以促使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多种多样的作业方式和考试方式应该积极采用,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这里我们强烈要求对现在正极力宣传的教考分离制度进行改革,我们不反对教考分离,但反对带着应试教育特点甚至强化了应试教育特点的教考分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该积极引入课堂,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最先进的教育设备、教育方法应该积极发掘并使用。我们也有必要在课程体系调整上增设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课程。
(五)注重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学生对历史学兴趣不高,社会上对历史学人才不感兴趣,历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相对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难以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还是我们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没有被人充分认识,也没有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出来,我们的历史教育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够。今后的高校历史教育改革,应努力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开设与当前现实需要相结合的课,要在历史教育中引入为现实服务的内容,要开出为社会发展和建设起指导作用的新专业,要突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要只为历史而历史,不要让历史系毕业的学生离开了历史专业或教育专业就无能为力。
资料来源:1997年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咨询报告
三、国外文科教师培养模式
26外语(英语、德语、法语、中文ABCDEF主题讲义等。在学习一年半之后,根据学生的愿望、学习成绩以及各学部(系)所能接收学生的数量,确定今后的专业方向。希望成为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生,可选择到教育学部学习。
4-1/22060-701/3
BED1/41/31/2
45-8140-150
PGCE3625PGCE
注:除以上科目外,根据实施规则66条之4的规定,还必须修习“日本宪法”和“体育”(各2个学分)
注:除以上科目外,根据实施规则66条之4的规定,还必须修习“日本宪法”、“体育”、“外语交流能力”、“信息设备的操作”(各2个学分)
(资料来源:1997年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报告附件)
根据新标准计算
加大了“学科或教职科目”的比例,减少了学科科目的比例。并重点对教职科目进行了改革。
注:要获得高中教师资格证,除需取得上述2—6栏指定内容的17学分外,还须取得非指定内容的“关于教职科目”的2学分。
(资料来源:1997年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报告附件)
(资料来源:1997年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报告附件)
19925John Patten362412
512%-23%%313%
20707030015-24
四、几点启示
资料来源:www.naruto-u.ac.jp
资料来源:& www.u-gakugei.ac.jp&&&
资料来源:www.bur.osakr-kyoiku.ac.jp&&&
Aix-Marseille
Aix-Marseille
资料来源:《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2.王伯康:《英国BED、PGCE课程的启示及我们的实践》,《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8期。
3.苏文锦:《法国教师教育考察综述》,《中国大学教学》期。
4.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5期。
5.肖甦等:《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评述》,《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6.刘 尧:《美国教师教育评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陈俊珂、徐彦伟:《国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特点与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期。
8.刘和忠:《高师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教育研究》2002年9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美疲劳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