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虎揽胜后面同一轴前后轮胎花纹不一样不一样,有什么影响

阅读数:4222
回复数:19
最后更新于:
1先说汽车分类(  MPV——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RV——RV的全称是Recreation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皮卡——皮卡(PICK-UP)又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      CKD汽车——CKD是英文Completely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国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SKD汽车——SKD是英文Semi—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零公里汽车——零公里汽车是一个销售术语,指行驶里程为零(或里程较低,如不高于10km)的汽车,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所购车辆“绝对全新”  的要求。零公里表示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后,还未有任何入驾驶过。为了保证里程表的读数为零,从生产厂到各销售点,均采用大型专用汽车运输,以保证车辆全新。      概念车——概念车由英文ConceptionCar意译而来。概念车不是即将投产的车型,它仅仅是向人们展示设汁人员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而已。概念车还处在创意、试验阶段,很可能永远不投产。因为不足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尽情地甚至夸张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概念车是时代的最新汽车科技成果,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它展示的作用和意义很大,能够给人以启发并促进相互借鉴学习。因为概念车有超前的构思,体现了独特的创意,并应用了最新科技成果,所以它的鉴赏价值极高。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不惜巨资研制概念车,并在国际汽车展上亮相,一方面了解消费者对概念车的反映,从而继续改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公众显示本公司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自身形象。      老爷车——老爷车也叫古典车,一般指20年前或更老的汽车。老爷车是一种怀旧的产物,是人们过去曾经使用的,现在仍可以工作的汽车。      老爷车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本杂志上,这种说法很快得到老爷车爱好者的认同。不到10年功夫,关注老爷车的人就越来越多,致使老爷车的身价戏剧性地增长起来。例如,一辆1933年款式的美国求盛伯格汽车在拍卖行卖到100万美元,一辆布加迪老爷车卖到650万美元。      零排放汽车——零排放汽车是指不排出任何有害污染物的汽车,比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有时人们也把零排放汽车称为绿色汽车、环保汽车、生态汽车、清洁汽车等。      电动汽车——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8:04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详解四驱系统    很多人都以为四轮驱动的汽车可在任何地面上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实际上这是夸大了四驱车的能耐,就算是我的HUMMER,也不敢单独在野外行驶。开过四驱越野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恶劣的路面上,汽车差速器使得每一轴只有一个轮可以得到驱动,而且是在不停地打滑。所以四驱车并非万能车,你必须知道四驱系统是怎么一回事。     四驱系统分类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       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半时四驱(Part Time 4WD)和全时四驱(Full Time 4WD)。       现时,我们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基本型号(一辆四驱车可能有4-6种型号,如Pajero的五种型号的引擎、变速箱和车内饰完全不一样,车价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杰罗、L300、L400、基本型号的陆地巡洋舰PRADO、LC100、LC70、LC75、美国JEEP、五十铃TROOPER、RODEO、铃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时四驱。       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后更加省油。       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较大。     两种四驱系统比较       半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由于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时四轮驱动的汽车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这是因为半时四驱在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而无法把前后轴的转速调整所致。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半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不然的话,轮胎、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都会损坏。       不少半时四驱前轮都可以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这是一个很好的手动离合器,在不用四驱时,它可以断开前轮与传动半轴的连接,从而把车轮和左右传动半轴、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的摩擦力都减去,达到省油和延长CV JOIN(万向节,constant velocity joint)和分动器齿轮寿命的目的。又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是一个十分好的设计(WARN和ARB都有这产品给SUZUKI、LAND ROVER、HILUX、PRANDO、PAJERO、NISSAN CHEROKEE等半时四驱吉普车使用)。       所以驾驶半时四驱车必须小心,其四驱不可以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上使用;下雨天也不可以用;有冰或雪地则可以用,而一旦离开冰雪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       全时四驱系统内有三个差速器:除了前后轴各有一个差速器外,在前后驱动轴之间还有一个中央差速器。这使全时四驱避免了半时四驱的固有问题(在硬路面不能用四驱的问题):汽车在转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会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时四驱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下雨时有更可靠的四轮抓着力,比半时四驱优越。但到了冰雪,沼泽地就必须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否则可能无法前进);回到不滑的硬路(铺装路),马上要把中央差速器锁解开。       有些全时四驱的中央差速器比较先进,一般情况下它可以把汽车动力平分给前后轴。当车轮出现打滑时,它会自动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在第一代Range Rover自动变速车型中就可以找到这种设备,它是大众汽车发明的粘性防滑差速器。此系统同时也常被Audi的四驱车所使用。这种系统在小车上表现很好(类似的限滑差速器在现代的四驱轿车上被广泛使用,可有效提高行驶的安全性等),但在大四驱车上,它就没有差速器手动锁来得可靠。所以,新一代Range Rover已不再使用这一系统了。       另外,有一些四驱车使用看起来像全时四驱的智能四驱系统。这些系统平时是以前驱为主,当前轮打滑时,动力会部分转移后轮,帮助前轮使汽车行驶(可理解为智能的半时四驱),如本田CRV、HRV等就是使用这种系统(不少平价SUV包括CRV,HRV,凌志RX300丰田RAV4等都可能省去四驱系统而只是前轮驱动,购买时请注意)。这种系统并不可靠,但有新意(一般由前置前驱的轿车系统改进而来)。       从大四驱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来看,我个人喜欢半时四驱和有手动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车,其它的智能四驱系统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时间证明了半时四驱和全时四驱带中央差速锁是最可靠的四驱系统。无可否认,智能四驱系统十分适合小汽车用。因为一般市民开车并不需要了解驱动结构,只要汽车会走就可以了。全自动是最简单的选择。       现在,有的四驱车标榜可以实现半时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切换,我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只是车商为了增加新意的做法。如美国JEEP中顶级Cherokee、Grand Cherokee Evolution、日本顶级Pajero 3.5GDI等。它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在用两驱时不能真正起到的省油作用。     差速器简单说       前面已多次谈到差速器,可能有人连差速是什么也不太了解。要知道差速器对汽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你必须对它有个认识,否则很难继续深入探讨。       差速器是把两个传动半轴(传动半轴直接连着左右车轮)连起来,通过齿轮组的特殊设计,两半轴(左右车轮)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旋转,而不会出问题。差速器是1825年由法国人发明的。它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是没有差速器,汽车就无法实现顺利地转弯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5:15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由于车子在转弯时左右轮转速不一样,内侧车轮转得慢、外侧车轮转得快,驱动轴如何能传递动力而不干扰车轮的正常转速呢?靠的就是差速器,如果没有差速器,汽车在路面上就不能实现转弯(差速器种类及原理,解释起来需要较大篇幅,在此不冗述)。       在汽车发明的初期,道路条件很差。所以早在1902年,第一辆四驱车就已经诞生,但由于成本问题,加上CV JOJN万向节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四驱车并没有被大量生产。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驱车的可靠性得到认同,促使军队投入大量资金去制造全轮驱动的汽车。今日,全时四驱已十分流行三差速器的设计,它们可以在硬路(铺装路面)使用四驱系统而不会互相干涉。     解决差速器的缺陷       差速器的结构精巧,可巧妙地抵消不同车轮间的转速差,但它又有致命的弱点。就是碰到恶劣路面如沙、泥地时,只要一个车轮陷入打滑状态,差速器另一端的车轮会完全丧失动力而一动不动。为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为你的差速器装上LSD防滑差速器或AIRLOCK气动差速锁,把差速器的齿轮组部分完全锁止,使差速作用临时失效。       现代不少四驱车都装有差速器锁。在越野时可自动或手动地锁上差速器;如果你的四驱车没有差速器锁,那么,只要自己装上前后差速锁,在越野时可以发挥出真正的四驱本色。       如今,有不少车装有ATRC(ACTIVE TRC)、TT4(TORQUE TRACK 4)等牵引力控制系统。当前或后轴轮胎发生空转打滑时,汽车会对空转轮施以制动力。由于差速器的结构使得其驱动力自动转往另外一边的车轮。这看起来很方便,在理论上十分好,但在攀爬高山和沼泽地时这套系统容易出现故障。这个连HUMMER身上的TT4也不例外,有时甚至连刹车系统也同时出现故障。所以我自己的HUMMER也再加上了前后两组ARB AIRLOCK(ARB品牌的手动控制气动差速器锁,这是一种改装用的限滑差速器锁),手动的差速锁是最可靠的。       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限(防)滑差速器有许多种,但适合越野的不多。只有50%,75%和100%的限滑率才适合真正的越野。5%,25%的防滑差速器并不适合真正的越野,最起码应有50%。但50%和75%LSD在硬路U形转弯时会发出一点"滴、滴"声,因为它是用离合器的原理。而100%锁止的Airlock则是所有LSD中最好的一组,它是唯一可完全锁止差速器的装置(回到硬路面又可恢复一般差速器功能),是通过压缩空气来推动的。奔驰G系原装有三个用油压推动的差速器锁,而LC100、LC90、日产等四驱车也可以加装这种配件,Airlock在四驱车专门店都可以找到。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装差速器锁的话,希望我平时玩四驱车曾出现各种车轮离地打滑的状况能帮助你理解这一原理。     2H是半时四驱车在硬路面时使用的   4H是半时四驱车在沙、泥、雪地时使用的   4L是半时四驱车攀爬1:4以上的大斜坡或是更大的拖力和驱动扭力在野地时使用   N是被拖时用的或都使用本地的PTO(Power take off,除车轮外其它的动力输出),如绞盘时才可以用,因为当 挂上了N,四个轮都没有动力,但如装有PTO,动力会转向PTO那里   4H是全时四驱在马路上用的   4HLC是全时四驱碰到有车轮打滑时使用,在沙、泥和雪地一定要把中央差速器锁上   4LLC是全时四驱攀爬1:4以上的大坡或需要更大的拖力(拖动3-5吨以上卡车用)和驱动扭矩的情况下使用   N和以上一样,全车没有驱动力,引擎离合器、波箱不能把动力传给分动器         1、 这辆LAND ROVER 110 6×6前悬挂行程用尽了,左轮离地,差速器会把所有动力传去左轮。如果这车没有装上防滑差速器锁,只有用绞盘拖回平地。     2、 一般前置引擎的越野皮卡在陷入大坑时,用尽悬挂行程后轮会离地。所以,一般LSD和AIRLOCK首先一定是装在后轴。     3、 一般前置引擎的五门吉普车陷入大坑用尽悬挂行程后也是后轮首先离地。     4、 这辆PRADO后面装了近150斤的物品,所以可以做到前轮离地。一套好的升高件可以把悬挂行程加大,大大提高越野能力。     5、 丰田LC80 VX采用前后硬轴,升高改装后会有更出色的悬挂行程,但地面差距过大也同样会造成后轮离地。需要装差速器锁。     6、 PAJERO的悬挂行程很有限,因为前轮采用独立悬挂设计。     7、 越轻的吉普,悬挂必须越软,因为车身无法把悬挂押下,所以,没有LSD的四驱车其实只是两驱车。     9、奔驰G系吉普虽然采用前后硬轴设计,但也会有用尽悬挂行程的时候。如果把防倾杆拆下可以增加30%的行程,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十分危险,但G的设计师已在G身上加上了前、中、后差速锁。     10、这辆美军M38A1小吉普在大碎石破路行驶时前左轮出现明显打滑,如果有了LSD或差速器锁问题马上就解决了。     11、大型4×4,6×6卡车也不例外,吨位并不能防止打滑,反而在沼泽地会沉下去,LSD和差速器锁(DIFFLOCK)对大卡车是很重要的。     12、这辆PRADO虽然有绞盘帮助爬泥坡,但右前轮用不上力,前LSD或差速器锁同样重要。     13、这辆奔驰G系虽然有前、中、后差速器锁,但其街道用的轮胎和原装的悬挂并不十分适合越野。     14、这辆牧马人虽然有4.2L引擎,但陷入沙坑内没有差速器锁只有靠绞盘才可以拖出。如果这车装有差速器锁,在下去之前应把后差速器锁锁上。     15、在这种小河内驾驶吉普,除了要锁上前、后差速器锁外,还必须有防水装置才可以下去,另外所有无线电设备必须举高。     18、这辆LC60在驶入沼泽地前已把前后差速器锁锁上,然后用加力挡(低速挡),再用一挡冲过去。     19、PAJERO加上了后Airlock,越野性能还可以,由于车身比较轻,加上V6引擎,马力还不错。     20、除有防撞器、车底保护板、差速锁等装备还是不够的,举升悬挂绞盘,防水装置都是不可少的装备,下次再为大家介绍。     21、ARB 100%差速锁,比一般LSD更适应丰田所有的吉普及皮卡,三菱PAJERO、L300、L200、五十铃、日产的大小四驱车、JEEP的牧马人、切诺基系、越野陆虎的DISCOVERY、RANGE ROVER还有HUMMER、道奇、GMC、福特、铃木等。     22、不要小看这辆手工制1:10 DAF 6×6卡车模型,整个底盘设计和真车一样,有长冲程的悬挂行程,这辆模型成交价达到HK$80000!在香港,这个价钱可以买到一辆使用不到四个月的起亚四驱车!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5:14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详解四驱系统    很多人都以为四轮驱动的汽车可在任何地面上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实际上这是夸大了四驱车的能耐,就算是我的HUMMER,也不敢单独在野外行驶。开过四驱越野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恶劣的路面上,汽车差速器使得每一轴只有一个轮可以得到驱动,而且是在不停地打滑。所以四驱车并非万能车,你必须知道四驱系统是怎么一回事。     四驱系统分类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       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半时四驱(Part Time 4WD)和全时四驱(Full Time 4WD)。       现时,我们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基本型号(一辆四驱车可能有4-6种型号,如Pajero的五种型号的引擎、变速箱和车内饰完全不一样,车价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杰罗、L300、L400、基本型号的陆地巡洋舰PRADO、LC100、LC70、LC75、美国JEEP、五十铃TROOPER、RODEO、铃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时四驱。       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后更加省油。       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较大。     两种四驱系统比较       半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由于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时四轮驱动的汽车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这是因为半时四驱在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而无法把前后轴的转速调整所致。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半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不然的话,轮胎、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都会损坏。       不少半时四驱前轮都可以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这是一个很好的手动离合器,在不用四驱时,它可以断开前轮与传动半轴的连接,从而把车轮和左右传动半轴、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的摩擦力都减去,达到省油和延长CV JOIN(万向节,constant velocity joint)和分动器齿轮寿命的目的。又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是一个十分好的设计(WARN和ARB都有这产品给SUZUKI、LAND ROVER、HILUX、PRANDO、PAJERO、NISSAN CHEROKEE等半时四驱吉普车使用)。       所以驾驶半时四驱车必须小心,其四驱不可以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上使用;下雨天也不可以用;有冰或雪地则可以用,而一旦离开冰雪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       全时四驱系统内有三个差速器:除了前后轴各有一个差速器外,在前后驱动轴之间还有一个中央差速器。这使全时四驱避免了半时四驱的固有问题(在硬路面不能用四驱的问题):汽车在转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会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时四驱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下雨时有更可靠的四轮抓着力,比半时四驱优越。但到了冰雪,沼泽地就必须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否则可能无法前进);回到不滑的硬路(铺装路),马上要把中央差速器锁解开。       有些全时四驱的中央差速器比较先进,一般情况下它可以把汽车动力平分给前后轴。当车轮出现打滑时,它会自动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在第一代Range Rover自动变速车型中就可以找到这种设备,它是大众汽车发明的粘性防滑差速器。此系统同时也常被Audi的四驱车所使用。这种系统在小车上表现很好(类似的限滑差速器在现代的四驱轿车上被广泛使用,可有效提高行驶的安全性等),但在大四驱车上,它就没有差速器手动锁来得可靠。所以,新一代Range Rover已不再使用这一系统了。       另外,有一些四驱车使用看起来像全时四驱的智能四驱系统。这些系统平时是以前驱为主,当前轮打滑时,动力会部分转移后轮,帮助前轮使汽车行驶(可理解为智能的半时四驱),如本田CRV、HRV等就是使用这种系统(不少平价SUV包括CRV,HRV,凌志RX300丰田RAV4等都可能省去四驱系统而只是前轮驱动,购买时请注意)。这种系统并不可靠,但有新意(一般由前置前驱的轿车系统改进而来)。       从大四驱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来看,我个人喜欢半时四驱和有手动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车,其它的智能四驱系统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时间证明了半时四驱和全时四驱带中央差速锁是最可靠的四驱系统。无可否认,智能四驱系统十分适合小汽车用。因为一般市民开车并不需要了解驱动结构,只要汽车会走就可以了。全自动是最简单的选择。       现在,有的四驱车标榜可以实现半时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切换,我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只是车商为了增加新意的做法。如美国JEEP中顶级Cherokee、Grand Cherokee Evolution、日本顶级Pajero 3.5GDI等。它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在用两驱时不能真正起到的省油作用。     差速器简单说       前面已多次谈到差速器,可能有人连差速是什么也不太了解。要知道差速器对汽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你必须对它有个认识,否则很难继续深入探讨。       差速器是把两个传动半轴(传动半轴直接连着左右车轮)连起来,通过齿轮组的特殊设计,两半轴(左右车轮)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旋转,而不会出问题。差速器是1825年由法国人发明的。它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是没有差速器,汽车就无法实现顺利地转弯。       由于车子在转弯时左右轮转速不一样,内侧车轮转得慢、外侧车轮转得快,驱动轴如何能传递动力而不干扰车轮的正常转速呢?靠的就是差速器,如果没有差速器,汽车在路面上就不能实现转弯(差速器种类及原理,解释起来需要较大篇幅,在此不冗述)。       在汽车发明的初期,道路条件很差。所以早在1902年,第一辆四驱车就已经诞生,但由于成本问题,加上CV JOJN万向节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四驱车并没有被大量生产。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驱车的可靠性得到认同,促使军队投入大量资金去制造全轮驱动的汽车。今日,全时四驱已十分流行三差速器的设计,它们可以在硬路(铺装路面)使用四驱系统而不会互相干涉。
共获得金币 0
解决差速器的缺陷       差速器的结构精巧,可巧妙地抵消不同车轮间的转速差,但它又有致命的弱点。就是碰到恶劣路面如沙、泥地时,只要一个车轮陷入打滑状态,差速器另一端的车轮会完全丧失动力而一动不动。为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为你的差速器装上LSD防滑差速器或AIRLOCK气动差速锁,把差速器的齿轮组部分完全锁止,使差速作用临时失效。       现代不少四驱车都装有差速器锁。在越野时可自动或手动地锁上差速器;如果你的四驱车没有差速器锁,那么,只要自己装上前后差速锁,在越野时可以发挥出真正的四驱本色。       如今,有不少车装有ATRC(ACTIVE TRC)、TT4(TORQUE TRACK 4)等牵引力控制系统。当前或后轴轮胎发生空转打滑时,汽车会对空转轮施以制动力。由于差速器的结构使得其驱动力自动转往另外一边的车轮。这看起来很方便,在理论上十分好,但在攀爬高山和沼泽地时这套系统容易出现故障。这个连HUMMER身上的TT4也不例外,有时甚至连刹车系统也同时出现故障。所以我自己的HUMMER也再加上了前后两组ARB AIRLOCK(ARB品牌的手动控制气动差速器锁,这是一种改装用的限滑差速器锁),手动的差速锁是最可靠的。       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限(防)滑差速器有许多种,但适合越野的不多。只有50%,75%和100%的限滑率才适合真正的越野。5%,25%的防滑差速器并不适合真正的越野,最起码应有50%。但50%和75%LSD在硬路U形转弯时会发出一点"滴、滴"声,因为它是用离合器的原理。而100%锁止的Airlock则是所有LSD中最好的一组,它是唯一可完全锁止差速器的装置(回到硬路面又可恢复一般差速器功能),是通过压缩空气来推动的。奔驰G系原装有三个用油压推动的差速器锁,而LC100、LC90、日产等四驱车也可以加装这种配件,Airlock在四驱车专门店都可以找到。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装差速器锁的话,希望我平时玩四驱车曾出现各种车轮离地打滑的状况能帮助你理解这一原理。     2H是半时四驱车在硬路面时使用的   4H是半时四驱车在沙、泥、雪地时使用的   4L是半时四驱车攀爬1:4以上的大斜坡或是更大的拖力和驱动扭力在野地时使用   N是被拖时用的或都使用本地的PTO(Power take off,除车轮外其它的动力输出),如绞盘时才可以用,因为当 挂上了N,四个轮都没有动力,但如装有PTO,动力会转向PTO那里   4H是全时四驱在马路上用的   4HLC是全时四驱碰到有车轮打滑时使用,在沙、泥和雪地一定要把中央差速器锁上   4LLC是全时四驱攀爬1:4以上的大坡或需要更大的拖力(拖动3-5吨以上卡车用)和驱动扭矩的情况下使用   N和以上一样,全车没有驱动力,引擎离合器、波箱不能把动力传给分动器         1、 这辆LAND ROVER 110 6×6前悬挂行程用尽了,左轮离地,差速器会把所有动力传去左轮。如果这车没有装上防滑差速器锁,只有用绞盘拖回平地。     2、 一般前置引擎的越野皮卡在陷入大坑时,用尽悬挂行程后轮会离地。所以,一般LSD和AIRLOCK首先一定是装在后轴。     3、 一般前置引擎的五门吉普车陷入大坑用尽悬挂行程后也是后轮首先离地。     4、 这辆PRADO后面装了近150斤的物品,所以可以做到前轮离地。一套好的升高件可以把悬挂行程加大,大大提高越野能力。     5、 丰田LC80 VX采用前后硬轴,升高改装后会有更出色的悬挂行程,但地面差距过大也同样会造成后轮离地。需要装差速器锁。     6、 PAJERO的悬挂行程很有限,因为前轮采用独立悬挂设计。     7、 越轻的吉普,悬挂必须越软,因为车身无法把悬挂押下,所以,没有LSD的四驱车其实只是两驱车。     9、奔驰G系吉普虽然采用前后硬轴设计,但也会有用尽悬挂行程的时候。如果把防倾杆拆下可以增加30%的行程,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十分危险,但G的设计师已在G身上加上了前、中、后差速锁。     10、这辆美军M38A1小吉普在大碎石破路行驶时前左轮出现明显打滑,如果有了LSD或差速器锁问题马上就解决了。     11、大型4×4,6×6卡车也不例外,吨位并不能防止打滑,反而在沼泽地会沉下去,LSD和差速器锁(DIFFLOCK)对大卡车是很重要的。     12、这辆PRADO虽然有绞盘帮助爬泥坡,但右前轮用不上力,前LSD或差速器锁同样重要。     13、这辆奔驰G系虽然有前、中、后差速器锁,但其街道用的轮胎和原装的悬挂并不十分适合越野。     14、这辆牧马人虽然有4.2L引擎,但陷入沙坑内没有差速器锁只有靠绞盘才可以拖出。如果这车装有差速器锁,在下去之前应把后差速器锁锁上。     15、在这种小河内驾驶吉普,除了要锁上前、后差速器锁外,还必须有防水装置才可以下去,另外所有无线电设备必须举高。     18、这辆LC60在驶入沼泽地前已把前后差速器锁锁上,然后用加力挡(低速挡),再用一挡冲过去。     19、PAJERO加上了后Airlock,越野性能还可以,由于车身比较轻,加上V6引擎,马力还不错。     20、除有防撞器、车底保护板、差速锁等装备还是不够的,举升悬挂绞盘,防水装置都是不可少的装备,下次再为大家介绍。     21、ARB 100%差速锁,比一般LSD更适应丰田所有的吉普及皮卡,三菱PAJERO、L300、L200、五十铃、日产的大小四驱车、JEEP的牧马人、切诺基系、越野陆虎的DISCOVERY、RANGE ROVER还有HUMMER、道奇、GMC、福特、铃木等。     22、不要小看这辆手工制1:10 DAF 6×6卡车模型,整个底盘设计和真车一样,有长冲程的悬挂行程,这辆模型成交价达到HK$80000!在香港,这个价钱可以买到一辆使用不到四个月的起亚四驱车!
共获得金币 0
 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增压发动机主要有4大类:     1.机械增压系统(Supercharger):装置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     优点:转子的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所以没有滞后或超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     缺点:由于它要消耗部分引擎动力,会导致增压效率不高。       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达到增压目的。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压气机由内燃机废气驱动的涡轮来带动。一般增压压力可达180~200kPa,或300 kPa左右,需要增设空气中间冷却器来给高温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国内轿车1998年开始在排量1.8的奥迪200上运用,以后又有奥迪A6的1.8T、奥迪A41.8T,直至帕萨特1.8T、宝来1.8T。     优点:增加效率高于机械增压;     缺点: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动机会有惊人的动力爆发。     3.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大功率柴油机上用的较多。复合增压系统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过于复杂。     4.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低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但尺寸大、笨重和噪声大.     涡轮增压原理利用引擎运转时所排出来的废气,用废气来转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排气侧转子,而排气侧转子与进气侧转子(Compressor)是同轴异室,当Turbine转子达到一定转速时(约12000rpm左右)它带动另一侧的Compressor,使Compressor转子引进外来的新鲜空气,经过压缩倒入进气歧管内,因此Turbo车的进气是非自然方式,是经过"吸进来,再压缩"所以空气压力是大于大气压力的。涡轮增压由于是超高转速地运转轴承,随之而来的高温排除或增压过度的泄压就是关键。目前常用的就是机油导入来润滑与冷却轴承,也有用水冷式的。而过高的增压对引擎的压缩行程与动力(爆炸)行程发生时会造成伤害,所以,有机械式地用空气压力作为开关或电子式地用计算机直接控制泄放压力的动作。   机械增压器压缩机的驱动力来自引擎曲轴,一般都是利用皮带连接曲轴皮带轮,间接将曲轴运转的扭力带动增压器,达到增压目的。依构造不同,机械增压会经出现过许多种类,包括叶片式(Vane)、鲁氏(Roots)、温克尔(Wankle)等型式,而活塞运动最早也被认为是一种机械增压,时至今日,则以鲁氏增压器最被广泛使用,更是改装的大热门。鲁氏增压器有双叶与三叶转子两种型式,目前以双叶转子较普遍,其构造是在椭圆形的壳体中装两个茧形的转子,转子之间保有极小的间隙而不直接相连,藉由螺旋齿轮连动,其中一个转子的转轴与驱动的皮带轮连结,转子转轴的皮带轮上装有电磁离合器,在不需要增压时即放开离合器以停止增压,离合器则由计算机控制以达到省油的目的。机械增压的特征,除了在低转速便可获得增压外,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曲轴转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机械增压引擎的油门反应随着转速的提高,动力输出随之增强,因此机械增压引擎的操作感觉与自然气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     补充回答:从上文可以看出涡轮增压在低增压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平顺性及较少的涡轮延迟,因此在大众/奥迪等等厂家以低增压为主的车型较为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增压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较好的平顺性及反应。但造价较高,因此更多应用在了高档轿车上。     一、什么是涡轮增压?     首先我们来弄明白什么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的英文名字为Turbo,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相信大家都在路上看过不少这样的车型,譬如奥迪A6的1.8T,帕萨特1.8T,宝来1.8T等等。         涡轮增压套件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不过在经过了增压之后,发动机在工作时候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二、涡轮增压的原理     最早的涡轮增压器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这样在那些发动机排量受到限制的赛车比赛里面,发动机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功率。       红色为高温废气,蓝色为新鲜空气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涡轮增压装置非常复杂,其实并不复杂,涡轮增压装置主要是由涡轮室和增压器组成。首先是涡轮室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排气管上。然后增压器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管道相连,排气口接在进气歧管上,最后涡轮和叶轮分别装在涡轮室和增压器内,二者同轴刚性联接。这样一个整体的涡轮增压装置就做好,你的发动机就好像电脑CPU一样被“超频”了。   
共获得金币 0
三、涡轮增压的种类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也有其必须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轮和涡轮由一根轴相连,也就是转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泵轮带动涡轮旋转,涡轮转动后给进气系统增压。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诧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     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使用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它再怎么先进还是一套机械装置,由于它工作的环境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增压器的转速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主要我们要遵循以下的方法:     1、汽车发动机启动之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三分钟,这是为了使机油温度升高,流动性能变好,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然后才能提高发动机转速,起步行驶,这点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热车5分钟以上。     2、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机油润滑会中断,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热量也无法被机油带走,这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会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这样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转轴与轴套之间“咬死”而损坏轴承和轴。此外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此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很高,其热量就会被吸收到涡轮增压器壳体上,将停留在增压器内部的机油熬成积炭。当这种积炭越积越多时就会阻塞进油口,导致轴套缺油,加速涡轮转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因此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运转三分钟作用,使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不适宜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应该保持在10分钟之内。     3、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而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机油除了最好使用原厂规定机油外还可以选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品质润滑油。     4、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因为涡轮增压器的转轴与轴套之间配合间隙很小,如果机油润滑能力下降,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5、需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6、需要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是否蜜蜂。因为如果密封环没有密封住,那么废气会通过密封环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机油变脏,并使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此外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也会通过密封环从排气管排出或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造成机油的过度消耗产生“烧机油”的情况。     7、涡轮增压器要经常检查有没有异响或者不寻常的震动,润滑油管和接头有没有渗漏。     8、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精密度很高,维修及安装时的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因此当增压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到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而不是到普通的修理店。     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左右,增压器转子以832-1040r/min 的高速旋转,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着车就走。发动机发动后,特别是在冬季,应让其怠速运转一段时间,以便在增压器转子高速运转之前让润滑油充分润滑轴承。所以刚启动后千万不能猛轰油门,以防损坏增压器油封。     2、不能立即熄火。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因此,发动机热机状态下如果突然停机,会引起涡轮增压器内滞留的机油过热而损坏轴承和轴。所以发动机大负荷、长时间运行后,在熄火前应怠速运转3-5min,让增压器转子的转速降下来以后再熄火。特别要防止猛轰几脚油门后突然熄火。     3、保持清洁。拆卸增压器时,要保持清洁,各管接头一定要用清洁的布堵塞好,防止杂物掉进增压器内,损坏转子。维修时应注意不要碰撞损坏叶轮,如果需要更换叶轮,应对其做动平衡试验。重新装复完毕后,要取出堵塞物。     4、由于增压器经常处于高温下运转,它的润滑油管线因受高温作用,内部机油容易有部分的结焦,这样会造成增压器轴承的润滑不足而损坏。因此,润滑油管线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洗。     5、经常注意检查增压器的运转情况。在出车前、收车后,应检查气道各管的连接情况,防止松动、脱落而造成增压
共获得金币 0
无论是赛车场或是改装车间,增压器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字眼,它们仿佛是支兴奋针剂,一提起就令人热血沸腾。但大部分车友对“增压”也只是知晓而谈不上精通。下面我们将对增压器进行一些深入的讲解,或许能对您今后的选车或改装提供一些参考。    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发动机在工作时要将燃料与空气送入引擎内燃烧爆炸才能产生动力。一般的引擎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称之为自然进气引擎。但是由于油气混合气的量会受到吸入气缸内空气量的影响,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果想要再增大输出功率就只能依靠发动机增压技术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来增加油气混合气的量,从而使发动机在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而产生更大的功率。      增压发动机的种类      涡轮增压      代表车型:宝来1.8T、萨博9-32.0T、沃尔沃S802.5T、奥迪A4L2.0TSI(涡轮直喷增压发动机)、双龙雷斯特Ⅱ(柴油共轨发动机)      优点:增压效果显著,燃油经济较好      缺点: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      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也称废气涡轮增压。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致使突然加速时,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双涡轮增压      代表车型:宝马X6xDrive35i、宝马335i、迈巴赫57S/62S、标致6072.2HDI      优点:缓解了“涡轮迟滞”现象      缺点:“贵”就一个字      双涡轮增压是针对废气涡轮增压的涡轮迟滞现象,增加一只低速涡轮,在发动机低转速的时候,较少的排气即可驱动这只涡轮高速旋转以产生足够的进气压力,当发动机转速提升以后,高速涡轮工作继续进入高增压值的状态,提供一个连贯的强劲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涡轮迟滞”现象对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快速增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涡轮迟滞”现象,但在实际使用中驾驶者已经很难察觉到车辆在加速过程中的动力滞后。    代表车型:奔驰C200K、路虎揽胜4.2机械增压版      优点:没有滞后或超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      缺点:消耗部分引擎动力,导致增压效率不高      机械增压的原理跟涡轮增压一样,但不是利用废气推动增压机的叶片,而是用皮带连接引擎的曲轴,利用引擎运转来带动增压器内部叶片转动。因此增压器内部叶片转速与引擎转速是同步的,即使是在低转速时就会开始进行增压,但缺点是会增加引擎负荷(因为是引擎带动涡轮机运转),增压值也没涡轮增压的大。所以机械增压动力没有涡轮增压来的狂暴,比较温和,但是没有涡轮延迟的问题。      机械增压共分为3类:      离心式机械增压(CentrifugalSuperchargers):这种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很像,只不过它不是用发动机的废气驱动,而是用发动机的皮带带动。它和涡轮增压增压原理相同,吸入空气靠离心力把空气加压,以达到压缩空气的目的。      基本式机械增压(RootsSuperchargers):你经常能在60到70年代的肌肉车上看到看到这东西,它从发动机盖上的突非常明显。这种机械增压将空气吸入增压器内部,有两个螺旋状叶片将空气压缩,之后送到进气歧管里。这种机械增压能提供强大的扭矩输出。它在加速比赛和街道竞赛中十分流行。      螺旋式增压器(ScrewSuperchargers):这个形式的增压器是基本型的派生出来的,而且也长得很像,但它们的吸气压缩方式却截然不同。当空气被吸入增压器时,被螺旋状叶片强压入进气歧管内。这种形式的增压器对于提升各个转速的马力都很有效。      涡轮增压+机械增压      代表车型:大众GolfGT1.4TSI      优点: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适合全部工况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过高      传统的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都存在着不如人意的地方。机械增压有助于低转速时的扭力输出,但是高转速时功率输出有限。而废气涡轮增压在高转速时拥有强大的功率输出,但低转速时则力不从心。发动机的设计师们于是设想着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输出的问题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项技术在1985年的蓝奇亚S4赛车被采用,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双增压系统结构复杂,不易与发动机匹配,对于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要求也较高,因此,目前只在个别车型上实现了应用。      2005年,大众开始将这一套技术装配量产的民用车型上。高尔夫1.4TSI车型,就装配了这套系统被称作“双增压”的系统。这种双增压系统实际上是设计师在机械增压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一套结合了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的系统,兼顾了低速是的扭力输出和高速时的功率输出。      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这些压力也用来驱动涡轮增压器,因此涡轮增压器的启动更平顺,响应速度更快。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5:43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用“芯”良苦 详解增压发动机之优劣之二         在1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增压压力,其总增压值达到2.5bar(如果涡轮增压器单独工作,只能产生1.3bar的增压压力)。随着转速的提高,涡轮增压器能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与此同时,机械增压器的增压压力逐渐降低。在转速超过3500rpm时,由涡轮增压器提供所有的增压压力,此时机械增压器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完全与发动机分离,防止消耗发动机功率。    1.4升的高尔夫发动机在双增压器的作用下能产生170匹马力和177IBFT的扭力。相当于一台2.3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功率,但油耗却降低了20%。      非主流增压系统      氮气增压      氮气增压与涡轮增压、机械增压一样,都是为了增加引擎混合气中的氧气含量而提升燃烧效率增加马力,不同的是氮气增压不是靠提高空气密度获得高效率,而是将一氧化二氮(N20)强制灌入引擎中藉此产生更高燃烧值,提高输出。涡轮增压压缩的是空气,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但是氮气增压的氮气是储存在钢瓶中的,数量有限。而且基于安全性的考量,一般建议最好不要连续使用超过1分钟。因此氮气增压器只能提供短暂的爆发力,但这种爆发力确实是惊人的。      气波增压      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噪声过大,且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增压车型驾驶及维护窍门      发动机经过增压后,零部件的结构需进行相应强化。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这使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提高进气温度,因此增压发动机一般都要配备一个进气制冷装置,以降低进气温度,发动机体积和重量也会相应增加。所以从使用、保养方面讲,必须加强发动机的强制保养工作,注意采用正确的操纵方法。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着车就走。发动机发动后,特别是在冬季,应让其怠速运转一段时间,以便在增压器转子高速运转之前让润滑油充分润滑轴承。所以刚启动后千万不能猛轰油门,以防损坏增压器油封。      2.不能立即熄火。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应怠速运转3-5min再熄火。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因此,发动机热机状态下如果突然停机,会引起涡轮增压器内滞留的机油过热而损坏轴承和轴。特别要防止猛轰几脚油门后突然熄火。      3.保持清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否则机油润滑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拆卸增压器时,要保持清洁,各管接头一定要用清洁的布堵塞好,防止杂物掉进增压器内,损坏转子。由于增压器经常处于高温下运转,它的润滑油管线因受高温作用,内部机油容易有部分的结焦,这样会造成增压器轴承的润滑不足而损坏。    因此,润滑油管线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洗。      4.经常注意检查增压器的运转情况。在出车前、收车后,应检查气道各管的连接情况,防止松动、脱落而造成增压器失效和空气短路进入气缸。当发现机油突然变脏,并且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机油的过度消耗等现象时,涡轮增压器很可能有故障,必须拆下检修。      结语      如今的汽车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代步工具,增压技术的运用让汽车拥有了更多的“灵气”,汽车也因此更加得迅捷,更加的充满了活力,驾驶也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当然,不同的车型定位、功能以及适合人群各不相同,建议准车主们购车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将增压这一技术的应用作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共获得金币 0
汽车发动机的种类及不同特点      驾驶着自己爱车飞驰时,却往往对身旁这颗正以数千转在飞快转动着的“心脏”知之甚少。提到发动机,人们总会以为其太过专业复杂,望而却步。其实无论对于购车者还是车主们而言,掌握一些关于发动机的常识都是十分必要的,不了解一台车的发动机,便谈不上是真正了解这款车。     本篇将介绍目前发动机的一些主要种类及不同特点。     按结构分类      一台汽车发动机往往具有3个以上的汽缸,对于汽车发动机主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汽缸的布局及排列方式来划分。一般有直列、V型、W型以及水平对置等几种。      直列发动机(LineEngine),它的所有汽缸均按同一角度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优点是缸体和曲轴结构十分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尺寸紧凑。直列发动机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但缺点是功率较低,并且不适合6缸以上的发动机采用。      直列发动机在国产车中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中档以下国产车及采用四缸发动机的车型都是直列发动机。      经典实例:宝马公司一直是直列发动机的坚决拥护者,宝马的L6(直列六缸)发动机无论在技术含量、缸数上还是在性能表现上都可算是直列发动机的极致。宝马的顶级车型新7系轿车仍然有采用L6发动机的版本。      V型发动机,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      V型发动机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尤其是现代汽车比较重视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迎风面越小越好,也就要求发动机盖越低越好。另外,如果将发动机长度缩短,便能为驾乘舱留出更大的空间。由于汽缸之间已相互错开布置,这便于通过扩大汽缸直径来提高排量和功率并且适合于较高的汽缸数。此外,V型发动机汽缸对向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振动,使发动机运转更平顺。      V型发动机的缺点则是必须使用两个汽缸盖,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其宽度加大后,发动机两侧空间较小,不易再安排其它装置。      目前国产的中高档车型中,不少采用V型6缸发动机,比如君威,帕萨特及奥迪A6等等。      经典实例:欧洲的豪华轿车往往采用8缸以上的V型发动机设计,比如劳斯莱斯的、奔驰顶级的S600轿车等都是V12发动机,而目前V型发动机最高可达到16缸,排量在10升以上。      W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将V型发动机的每侧汽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如帕萨特W8的小角度为15度),就成了W型发动机。或者说W型发动机的汽缸排列形式是由两个小V形组成一个大V形。严格说来W型发动机还应属V型发动机的变种。      W型与V型发动机相比可将发动机做得更短一些,曲轴也可短些,这样就能节省发动机所占的空间,同时重量也可轻些,但它的宽度更大,使得发动机室更满。      W型发动机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由一个整体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在运作时必然会引起很大的振动。针对这一问题,大众在W型发动机上设计了两个反向转动的平衡轴,让两个部分的振动在内部相互抵消。      经典实例:大众的旗舰车型辉腾以前由于没2缸发动机,而与同级别奔驰S600相比底气不足,而大众全新W12发动机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劣势,大众旗下的另两款豪华车:本特利新车GT和奥迪旗舰A8L6.0都将采用W12发动机。      水平对置发动机,如果将直列发动机看成夹角为0度的V型发动机,当两排汽缸的夹角扩大为180度,汽缸水平对置排列,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了。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重心低。由于它的汽缸为“平放”,因此降低了汽车的重心,同时又能让车头设计得又扁又低。这些因素都能增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此外,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种对称稳定结构,这使得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比V型发动机更好,运行时的功率损耗也是最小。      经典实例:水平对置发动机是日本富士汽车的招牌技术之一,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富士WRX-STi车型是世界拉力赛场上的传奇车型,也是全球飚车族们梦寐以求的至爱。      转子发动机,传统发动机都是通过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最终驱动车子前进,发动机及气缸本身都是相对不动的,而转子发动机则是一种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转子发动机的优点十分明显,它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功率很大,并且振动和噪声极低。但是由于转子技术的复杂,使其制造成本极其高昂,耐用性也低于传统发动机。      经典实例:至今为止,将转子发动机技术成熟运用于市场产品的仅有马自达一家厂家。目前马自达赫赫有名RX-8跑车正是转子发动机技术的最新继承者。      按发动机布局划分      按照发动机在车身上的布局,还可以分成前置发动机、中置发动机以及后置发动机三种。      目前在国内车市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车型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即发动机位车前轮轴之前。前置发动机的优点是简化了车子变速器与驱动桥的结构,特别是对于目前占绝对主流的前轮驱动车型而言,发动机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上,省略了长长的传动轴,不但减少了功率传递损耗,也大大降低了动力传动机构的复杂性和故障率。因外,将发动机置驾驶员的前方,在正面撞车时,发动机可以保护驾驶员免受冲击,从而提高了车的安全性。      与前置发动机相对应的是后置发动机,后置发动机往往对应于一些后轮驱动的大马力车型,典型车型为保时捷的911系列跑车。此外,还有一种布局便是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位于汽车的前后轮轴之间,对于一些极端追求性能的车型而言,将发动机中置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因为发动机的位置正好位于车子重心附近,而不是重量过于集中在车头或车尾,达到最佳的配重比,这将大大提高车子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包括法拉利、兰博基尼在内的不少经典跑车都采用的是中置发动机布局。      按燃料分类      柴油机与汽油机      汽车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与柴油相比较,汽油的沸点低、容易汽化,汽油发动机通过气缸压缩,将吸入的汽油气化,并与缸内空气相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最后由火花塞放电点燃气体推动汽缸活塞作功;柴油的特点是自燃温度低,所以柴油发动机无需要火花塞之类的点火装置,它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测试,这时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的同时自己点火燃烧。两种发动机相比较而言,一般来说,因为汽油发动机需要对汽油的喷入量、喷入时间以及点火时间控制得十分准确,因此结构往往比柴油机更复杂精密一些,而柴油机由于汽缸的压力大于汽油机,因而对材料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则要求更高一些。      从性能上说,汽油发动机的长处是最大功率及转速高,运转安静平顺,排放低,而柴油发动机的优点则是燃烧效率高、油耗低,并且低转速扭矩及最大扭矩远远超过汽油机。体现在驾驶感受上,人们会发现柴油驱动的轿车起步十分迅速,在山路及坡道上后劲十足,然后在中后段的加速性以及最高车速方面又会逊于同档次的汽油机版本。国内传统柴油机一直给人以体积笨重、振动噪声大以及排放污染严重的印象,因此国产轿车基本都采用汽油发动机,然而近年来,国外知名车商开始将一些最新的柴油机技术引入到中国,大大改善了国人对柴油机的偏见,譬如一汽大众刚刚推出TDI柴油发动机宝来,其环保性、动力性以及平顺性都不逊于汽油机,同时又具有柴油机特有的巨大扭力和超低油耗,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共获得金币 0
助力转向系统  (    助力转向,顾名思义,是协助驾驶员作汽车方向调整,为驾驶员减轻打方向盘的用力强度,当然,助力转向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上也一定的作用。      就目前汽车上配置的助力转向系统和我能看到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一种是     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2)一种是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另外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一、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1机械式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一般由液压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体、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部件构成。      2无论车是否转向,这套系统都要工作,而且在大转向车速较低时,需要液压泵输出更大的功率以获得比较大的助力。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可以回忆一下:开这样的车,尤其时低速转弯的时候,觉得方向比较沉,发动机也比较费力气。又由于液压泵的压力很大,也比较容易损害助力系统。      还有,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液压泵及管路和油缸组成,为保持压力,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这也是耗资源的一个原因所在。      一般经济型轿车使用机械液压助力系统的比较多。    二、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主要构件:储油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电动泵、转向机、助力转向传感器等,其中助力转向控制单元和电动泵是一个整体结构。    2工作原理:电子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缺点。它所采用的液压泵不再靠发动机皮带直接驱动,而是采用一个电动泵,它所有的工作的状态都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信号计算出的最理想状态。简单地说,在低速大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高速运转输出较大功率,使驾驶员打方向省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液压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较低的速度运转,在不至于影响高速打转向的需要同时,节省一部分发动机功率。    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1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协助驾车者进行动力转向。EPS的构成,不同的车尽管结构部件不一样,但大体是雷同。一般是由转矩(转向)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减速器、机械转向器、以及畜电池电源所构成。    2主要工作原理:汽车在转向时,转矩(转向)传感器会“感觉”到转向盘的力矩和拟转动的方向,这些信号会通过数据总线发给电子控制单元,电控单元会根据传动力矩、拟转的方向等数据信号,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从而电动机就会根据具体的需要输出相应大小的转动力矩,从而产生了助力转向。如果不转向,则本套系统就不工作,处于standby(休眠)状态等待调用。由于电动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特性,你会感觉到开这样的车,方向感更好,高速时更稳,俗话说方向不发飘。又由于它不转向时不工作,所以,也多少程度上节省了能源。一般高档轿车使用这样的助力转向系统的比较多。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5:48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汽车轮胎上的各种标识  (
    轮胎规格:轮胎规格常用一组数字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后一个表示轮辋直径,以英寸为单位。例如165/70R14表示胎宽165毫米,扁平率70,轮辋直径14英寸。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有特殊含义:“X”表示高压胎;“R”、“Z”表示子午胎;“一”表示低压胎。     层级:层级是指轮胎橡胶层内帘布的公称层数,与实际帘布层数不完全一致,是轮胎强度的重要指标。层级用中文标志,如12层级;用英文标志,如“14P.R”即14层级。      轮辋规格:表示与轮胎相配用的轮辋规格。便于实际使用,如“标准轮辋5.00F”。      速度等级:轮胎在规定条件承载规定负荷的最高速度。字母A至Z代表轮胎从4.8km/h到300km/h的认证速度等级。常用速度等级:Q:160km/h;R:170km/h;S:180km/h;T:190km/h;H:210km/h;V:240km/h;W:270km/h;Y:300km/h;Z:ZR速度高于240km/h。  
共获得金币 0
轮胎标记有讲究  (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在汽车轮胎上的标记有10余种,正确识别这些标记对轮胎的选配、使用、保养十分重要,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轮胎规格: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轮胎规格常用一组数字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后一个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均以英寸为单位。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有特殊含义:“x”表示高压胎;“R”、“Z”表示子午胎;“一”表示低压胎。      层级:层级是指轮胎像胶层内帘布的公称层数,与实际帘布层数不完全一致,是轮胎强度的重要指标。层级用中文标志,如12层级;用英文标志,如“14P.R”即14层极。      帘线材料:有的轮胎单独标志,如“尼龙”(NYLON),一般标在层级之后;世有的轮胎厂家标注在规格之后,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9:00—20N、7.50—20G等,N表示尼龙,G表示钢丝、M表示棉线、R表示人造丝。      负荷及气压:一般标志最大负荷及相应气压,负荷以“公斤”为单位,气压即轮胎胎压,单位为“千帕”。      轮辋规格:表示与轮胎相配用的轮辋规格。便于实际使用。如“标准轮辋5.00F”。      平衡标志:用彩色橡胶制成标记形状,硫化在胎侧,表示轮胎此处最轻,组装时应正对气门嘴,以保证整个轮胎的平衡性。      滚动方向:轮胎上的花纹对行驶中的排水防滑特别关键,所以花纹不对称的越野车轮胎常用箭头标志装配滚动方向,以保证设计的附着力、防滑等性能。如果装错,则适得其反。      磨损极限标志:轮胎一侧用像胶条、块,标示轮胎的磨损极限,一旦轮胎磨损达到这一标志位置,轮胎则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      生产批号:用一组数字及字母标志,表示轮胎的制造年月及数量。如"98N08B5820”表示1998年8月B组生产的5820“表示1998年8月B组生产的第5820”表示1998年8月B组生产的第5820只轮胎。生产批号用于识别轮胎的新旧程度及存放时间。      商标:商标是轮胎生产厂家的标志,包括商标文字及图案,一般比较突出和醒目,易于识判。大多与生产企业厂名相连标志。      其它标记:例如产品等级、生产许可证号及其它附属标志。一般可作为选用时的参考资料和信息。      轮胎标记一般都标志得比较规范,识别清楚后就可放心选购和使用了。。
共获得金币 0
很不错啊.学到很多知识.
共获得金币 0
为生病的轮胎把脉 防止偏磨的方法教给你    轮胎是汽车与路面唯一接触的零部件,只有正确地使用轮胎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才能延长轮胎寿命,保障行车安全。米其林轮胎专家乐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轮胎养护的知识和安全驾驶的乐趣。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轮胎的常见症状:偏磨。     其实规范的说法叫做单边磨损,俗称"偏磨",一般是因为车轮定位不良,造成车轮过分外倾或内倾而引起的,这需要通过进行车轮四轮定位校正来消除由于四轮定位不良所造成的轮胎"偏磨"。轮胎偏磨以后,如果继续行驶,则会引起车辆的异常振动,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能。      在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要把轮胎前后左右换换位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汽车在前后左右车轮上的负荷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车轮有外倾角、前束等,汽车转向时车轮位置和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各个轮胎的磨损不同,同一轮胎胎面不同部位的磨损也不一致。      就拿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来说,轮胎的充气压力是按额定乘员人数规定的,按这个压力来充气,但由于乘坐人数达不到核定人数的情况比较多,后轮胎以其胎面中间部分与地面接触;空车时只有驾驶者一人乘坐,重量偏向汽车的一侧,就会引起轮胎的偏磨。      防止轮胎偏磨的有效对策就是定期进行换位。子午线胎的换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建议。在美国和日本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同侧换位,即前轮的胎换到后轮上,后轮的胎换到前轮上,左右不交换。其理由是子午线轮胎的缓冲层和箍带,在转动中向旋转方向固定下来,如果左右交换,旋转方向便倒过来,缓冲层和箍带又要反方向固定下来,这样会引起振动,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目前,我国的前轮驱动轿车较多,这种轿车的前轮胎不仅在转向时磨损大,就是在直驶驱动和制动时,磨损也大,寿命只有后轮的1/2到1/3。米其林轮胎专家建议,当轮胎有偏磨的情况时,可以先对轮胎进行换位使用,而当轮胎的磨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后,那就要必须更换轮胎以保证行车安全。
共获得金币 0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及处理  )  子午线胎与斜交胎不能混装在同轴上,行车时避免轧硬物或碎片。    轮胎故障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胎面故障、胎唇故障、爆胎故障、胎侧故障及轮部故障。下面就是一些常见故障诊断及分析。        诊断人:米其林中国区轿车及轻卡轮胎部产品市场经理、工程师阮益明如果轮胎充气气压不正确或车辆有其他机械问题,会使轮胎出现不规则磨损,从而加快轮胎的正常磨损。       这些磨损包括气压不足导致的胎肩过度磨损、气压过高导致的轮胎胎面中央部分过度磨损,另外还有因为车辆操纵或悬挂系统不良造成的胎面粗糙不平“羽毛状”磨损。       “胎面故障”       现象1:单边磨损,“俗称偏磨”诊断:车轮过分外倾或内倾,这往往是由车轮定位不良造成的。       建议:校正机械不良,维持标准气压。必要时,将前后轴轮胎定期调换。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互调而把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胎混装在同轴上。       现象2:制动造成的局部磨损诊断:必要时校正制动系统。       建议:车主行车时要避免紧急制动。       现象3:胎面橡胶块被削掉诊断:在路上行驶时,路面锋利的异物包括碎片可能会削掉胎面橡胶块,并有可能伤及钢丝环带或胎体帘子布层。       建议:在路上行驶时避免轧异物和碎片。       “胎唇故障”       现象:轮胎边起鼓包诊断:由于不正确的轮胎安装而导致的胎唇损坏。       由于不正确使用装胎设备可能会造成胎唇处的钢丝弯曲变形甚至断裂,伤及橡胶。       建议:在拆装轮胎时正确使用轮胎安装设备,涂轮胎专用润滑油,以及正确安装轮辋。       特别警示:断裂或弯曲变形的胎唇钢丝可能在充气或拆胎时造成爆破,导致人员伤亡。       “轮胎爆胎”       诊断一:快速漏气而导致的“爆胎”轮胎在被割破或与外界异物严重撞击时立刻完全泄气,可能会导致爆胎。       建议:行驶时尽量避开坑洼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更要避开路上的不明障碍物。       诊断二:慢性漏气导致的“爆胎”造成慢性漏气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汽车行驶时,轮胎被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从而导致慢性漏气。       2.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后,进行修补,但修补不良也会造成轮胎慢性漏气。       3.安装轮胎时没有按正确操作流程检查漏气并安装,造成气压不足。例如:没有更换新的气门嘴,装胎以后没有检查气门嘴气门芯、胎唇和钢圈凸缘的结合部是否漏气等,由于安装问题导致气压不足。       建议:车主要防患于未然,重点检查部位包括胎面、胎边及胎唇。胎面要检查是否有不良修补,是否有扎钉,被割破等情况;胎边要检查是否有被割破、扎透情况的出现;胎唇要检查是否有损坏出现。       如果胎面,胎边和胎唇都完好无损,那么我们还应检查气门嘴,看是否有老化、断裂现象出现。再检查轮辋是否有问题。另外轮胎安装不正确,安装后又没有检查漏气,出现慢性漏气,也会导致“爆胎”。       在安装无内胎轮胎时,为安全起见,最好更换气门嘴。       “胎侧故障”       现象:胎边直条凹陷诊断:胎边直条凹陷是由于胎边帘子布接头引起的。接头的部分是对于胎体局部的加强。当轮胎充气时,这块区域比没有接头的区域空气膨胀少,从而造成胎边局部凹陷。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胎边直条凹陷都会影响到轮胎的安全使用。胎体接头是胎体材料(涤纶帘子线)在结合部位的重叠,为了获得胎体两部分之间坚固的接合。轮胎接头的部分导致胎边的直条凹陷是轮胎胎体比较坚固的部分,不会影响轮胎的安全使用。一般来说,胎体帘子线导致的凹陷在轮胎两侧出现的位置相对应,这也是判断是不是由帘子线接头问题带来的正常凹陷的办法。       除了正常的胎边直条凹陷外,其余情况下出现的凹陷就要引起车主的足够重视。其中可能是由轮胎胎边割破、轮胎胎边撞击破损或橡胶退化造成的轮胎故障。       建议:一定不要让轮胎接触碳氢化合物、溶剂或某些酸性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接触轮胎的橡胶部分,短时间内就会使橡胶产生化学变化,导致轮胎出现膨胀,软化或发黏等现象。       “内部故障”       现象:轮胎鼓包甚至有缺胶、漏气情况出现诊断:胎体帘子线过度拉伸而导致的断裂所致。汽车在行驶中,轮胎胎肩或接近胎肩的胎边部位因强烈撞击外界异物,如坑洞、路缘、大的石块等,轮胎在轮辋凸缘和冲击物之间产生严重挤压带来变形。       建议:检查轮胎。检查轮胎胎边鼓包五步骤。       第一步,在轮胎充气情况下,用粉笔在轮胎胎边鼓包处作双竖线记号,目的是为了确定鼓包范围并为轮胎放气后进行检查作好准备。       第二步,在轮胎放气后,未拆胎之前,在对应鼓包位置上的轮辋凸缘边上检查是否有黑色橡胶残留在上面,以此判断轮胎是否受到过撞击,注意不一定每次都能发现有黑色橡胶印痕。       第三步,如果轮胎强烈撞击外界异物,在轮胎内部气密层会发现有一处或两处被挤压后留下的印痕。       第四步,检查胎唇部分。       当轮胎撞击外界异物时,胎唇容易在冲击物和轮辋凸缘之间的挤压下产生伤痕。       第五步,在光线好的地方检查气密层,看是否有撞击挤压而带来的伤痕。严重情况下,气密层甚至有被压破的可能。       有鼓包的轮胎就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 本帖最后由 sjzxinyong1 于
15:53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结束。。。。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哭啥。。
共获得金币 0
[em36] [em36] [em36]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SBS社区平台技术由提供 ICP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胎花纹不一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