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英语听读音乐单元章节要点分析

【三年级课程】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ppt模版课件PPT,ppt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三年级课程】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ppt模版课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司马光砸缸》
提交人:庄瑶 | 时间: 10:13:43 | 浏览次数:1061 |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司马光砸缸》
提交人:庄瑶 | 时间: 11:02:21 | 浏览次数:19 |
《司马光砸缸》教学案例
荆川小学 胡文飞
教材分析及理念:《司马光砸缸》是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欣赏和律动
歌曲。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增强孩子们对故事的了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当遇到意外的候要冷静、机智、勇敢。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促进学生创新合作能力的形成及音乐素养的提高。营造宽松自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是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1.学生能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并从歌词内容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2.学生能分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掌握简单的节奏型。
3.学生能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
教学重点:通过创编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剧表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手铃、),音源材料(键盘)
一.听辨、分析生活中的音响,探索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音响
出示PPT2 师:老师这里有个电脑键盘,它也来凑热闹!我们一起听一听,用“嗒”
来模仿它说话!
电脑键盘: ×××× ××
1.师:用电脑键盘打出节奏(两遍),请同学用嗒说出来。(我们来看看对不对)(出示节奏: ×××× ×× ;师用响板读后生读发现它是两拍子。(出示节拍,反复记号,读一次)
2.两拍子的强弱规律● ○,强弱,拍手拍腿,两拍子1、2,边拍边说节奏
2/4 ×××× ××
师:老师这里有三种打击乐器,你能在听完它们的声音后结合用法,为两个节奏型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吗?(读节奏,听乐器声音,按照先手串铃,然后碰铃,最后双响筒的顺序敲,特别说明双响筒要先敲低的再敲高的,看图。碰铃拖着尾巴,仔细听,敲,所以它适合长音)
? ×××× ? ×× ? × ―
手串铃 双响筒 碰铃
⑴空手练习打击乐器的动作(嘀铃铃铃;笃笃,手串铃不发出声音时要按住,注意方向)
⑵按节奏空手练习打击乐器的动作 2/4 ×××× ×× ||
⑶空手练好以后请生拿出自己有的打击乐器,练好手中的打击乐器(分手串铃和双响筒组)
⑷用打击乐器打好 2/4 ×××× ×× | ×××× ×× | ×× ×× | x ― ||(图谱)
二、节奏就像是音乐的骨架,框架结构搭好了,我们才能谱写音符, 变成美妙动听的歌曲。出示PPT5
1.师:老师这里就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它是一个音乐故事(初听,请你告诉我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欢快活泼。童声合唱。《司马光砸缸》。歌曲出现最多的就是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
?先听再唱 2/4 哐当哐当 哐当 | 哐当哐当 哐当 | 司马 光 砸 | 缸 0 ||
找一找上下两行相同不同的地方?(相似,最后两小节高低不同,节奏不同,有休止符号)
?跟钢琴唱好后面两小节(唱谱,用柯尔文手势高低区分,口型区分)
?唱歌词,把强弱规律唱好,加速度演唱。
④加入反复记号,跟音乐唱,声音不要超过音响。
⑤对比前面一段和最后一段有没有不同?
⑥学习最后一段不同的地方(空半拍地方双手“举石头”)
2.师:老师这里有一段中央电视台的视频,看的时候听到“哐当哐当”的地方请你拍手并且轻轻跟唱,想一想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有5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回旋曲,他重复唱着司马光砸缸,那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故事赞扬司马光遇到事情时很冷静,并机智的救了自己朋友。司马光是聪明机智的小儿郎,见义勇为的好榜样,他这么棒,小朋友们是不是应该用自己学会的节奏配上小乐器奖励司马光啊?)
【板书】 A----- ○ -----A------ □ -------A’(出现3次)
写出歌曲结构:引子前奏A----故事B----过渡间奏A-----夸奖C-----尾奏A’
3.用打击乐器不同的音色配上合适的节奏为歌曲“夸奖”部分伴奏。
?先来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为司马光小朋友喝彩的。
?到你们啦,拿乐器。请小朋友看谱复习学过的乐器组合。
2/4 { { | { { | { { { { | ●…… ||
?生加入歌词,边唱哐当哐当这段边加伴奏(你们加入唱之后,打的节奏更加稳定了)
④歌曲的节拍和节奏放心间,现在就用小乐器为“夸奖”部分伴奏。
4.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想请你们演一演这个音乐故事。想一想故事的来龙去脉(分四组:第一组---捉迷藏,第二组---落水,第三组----砸缸救友,第四组---好孩子。说出与情节相吻合的动作和表情,并符合音乐的节拍,跟音乐试一试)
三、综合表演1.看总谱表演(先演示一遍顺序,第三段要拿小乐器准备第四段伴奏,尾奏
齐奏,结束句要说明一下。前面不敲,缸的时候一声响)2.看视频表演
结束语:这节课你们完成的非常好,我们学会了要做聪明机智的好孩子,还学会了一起用美妙的声音创编美好的音乐故事,特别是乐器伴奏这块创新内容,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会做的更棒。下课!
教学反思:本课以乐学为理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相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 学中玩。本课目标比较明确,环环相扣,完成的还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双响筒的运用还存在欠缺,主要是双响筒组打节奏时速度偏快,当时我并没有再反复聆听和慢练提速,导致最后综合表演的时候速度还是偏快一点,没有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同时我也感受到,我们平时要针对不同的班情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的重要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堂内容多,一节课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我仔细思考后觉得导入部分可以直接省略,直接用歌曲导入,通过一开始的体验,让学生自主找到节奏、创编节奏,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分辨出 合适的节奏。在练习节奏的时候,可以变换多种方式,特别是要让双响筒组连续 敲打×× ×× ×× 的节奏,要单独练一下,以免连接的地方脱节。如果再有时间,最后的综合表演可以自由创编动作,然后分组表演,如:打击乐组、舞蹈组、唱歌组。真正意义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主动权。
评课老师意见汇总
周蓓:本课以乐学为理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
学中玩。音乐课堂应当基于学生的资源,体验音乐,所以建议音乐导入,让学生进
入氛围,通过一开始的体验,让学生自主找到节奏、创编节奏。学生可能创编出一组
或几组不同的节奏,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分辨出合适的节奏。如试用打击
乐器,用音色或用法让学生选,还可以两种乐器和在一起打,让学生感觉。使学生听
觉能力用到实践当中。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好视觉和听觉,再放手主动一点
听老师完整的演唱,自己跟唱寻找不同点。更好的演唱可以依据模仿老师的演唱,组
与组之间的对比,有趣地根据音乐要素达到目标,最大化调整信息量。
庄瑶:胡老师的教态亲近可人,能迅速融入到学生当中,我听了试上,和正式的课比较,老师的语言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学生的引导很到位,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以学生为本,从传统故事中提炼各种音乐元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王明月:胡老师教态比较活泼,整节课的流程比较清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对歌曲的把握
也比较到位,节奏、情绪都做得比较好。
金云茹:胡老师上课教态十分有亲和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节奏密度适当,分配合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唱十分细致,课堂氛围好,教学方法也运用的十分巧妙。
袁媛:整个流程中,每个活动环节设置的十分紧凑。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的示范。不足之处:整个活动设计的有点多,可以稍微精简一点,把少的环节做的精一些。
沈漾:整节课上的气氛活跃和轻松。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从歌曲的学习中,学习了英雄故事,尤其与乐曲结合,节奏上的突出教学,让学生更加掌握了歌曲。
岳维菁: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学设计合理,能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蒋竹:胡老师课堂掌控能力比较自如,语言教态亲和自然,对课堂中学生的学情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建议胡老师教学内容进行精减,让学生主动接受,主动去学。
张璐:胡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从唱到动到弹,驾驭能力强,学生能跟着老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到课堂。老师把握了教材的内在联系,能突破重点,知识正确,学生易于接受,课堂中展示的信息多变,丰富,多样,总之是一节比较不错的课。建议课堂安排的内容精简一些。
刘F:教师仪态大方,语言组织精炼,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适当,对学生的信息能及时作出调整,整节课内容设计丰富,但教学重点还可适当调整,多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尝试。
陈寅汝:整节课的环节设计得非常紧凑,语言也很精炼,目标明确,建议用两节课时间完成。
赵丹丹:教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准备很充足、认真。只是一些环节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设计更有效的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的不够明显。
薛纯:胡老师音乐素养高,课堂教学仪态好,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演唱、演奏、表演中。课堂气氛活跃,取得很好的效果。
严虹:老师自身素质很高,弹、唱、演都很精彩。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陈菲:胡老师语言轻松,功底扎实,课堂流程清晰,气氛活跃,在最后的视频活动中,学生有些混乱。如果分组或稍作提示效果更好。
王新颜:胡文飞老师是位专业基本功扎实的老师。在课堂上点滴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唱,她的指挥,她的琴都很棒。在教学上虽说是位新手,但对歌曲的处理,学生学法的指导已初显出她独到的见解,有方法,有评价。学生学的很愉悦。
谢妤: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极有耐心,细致处理各种细节,教态亲切自然。处理A段的时候对音准教学细致,既唱谱又示范,反复比较,使学生唱准确,这一细节印象深刻。整堂课胡老师一直在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信心。
黄丹维:胡老师教态可爱亲切。在课堂上能关注到全体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课能紧扣节奏这一教学目标。但在学习方法上还可再寻找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更能被学生接受!
刘晓燕:胡老师教态亲切,语言精练,本课能紧紧围绕节奏教学并结合孩子的特点,结合砸缸的动作,掌握结尾一切分节奏。孩子又有兴趣又掌握的很好,对于两拍子的强弱在乐曲中运用得也很好。
钱焱:胡老师的教态亲切、稳定,教学环节紧凑、有效。对重难点能细化到每个音符,问题解决有效。学生的常规很好,足以看出老师平时的教学很扎实。
朱玲:学生参与度高,教师用一些小方法让学生解决节奏中的难点。老师语言精炼,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细节方面,比如音准,老师也有让学生单独练习。
殷柳青:胡老师平时教学扎实,整节课内容丰富,教学细腻,细致,细节教学很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十分投入。
樊奕玎:教师对歌曲各个段落的把握非常到位,整个教学环节都紧凑而有效。教师的教学也非常细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都被激发出来。寓教于乐,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印小青:已故事情节为主导,以开心的情绪为主线,学生喜欢的小乐器为歌曲服务,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音乐的各要素串联起一个活泼的完整的故事,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作为美术老师在跨界听音乐学科时最大的感触就是音乐、美术,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是看的艺术,但他们又被人们称为姐妹艺术,这两门学科存在很多的互通之处,我发现美术课程中对学科性质:要体现视觉性、愉悦性、人文性、实践性,在音乐学科中出了视觉性替换成音乐学科的听觉特征,其他愉悦性、人文性、实践性应该是相同的,在胡老师的课堂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这种资源意识、课程意识。 发表在
本课以乐学为理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相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是还可以在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1.选择合适的节奏上学生可以先整体感受后自由创编;2.在创编动作演故事这块可以给一点时间自由讨论。很多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发表在
作为刚进编的老师能很好的与借班上课的学生这么完整而良好的表达这节课实属不易,特别是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不管是键盘,还是声乐示范与指挥,都给学生带给美的感受。 发表在
音乐课里的人文元素常常是和歌曲中的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故事,用童声合唱的形式来演绎是个不错的想法。 发表在
胡老师这位年轻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的音乐基本功非常的扎实,这堂音乐课选的素材也很好,胡老师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以学生为本,从传统故事中提炼各种音乐元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发表在
从试听到正式上课,胡老师最大的变化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学生,却能自如地掌控课堂,使整节课在轻松,有序中完成。<div id="ptxt1" p="1" sql="55 @id=171611" rc="10" udx="-1" m=" 发表在 #3#
#4#" ids="108459|" currentpg="1_108459" >
发表新评论当前位置:
&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教材课本 正版彩印全新书 [平装]
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教材课本 正版彩印全新书 [平装]
商品价格:
所属类别:
您看到的商品报价由易购整理
优惠信息:
与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教材课本 正版彩印全新书 [平装]最相近的商品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教材课本 正版彩印全新书 [平装] 商品介绍
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教材课本 正版彩印全新书 [平装]用户评论
热卖新品上架推荐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do re mi第一课时 《七个小兄弟》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探究过程: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师:请?它出现了几次?(2)请你跟唱一唱这三个音。(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 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 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 师:唱到那一句时你觉得困难?那位同学来帮帮他? 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多数学生唱不准的地方由教师来教。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do re mi分别在三座小房子里,部分同学分别戴上do re mi三个音的头饰,当听到教师弹奏自己所带音符时,唱出唱名并跳到与自己头饰相符的小房子里,谈下一个音跳出房子。教师开始弹奏的速度要慢,逐渐加快速度。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乃哟乃》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探究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 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教师在黑板上贴图片,请学生找适合的节奏卡片贴到图片下方,并读出节奏,也可以按节奏说象声词。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新-课-标-第-一-网
第三课时 《音乐是好朋友》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探究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 复习音符do re 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 歌曲演唱的是什么内容?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 《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创编,教师指导并可以参与其中。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学生都参与表演,教师也承担一个角色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第一课时 《快乐恰恰恰》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教学重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教学难点:&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唱:《木瓜恰恰恰》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二、新授: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2、学习歌谱: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 2)认识二分音符x- ,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3)唱歌谱 4)师生接唱3、学习歌词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 《跳到我这里来》教学目标1、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让学生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来。3、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正确模仿片中的动作,并学跳集体舞。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现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积极参由于歌词的创编,并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教学内容:&&& 唱:《跳到我这里来》听:《马刀舞》、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赛马舞》音乐进教室2、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你仿佛看见了一个什么场面?师:这是一首《马刀舞》乐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二、欣赏《马刀舞》1、听赏《马刀舞》,听时请注意,乐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2、师:这首乐曲是苏联作曲家哈哈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战斗舞曲,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播放第二编);你们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一起表演?三、学唱“跳到我这里来”1、师:同学们,你们表演的真好!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拍手为舞蹈的人们伴奏吧! 2、听唱“跑到我这里来”3、学生跟琴模唱歌谱4、熟悉歌词5、学唱歌曲6、现在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一下,那种速度比较合适7、创编歌词:谁能把“没有舞伴怎么办?”这句歌词换一换?
第三课时《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学唱歌曲(只需大致学会)。 2、学唱“阿西里西”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及快乐心情。3、学跳集体舞,重在参与。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教学难点:&& 学完歌后,设计一些综合音乐活动。教学内容:唱:《阿西里西》听:《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过程:一、感受《我的家乡日喀则》 &1.小朋友,在上课前,大家先说一说西藏有那些特点,并结合书中插图,来感受、了解一下歌曲的内容。2.第一遍听赏,感受西藏特点,听辨演唱的形式。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4、我们来熟悉一下歌词内容5、跟录音学唱歌曲。二、学跳集体舞1、基本动作五个2、学跳《我的家乡日喀则》集体舞(分组学、互相学、组合)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4、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5、初步学唱歌词1)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2)分组演唱。四、音乐活动1、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音乐活动。2、教师简介彝族小朋友游戏的心情。
第三单元& 《百灵鸟的歌》教学内容&“叫我唱歌我唱歌”听:“对鸟”、“大鸟笼”奏:竖笛接龙动:综合艺术活动第一课时&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目标:1、学唱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歌中的童趣,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欣赏《杜鹃圆舞曲》〈对鸟〉,感受音乐情绪:欢快热情、优美灵巧,并记忆其主要主题。教学重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教学难点&准确唱好弱起小节,。教学内容:唱:“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过程一、感受《杜鹃圆舞曲》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跳进教室2、小朋友,刚才你们听着乐曲,跳进了音乐教室,现在请你们听赏《杜鹃圆舞曲》,即兴表演可爱的杜鹃、高飞、低飞。3、音乐活动& 为《杜鹃圆舞曲》伴奏,听辨“ 3|1 0 3|1 0 3|5 53 13|2 ”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拍的长音可用小铃和三角铁,其余可用双响筒、木鱼、铃鼓等。4、欣赏“对鸟”二、学唱《顽皮的小杜鹃》 1、谈话:小朋友,你们模仿杜鹃及其它的鸟动作真美,可这里有一只“顽皮的小杜鹃”嫉妒了,它说:“为什么不听听我唱歌呢”,现在我们来听“小杜鹃”2、范唱:边唱边表演3、听旋律拍出节奏4、跟琴哼唱旋律5、熟悉歌词6、跟琴学唱歌曲三、歌舞合作表演1、用歌舞乐合作表演的形式感谢热情接待我们的杜鹃妈妈、小杜鹃及它的小主人:三个方阵各出一批演员:小百灵队演唱,小孔雀队表演,小乐手队则每人拿起凳子下的生活中能发响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按节奏敲击,晃动发出声响为歌舞表演者伴奏。看一看、选一选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效果好?2、歌、舞、乐表演(舞者戴上头饰)准备。3、上台(各队派代表)表演四、小结
第二课时&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让学生画出心中的爱,展示出小朋友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丰富懂得想象力。2、欣赏“大鸟笼”,让学生把音乐中鸟的形象与生活中鸟的形象结合起来感受。3、认识“re、fa、la”填填唱唱。教学重点&&&&& 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歌曲。教学难点&&&& 在17---24小节音不易唱准,先做填填唱唱练习,再随琴练唱。教学内容:唱:“祖国、祖国真美丽”听:“大鸟笼”教学过程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动作让学生猜。 2、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表达了什么?3、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1、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2、用口技模仿节奏。 3、用do、re、mi、fa、sol,按节奏创编旋律。三、学习歌曲: 1、导言:同学们你们听!创编的真棒,现在请大家观看 2、教师范唱。 3、学生哼唱旋律 4、轻声视唱歌谱5、学唱歌曲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四、画一画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上的小蜡笔,画一画我们祖国的美好江山。分组讨论,每一组画一张,边唱边画最后展示。
第三、四课时 “叫我唱歌我唱歌”教学目标:1、学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2、学做音乐游戏: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3、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教学重点&&&& 用“田间劳动”的过程,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教学难点&&& 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教学内容:唱:“叫我唱歌我唱歌”教学过程:一、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鸡:&& 叽叽叽.&&& ×××&&& ×××&&&&&&& 用木鱼敲击节奏。鸟:&& 吱吱.&&&&& ×&&&&&&&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 ××&&&&&&&&& 三角铁敲击节奏。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击节奏。××× O×××|×× ×|××× ×& | × ×× |×?0|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二、导入课题。1、请同学们观赏“隔上段”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他们在干什么?2、现在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我们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间劳动过程的歌曲。(范唱)3、我们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4、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劳动的心情。6、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三、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四、音乐游戏:&&& 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五、竖笛练习&&& 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六、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采山谣》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教学目标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教学内容:唱:《树叶儿飘飘》听:《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过程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1、导语&&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6、教师范唱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 5 3 &#8226;& ”“3 2& &#8226;”跳进“ 3- 5”“1-5 ”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教学内容:&&& 唱:《秋天红艳艳》教学过程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教学内容:唱:《溜溜山歌》教学过程&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 6个音的音高音位。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2、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3、看谱拍节奏,。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11、边唱边表演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三、欣赏《打枣》1、听赏《打枣》吹歌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四、小结
第五单元《欢乐谷》第一课时《小朋友的家》教学目标1、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教学重点1、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教学内容:唱:《小朋友的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个聪明的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1)节奏:前十六、后十六音符。2)按节奏介绍卡通人物。二、听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1、看录象,感受歌曲的情绪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去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神奇和美妙。三、音乐游戏“音乐果”1、唱唱“音乐果‘师:在迪斯尼乐园有棵神奇的音乐树,你瞧!树上结满了音乐果,老师先来唱一个。2、听音摘果子师:同学们,请你们听,那只果子在唱歌,就请你们把它摘下来。四、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1、导语“师:同学们,我们果子送到欢乐谷中的小朋友家,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2、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3、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一唱。4、按节奏朗读歌词。5、学生哼唱旋律,老师唱歌词。6、跟琴学唱歌曲。7、歌曲处理。8、自由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9、拓展歌曲,创编歌词。师:迪斯尼乐园有那么多卡通人物,你们能不能为他们做首歌来唱唱。五、小结& 欢乐的歌声吸引了更多的卡通人物,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第二课时《动画城》教学目标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3、认一认、唱一唱音阶,贴一贴、画一画你喜欢的卡通人物。4、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表演。教学难点&&&&& 认识si 、do 音高及手势。教学内容唱:《动画城》教学过程一、感受“动画城”1、同学们,先请你们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3、同学们,请你们帖一帖、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二、学唱歌曲《动画城》1、谈话:同学们,你们把卡通人物,汇聚在一起,它们高兴地在《动画城》里唱起来了。2、听赏《动画城》歌曲。3、唱一唱、认一认, 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p书27页城墙图)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6、熟悉歌词,用中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突出强拍。7、学唱歌曲‘,区别第一、第二乐句只有最后一小节旋律不同,用颜色涂上分别唱一唱。8、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三、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1、根据书27页图片,说一说剧情,了解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感受音乐为卡通片制造了氛围。3、模仿动画片的情景进行表演。(分组进行)四、小结&&第三课时 音乐童话剧《休止符的烦恼》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在表演中加深对休止符作用的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2、律动:《走走停停》加深对休止符时值的概念,发挥学生想像力的音乐活动。3、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巩固已过的三音指法及吐音,让学生视谱作无声的运舌练习后再演奏。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曲谱感受休止符的时值。教学内容:听:《生生不息》动:音乐童话剧《休子符的烦恼》&&&&&&& 律动《走走停停》教学过程一、音乐活动《休止符的烦恼》1、熟悉音乐童话剧的对话语言,请同学们看一看谁和谁在对话?2、我们也来学一学,请全班女同学模仿休止符说话,全班男生模仿小朋友问话。& 3、请大家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每位同学都要参加,分别当“演员”、“评委”、“歌手”或“演奏家”,你们可以唱“学做解放军”的歌, 二、律动《走走停停》1、熟悉《走走停停》曲谱。2、大家根据音乐用动作感受,请一位同学按照曲谱遇到休止符时敲敲,其他同学听到鼓声时停下,并在原地做一个动作。分组进行比赛,听到鼓声没停的同学请他表演一个节目或回答一个音乐问题。三、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1、练习吐音。2、根据《小快板》乐曲进行练习吐音,每个音都要吐奏。3、教师示范演奏。4、进行1―8小节与9―16小节之间在表演上的区别。5、注意前八小节要奏得干净、流畅,后八小节要奏得连贯富有歌唱性。四、小结
第六单元《牧笛声声》教学目标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牧歌和草原民歌的特色与美。2、背唱《牧童之歌》,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3、锻炼即兴表演的能力,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教学思路&&& 通 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山野、草原的音乐风格、了解牧童、牧民的生活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演唱与欣赏 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和外国歌曲《牧羊女》《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孩子们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编故事、创节奏、学 舞蹈是发展性的综合创造活动。教学内容唱:《牧童之歌》《牧羊女》听:《牧童短笛》《牧场上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 &&&&&&&&&&& 太阳》《草原赞歌》动:《学跳蒙古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教学难点&&&& 背唱《牧童之歌 》,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 第一课时&& 《牧童之歌》教学目标1、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不同地域的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活动。教学难点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乐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打击乐参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1、谈话导入:(听“达阪城姑娘”音乐跳进教室)师:同学们,进教室时播放的歌曲是哪一个民族?能否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新疆?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民俗文化。师:让我们一起谁者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3、探索手鼓的打法(师轻轻地敲响手鼓,提问)这是什么乐器?师:手鼓是新疆人民唱歌、跳舞时最长用的伴奏乐器,谁会打手& 鼓?(小组交流手鼓的打法,每组派代表示范)二、歌曲教学1、导入歌曲:刚才和着鼓声的音乐美么?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内容?(天山、草原、牧童、马儿)2、范唱歌曲3、跟琴轻唱4、朗读歌词,轻声唱词。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处)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5、表现处理歌曲三、欣赏《牧童短笛》1、导入: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2、感受《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不同之处。四、结束全课&&&第二课时《牧羊女》教学目标1、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强弱规律演唱歌曲《牧羊女》,并用乐器吹奏。2、唱准si的音高,复习do―d。’各唱名的音高,继续进行视唱与听音练耳训练,进一步培养听辨旋律音程的能力。3、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4、欣赏轻音乐《牧场上的家》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力度记号,听辨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在节奏练习、歌曲、视唱曲中加以应用。教学过程一、欣赏乐曲《牧场上的家》&&& 1、听第一遍,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师介绍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2、听第二遍,整体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发挥想象,用动作或色块表达自己的感受。二、学唱歌曲《牧羊女》。1、听范唱,感受旋律舒展、流畅的特点和歌曲热情美好的意境。2、听教师钢琴伴奏,拍歌曲节奏,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练习乐句的划分。3、视唱歌谱,找出歌谱中的d0“与si,重点练一练。4、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同时注意力度对比,讲出“f与“p”在歌曲中的作用。5、用连贯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三、听辨拍击,加力度记号。1、出示第一段节奏谱,让学生进行拍击练习。2、教师为此练习加上力度变化后再进行拍击,让学生听辨出来,并将相应的力度记号填在括号内,再模仿拍击。3、学生自己选择力度记号,填填拍拍。4、看第二、第三段谱(即回、回),自学手与脚配合的拍击方法。5、用回旋曲的形式拍击3段节奏。 四、听辨旋律音程《游乐场上》。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学跳蒙古舞《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感受民族风格,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2、结合音乐舞蹈,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再结合歌曲了解齐唱与独唱。教学重点&& 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 学跳内蒙古舞蹈,感受民族风格。教学过程一、观赏歌曲1、(出示内蒙古图象)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2、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歌曲,分辨民族的风格。3、结合歌曲了解齐唱和独唱。二、选择适当节奏1、(出示四幅图面:摔跤、射箭、赛马、挤奶;节奏:x o、&& x C 、xx&& xx )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这四幅图,来选择适当的节奏,并填上象声词。2、根据象声词,全班同学作出相应 的声势,并配乐表演。 三、学跳内蒙古舞蹈1、基本动作:挤奶、骑马、耸肩等动作。2、(见书图33页)看图模仿动作。3、根据内蒙古歌曲学跳舞蹈。4、分组讨论,编排舞蹈队形。5、各组展示。四、全课小结,进行评价。&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教学目标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2、能用坚定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缩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教学内容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 〈解放军的天〉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教学重点&&&&&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难点&&&&& 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第一课时&& “爷爷为我打月饼”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 等。教学过程:一、感受节奏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3、鸡:&& 叽叽叽.&&& ×××&&& ×××&&&&&&&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 用鼓敲击节奏。&喜鹊: 喳喳.&&&&& ××&&&&& ××&&&&&&&&& 三角铁敲击节奏。&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 |×?0|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二、欣赏“映山红”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映山红〉2、这作品表达了是什么情绪?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学饼)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3、视唱歌曲的旋律。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三、音乐创编活动& 学生分二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第二组:编舞 、用舞蹈表演。四、表演: 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五、竖笛“小宝宝要睡觉”1、学习连音奏法,以5 6 7 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六、小结& &第二课时《儿童团放哨歌》教学目标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进行曲》的风格特点。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同时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统。3、在“我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 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听、唱、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休止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感受其在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听赏二首进行曲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2、师:谁能说出来刚才听到的名字吗?在边听边走进教室时有什么感觉?3、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它与《队歌》有什么不同?听赏《儿童团放哨歌》4、讨论这两首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二、学唱歌曲《儿童团放哨歌》1、观赏录象,教师范唱2、跟琴哼唱旋律,找出歌曲难点。3、学唱歌词,注意2/4拍的强弱演唱方法4、运用对比的方法,我们来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请同坐位相互讨论。5、进行二部轮唱练习。6、分组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进行队列训练。三、拓展练习1、简介:大小军鼓常用的节奏及敲击的方法(参考教材“我的创造”)2、练习: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小军鼓轮流按节奏进行练习。四、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教学目标1、听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感受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表现力及号声的模仿。3、学跳秧歌舞,感受解放初期的氛围。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热烈、欢快、而明朗,表现人民群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置后用手拍出四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二、感受歌曲“《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1、现在请大家观赏“游击队之歌”,观赏完后,说一说歌曲中唱的什么?你看到了什么?2、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3、我们现在跟着歌曲也来唱一唱。4、再请大家听一首歌曲《解放军的天》,听完后有什么感想?5、请你们讲一讲“解放区”的故事,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歌曲情绪及解放区的“明朗”三、学跳秧歌舞1、导语:同学们,让我们用舞蹈来感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2、学跳秧歌基本舞步:秧歌十字步;秧歌后跳踢步;3、选用歌曲《解放军的天》做伴奏音乐。4、拓展为秧歌集体舞(全班同学两人为一组,面对面学跳)四、复习竖笛《小宝宝要睡觉》五、小结&&第八单元& 《 我又长大一岁了》教学目标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让学生看手势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打击乐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我又长大一岁了”为主题,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欣赏《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以及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等,让学生在听赏、演唱能过程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的快乐,并通过“音乐伴随我成长”能活动,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内容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听:《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动:《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音乐伴随我成长》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小男生》教学目标1、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2、感受《小小少年》歌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3、结合歌曲,联系本班的情况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教学难点&&&&& 学好《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曲。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二、节奏儿歌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三、感受歌曲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那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三年级------》3、感受音乐: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3)用哼鸣熟悉旋律;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坐位互相合作。四、创编歌词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3、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五、小结& &第二课时&& 《长吧,小孩》教学目标1、学唱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长吧,小孩》,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2、欣赏管炫乐合奏《顽皮的小闹钟》,用身体的动作或线条表现各乐段的情绪特点,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3、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培养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教学难点&&&&& 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听赏《顽皮的小闹钟》1、简介乐曲2、介绍几种管弦乐器&&&& 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乐器吗?谁来说一说并模仿出它的声音。3、现在请你们听赏用管弦乐器演奏的《顽皮的小闹钟》4、请你们根据乐曲的节奏走出――方形、菱形、十字形,或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各乐段的情绪。(跟着老师走,第一组先走 ;再有学生带大家走)二、学唱歌曲《长吧,小孩》1、请大家聆听歌曲。 2、听旋律拍出来节奏。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4、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5、音乐游戏: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看手势猜旋律。6、学唱歌曲:听唱、模唱、跟唱、学唱。7、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三、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 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谱例)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着《长吧,小孩》歌谱来唱一唱,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个音?四、小结&&第三课时欣赏《我怎样长大》教学目标1、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2、学做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参与积极性。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配乐朗诵等活动中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现在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播放《长吧,小孩》音乐,按音乐的节拍传)2、师:原来口袋里装的是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的脚印吗?(装中为班里某学生出生时的脚印)这是一个小宝宝的脚印,不过这个小宝宝现在已经长得和我们一样大了。我们请他上来和大家见见面好不好?二、复习回顾1、师: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长都寄托着父母亲美好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老师从大家交来的课前调查了解到,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学知道妈妈是怎样对你进行胎教的?(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2、(播放《摇篮曲》,学生想象、模仿在妈妈肚子里听音乐)师:不仅妈妈爱我们,爸爸也很爱我们。有位父亲在得知了女儿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动地写了一首歌,用音乐的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出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亲亲我的宝贝》(播放)三、欣赏《我怎样长大》1、师:我们来用歌声表达对成长的渴望。(复习《长吧,小孩》)2、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才能长大呢? 3、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名字叫《我怎样长大》4、学生朗诵《我怎样长大》5、这首小诗配上了音乐,成为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四、小结:愿每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学生仔细听歌曲里唱的是那几个音符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小房子建在五线谱自己唱名的位置上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教师演唱或录音教室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演唱示范慢速、中速。如左右摆动、转圈等动作。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可以模仿杜鹃在密林中轻轻啼叫、飞出密林、在林中低回翔、又飞回密林。在读歌词时,注意弱拍起请小朋友在歌曲中,找出相同之处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歌曲音乐旋律。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让同学感受音乐情绪及劳动情景。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模仿演奏一段乐曲,播放一段二胡乐曲。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学生思考后回答。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出示音阶图,认唱7 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可以唱其它带休止符的歌曲,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选出音乐剧表演奖(集体),最佳演员奖。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上册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