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园论文良好的生活习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论文:如何培养3-4岁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引言
  习惯是一种养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使人的一生受益。随着食品的极大丰富,供人们可选择的食品已十分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也逐渐养成,如偏食、挑食、不按时用餐、用餐时不专意等等,这种现象在幼儿当中更显突出。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从个体来说,不良的进餐习惯不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影响良好个性的培养从而影响之后的生活。从社会来说,每个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祖国建设的明天、未来民族兴旺。
  好的习惯必须要从小抓起。英国思想家培根也曾说过:&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培养,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可见幼儿是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最佳阶段,更进一步说,小班阶段更是最佳中的最佳。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跨入集体生活,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1.1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表现
  由于幼儿自制能力的一般,不良习惯一般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天性。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东瞧瞧西看看;爱唠嗑,一到吃饭时间就总爱说个不停;拿着碗边吃边玩。同时幼儿又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自己吃饭而依恋老师,一到吃饭就拿着自己的碗玩,等到最后让老师喂着吃。当然还有很多进餐本身的习惯,比如挑食一看到青菜就用手抓出来扔在一旁,吃的满桌都是饭菜,不会用勺而直接用手抓着吃,舀一口就含在嘴巴里怎么都不吞下去,喜欢汤泡饭等等。
  1.2不良习惯的成因
  1、病理因素
  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幼儿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2、饮食不当
  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酸奶、巧克力、可口可乐、果冻&&,无不刺激着每一位幼儿,而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都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想吃啥,就给他买啥,营养没问题,致使他们无节制吃零食的现象有增无减。
  3、教养不当
  由于家长娇惯使部分幼儿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或从小没吃过的食物至今仍不肯吃。
  4、活动量不当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量。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喜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且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也影响了幼儿的进餐量和食欲。
  5、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也曾意识到幼儿有不良饮食问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采取强硬手段,在幼儿园里,也会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幼儿快点吃饭,不快点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恐吓幼儿,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产生厌食的情绪。让幼儿加快进餐速度,是可以保证老师的工作进度,但进餐过快会导致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就进入肠胃,影响了健康,不利于消化。
  1.3良好的进餐习惯
  1、按时定位进餐,进餐前有准备。
  进餐前,告诉幼儿要吃饭了,要求他们洗好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吃饭时切忌放任幼儿端着碗到处走,边玩边吃。每顿饭应有大致的时间限制,既要求幼儿细嚼慢咽,又不要拖得太久,应该专心吃饭。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除了三顿饭,1~2次点心之外,要控制零食,使幼儿养成吃好三餐的好习惯,教育幼儿不要贪食,以免消化不良。
  3、不偏食。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幼儿的健康,而且形成固定的口味之后,长大成人也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膳食多样化才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4、注意进餐卫生和礼貌。
  注意进餐卫生,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掉在桌上或地下的东西,把掉在桌上的东西放在公用盘里,使用自己的餐具不吃别人的饭菜等等。自幼儿上桌开始,就应该培养良好的进餐礼貌,如咀嚼喝汤时不应发出大的声音,夹菜时不可以东挑西拣,不能那手去抓饭菜,不糟蹋饭菜等。
  2.如何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比较艰难的过程,不仅要靠保教人员,同时也要依靠家长。
  幼儿首先是在家里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包括行为、生活习惯,那么在幼儿进餐习惯这一方面必然也是如此。 父母要了解科学喂养幼儿的常识,家庭食品要多样化,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并尽可能地烹饪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激起幼儿食欲。进餐前要引导幼儿先洗手,并且洗好后不要到处乱摸,避免接触到细菌。进餐时懂得餐桌礼仪,比如:有人夹菜要说谢谢,吃饭要安静进餐,不吵不闹等基本常识。同时通过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去吃各种食物,不要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幼儿。同时,父母应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针对幼儿特点对症下药,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相关工作,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自觉性。
  2.1酝酿愉快的用餐气氛,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
  营造熟悉的环境 而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后,一般不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会经常哭闹,而这很显然是不利于常规的培养的。因此在幼儿第一天入园后,就要为他们营造-个熟悉的环境,通过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生活。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都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这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餐前安静活动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从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餐前玩具可以使幼儿将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合理组织 而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合理组织,使得幼儿有良好的进餐情绪。教养员要注意幼儿吃饭时的取暖和降温,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应是幼儿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同时教师在幼儿进餐前不要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错了事,老师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教师要保证幼儿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着进餐,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2.2 常规培养
  一个宽松的进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去吃才不会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是十分有利的。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餐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餐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我在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幼儿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老师应给幼儿讲自由活动是不能影响别人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在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之后,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纠正已有的坏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新习惯。在这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引导为主。
  在我园,要求幼儿在餐前玩一些楼道里的玩具;让动作慢的孩子先洗手做准备;扣手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去分饭;吃饭的时候胳膊肘不能上桌,以免孩子趴在桌子上;拿勺子的方法正确,盯着自己的餐具吃,不能东张西望的;饭菜要一口饭一口菜的吃,而且不能直接拔到嘴里,要舀起来吃;还想添饭的孩子,要把勺子放在盘子里举拳头;想要添菜,要把勺子放在碗里举手;都吃好了,准备喝汤,就把勺子放在盘子里举手。所有的过程要求幼儿少说话,以免幼儿引起呛食洒汤。最后幼儿扣手起立,插好椅子,去送盘子和碗,然后拿纸擦嘴,漱口完成后,出去散步。
  2.3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方式 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方式引入,同时加上一些多媒体资源的使用,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幼儿接受并尝试更多可以作为食物的东西,同时还可以认识到一些现有习惯的错误和危害。
  幼儿园经常会吃蘑菇,很多幼儿都不爱吃,把蘑菇扔在了公用盘里,我们给幼儿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兔妈妈去采萝卜和蘑菇,回来小兔们都爱吃。这时介绍萝卜、蘑菇,并且还介绍了其他几个相关的菜肴,让小朋友也来假装的吃萝卜和蘑菇,吃了变得很聪明,战胜了大灰狼。激发小朋友想尝一尝的欲望。等到幼儿园再吃蘑菇的时候,老师把故事提出来,调动了幼儿的食欲,挑食的现象明显的好转了。
  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活动,向幼儿介绍蔬菜,水果,知道它们都是有营养的食物,讲解偏食、挑食的危害,并开展小商店、小菜场、小食堂等游戏,使幼儿对各种食物产生兴趣。
  参观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良?的进餐习惯,组织幼儿去厨房看厨师怎么把食材变成美味的菜肴,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对菜肴有了期待,从而增加了幼儿的食欲,幼儿在进餐的时候食欲特别的好,都是大口大口的吃饭,挑食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
  带着幼儿到菜地参观,让幼儿在具体、形象、生动的自然环境中感受不同蔬菜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生长方式和不同的营养价值,并感受到种菜的辛苦,使幼儿对蔬菜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对蔬菜产生兴趣。回来以后通过植物角来发挥教育作用,请家长配合,每个幼儿都种植一种蔬菜,如豆芽、蒜、葱等,让幼儿都为自己所种植的蔬菜负责,看谁种出来的蔬菜能长得快,这样,小朋友都在种植中体验到种菜的辛苦与不易,在进餐时葱、蒜扔&公用盘&的现象也自然减少。
  树立榜样,循循善诱 幼儿的模仿意识较强,所以同伴的影响力非常大。而且这阶段的儿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明显增强,所以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榜样,对一部分孩子会有很大的作用。这时让他们一起进餐,鼓励幼儿以他们为榜样。在遇到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吃一种东西时,只要有一个人在吃,就立刻将其树立为榜样,老师在这时候说:&你吃得真好&、&这东西可有营养了,你今天吃了这么多,一定会越长越高,越来越聪明&。孩子都想长大、想聪明、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很快就会有&老师你看我也吃的&或者&老师我也聪明&的话语,然后就全吃完了。
  餐前引诱,打好&预防& 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模仿老师。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猜谜或者夸张的方式来告知幼儿今天这个菜的内容,从而引发起幼儿在即使不喜欢该菜的情况下也会被引发起相关的兴趣。有时候在分饭之前老师会让幼儿猜猜今天吃什么,然后夸张的大声说&我最喜欢吃这个了,留给我吃吧。&并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同时其他老师立刻给予配合说:&不行啊,这是给小朋友吃的,噍,黄的土豆丝、绿的青椒丝,都好看啊,小朋友都喜欢吃,是吗?&小朋友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一个个都争抢着吃,吃完了还要再加一点。这一切的发生使我们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新的改变,这也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打下了基础和保证。
  浅尝即止,逐渐加量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浅尝即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反正就是一口,吃下去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的就会比较容易排除。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他的身心慢慢的适应食物、接受食物。而&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说话得再三思量,不能因为一句话而前功尽弃。表扬需要适时给予,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
  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这时抓住孩子&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给予孩子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sticker是他们的最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在一日的活动中,因为他的进餐表现,多给一些在活动中的表现机会或者优先权,调动他的积极性,这会更加增强他克服挑食的信心。
  当然,上面的这一切都是从环境和周边来解决孩子的习惯问题,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幼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陈鹤琴教育家提出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第一条就说到&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还提到: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孩子们从听老师讲方法,到自己实践,也许第一次、第二次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协助,但慢慢的,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他就能独立去完成,渐渐地就会变成习惯。而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而教师在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基础之上,更要重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而适当的主动探索,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理解的反而更能成为习惯。
  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 从幼儿进入幼儿园小班第一天起,我们要通过家长了解每个幼儿在家的进餐情况,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制定一份计划,以月或季为单位,确定好要培养这一阶?幼儿所要达到的进餐习惯目标。同时在日常根据各个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清淡可口的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3.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方法的培养,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时候的挑食,偏食问题得到了改善:很多幼儿平时不爱吃的胡萝卜能大口的去吃了,西兰花这些平时很少吃的菜也会去尝试,蘑菇青菜也会多咀嚼,不把他们直接扔掉。幼儿学会自己去吃东西,不要老师去喂:我们班的孩子向一帆,他家里请了保姆,孩子就一直不会自己去吃,每次都等着老师喂。我们告诉他要自己吃饭,要不然别的小朋友会笑话你的,向一帆尝试自己拿勺子去吃饭,虽然吃饭速度很慢,但是孩子在努力着,我们非常的开心,也为他加油。学会拿勺子,不用手去抓饭:幼儿会把舀不到的饭菜用手拨在勺子上再吃,还有的孩子是直接拿手去抓着放在嘴里。我们教幼儿用勺子把饭菜归在中间,再舀,很快的,孩子的手干净了,也不用手去抓饭了。桌子上明显干净,掉在桌子上的东西也能放进的公用盘里。等等。有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的食欲大增,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
  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成人细节上的一次疏漏,都需要用十倍的努力去弥补。而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我们老师能做到的不是训斥、埋怨孩子,而是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子想办法,用心去开启他们心灵之门,他们会敞开心扉接纳你,喜欢你。
  总之,良好进餐习惯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吃来取得的。平衡的膳食,吃进去才能发挥其作用。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关系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家园配合正确引导幼儿,我想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致谢 本文完成感谢王连稹老师的热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梁志 《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学习习惯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陈艳 《幼儿进食中存在的教育与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
  3、空直幼儿园 《儿童教育与保健问答》 国家出版局 1991.7
  4、吴颖莹 《幼儿进餐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1
  5、唐华 《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 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3.5
  6、阎汝莹 《幼儿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1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军艺19岁校花黄筱婷清纯照曝光 舞姿柔软似水
19岁完美超模
棚拍-机车MM棚拍-机车MM
被影射曾援交的女星们(图)
《二炮手》海清裸肩浴照曝光 镜头疑因尺度大被剪
最青春!杭州武汉艺考现场美女如云(组图)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有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论文,希望帮助到您。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大胆&、&主动&、&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活动,而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的我,通过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不断感悟,概括出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共广大幼教同仁参考和借鉴。
一日活动都是课程,课程必须生活化、游戏化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例如:我在教幼儿玩&世界商贸银行&游戏时,把幼儿分成六人一组,共分成五组,每组发一种工具若干件,制造不同形状的纸币,规定在五分钟内完成,然后把纸币存到银行,数量越多就胜利。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一组把多余的工具相互交换成自己那一组所需的工具才能完成的,这样幼儿不仅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集体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学会了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达到了幼儿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一日活动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少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一位哲学家说:&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比如:我所教的班是一个混合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有的不团结友爱、有的不讲卫生、有的没有礼貌、有的没有整理玩具物品的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一个&每天竞选班长&的行动,由本班幼儿推选,说出他的优点,然后举手表决,超过本班幼儿人数的一半就当选,最后教师总结,今天没有当选的幼儿还有很多都表现不错,可能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希望继续努力明天当选。这样既不让没有当选的幼儿感到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同时又教育了他,使他该掉了不良行为习惯。
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态度要温和,切忌粗暴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比如:有一次,我带幼儿玩&三只小羊&时,发现大羊头饰不见了,于是我奇怪地问:&小朋友们,大羊生气了,跑到哪一个小朋友身旁了,快找找&。&我话刚一说完,发现廖峻洁小朋友突然脸红了,他见我在看他,连忙把头饰藏起来。我又说:&我知道有一个小朋友最喜欢扮演大羊了,所以大羊早就跑到他那里去了,我们欢迎他上来好吗?&这时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大羊&的出现,结果他上来了,我摸了他的小脑袋一下,给他带上头饰,开始玩游戏了,我笑了,他也笑了。
一日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合理正当要求
我有一本很大的绘画书,突然&不翼而飞&,我&明察暗访&才发现是本班的一位家境有点困难的小朋友拿的,我问她&你喜欢这本画画书吗?&她点点头,我说&老师就送给你吧!&她高兴地说&老师,我错了,谢谢!我喜欢画画,可妈妈就是不给买,这样我就把画画书带回了家。&我说&孩子,以后你需要什么,给老师说一声,老师会尽量满足你的。&她搂住我的腰说&我能叫您一声老师妈妈吗?&我激动地说&可以,可以。&通过这件事,让我感悟很深,家长和老师要满足孩子的合理正当要求,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
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贯穿一日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比如:我班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小男孩,每天来到学校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什么东西都有,每天检查他睡觉的床上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给他说了几次他还是老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抽十分钟的时间给小朋友讲&你喜欢谁?&、&小猪变干净了&、&母亲河哭了&等等讲卫生的故事,每一周请校医来上卫生保健课一次。这样过了不久,他真的改变了许多,同学们喜欢跟他玩了,老师也喜欢跟他做好朋友了。
本文由精品教育网幼儿教育论文栏目提供!
上一篇:下一篇:
将此信息分享到: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0:50: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DOC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浅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
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有的幼儿有吃手指的坏毛病,这些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影响。象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形成。
  一、幼儿不良习惯表现及形成原因
  (一)父母太多的呵护和包办。数据显示:如今,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因此,中国父母活得比世界各国的父母都累。据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调查,京沪两地中63%的小学生要父母帮助穿衣服。北京、天津等五大城市中,60%的孩子早上起床不叠被子。中国家长在对孩子的付出程度上,在世界排名首屈一指。在调查中,询问孩子心中最崇拜谁时?中国父母最多排在11位,前面全被歌星、球星等偶像占据;但在日本、美国这些国家,父母付出远没有中国父母多,但却在孩子心中高居第一。这样鲜明的数据,真实反映了目前中国“小皇帝”们的现实状态,她提醒:“中国的父母应该醒醒了!”
(二)教师的不经意间影响。
  部分孩子在入园前好多习惯就已经形成了,不管是好的还是不良的习惯,入园后他分不清他的习惯是好的还是不良的,在平时的幼儿园生活中他的习惯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就会的到巩固,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巩固。我园小班的洋洋小朋友爱抓人,很多家长向我告状,我就针对这情况到班级了解,结果洋洋和洋洋的家长说出同样的话“在家抓人习惯了”。如果老师细心多了解观察,这种现象就不会屡次发生了,并且“抓人”就不会是洋洋的习惯了。
  (三)同伴间的影响。有的孩子就爱模仿他人,对同伴的行为习惯辨不出对错,无意间就效仿了。中班有个孩子口袋里有许多幼儿园的玩具,当老师发现时问他,他说看某个小朋友拿的。
  二、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养成教育融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不能大声喧哗,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后会把玩具摆放整齐,不能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拿我们班的潘少杰小朋友来说吧:他做事总是我行我素,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玩具不会收,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在活动中,孩子学会把玩具分类,并放在指定的地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时时提醒孩子以“送玩具回家”的形式,提醒孩子把玩具收好。还有一次,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可见,对于小班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
  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在情急之中我想: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
  &&& 洗手歌
  吃饭之前要洗手,
  轻轻拧开水龙头。
  先把小手打打湿,
  再用肥皂搓搓手。
  搓手心,搓手背,
  甩甩小手真干净。
  && 漱口: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来。
  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3、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
  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宝宝学会了”专栏,用不同颜色的泡泡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如红颜色表示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黄颜色表示能好好吃饭,绿颜色表示能安静入睡。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条条小鱼里,每周评比一次。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挣做好宝宝,得到泡泡,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在家里同样请家长最好不通过批评就达到教育的效果。过分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与其对一件件细小的事横加指责,不如让他帮忙做些家务,以激起其积极性,根据情况,把一些家务分配给孩子,孩子会因为发挥自己的能力,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上进心,为使他们做得更好,父母要对日常家务安排好,并自己带头遵守,比如游戏时间,晚饭前做家务时间,看电视时间,睡觉时间,都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这就避免了一整天不停地训斥孩子“看电视要看到什么时候”等等。如果孩子完成得好,一定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洗了这么一大堆碗,真是帮妈妈大忙了,谢谢!”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肯定就如同得到表扬,会信心大增,无论做家务,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更积极地去努力。
  例如;我班刘心泽小朋友的家长就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设立了评比表,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好★中△差╳,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孩子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的情况在周五晚上总结,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进行表扬和一定的奖励;许小斌小朋友的妈妈发现评比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就通过家园信箱告诉我,由我再向其他家长介绍。
  林可欣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评比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12月24日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林可欣今天学会了拣米,既认真又耐心,拣出的米非常合格》。”
  (二)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讲练的内容看,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进餐方面,饭前洗手,进餐时正确扶碗、握筷,不随便讲话、大笑,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放好筷碗,漱口、擦脸、洗手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提醒、督促,还可以结合孩子喜欢的扮家家的游戏中练习、强化。睡眠方面可以包括,睡前刷牙、洗脸洗脚、按时上床,能独立入睡以及脱下衣裤折叠整齐,放于固定位置等等。总之,与幼儿生活的每一环节紧扣,具体明了,保证幼儿生活作息有规律,爱清洁、讲卫生,有序和高质量。最终,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三、幼儿园要帮助家庭实施素质教育
  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是幼儿常规养成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作为父母要懂得习惯是养成的,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育中家长的被动状态。幼儿园要根据家长的需要,形成家庭、学园协商的,互补的,和谐的强大合力。要从传统的旧观念中把家长从被动为主动,从客体为主体,这一转变过程并不容易,在研究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体作用,在课改中也把家庭教育列入重点,提倡家园合作,共同促进。教师思想上的转变,从而带动家长的观念更新,教师经常与家长共同讨论幼儿的教育问题。有时家长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来询问教师,我们的教师总能和家长一起分析,寻找对策,共同提高。为了让家长摆脱那些不正确的,传统的,习惯的教育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组织家长开展了两次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如何让你做个成功的父母”讲座,则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儿保健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系列的家庭讲座使家长受益匪浅,在家庭教育中能更主动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家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家长们基本上把智力开发、知识性传授放在首位,对于良好生活习惯还不够重视,没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一厢情愿地造就“神童”和“天才”,期望子女出人头地,以能做几道算术题,能识几个字,能念几首儿歌,能跳几支舞等作为衡量孩子唯一尺度,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同时也说明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有误,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子女得到全面的发展,一个良好生活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的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定期的开展讲座活动,咨询活动:侧重咨询的知识,或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确实地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有效地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家园合作,形成合力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伊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时机,及时果断地提出要求,并坚持始终地让幼儿去实践。尤其当孩子入托或进入幼儿园后,应多与园方在对幼儿习惯培养的要求、做法上保持一致,家庭与幼儿园实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习惯。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的要求、做法不一样,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
  1、家长会:召开期始家长会,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要求他们自己会拿勺、会穿鞋子、会独立进餐,这些要求,请家长在家也应配合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家长开放日:教师在孩子入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他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快速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3、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三)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1、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教师要全面观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观察记录,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要多注意这方面教育,教师可把记录放在“小问号”信箱,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放进“信箱”里,让老师在园配合教育。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分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直到脚掌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习惯与健康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