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机电一体化就业方向的就业供给增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晋商晋美 晋商共赢
当前是 王虎栋的日志 &&&
三天读懂经济学(转载) |
热1已有 2695 次阅读&
&&& 549080
&&& 20093349/200710070//
&&& 1521057
&&& SDQPSDPR577557
&&& 1999OPECOPEC
&&& 20082008NBA2008600030002900
&&& GDPGDPGDP
&&& 1005060210GDPGDP
&&& GDPGDP
&&& GDPGDP
&&& GDPGDP20GDPGDP
&&& GDPGDPGDP
&&& GDPGDPGDP
&&& GDPGDPGDPGDPGDP
&&& GDPGNP
&&& GNPGDP
&&& 20084,150025000%4100
&&& 20089200915%12%
&&& 108610060
&&& CLICPICLIPPPCPIPPIwholesalepriceindexPPIcommoditypriceindexGDPGDPdeflatorGDPGDPGDPPCEPI
&&& 2000200055
&&& 150200245150200-150=5050245-200=4545
&&& 1001000100
&&& 1003090
&&& WindowsWindowsIEMicrosoftOfficeWindowsMediaPlayer
&&& 2008MSNWindows
&&& 200791720041997
&&& ,2008,,
&&& 19996??
&&& 50100IBMIBMIBM
&&& 20011102000??30
&&& 41800800
&&& 602245450002245452223
&&& ?(NBA)NBA
&&& 10001200l3
&&& 1960()
&&& 2019301945195619641966
&&& 18975271580
&&& 200722006630%
&&& 850063000
&&& M0M1M2M1M3M2
&&& 100100100
&&& 10010%1090
&&& 1001009019090
&&& 909010%981
&&& 100908181
&&& 81811001000100/
&&& 1001/=1010%
&&& =12%10066121/212%1001/2=6
&&& 210012%=12100+12=11211212%=13?4410012%=12
&&& 22122=243652=730
&&& 12%12%
&&& 13%100200100103
&&& 4100100
&&& 101001001001010010020510%
&&& ,46824?65511000020
&&& a80020055b40040052005c56010040125200a2005-800=200b5200-400-400=200c405=200
&&& 40040040405200b400a400800400400abbbc
&&& 10011010%1001+10%=1101004%4%12%353
&&& 8%110011088%1001+8%=1081001001+8%=1081088%1001001001008%9810028%100
&&& 10F100100
&&& 1/331279
&&& 9162601462436%
&&& 11001301010
&&& 1.2.3.4.
&&& 100031001311001300
&&& 1000101500,111015
 |   |   |   |   |
【中国晋商俱乐部顾问】
李建国 | 樊建川 | 张勇 | 远勤山 |
| 侯宁 | 王雪野 | 赵磊 | 崔满红
【中国晋商俱乐部发起理事】
陈明亮 | 宋文斌 | 上官军乐 | 李亚斌 | 李亚栋 | 赵贵廷 | 王丽红 | 王向东 | 郝鸿峰
【中国晋商俱乐部5星级推荐】【】【】 实名认证会员专用QQ群(千人群 申请请先)
|  |  |  |  |
【其他商会及山西老乡会网址】
【全球和世界晋商组织以及平台】
【《晋商八友记》八友企业推荐】
晋商商脉 -
Powered by
晋商共赢(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10- &&24小时联系电话:15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金泉时代1号门1617(5号线大屯路东站 A口 西北侧) 邮编:100110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试题单选40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2页免费21页免费21页免费46页免费4页免费 4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页免费46页免费48页免费24页免费9页免费
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试题单选40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哪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
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哪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
&&&&&&&&&&
&&&&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单项选择题1、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经济一体化2、下列所列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比较低级和松散的形式是()A、关税同盟B、优惠贸易安排C、自由贸易区D、共同市场3、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哪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A、优惠贸易安排C、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D、共同市场&&&&&&&&4、关税同盟理论是由()提出的。A、范纳和李普西B、鲍里斯?塞泽尔基C、小岛清D、德纽5、成员国之间实行优惠自由贸易协定,对外设置不同关税的是()A、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6、假设A国拥有能为整个国内市场以10美元的价格供给产品X的企业,B国同类企业供给该产品的价格是8美元,C国是6美元。如果A国最初对产品X的进口征收50%关税,后来,A国与B国组成自由贸易区,则()A、A国将产生贸易创造,且福利增加B、A国将产生贸易创造,且福利降低C、A国将产生贸易转移,且福利降低D、C国将产生贸易创造,且福利增加7、在第6题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现假设A国最初对产品X征收100%的关税,则()A、A国将产生贸易创造,且福利增加B、A国将产生贸易转移,且福利增加C、A国将产生贸易转移,且福利降低D、C国将产生贸易转移,且福利降低8、()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A.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9、下列属于关税同盟带来的动态效应的是()A、贸易创造B、贸易转移C、竞争效应D、贸易损失&&&&&&&&10、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A、对内自由,对外保护C、对内外均自由二、多项选择题B、对外自由,对内保护&&&&&&&&D、对内外均保护&&&&&&&& 1、按照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E、经济同盟2、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的特征是()A、内部实现货物自由流动B、内部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C、内部统一财政政策D、内部统一货币政策E、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制度3、关税同盟具以下静态效果()A、贸易创造效果B、贸易转移效果C、贸易扩大效果D、减少行政支出E、减少走私4、关税的贸易扩大效果()A、属静态效果B、属动态效果C、只有创造效果出现时才会出现D、只有贸易转移效果产生时才会出现E、无论贸易转移效果还是创造效果下都会产生5、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三个区域经一体化集团包括()A、欧盟B、亚太经合组织D、世贸组织&&&&&&&&C、关贸总协定&&&&&&&&E、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三、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一体化2、关税同盟3、共同市场4、自由贸易区5、经济同盟6、贸易创造效果7、贸易转移效果四、判断题1、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3、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而非静态效应。()4、当自由贸易区的某个成员国开始从非联盟成员国进口产品时,贸易转移随着发生。()5、共同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资本和劳动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6、关税同盟成立后,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使同盟国内部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这便是消费利得的基本含义。()&&&&&&&& 7、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内部自由市场较以前扩大,从而使其获得规模经济利益。这种市场效应便是关税同盟动态效应之体现。()8、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自由贸易区对外设有共同的关税和贸易限制,而关税同盟中的若干个国家仍然保留其独立的关税领土,没有共同对外的关税和贸易限制。()五、简答题简答题1、区域经济一体化由哪些主要形式?2、“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请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3、试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4、试析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5、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六、论述题1、试用所学国际经济学原理,分析2010年“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意义。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符合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吗用什么贸易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你认为这一地区能否出现统一货币面对这一未来贸易自由区,我国企业、产业界应如何应对?2、为什么说在组建关税同盟的条件下,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可以增强成员国的贸易创造效应,弱化贸易转移效应3、从20世纪80年代起,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WTO成员都同时至少参与一项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为什么在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的今天区域一体化又再度复兴?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会产生什么影响七、计算与分析题1、一个小国以世界市场价格每袋10元进口花生。它的需求曲线是D=400-10P,供给曲线是S=50+5P。(1)计算自由贸易时它的进口量。(2)如果它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3)如果它与邻国结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但对外关税不变,其邻国以每袋12元的价格向它出花生,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效应有多大2、假定闭关自守状态下的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1)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百分之百从价税,那么,A国是从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2)如果A图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A国是在国内生产X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3)A国与B国建立的关税同盟是贸易创造关税同盟、还是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或二者都不是(4)如果A国最初从B国C国进口的X商品征收百分之五十(而不是百分之百)无差别从价税,A国是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A5、A6、C7、A8、D9、C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E3、ABCDE4、AC5、ABE&&&&&&&&三、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一体化: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做到相互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状态,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发展,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机构的过程。2、关税同盟: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3、共同市场:是指除了在各成员国内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可以享有区内自由投资的权利。4、自由贸易区: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关税壁垒,使货物和服务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5、经济同盟,是指成员国间不但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订并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货物、服务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6、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关税同盟引起的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生产者。这种原来不存在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体现了经济开始走向按照自由贸易来配置资源,因此可以提高成员国国内的福利水平。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福利水平同样也可以得到提高。7、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低的非成员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生产者。贸易转移效应阻止了从外部低成本的进口,而以高成本的集团内部生产代替,违背了自由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原则,使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上升,造成福利损失。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全球福利水平的下降。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区域经济一体化由哪些主要形式?、域经济一体化由哪些主要形式答:依据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或者说依据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程度的差异,成员国的政策协调程度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低到高划分为六个层次。(1)优惠贸易安排所谓优惠贸易安排,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货物贸易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也可能包括小部分商品完全免税的情况。这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成员间关系最松散的一种形式。(2)自由贸易区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关税壁垒,使货物和服务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理想的自由贸易区中,不存在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壁垒措施、补贴等支持性政策以及行政干预,但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则允许各成员国自由制定与实施,并不要求统一,因此这种形式也是松散的一体化组织。(3)关税同盟所谓关税同盟,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比自由贸易区前进了一步,因为它对外执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目的是使结盟国在统一关境内的市场上拥有有利地位,排除来自区外国家的竞争。为此,关税同盟需要拥有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即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4)共同市场所谓共同市场,是指除了在各成员国内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可以享有区内自由投&&&&&&&& 资的权利。与关税同盟相比,理想状态的共同市场不仅对内取消关税、对外统一关税,实现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而且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对居民和资本的跨国移动不存在任何限制。(5)经济同盟所谓经济同盟,是指成员国间不但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订并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货物、服务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6)完全经济一体化所谓完全经济一体化,是指各成员国之间除了具有经济同盟的特征之外,还统一了所有的重大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具备完全的经济国家地位。因此,加入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损失的政策自主权最大。2、“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请对上述观点、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请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进行分析。答: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并非总是有益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一国未来的关税同盟伙伴国的生产成本不高于世界价格,则该国参加关税同盟总是有益的,因为这时有贸易开辟效应而没有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如果未来伙伴国的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则会同时出现贸易开辟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如果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开辟效应,则其参加关税同盟可能会有损失。当然,如果考虑到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动态效应,则问题就会更加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国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并不总是得益的,也可能会有损失。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不参加的国家也有可能造成损失。仍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其他国家结成了关税同盟后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使得原来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改为从同盟成员国进口,则留在同盟外的国家就有可能受损。如果同盟内部因为结成同盟而扩大市场,产生更强的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则留在外面的国家更有可能受损。3、试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试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关税同盟引起的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生产者。这种原来不存在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体现了经济开始走向按照自由贸易来配置资源,因此可以提高成员国国内的福利水平。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福利水平同样也可以得到提高。(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转移效应所谓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低的非成员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生产者。贸易转移效应阻止了从外部低成本的进口,而以高成本的集团内部生产代替,违背了自由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原则,使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上升,造成福利损失。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全球福利水平的下降。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分析来看,关税同盟以两种相反的方式影响成员国的贸易和福利。如果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同时存在,那么成员国的价格越接近低成本的世界市场价格,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该国市场的影响越可能为正。换句话说,此时的贸易创造效应带来的福利水平提高将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带来的福利下降。根据古典关税同盟理论的结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关税同盟才可能出现,否则,不应该建立关税同盟。(3)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果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都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就关税同盟而言,无论是贸易创造效应还是贸易转移,都导致了一国消费者支付价格的降低,需求增加,进口增加,贸易扩大。在这个意义上,关税同盟通常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4)其他静态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静态效应还包括一些制度方面的影响。首先,由于区域内关税的取消,负责监督越过边境的成员国产品和服务的海关官员可以减少,相应的某些海关也可以取消,由此带来整个行政费用和管理成本的下降。其次,与单个成员国过去所能获得的平均贸易条件相比,整个区域经济集团的整体谈判力量对比使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最后,成员国在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也比依靠自身力量谈判拥有更大的讨价还价能力。4、试析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试析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答: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主要是分析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支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1)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效应是指当企业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出现下降,报酬增加。获准进入更大的市场有可能使成员国在特定出口产品上获得规模经济。这些规模经济可能来自因生产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也可能来自企业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带来的投入品成本的下降。这些规模经济效应都来源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市场扩张。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来看,规模经济效应是产生国际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导致企业对某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由此而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这一点可以从欧共体的产业内贸易增长中观察到。(2)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降低进口的贸易壁垒能够带来更具有竞争性的经营环境,并且可能会削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之前存在的市场垄断力量。而竞争会促使企业进行机构改组、产业升级、管理更新和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利益的增加。对欧共体的研究表明,竞争加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欧共体最重要的影响。恰恰是区域经济组织建立之后,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化流动,使各国企业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从而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并刺激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竞争加剧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在与区外企业竞争时,区域内的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区域内的合并,有可能重新出现垄断行为。(3)刺激投资通过贸易协议的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的市场规模得到扩大,投资环境得到改善,这一点对区内外的企业都具有投资吸引力。首先,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企业为了应付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必须增加投资,以更新设备,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其次,由于成员国减少从非成员国的进口,迫使非成员国的企业为了避免贸易转移的消极影响,而到成员国进行投资,以避开贸易壁垒。例如美国经济学家MagnusBlomstrom在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南方共同市场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环境变动越大,单个国家或产业的区位优势越明显,一体化协议就越可能导致FDI从区外国家或其他成员国家流入该国。5、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动因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次优的”解决方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贸易自由化通常被经济学家(和WTO)看作是相对于多边贸易自由化来说次优的。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优惠措施并不对全球放开,而且成员国的经济也并不对对全面的国际竞争开放,而是只对毗邻国或是缔约国开放,尽管从事实上看,这些毗邻国或是缔约国并不一定是某些商品和服务的最有效供应者。在经济全球化高涨的今天,因为成员的多元化,导致WTO管辖的范围不能得到足够的扩展,举行的市场准入谈判也时常无果而终,为了抢先获得部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同的国家开始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此,既能够获得一定的贸易自由化利益,同时避免国内市场受到过&&&&&&&& 度的冲击。所以,在“最优”的贸易自由化状态不能达到时,作为“次优”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②追求贸易扩大的利益a.追求贸易转移的效益。尽管贸易转移对进口的成员国而言存在社会福利的丧失,但是,正如任何国家都存在自己的比较优势/劣势产品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某一成员不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是进口国,总有部分产品是出口的。尽管非成员国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或提供更有效率,但因为存在的区域共同对外贸易壁垒,所以成员国可以成功地消除他们的份额,获得贸易转移效应。随着贸易转移效应的进行,成员国在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上,生产效率逐渐提高,最终获得预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b.追求贸易创造带来的利益。按照范纳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贸易创造效应。当成员国内部生产成本的差异越大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越小时,当在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前关税越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倾向于更多的贸易创造而不是贸易转移。③追求市场扩大带来的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国内市场的限制很难使企业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整个国际市场则存在太多的强有力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若干个狭小的市场,一可以使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二提高了竞争强度,由此给成员国带来一些经济收益:a.有利于通过竞争防止公司垄断力量的形成,降低其市场影响力。b.市场的扩大可以使企业充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效应。c.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企业能够在区域内市场考虑资源配置、生产和营销战略,减少了因市场狭小带来的各种弊端。d.市场的扩大能够带来产业规模扩大,获得外部规模经济。e.市场的扩大能够促进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新产品的产生。f.市场的扩大也可以防范来自成员国的贸易政策损害。④促进投资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可以使区内国家的投资环境改善,吸引区域内外的投资增加。区外的企业因为贸易转移效应而遭受损失。为使这种损失降到最低,必须采取规避贸易壁垒的方式进入市场,通常的方法就是各种形式的直接投资。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市场扩大也是吸引区外企业进行投资的原因,因为通过投资进入某一个国家就能够撬开整个区域市场。此外,由于区域内的经济整合,使得区域内的竞争加剧,企业规模扩大,必然会增加区内的投资。同时因为,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区内企业的预期利润增加,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动因在大部分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尝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原因也十分突出。通过与邻国的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进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相对而言,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另外,通过形成经济上的国家集团,各成员国可以凭借集团的力量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增强国际经济政策的谈判或游说能力。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政治中安全利益的需要《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大利益》一文表述WTO的第一大利益就是多边贸易体系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有利于减少区域内的冲突,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都有利于增强区域内的安全与和平。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来说还有利于共同抵制来自区域外的安全威胁。②提高国际政治实力,增强国际经济政策的谈判或游说能力对于小国而言,彼此间的联合可以增强在双边谈判中的力量,提高国际政治实力,增强国际经济政策的谈判或游说能力。六、论述题&&&&&&&& 1、试用所学国际经济学原理,分析2010年“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意义。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试用所学国际经济学原理,东盟+建成的意义。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意义立符合比较优势、立符合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吗用什么贸易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你认为面对这一未来贸易自由区,我国企业、产业界应如何应对这一地区能否出现统一货币面对这一未来贸易自由区,我国企业、产业界应如何应对答∶“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就是“10+1”自由贸易区。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该区建成后,将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的GDP和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它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1)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东盟国家发展“10+3”经济圈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中国与东盟这个“10+1”并非没有独立的意义。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具有毗邻的区位,地理上是一个区域,经济交往的通道是可以共享共建的。中国不是像日本、韩国那样的经济强国或次强国,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大国,合作余地广泛。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盟的发展程度差异不大,双方同属于接受亚太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来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发挥劳动密集优势来获得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互补性较弱而竞争性较强。但是,具体分析,建立自由贸易区还是具有如下诸多意义:①从目前区内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欧盟而言,对方的市场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承诺在“10+1”框架下削减现行的关税水平,到2011年所有的“10+1”自贸区成员的关税都将降到5%以下,可见中图和东盟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②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东盟并不是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对手,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产生市场规模扩大、经济稳定增长和加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③中国和东盟除了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以外,在大多数商品的贸易上还是合作大于竞争。即使是在服装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上,主要的竞争对手也不在中圈和东盟内部,而是在拉美和南亚国家,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区域内贸易的形成。(2)对“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分析①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是符合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其原因如下:a.东盟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中国与东盟的马、泰、印尼发展程度相近,主要是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而对越、老、柬、缅的产业差距就较大。b.中国是大国,有产业结构齐全的特点,许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大,但相对东盟各国就很大,在相同领域会有较大的互补性。c.中国与东盟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有较强的互补性。d.东南亚各国有相当比重的华人资本!他们在选择投资机会时,与中国的联系成为其成本下效益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②贸易扩大效果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这种进程a.贸易扩大效果的定义。它是指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导致了关税水平的降低,这样必然导致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商品相互需求的增加,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b.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直至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给双方带来利益。这种利益促使了相互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第一,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后,双方都将加速自由贸易的进程,并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拓更为广阔的贸易空间。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中国不仅有更多的商品出口,也有更多的商品进口。中国在东盟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力只处于中位水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远不如欧美、日本和韩国。因此,中国产品不会倾销东盟市场,成为主要商业活动的竞争者。中国和马来西亚在2001年之间就存在着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 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这显然是一个较多地有利于东盟的双赢局面。第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增大该区域的国际投资量,同时中国不会与东盟争夺国际直接投资。自东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流人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中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吸收外资水平也在下降。2001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为468亿美元,处于恢复性增长。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今国际资本的2/3是在发达国家间相互流动的,中国和东盟并不是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对手,双方应共同努力确保国际投资者的安全性、获利性和变现性,以争取更多资金的流入,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中国与东盟投资市场开通后,将有利于国际资本在这片地区加快流动、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区域之间的互补因素。例如,原来在中国投资与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四小龙一方的资方,已经感觉到一些东盟国家的人力成本比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更低,劳工素质也不差,正在将资本转移过去。还可享受欧美输出配额限制不严的好处。第三,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内容不会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更少,既不是局限于关税减让,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壁垒,还要不断地拓宽合作的领域。据东盟秘书处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其双方相互投资、贸易及经济增长都将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使双方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动,并能加速推动日本、韩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及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③短期内不会出现统一货币一个地区建立统一的货币是有诸多条件的。从欧元的形成模式看,亚洲区域在未来的50年内不太可能形成统一货币体系,但是前景还是很光明的。在一个地区建立统一货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财政计算的趋同、货币政策上的趋同、文化思想认识上的协调。也可称为指标趋同、政策趋同和政治趋同。从这些条件来看,统一货币的形成是很有难度的,不是几年内可以完成的。a.从指标来看,中国无疑在这个区域内占有绝对的优势,占了一半左右的GDP,人口占了将近80%,而外汇储备也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样导致了域内经济指标的严重不平衡。b.从政策角度来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政策差别很大,要想短期内协调相互之间的政策这也是很不现实的。c.从文化思想上的协调来看,欧盟之所以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货币的一体化,尽管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小,这种文化的趋同使得这些国家在决策的时候更加具有共同语言,相比欧盟,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中的各国的文化差异较大,历史文化的趋同时期也较短。综上所述,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短期内形成单一货币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随着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进行,建立统一货币的条件会日益成熟,因此建立统一货币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3)如何面对中国-自由贸易区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对自由贸易没有概念,而东盟国家对自由贸易早有经验,因此,面对CAFTA,在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方面中国的企业家远远落后于东盟企业家。面对CAFTA,有些行业机遇大于挑战,如服装、纺织、机械、建设等产业,有些行业挑战大于机遇,如橡胶、糖、热带水果、食用油等。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主要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尽快建立CAFTA意识,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文件,如:建立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声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等。②了解东盟各国产业情况,分析双方的优劣势,互补不足,共同发展,为此要早做准备。③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新加坡的企业家在融资和进行国际贸易方面远远地强于我国,我们可以在招商引资和开展国际贸易方面与之合作。印尼有2亿多人,是东盟最大的市场,在轻工产品和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合作。菲律宾有不少华商资金雄厚,而目前菲政局不稳,他们希望到稳定安全的地区投资,可加强对菲华人的招商引资。&&&&&&&& 老挝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我们一些轻工积压商品由于价格低,在此很受欢迎;到老挝做生意很便利,中国牌照的汽车能很方便地在当地行驶。2、为什么说在组建关税同盟的条件下,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可以增强成员国的贸易创造效应,、为什么说在组建关税同盟的条件下,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可以增强成员国的贸易创造效应,弱化贸易转移效应答:(1)关税同盟是指参加关税同盟的各国完全取消参加国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人。因此关税同盟自身始终存在两种矛盾的功能: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则是差别待遇。其产生的两种效果是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贸易创造效果是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成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创造的效果是关税同盟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效果是指如果在缔结关税同盟前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无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地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增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2)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增强成员国的贸易创造效应,弱化贸易转移效应。理由如下:①关税同盟可以导致产业规模效应的产生这是因为,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则是差别待遇,因此关税同盟中原有的某些产业可能由于区外竞争的影响,导致效率低下、生产萎靡。但是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本行业缺乏外部竞争的情况下,生产会急剧增加,投资迅速扩张,产业规模也就得到了迅速的膨胀。规模效应得以体现:产品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这样由于关税同盟导致的保护使这个产业得到了重生,并且极有可能超过原有区外效率最高的企业,成为本产业的佼佼者。②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使关税同盟的产业生产效率状况得到了改变。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果的根本区别,在于缔结关税同盟前的状况不相同,但是产业贸易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改变关税同盟中以前存在的状况。这是因为如果在建立关税同盟前,同盟区内某一产业可能效率低下,但是由于成立了关税同盟,使这个产业产生了急剧的膨胀,进而导致这个产业效率提高,追上甚至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这样关税同盟的产业生产效率状况得到了提高。③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强化了关税同盟的创造效果,弱化了转移效果。这是因为由于存在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使一些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提高可以弱化转移效果减少对关税同盟福利的影响,甚至可以将转移效果彻底地变为创造效果。这就要考虑原先建立关税同盟以前,这个行业的效率水平了。如果原先这个产业效率已经很高了,这样建立关税同盟只可能更加强化创造效应。如果在建立关税同盟以前,这个行业处于极低的效率水平,建立关税同盟导致的产业规模效应可以提高这个产业的效率,因此也就改变了转移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从而弱化贸易转移效果对关税同盟整体福利的影响。3、从20世纪80年代起,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到目前为止,几乎所、年代起,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到目前为止,成员都同时至少参与一项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有的WTO成员都同时至少参与一项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为什么在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的今天区域一体化又再度复兴?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会产生什么影响化又再度复兴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会产生什么影响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地理上邻近的国家通过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统一经济区域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成员国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区域经济组织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在成员之间取消了所有的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但对非成员有不同的关税水平。当自由贸易区取消成员间的贸易壁垒、设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时,便是关税同盟。完全的关税同盟也对数量限制、出口补贴和其他贸易扭曲进行协调,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以同一种声音出现。共同市场除了商品和&&&&&&&& 服务在成员间自由流动以外,还涉及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是深层次的一体化。除了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外,经济联盟还包括国家经济政策的统一及政治上的联合。(2)区域经济组织和多边主义的关系①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通常是互补的,可以同时发展。多边贸易体制指GATT/WTO一套处理成员之间与贸易相关问题的规则。有学者认为区域主义的兴起使少数国家的贸易协定可能伤害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多边体制的利益。但多数学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向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过渡的中间阶段或必经阶段,或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当前主要在基于地缘的国家或地区构成的区域内,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得区域化成为当代全球化的一种表现或局部替代。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互补而非对立的。民族国家既期望在全球化中分获利益,又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中通过区域集团的力量来保护和改善自己地位。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是各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智选择。②乌拉圭回合对区域经济协定有三个重要的结果:一是采取了“1994年GATT第24条解释的理解”,试图澄清在第24条下通报WTO的评估标准和程序以及改进所有协定的透明度;二是达成了服务贸易协定,其中的第5条在有关服务业上等价于GATT的第24条;三是1996年成立了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主要职能是评估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否符合GATT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对区域经济组织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做出了规定,列出了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即对于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给予的优惠,GATT其他缔约方不能自动获得。说明在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对相互间实质上所有贸易取消限制时,进口政策可以是歧视性的。对于自由贸易协定而言,需要改革有关自由贸易区与WTO之间关系的条款,增强自由贸易区制度的建设以指导其与WTO的联系。未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紧密联系的。③区域一体化协定并不影响成员国加入到更广泛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较小的国家来说区域一体化协定是他们获取信息、准备进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的机会。加入WTO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那些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和较不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不断的贸易交往和信息的流动可以促进全球贸易谈判的进程。区域经济组织导致的双层次的谈判能够比单层次的谈判(如所有的国家都与WTO谈判)产生更多的自由贸易政策。区域一体化协议带给区域外国家的好处与其贸易自由化的程度直接相关,包括有关非关税壁垒和较小的发展中国家的条款。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在某些政治条款方面比多边贸易协议对各圄更有利,因为它可以允许国家保护一些敏感的经济部门。(3)区域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负面影响。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的确对多边贸易谈判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指区域一体化组织以整体力量进行讨价还价而使各方难以达成妥协。例如,欧共体和美国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争执阻碍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进程。七、计算与分析题解:(1)当价格为10元时,D-S=(400-100)-(50+50)=200,进口量为200袋。(2)征收每袋50%的进口税后,进口价格为15元。由于在没有进口时,该国的国内价格为可以通过如下计算:S=D→400-10P=50+5P→P=70/3>15,因此国内价格为15元。此时的进口量(400-150)-(50+75)=125。(3)通过图形可以清楚的看到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 结成关税同盟后,该国市场会完全由其邻国占领。此时,其国内价格为12元,进口量为170袋。由于进口量从125袋增加到170袋,贸易创造效应为(45×3)/2,也就是上图中的S1与S2的和,贸易转移效应为负的125×2,也就是上图中的S3面积。净福利损失为125×2-(45×3)/2=365/2。2、解:(1)如果A国对来自B国和C国的X商品施加100%的从价税,A国将自己生产X商品,因为自行生产的价格是10美元,相比之下,包括关税在内,从B国进口X商品的价格是16美元,从C国进口则是12美元。(2)若A国和B国结成关税同盟,A国从B国进口X商品,这样价格仅为8美元,低于自行生产价格10美元,更低于从C国进口的12美元。(3)A国同B国结成的关税同盟将会是一个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因为从此A国从B国以PX=8美元的免税价进口商品X,以取代以Px=10美元的价格自行生产。&&&&&&&&(4)若A国在进口商品X上加50%的从价税,A国将从C国以包括关税在内的9美元价格进口商品X,而不会自行生产或从B国以12美元的价格进口。&&&&&&&&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电一体化就业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