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网上问了代做毕业设计大概多少钱,1300.这哪个打码平台价格高高的吓人。同志们你们有遇到过的吗

-&br&一般人,三十歲前都賺不到大錢。&br&三十歲後要賺大錢,前題是,要看你三十歲前「投資自己」了沒有?&br&&br&你都不願投資自己,你的上司,你的員工,更不可能看好你,把他們珍貴的資源,投資在你身上。&br&&br&若是如此,三十歲之後,你就會真切地體會到,「人生開始走下坡」的滋味。&br&你會後悔你省下來的「毛毛錢」。&br&&br&但,千萬切記,錢花了,不一定就能賺回來,&br&旨在「投資自己」的花錢,才有回收的機會。&br&&br&ps:&br&&br&有人問道,什麼叫「投資自己」,我的意見如下:&br&&br&學習未知的學問。鍛練欠缺的技能。見識陌生的世界。以及,結交比你更好的人。 &br&&br&更重要的,給自己犯錯的機會。&br&&br&說到底,也就是一句話,犯錯。&br&&br&人不犯錯,不能長進。&br&&br&三十歲前,要把所有的荒唐,固執,勇敢,夢想,幼稚,非理性,無邏輯,熱血澎湃,一意孤行,不畏人言,一切一切可能的「瘋狂」給實現了,即使不能實現,就算慘敗了,你還能平地而起,還能打翻身仗。&br&&br&三十歲之後,你就不是為自己活了,是為你的老板,為你的員工,為你老婆孩子,為你年邁的雙親而活。在我眼中看到的世界裏,三十歲之後,絕大多數的人,就開始沒有自己了。也許有些人還能「繼續犯錯」,但,種種羈跘會不請自來,躲都躲不掉。&br&&br&重要的是,犯錯。&br&&br&三十歲,是道坎,因為你知道有這道坎,所以,三十歲前的你,會「雖千萬人,而吾往矣」。一定要「雖千萬人,而吾往矣」。一定要撞牆。不撞牆,你的人生,會失去很多意義,有一天,你總會後悔。你會對年輕時的自己,失望……。&br&_
-一般人,三十歲前都賺不到大錢。三十歲後要賺大錢,前題是,要看你三十歲前「投資自己」了沒有?你都不願投資自己,你的上司,你的員工,更不可能看好你,把他們珍貴的資源,投資在你身上。若是如此,三十歲之後,你就會真切地體會到,「人生開始走下坡」…
谢邀。本文谢绝知乎日报在内的任何形式转载。&br&==================================&br&&br&我是个安全感爆棚的人,我不会从物质基础里面找安全感,我的安全感来自我自己。&br&&br&从小家境一般。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时候,有一次放学后跟着同学买了一块钱的冰糖葫芦吃,回家后被父母骂乱花钱。&br&&br&我拿奖学金出国的时候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应该刚过一千吧,从那以后我就经济独立了,到不是我性格倔强想早早独立,反正也没得选。&br&&br&不过说我性格倔强也没错。&br&&br&但是我并不会怨恨父母,因为我没觉得家里穷,小时候身边的人家境都类似,有些父母被下岗潮影响的,日子还不如我家。特别糟的也有,记得有位小学同学,父母双亡,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还是断了一条腿的残疾人,爷孙两人靠着爷爷的残疾人补贴过活,这是真的穷。&br&&br&反观我的父母,能保证我三餐吃饱,长身体的时候顿顿有红烧肉和肉面筋吃,我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一块钱的糖葫芦,不吃就不吃呗。&br&----------------------------&br&&br&&br&&br&从小谦卑的家境,让我学会不要从物质中找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自身。&br&&br&当年进大学的时候,我放弃了商学院,选了工科——我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我有着扎实的数理基础,而且我还有一个工程师的学位,这样不管世界经济变成怎样,不管以后身在何方,我都能生存下来。&br&&br&大学期间,我在某个BB银行做实习生,虽然不是写代码的岗位,但是我还是靠着空闲时间写了个小程序,这个小东西他们直到现在还在用。后来我的老板去了另一家BB银行工作,顺带把这个小东西也带了过去,于是他们家也用上了,一直用到现在。&br&&br&不久前和老板吃饭,他还跟我讲起这个事情,我跟他开玩笑还说到这个小东西没收你钱,以后需要你写推荐信的时候得勤快点。&br&----------------------------&br&&br&&br&实习期间小有贡献,return offer自然是少不了的。这样一份高薪名企的工作,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还是挺诱人的,但是老板跟我聊天,大意是:“你想回来我肯定会招你回来,但是你真的想做这份工作吗?你完全可以去一个更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作。”&br&&br&老板身家几亿,在投行做高管每年几百万的年薪他都不放在眼里,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工作狂的兴趣和体验,这样的人说出“去一个更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作”自然是轻而易举。对我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当时我的银行账户里只剩三位数的存款了,包括小数点后面两位。&br&&br&但是好在我的安全感不是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自己,所以虽然落魄,但是还是不放在心上。其实此前我已经拒掉过不少的工作offer了,仔细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拒掉手头这个高薪的offer,继续找工作。&br&&br&那段时间,我拒掉过各种营销、销售、码农、金融等等的工作。虽然穷的揭不开烤箱了(感谢当时陪伴在我身边的女朋友君,现在变成了老婆君(ノ^_^)ノ,能够容忍我的任性,还能一直支持我的决定),但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安全感继续爆棚。&br&&br&我对自己有信心,于是我的猎头对我也挺有信心,后来真的帮我找到了一个待遇不错、有学习和发展潜力,而且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作。&br&----------------------------&br&&br&&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有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老婆&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经历过的落魄和落魄时的洒脱&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不依附于金钱、父母或体制,但是我需要钱的时候我有能力去获取。&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有着长久的海外生活经历,把我丢去一个陌生的国家,我也能很快的适应,并且过上舒适的生活&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自认为)对这个社会是有价值的一员。&br&我的安全感,来自于我自己。
谢邀。本文谢绝知乎日报在内的任何形式转载。==================================我是个安全感爆棚的人,我不会从物质基础里面找安全感,我的安全感来自我自己。从小家境一般。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时候,有一次放学后跟着同学买了一块钱的冰糖葫芦吃,回…
&p&排名第一的谢熊猫君写得非常好。我十分赞同他。因为我个人也是一个对物质要求不高就能有安全感的人。&/p&&br&&p&事实上每个身怀抱负年轻男人都是一腔热血,因为年轻,因为自己努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风餐露宿,毫不动摇他追求理想的脚步。&/p&&br&&p&&b&直到他找到了女朋友。&/b&&/p&&br&&p&你觉得住哪里都无所谓,但你女朋友睡不好啊。&/p&&p&你只要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每天吃泡面吃包子都无所谓,但你女友吃了长痘啊。&/p&&p&你觉得结婚就要小两口慢慢打拼,到最后你女朋友也支持你了,结果你女朋友她妈一句话:&b&一半的房钱都出不起,就敢娶我女儿?&/b&&/p&&br&&p&这里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没有稳定的治安,没有一种“你有一天遭遇了意外残疾了什么都不行了政府养着你绝对不让你饿死”的保证。&/p&&br&&p&如果有了这些保证,也许你物质条件差一些,心底还是有安全感。&/p&&p&但是没有这些保证,人的心态是会变化的。&/p&&br&&p&谢熊猫的幸运,在于他在一个高福利国家,有非常好的治安,又遇到了一个对的人。&/p&&br&&p&那我们这些在中国大陆苟活的人,安全感到底依赖金钱多少呢?&/p&&br&&p&&b&只有数据才是最可靠的参考。&/b&&/p&&br&&br&此文分三部分,每部分有分割线&br&A 安全感和金钱的关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研究介绍)&br&B 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根据A的研究结果作估计)&br&C 中国人存款能力的讨论(根据B结果结合中国人的存款习惯稍作讨论)&br&&br&---------------------A------------------------数据分割线------------------------------------------&br&&br&&p&&b&首先先说明安全感和金钱的关系。&/b&&/p&&br&&p&把题目具体化一下&/p&&p&金钱基础在多大程度上能带来安全感,可以理解为:&/p&&p&&b&1.&/b&&b&多少钱才算够花?&/b&&/p&&p&&b&2.&/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幸福?&/b&&/p&&p&&b&3.&/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满意?&/b&&/p&&br&&p&美国gallup机构于日在美国科学学术组织的刊物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评分但是不提高幸福》。论文的作者是Daniel
Kahnema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和Angus
Deato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家),他们在年调查了45万名美国人,主要调查对象是他们的收入对应幸福感还有满意度的关系。&/p&&br&源地址:&a href=&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abstra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nas.org/content/early/&/span&&span class=&invisible&&/.abstrac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差不多,实际上有区别:&/p&&br&&p&&b&幸福感&/b&指的是每天有多频繁,有多强烈地感觉到各种正面负面感觉,比如开心,焦虑,悲伤,愤怒等。幸福感高的人每天会经历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说白了就是你有这么多钱的生活&b&感觉上&/b&有多爽。&/p&&br&&p&&b&满意度&/b&则和情感没有那么大关系,就是一个人给自己生活打个分。比如说王思聪同学也许给他自己的生活打分是10分,但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可能并没有感到多快乐(谁信啊)。说白了就是你有这么多钱的生活&b&你以为&/b&有多爽。&/p&&br&&p&首先是&b&收入和幸福感的关系&/b&。&/p&&img src=&/44ca0ac826b8b81cf50079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44ca0ac826b8b81cf50079_r.jpg&&&br&&p&红线指的是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昨天感到很开心,蓝线指的是有多少人昨天没有担心或悲伤,绿线表示有多少人昨天没有感到焦虑和压力。&/p&&br&&p&很明显可以看出,&b&75000&/b&&b&年收入是一个分界线&/b&。收入低于75000的,从1之间,收入的提升会直接带来幸福感比例的显著提升。收入超过75000之后,从75000提升到16万,幸福感比例也会提升但是幅度非常小。也就是说,&b&年收入在&/b&&b&7&/b&&b&万&/b&&b&5&/b&&b&以下的时候,有钱人比没钱人过得幸福。但是当你达到&/b&&b&7&/b&&b&万&/b&&b&5&/b&&b&之后,比你工资高一倍的人,其实跟你的幸福感差不太多,也就稍稍能比你幸福感强一点,而且压力和焦虑还会比你大。&/b&&/p&&br&&p&也就是说,&b&钱能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是有阈值的,它不是一个上限,但它是一个门槛,迈过了这个门槛,在钱的问题上,你已经进入幸福的人群了。&/b&&/p&&br&&p&那为什么是75000呢?研究者认为75000是一个分水岭,当你收入再高之后,你生活中能做其他事情(除了赚钱)的时间会减少,你就没有其他时间和朋友出去,和家人孩子在一起,保持身体健康,适当娱乐休闲等等。按美国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家庭年收入达到75000的占总数的32.47%,大约三分之一。2011年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是50054美元。&/p&&br&&p&那中国人的门槛是有多高?&/p&&p&这个我会在稍后有详细计算。在这里可以剧透一下,&b&知乎上应该有很多人已经达到了。&/b&&/p&&br&&p&既然有门槛,那为什么好像没见过有人迈过了这个门槛说自己钱够了开始幸福了?&/p&&br&&p&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b&收入和满意度的关系&/b&。从0-10打分,0是“差得不可能再差了”“你敢更差一点吗?”的水平,10是“好得简直不能再好了”。&/p&&p&结论是:家庭收入和生活打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img src=&/3faae7dd7eb2e26e38ae3f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p&也就是说,&b&你越有钱,你对你自己的生活越满意。&/b&&/p&&br&&p&注意到这个图的横竖轴是不按比例尺来的,横轴第一个刻度是1万,第二个是2万,第三个是4万,第四个是8万。也就是说实际的打分增长并不像收入增长那么显著。从1万升到2万,你的年收入增长了1万,你的满意度打分可能会增长0.4。但是从15万增长到16万,同样是年收入增长一万,你的满意度可能只增长了0.05分。&/p&&br&&p&这不是废话吗?一年才挣一万的人是最拿钱当钱的人群了。所以这个图的横轴才选择了这样的刻度。&/p&&br&&p&但是这个图同时也说明,虽然有些人一年只有1万美元收入(1万美元在美国相当于中国的饭店服务员的水平,自己连房子都租不起,基本上只能在地下室租个床位),而打分还是高于5的。这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打分了。在gallup组织对全世界的调查中,美国对生活满意的人口排第9。排在美国前面的有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加拿大、荷兰、瑞士、新西兰。&/p&&br&&p&&b&那多少钱是够呢?&/b&&/p&&br&&p&Richard Easterlin(南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不管收入多少,最典型的回答就是:&b&再多&/b&&b&20%&/b&&b&就好了。&/b&”&/p&&br&&p&至此,题主的三个问题已经回答完毕,整理一下:&/p&&br&&p&&b&1.&/b&&b&多少钱才算够花?&/b&&/p&&p&对于幸福感来说,是有一个门槛的,美国人是75000/年,中国人的计算在下面。过了这个坎,也算是够花了。&/p&&p&&b&但是当你问别人多少钱才够花?那回答一定是,永远都不够。&/b&&/p&&br&&p&&b&2.&/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幸福?&/b&&/p&&p&门槛之前会显著提升幸福,门槛后对幸福的提升不大。&/p&&br&&p&&b&3.&/b&&b&金钱能让人感觉多满意?&/b&&/p&&p&越多越满意,没有上限。&/p&&br&&br&&p&难道要做钱的奴隶吗?&/p&&img src=&/137a4b850ea70f6eae34c7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137a4b850ea70f6eae34c7_r.jpg&&&br&&p&首先,&b&如果没达到幸福门槛,肯定是先赚钱。&/b&&/p&&p&达到了幸福门槛之后,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安全需求其实已经满足了。但是人们往往把钱和上面的层次挂钩,比如觉得有钱才会有朋友,有钱才会被尊重,有钱自己才有价值。&b&这时,钱所满足的,已经不是安全感了,而是其他的东西了。&/b&这解释了为什么钱越多越觉得满意。&/p&&p&但是钱在满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上面帮助不大,&b&这也是钱无法在过了门槛之后继续提升幸福感的原因。&/b&&/p&&br&&br&&p&-----------------B------------------------------中国人民生活的分割线来了--------------------------------------------------&/p&&br&&br&&p&&b&接下来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时候。&/b&&/p&&br&&p&过程比较长,先列结果。&/p&&p&对于中国人来说&/p&&img src=&/48ce099f3b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br&&br&下面就是具体分析过程。&br&&br&&p&现在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美国的75000美元的年收入在中国大约是什么水平。&/p&&p&如果按照75000的收入排在美国前1/3的水平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中国排在前1/3的人也可以过这个门槛?&/p&&br&&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这是最新版,地址 &a href=&http://www./tjsj/ndsj/2013/indexch.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统计年鉴-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p&&p&前4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是79600元。&/p&&p&换算成每个月就是6633元。&/p&&p&如果是夫妻两人的话,就是一人&/p&&br&&p&3300元&/p&&br&……好像有点少?&br&&br&收入位于前30%的呢?&br&不好意思,没统计。&br&&br&收入位于前20%的呢?&br&年收入102180元&br&每人每月&br&4257元&br&&br&……这好像也不够吧?&br&&br&擦,到底怎么算够啊!&br&&br&&p&所以这个方法不准确,我们可以换另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75000美元在美国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然后计算出在中国过同样的生活要多少钱。(当然,住带院子的&b&别野&/b&什么的就算了,这个照搬过来中国人将没几个能跨过幸福门槛。)&/p&&br&&p&75000美元让美国人花起来是什么样的概念?&/p&&br&&p&实际上如果不在纽约那种大城市,两个人买房买车不成问题,周末应该还可以郊游,每年可以出去旅游。但是不够你天天去饭店胡吃海喝,不够你坐头等舱,不够你住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不够你买大音响大彩电大苹果(顶配),不够你马尔代夫渡假。&b&钱是够花了,但是不够你随便花。&/b&&/p&&br&美国各州收入的数据在此。&br&&p&由于各个州之间的有差异,现在我们来取位于中间的州吧。&/p&&p&根据美国政府官方给出的各州家庭年收入统计表(&a href=&https://www.census.gov/hhes/www/income/data/statemedi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te Median Income&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做个排序&/p&&img src=&/dd0bf7a635d858f40328b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5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br&&p&然后就可以找出中位数,第26名,是Michigan(密西根)州,50015美元。&/p&&p&那在这个州里面一年花75000是怎么样的呢?&/p&&br&&p&要研究这个,我们要知道他们这75000当中有多少钱花在住房上,多少花在交通上,多少花在食物上,多少花在其他之类的。于是我们需要一个michigan州家庭支出比例统计,然后找出年收入75000那一类人群。&/p&&p&可惜没有这种研究。。。&/p&&br&&p&好在我们不是在写论文,只是做个粗略的估算,那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典型的家庭支出在75000左右家庭研究他们的消费组成。&/p&&br&&p&于是我找到了这么四个案例。&/p&&img src=&/bfc38d151cde41d71fde6a7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bfc38d151cde41d71fde6a7_r.jpg&&&br&&p&数据来源&a href=&http://www.lsnj.org/PDFs/RCL2013.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snj.org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遗憾的是这个是在new jersey(新泽西)州的,而new jersey州的中位收入要比michigan高很多,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排第三,66692。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这总归是一个估算的根据。&/p&&p&最右侧的家庭年支出达到了73371,这符合一个年收入75000家庭的支出水平。&/p&&br&&p&住房是1300美元一个月,相当于8000人民币左右。这里面应该还包括了水电煤气费和取暖费,还有维护费用。&/p&&p&michigan的房租&/p&&p&&img src=&/00a81ad2b304d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1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00a81ad2b304d_r.jpg&&(来源 &a href=&/cost-of-living/city_result.jsp?country=United+States&city=Detroit%2C+M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st-of-living/city_result.jsp?country=United+States&city=Detroit%2C+MI&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从675美元(非市中心单间)到1338美元(市中心三室)&/p&&p&买房的月供大概是1100多(来源 &a href=&/mortgage-rates/m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chigan Mortgage Rates&i class=&icon-external&&&/i&&/a&)&/p&&p&美国的首付很低,我记得次贷危机那段时间根本都是0首付。所以价格相差不多时美国人肯定首选买房。&/p&&p&如果考虑中国,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和三线城市简直是天差地别。为了得出一个更直观的结果,我们分开讨论。先说一线,以北京为例,月供大约是9000左右。假如是前20%的居民,税前工资是4673元(中国统计年鉴表11-6),公积金按12%算,公司给交560元。如果夫妻两人都如此,那么一共是1120元。此时房贷还剩7880元,除以2就是3940元,刚才说一个人的月工资是多少来着?4000多吧?&/p&&p&肯定不够啊!&/p&&br&&p&所以讨论一线城市的话我们只能看前10%了。前10%的家庭,基本上一个大人的月工资到手有6700元,公积金880元。那么两人公积金一共是1760,房贷还剩7240,中国前10%的家庭每月还房贷3790元,还有存款2022元,一共是5493元。这样还差1428元。&/p&&br&&p&再看饮食,年支出在73371的家庭,其饮食一个月要花掉744美元,也就是24.8元/天。&/p&&p&这24.8元能买多少吃的呢?我们先要了解美国的物价。&/p&这里是michigan州的食物均价。2014年7月更新的,是最新的。&br&&img src=&/11034dfbafbe19f55ebd03d_b.jp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11034dfbafbe19f55ebd03d_r.jpg&&&p&假如一个四口之家,一天2升牛奶,一条长面包,1kg大米,一打鸡蛋,1kg鸡胸肉,现在已经花掉15.73元了。还剩9元,9元可以买1kg苹果,两大瓶水,1kg土豆。&/p&&p&假如你是一家四口,一天吃这些东西不算过分。一天三顿饭,四张嘴,1kg大米轻松吃掉,12个鸡蛋也不多,苹果什么的1kg总共也就四五个,一人一个就差不多了。&/p&&br&&p&那在一线城市买这些东西要多少钱?&/p&&p&就看北京,到1号店上面搜了搜送货到北京的价格。2升牛奶价格大概是20,一条长面包……中国人早餐不常吃面包。好吧,两个包子3块,1kg散装有机东北大米8块,一打鸡蛋20块,1kg鸡胸肉20块,1kg苹果10块,两大瓶水(3升)6块,1kg土豆4块。一共是91块。&/p&&p&考虑到中国人一般三口之家吃不了这么多,而且收入排前10%的家庭平均成员是2.52人,也就是大概一半家庭三口,一半两口,所以他们的花销大概在60-70之间。就按70算好了,中国物价这么高。&/p&&br&&p&那中国前10%的家庭花在食物上面的钱是多少?&/p&&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表11-7,一家一天是72元。&/p&&p&正好吻合。&/p&&p&根据我在北京呆过的经验来看,北京的食物的消费水平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的确不假。&/p&&br&&p&接下来是交通。先看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交通费是一个月511美元,这应该是两辆车的油钱。其中应该是包含了停车费、车险、保养费之类的。换算成rmb是3100多。美国的油钱是6rmb多一升。中国的92#油已经达到了7.98/升。&/p&&p&中国前10%的家庭每个月花在交通上面的钱是1674元。这应该是一辆车的费用。因为假如每天来回20公里,市区百公里10升,也要480块了。再加上停车费一二百,保养费几百,车险平均每个月几百,差不多就是1674。&/p&&p&考虑到美国车很便宜,家有两辆车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家有两辆车光摇号就很难,所以按每家一辆车来算,此项不调整。&/p&&br&&p&医保:美国是医疗保险,484美元。中国公司给交医疗保险,但是我们前10%家庭有医疗保健费用,是409rmb/月。&/p&&br&&p&杂项:这也是一个极难估算的东西。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得不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来估算的原因。单凭自己列举简直太不靠谱了。&/p&&p&美国四人家庭花销是484美元,3000rmb。如果考虑到这里面包含了网费、衣服和鞋、生活用品、洗漱护肤用品、烟酒、出门吃饭娱乐、还有每年的小旅行的话,美国人简直是太节俭了。&/p&&br&&p&我们先看一下美国的物价:&/p&&br&&img src=&/e27b129cb668bfb8af141d0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e27b129cb668bfb8af141d0_r.jpg&&只找到了衣服的物价。&br&美国的levis的变态的便宜,37美元,230rmb,中国都是800起的好吗。&br&衣服(zara和h&m来说)一件女裙是42.5美元,263rmb,中国的价格大概是400吧。&br&一双nike76美元,470rmb,中国打折时可以买到这个价,正常要700左右。&br&一双男皮鞋87.5美元,540Rmb,中国……反正在北京这个价很难买到有看着不廉价的皮鞋。&br&&br&但是服装只是杂项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中国前10%家庭的数据,会发现他们的服装占杂项的44%。&br&&br&中国前10%家庭的所有杂项支出是1860rmb,其中有服装上面每个月的824元。如果按照服装比美国贵的因素调整一下,把服装花销翻一倍好了,那一共就是4元。比美国少。&br&但他们的生活用品,日化用品,烟酒,吃喝玩乐,短途旅行都比我们要贵很多。&br&不过他们的护肤品比我们便宜。&br&而且作为中国人,我们还要参加&b&婚礼葬礼、领导父亲住院、同事生小孩、二姑的舅妈的表弟的三孙子出国留学等等所有份子钱&/b&的话,简直是不敢想象。&br&所以杂项我们按3000算好了(一共调整了+1140元)。&br&&br&表上美国人交的税:这个我们直接从工资里面扣掉了。&br&&br&还有一个是child care。这个就相当于小孩的看护班,幼儿园之类的。美国这方面的花费是相当高的,一个月1764美元,将近11000rmb。其实我们可以发现&b&美国人月支出的50%都花在了住房和子女教育上面&/b&。所以这个收入他们真的不敢奢侈,&b&这也正说明了幸福和奢侈无关。&/b&&br&中国前10%的家庭在文教娱乐上面一个月是1140rmb。由于国情差异,不额外调整。&br&&br&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算一下花销了。计算过程就不列在这里了(我知道列了你们也会跳过去的),上面所有的加起来是:&br&&br&&b&7985元/月/人&/b&&br&&br&&b&两人一共191640元/年。&/b&&br&&br&&p&&b&而且是税后。&/b&&/p&&p&&b&而且是月光的。&/b&&br&&/p&&p&&b&而且没包括房子首付&/b&(假如你们夫妻的父母帮你们出了首付)&b&和车钱&/b&(假如是你们父母出了车钱并且一次付清)&/p&&br&&p&但是如果我们讨论普遍中国人的话,这个钱是&b&不够安全感&/b&的。因为:&/p&&p&&b&1.&/b&&b&普遍中国人是要给父母寄钱的&/b&(哪怕没多少钱)。&/p&&p&&b&2.&/b&&b&普遍中国人不留一点存款是不可能有安全感的&/b&(你说你身体健康只生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医保可以报,你父母呢?)。&/p&&p&&b&3.&/b&&b&普遍中国人过年是要回家的&/b&(机票、给父母的钱、给小辈的压岁钱、在家乡吃喝玩乐的钱)。&/p&&br&&br&已知中国前10%的家庭的可支配年收入(也就是税后到手)是161000元,他们每个月能存2000元;前10-2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102200元,每个月存840元;前20-40%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是79600元,每个月存700元。&br&可见,收入越高,存款越多。&br&现在你收入已经超出前10%的家庭的平均水平了,但你还没有存款,这是一件令中国人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br&所以我们假定你和前10%的家庭的平均存款水平一样,一个月2000。&br&那么你每个月寄回家给父母多少钱?这个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寄。我们先假设你这个不孝的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带给父母一些钱。&br&那你过年回家的钱从哪里来?&br&年终奖啊!!!&br&一个月税后8000怎么可能没有年终奖,年终奖至少也要1万多吧。&br&&br&你说:我没有年终奖,我是个开淘宝店的。&br&啊,那你连公积金和社保都要自己交,你好自为之吧。。。。。。&br&&br&&p&那么一个月存款2000之后,每人每月收入将上升到:&/p&&br&&p&&b&9000元(税后)。&/b&&/p&&p&也就是&/p&&p&&b&两人一共年收入216000元。(税后)&/b&&/p&&br&&p&&b&这就是中国一线城市居民的幸福门槛。&/b&&/p&&br&&p&&b&中国家庭年收入排前10%的&/b&,平均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有16万出头,这些家庭想要在一线城市这么大生存压力的地方达到美国年收入75000家庭的生活水平,最主要差的就是房贷。&b&如果早几年就买了房,房贷压力比现在买房的小,那其实已经差不多过了幸福门槛了。&/b&杂项开支一个月多几百块之类的根本不算大问题。假如按照一线城市现在买房的房贷来看,估计中国过线的应该在5%左右吧。&/p&&br&&p&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的。如果住三线城市的话,不会这么夸张。我们可以简要计算一下。具体过程就不写出来了,相信你们看完一遍上面的已经很烦了。直接说结果:&/p&&br&&p&经过比较,&b&年收入在前20%的家庭在三线城市能达到美国的75000生活水平。&/b&&/p&&br&也就是&br&&br&三线城市:&br&&b&家庭年收入102200元(税后)&/b&&br&&b&4250元/人/月&/b&&br&&br&前20%的家庭的消费结构大概是这样的:&br&&p&住房2300一个月房贷。&/p&&p&食物一个月平均1800。&br&&/p&&p&养车费用(保险保养)平均一个月1000。&/p&&p&衣服平均一个月600&/p&&p&家庭设备用品一个月400&/p&&p&文教娱乐一个月737&/p&&p&医疗保健一个月340&/p&&p&其他一个月250&/p&&br&&p&存钱每月840。&/p&&br&&p&年终回老家……不用回。&/p&&br&&p&&b&所以说中国前20%的家庭在三线城市都可以达到幸福门槛。&/b&&/p&&br&&p&如果你们的城市消费水平没有这么高,比如&b&四五线城市&/b&。。。那种地方房贷压力更小,有些父母有积蓄的直接可以首付付掉一半或者全款,那么&b&家庭年收入在前40%的,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是8万元,每人月薪3300元,已经在四五线城市足够用了。&/b&&/p&&br&&p&&b&所以总结起来:&/b&&/p&&p&&b&一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要达到税后216000元。&/b&&/p&&p&&b&三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要达到税后102200元。&/b&&/p&&p&&b&二线城市应该介于中间。&/b&&/p&&p&&b&四五线城市两人年收入达到80000元。&/b&&/p&&br&&p&这个门槛的意义就是:&/p&&p&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b&钱从来就没必要成为人这一生的主要目标。&/b&&/p&&p&&b&它只是一个决定了钱在什么程度会失效的分界线。&/b&&/p&&p&达到这个门槛之前,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你幸福,钱是其中的一种。&b&而你可能会把你不够幸福的原因怪在钱不够上面。&/b&&/p&&p&你到了这个门槛之后,&b&钱就再也不是理由了。你再不幸福就不要怪钱了。&/b&&/p&&br&&p&-----------C---------------------关于中国人的存钱能力的分割钱--------------------------------------------&/p&&br&&br&评论里面的同学们让我意识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人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三线城市的人拿到10万就已经过得很好了。而一线城市,本身竞争压力就大,整个城市都处于一种鸡血状态,当他们过上和三线一样的生活的时候,是无法获得三线城市居民一样的安全感的。&br&&br&尽管上面的估算已经包含了一年2万多的存款,但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真是远远不够。&br&一定要有额外的存款和额外的不动产!&br&一定要有!&br&否则就没有安全感。&br&&br&&b&那存多少是多呢?&/b&&br&于是我又去查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是一本书,百度文库里能搜到)&br&&b&然后我被中国人的存钱能力震惊了。。。&/b&&br&我发现,在处于前10%收入的家庭中,他们的家庭&b&储蓄率是60.6%&/b&!&br&新浪财经在2014年1月转的《财经》杂志报道(&a href=&.cn/review/hgd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家庭储蓄被指富人储蓄:收入最高10%储蓄率近70%|储蓄率&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也提到了:&br&&blockquote&从微观数据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平均储蓄率高达66.5%,而45%的家庭当年没有任何储蓄,中国家庭的储蓄主要是富人的储蓄。&/blockquote&也就是说,&b&他们一年赚的钱,有60%都存起来了!&/b&&br&&br&如果真的是60%的话,21万多确实不够啊!因为没有满足人们的存钱需求啊!没满足存钱需求,哪来的安全感!&br&假如为了彻底满足这种存钱需求,那我们需要至少50万才能保证你存下来60%的钱。’&br&但是收入50万之后,花销肯定大于20万,于是储蓄率又少于60%了,又要再赚。&br&接着花销又会升高,为了满足60%储蓄需求,还要再赚……&br&子子孙孙无穷尽也。&br&&br&但是这里有个疑问,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来看的话,前10%的家庭,就算是总收入-总支出,也没达到60%的存款率啊。只有22%啊。&br&所以这个先存疑,不作为本文最终结论的一部分。&br&&br&不过我想,不光是一线城市,哪个城市都希望自己家庭年入50万吧?谁会和钱过不去啊?&br&A部分的统计结果也说明,钱越多越满意啊!&br&&br&此时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b&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那么多钱?&/b&&br&&br&如果你问一个路人你存钱有什么用,你会听到各种回答,最不容反驳的一些类似于:&br&父母生病急用,父母养老送终,孩子&b&喝上澳洲奶粉&/b&,孩子幼儿园赞助费,孩子小学初中择校费,孩子请好的补习老师,孩子上国际学校,孩子出国留学,为了孩子进体制内工作而花钱打通人脉,孩子买车买房结婚,全家投资移民,孩子的孩子&b&在澳洲喝&/b&奶粉,孩子的孩子在国外上私立贵族精英中学,孩子的孩子在国外上私立名牌常春藤大学……&br&美国人的孩子不用上双语学校,不用出国留学,上公立大学没多少学费还可以向政府贷款,养老送终有保险,生病也有保险,孩子结婚父母根本就不掏钱,孩子买房买车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br&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就是从不为自己活着。美国人那么自私,上不管老,下不管小,“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br&为了这些中国特色,你是有必要一年存30万。&br&&br&&b&是这样吗?美国人就不用存钱吗?&/b&&br&&img src=&/00f97a9d18cbb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6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00f97a9d18cbb_r.jpg&&&br&&b&美国人就不用存钱吗!!!&/b&&br&&br&&b&但是美国人在75000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幸福门槛了。&/b&&br&而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意识不到这一点。不管收入多少,都会觉得:&b&我再有20%的钱就好了。&/b&&br&诚然老白是个个例,又是虚构的。他马上就要死了,他死了他家就少了一半的经济支撑。&br&诚然在美国,孩子上学和结婚确实比中国用父母的钱少一些。&br&医疗费也有保险,再不济也可以分期付款。&br&在中国,我们都没有。&br&&br&那你觉得你应该存够多少钱,买够多少房才有安全感呢?&br&&b&我想,这个问题,你自己最清楚了。&/b&
排名第一的谢熊猫君写得非常好。我十分赞同他。因为我个人也是一个对物质要求不高就能有安全感的人。事实上每个身怀抱负年轻男人都是一腔热血,因为年轻,因为自己努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风餐露宿,毫不动摇他追求理想的脚步。直到他找到了女朋友。你…
看了大家的回复,挺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要骂人也不要那么强的戾气.就算35岁了问这个问题又怎样呢。我今年28,马上29了。算是给自己的总结,也希望能缓解你的焦虑。&br&&br&
五年前我刚毕业,23或者24吧。毕业的时候我还欠一屁股债,几千块,加上学校两年的助学贷款1万。我没有不努力,上学期间也没有闲着。兼职,打工,做小生意,可有的时候,老天就是不那么眷顾你的。&br&&br&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我毕业还是报名了国家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br&&br&
我没有先去工作的原因是我觉得有时候梦想和现实是相辅相成的,而有时候在现实困难不那么厉害的情况下,梦想是值得坚持一把的。&br&&br&
我想去支援西部,做志愿者,我想看更广大的世界。&br&&br&
毕业当年的7月底我到了新疆,国家每个月给680补助,自治区给200贫困地区补助,单位给200伙食费,大概就这么些,1080块一个月。&br&
我做了16个月。&br&&br&
第二年11月份,我25岁了。和题主现在情况一样,迷茫,急,焦躁,未知,急需改变。然后有家企业在县上招工,派到湖北学习,再回新疆戈壁滩工作。我去了,实习期2000一个月。&br&&br&
第三年7月回到新疆,工资涨为3000,也许是2800,记不得了,不重要了,因为9月份的时候我承包了厂里的一个餐饮档口。&br&
人都说你不知道你努力之后有多棒,真的,我主观能动性太差,只是抓住了几个时间节点,在不懂的努力的时候,被逼着往前走。一开始请了1个师傅,自己兼任一切其他角色:收钱,上菜,切配,洗碗,进货,全是我一个人做,我们店就我们俩人。师傅工资一月5000,我开店花光了积蓄18000。如果没盈利连师傅工资都付不起,所以我没敢辞职,一边上班,一边赶在饭点前回店里帮忙。晚上忙到3点:早上8点去上班,中午12点回去卖饭,2点上班,下午6点又卖饭到晚上1点,自己再收拾到3点。&br&
当时是维修班工人,不管在运输皮带上,锅炉旁,天桥上,高空作业,开会的时候,都能睡着。&br&
10月份,为了进货方便,我买了辆比亚迪,直接提5万9,借了家里两万,信用卡用了1万。&br&
11月份的时候,店里日营业额突破4000,我辞职了。&br&
到元旦的时候,我请了12个人,菜品从一开始的三种拌面增加到40多样菜品和兰州拉面一个大品,之后陆续增加了刀削面,炒面,盖浇面,炒饭,大盘系列。&br&
元旦当天突破8000。&br&
再下一年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补上了助学贷款拿到毕业证,在老家买了房,150平,现在还有5万没付清。&br&
7月份,就在我以为我三年后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我被厂长秘书的亲戚顶掉了。&br&
26岁,真是个悲伤的年龄,我有了个破车和房,但是没有了经济来源。&br&
之后去了兰州学拉面三个月,帮兰州老板去广西开店3个月,去安徽帮朋友开店6个月,共收入4000元,不多说,提起来都是痛,你全心对别人,别人不一定真心对你。&br&
去年10月,去了广州华师大做拉面师傅,4000一月,做了三个月。渐渐又回到25岁那个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努力没有方向,似乎一切都对我关了门。你看,我快30了也好像还是25那样。&br&&br&
12月,开始骑行旅行,今年5月回到新疆。&br&
我在新疆又开了一家店,6月份开业,第一个月赔了2万,第二个月赔了5000,第三个第四个月盈利5000,第五个月也就是刚刚过去的十月,盈利20000。&br&&br&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的迷茫,现在已经晚上3点,刚收摊,明天早上8点开始卖早餐。&br&&br&
回望这几年,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去学技术还一直玩,开店还一直磨蹭,执行力极度不够,在开了店的时候不珍惜,丢掉了又患得患失回到没开之前的状态。我无法用丰满的语言告诉你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我也不够鸡汤,因为即使到此刻还是有点不懂和迷茫。&br&&br&现在我只知道要抓住眼前的,生活和梦想似乎是可以同行的。那么我们就让它们同行的更远一些。&br&&br&晚安。&br&&br&-------------------分割线-----&br&&br&
昨天一天的提示被关注把我吓到了,我丝毫不怀疑如果还在华师拉面会被强势围观…集中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br&&br&1.我的本专业不是餐饮是电子商务,在我们学校属于经管系, 当年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专业课也是偏市场营销类的(有的学校可能偏技术类),如果马云早几年上市…呃…可能我还是个卖拉面的。&br&&br&2.去年是在华师石牌校区的陶园餐厅拉面,现在应该是一个大暴牙,我们叫耗哥的在拉面。悄悄告诉你:如果偶尔有海鲜拉面的时候一定要吃海鲜拉面,成本高物美价廉,我觉得叉烧拉面最不好吃。&br&
如果餐厅有员工态度不好,饭菜质量有问题,不要怕,直接投诉,处理结果绝对包你满意,最讨厌那些对学生呼来喝去的员工。我很喜欢华师的各种氛围,漂亮女生也很多。晚上经常看街舞团的练习,有时候去大门前看人家玩花式轮滑,滑板,街球。图书馆前那个花坛里偶尔会有吉他男生和一个手风琴老人,以及几乎所有大学的体育场晚上都塞满跑步人群,只是体育场旁边的男厕会有同性恋挖洞偷窥…&br&
我经常去旁听公开课,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印度归来的旅行者的演讲,虽然最后他是推销他的书。最可惜的是学校不给我办一卡通,跟图书馆保安磨了好长时间还是不给我进。&br&&br&3.我现在的坐标不是鸟市,也没在城市里,不然可以很方便请大家吃拉面。现在在准东盆地的戈壁滩里,吉木萨尔县以北100多公里的火烧山地区,店附近有个牌子提示往北220公里是可可托海景区。&br&&br&4.我又租了两间门面,只是潜意识觉得会升值,但是目前不知道做什么好,这也是我说自己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我们地处荒凉,客户源靠来往大车司机和附近厂里员工,现在超市餐饮住宿都有点饱和,我那两间房空了几个月,每间每天200的租金我也很心疼,希望有识之士可以指点一下。&br&&br&5.之前的店是怎么被顶掉的,这个简直是蓄谋已久钻合同漏洞,用了三个月时间。本来一次性三年的合同,条款中有一条是员工反映饭菜价格过高的,又整改两次不被满意的,厂方有权解除合同。我先后三次调整价格,在戈壁滩,最便宜的拉面卖到6元的价格还不被满意(员工最低工资4500)。他们印了一些员工调查表,找自己人填写,就这么简单。要调查表也不给看,只有统计结果。说打官司的话国企有专门律师奉陪到底,如果好聚好散的离开,店里设备他们原价回收,免收三个月水电。&br&&br&6.有几个知友私信我说想跟我学拉面…这个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热爱拉面热爱餐饮,顶多算是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对生活的无奈,妥协,以及顺其自然,走着走着就这么发生了,如一棵不小心长歪了的树。&br&
在知乎上我最喜欢看体验系列:比如各种XXXX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在哈佛读书,在清北智商被碾压,在某某公司就职等等),那是一种我渐行渐远的生活,我绝对的各种羡慕。以前一直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革命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我觉得说错了。从事拉面3年,我不觉得低贱,可是社会普遍觉得低贱,接触的人的素质层次也不高(无贬低之意)。&br&
毕业5年,我周围的环境从政府机关到国企工厂,从戈壁食堂到大城市酒店,从步行街面馆餐饮公司到贫困县贫困镇上的个人小店,从3元一份的面都有人嫌贵到168一份拉面套餐等各种工作环境,毫无疑问周围坏境的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接受信息来源的渠道也是根本的不同。甚至除了做志愿者、在国企工作和旅行之外,我都没有再遇到过属于同一个年代的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同事,搭档或者邻居,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东西无处可说。&br&
以前觉得,自己会努力让下一代能从一开始,就接受到很多知友从小就能接受到的,并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现在才觉得好像无从下手,没有什么渠道,最主要没有成长环境,就算以后我开成了拉面托拉斯,也还是不知道老师家孩子,医生家孩子,律师家孩子过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我特别倾向于知识型家庭)&br&
我看的很多但答的很少,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多少干货。但最后想说一句自己千辛万苦的经验总结出的真心话:&br&&br&
如果你好歹有毕业证学位证,有一份处于社会地位中等以上的可发展的工作,哪怕工资不高,试着再坚持几年。它以后带来的附加价值应该是远远大于社会底层手艺人的。&br&
如果真的觉得坚持不下去或者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真心想要学习一门立足于社会的手艺,我愿意倾囊相授。&br&
希望大家都好。
看了大家的回复,挺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要骂人也不要那么强的戾气.就算35岁了问这个问题又怎样呢。我今年28,马上29了。算是给自己的总结,也希望能缓解你的焦虑。 五年前我刚毕业,23或者24吧。毕业的时候我还欠一屁股债,几千块,加上学校两年的助学贷款…
我和楼主情况差不多,小的时候特别能省钱,高中住校的时候很少能吃饱,每天实在太饿也不舍得多要半分菜,于是就多要份米饭。于是高一的时候经常 半分菜两份米饭 的吃。后来营养不良也可能和这个有关。&br&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依然各种想办法省钱,所有课本基本都是二手的,借不到就各个大学的二手书店去淘。同时也特别鄙视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人。&br&不过现在大三了,我的金钱观和时间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除了“不去洗衣房”(因为洗衣服的时候可以用来反思很多平时没时间想的事情)的习惯没有变意外,其它方面都开始“大手大脚”。因为很多种要的东西都是“大手大脚”才能买来的,或者叫“投资”来的。&br&1. 买圈子,一个很社会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想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那么就尽量要维持和你大学那些牛人的关系,将来他们对你的帮助可能不可估量。要拉近、维持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吃饭、喝酒。当然,除了吃饭,可能还要买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衣服和装饰品甚至电子设备。这样你们才有共同语言,他们也才更愿意接近你,然后你通过这些共同语言,才能去结识更多这类的人,你能说哪个圈子的话,将来就能在哪个圈子混。当然,这种钱花的要恰到好处,不太贵,又能起到作用。这一点很有技术。&br&2. 买技术,比如买书,买性能更好的笔记本等等。只要你能把花出去的钱消化掉,那就是值得。我以前很爱买二手书,但是后来渐渐发现,二手书对你阅读欲的激发确实不如新书,最关键的是,二手书中显然不会有太新的技术,而新技术相对来说更容易给你带来收益。这些书的价钱让你一个月工资挣回来确实不假(我大学买的书钱似乎还没到我一个月的实习工资的1/4),而经典课本如果可以,还是最好找比较完好的二手书。&br&3. 买机会,我以前上网作比赛的时候,经常到咖啡厅去做,不是实验室没有网,而是实验室网相对较差,我们如果因此影响了校内排名,可能最后拿奖都受影响。所以那份钱花的值。同样,好几次现场赛我们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打车去的赛场。&br&4. 买自信,这一点确实不太好描述,但是如果你从物质方面和别人差不开的时候,和别人交流或者竞争的时候心态确实能不一样。这一点我还是很有体会的。&br&&br&我女朋友跟我说过一个概念“钱多的人不是省出来的,是花出来的”。
我和楼主情况差不多,小的时候特别能省钱,高中住校的时候很少能吃饱,每天实在太饿也不舍得多要半分菜,于是就多要份米饭。于是高一的时候经常 半分菜两份米饭 的吃。后来营养不良也可能和这个有关。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依然各种想办法省钱,所有课本基本都是…
本人26,算起来比题主大一些,不过处境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初步的事业。&br&毕业三四年,最初也想过所谓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但其中波折反复,目前最大的感触是,在你没法掌控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再好的计划都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接口而已。&br&&br&我觉得你的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没积蓄不是欠债不是没车没房没能力,而是月光。这个习惯往往意味着缺乏足够的自治,以及行动力。&br&如果没足够的决心和魄力,还是洗洗睡吧。别来这里打扰大家时间。就算给了你世界最好的计划书,也不过是挂在墙上帮助做梦而已。&br&&br&曾经我也一度处于这种焦虑状态,我是男孩子,在当下,男孩子承受的经济压力,往往比女孩子大得多。很多时候,我被这无形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虽然没人逼我买车买房逼我抓钱,但责任就在那里,我不是喜欢自欺欺人假装看不见就高枕无忧的人。所以我一直在挣扎,但挣扎的后果是在焦虑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有时候看似加班加点的学习,但第二天就忘了。毕竟,我确实已经慢慢远离了学习的黄金年龄了。想找些致富的创业路子,但实际了解之后,发现在当时也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br&&br&诚然,确实有不少人被逼下海然后致富了,就得出了“其实你可以,只不过你没做而已”的结论。这些故事往往被成功学专家大书特书,仿佛只要你肯创业,分分钟就是百万富翁。在这些“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数倍的失败者在无声的铺垫。就如我之前的一个老板,开过餐厅,奶茶店,代理过快递,现在在开一个灯具作坊。可以说,之前的那些行业,确实有过赚钱的时候,但总体而言,勉强平本而已。这些遭遇坎坷的失败者,不会被社会关注,不会被成功学者宣扬,他们自己也在刻意低调,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成天拿自己的失败故事来大书特书的。这或许才是现在漫天创业神话的现实版吧。&br&据一些国外专家统计调查,中国加入WTO之后,5年之后仍旧做本行业的创业者,不到两成。也就是说,大概890%的创业者,是坚持不到最后的。&br&&br&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有点难以决断,毕竟,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一次创业的投入,往往是几年的积累。这就意为着,在你人生的巅峰年龄里,你其实只有一两次机会而已。一旦其中有失误(事实上,对于没有组织经验的人,第一次尝试,很难面面俱到。毕竟,经验不是天生的),那么你的家庭就要承受几年的惨淡压力。&br&&br&我知道一些人对我的这些观点不置可否,认为这是给自己找妥协的理由,创业就应该破釜沉舟之类的。也确实有些人如此做,并且成功过了。他们走过的地方,似乎总是回荡着他们精彩纷呈的故事。但我觉得,如果在没准备的情况下去创业,就是一场赌博,一场概率不到20%的赌博,与其这样,我为什么不去买六合彩呢?这个期望值还大一些。&br&&br&在我看来,创业,或者说,事业。其实就是一次人自己过去的人生的一次整合,给自己一个新的生命。&br&是的,整合。不管过去是学霸还是学渣,幸运还是倒霉。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不管你想没想到,愿不愿意,你都要慢慢的成为家庭的中心,之前是你活在父辈的圈子里,现在是父辈们慢慢的进到你的圈子里。所以,你需要整合,整合自己的所有可以掌握的资源,回顾自己的一切。你的过去,你的朋友,你的父母,你的资金,你熟悉的渠道,你擅长的技能。一切的一切,重新理顺。然后,从中找一条最适合的你路,你喜欢的做的事情,你做这事有优势,或许是人脉,或许是资金,或许是你熟悉。这,就是你未来的方向,未来的事业。&br&&br&我也是有了孩子之后,才慢慢冷静下来,慢慢控制了那份急躁,然后现在确定了方向,一边慢慢开始自己的事业,一边跟着别人学习。至少,现在在下班时间不会在焦虑的无所作为了。&br&&br&所以我觉得,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想办法自律。&br&其实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单从理论上说,五年时间足够任何人成为精英,足够任何正常人做到经济独立,随便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下班后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一门小语种,3年时间就足够了(事实上就算是学校里的小语种学生,每天平均的学习时间根本不到两个小时)。现在一个小语种专家在外贸领域非常吃香。再加上其他领域的技能,有五年经验完全可以做独当一面的负责人了。现在一个二本的西语德语毕业生,在深圳月薪五六千真不难找,三年工作经验的,只要不是混日子打酱油过来的,一个月一两万也不奇怪吧。这是最低估计了。当然,前提是,能够做到坚持学习,坚持进步。&br&但是,很遗憾,绝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这看似简单的事情上了。&br&如果你尝试了,还是做不到自律。那么,反省一下,然后,尝试换个地方。&br&我一直坚信让人进步的最根本力量来自于以下三个:&br&榜样的力量&br&对手的压力&br&环境的逼迫。&br&毕竟,从大的意义上来说,人是绝对的环境动物,一个人在野外长大,是绝对无法自行领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类高大上的理论的。人的思想,总是受环境的牵绊。如果你总是月光,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是不得不花,还是有些时候,总是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一个销售人员的某句话,一个同事某个对自己衣服得意洋洋的表情,一些朋友的应酬等等而不受控制的东西而不由自主的花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那么,你已经失去了让自己进步的力量了。是时候换个环境然后给自己清零,从头开始了。&br&&br&OK,第二步,假设你已经成功给自己加满油,就进行第二步。资源整合。这是一个管理学术语,我借用一下。如我上文所说的,你到底喜欢以及何时做什么行业。&br&注意,到这个时候,你要抛开一些杂念,比如”别人会怎么看我“,”到底能不能成“之类的无意义的思想。所谓三十而立,就是到这个年纪,你都应该自己去面对了,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当你需要面对困难的时候,走过去就是了。不必瞻前顾后。你要列出一个个可能的选择,然后一点点的排除。(好吧,有点像鱼骨图)。最后确定最可行的方案,嗯,在信息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同时选择另一条相近的方案作为备胎。(个人觉得,你一定要喜欢这个,至少不排斥。前期收入可以少一点,别人理解多少也无所谓,至少你确信这个选择在有一定成绩之后,可以自立。并且你可以看到已经有前辈通过这条路成功了)&br&可以借助诸如SWOT之类的分析方法。&br&&br&第三步,确定方案之后,开始查漏补缺了。你给刻画一个五年后的你风骚的样子,然后想一想,要如此风骚,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你有哪些致命的短板,列出来,但是不要太多。注意,你只能一点点,一件一件事的来。比如,语言技巧够不够,要熟悉哪些岗位,社交能力够不够,专业知识够不够?哪些是最急缺的?&br&然后,如何去弥补呢?看书?去尝试特定的岗位?去交一些这方面特别强大的朋友(这个应该是个好主意),身体不好开始跑步,勇气不够尝试裸奔刺激一下?(好吧,忘记你是女孩子,这句话当做没有,但好马不吃回头草,好答主不删文)&br&&br&Ok,如此一来,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的框架就出来了。你只需要把自己最急缺的几项技能排在前面,然后给自己加满油,一个个的攻克,一般来说,当你攻克三个困难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因为,你已经把进步当成一种习惯。&br&而习惯,才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br&&br&好吧,我承认我是有点翻书说教的迹象了。更年期到了总难免唠叨,见谅
本人26,算起来比题主大一些,不过处境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初步的事业。毕业三四年,最初也想过所谓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但其中波折反复,目前最大的感触是,在你没法掌控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再好的计划都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接口而已…
我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导师的病人。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加油站收银员。有两个孩子,儿子叫Ryan,女儿叫Tina。 Ryan患有粘多糖沉积症一型(MPS I), 患者一般能活到15岁,现有的药物治疗需要30万美元一年(不包括其他护理费用),而且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最多承受一年的保险费。对于这样一个低收入家庭,这就是个天文数字。&br&&br&于是他们的故事开始了。这对夫妻找到我的导师寻求成为实验疗法的对象,但依然需要一次性支付15万美元。而且该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20%),后期也有并发症的可能,即使成功,疾病造成的智力和其他功能影响也无法逆转。只是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他们硬是卖了房子车子,东拼西凑攒齐了手术费。&br&&br&可惜,第一次移植失败了,需要第二次移植手术。又是15万美元,而且谁都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母亲只是说:We cannot lose our boy!这种时候,谁忍心劝他们趁年轻再生一个呢?&br&&br&当时只有六岁的Tina为哥哥画了下面这幅画。&br&&br&&blockquote&Ryan, 如果我是总统,我会阻止致死性疾病,这样所有人都能活下去了。 &/blockquote&&br&&img src=&/9edaccec0d27d3eedbdb35e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9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9edaccec0d27d3eedbdb35e_r.jpg&&&br&谁都知道,在疾病面前,总统啊,超人啊,都无能为力。但谁又忍心告诉Tina这个呢?&br&&br&后来,Ryan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这次移植成功了,不过很快产生了免疫排斥反应:Ryan的肾脏功能衰竭。家庭又一次面临抉择,30多万美元已经投进去了,家徒四壁,儿子也没有完全康复的可能。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花更多的钱仅仅是去挽救儿子的生命?父亲选择了捐献自己的肾脏。然后,又一次肾脏移植手术。&br&&br&随后,我见到了这家人的照片,一家人笑得很开心,困境中的生活竟然如此温馨。出于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不能出示他们的照片。&br&&br&&b&说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无法回答这样的一个残忍的假设性问题。也无意鼓励大家如此这般选择。很多时候,真正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才能做出选择吧。而且,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应该有相应的道德评判。旁人都不在那个位置上,有什么资格置喙呢?&/b&
我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导师的病人。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加油站收银员。有两个孩子,儿子叫Ryan,女儿叫Tina。 Ryan患有粘多糖沉积症一型(MPS I), 患者一般能活到15岁,现有的药物治疗需要30万美元一年(不包括其他护理费用),而且所有的保险…
我来说几个身边的实例吧,&br&&br&我住在上海,和另外两个室友共享一个公寓。另外两个室友都是老外,其中一个男生,长得不怎么样,很nerd(像big bang里的nerd),有一个中国GF,但也经常带不同的中国姑娘回来。有些姑娘过来一晚上之后就走了;有些时候我在客厅里看电视,他带一个中国小姑娘回来,进房间折腾一两个小时,再把姑娘送出去。都是正儿八经的小姑娘哦不是whore。&br&&br&另外一个男生,长得还行,有点像稍微丑点的hugh grant,经常带姑娘回来聊天,有些姑娘英文都很蹩脚,而且都很嫩的样子,没有前一个带回来的hot。我问他哪儿搞的,他说language exchange的网站上,那上面的遍地都是愿意take off their pants 的学生。所以经常我回家,他和一姑娘还在客厅里艰难地用英文沟通着africa famine此类话题,洗个澡出来就发现两人已经在床上恩啊了。&br&&br&晚上有时候去喝点酒,有朋友说着对于他来说这里就像天堂,到处都有姑娘往上贴,中国姑娘太好上。之前碰到一个爱尔兰醉鬼,说自己上了四十个,上完第四十一个的时候,中招了,所以只好娶了她。人还没玩够,只好跑各个地方,中午还在徐家汇教英语下午就得跑到杨浦去做家教,累得半死不活晚上还得花四十块来喝杯威士忌才爽,把老婆和一两岁的女娃扔家里。&br&&br&有些时候这儿会接待一些其他的朋友比如背包客什么,白人女性,目前没有见过一个被这两个家伙搞上床的。她们晚上借宿会睡沙发。后来后面那个男生因为找不到工作,房租付不起,签证到期回国了。住进来一个意大利女生,没有见过她带过任何男生回来睡。&br&&br&我想说的是,这种事没有什么对与错,都是自己选择的。有些姑娘自己也是collector;有些姑娘就是混nightpub找ons的;英文能给人带来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姑娘愿意出卖来换此机会也无可厚非,既然都说笑贫不笑娼。&br&&br&深圳这姑娘这事,固然值得同情,也没必要上升的民族高度。无非人都是趋利的。亚裔觉得欧美基因更好想生混血优化基因,穷姑娘容易被富家子骗无非穷姑娘也是为了自己后代的生存条件而下个赌注 - 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 - 这个姑娘不幸押错了人而已。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什么时候亚裔或者中国人富裕超过西方了,文化自信了,审美更偏向亚裔的相貌而非高加索人的金发高鼻梁了深眼窝了,事情也就自然而然改观了。&br&&br&我是觉得找对象这事看人不要看国籍,哪里都有极品,哪国也都有号男人。我一个加拿大同事,每天下班准时回家陪老婆带孩子,有一次健身房洗完澡碰到他,我说要不要待会去喝两杯,他一看表,说,不行九点了我得回家了,对不起啊,回家晚了老婆担心的。一个男生是不是真心的姑娘自己谈恋爱看不出来么。被骗到这份上,只能说自己当时被某些身外之物蒙了眼睛吧选择性忽视了。
我来说几个身边的实例吧,我住在上海,和另外两个室友共享一个公寓。另外两个室友都是老外,其中一个男生,长得不怎么样,很nerd(像big bang里的nerd),有一个中国GF,但也经常带不同的中国姑娘回来。有些姑娘过来一晚上之后就走了;有些时候我在客厅里看电…
这个世界到底是谁的?能够征服这个世界的到底是什么?金钱,权力,美貌,智慧还是技术,人到底有多强大才能达到亿万人之上,登峰造极啊!最近看了一些答案,突然有一些紊乱的想法在头脑中,我这个人不喜欢做笔记,什么事情都在头脑里面任其自由组合,憋得受不了,一股子全说出来。&br&&br&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所谓的鸡汤文,像所有曾经年少无知的人看过读者,青年文摘等等杂志的鸡汤文章,但是这个故事却久久在头脑中留有影子。&br&&br&故事很简单,讲的是在日本的一次大地震中,富有的商人,权倾一时的政客,街上的商贩,医院的医生都死伤惨重,唯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带领着她的学生们在地震中按照教授的避难方法躲过了危机,几乎没有死伤,作者由此得出一个答案,&br&&br&&a href=&/link?url=unwtFa-1ellw0saHFVPqJfC50-LZBpeSBzCIyzJWpQcszWHQh_cE-0ZMUser75fzsQdf2VHwBCknKIvbcIf3I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是的,有心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平,有人一次午餐的费用抵得上一些人一年的收入,有人辛辛苦苦勉强度日为的只是能够果腹,有的人吃喝玩乐,纵情声色,荣华富贵。但是它又是如此的公平,生命是这样脆弱,没人能够经得起汽车的碾压,也没人能够孤身从30米高空跳下还能安然无恙,更没有人能够在地震中承受数吨重的巨石,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地震来临时,商人或许在想着金钱,政客前一秒还想着如何在权力中博弈厮杀,医生还在救死扶伤,而只有那个老师,她始终全心全意的想着她的学生们,你可能会怀疑,那些权贵们不是马上能够回过神来吗?你错了,不管你同不同意,真正重大的机会就是那几秒钟,想想你过往的经历,读书,上学,恋爱,婚姻,就业,创业等等那些关键时期,莫不是就因为那几秒的决策让你错失了如此好的机会,而你要去弥补,花上的时间重新走回来时的路。&br&&br&在那一刻老师反映过来了,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孩子的生命,而政客再也登不上最中间的那把交椅,商人也永远无法把财富收入囊中。现在回过头来会发现,那位老师靠的就是那颗全心全意,玲珑剔透,&br&&br&&b&
纯粹的心&/b&&br&&br&&br&&b&拥有这样的纯粹的心的人极端可怕的,他们完全自我,臣服于自我,顺从于自我,被魔鬼的眼睛紧紧凝视,他们恣意妄为,随心所欲,完全不顾周围人和事情的束缚,自我到了世界于他,就是他自己,拥有最完整的人性,在他的头脑里面除了目标就是目标,生活对于他来说,岂不是每一刻都是酣畅淋漓!只要那些奋力奔跑的人才会一路领先,而那些总是回望对手的人已经浪费了精力。&/b&&br&&br&&br&&a href=&/programs/view/0X8r7OjRok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苹果广告“think different”中文字幕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世界上有疯狂的人,&br&&br&不适应工作的人,叛逆者,惹事生非的人,&br&&br&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看问题与别人不一样的人.&br&&br&他们不喜欢规则,也不喜欢现状.&br&&br&你可以赞同他们的话,也可以反对他们的话.&br&&br&你可以赞美他们,也可以诋毁他们.&br&&br&你惟一不能做的~~~就是忽视他们.&br&&br&因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推动人类的发展.&br&&br&可能有人认为他们是疯子,但我们认为他们是天才.&br&&br&因为这些人够疯狂,他们认为可以改变世界~~~而且他们&br&&br&确实在这么做.&br&&br&用非常规的方式思考.&br&&br&&b&他们疯狂,他们天真,他们自我,只有这样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能实现心中所想,最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能够达到,这个是我们这些凡人所不能达到的,我们有亲人,我们有父母,我们有上级领导,我们有老板,我们有社会的条条框框给我们一层一层的限制,这个社会在法律和国家暴力机器下将这种毫无限制的破坏思想遏制到最低。&/b&&br&&br&我们普通人,受限于自己的能力,从一出生,就处于现实的压迫中。被社会、他人和自己一层一层的规则改造、束缚,被种种社会活动挤压成人类社会组织机构上一个个扁平的小小零件,甚至被低劣制度和洗脑教育打磨掉尖锐的个人意识,不再拥有完整的自我。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对一个可实现的、为所欲为的世界的想象和构造,都在其漫长的成长生涯中被告知不可能、不被容许、不曾存在且不会存在,并因此不断接受各种打击。&b&&br&&br&而他们如果有需要,根本置其道德法律于不顾,追逐属于那些信仰,不惜代价,权力,金钱,名望,美色,抱歉,我不感兴趣,我只在乎我自己,任其无论怎么样变化,这个世界如何颠倒黑白,始终超然于其上。那些拥有纯粹的疯子们,以超高的智商为基础,以热血沸腾的执行力去建造矗立人类历史上的万神殿,带着笑意,傲然挺立,在我们这些凡人心目当中,他们就是人神,人们疯狂的崇拜他,就像他当初疯狂的追逐心中的梦一样。&/b&&br&&br&&br&也许他们是在生物进化道路上走的更快的一部分人,更多的懂得了“我”的含义&br&&br&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过,读书的目的千百种,但最强大的,无疑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这种人是最纯粹的。有些人为了权力,他一生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送礼讨好,最后靠山倒了,他虽然输了,不过在追逐的过程当中,他体会到了征服的乐趣,他也是成功的,有些人追逐金钱,一辈子省吃俭用,兢兢业业,留下一大笔财富,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体会到了银行帐户数字带来的安全感,他也是成功的!最可悲的是,那些为了一个结果,一个位置,一个数字,没有实现是遗憾,实现了是无尽的空虚。&br&&br&&br&&b&真正的高手过招,拼到最后就剩下境界了!在那几个瞬间,谁不够纯粹,谁被外在迷惑!谁就会输!&/b&&br&&br&&p&马三立说了一辈子相声,高龄走后,给世人留下三个字:“逗你玩”。&/p&&br&&p&陈省身走后,也留下同样有意思的话:“好玩”。&/p&&br&&p&一个在世时被称为中国相声界的泰斗,一个在世时是世界级的数学大师。&/p&&br&&p&两个在各自业界独领风骚的人物,在给人们留下不同的精华的同时,却给人们留下一种同样的心态:活着,就是玩了一辈子!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去世的时候带着笑意的离开,他们的成功世俗敬仰,他们的自我陶醉,怡然自得。&/p&&br&&p&“玩”是走过一生后,流过血、流过泪、有过名、有过利,经历过沧桑、荣辱、起落、沉浮,尔后进入的一种境界、一种诠释、一种了知,抑或也是一种彻、悟、觉。是老了之后,看世界,看世事,南南北北、东东西西、生生死死、起起落落,什么全明白了之后,悟出的一个字。&/p&&br&&p&人活到一定境界,有一种物我一体,随机而发,一切如花,花如一切的享受,这也是玩。&/p&&br&&p&鲁迅不避讳玩,鲁迅的许多文章中都讲到这个“玩”字。玩是初界,也是大界。因玩废了业的大有人在,那是荒时、荒岁、荒业、荒人的结果。因玩而成了业的也大有人在,那是尽心、尽情、尽趣、尽兴之余发。&/p&&br&&p&玩,是人生得温饱后,步入无欲的最高境界:物我两相忘!&/p&&br&&br&&br&&p&&b&到底是什么给予了他们无比巨大的力量呀?让他们无所畏惧,让他们登高一呼,千百万人响应!当他们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浑身发光,一如上帝眷顾,万千宠爱!&/b&&/p&&br&&p&&b&是任时光匆匆流去,不变的是那颗永远天真的心灵!&/b&&/p&&br&&br&&p&还记得你当初单纯的模样,现在已经历经沧桑!我们不是天才,但是顺从内心做自己会让你觉得真心快乐!&/p&&br&&p&ps:文章参考了玩是大境界《杂文月刊选刊版》 作者:冯景元,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了,原因是 &a data-hash=&942d1cf2ae82d25a49ff& href=&/people/942d1cf2ae82d25a49f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942d1cf2ae82d25a49ff&&@易中卫&/a&从一位知友得到的灵感,而我又从他那里联想到一些,原文用了他几句话。&/p&
这个世界到底是谁的?能够征服这个世界的到底是什么?金钱,权力,美貌,智慧还是技术,人到底有多强大才能达到亿万人之上,登峰造极啊!最近看了一些答案,突然有一些紊乱的想法在头脑中,我这个人不喜欢做笔记,什么事情都在头脑里面任其自由组合,憋得受…
当然买MX4PRO加IPAD AIR2了。&br&&ol&&li&即使是MX4,屏幕也比&i&6p&/i&&b&宽&/b&,而且MX4&b&屏占比&/b&大。&b&宽&/b&对于浏览任何内容都很重要。&/li&&li&&b&很多产品可以一步到位用好几年,现在的手机不是&/b&。单反你可以一步到位上5D3,D800,三四年不落后;显卡你可以一步到位980 4路,性能三年内可保前几名;CPU你可以一步到位上E5,看农企这尿性,这U五年内仍旧前十;键盘你可以一步到位静电容,从此再无纠结;自行车你可以一步到位全碳,用个四五年也没必要折腾。手机,尤其是IPHONE不是,明年2G的IPHONE一出,各方面干掉6代。IP6你最多也就用到毕业,比安卓机多用不了多少时间,出二手不划算,请参照现在5s的二手价。6K买个手机,2015年想换下一代,3K能出掉就不错了。&/li&&li&IPAD可以提供给你床上、自习室内、地铁上、火车上...很多使用场景下更舒适的&b&观影体验、阅读体验、游戏体验&/b&,而且当世代的IPAD很&b&轻&/b&很&b&薄&/b&,性能&b&强大&/b&。&/li&&li&IPAD上你已经能够获得&b&完整的苹果IOS体验&/b&了。&/li&&li&IP6这代有TLC问题,虽然影响不大,但是你买64G/128G的版本,会有&b&心梗&/b&。&/li&&li&其实如果你有信用卡,我会建议你在&b&官网免息分期&/b&买16G的AIR2。另外,天猫店上&b&免息分期&/b&买MX4PRO。&/li&&li&要是我是你,我会这么买(如果无信用卡):天猫&b&免息分期&/b&买MX4PRO+买&b&黑五特价&/b&air2+&b&天猫分期买KINDLE 6。&/b&&/li&&li&其实如果题主对大平板和手机听歌没有强烈需求的话,&b&MX4&/b&加&b&IPAD mini2&/b&也是不错的。00。还剩2000买个&b&KINDLE 6+千元国砖播放器&/b&,功能细分;再淘个&b&英伦范或者极客范的包&/b&,逼格也不误。想玩四个方向不同的数码设备,还是只玩一个?&/li&&li&其实如果能接着勤工俭学的话,1800买个能用而且很堪用的&b&MX4&/b&,2200买个跟mini3一样的配置的&b&mini2&/b&,再赚收个二手&b&MD387 mac mini&/b&,苹果的玩意儿你就体验&b&全&/b&了。如果题主愿意分期,那么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赚接下来这1000。&/li&&/ol&
当然买MX4PRO加IPAD AIR2了。即使是MX4,屏幕也比6p宽,而且MX4屏占比大。宽对于浏览任何内容都很重要。很多产品可以一步到位用好几年,现在的手机不是。单反你可以一步到位上5D3,D800,三四年不落后;显卡你可以一步到位980 4路,性能三年内可保前几名;C…
有次和龙哥一起坐地铁,上海南站出发,去中山公园。&br&&br&刚发车,一妇女即拉开背包,打开音响开始唱歌,歌词大概是“轰轰烈烈地曾经相爱过……”之类的,一边给乘客鞠躬,一边拿着纸杯讨钱。&br&&br&龙哥露出很不屑的眼神,悄悄跟我说:“你看这货,上个礼拜还是个瞎子,有个老头领路,前天就复明了还抱着个婴儿,今天又单飞了。”&br&&br&我有点不信,跟龙哥说:“龙哥,我坐地铁少,你可别骗我。”&br&&br&龙哥:“我去,我骗你干嘛,我天天做这趟地铁。”&br&&br&一边说着,他一边给我算了一笔账:上海南站毕竟是火车站,第一次来的外地人很多,很多掏钱的,一节车厢能讨20块钱,8节车厢就是160,一天讨10次就是1600,一个月就是30000块!&br&&br&我说:“龙哥,你这数学有点捉急啊!”&br&&br&龙哥:“你别小看她拿的那个音响,没有三五万拿不下来,我这是算上折旧费了的。”&br&&br&哦!搜得斯内!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br&&br&龙哥看我不说话了,安慰道:“其实,你也不用自卑,虽然他们的收入是我们的n倍,但是,这种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么?你上大学、读博士,难道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么?难道不是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吗?”&br&&br&我顿时茅厕顿开,恍然大悟:“龙哥说得对!我心里好受多了,我们都是有追求的人!”&br&&br&龙哥:“那当然了!所以啊,对于这种乞讨人员,我一直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赚得多又怎样?”&br&&br&我:“是啊!赚得多又怎样……哎对了,龙哥,你境界这么高,有没有试图跟这些乞讨人员交流一下,感化他们向善啊?”&br&&br&龙哥:“我确实想好了对他们说什么,就是一直没机会。”&br&&br&我:“哎?说什么啊?”&br&&br&&br&&br&&br&&br&&br&龙哥:“我操你妈逼!”
有次和龙哥一起坐地铁,上海南站出发,去中山公园。刚发车,一妇女即拉开背包,打开音响开始唱歌,歌词大概是“轰轰烈烈地曾经相爱过……”之类的,一边给乘客鞠躬,一边拿着纸杯讨钱。龙哥露出很不屑的眼神,悄悄跟我说:“你看这货,上个礼拜还是个瞎子,…
穷人家的女儿要彩礼,富人家的女儿送嫁妆。我国自古如此。
穷人家的女儿要彩礼,富人家的女儿送嫁妆。我国自古如此。
不可行。&br&&br&&b&首先主要建议参考这个帖子:&/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特斯拉为什么要使用 18650 规格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a&&br&&br&然后我再在这里简单回答一下:&br&&br&&b&快充电,只是大概可行,但是会带来许多问题,所以不要频繁地干这件事。&/b&&br&&br&然后逐点解释。&br&&br&1、小电池路线,是否一定成本和性能上有优势?不见得。&br&&br&&b&斯拉走的路线其实就是类似于楼主所说的,用一大堆小电池路线&/b&。松下的NCA18650小电池(3Ah左右)的单体能量密度非常优秀,&u&达到了&/u&211 Wh/kg。比起VOLT,LEAF的大电池路线(30Ah左右)要优秀不少。&br&但是注意了,这是&b&电池单体能量密度&/b&。电池上车,&b&需要电池系统(BMS)控制&/b&,这其实也是电动汽车的一大难点和重点,特斯拉牛,很大程度上就牛在这个电池系统。&br&小电池相比大电池,&b&对电池一致性要求极高,高到近乎苛刻&/b&。电池控制、平衡温度等的这一套系统更为复杂,特斯拉的这套电池控制系统复杂到了大家说的“人类极限”。因此相比于VOLT,LEAF,在计算入电池系统的重量以后,其能量密度的优势已经不大,即&b&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约为&/b&:110Wh/kg。&br&此外,&b&小电池路线要求设计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增加了成本,&/b&所以你看特斯拉的&b&价格&/b&。&br&&br&2、小电池路线,是不是就大电流充电就很容易?还是不见得。&br&&br&首先,从充电总量/总电流大小来说,你用大电池和小电池,反正想快充还是慢充,总的电流都是那么大的,换句话说,车内总线路,以及充电桩上电流都很大。&br&问题来了,假如以前10小时充,现在0.5小时充,假如充的总电量一样大(实际上,快充比起慢充,容量一般会少个10~30%,咱们在这里近似计算),也就是意味着,&b&充电电流要翻20倍。&/b&&br&&b&&br&OK,哪怕只翻十倍,焦耳定律学过么?Q=I2RT。哪怕是十倍的电流也会带来百倍的发热量。&/b&&br&&br&&br&&b&一个是充电桩可能受不了,一个是电池也可能承受不住。&/b&&b&想想你的手机电池充电时的发热效应,再想想的特斯拉快充电时可能产生的热量,有没有感到有点害怕,但是又对特斯拉的技术略有赞叹?&/b&&br&&br&当然,你用小电池,相比于大电池来说,单拿出来并联快充应该是要好一些,但是如上所述,电池控制系统,一致性,温度平衡等等因素。。。。太麻烦了。。。。&br&&br&3、实际上,快充会带来很多问题。&br&&br&&b&a、能量转换率问题,快充的能量转换效率比较低&/b&。除了超导体,所有物体都有阻抗,锂电池自然也不例外,OK。有阻抗就会带来压降(U=IR),充电时要求的过电势就越高。然后如焦耳定律所示,&b&大电流下,更多的电能变成了焦耳热的废能。锂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一般是85~90%左右,这也是锂电池被大家认为绿色和有前途的一大原因,而过分追求快充对这一点是有影响的&/b&。&br&&br&b、电池寿命问题。快充时,锂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要求加速,但是电池的电极材料的锂迁移、扩散动力学上是受限的,此时材料中会产生极化等效应,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对材料不利。此外,过快的反应导致了电极材料中的锂嵌入脱出等过于频繁,也就是会加速材料结构的“坍塌”,使材料“老化”,性能下降(衰减)。参考笔记本电池容量的下降,你就懂了。&b&快充放,只会让这个容量衰减的过程更为迅速。&/b&请关爱你的电池,少弄大倍率充放,这可以让它更强劲,更持久~&br&&br&所以,建议大家,&b&只要不是有急事,不要快充电池。平时慢充,挺好的&/b&,正好修身养性,看看电影养养花,遛遛鸟,听听广播(被PIA飞。。。。。。。。。)&br&&br&c、你可能想吐槽:&b&我们就是希望快充放,电动车像汽油车一样可以一两分钟就走,再说这个技术都做不出来养你们做电池的人干嘛&/b&?????&br&谢谢批评。毕竟电池的化学原理摆在这里,电能的工作原理摆在这里,焦耳定律的发热,几乎不可能克服,&b&所以电池汽车面临的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来减轻,想完全“根除”就太难了。&/b&&br&其实说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b&:汽油汽车已经建立了自己完整完善的生态模式&/b&,比如加油站,比如便利店,比如休息站等等。&br&&b&但是电动汽车,我们认为,不应该,也不适合完全COPY汽油汽车的生态圈。&/b&考虑到电动汽车本身的一些固有特性和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其自己的生态圈 ,比如:充电桩多一点,充电站那里盖个小卖部?或者就以通勤短距离为主?&br&&br&不过说到这里,我还是觉得,相比而言,锂电池用于插电混动PHEV的技术更接近成熟,而纯电动车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br&所以你可以理解,比亚迪秦的表现比较不错的原因了吧。
不可行。首先主要建议参考这个帖子:然后我再在这里简单回答一下:快充电,只是大概可行,但是会带来许多问题,所以不要频繁地干这件事。然后逐点解释。1、小电池路线,是否一定成本和性能上有优势?不见…
一般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不是有钱了才会这样,而是因为这样才会“很有钱”。&br&&br&我认识一些强者,身家数亿或数十亿,有上市公司,按理说如果我有这么多钱,早就抛开一切跑去夏威夷看火烈鸟了,但他们不是,他们仍然每天早上早早上班,晚上工作或应酬到深夜,也没个周末年假什么的。我很疑惑他们为什么这么干,想了半天,最后觉得大概他们的乐趣点在“赚钱”本身,而不是钱,更不是“有了钱后会怎么花”。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像我一样,当然,我也永远没法像他们那样有钱。
一般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不是有钱了才会这样,而是因为这样才会“很有钱”。我认识一些强者,身家数亿或数十亿,有上市公司,按理说如果我有这么多钱,早就抛开一切跑去夏威夷看火烈鸟了,但他们不是,他们仍然每天早上早早上班,晚上工…
其实呢,自从我成了医学生,一直在接受一些很现实的话比如久病无孝子之类。&br&自己就亲眼目睹过,我的同寝室同学,她的姥姥就是她父母送终的,虽然在金钱上没有十分大的付出,但在精神上早已透支,据说她姥姥年轻的时候是个很厉害的人,很能吵架,在年迈时得了小脑萎缩,长时间只记得跟假想敌吵架,有时甚至爬窗,夜里起来骂人,各种疯狂行为,最后弄得家人精疲力竭,只能等待老人离世,可想而知,长期以往,疾病带给病人、家属的压力及情感上的改变。但另一方面,送走老人之后,经过时间的洗刷,留在记忆里的更多的会是珍贵的感情,曾经的关爱与美好,同学回忆起姥姥还是很不舍。&br&这就是症结所在,矛盾所在,很多人难以熬过送走老人的这个时候,而被拍死在金钱、压力的沙滩上,其实,就算对病人而言,在死亡边缘能做的治疗无非那么几个,而极大的副作用和无痊愈的希望已经是重创,生活质量已经很低,那么这就已经在挑战了,虽然国内不赞成也不允许安乐死,但实际看来,更多的治疗已是无用。&br&在医学伦理学的课上,我们作为医生也被动面临选择,记得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年迈、长期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名人肝癌晚期时,遇到肝脏来源,而同时,又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外伤(如与劫匪斗争)而致肝衰竭需要肝脏,那么作为医生应该如何选择,老师告诉我们的是为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实现效益的目的,应该给年轻小伙子,即使这位老人曾经多么伟大,即使这位年轻人将来或没有什么作为可以比得上老人。虽然我很心痛,但还是只能无奈于老师告诉我们的“正确”选择。所以,金钱,感情,抢救物资,都是一样的,在面临使用它的效用无法达到最大化时,应该反省如何实现最大效益的利用。但是这在国内也是各种情理不和,如国内不允许安乐死、中华传统百善孝为先、以及国内医疗制度只能满足部分人或疾病部分的费用报销等,所以,这也需要取舍。&br&就如我曾经就此问题跟我母亲讨论过,麻麻告诉我的答案是,她不愿如此低质量的活着。然而,曾经我也听说一位同学的母亲并不是贤妻良母,与家人关系本来就不好,因为患有不治之症,只能靠透析延续生命,而其超强的求生思想,强烈要求家人给予经济支持,家庭已不堪重负,子女也不知所措。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自己的意志,我们不能剥夺。&br&其实,如果我们国家的医疗制度不是现今这样,很多矛盾都会减少甚至消失,至少,曾经,在以前那么几年,生病是完全不用自己掏腰包的,那时候医生也是受人尊敬的,医患关系良好,医生说什么病人都听,那时候就自然不存在这种因为物质与生命的选择而产生的矛盾了,毕竟,在崇尚道德的中国,还是倾向于倾家荡产送终的,至少我个人是这样想的。&br&但,不能不说,现今,人们把道德抬到了一定的高度,所有宣传都是在朝着“助人不留名”的方向发展,然而,我依稀记得高中班主任曾这么说过:在崇尚儒学几千年的中国,最初孔子却不这么认为,记得孔子的土豪弟子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却被孔子批评,孔子意在让子贡明白,如此不受回报的付出会将道德抬到一定的高度,而这高度是大多数人无法触及的,那么高高挂起的道德又有何意义?一切大多数人做不到的道德就是伪道德。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他人。所以,怎么做,还是应该取决于自己心中的那把尺,无愧于天地即可。&br&不赞成,别喷我。。orz..
其实呢,自从我成了医学生,一直在接受一些很现实的话比如久病无孝子之类。自己就亲眼目睹过,我的同寝室同学,她的姥姥就是她父母送终的,虽然在金钱上没有十分大的付出,但在精神上早已透支,据说她姥姥年轻的时候是个很厉害的人,很能吵架,在年迈时得了…
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受。&br&答案又没有令我满意的。因为:&br&1、我不愿为别人而活;&br&2,
我也不愿别人为我而活
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受。答案又没有令我满意的。因为:1、我不愿为别人而活;2, 我也不愿别人为我而活
当你做着一些拾金不昧的行为时,上帝就已经在奖赏你了.
当你做着一些拾金不昧的行为时,上帝就已经在奖赏你了.
上海人路过,还得再借几百万才能买房。体验不咋地
上海人路过,还得再借几百万才能买房。体验不咋地
只要别买ip6就对了,因为看样子你也不是常换手机的人。&br&&br&很负责的告诉你,ip6p应该是最后一台1g内存的iphone。明年的新款5.5寸分辨率和内存都会质的飞跃。&br&&br&我就这么一个忠告。如果你不是手机爱好者,不装各种大师助手卫士的mx4pro应该满足你两年的使用了。&br&&br&泻药~
只要别买ip6就对了,因为看样子你也不是常换手机的人。很负责的告诉你,ip6p应该是最后一台1g内存的iphone。明年的新款5.5寸分辨率和内存都会质的飞跃。我就这么一个忠告。如果你不是手机爱好者,不装各种大师助手卫士的mx4pro应该满足你两年的使用了。泻药~
她爱我还是爱我的钱压根就不是重点。&br&&br&重点是我爱她的灵魂有多少,我爱她的肉体有多少。
她爱我还是爱我的钱压根就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爱她的灵魂有多少,我爱她的肉体有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志们吊儿郎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