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到现在有过多少次经济爆发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_百度知道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其他类似问题
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哪一年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哪一年原因是什么
09-12-06 &匿名提问 发布
在此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越来越能专注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等通行目标。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标准的提高要求宏观调控须将通货膨胀这只老虎锁在笼子里,并更加严格地控制资产部门的过度膨胀。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通货膨胀的持续上行将恶化经济增长前景,影响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导致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达到。其二,通货膨胀和资产部门膨胀将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资源流动向投机领域倾斜。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验显示,物价和资产部门的膨胀时期通常也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这使得低收入阶层无法顺利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恶化态势的承诺难以兑现。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物价开始陆续上涨,这与货币政策的缺陷导致控制物价上涨工具失效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与方法有缺陷,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单一。货币政策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国债市场规模有限,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交易量偏小。三是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由于社会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商业票据使用受到制约,再贴现业务难以形成规模。四是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实质上,任何指导意见既不是数量型工具也不是价格型工具,仅是一种道义劝说,真正的贷款程序、数量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五是中央银行在操作中不善于利用、引导公众预期。    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革与创新相对滞后。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而推行的稳健货币政策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以防范风险为主的稳健型经营目标约束,势必产生宏观与微观目标的非一致性,直接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效率降低,在客观上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力大打折扣。    另外,货币大量投放也加速了通胀压力。造成货币大量投放的原因是我国这些年国际收支盈余大、外资引进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扩张,再经过乘数作用,货币投放增大,从而加大了通胀压力。    从货币供给看,我国的货币供给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2006年GDP规模与1997年相比增长1.4倍,M2增长了3.4倍,M2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两倍多。    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我国目前结售汇制度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每年的外汇储备增加仍将转变为基础货币投放。据预测,年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量大概在2800亿美元左右,要投放2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使得货币过剩的程度进一步增加。    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中,利率和汇率是非常重要的价格型工具,它们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具有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在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机制中,利率都是非常重要的传导环节。不管是货币渠道。信贷渠道,还是汇率渠道、资本市场渠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先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由利率变动再影响贷款、汇率、股票价格,社会财富,因此引起投资变动,最终影响产出。提高利率一直被认为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剂&良药&.    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多种利率政策手段来对付通货膨胀,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存贷款利率,实际上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和调控的利率很多,既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还包括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整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央行票据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可以调控的利率如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甚至贷款浮动幅度的改变,结息和计息方式的改变等也可能影响到利率水平。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加息,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已达到3.87%,一年期贷款达到7.29%,而13%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    尽管如此,央行负责人仍然表示,央行将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动摇。而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首先必须实行正利率政策,通过货币调控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以利于来缩紧货币供应的增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1)上文中苏俄、中国改革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概述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新一轮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如果说这次美国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的话,奥巴马实行的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某些国有化政策更像罗斯福新政。请指出奥巴马新政与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次改革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历史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1)列宁、邓小平。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2)苏俄: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美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应结合本国实际;应以史为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主要考查你对&&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新经济政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3R政策: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金融业濒临崩溃,各大企业破产;2.美国失业率极高,民众没有收入,生活困难。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现代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1、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2、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14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2、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3、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4、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7.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新经济政策呈现出的特点:1.适应过度时期多种经济成分的特点,允许资本主义的某种存在和发展;2.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扩大和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领导作用;3.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成分;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5.采用市场形式来实行国家经济计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对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原因: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新的经济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2.时间:1921年开始。3.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新经济政策的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4.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值下降; 2.战时共产主义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俄国经济危机严重;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适应,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5902163967906836837138188158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0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模拟试题,)三、简答题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市场经济的推动,中国消费者从不看重品牌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领域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很多中国品牌从本土成长并走出国门,开始走向国际化,比如联想、华为、海尔、TCL、中国石化等,让中国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但是,也有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曾经叱咤风云,妇孺皆知,但是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没落,像流星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缅怀这些品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吸取经验去打造经久不衰的品牌。如果将没落了的自主品牌做一些整理,可以发现有以下曾经辉煌过的很多中国本土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些已经彻底消失,有些品牌虽然健在但是已经被外资并购或者控制,有的品牌则已经处于生死关头:
食品/饮料:北冰洋汽水、旭日升冰茶、华丰方便面、天府可乐、汾煌可乐、傻子瓜子、春都火腿肠、健力宝。
白酒/啤酒:秦池古酒、孔府家酒、孔宴酒、
日化用品:活力28、美加净牙膏、熊猫洗衣粉、奥妮洗发膏。
保健品:三株口服液、太阳神口服液、哈慈五行针、中华鳖精。
IT/电信/家电:孔雀电视、爱多VCD.润迅寻呼、乐华电器、小鸭洗衣机、高路华彩电、燕舞收录机、长城电扇、红心电熨斗、飞跃电视、东宝空调、西冷冰箱、小霸王学习机、扬子冰箱、长江音响。
其他:红高梁快餐、亚细亚商场、乐凯胶卷、俞兆林保暖内衣、瀛海威(互联网)、上海手表、王麻子剪刀、商务通、科健手机。
要求: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企业破产倒闭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解析:企业破产倒闭一般有四方面的原因:
(1) 不成功的创业公司
这种类型的公司管理者缺乏管理……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答题:()1998年7月,全球第一大零售商美国沃尔玛公司趁韩国金融危机之机,通过兼并一家韩国小型零售商开始进军韩国零售业。从1999年7月至2004年9月,沃尔玛在韩国共开设了16家卖场,一跃成为韩国第五大零售商。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精髓在于,“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始终如一”的让利于顾客的行为。为此,一方面沃尔玛的业务人员“苛刻地挑选供应商,顽强地讨价还价”,以尽可能低的价位从厂家采购商品;另一方面,他们实行高度节约化经营,并处处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天天平价”的销售理念是针对零售业最广大的消费群,即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阶层。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也成为连锁业的基本经营方针。连锁业只有具备规模经营,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坚持微利原则,才能赢得最广大的消费群,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沃尔玛初入韩国时,恰逢韩国经济因金融危机而遭受重创。沃尔玛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采购优势,把低价仓储式经营模式原封不动地移植到韩国。沃尔玛的低价模式在韩国市场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使该公司在2000年至2003年间盈利。
但在韩国,沃尔玛复制其成功的美国经验时,忽略了经营以外的东西,其低价策略也没有生效。另外,沃尔玛总想改变韩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不是去主动适应韩国的市场,实际上他们最终发现自己并没能力改变韩国人的消费习惯。
日,沃尔玛公司宣布正式退出韩国市场。以低价策略著称的国际零售巨头,因水土不服退出东亚市场,其失败的启示是,低价格并不是国际化的不二法门,如果做不到本土化同样面临着失败的可能。
在进行国际化时,沃尔玛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以为自己的低价策略一定会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低价确实是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但完全依靠低价是不可能做到全球化战无不胜的,本土化的失败导致沃尔玛从韩国这样的重要市场最终出局。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它在深圳建立了全球采购中心。2007年,沃尔玛宣布购买中国好又多商业发展有限公司35%的股权,该公司正是全权运营中国大陆101家好又多超市的经营者。近年来中国不断开放的市场和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为沃尔玛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沃尔玛将进一步对好又多进行整合,新任主帅曾有过与台资企业并购整合的经验,这将有助于沃尔玛完成对好又多的收购,从而使自己的销售规模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之后,沃尔玛将扎根中国本土,融入百姓生活,以求成为中国顶级零售商。
但是,沃尔玛在中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高度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在高效的信息系统的协同作用之下产生的效应使沃尔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库存和在途时间,有效地压缩了营运成本。但对于高速公路,我国的发展水平还很低,这使得沃尔玛的配送链大打折扣。而沃尔玛的配送中心也只有在深圳和天津的两家,这使得围绕在一个陪送中心密集建店的做法无法在中国实施。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在中国设立的50多家分店不但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物流支出。
另外,沃尔玛领先高效的信息系统在中国也难显优势,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沃尔玛的卫星通讯系统无法在我国发挥作用,其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的有效共享在我国市场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沃尔玛在中国吸取了其在韩国市场的失败经验,力图做到本土化,但是,由于中国员工固有的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了沃尔玛“形似而神不似”的企业文化,可能成为沃尔玛的内伤。
(1) 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何种竞争优势,并简述采用该战略的优点与风险。
(2) 试分析沃尔玛在韩国的国际扩张行为中面临哪些挑战
(3) 试用SWOT分析法分析沃尔玛在中国的经营策略。
(4) 针对沃尔玛在韩国的失败经验,你认为其在中国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并简要谈谈沃尔玛可以采取何种策略来控制风险答案:有,简答题:()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现在我们也总是听到社会各界在不断呼吁我国企业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要求:谈谈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及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有,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