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投影在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上是直线还是弧线

球幕投影产品分类及对比 - 业界资讯 - 直线网 - 最专业的视频教程平台&您的位置:->->球幕投影产品分类及对比球幕投影产品分类及对比来源:直线新闻网&&&&|&&&&时间: 11:16:42&&|&&&&&&&&|&&&&我顶[0]球幕投影技术分为内投球和外投球,是一种新兴的展示技术,它打破了以往投影图像只能是平面规则图形的局限。球形投影根据投影机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投球,使用的投影机位于球体内部,将图像投射到球体内部;另一种是外投球,使用的投影机位于球体外部,将图像投射到球体外表面。内投球的屏幕是一个球形的背投影屏,放置在球幕内部的投影机把图像投射到几乎整个球形屏幕上,观众可以看到整个球幕上布满了图像。内投球幕既可以播放专门制作的视频,也可以播放普通的视频和电影。外投球是通过四台投影机从四个方向从外部对球幕进行投影,通过边缘融合技术创造出球形无缝逼真画面,可以做到画面不变形,画质清晰,色彩艳丽。将外投球悬挂在大厅中,即可营造出超绚动感的视觉效果。一、内投球概述 内投球产品介绍:单机内投球型显示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展示技术,它利用特殊的光学镜头,将普通的平面影像进行特殊的变换,投射到一个球形的屏幕内,形成一个内投的球体影像。内投球的屏幕是一个球形的背投影屏,将投影仪置于球幕底部,搭配一台鱼眼镜头,将信号反射并投射到球面屏幕显像,观众可以看到整个球幕上布满了图像。内投球幕既可以播放专门制作的视频,也可以播放普通的视频和电影。内投球装置,凭借其特殊功能的球幕和投影仪的配用,可在球幕表面形成浑然一体的画面展示,并支持多视窗、多画面的展示,能非常稳定、生动地把文字、图案、动画、视频清晰地投射显示出来,营造出超震撼的动态视觉效果。内投球采用高流明的投影机,高分辨率技术可以播放各种经过视频变幻的影像,使整个球体看起来就像一个科幻的大球,可以很好的吸引参观者的眼球,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科普教育、展览展示、广告娱乐和虚拟仿真等领域。内投球原理内投球技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360度球幕虚拟场景。由于球幕投影的内容要做到对大视角(超过180度)空间进行全面的显示,所以球幕系统中使用的鱼眼投影对球面,特别是虚拟球体时要能产生立体沉浸效果。在计算机图形绘制中,鱼眼投影通常有两种情况,正交鱼眼图像和等距鱼眼图像,前者会造成天顶处的拉伸和赤道处的压缩,而后者则能够实现象素在球面上的平均分布。产品优势:(1)360度空间成像展示表现,支持多视窗、多画面的展示,动画和图像效果比平面投影系统的更加的直观立体,带来视觉上的震撼;(2)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灵活度高;(3)结合实物模型,实现影像与实物的奇特融合,可以增加互动效果。(4)色彩鲜艳,有空间感、透视感,形成空中幻象,营造出超震撼的动态视觉效果(5)性价比高:对于传统的外投球显示系统需要4台机器。内投球只需要1台机器就能显示(5)场地限制小:对场地大小要求小,只需要球的直径大小*1.5的面积就能架设。 (6)安装维护调试方便:一个技术人员在现场1个工作日就能安装调试完毕,比传统的多拼更好维护和调试。 应用场合:(1)机场、地铁、火车站等;(2)综合商业广场、专业大卖场、行业卖场商务楼宇等;(3)娱乐场所、PUB、CLUB、酒吧、KTV、娱乐会所、高级商务会所等;(4)电影院线、旅游景区、科普场馆、展览场馆;(5)企业展厅、企业宣传、会展、展览展示等。内投球的分类:内投球根据球形投影幕材质的不同又分为硬质无缝内投球和充气球幕。它们的成像原理基本上一致的一般情况下,硬质无缝内投球使用率较高,原因在于其直径较小,0.6m、0.8m、1.0m、1.2m、1.5m不等,携带方便,对展示场地无特殊要求,可多次反复使用,节约成本,展示画面无缝统一,还可添加互动功能,使用者可随意根据自己的意愿操作整个球面投影系统,互动性强。而充气球幕为软质球幕,有较多的拼接缝隙,直径较大,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对场地要求也较多,一般应用于大型室外场景并且远距离观赏效果更佳,普及范围远远没有硬质无缝内投球那样广泛。硬质无缝内投球可应用于多种行业产品展示,现今,在多媒体展厅中的使用率也十分高,如企业的数字展厅、政府的城市规划馆等等,外观既时尚又美观,实用性强,展示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能够满足众多客户的使用要求。内投球效果图片内投球采用高流明的投影机,可以播放各种经过视频变幻的影像,使整个球体看起来就像一个科幻的水晶球,可以很好的吸引参观者的眼球。360度的画面展示,挑战了参观者的视觉极限。传统的平面演示系统,只能在平面上展示出动态效果的画面。360度的球幕演示系统,在立体的空间里展示出动感画面,使人裸眼感受到立体效果。球幕独有的视觉效果,使画面的展示更加丰富多彩。二、外投球外投球原理外投球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球形的投影幕,整个外投球的外表面都被图像所覆盖,当我们在外投球上播放地球表面的视频图像时,整个外投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地球。当我们播放的视频在变化时,观众可以感觉到外投球在旋转,就好像地球在自转一样。 下图外投球的画面是由4台投影机投射出的画面组成的,通过四台投影机从外部四个方向对球幕进行投影,经过曲边校正和无缝拼接技术,在外投球上形成一个球形无缝逼真画面,并能保证画面不变形,画质清晰,色彩艳丽。播放内容根据客户要求订制。外投球优势:(1)通过边缘融合技术呈现出球形无缝逼真画面,并能保证画面不变形;(2)画质清晰,色彩艳丽;(3)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4)可以增加互动效果。运用领域:球幕投影具有超高的通用性、易用性,使用场所广泛于空间科学中心、在天文台、地震局,宇航局等。外投球效果图片外投球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球形的投影幕,整个外投球的外表面都被图像所覆盖,当我们在外投球上播放地球表面的视频图像时,整个外投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地球。当我们播放的视频在变化时,观众可以感觉到外投球在旋转,就好像地球在自转一样。三、内投球与外投球的对比:内投球幕投影系统只需要一台投影仪,内投球幕,场地要求小外投球幕系统需要多台投影仪,球形屏幕,场地要求大四、工作环境内投球:内投球的尺寸一般是直径0.8米到1.8米,可以固定在墙壁上、地面上和悬挂在空中,能够在计算机或投影机的配合下作为多媒体工作。体积越大表现事物就越直观。内投球除了能悬挂外还配有座配置和底盘,使它能够安置在会议室、,放在博物馆或展览馆及研究中心的大厅里。外投球:外投球的尺寸一般是直径1200毫米到2500毫米,可采用调挂的方式悬挂在空中,也可采用支座的方式固定。在计算机或投影机的配合下作为多媒体工作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0-100%五、多点触摸互动球内投球多点触摸互动球幕系统,采用国际先进智能触摸识别技术,能够实现球面80%的区域多点触摸,灵敏度高,抗自然光干扰性强,专利特种工艺球幕成像技术和球面图像校正、球面宽幅面投影显示、球面多点触摸互动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多点触摸互动球幕优势:(1)360度大视角球幕投影显示画面,画质清晰,色彩艳丽(2)可以亲自用手触摸球幕表面进行交互式触摸查询、图片、视频或画面任意旋转、拖拉、放大或缩小、VOD视频点播、画中画、在线广告播放,交互性强(3)可以直观感受,有很好的体验性多点触摸互动球幕运用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科博馆、城市规划、教育、医疗、交通、航空、天文地震模拟、海洋探索、机场、车站、旅游景点、商业广场、大中企业集团展厅、电信多媒体体验馆、电信营业厅、展览展会、商务楼宇、酒店宾馆、会所、酒吧等。多点触摸互动球幕效果图片文章链接:分享到:相关文章后才能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0人参与,暂无评论,赶快抢沙发吧~图文教程电影资讯软件资讯用户贴士商务合作关注我们Adobe Illustrator 直线和弧线怎么连接啊_百度知道
Adobe Illustrator 直线和弧线怎么连接啊
Adobe Illustrator 直线和弧线怎么连接啊
提问者采纳
选中两条线合并
然后 再用钢笔 点一下中间的两个点 就可以把这两条连来了 CDR里面也是一样的。。
其他类似问题
21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用白色箭头工具(直接选择工具),选中两条线的两个端点,用快捷键(ctrl+j) 就能连接起来了。
illustrator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4o宜昌)天象图片欣赏:如图1是日2时48分到3时52分在北京拍摄的从初亏到食既的月全食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用数学的眼光看图1,可以认为是地球、月球投影(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从外切、相交到内切的变化:2时48分月球投影开始进入地球投影的黑影(图2);接着月球投影沿直线OP匀速地平行移动进入地球投影的黑影(图3);3时52分,这时月球投影全部进入地球投影的黑影(图4).设照片中的地球投影如图2中半径为R的大圆⊙O,月球投影如图2中半径为r的小圆⊙P,求这段时间内圆心距OP与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首先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计算出点P运动的速度,再根据OP=外切时的圆心距-点P运动的路程,建立函数关系式;根据时间表示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这段时间从2时48分到3时52分,共6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点P运动的路程为2r.∴点P运动的速度为,即,∴P点t分钟运动的路程为,∴OP=R+r-(0≤t≤64).当前位置: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12分)(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12分)(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1分)(2)A在D的    方向,C在北京的   方向。(2分)(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①北京:   ;②匹兹堡:   。(2分)(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1分)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③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 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2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逆&&& (2)东南 西南&&&& (3)40°N,116°E 40°N,80°W(4)①10 ②蒙古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③21 5(1)地球自转方向是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2)顺地球自转方向是向东,反之是向西;纬度越低是向南。所以A在D的东南方,C在北京的西南。(3)根据自转方向可知是北半球,纬度都是40&N;顺自转方向数值增加为东经,数值减少是西经。(4)本题考查经纬度求距离的方法。纬度变化1度,距离是111km。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时间的计算是东加西减,加上飞行的时间进行计算。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12分)(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主要考查你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特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下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1,太阳和某恒在P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E3时,太阳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cos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①求经度差 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③东加西减: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②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①求经度差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③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②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注: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①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指当地正午12点整的太阳高度,但是太阳不一定直射当地所在的纬度。 ②太阳直射点必须是在纬度23.5°之间来回移动,纬度大于23.5°的地方太阳不能直射,但有正午太阳高度,只是其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小于90°。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都与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二者缺一不可。④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重点详解(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①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
②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
③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
④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
(2)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①“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②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
③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12分)(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855224147323137420829922252521919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