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设置的观点和改进意见写一份报告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四年制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法概述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简称QUT)是1989年新成立的州立大学,位于昆士兰州的首府布里斯本市,其前身是4个专门学院:中心技术学院、布里斯本高等教育学院、北布里斯本高等教育学院和幼儿师范学院。各学院的旧址均保留,所以这所大学有4个校园,共设有8个系,50个专业,10余个研究中心,有博士、硕士、学士和各种在职进修课程,分别培养科学、环境工程、商业法律、信息技术、教育、卫生与健康以及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
  这所大学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原有的各个学院多则有70~80年的历史,少则有30~40年的历史,各系在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已形成有效的运行系统。但是作为一个新大学,QUT面临另外两所州立大学:昆士兰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的竞争,所以教师们都十分努力,要把QUT办得更有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法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当澳大利亚一份全国性的杂志在1992年发起评选最佳大学的活动时,由一个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工作,访问各个大学,对照评比,最后将QUT选为1993年澳大利亚最佳大学。
  该校教育系(FacultyofEducation,亦可译作教育学院)的早期教育专业(SchoolofEarlyChildhood,亦可译为早期教育系)的前身是幼儿师范学院,成立于1907年,最初只是专科学校,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许多教师的努力,这所学校通过考评,晋升为学院,最后又划归QUT,成为教育系的一个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0~8岁儿童的教师,亦即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这个专业有教职工30余人,设有9种课程,培养幼儿教师的课程有三种,一种是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BachelorofEducation);一种是三年的教学学士课程(BachelorofTeaching);再一种是一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书课程(GraduateDiplomainEducation)。读这种课程的学生已获大学本科毕业的学位,专修一年教育课程以便成为教师。三种课程中的第二种,即三年的教学学士课程已停止招生,因为昆士兰政府想从1996年开始实行教师须通过四年大学学习方能取得正式资格的计划,已招来的学生加学一年教育学士课程或一年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以下主要介绍四年制教育学士课程的情况。
一、课程的设置
  在QUT,设立一种课程要通过学校各级委员会的审批,最高级的是校务会(Council),依次是校学术委员会、系学术委员会和本专业的学术委员会。早期教育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都是兼职的,共计9位,其中有4位本专业资深的教授或高级讲师,一位本专业的毕业生,中央和地方幼教协会的代表各一名,私立幼儿园代表一名、教师工会的成员一名,半数以上的委员来自校外,代表不同的社会需求来发表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委员们开会商定课程的目的、原则、内容等,确定了大致框架后,由教师们分组工作,拟出细节,再交各级委员会审定。审定通过后,可在5年内施行;5年后要重新予以修改和审定。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这里涉及培养目标的问题,在一般目标上他们强调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师,具体阐述如下:
  要保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职业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并能在其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品格。
  根据上述一般目标,课程设置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能批判性地理解教育、文化和环境在本地区、全国和国际背景下的相互作用,以及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
  2.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人类发展和终生学习的各种特点、关系和现象,使学生能在将来特定的教育环境中适应儿童在个性、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
  3.使学生能在学习与研究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吸取知识、形成概念、态度和信念,发展职业技能以便在将来特定的教育环境中,能批判性地和反省性地从事教育工作。
  4.使学生成为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去促进社会在自由、平等、公正、美和道德方面的进步。
  5.使学生形成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合作与研究的能力,以促进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承担起个人终生学习的责任。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这里规定的是选择教学科目内容应遵循的原则,实际也是对学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要求,课程的设计者要时时考虑某一科目或某一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以下原则,随时加以更正和修订。
  1.要能够培养学生一种批判性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工作中不断地反省和分析自己的行为。
  2.要突出实际应用和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3.要能向学生提供作为特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和作为社会的一员所需要的专门化和多样化的知识。
  4.在知识方面:
  (1)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2)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相互作用的情境下建构自己的新知识。
  (3)要让学生在校学习的经验成为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的开端。
  (4)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知识和深化的知识。
  (5)课程的内容应从多样化的学科中吸取养分,包括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知识。
  5.维护一个完整有效的课程应当考虑以下两点:
  (1)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能获得的经验是否有价值。
  (2)是否有利于学生将来从事教师工作。
  6.应当能使学生承担起促进自身业务进步和对自己所教育儿童的责任。
  关于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原则,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们强调要培养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教育问题和反省性地进行教育工作。这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教育不是静止的事物,它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只有能批判性地理解现行的教育状况,认识其弊端所在及发展的要求,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以使教育符合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为人师表,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会在教育过程或生活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如果能时时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就可能逐渐成为一个好教师,更好地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里强调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强调成为一个好教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不能给予学生他们日后工作所需要的一切,但是给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使学生在教师职业上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利于不断进步。
  (三)课程包含的科目与结构
  QUT早期教育学士的课程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般的教育和心理理论及实践,是教育系学生的公共课,有6门必修课和相关的6周教育见习,具体如下。
  1.教育社会学(Education in Context)。
  2.人类的发展与教育(Human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教育中的教师职业实践介绍(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Education)。
  4.语言、技术和教育(Language,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5.教与学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6.教育实践的哲学和社会学分析(Sociology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第二部分是教育实践课。这里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课,学习教育策略(Teachingstrategy),共计6个单元,从第二年开始学,每年2个单元。另一部分是教育实践,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有2周教育实践,学生具体下到托幼中心、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低年级去做教育实践。在四年级时,每学期有4周教育实践,共计实习16周。
  第三部分为早期教育课程,包括以下6个科目:
  1.早期儿童的艺术(EarlychildhoodArts),2个单元。
  2.早期儿童语言教育(EarlyChildhoodLanguageEducation),2个单元。
  3.早期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教育(EarlyChildhoodFoundation),3个单元。
  4.早期儿童数学教育(EarlyChildhoodMathematicsEducation)。
  5.早期儿童的科学、数和技术(Early Chidhood Science、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6.整体的早期教育课程(Integrate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2个单元。
  第四部分是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选修课,学前专业学生必修的知识性科目有以下3门:
  1.早期教育中各种关系的处置(Early Childhood Transaction),2个单元。
  2.数学的基础(Mathematics Foundations)。
  3.科学的基础(Science Foundation)。
  为二、三年级的学生设置的选修课有如下12门:
  1.早期儿童与家庭学习实例研究(Case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and Family Literacy)。
  2.托幼机构中的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 for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3.儿童、教师和环境(Children,Teachers and Environment)。
  4.和儿童一起创造课程(Creating Curriculum with YoungChildren)。
  5.早期儿童的艺术教育(Early Chidhood Art Education)。
  6.早期教育中的儿童戏剧(Early Childhood Drama in Education)。
  7.幼儿的日常食物与科学(Everyday Food and Sciencing for Young Children)。
  8.幼儿与音乐教育(Music Education and Young Children)。
  9.广义幼儿课程的日程与常规(Routings for Inclusive Early Chidhood Curriculum)。
  10.给幼儿讲故事(Storytelling in Early Childhood)。
  11.幼儿与技术(TechnologyandYoungChild)。
  12.数学史(HistoryofMathematics)。
  为四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是以下8门:
  1.可供选择的幼儿教育方案(AlternativeProgramsinEarlyChildhood)。
  2.澳大利亚早期儿童教育和家庭问题(Early ChildhoodEducation and Family Issues in Australia)。
  3.早期儿童教育的社会文化条件(Early Childhood Socio\Cultural Contexts)。
  4.早期教育中的道德责任(Ethical Responsibil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5.正常与残疾儿童共同的早期教育方案(Integrating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to Early Childhood Service)。
  6.托幼机构的管理(Management of Early Childhood Servise)。
  7.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8.早期教育中的教育技术(Technology in Early Childhood Contexts)。
  早期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士课程的必修课实际是16门,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计算,内容较多的科目便划分为若干单元,分布在不同的学期来教,学分单独计算。比如教育实践课分成6个单元,学程为3年,算为6门课,完成学习后学生可获72个学分。又如早期儿童的艺术、早期儿童语言教育、整体的早期教育课程、早期教育中各种关系的处置等科目各分为2个单元,早期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教育分为3个单元,5门课共计11个单元,算为11门课。另外,学生必须在教育系的20门公共选修课里选修2门,在本专业的20门选修课里选修3门,按每学期4门课计算,学生共计需学32门课,完成各种练习、作业、实习和考试,方可获学士学位,从学校毕业。
  关于QUT的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方案,总的说来其目的和原则都很清晰,课程结构逻辑严密,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关于教育实践课的安排。从时间上来说,他们给学生四年安排的见习和实习时间共计为22周,QUT的学制是一年两学期,一学期14周,4年共计112周,见习与实习的时间约占总课时的20%,这个比例是较大的。再从方式上来说,他们不是让学生学完理论,又学些一般的方法和模式,稍作准备,就下到托幼机构中去实习。他们为实习配备专门的课,即教育策略课,这种课一方面帮助学生联结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一方面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教师技巧,然后学生再做好准备,下去实习。应当说这种课对学生是有益的,因为学生年纪尚轻,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都不够,社会经验也很少,学了许多知识,一时自己无法融会贯通,更没有什么做教师的经验和技巧,需要有人帮助给予必要的讲解和训练,才能顺利地成为一名教师。
  其二是所有的教育科目都围绕是否有助于学生成为好教师来安排,从各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比较特殊的科目有两个,一个是语言、技术和教育,一个是早期教育中各种关系的处置。头一门课主要集中在语言的理论和技术上,因为学生将成为教师,如果仅仅具备一般的语文和语言水平是不够的,他们应该有较高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能够清楚而有技巧地讲课、与学生及家长交流。第二门课则引导学生注意在教育工作中会面临的许多社会关系与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解这些问题并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对待和处理。
  其三是选修课的设置。几乎所有的选修课都与现实的早期教育问题相关,如早期儿童与家庭学习实例研究,儿童、教师与环境,与儿童一起创造课程,给幼儿讲故事等等。这些选修课一方面是教师的研究题目,是现实教育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是学生的选修课,学生选修一门就直接面对教育实际的某一方面,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也学习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这对学生将来成为有作为的教师很有益处。
  二、教学的基本内容
  课程框架拟定之后,每门课由一组教师共同工作,设定教学目的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再经层层审阅,反复修改,最后得出一份正式的教学计划,分别说明学科名称、学分多少、必修或选修、设这门课的理由、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业要求、授课方式、教科书和参考书目等。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16门课,基本内容如下:
  (一)教育社会学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育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以下5方面的内容。
  1.教育与现代社会。
  2.教育与文化。
  3.教育与平等问题。
  4.90年代教育面临的挑战。
  5.本科目教育见习/行动与对策。
  (二)人类的发展和教育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与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特点和规律。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发展的理论概述。
  2.社会性、情感和道德的发展。
  3.身体和动作的发展。
  4.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5.人类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
  (三)教育中的教师职业实践介绍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教师的作用与责任等。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在特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与教学。
  2.教学的概念。
  3.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实践。
  4.教师作为职业实践者。
  5.本科目的教育见习。
  (四)语言、技术和教育
  教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功能和结构,学会用语言和其他教育技术来从事教师工作。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语言、技术与传播。
  2.语言的系统。
  3.语言、技术、演讲和感染力。
  4.语言和教育。
  (五)教与学的心理学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各种心理特征,使学生学会采用合乎儿童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技巧来从事教学工作。主要内容有如下7个方面。
  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回顾。
  2.学习的认知过程。
  个别差异:
  3.遗传、环境在形成个体差异上的作用。
  4.三种基本的动机倾向性——行为的、认知的和个性的。
  5.不同学习风格的概念。
  6.满足一般与特殊学习者的需要。
  学习环境:
  7.在教育环境中心理倾向的概念与测量。
  (六)教育实践的社会学与哲学分析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社会学和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和分析教育实践,并学会根据哲学和社会学的原则来从事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教育系统的文化与历史概述。
  2.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学校教育。
  3.作为一种哲学系统的教育理论。
  4.教育与生活机会。
  (七)教育实践课
  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原则、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工作系统,学习组织0~8岁儿童学习活动的技巧,理解儿童发展的需要,并能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促进儿童的游戏、交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够分辨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学习兴趣,会记录儿童发展的状况等。这门课共有6个单元,基本内容如下。
  单元1:
  (1)理解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
  (2)管理学习环境。
  (3)通过物质环境的设置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4)通过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5)促进儿童探索、解决问题和交往的教育技巧。
  单元2:
  (1)理解在特定教育背景下的托幼机构。
  (2)设计、实施和评价幼儿早期教育课程。
  (3)现行的课程实践。
  (4)满足个别儿童的需要并促进其发展。
  (5)组织儿童的学习。
  (6)形成个人的教师风格。
  单元3:
  (1)支持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发展性策略。
  (2)为幼儿设计适当的发展途径。
  (3)实践的反馈——幼儿教师的教育策略、作用和责任。
  (4)在早期教育方案中课程规模的决策。
  (5)成人与成人及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
  单元4:
  (1)支持儿童的游戏与学习的进一步策略。
  (2)为幼儿设计适当的发展途径。
  (3)设计学习材料和技术,提供学习机会以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教师、家长和儿童的角色与责任。
  (5)在托幼机构中的游戏与技术。
  单元5:
  (1)幼儿教师的作用、关系和责任。
  (2)幼儿园教学方式多样性的回顾与分析。
  (3)有关戏剧、文学和艺术的教育策略的改进。
  单元6:
  (1)初为教师面临的哲学、社会和职业的问题。
  (2)初为教师的领导能力和主张。
  (3)初为教师如何推进业务的发展。
  (八)早期儿童的艺术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在早期教育中艺术的概念、技巧、方法和价值,了解适于幼儿的各种视听艺术的媒介、器具和材料,学会为幼儿设计艺术性环境和艺术教育方案,承担起教师的责任。这门课有2个单元,基本内容如下。
  单元1:
  (1)视觉表演艺术的哲学基础:一般的理论与实践。
  (2)视觉表演艺术的要素与概念。
  (3)0~8岁儿童视觉艺术能力的发展。
  (4)如何促进0~8岁儿童视觉艺术能力的发展。
  单元2:
  (1)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2)表演艺术:重要的发展过程。
  (3)为儿童的表演艺术能力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九)早期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教育
  教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幼儿的感知觉、身体和动作的发展特点,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特别是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作用,学习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技巧。这门课有3个单元,基本内容如下。
  单元1:
  (1)身体的发展。
  (2)动作的发展。
  (3)感知觉的发展。
  (4)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发展的技术。
  单元2:
  (1)语言发展的理论。
  (2)认知发展的理论。
  (3)语言与认知。
  (4)句法、词法和语言的发展。
  (5)儿童之间的语言交往。
  (6)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
  (7)认知的联结(Connections)。
  (8)智力。
  (9)文化、环境和经验的作用。
  (10)促进语言和认知的发展。
  单元3:
  (1)情感发展的理论概述。
  (2)情感的发展。
  (3)个体和自我认识。
  (4)社会性。
  (5)审美和艺术能力的发展。
  (十)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
  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有关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多种多样的理论和实践,学会观察了解儿童在家庭和托幼机构中语言发展的需要,开始收集材料、设计教育方案并用于托幼机构和小学低年级,并能根据正确的教育理论和好的教育模式来在托幼机构中教语言或识字。这门课有2个单元,基本内容如下。
  单元1:
  (1)语言启蒙。
  (2)观察语言的发展。
  (3)阅读和书写的过程和实践。
  (4)在学校中使用和教语言。
  (5)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往。
  单元2:
  (1)观察和指导儿童在知识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2)教育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教语言与识字的策略和材料。
  (4)满足个别儿童的需要。
  (5)向家长报告并与之协商关于个别儿童和集体教育的方案。
  (6)讨论在语言和文字教学中的重要和典型问题。
  (十一)早期儿童的数学教育
  设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发展儿童数概念的原则,能陈述教师如何制定计划来促进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会设计和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案与策略来有效地满足不同儿童或不同的儿童群体发展数概念的需要,主要内容如下。
  1.为概念的发展作计划(PlanningforConceptDevelopment)。
  2.数概念的发展。
  (十二)早期儿童的科学、数学和技术
  设这门课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评价教师在促进儿童发展上的作用,会讲述和实际地引导儿童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学习,会使用各种方法促进全体和个别儿童的发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整体概念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作计划。
  2.创造学习的机会。
  3.引导个别儿童的进步。
  (十三)整体的幼儿教育课程
  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早期教育课程的概念和方法,了解教与学的特点,能将课程决策过程应用到早期教育中,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决策。这个课有2个单元,基本内容如下。
  单元1:
  (1)早期教育课程的原则。
  (2)幼儿相互作用的游戏是使课程整体化的力量。
  (3)幼儿教师作为课程的决策者。
  (4)兼容多样性可促进课程的整体化。
  (5)创造伙伴关系以利于儿童。
  (6)教师的职业知识。
  单元2:
  (1)教师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2)作为课程实践的游戏的发展。
  (3)幼儿教师的基础职业知识。
  (4)广义的早期教育过程。
  (5)土著与边缘岛民团体的文化。
  (6)形成个人教师风格的理论基础。
  (十四)早期教育中各种关系的处置
  设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响幼儿教育的各种情况、关系及处理方式,诸如各种家庭模式、关于人际交往和团体交往的常识和技巧,学会在口头和书面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这门课有2个单元。
  单元1:
  (1)人际交往的基础。
  (2)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意识。
  (3)团体交往过程。
  (4)家庭和社区的现代模式和特点。
  (5)影响年轻家庭的问题。
  单元2:
  (1)儿童、家庭和社区。
  (2)家庭与教师的关系。
  (3)与家庭相互交往的技巧。
  (十五)数学的基础(略)
(十六)科学的基础(略)
  关于教学内容,主要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原则的具体体现。总的看起来,他们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尽量使学生面向本国和本地的教育实际,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是大量的内容是实际的教育知识与技能,很少纯理论的科目。例如教育系的6门公共课,2门教育理论课,都扣住现实问题和教育实践来进行陈述,2门心理学提供关于人类发展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另外2门则直接探讨教师职业和职业技能的问题。又如教育实践课,主要教学生在早期教育领域实用的教育技能和技巧,诸如怎样设计、实施和评价儿童的活动,怎样设置环境,怎样组织儿童的学习,怎样支持儿童的游戏,怎样开始作一个教师,等等。这门课占了6门课的授课时间,外加16周的教育实习,共计使用1/3强的总课时,可见他们十分重视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实际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早期教育课程则向学生介绍早期教育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这是学生从事早期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有用的知识。
  教育在发展,培训教师的内容和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QUT早期教育专业为了保证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现实的要求,每一年教师都修订教学计划,增加一些新内容,选择新的教科书或参考书,有的科目甚至没有教科书,教学内容来源于各种专门的教育杂志,使教学内容年年更新,始终保持活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确定之后,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来就成为了关键问题。QUT的早期教育专业在培养教师的方法上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他们不仅使用传统的方法,也探索和使用新方法、改进旧方法,努力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让他们学会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QUT培训教师基本方法是以下4个。
  (一)授课(Lecture)
  正式授课是各类教育机构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许多有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但其缺点是所传授的知识容易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对增进学生的能力用处不大。尤其对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如此,但就传授知识来说它又是必要的。在QUT,学生一周只上4次课,每次2、3小时不等,授课方式因科目的不同而不同,理论性较强的课,讲授较多,但常伴随许多实例,图片、幻灯或录像。如笔者曾听一堂教育社会学的课,教师讲澳大利亚的教育现状,举了许多例子,对比其他国家的情况,最后放一段录像,讲一位乡村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颇有故事性,使人不感到疲劳和乏味。
  实践性较强的课,教师通常带来许多实物,在讲授过程中进行演示和示范,让学生实际地认识和体验幼儿园工作的方式。如一节幼儿美术教育的课,教师带来许多普通儿童的美术作品,给学生讲解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然后学生分成小组,或制作幼儿园可使用的教玩具,或尝试使用某些美术活动材料,或阅读有关美术教育的文字材料等,最后又集中起来,共同讨论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的美术活动等问题。
  (二)辅导(Tutorial)
  在QUT,辅导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中的,明确规定1小时的正式上课必须伴随2小时的辅导讨论。通常是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题目,学生自行探讨和讨论,教师从旁辅导,最后学生又集中起来,分别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的问题和结果。
  实践性较强的课,学生常做角色游戏,一组2、3个学生,分别扮演教师与儿童或教师与家长,根据实际问题来发展游戏。
  有时,辅导课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的时间。例如,学生学习了一些组织儿童学习活动的方法,课下分组活动,每组设计制作一个儿童学习角。如认识植物生长过程,认识动物的生长过程,认识信和邮局的功用等等。一个学习角的设计要包含让幼儿看、听、想、做等方面的学习要素。比如关于信和邮局的学习角,设计目的是让幼儿获得以下4种经验:(1)识别不同的邮票;(2)认识造纸的过程;(3)设计自己的邮票;(4)写一封信寄出去。学生给学习角提供了各种邮票、信纸、信封和信箱,用图片和照片说明邮局的设施和工作程序,提供了造纸的用具,有关邮递员的书和集邮册,还设计一种走邮件的棋让儿童玩,还提供一个地球仪让儿童了解邮件走的路线等等。这个设计除了造纸部分让人感到有点偏离主题之外,总的设计是有趣的,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
  学生把自己的设计带到辅导课上,布置起来,向大家陈述和解释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教师和同学一起给予评判。
  (三)实习室的练习(Workshop)
  除了上课和辅导,QUT还有一种颇为独特的培训方式,就是实习室的活动。实习室类似理科学生的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幼儿教育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学生在实习室做各种模拟的教育活动,练习做教师的技能。例如学生在实习室学习引导幼儿讲故事或创编故事的方法,教师先做少量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边做边学。如方式(1)传球讲故事,教师讲开头,并传球,球传到谁手里,谁就讲一段情节;方式(2)扯线团讲故事,一团粗毛线,线头在教师手里,学生交错扯线团,每人扯一段,讲一个情节;方式(3)传头饰讲故事,教师提供一个童话人物的头饰,大家传头饰,并根据头饰来编故事;方式(4)看图编故事,教师展示一张图片,每人根据图片编一段不同的故事;方式(5)用多面玩偶编故事,教师提供一些多面玩偶,学生一边摆弄玩偶,一边讲故事,如有一个玩偶一面是狼,一面是外婆,一面是小红帽,于是学生可以就此讲小红帽的故事。
  又如教师想实际地教会学生与家长交往和谈话的技能,为此教师先做一般的讲解,进行辅导和讨论,另外还组织了4次实习室的活动。在实习室里,教师使用实际的家长来信作为练习的题目,2、3个学生一组,分别和交替扮演教师和家长。第一次实习室的活动是使用开放性的问题互相提问,这次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知识和交谈技巧上的欠缺。第二次实习室的活动,要求扮演教师的学生鼓励家长进行陈述,并对家长的问题提供解释和总结评价,学生交替扮演家长和教师,以体验不同角色所面临的问题。第三次实习室的活动,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特殊儿童的家长交谈的技巧,如一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出众,认为现在的学校不适于自己的孩子,对此,教师应当如何解释。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了各种实际的家庭教育问题之后,学生发现与家长的交往确实有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存在,并不是个人是否善于与人交往的问题。第四次实习室的活动属考核性质的,学生轮流分别扮演家长和教师,就某个实际问题展开模拟交谈,然后教师作出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昆士兰州组织的各级幼儿教育方面的会议上,他们除了举办讲座或是代表发言之外,还常用实习室的方式来向与会者展示某种新的教育方法或教育经验,与会者通过亲自参与,获得实际的体验和认识。
  (四)见习和实习
  见习和实习是师范生必经的学习过程,但是怎样安排它们,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来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QUT早期教育专业的做法是从第一年开始,学生就有见习活动,教育系的6门公共课,每门课有2周的见习时间,早期教育的专业课属于实习的内容,从第二年开始,每学期实习2周。学生在二、三年级的学习中,必须到四类教育机构去实习,它们分别是(1)托幼中心(ChildcareCenter),(2)幼儿园(Kindergarten),(3)学前班(Preschool),(4)小学低年级。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方便的教育机构来实习,选定后,由大学与该教育机构联系,找一位教师作指导者。学生事先对实习做好计划,交给大学里的教师过目,通过后方可以开始实习,实习过半时,指导教师要填写一份评价报告,实习结束时再填写一份评价报告,整个实习期间,基本是学生独自与某个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及儿童交往,大学任课教师定期巡视每个学生的实习,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在实习的评价报告上签署自己的意见。
  学生在头一年的实习中,主要任务是观察和分析教师及儿童的行为,协助教师组织儿童的活动;第二年的实习要求把观察和分析做得更好,并开始独立组织儿童的一些活动。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是每学期4周,这时,几乎所有有关早期教育的科目都已学到,实习便是全面展开的了,学生要进一步观察了解和分析儿童的行为特征,独立组织儿童的一日活动,学生通过了二、三年级的实习,已经变得比较有经验了,实习工作也就可能做得更好。
  除了以上四种基本的培养教师的方法之外,QUT还发展了一种新方法,称为合同学习(ContractLearning),这种学习是把学生将来做教师所需要的,但无法在教学计划里安排的小知识、技能技巧,编成一个个小的学习单元,学生可以选择,并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通常,专业课的教师会指定学生选择若干个单元来配合某个科目的学习。一份合同学习的内容通常包括一系列阅读资料,一份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课下分组学习这些材料,按要求从事活动与练习,并与辅导教师交谈,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最后每个人写一份学习报告,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这种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计分,不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将来工作的需要来选择和学习,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
  QUT的早期教育专业目前为学生安排了以下的合同学习内容:
  1.怎样写教学笔记:教学与思考(Journal Writing:Reflection and Teaching)。
  2.教师为课程做决策(Teachers Making Curriculum Decisions)。
  3.关于教学(About Teaching)。
  4.成人之间的相互影响(Adults Interacting)。
  5.家长提的问题(Questions of Parents Ask)。
  6.人际之间的关系(Interpersonal Ralationships)。
  7.同辈之间的相互学习(Peer Tutoring)。
  8.管理一个孩子的两难处境(Dilemmas in Managing a Child)。
  9.教室里的困境(Classroom Dilemmas)。
  10.走向自我指导学习(Toward Self Directed Learning)。
  11.教室管理的两难处境(Classroom Management Dilemmas)。
  12.学习角的范例(Examples of Learing Centers)。
  13.在教室里的学习角所包含的哲理(The Philosophy behind Learning Centers in Classrooms)。
  14.在发展性学习角中教师与儿童的任务(Roles o fTeachers and Children in Developing Learing Centers)。
  15.建立一个学习角的技术(The Mechanics of Setting UP a Learning Center)。
  16.把学习角付诸实施(Putting Learning Center into Practice)。
  17.教室中的构想:思考的冒险(Classroom ideas:Adventures in Thinking)。
  18.教室中的构想:通盘考虑(Classroom Ideas:Think It Through)。
  19.教室中的构想:付诸实现(Classroom Ideas:Make It Work)。
  20.对儿童使用合同(Interesting in Using Contract With Children)。
  21.混合班(Multiage Group)。
  22.早期教育的教室(Early Education Classroom)。
  23.游戏在一个幼儿学习中的作用(Play:Its Role in A YoungChild's Learning)。
  24.学习书写(Learning About Handwriting)。
  25.实用的昆士兰现代手写体——初学者的字母表(Practising the Queensland Modern Cursive—The Beginer's Alphabet)。
  26.艺术的手写体(Handwriting as an Art Form)。
  27.手写资料的需求(The Need for Handwriting Resourse File)。
  28.与家长交流关于昆士兰现代手写体的问题(Communicating with Parents About Queensland Mordern Cursive)。
  29.儿童与书写问题(Children with Handwriting Problems)。
  30.建立一个书写学习角(Developing a Handwriting Learning Centre)。
  31.自我指导书写练习(Self Directed Handwriting Practice)。
  32.个别管理(Managing Individuals)(电影)。
  33.个别管理:增进教室管理效率的策略(Managing Individuals:strategies of Motivating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ment)。
  34.教师和身体语言:介绍一个小组会议(Teachers and Body Language:Introducing a Small Group Session)。
  35.教室管理:管理教室的方法(Classroom Management:Approaches to Classroom)。
  36.教室管理:教师的技巧(Classroom Management:Tips for Teachers)。
  37.教室管理:辨别有效教室管理的要素(Classroom Management:Identifying Elements of Effective Classroom)。
  38.使用教学大纲(Using Syllabuses)。
  39.小学数学教学大纲(The Maths Syllabus)。
  40.小学科学教学大纲(The Science Syllabus)。
  41.小学社会学科教学大纲(The Social Studies Syllabus)。
  42.小学健康教育大纲(The Health Syllabus)。
  43.早期教育方案设计(Proramme Planning fo rEarly Childhood)。
  关于QUT的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学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他们在培养教师的总体方式上的创新。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方法通常是讲一些理论,再讲一些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然后见习实习。学生本无做教师的经验,只是在课堂上听或到幼儿园看,收获也十分有限。实习是首次尝试,难度较大,不易做好,而且师范生通常只是在毕业前做做短期的实习,还没来得及悟出什么道理就毕业去做教师。这时学生只好边做边学,于是就可能接受消极的影响,或者在管理儿童上随心所欲,做出一些违反教育原则的事来,如体罚、辱骂孩子,或者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不许走动。
  QUT在培养教师的方式上增加了两个步骤,第一是专设一门教育策略课,帮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并教一些具体的教师技巧。第二是设实习室,让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尝试和练习做教师的技巧,获得一定的经验后,才到真正的托幼机构去实习,而且实习也是循序渐进,要求愈来愈高,时间愈来愈长,学生可以在多方面的指导下,反复地尝试与练习,形成初步的教师能力和风格,离校后可以更好地承担起教师的职责。
  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教师的技巧。学生从小能记忆起来并加以模仿的是他们自己受教育时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如果不加以特别的培训,学生将来会以同样的方式去教自己的学生,也就是以对待中小学生的方式去对待幼儿,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幼儿,但这是违背幼儿教育原则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适合于幼儿教育的技能呢?QUT的做法是教师先做出示范,以类似幼儿园教育的方法来教学生教育的技能技巧,指导学生在做中来学习,通常人们同意幼儿应当在做中来学习,因为他们的经验少,思维水平低,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有效地学习,但人们通常忘记大孩子乃至成人也是在做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更有效,尤其是当学习的内容是操作性技能时。当教师与做理论研究不同,后者主要涉及一系列头脑的活动如阅读、思考、文字或语言表达等。做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操作性技能,如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以合适的言语和儿童交流,设计学习活动并付诸实施,给幼儿讲故事,做家长工作等等,这些能力不是天生成的,也不是通过听课而轻易地获得的,必须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为了使学生的教师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合理的发展,就要让学生在学校时有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来学习,例如让他们在课堂上做角色游戏,展示自己的活动设计,在实习室做操作练习,在课下分小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学会具体的教育技巧,学会与同事合作,学会做一个好教师。
  四、思考、比较和有关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若干设想
  初步研究了QUT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后,再回过头来思考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感到QUT的体系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一)任务明确,教育效率高
  QUT的幼儿师范教育属大专以上水平。学生高中毕业后,学了3~4年的教育专业课程以便成为幼儿教师或其他部门的幼教工作者。大学还设有硕士和博士课程,学生工作几年后,可以再到大学深造,然后可以从事更高层次的幼教工作。整个体系基本面向幼儿教育实际,教育任务就是让学生获得有用的教育知识和实际有效的教育技能。
  在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高师的学前专业,学生从高中毕业,入学学习4年的教育课程,准备成为幼师的教师或其他部门的幼教工作者,也就是说他们主要准备去教别人如何做一个好的幼儿教师或指导父母及其他人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高师的学前专业并不面向幼儿园,学生主要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和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幼师和幼儿园做少量的见习和实习,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又没有幼儿园工作的经验,他们本身很难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怎么会有资格去教别人做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呢?
  再说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是初中毕业,到校学习3~4年,但其中50%的时间是学习普通高中的文化知识,30%的时间是学习音乐、舞蹈和绘画技巧,只有20%的时间是学习教育课程。也就是说,幼师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普及高中和艺术知识,这实际上偏离了设立幼儿师范的宗旨,使幼师的课程变得十分复杂并充满了矛盾。每逢修订幼师的教学计划时,各门课的教师争吵不已,希望给自己的课争取更多的课时,以便让学生更像一个完全的高中生或是一个完全的艺专生,幼教专业的科目由于陈旧乏味,基本处于劣势,难以扭转乾坤。
  理想的办法是什么呢?大学可以继续办学前专业,但直接面向幼儿园,幼师没有义务接受其毕业生为本校教师,除非他们能证明自己是好教师并学有所长。幼师改为两年大专,把高中课程排除在幼师课程之外,让普通教育体系去完成学生的高中教育。学生从高中毕业之后,进入幼师专修两年教育课程,然后到幼儿园做教师,这样可以压缩幼师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内部矛盾。
  关于音乐、舞蹈和绘画的技能技巧课,只将其基础和必要的部分列为必修,加深的部分列为选修,不得干扰正常的教育课程的实施。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来,他们也许并不擅长音乐、舞蹈和绘画,但是他们会以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高师和幼师可以展开竞争,看谁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合格教师来,优胜劣汰,以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实用并随时更新
  QUT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属于实用的知识,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获得许多必要的教育知识,但更多的是获得了实际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技能。每年校方都正式或非正式地征求各方面对课程和教材教法的意见,然后根据这些意见对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现实的要求。
  另外,QUT为了让本校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体现出教育发展的新水平和新成果,也经常在教材中增补新的内容,选择新的教科书,使学生总是获得新知识,了解教育界的新动向,将来可以更好地从事教师工作。
  在我国,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十分陈旧、空洞和缺乏实用性。从50年代至今,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和6种教学法的内容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届一届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当教师后又教同样的内容,高师的教材与中师的教材没有多少差别,几十年一贯制的长期重复,教师教得乏味,学生也学得厌烦。由于这套教学内容体系大致是从苏联40、50年代的教育体系中抄来的,许多内容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色彩,真正属于教育科学的内容并不多。学生花许多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主要收获是能把它们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复述出来,对学生从事实际的幼教工作并没有多少帮助,或者照许多幼师毕业生的观点来说是基本没什么用。因为幼师的教师与幼儿园并没有多少联系,他们不十分了解做一个幼儿园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主要是根据教材来照本宣科。而这套教材体系却是一套封闭的,基本停留在50年代对教育的认识水平上的僵化体系,它的存在不仅不能对幼儿教育实际有什么真正的指导作用,反而制约了幼教事业的发展,妨碍了幼教事业的现代化,已经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合理的办法应当是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原有的这套封闭的体系,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实际要求的,科学的和开放的新体系。这个体系要保留属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精神的精华部分,吸收国内外现行的优秀思想和先进经验,对现代幼教事业有实用价值并能够经常加以修改、补充和订正,使之常用常新。
  为了建立这样一个新体系,我们需要召集各方面的有关人士,诸如高师的专业课教师,幼师的专业课教师,幼师的毕业生,优秀的幼儿教师,以及其他方面的幼教工作者一起来讨论和论证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应当是什么,应当为幼儿师范设一些什么样的学科,各个学科应当包含什么样的内容,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指定专人去拟定教学大纲,再请专家对大纲进行审定,通过后,才开始编教材。
  基本框架形成之后,每过3~5年,就对其进行重新讨论和修订,教材也随之加以修订,使之经常更新。应当鼓励不同的出版社编写出版不同的教材,展开竞争,以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训练学生实际的教师技能
  QUT很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只给学生安排少量的正式上课,教师不在课堂上讲解全部教材的内容,只是提纲携领地讲,大部分的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去读书,参加辅导讨论,小组活动和实际练习来完成。
  学生可以就教学安排、作业和考试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并不总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双方可以协商,寻求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可以学会有独立见解,有自学能力,会与别人合作和进行研究,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工作。
  在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中,关于幼儿教育专业课,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正式上课,教师总是要把教科书中每一个内容都讲解一遍,给一些固定的解释,要求学生在作业和考试时能复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和受制约的地位,加上教育专业课的内容又十分陈旧乏味,不像学音乐美术那样令人愉快,所以许多学生对教育专业课很厌烦,课下不愿花时间学习有关幼教专业的内容,只是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一下,把考试应付过去完事。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改革教材和教法。首先我们应该为幼师提供新型的教材。这种教材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包含有许多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和大量生动的事例,它们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研究,并努力去探讨包含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的许多奥秘。教育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终结,许多有关儿童发展与教育的问题还有待于人们去研究和发现。一份好的教材应当能帮助学生为将来的工作找到一个最佳的起点,使他们既能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又能具有批判的眼光和探索的精神,以便继往开来,推进幼教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去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认为只有自己和教科书是唯一正确的,一味地只是向学生满堂灌输,而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设法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学时间,小组活动时间和动手操作练习的时间,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来。
  再者,在教学中要花大力量来培养学生实际的教师的技能技巧。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误解,人们一谈到幼师学生的技能技巧,立刻想到的是唱歌、弹琴、跳舞和绘画等方面的技巧。实际这并不是教师的职业技巧,只是一般的技能技巧,人人都可以学习并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并不因此人人都可以做教师。当然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具备这些技能技巧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儿童的活动。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他首先应当具备的技能技巧应教育的技巧,也就是他懂得如何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会区别对待各种不同的儿童,懂得怎样做才能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会组织安排儿童的活动,会从不同角度来促进儿童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会与同事合作,会做家长工作,会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会在教育方法上有创新。如果一个幼师毕业生只是擅长于音乐舞蹈,对于上述教育技能一窍不通,那是绝对做不了合格教师的。
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但又极易受到伤害,他们需要真正理解他们,懂得怎样保护和引导他们发展的人去做教师。幼师应当集中力量培养这样的教师,而不是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培养艺术人才。现在许多幼师生毕业之后并不去从事幼儿园的工作,而是去做导游或到文艺团体工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幼师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偏离了幼师的培养目标,应当加以纠正。
  总之,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幼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原则,明确幼师的任务,调整幼师的课程结构,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和争端,更新教育专业课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幼儿师范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在从事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参考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经验,就可使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改革,使幼儿师范教育踏上一个新台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