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思想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浅析严复思想转变的原因--《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4期
浅析严复思想转变的原因
【摘要】:严复是晚清翻译西学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但是这样一个有着进步思想家称誉的人,却在其后期,思想竟然出现了逆变,并由传播西学的功勋转变为捍卫传统的战士,其背后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因素,更有社会生活的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256【正文快照】:
严复是晚清翻译西学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晚清思想史》中这样写道:“严复每翻译一部西学名著,都有其鲜明的政治、学术目的和时代特色,用传统的话说,经世致用的思想非常强烈……严复翻译西学名著,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移植过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汝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天根;[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袁玲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李建军;[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高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王应宪;;[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俞妍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李国飞;彭秋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章征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张德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张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波;吴彤;;[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朱汉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何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翁银陶;;[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王晓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肖忠生;;[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王天根;朱从兵;;[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刘晓琴;;[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石文英;;[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周子学;江乾坤;王泽霞;;[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玲;[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饶传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徐晨;[D];南开大学;2010年
潘崇;[D];南开大学;2010年
郑林华;[D];南开大学;2010年
杨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颜水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曹迪;[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陈勇军;[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毅;[D];湘潭大学;2010年
刘博;[D];西北大学;2010年
檀朝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陈燕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宋正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林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李正林;[D];西北大学;2011年
徐晓炜;[D];西北大学;2011年
沈韬;[D];西北大学;2011年
林煦;[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教育评论;2004年06期
蒋国保;[J];中国哲学史;1996年03期
俞政;[J];东南学术;2004年03期
苏中立,涂光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马永康;[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张雪萍;[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1期
;[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刘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萧功秦;[J];开放时代;1997年01期
阮青;[J];齐鲁学刊;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乃川;林振礼;;[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郭卫东;;[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袁伟时;;[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郭汉民;;[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蔡仲德;;[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陈墀成;张建华;;[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李欣;李正午;;[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黄枬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王天根;朱从兵;;[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周济;;[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力南;[N];福建日报;2007年
孙存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林平汉;[N];人民日报;2007年
王连伟;[N];光明日报;2007年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许苏民;[N];光明日报;2008年
王天根;[N];光明日报;2007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周浩翔;[N];光明日报;2008年
钱钢;[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王齐整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李维武;[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陈勇军;[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李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刘承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金国;[D];中南大学;2010年
陈友良;[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陈天林;[D];河北大学;2001年
蒋浩;[D];湘潭大学;2001年
彭世文;[D];湖南大学;2002年
周露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何云岩;[D];黑龙江大学;2006年
赵云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代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万师;[D];湘潭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
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 23:22:15& &浏览次数:2257
&&&&&&&&&&&&&&&&&&&&&&&&&&&&&&&&
185419211895
&&&&&&&&&&&&&&&&&&&&&&&&&&&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2015 &&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版权所有 &
本站资源,仅供网友分享,并无商业行为,除特别标注外,均来自网络,如果不慎冒犯,请及时联系删除
联系方式QQ: Email:
冀ICP备号-1当前位置:
>>>詹天佑、侯德榜和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
詹天佑、侯德榜和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四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共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他们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①学习刻苦,勤奋好学;②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并为我所用;③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强;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2)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詹天佑、侯德榜和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主要考查你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和《天演论》,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和《天演论》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海国图志》:《海国图志》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代表作,该书初刊于1842年,共50卷,后扩编至100卷。这部书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之下,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的。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明确地提出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启蒙作用,而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有过重要的影响,被日本维新要人视为“枕中鸿宝”。《天演论》:《天演论》 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严复在《天演论》 中加入了大量的按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运动起过积极作用。魏源和严复的思想的异同:魏源和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但是他们对学习西方的内容不一样,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而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思想则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两位思想家是近代主张学习西方长处来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思想家,其主张虽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他们的思想经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证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评价魏源的思想: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他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因为在民族危机面前,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人的场地,克敌制胜,这是他爱国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严复和《天演论》: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作《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严复的思想对戊戌变法影响很大。《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海国图志》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是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前书。所以,《海国图志》被人誉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 《天演论》的主要思想:《天演论》英文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作者赫胥黎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也是达尔文学说的忠诚拥护者。《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他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在按语中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面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目前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 京张铁路:是一条自北京西直门,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的铁路,全长约201.2千米,京张铁路因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在俄国和英国两国觊觎、诸商纷争筑路的情况下,清廷要臣袁世凯多次与英俄协商最终确定由中国自己筹款修建,并于1905年5月上奏清政府提议尽快修建,清廷接受了袁世凯的建议后,袁世凯在资金和人才上精心筹划,任命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相当于副局长)兼总工程司,并于19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京张铁路修建:1、时间:1905年9月-1909年9月2、总工程师:詹天佑3、独特设计:“人”字形线路从青龙桥起,依山腰铺设“人”字形路轨,列车运行至此时改用两部大马力机车,一前一后,一推一拉,通过“之”交叉口再换方向,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这种技术依然被现代铁路建设所沿用。4、意义: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詹天佑和京张铁路(前中):詹天佑:(日—日),字眷诚,号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侯德榜著名化学家。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和当时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侯氏制碱法:1、背景: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将碱的制造方法垄断起来,密不外传,中国工业所需要的纯碱,完全依赖进口。2、侯德榜取得的成就:(1)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经过苦心钻研制出了纯碱。(2)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制碱业的垄断。(3)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降低成本,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詹天佑和侯德榜值得学习的精神:两位科学家不甘落后,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研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碱:碱是指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食用碱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食碱并不是一种常用调味品,它只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软化纤维,去除发面团的酸味,适当使用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以增进人们的食欲。食碱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条、面包、馒头等。
发现相似题
与“詹天佑、侯德榜和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0370328774085265559180715385严复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迪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严复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迪
《严复全集》福建教育出版社   在严复看来,教育最终的目的,应是改变“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使之成人、立人、达人;成为国民、公民,能够自立、自治;教育是养成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的黑暗和烦恼的过程。   ■孙汉生   严复从英国留学归国之后,回到母校马尾船政学堂任教习,一年后,也就是1880年被李鸿章招致麾下,到天津参与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在北洋20年,从总教习做到总办。1905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历任安徽高等学堂和复旦公学监督(校长)。民国肇造,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后来又任学部名词馆总纂。始终是一位对教育有着深刻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直至今天,他对教育的阐述仍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甚至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严复首先思及、论及的是国民素质教育问题。严复认为国家民族危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民素质――民力、民智、民德低下,为何低下?如何拯救?1895年严复集中发表的《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文章,分析认为国民素质低下表现为腐败、失德、无知、无战斗力,这些正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皇权专制、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落后的礼俗、贫穷是造成国民素质低下的几个主要原因。   尤其是皇权专制,长期实行愚民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和智慧,致使中国民智进步缓慢,国家竞争力衰退。其具体表现,最主要的就是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其害是锢智慧,损民智;坏心术,败道德;滋游手,生蠹虫。   因此提高民德、民力、民智,严复的解决之道,是需要引进西学:西方民主、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其具体内容是包容万象的群学,即社会学,主要是斯宾塞之学。严复的目标是以群学对中国国民进行系统的社会启蒙和社会教育,以科学思维改造国民性,改造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提升民力民智民德。具体举措有:政治上建立自由民主制度,京师设立议院,郡县公举守宰。教育上废科举与八股,兴办新式学校,普及教育。风俗上改善中国饮食居处方式,当务之急是禁烟、禁缠足;提倡女子教育是提高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提倡办报,以沟通中外和上下,集思广益,提升民智。开路开矿兴实业以救贫,大力倡导实业教育。   随着社会的演进,严复教育思想的重心由社会教育转移到学校教育。戊戌变法虽然遭到镇压,但部分新政还是得到推广,新式学校在中国社会开始广泛兴办,严复开始大量论述学校教育。作为教育学和学校教育概念的德育、智育、体育,严复是最早的提出和推广者之一。   严复认为,民力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体育是智育、德育的基础,智育重于体育,而最重要的还是德育。严复呼吁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普及的目标,就是人人识字。人民不识字,“则上流社会,纵极文明,与此等终成两橛”。教育、科学与文化不能普及的结果是社会分裂,不能同心协力。严复认为德育是成人之目的,智育仅是其辅翼。德育内容具有稳定性、永久性,甚至永恒性。   严复认为,德育属于情感,智育属于理性。教育的目的在于炼成强健的体质,养成情感和理性的和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人。文艺是养成情感的重要途径,是德育手段。德育属于感情范畴,所以道德说教难起作用,必须诉诸感情才能有效。   严复认为,中国教育传统只有德育,而无智育体育;重德育却并不得法;只有艺术,而无科学。就智育而言,在思维上演绎多于归纳;重知识积累而无心灵与思维开拓;重书本知识而轻实践;重前人古训而不重当今现实;信传言而不体察;习惯于听话、从众,而不善独立思考。严复的这些论述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仍能够看到其严重的流弊。   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在严复看来,应是改变“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使之成人、立人、达人;成为国民、公民,能够自立、自治;教育是养成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的黑暗和人生的烦恼的过程。   中国传统思想在教育目的论上本无偏颇,可是历史事实却出现偏差,读书做官论占据了中国人的头脑几千年,严复用正确的教育目的论对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中国自古至今,所谓教育者,一语尽之曰:学古入官已耳!”
  严复的教育目的论在于成人、立人,而对其“人”的具体要求,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救弱救贫救亡的时代使命,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论述的确能够振聋发聩。   关于教育内容,严复提倡西学、外语与旧学并重并举。教育内容总是在教育目的这个指挥棒指引下选择的结果。救亡图存,需要引进西学,这个西学包括科学和自由民主,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存在于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之中。严复认为要原汁原味地学习西学,必须精通西文。   为纠传统教育舍士无学、学古入官之弊,严复主张“农工商各业之中,莫不有专门之学”,强调推广实业教育,即推行近代科学和工商管理。其主要内容在1906年于上海商部高等实业学校的演讲《实业教育》有详细表述:实业教育矫正科举教育,消除科举教育留下的后遗症;实业教育贵在培养职业自豪感,乐业奉献的精神。要让学生认识到实业救国的意义;实业是干实事的,所以实业教育贵在实践;求精勤,求坚毅忍耐,所以要求筋骨强健,因此更应注重体育。   甲午战争失败后,严复十分激愤,教育思想有全盘西化的倾向,对中国传统教育内容多有贬斥。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的激进思想有所改变,对中国旧学有了更多的温情和敬意,提出“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   民国后严复进一步回归传统,发表演说《读经当积极提倡》,又向参政院提相关提案。然而,严复的旧学,非食古不化的旧学,而是西学视野观照之下的旧学――“自他之耀,回照故林”,是用新法教学的旧学。   严复受斯宾塞的影响,遵从天演进化规律,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方法。自然教育方法实际是一种注重实证的科学方法,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即自得。学生自得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作为,启发与引导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能力。   学生个性和天资各异,不同年龄段也各有特征和演进规律,严复在《美术通诠》案语中称:“天之所赋各殊……必即所优之天分而培之。”严复与斯宾塞一样都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作为首任北京大学校长,严复的办学目标是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意识到在当时难以企及,但心存梦想。在办学方针上他主张尊重多样,兼收并蓄,广纳众流,开启蔡元培办学思想之先河。严复主张的北京大学课程设置,体现了办学思想的开放性:“大学文科,东西方哲学、中外之历史、舆地、文学,理宜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须所招学生于西文根柢深厚,于中文亦无鄙夷,先训之思,如是兼治,始能有益。”   严复对教科书、对家庭教育和女子教育等专题也有具体深刻的论述,其教育思想丰富而又全面,非本短文所能道尽。福建教育出版社新版十卷本《严复全集》在《严复集》和《严复集补编》基础上进一步搜集佚文,全面体现了严复的教育思想。(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1)差异:西方以实验探究性为主(或理论性为主,或近代科技等),近代科学,中国以总结性为主(或实用性为主,或传统科技等)。影响: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近代科学进入到全面繁荣时代;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3)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作用: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26分)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7分)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⑴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任选上表中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诸多教育名家的原因。(4分)& 如果对两个时期均作了回答,只按回答顺序的第一个计分
(3)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5分)
严复所以翻译《天演论》,正是因为它关于“自强保种”的“达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惊世骇俗,促人思变的作用。就是说,他是想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阐明这样一个中心思想: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反之,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差异。(2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10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差异。(2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1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复翻译的著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