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的现代反思论文

您的身份是 游客
&收录文章:1522&注册用户:2351&当前在线:2&最高在线:1558&峰值:&15:11
反思文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章标题〗 反思文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木生&&Time:&19:49
〖内容提要〗文革过去好多年了,虽然共产党已经对这场运动做了定性,但民间依然会有人谈谈。文革也是网络上各大中文论坛的热点话题,有争议是正常的。笔者闲来无事,浏览了一些关于文革的帖子,发现有一些问题。
〖文章正文〗文革过去好多年了,虽然共产党已经对这场运动做了定性,但民间依然会有人谈谈。文革也是网络上各大中文论坛的热点话题,有争议是正常的。笔者闲来无事,浏览了一些关于文革的帖子,发现有一些问题。
1、文革不是一场文化或者经济上的革命,更不是反腐的运动,它是一场政治运动。我们可以看看两个焦点文件。《五一六通知》是为“文化大革命”确定了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左”倾错误的纲领。《通知》提出文化革命的目的是对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行批判,《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拉开了文革的序幕。
2、文革和文革时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革是指那场政治运动,而文革时期是指一个时期,不少网友喜欢拿文革时期经济的发展为文革辩护,完全混淆了文革与文革时期的概念。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不能归根于文革,更多的是历史中一些能够反思的人拯救了中国。纳粹当年的“反犹行动”不能促进德国的经济发展,但那些年德国的经济发展比魏玛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更强劲。如果依然无法说服某些人,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如我们现在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现在的腐败以及道德信仰可以说都比当年严重,但有多少人赞同这样做?中国不能走回头路,走回去只能是四路一条。
3、文革让不少人受了苦,受了委屈。不少同志出于对毛主席的尊敬,说人生本来就是酸甜苦辣都应该尝一尝,我不后悔,没有什么冤解。乍听起来,感觉也是那么一个理,但有人引此为据,推断文革是正确的,摇旗呐喊起来了,俨然一派历史大家的风范,实在是让人可笑。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封建时代的一个顺民一下子蹦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进步,但他出于对皇帝的忠诚,表示当年所受的苦没有什么,也许是应该的。但不能由此推断封建社会就是进步的。
4、判断一场运动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不少人说文革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动机是好的,是为了中国更好的发展。我们不能光看结果,要看它的动机。我不下结论。我只作个比喻,也可以说是故事吧。一个名医,治好了不少的胃病患者。今天来了一个肝病患者,名医出于救人或者其他的原因,为他开了药方子,结果人死了。我们怎么评价他的这次诊断?
5、谁为文革负责任?不少人把文革推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邓曾坦言,许多领导人包括他自己都是有责任的。但文革是毛泽东发动的,他本人也一直推动和维护文化大革命,他个人要负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人都会犯错误,不论他是多么伟大,人不是神。可笑的是,有个学者,仗着自己的名声,凭借渊博的知识,开了一个什么讲演。胡推乱诌,把文革的责任推到其他领导人身上,这显然是不符合毛的思想的。毛多次讲过文化大革命是他办的很大的一件大事。更厉害的是把周、刘、邓等反对文革得人与广大人民对立起来,似乎只有他才能与广大人民结合到一起,实在是太恶毒了。我私下里揣摩了他的多篇文章,我看他表面上是维护毛泽东,为文革“正名”,实则是反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不知道这位学者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当然,这也是个人的一个推测。
6、文革中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我们常常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的领导不能阻止文化大革命?我想谈的是他们尽力了,不要对他们太苛刻了。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人都无法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或多或少要受到时代的影响。超脱于时代,只不过是人的遐想罢了。《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不少人的心态。
“困苦的生活,长期的不安全感和紧张情绪,加上持续的狡瘁和反复的思想灌输,会怎样摧毁一个人的内在个性,并产生种种压力,促使自己不断的反思,剖析自己,否定自己。对此,大多数人只有屈服于权威,至少暂时接受新的态度和观念”。
况且我们不少的人都做了抗争,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会感受到一些东西。
7、无关紧要的一些小东西,有的文章重现当年的文革姿态。譬如说流传很广的《文革不容诋毁》,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我内心深处有一种罪恶感,我“诋毁”文革了,完蛋了。大多数人都“诋毁”了,这样一想心理顿时平衡了很多。为文革辩护或者说“正名”,虽然党已经有决议,我不会给你扣上反动、反党的大帽子,但请这样的写手,拿出点真凭实据来,不要先给别人扣上大帽子。
〖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附件
&游客在该版块没有评论权限
12345678910
&游客&-&211.167.236.***&&17:47我想说的是毛泽东是哪个时代中国中,少数之一,甚至唯一非马克思主义者!&游客&-&211.97.112.***&&23:19在第一代大臣中周是一般百姓心中最后的偶像,是虚假的偶像。“没有周,文革将更损失更大”的结论不是正确的,至少目前还是可疑的。也没必要攻击他,因为他不是圣人,那样的时代一个人只有见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游客&-&61.179.112.***&&16:58一派胡言&游客&-&218.24.137.***&&15:3火星游客关于周的问题,我看应该辨证地看,周在文革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周,文革的损失更严重的。&游客&-&61.159.248.***&&14:47文革是很复杂的人类历史过程之一,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第二次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即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斗争神权;第三次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90年的苏联,本次革命还没有完结。&游客&-&218.69.193.***&&10:58文革是中国的灾难,更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必然。认真分析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中国不可能躲过文革。因为毛泽东不会象华盛顿那样激流勇退。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的封建性一直存在。文革就是毛泽东封建性的真实体现。&火星游客&-&222.30.51.***&&10:6 [续] 为什麽会这样? 这就要说到文革以前中国的政治体制了。当时的情况是对于大事除了毛泽东,谁也没有发言权。证据在哪里?59年毛泽东搞的大跃进已经开始产生许多灾难,彭德怀向毛泽东及正在召开的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提出对于大跃进的意见,结果竟然被当作反党阴谋家打倒。当然,这种一言堂现象深追起来还可以更远。 所以,文革的功[如果有的话]与过,应该归于谁?我认为应该99%地归于毛泽东。谁也甭想去争,包括邓小平! &火星游客&-&222.30.51.***&&10:4[续] 实际上,对于为什麽要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但老百姓不知道,党内的高级干部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也不知道,就是当时的副统帅林彪也不知道。 那么,有人问,这些高级干部为什麽不反对? 67年有一批元帅、政治局委员联合对文革提出意见,被打成“二月逆流”,统统被打倒。刘少奇、邓小平一开始就被打倒了。 老革命中,只有周恩来帮助毛泽东、林彪搞文革。 &火星游客&-&222.30.51.***&&9:56 谁为文革负责任? 邓曾坦言,许多领导人包括他自己都是有责任的。 我认为,邓的说法实际上是为毛开脱。因为当时政治上的需要。 文革的功[如果有的话]与过,应该归于谁?我认为应该99%地归于毛泽东。这时历史的真实。 在文革期间几乎每天在报上[当时没有电视也更没有网络]可以见到“在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功劳谁也不能篡夺。如果在当时有谁敢说,这也有我一份,那么马上就无可逆转地被作为篡党夺权的阴谋家野心家而打倒。 &游客&-&211.97.112.***&&23:8中国特色政治就是:谁官位高谁就是真理的化身! 文革是睡在党内的走封建主义的当权派完全苏醒作法的时期。披着马列主义外衣的封建皇帝无恶不作罪恶滔天。&游客&-&210.21.235.***&&22:9我真受不了&游客&-&221.205.137.***&&10:44什么叫政治?你懂吗,你能解释一下吗?你狗屁不通&游客&-&202.113.19.***&&0:42受毒太深了吧?不知你经历过文革没有??哈哈,看看今天,你敢说文革是名医开错了方子,真够无赖了吧?
&共有记录13条&|&当前第1页&|&共分1页
Run Time : 1,468.750 MSELPowered by: Copyright & 2003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从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_百度知道
从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但“左”的错误是主要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党犯了哪些&左&倾错误。其中影响最严重、时间最长的“左”倾错误是什么?从对“左”倾错误的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提问者采纳
依法治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提问者评价
谢谢!只是问答题,概括性的说说就可以了!
其他类似问题
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化大革命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中,或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人们很难对它做出完全正确的评价的话,那么,“三十而立”,现在,趁着当年亲身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还在,是应对它进行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将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后代,对不起文化大革命中死去的人,对不起付出一片苦心的毛泽东,也对不起全人类。在文化大革命过去了不久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做出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定所谓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大动乱。这个决议,对于稳定全国政局,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尽快医治好这场动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严重创伤,促进此后到来的中华民族的大复兴、大发展起到了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但它对那场竟然能够席卷全国,几乎涉及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或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每一个角落和八亿多人口的长达十年之久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取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是百分之百地正确无误,今天的确有值得人们再反思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就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谈起。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我认为应该追溯到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上,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要求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预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拿枪的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好汉,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吃败仗。他说,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敌人的糖衣炮弹却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紧接着,在决定进北京城时,毛主席又把这个行动比如为进京赶考,并认为:我们不是李自成,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来的。不久,在回答黄炎培老先生关于共产党想如何应对所谓“其兴也勃然,其亡也忽然”的“周期律”时,毛主席又满怀信心地开出了实施人民民主的药方。建国不久,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预言就不幸言中,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共产党人”果然被糖弹击中。我们的法律毫不手软,将这两个败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有人讲,杀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挽救了成千上万个干部,也振奋了亿万人民群众之心。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美国在利用联合国发动罪恶的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并不断派飞机侦查、轰炸中朝边境我方一侧的同时,又把第七舰队开进了我国的台湾,完成了对我国的新月形包围圈,封锁了我们的国门(有人批评毛泽东搞闭关锁国,不懂得对外开放,不该实行“一边倒”的国策,这些人如果不是想与共产党为敌、与人民为敌,至少也是不懂历史的表现);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又发表言论,声称要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这不能不引起毛泽东的高度警觉。可能正是从这时起,毛主席就已经开始郑重地思考如何预防和平演变的问题了。既而,毛主席就决定要退居二线(这同美国人引以自豪的华盛顿相比毫不逊色,且其体现的思想境界更是华盛顿所不可企及的),专门研究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不久在斯大林逝世后的苏共“二十大”上,发生了赫鲁晓夫打着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大反斯大林的事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变,当然会给毛泽东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了,接着发生的匈牙利事件(联系到此前的裴多菲俱乐部),更加重了它的震撼性。——当然,这一切,除了毛泽东本人,对其他任何人的震撼可能都远远没有那么大。于是,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一次提出了“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口号,意在直接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第二次整风运动(第一次是延安整风),以将在中国共产党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和平演变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可事如愿违,引来的竟是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本来,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主席已经认为,在我国,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通过这件事,他对阶级斗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看重,并直接导致了反右斗争扩大化。此后搞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意图也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阻断帝国主义者和平演变的希望。可是欲速则不达,引起了人们的责怪,又发生了庐山上的那场错误地批判彭德怀的事件。有人说,批了一个彭德怀,造成了三年灾难。这时,在外国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和策划下,西藏的达赖集团发动了罪恶的反革命叛乱;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印度人不断向我国挑衅;逃到台湾去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时刻梦想并不断地叫嚣要反攻大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也翻脸不认人,公然趁机向我国逼债;国内被推翻的一些人也在心怀异想……我国简直处在四面楚歌之中,看来不把我们置于死地,这些敌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残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不能不使毛泽东重新思考阶级斗争在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所谓“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毛泽东的头脑里自然是呼之欲出了。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争权利(争权力),自从他在一个普通士兵的追悼会上致了《为人民服务》的悼词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我党、我军和我国政府的唯一宗旨。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最见不得人民在受苦受难,最见不得欺压人民的制度、现象和行为的存在。尤其不能容忍在自己的革命队伍里有任何瞧不起人民、欺压人民的事情发生。他耗费了毕生精力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与革命队伍中瞧不起人民、欺压人民的思想行为斗。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的一家就牺牲了六位亲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他把自己的生死也是早就置之度外了,而且他一生都在省吃俭用,身为党、国家、人民的最高领袖,却一天也没有奢侈过。相信每一位不怀偏见的人,若看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高领袖当年竟穿着补丁连片的内衣干工作,都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与此同时,自建国以来,直至逝世,在长达二十七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又一直生活在忧患之中。“创业易,守成难”,新中国是在他领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里程才建立起来的,他深深地知道胜利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他绝不允许革命的成果毁于一旦,付之东流;不允许已经获得了翻身解放的中国各族人民再吃二遍苦,再遭二茬罪。一些人“官做大了,薪水多了”,就打算显摆显摆,大摆官僚主义的架子,瞧不起人民群众了,甚至仗势欺人。对这些现象,毛泽东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的。有人指责毛泽东一生都恋着最高权力不放,指责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同刘少奇等同志争权夺利,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非要说毛泽东在争权也可以,但那也是为人民在争权。至少毛泽东本人是认为他是要为人民争权,而绝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权力欲。他在建国不久的五十年代中期就提出要退居二线就是明证。他之所以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退居二线几年后,发现刘少奇等同志并不是一直在执行自己制定的路线,并不是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至少毛泽东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我想,刘少奇同志所做的至少有这样几件事是毛泽东不满意的:如在建国初期,刘少奇同志就跑到天津,和一位民族资本家大谈剥削有功,并说,剥削越多,功劳越大。现在看来,刘少奇同志在当时这样说并没有错;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当时也不会认为刘少奇说错了。但是这样的话毛泽东本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的。因为在毛泽东看来,这样的话出自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以消灭剥削为己任的共产党人之口总让人觉得别扭,总有一种向资本家献媚取宠和瞧不起人民的味道在里面。此后有一部电影《武训传》,毛泽东认为是一部卖国主义的影片,刘少奇却对它大加赞扬,这也让毛泽东很不满意。还如农业合作化运动,毛泽东是视为消灭剥削、杜绝两极分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步骤,因而总希望进行得越快越好;而刘少奇同志则愿意搞得更稳当一些为好。这也引起毛泽东的不满,批评刘少奇是“小脚女人”。又如,五十年代中期,刘少奇与范续亭有一次谈话,毛泽东对此也不是十分满意的,认为其中包含有许多唯心主义因素。特别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刘少奇同志执行得也很不得力,反而搞了所谓“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即在毛泽东看来,刘少奇这是在保护一小撮走资派,却反过来打击了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毛泽东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最后,毛主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当时的党中央是刘少奇在主持工作,决定按惯例派工作组去直接组织领导这场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则认为这一次又是在搞“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简直就是在直接镇压广大人民群众。套用一句文革中经常引用的语言,这可真“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毛泽东虽然仍身为党中央主席,因已退居二线而毫无权利,没人听他的,整个北京市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于是毛泽东觉得忍无可忍,干脆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先后八次接见几百万红卫兵,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开来了。但是,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究还是失败了。毛泽东的一片好心怎么竟会办错事?为什么会失败?而且为什么会失败得那样惨?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毛泽东对党内形势做了过于悲观的错误估计。看到伟大的列宁亲手创建的苏联党竟会出现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毛泽东当然会自然地认为,中国共产党也不会例外。在这里,毛泽东忘记了,苏联的党虽然也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可它主要是通过一次城市武装暴动就夺取了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则是经过长达二十八年艰苦奋斗才取得胜利的,期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很可能也会是空前绝后的。长时期的大浪淘沙,剩下来的几乎都是精华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彭真、张闻天……,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毛泽东却认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就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有了这样一个错误估计,当然会自乱阵脚,可以说,文化大革命尚未打响,它之必然失败就已成定局。
第二,同第一条相联系,虽然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申明要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群众,团结百分之九十五干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概才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么多的领导干部“靠边站”了,这个文化大革命的组织领导系统全面瘫痪。想想看,再怎么了不起的统帅,手下没有了司令、军、师、旅、团、营、连、排、班长官,由这个统帅直接指挥即使具有最高素质的千军万马去打仗,难道还会有多少胜利的把握吗?除非它所面对的只是少数几个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否则即使侥幸取得了胜利,要想有效地收拾残局也是不容易办到的。第三,毛泽东同志平常是最擅长做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就曾经动感情地说,毛泽东同志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包括我们这些人。但由于他已经退居了二线,同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几乎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与沟通,他关于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构想,并没有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所以他当时是深感极其孤独的。所谓“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就是这种孤独感的反映。当时作为指导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虽然是在中央全会上讨论通过,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的,但是,它很可能只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智慧的结晶”。因而,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多数都表现得“很不理解,很不得力,很不认真”。“理解”、“得力”、“认真”的人倒是有的,那就是林彪、江青等极少数野心家、阴谋家。这些人倒真应该归之于百分之九十五之外的那一部分干部。这样,文化大革命之必然失败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几千万红卫兵搞起了几乎完全无序的全国性大串联,几亿人搞了那么大规模、那么长时间的“大革命”,全国并没有出更大的乱子。除了文化教育等少数领域外,国民经济各行业还算均能比较正常地运转着,并有所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出现这样的奇迹,靠的是毛泽东本人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崇高威望,靠的是我们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靠的是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崇高的品德、丰富的阅历、卓越的才干和忘我的牺牲精神。那么,文化大革命是不是真的就一无是处呢?不是的。本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我认为,对文化大革命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1、它的确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使许多革命者和无辜百姓的身心受到不应有的摧残,特别是许多为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竟然也被迫害得冤死狱中,真是“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但是,它也的确锻炼了群众,培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这种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尚正是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能有效地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不倒的根本原因。尽管另一方面,它又“造就”了不少成为文革“积极分子”的“三种人”。2、它使一些受迫害的同志在心寒的同时从反面接受了“经验教训”,一旦重新上台后,其中一些人革命意志消沉,开始利用职权为自己、为亲友谋取私利,加上上行下效,这就为日后腐败行为的滋生蔓延埋下了祸根。同时,它还造成了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个人野心恶性膨胀,助长了投机钻营、“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等不良风气形成和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出于“稳定压倒一切”的考虑而过早地宣布以后再也不搞运动了,文化大革命的震慑作用还在,我国的腐败现象决不至于象现在这样严重。3、它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对待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度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但是,文化大革命也极大地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并没有因此而全面临崩溃,反而仍然得以发展,虽然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连续十年的一场遍及全国的大动乱,竟然没有让全国的局势混乱不堪,不可收拾;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很快得以走上正轨,这不能不说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又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他老人家又不是傻子,在后期他已经隐隐地觉察到了文化大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但为什么他还一再强调自己一生只干了两件事,而且特别看重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件事?这不能解释为毛泽东的执拗,而是因为毛泽东比任何人都坚信,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尝试,即使它将可能仅仅是一场失败的尝试! 4、同时,我们还看到:文化大革命持续了整整十年,在这长达十年之久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高喊打倒帝修反的口号,“帝修反”们却没能敢把我们怎么样。如果文化大革命真该全盘否定,这一点是无法解释清楚的;文化大革命长时间地涉及到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和几乎每一个人,除了有极少极少的人能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外,公开反对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如果文化大革命真该彻底否定,它肯定是极其不得人心的。而上述情况也无法解释;文化大革命尽管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但却仍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起码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所能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对文化大革命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符合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的“两分法”的;对文化大革命的全盘否定,助长了对文化大革命的妖魔化,进而对毛泽东、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妖魔化。加快了帝国主义者和平演变的进程。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5、我还认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最伟大的功绩恰恰是人们反对得最有力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和“自由罢工”等为代表的所谓“大民主”。尽管这个“大民主”也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必须对它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造。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这样的“大民主”很可能将成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 “大民主”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创造。正如两党制、多党制和资本主义普选制乃至“三权分立”等等都只能是资本主义民主一样,这个“大民主”(当然只能是经过了脱胎换骨地改造之后的“大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只能是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最广泛的民主。大民主一旦真正实施开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有力的监督之下,一切腐败、腐朽的事物都将无藏身之地,我们的党将真的更加伟大、光荣、正确;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将不折不扣地获得很好的贯彻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任务将更快地完成;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将极大地焕发出来,劳动人民将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的主人。往小处说,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人权的指责也将不得不三缄其口(那时将恰恰是我们批评、揭露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虚伪性的时候了)。这的确将成为毛泽东的又一件无以伦比的历史功绩。同推翻三座大山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开创意义。真要搞成功了,确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并对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伟大贡献。但是,这个大民主,必须是在共产党切切实实领导下的大民主,“踢开党委闹革命”式的大民主,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徒然造成不应有的大混乱、大灾难。所以,结论是:文化大革命是领导者在对我们党、政府和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界的形势做出了错误的悲观估计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和平演变,在探索和开创社会主义民主事业的道路上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但是,它所实行的“大民主”,在我们对它进行了全面而正确的审视与脱胎换骨的改造以后,必将对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具有开拓性的伟大历史贡献。说到这里,有人自然要问,你说对文化大革命不应全盘否定,那么,我们党做出了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后,社会上的反响为什么仍然会那么平静?我认为答案在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宣布: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以,文革中挨整的人中既有一般老百姓,更有大量的各级领导干部。这些人本来对文化大革命就“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将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有利于很快地就把一切受迫害的好人统统彻底平反昭雪,而其中的不少人都是有着相当的社会影响力的,何况在当时不少人的生活还很不富裕的情况下,平反后往往还会获得相当数量的经济补偿。这些措施一采用,再加上动乱了那么长时间,人心思定,社会当然很快就平静稳定下来了。即使这样,在广大基层群众中,那种不满的情绪仍然存在。记得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端起饭碗吃肉,放下饭碗骂娘”,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思现代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