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体育学院管体育选课的老师办公室在哪

大连大学研究生学院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良好的身体状况,成熟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位以及健康的生活行为;并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技能的体育教学、体育管理和体育科研的专业人才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良好的身体状况,成熟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位以及健康的生活行为;并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技能的体育教学、体育管理和体育科研的专业人才。
二、&&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到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时间不超过5年。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1学年。
三、&& 研究方向
(一)学校体育
以体育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侧重体育教学论和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研究。体育教学论系统研究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艺术和风格以及体育教学的研究与评估等内容;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重在系统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走向及与其相配套的具体教材和教学内容,并对中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研究。
(二)体育哲学
主要涉及关于体育的本质、目的、功能、方法和原则等问题的元理论研究;关于竞技伦理问题的研究两个方面。
(三)体育健身基本理论与方法
是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及运动人体科学的交*学科,是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现代体育健身和传统体育健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育健身机理及技术技能。
四、&& 培养方式
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逐步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新生入学后,导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学生个人培养方案。
学习方式采取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指导小组的集体培养作用,又要注重硕士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教师,要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对研究生实施多方位的教育与培养;其中课程教学与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是主要的培养环节。
五、&&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必修课(包括校级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选修课和论文选题,研究生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助教、助管等)是必修环节,计2学分;每学期的科研任务书及科研总结作为申请硕士论文答辩的必审材料和必修环节,不计学分。
(1)&& 公共基础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选二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 各专业必选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非人文类选读
②& 第一外国语(选一门)
英语及英语口语&&&&&&&&&&& 6学分
日语&&&&&&&&&&&&&&&&&&&&& 6学分
(2)&& 必修课(9学分)
体育教学论&&&&&&&&&&&&&&& 3学分
体育基本原理&&&&&&&&&&&&& 3学分
体育社会学&&&&&&&&&&&&&&& 3学分
(3)&& 专业选修课(10学分)
&&&& 学校体育专题&&&&&&&&&&&& 2学分
&&&& 竞技伦理专题&&&&&&&&&&&& 2学分
&&&& 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专题&& 2学分
&&&& 体育管理学专题&&&&&&&&&& 1学分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学分
实验心理学&&&&&&&&&&&&&& 1学分
实用运动生理专题&&&&&&&& 1学分
社会体育专题&&&&&&&&&&&& 1学分
体育史专题&&&&&&&&&&&&&& 1学分
社会心理专题&&&&&&&&&&&& 1学分
(4)&& 论文选题
选题包括专业外语和文献阅读与综述。各为1学分。结合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考核。
(5)&& 必修环节
① 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听学术报告8场,做学术报告2场。
②& 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做一学期助教,计2学分。
(三)考试与考核
(1)研究生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考查成绩按优秀(A)良好(B)中(C)及格(D)不及格(E)五级或合格和不合格两级评定。
(2)可以采用闭卷或开卷两种形式进行考核。闭卷或开卷均需在课堂上限时独立完成,不得相互讨论或抄袭。以论文、报告、文献综述、大作业等做考核依据,时间可视题目大小而定,最长不得超过两周。
(3)学位必修课必须进行考试,成绩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可获得学分。
(4)选修课一般进行考查,及格(D)以上(含及格)即可获得学分。实验性课程的考核可以按实验设计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实际动手能力。
(四)实践环节(对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均要参与不少于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教学实习(包括试讲、辅导、答疑以及批改作业等)。导师在该项工作结束后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具体工作表现和业绩评定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学分。
六、&& 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包括对学生科研工作的要求)
(1)&& 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课程考核通过,并修满规定的学分。按照《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2)&& 学生在学期间,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刊物上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参编出版专著或教材一部。
七、&& 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①&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初确定,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本学科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由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并按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②& 学位论文由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成果。
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大学硕士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
④& 答辩通过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硕士学位评定工作分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八、&& 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
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均须编写教学大纲,详见《大连大学关于研究生任课教师及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规定》。
专业课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包括中文或外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结
合自己教学科研成功的经验自编教材或撰写专著,但使用自编教材或专著的教师必须事先将详细授课提纲印发给研究生。
九、&& 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主任委员:陈喜珍;
副主任委员:金相奎、刘卓;
成员:吕东旭、包莺、张昕、李冬梅、闫苍松;
研究生工作秘书:张昕
研究班主任:李冬梅
该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中的命题、评卷;研究生入学后的教学与培养(包括论文指导、评审和答辩等工作)。
十、&&&& 体育人文社会学教学计划表
授课单位及教师
学位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体育教学论
体育学院/陈喜珍
体育基本原理
体育学院/刘& 卓
体育社会学
体育学院/金相奎
文献阅读与综述
学校体育专题
体育学院/陈喜珍
竞技伦理专题
体育学院/刘& 卓
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专题
体育学院/金相奎
体育管理学专题
体育学院/李冬梅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体育学院/刘& 卓
实验心理学
体育学院/闫苍松
实用运动生理学专题
体育学院/吕东旭
社会体育专题
体育学院/金相奎
体育史专题
体育学院/张& 昕
社会心理专题&
体育学院/包& 莺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广博的文化...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
序号 姓名 职务 负责工作 办公电话 手机 1 唐占华 党委副书记 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序号 姓名 导师 就业单位 1 欧仁侠 代燕 昆山龙腾光电 2 李罡 秦永左 华为技术有限公...
一、 拟接收调剂专业和人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基于B/S与C/S结合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体育选项课为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基于B/S与C/S结合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体育选项课为例
【摘要】:系统从学校、教师、学生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进行考虑,以B/S与C/S设计结构搭建一种混合型的体系架构,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便捷的编排课表以及教务管理;学生通过系统能选择喜欢的体育课程等功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807.4【正文快照】:
一、前言《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手册〉》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将要形成一套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学习环境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最要阵地,随着各大高校的规模快速发展,校区增多,各校共享资源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艳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熊健;杨克巍;李孟军;;[J];兵工自动化;2007年09期
叶明芷,张雪;[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李冬云,文福安,赵亦松,李京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滕跃龙,李颖,石亚东,黄锡志;[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2期
王建;柳辉;郝建平;;[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2期
解梅,张自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童小明;;[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15期
安扬,边馥苓,赵波,熊庆文;[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年12期
郑晓菊;;[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春秋;;[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刘剑;匡友华;;[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永定;[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邓小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谢同祥;[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乌尼尔夫;[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于洋;[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芳;[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王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杜元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吴战英;[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卢艳婷;[D];南昌大学;2010年
李继红;[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赵燕;[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章夏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磊;[D];山东大学;2010年
刘丽;[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卫群;;[J];运动;2010年06期
库尔班阿不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5期
江瑞;;[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董海宇,金尧;[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邓淑君;;[J];考试周刊;2007年35期
谢飞飞;;[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0期
金向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胡玉华;朱小毛;卢艳红;;[J];职业时空;2007年21期
;[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02期
翟小巧;[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建军;郑海山;卢辉生;苗来柱;郭雅铭;韩立武;周炜;王震;;[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孟军;王辉;杨凯;秦兴桥;;[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马奎;李宏伟;;[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张彦;齐建蓉;;[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汤卫平;葛薇;宋宝燕;于戈;王国仁;;[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王帅群;夏斌;孔薇;;[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王强;蒋川群;丁祥武;乐嘉锦;;[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2年
胡昊;李国良;朱琦;汪彬彬;周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邹红霞;;[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焦珍;高楠;;[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良;[N];吉林日报;2011年
;[N];人民邮电;2000年
刘晓;[N];工人日报;2000年
彭芳;[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维文;[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理正;[N];国际商报;2000年
方正;[N];网络世界;2000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文华;[N];计算机世界;2002年
郭平;[N];计算机世界;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臻;[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巍;[D];吉林大学;2011年
邱璟翀;[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吴茂昌;[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索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耀辉;[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陈超;[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梁明;[D];吉林大学;2010年
张容;[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陆晓丹;[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孙倩;[D];复旦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莅临华北电力...~【学人堂】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莅临华北电力...&|&&|&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莅临华北电力大学进行考察调研座谈日星期五上午8点30分,大连大学体育学院在教学副院长李冬梅率领下,包括教研室主任、课程组骨干一行14人光临华北电力大学进行考察调研和座谈,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高度重视本次座谈活动,领导班子经过协商决定派出由体育教学部任金锁主任带队的8人接待小组在体育教学部会议室进行近两个小时的详细介绍和互相交流。座谈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开课学时、开课年级、学分设置)、课程结构(体育课、体质健康测试、课外活动课)、教学内容设置(开设内容、考核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如何管理?群体竞赛情况等进行交流,座谈会由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李文忠主持,并对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等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大致介绍,任金锁主任对体质健康测试及体育教学部日常工作开展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了介绍;大连大学体育学院的教学副院长李冬梅对大连大学的体育课开展、设置及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座谈中双方均表示收获很大。座谈结束后,任金锁主任带着大连大学体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观摩了华北电力大学体育实践课,参观了运动场馆。然后大连大学体育学院14人小组离开华北电力大学,对首都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和考察。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