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该课题时,九1班数学兴趣小组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您的位置:&&
&&2014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4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地区:全国
上传人:qJVB****@
版本:通用
类型:真题汇编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已有5096人下载该资源
2014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6.C2 L1[2014·浙江卷]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 本题以清初和民国初期关于发辫的有关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甲图中清初期的“剃发蓄辫”说明清朝统治者强行推行民族发饰,而乙图中民国初期的“剪辫”说明D项。[2014·浙江卷] 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解析] 本题以20世纪初某报截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答图表类题目时,需留意图片中的信息。从题干“某报截图”说明与出版印刷业发展有关,故A项正确;从图片中“求婚广告”可获取广告业和婚姻习俗变迁的信息,故B、C两项正确;图片反映不出“世界文明之演进”的信息,故本题选择D项。[2014·安徽卷]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本题以《申报》刊载的近代社会习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报纸中既描述了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这种时尚。A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 B项着西装主要在城市中,并不是普遍现象,故予以排除;C项表述太过绝对。正确答案选D项。[2014·北京卷] 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图片提供的信息看,墙上悬挂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饮食方式仍然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①④无法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图片中的人物剪去了长辫,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风尚的变化;照明已经使用了电灯,反映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故选B项。[2014·福建卷]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 本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流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旗袍是在中国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基础上,结合西方服饰的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服饰。A项错在“完全西化”;旗袍本身具有高开叉的特点,不符合传统纲常伦理对妇女的着装要求,但由于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B项正确;C项错在“开始”;D项不是社会原因。故选B项。[2014·江苏卷]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刻意保存传统精华旧有观念根深蒂固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 本题以漫画《发辫之将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漫画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漫画中找准有效信息,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洋,还保留了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本题选C项。A项只显示漫画一部分信息;B项错在“刻意保存”,这是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D项说法不符合漫画意旨。[2014·山东卷] (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结论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6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②加以阐述。(8分)[答案](24分)(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3)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解析] 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第(1)问要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为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提供资料。第(2)问,材料乙中觉慧和鸣凤因为封建等级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欣淑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据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3)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第(4)问可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上来。另外还要注意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阐述。[2014·天津卷]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5分)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洋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分)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分)(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3分)[答案] (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2)西方式生活时尚。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解析] 本题以社会生活风尚变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即可概括;第二小问的影响从奢靡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3)问,结合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信息中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而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并融入世界。第(4)问,从材料一及材料三中可归纳出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从材料二中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外来影响因素。[2014·四川卷] (3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10分)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2)整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定“中体西用”的(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4分)争论的结果如何?(2分)(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4分)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4分)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2分)(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6分)[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3)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是为了更好地引导SAT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联邦制。(4)【评分参考】略。[解析] 本题以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句“升舍考试……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学校管理、人才选拔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利弊之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双方理由;从材料1936年教育部所作的调整归纳结果。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被高校使用”归纳二者的目的和主要区别;政治制度可根据材料三“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分析得出。第(4)问围绕考试改革,言之成理即可。如:废除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现行高考制度不能更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不能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借鉴宋代三舍法的经验,升学考试与平时成绩和操行相结合,有助于选拔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1.[2014·嘉兴期末检测] 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
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
1.A [解析] 据题干可知,“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传统婚俗沿袭,当然受到年龄层次、城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即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忠孝礼节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2.[2014·绍兴期末调测] 龚祥瑞在自传《盲人奥里翁》中记载:“辛亥革命那一年,在我出生的那一天(旧历六月初八),父亲头上留了四十多年的辫子竟被守城门的乡勇给剪去了。”这一材料说明(  )
A.清末已出现市民的辫子被乡勇强迫剪掉的现象
B.清末新军和军官学堂的学生剪辫子之风已形成
C.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巨大变化
D.清朝末年乡勇自作主张强迫市民剪掉辫子成风
2.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斗争的对象是清王朝,剪辫子是反清的表现,故A项正确;“剪辫子之风已形成”“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巨大变化”是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移风易俗措施的影响下出现的,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故B、C两项错误;D项不能反映材料内容,排除。
3.[2014·天津六校联考] 20世纪30年代,自然、方便的握手礼节成为中国社交场合中最常见的相见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文明精神
B.西式礼仪被广泛接受
C.人与人的关系趋于简单
D.民主共和的精神
3.A [解析] 据题干情境,“自然、方便的握手礼节成为中国社交场合中最常见的相见礼”,表面上反映出西式礼仪被广泛接受,实际上体现了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和社交风气的日渐开通,故A项正确,B项错误。无法从握手礼节推测出人与人的关系趋于简单,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
4.[2014·商丘期末统考] 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4.C [解析] 材料信息“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革命巨子”反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即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C项正确。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B项仅提到西装革履的流行,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
5.[2014·福州质量检测]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的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制建设
C.《大公报》属于政论性报刊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5.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离婚法论》的卖书广告”可知反映了人们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而并非政论,故D项正确,C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开始介绍西方法律,A项错误;1929年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B项错误。
6.[2014·孝感一模]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6.C [解析] 近代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把“啤酒”称为“卑酒”,作为对中国传统酒文化的补充,说明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已被西化”“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崇洋媚外观念”的信息,故A、B、D三项错误。
7.[2014·永州二模]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旨在说明(  )
A.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B.随着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巨大变化
C.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随着中国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7.B [解析] 据题干“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寓意原来人们被传统思想文化所统治,“而是”告知我们后半句才是学者所强调的,“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说明人们的思想状况、行为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故B项正确;A项内容题干有所反映,但不是作者旨在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内容同题干所述不符;D项情况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排除。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30.L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 本题以上海与北京、天津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从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看,北京、天津地区远远高于开放程度较高的上海,但这不能说明京津民众接受外来事物的热情较高,排除B项;中国电影拷贝有一定的流通税费,故上海制作的影片传到京津地区代价太高,京津民众看外国片的几率增多,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2014·四川卷] (3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10分)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2)整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定“中体西用”的[2014·天津卷]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5分)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洋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分)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分)(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3分)[答案] (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2)西方式生活时尚。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解析] 本题以社会生活风尚变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即可概括;第二小问的影响从奢靡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3)问,结合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信息中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而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并融入世界。第(4)问,从材料一及材料三中可归纳出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从材料二中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外来影响因素。8.[2014·南通一模] 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0余千米,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②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 ③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④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A.①③          B.②③
8.B [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铁路建设的情况,无法看出整个交通运输业完成近代化,故①错误;由图片中清政府借款修筑和独立筹资官办的比重可知②正确;由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可以看出③正确;从图片中官商合办所占比重可以得出民间资本参与了铁路修筑,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9.[2014·浙江五校联考]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作出这一判断最明确的依据应该是(  )
C.交通工具
D.建筑装饰风格
9.C [解析] 黄包车是近代从外国传入的,故C项正确;图片上服饰没有体现近代气息,故A项错误;图片上人物的发型也是属于传统发型,没有体现近代气息,故B项错误;图片上没有看出建筑装饰风格,故D项错误。
10.[2014·无锡期末考试]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申报》  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  1939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10.B [解析] 分析可知,“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说明报道存在明显主观性,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说明近代科技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技术条件,A项正确,排除;“1939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报业的摧残,C项正确,排除;“报纸是活化的历史”,对研究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正确,排除。
11.[2014·衢州质量检测] 《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11.D [解析] 据材料信息“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可知反映了报纸促进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推动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群的关注,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对材料的不正确解读,排除。
12.[2014·荆州质量检查]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风气的变化
12.C [解析] 解答时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达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可知C项为最佳答案。A、B、D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也没有紧扣社会生活史的要求,故排除。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兴趣小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